碳纳米管科普

合集下载

碳纳米管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一种空心管状结构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

由于它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自其发现以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碳纳米管材料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其在电子、能源、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碳纳米管材料的基本特性碳纳米管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特性:1.直径十分微小:CNTs的直径在1~100纳米之间。

这使得CNTs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能够增加与其他材料的接触面积。

2.极高的强度:CNTs的强度是其他材料的1~10倍,而重量却非常轻。

3.优异的导电性:CNTs的电阻率约为铜的1/10,可作为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

4.高导热性:CNTs的导热性是铜的1.5倍。

5.化学惰性:由于碳的化学惰性,CNTs对大多数化学物质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其应用。

二、碳纳米管制备方法CNTs的制备方法种类繁多。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典型的制备方法。

1.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CVD法是一种通过气相物质反应制备CNTs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碳源物质在高温下分解,使碳原子与金属催化剂相互作用生成碳纳米管。

CVD法是制备CNTs最优秀、最经济、最可定向的方法之一。

2.电弧放电法电弧放电法是一种利用碳棒电弧在惰性气氛中蒸发和冷凝的方法。

利用惰性气氛,如氦、氩、氮和氩氮混合气体等,在自由场内放电形成高温、高压电弧,产生不同形态(单壁、多壁)的CNTs。

3.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通常使用碳酸钠和其他金属盐作为原料。

其基本原理是将金属离子还原为纳米金属,并使金属与碳源分解并生成CNTs。

化学还原法通常需要很长的反应时间,往往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完成。

三、碳纳米管的应用前景1.电子学领域CNTs的高导电性和微小的直径使之成为微处理器中理想的电路元件。

CNTs的高速传输和强度也为光电晶体管、电晕放电、场发射和纳米电子器件提供了非常好的材料基础。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以下简称CNT)——介绍如下:
1.什么是石墨烯:
石墨烯是一种特殊的单层石墨,位于萤石硅结构的顶部,形成单轨道层。

它以蜂窝或薄片形式存在,主要由六角面形成的碳原子组成,俗称“人造金刚石”。

它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高热稳定性和电导性,能有效吸收、散布或转化各种能源。

2.什么是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由一维排列的碳原子制成的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

它就像是一条长而狭窄的袋子,由于其宽度仅为几纳米,具有高灵敏度和柔韧性。

此外,碳纳米管具有高抗热性能,耐酸碱性,易於模拟电路,寿命非常长,以及可以作为隧道管,作为电池和催化剂等。

3.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的区别:
第一,在结构上,石墨烯是一种单层面结构,而碳纳米管是一种多层面结构。

第二,在性能上,石墨烯的热导率和介电常数比碳纳米管高,透明度强;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抗化学腐蚀性,可作为隧道管,力学强度更高。

第三,在用途上,石墨烯可以用作电池、柔性显示屏以及量子点等;碳纳米管可用于电子器件、坞状结构及光学应用等。

碳纳米管简介

碳纳米管简介

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
深入研究结构与性能关系
进一步揭示碳纳米管的微观结构和性 能之间的关联,为新应用提供理论支 持。
探索新的合成方法
加强跨学科合作
与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进行交叉 合作,拓展碳纳米管的应用领域。
开展新合成方法的研究,实现碳纳米 管的绿色合成和可控合成。
建立产业联盟和创新平台
促进产学研合作
导电材料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作为复合材料的导电填料,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半导体领域
晶体管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半导体性能,可 用于制造高性能晶体管,提高集成电 路的性能和集成度。
传感器
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化学敏感性和光 电响应性,可用于制造高性能传感器 ,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领域。
纳米电子领域
碳纳米管的应用领域
电池领域
电池电极材料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比表 面积,可作为高性能电池电极材料, 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
电池隔膜材料
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 稳定性,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电池隔膜 ,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复合材料领域
增强材料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剂,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化学反应性
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性,可以在高温下与多种氧化剂反应,也可以在催化剂的作 用下进行加氢反应。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通过表面修饰改性来提高其化学反应性和相容 性。
表面基团
碳纳米管的表面可以含有多种基团,如羧基、羟基、羰基和环氧基等。这些基团的存在会 影响碳纳米管的化学反应性和相容性。
稳定性
碳纳米管简介
汇报人: 2023-12-15

碳纳米管简介

碳纳米管简介
?除做结构复合材料的增强剂外纳米碳管还可做为功能增强剂填充到聚合物中提高其导电性散热能力等4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及隐形材料碳纳米管是一种有前途的理想微波吸收剂可用于隐形材料电磁屏蔽材料或暗室吸波材料
碳纳米管简介
1.碳纳米管的发现 碳纳米管是在1991年1月由日本筑波 NEC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饭岛澄男使用 高分辨率分析电镜从电弧法生产的碳 纤维中发现的。
2) 锂离子电池 碳纳米管的层间距为0.34nm,略大于石墨的 层间距0.335nm,这有利于Li+的嵌入与迁出,它 特殊的圆筒状构型不仅可使Li+从外壁和内壁两 方面嵌入,又可防止因溶剂化Li+嵌入引起的石 墨层剥离而造成负极材料的损坏。碳纳米管掺 杂石墨时可提高石墨负极的导电性,消除极化。 在锂离子电池中加入碳纳米管,也可有 效提高电池的储氢能力,从而大大提高锂离子电 池的性能。
3)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基于纳米碳管的优良力学性能可将其作 为结构复合材料的增强剂。研究表明, 环氧树脂和纳米碳管之间可形成数百 MPa的界面强度。 除做结构复合材料的增强剂外,纳米碳 管还可做为功能增强剂填充到聚合物中, 提高其导电性、散热能力等
4) 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及隐形材料
碳纳米管是一种有前途的理想微波吸收剂,可用于隐形 材料、电磁屏蔽材料或暗室吸波材料。 碳纳米管对红外和电磁波有隐身作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由于纳米微粒尺寸远小于红外及雷达波波长,因 此纳米微粒材料对这种波的透过率比常规材料要强得多, 这就大大减少波的反射率,使得红外探测器和雷达接收到 的反射信号变得很微弱,从而达到隐身的作用; 另一方面,纳米微粒材料的比表面积比常规粗粉大3~4 个数量级,对红外光和电磁波的吸收率也比常规材料大得 多,这就使得红外探测器及雷达得到的反射信号强度大大 降低,因此很难发现被探测目标,起到了隐身作用。由于发 射到该材料表面的电磁波被吸收,不产生反射,因此而达到 隐形效果。

纳米碳纳米管

纳米碳纳米管

纳米碳纳米管一、啥是纳米碳纳米管呢?纳米碳纳米管啊,就像是微观世界里超级神奇的小管子。

它们可细可细了,细到你用肉眼根本看不见。

这些小管子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就像一群碳原子手拉手围成了一个个小圈圈,然后这些小圈圈又串成了管子的形状。

想象一下,碳原子们就像一群超级有纪律的小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组成了这么奇妙的结构。

二、纳米碳纳米管的特性1. 它的强度可不得了。

虽然它那么小,但是它的强度比钢铁还要高好多倍呢。

就好比是一个小小的大力士,能承受住超级大的压力。

你要是用钢铁做的东西和纳米碳纳米管做同样的事情,纳米碳纳米管做的肯定能坚持更久。

2. 它的导电性也很棒。

电子在这个小管子里跑得可欢快了,就像在高速公路上一样顺畅。

这就使得它在电子领域有着很大的潜力,可以用来做超级小的电子元件,说不定以后我们的手机、电脑之类的电子产品会因为它变得更小更厉害呢。

三、纳米碳纳米管的应用1. 在材料科学领域可以用来制造超强的复合材料。

比如说,把纳米碳纳米管加到塑料里,这个塑料就不再是那种软趴趴的普通塑料了。

它会变得又强又硬,可能就可以用来做一些高强度的结构部件了,像汽车的某些零件或者飞机的机翼之类的。

还可以用来制造新型的建筑材料。

想象一下,用了纳米碳纳米管的建筑材料盖的房子,那肯定超级坚固,说不定地震来了都不怕呢。

2. 在能源领域可以用于电池的制造。

它能够提高电池的性能,让电池充电更快,放电更持久。

以后我们的电动汽车要是用了这种电池,就不用老是担心电量不够啦,开着车可以跑得更远。

也可以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

这种电容器能够快速地储存和释放电能,在一些需要瞬间大功率输出的设备上特别有用,比如一些高科技的武器装备或者大型的工业设备。

四、纳米碳纳米管的研究现状现在啊,好多科学家都在研究纳米碳纳米管呢。

他们在实验室里想尽各种办法来制造更完美的纳米碳纳米管,想办法让它的性能更好,成本更低。

不过呢,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纳米碳纳米管的大规模生产还不是很容易,成本也比较高。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概述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石墨碳原子结晶而成的无缝、中空的管状纳米碳材料,可以看作是由石墨烯层卷起来的直径只有几纳米的微型管体,管的一端或两端由富勒烯半球封帽而成。

根据碳纳米管中碳原子层数不同,将碳纳米管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两种。

单壁碳纳米管由单层石墨卷成,管径为1-6Na,具有很高的长径比,是结构完美的单分子材料。

多壁碳纳米管可看作由多个不同直径的单壁碳纳米管同轴套构而成,层间距均为0.34Na。

主要性能1、优异的力学性能由于碳纳米管的结构与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相似,但碳纳米管的结构更稳定,且具有超高的长径比,所以,碳纳米管具有超高的抗拉强度、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

碳纳米管的抗拉强度是钢的100倍,弹性模量是钢的5倍,而密度只有钢的1/6。

碳纳米管在被压扁后撤去压力,可以象弹簧一样立即恢复原状。

2、良好的导电性能由于碳纳米管的结构与石墨的片层结构相同,所以具有很好的电学性能,且随着碳纳米管管径的减少表现出更好的导电性能,最高可以达到金属铜的电导率的一万倍。

据称,当管径小于6Na时,碳纳米管可看成是一根量子导线;当管径小于0.7Na时,碳纳米管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超导性能。

3、良好的传热性能由于碳纳米管具有超高的长径比,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很高的热交换性能,而沿其径向方向热交换性能较低,所以,利用碳纳米管可以合成各向异性的热传导材料。

此外,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只要在其它材料中掺入少量碳纳米管,就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4、优异的光学性能碳纳米管具有光学偏振性、光学各向异性、电致发光性及对红外辐射异常敏感等性能。

5、良好的电磁性能碳纳米管的尖端具有纳米尺度的曲率, 在相对较低的电压下就能够发射大量的电子, 呈现出良好的场致发射特性。

6、其它性能碳纳米管还具有熔点高(据称是已知材料中熔点最高的)、吸附能力强、催化催催化性能、宽带微波吸收能力强等性能主要应用1、用于制备碳纳米合成材料,如高强度复合材料、导电塑料、电磁干扰屏蔽材料、隐形材料、暗室吸波材料等。

低维材料之碳纳米管

低维材料之碳纳米管
•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CNTs具有非常大的长径比,因而其沿着长 度方向的热交换性能很高,相对的其垂直方向的热交换性能较低,通过合 适的取向,碳纳米管可以合成高各向异性的热传导材料。理论热导率很高, 达6600W/(m.K)
五、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可以与金属,无机陶瓷材料,有机 高聚物复合,应用广泛
理想的工艺条件:氦气为载气,气压 60—50Pa,电流60A~ 100A,电压19V~25 V,电极间距1 mm~4mm,产率50%。 Iijima等生产出了半径约1 nm的单层碳管。
• 使用这一方法制备碳纳米管技术上比较简单,但是生成的碳纳米管与C60 等产物混杂在一起,很难得到纯度较高的碳纳米管,并且得到的往往都是 多层碳纳米管,而实际研究中人们往往需要的是单层的碳纳米管。此外该 方法反应消耗能量太大。有些研究人员发现,如果采用熔融的氯化锂作为 阳极,可以有效地降低反应中消耗的能量,产物纯化也比较容易。
结构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基于 纳米碳管的优良力学性能可将其作为结 构复合材料的增强剂。 研究表明,与无机复合明显提高韧性, 有机聚合物复合提高强 度。环氧树脂和 纳米管之间可形成数百MPa 的界面强度。 功能复合材料:基于碳纳米管优良的导 电,导热,吸波,介电,储氢功能
六、碳纳米管应用
• 碳纳米管可以制成透明导电的薄膜,用以代替ITO(氧化铟锡)作为触摸屏的材料。先前的技术中, 科学家利用粉状的碳纳米管配成溶液,直接涂布在PET或玻璃衬底上,但是这样的技术至今没有进 入量产阶段;目前可成功量产的是利用超顺排碳纳米管技术;该技术是从一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中 直接抽出薄膜,铺在衬底上做成透明导电膜,就像从棉条中抽出纱线一样。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的分类
• 碳纳米管可以看做是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因此按照石墨烯片的层数可分为:单壁碳纳 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多壁管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层与层之间很容易成为陷阱中心而捕获 各种缺陷,因而多壁管的管壁上通常布满小洞样的缺陷。与多壁管相比,单壁管直径大小 的分布范围小,缺陷少,具有更高的均匀一致性。单壁管典型直径在0.6-2nm,多壁管最 内层可达0.4nm,最粗可达数百纳米,但典型管径为2-100nm。

碳纳米管,电响应

碳纳米管,电响应

碳纳米管,电响应
摘要:
1.碳纳米管的概述
2.碳纳米管的电响应特性
3.碳纳米管的应用领域
正文:
【1.碳纳米管的概述】
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一维碳材料。

它们的结构类似于石墨烯,但是呈管状。

碳纳米管的直径可以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不等,长度可以从微米到数百微米。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碳纳米管具有很高的强度、高导电性和极高的比表面积,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材料。

【2.碳纳米管的电响应特性】
碳纳米管的电响应特性主要表现在其对电场的反应。

由于其高导电性,碳纳米管可以在很低的电压下产生电流。

此外,碳纳米管的电响应特性还表现在其可以改变电流流动的方向,这使得碳纳米管可以用作场效应晶体管的导电通道。

【3.碳纳米管的应用领域】
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电子领域,碳纳米管可以作为场效应晶体管的导电通道,可以大大提高器件的开关速度和电流密度。

在能源领域,碳纳米管可以用作储能器件的电极材料,可以提高储能器件的能量密度。

此外,碳纳米管还被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作为药
物输送的载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5 《科学美国人》杂志的封面,图示了一个碳纳米管束 的天梯上正有着一个卫星攀升上天
识,得到更多实用的产品,开拓更多的应用领域。 在这方面,与大家分享的是这种科研梦想的物理基础,以及对待这种超级梦 想的现实理解态度。对异想天开持宽容态度,才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与支持之 一。比如,封建农耕社会的人,是永远也不能理解电视是怎么回事,也绝对想不 到相隔上万公里的人可以无延迟地视频通话。 还是就是许多人对于美国星球大战构想的军事意图持绝对否定态度,但在实 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的确发展了一些包括激光应用的高科技。目前来看,世纪 大战不一定能够打起来,美国的霸权也不一定绝对优势,但这些高科技技术却已 经实实在在地造福了人类。
细的丝及比蝉翼更,现代的加工技术可以将铜丝拉伸到小于 10 微米的级别。用于光
导通讯的玻璃纤维丝,也能达到这个级别。
而更绝的是,用激光刻蚀可以在硅片上刻出几十纳米(nm)的细槽,从而成
为现代超级计算机的基础。
但你可能更加想不到的是,人类真得造出了直径仅 0.4‐1nm 的碳丝(图 1),而
三 生长碳纳米管就像种韭菜,生豆芽,吹棉花糖,放风筝
请原谅作者的叙事方式,长篇大论了半天,读者还不曾对故事的主人公有个 清晰的了解。但作者认为,对于碳纳米管这种本来就带着神秘面纱的事物,只有 有了被吊足的胃口,才有可能理解起科学本质。
简单来说,碳纳米管就是由碳原子卷曲形成的管道,只不过这个管道的直径 实在太小罢了。但因为其实在太小了,制造方法也就与宏观物体的制造方法不同。
碳纳米管科普
骞伟中
一 心细如发,发真得够细吗?
中国有句谚语为"心细如发",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思缜密,细微程度达
到了头发丝的尺寸。在古人的眼里,头发丝已经是非常细的东西的代表了。或者,
人们形容薄时,爱用“薄如蝉翼”,但蝉翼真得够薄吗?然而,大家知识头发丝
的直径或蝉翼的厚度是什么尺度的吗?仅仅是几十微米而已。有没有比头发丝更
而对我们人类来说,请大家记住这些尺度(图 2,我们的 DNA 为几个纳米大 小,血红细胞的直径为几个微米,我们的皮肤有几个毫米厚,我们的头发有几十 个微米粗,我们的心脏大小相当于拳头(直径有十几厘米),身高多为 1.5‐2.2 米。
二 登月可不用宇宙飞船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问嫦娥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这些都 是中国人对于月亮美丽的遐想。能够飞起来,甚至飞至月球上去,一直是人类的 梦想。而实际跨越地球与月球之间这遥远的 38 万公里,则不能只靠梦想,而要 靠能够行得通的技术方式。
图 3 金门大桥及其钢索的结构 别说,有一大批物理学家还真得投入这个事业中。首先,搭这么长的梯子,
用什么材料是问题最关键。大家都知道一切材料都能够被拉断,即受力有限。而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是,一切材料如果都可能被自身的重量拉断。比如,斜拉式 大桥上的铁索,是大家认为相当强的材料了,但大家知道吧,钢的密度达 7.8 吨 /立方米。即它本身太重了。无论做成多根平行一起使劲的钢索(图 3 如美国著 名的金门大桥的拉索,是人类比较早使用钢进行拉撑的案例),还是一环套一环 的结构,只要一长,均会被轻易拉断。蜘蛛丝是自然界比较典型的例子,能够进 行很大的伸缩,且耐自身许多倍的重量(如支撑蜘蛛的重量)。但其是蛋白质构 成,绝对强度低。同时蛋白质易变质劣化。
在这方面可以用一个强度相近的 碳材料来帮助大家理解。碳纤维已 经被广泛地用于防弹衣,高尔夫球 杆,钓鱼杆。在这些场合下,碳材 料承受强大的抗冲击压缩形变,以 及巨大的拉伸形变,又使得这些产 品非常轻。属于真正的高端产品。
图 4 不同材料的力学强度(从左到右的英文为:碳纳米管;石墨碳纤维,芳纶(一种 高分子材料),不锈钢)
而有了这个天梯的梦想,科学 家就不断地努力研究,越来越合成 出了结构趋于完美,强度接近理论 值的碳纳米管产品。虽然实现这个 天梯梦想,还需要在月亮与地球上 找合适的固定点,还需要克服这么 长的距离上的材料的形变,以及使 用安全(碳材料怕火,经过大气层 时,要注意雷电的破坏)等,需要 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 中,人类必将能够收获更多的知
鉴于宇宙飞船每次倒腾的东西太少,在月亮上建造一个房屋太慢。同时宇宙 飞船有材料老化,发射不安全的问题,科学家在思考还有没有别的可行方式。大
家可能熟知盖高楼或上高楼的方式。均是利用像电梯或卷扬机。里面的核心是钢 丝拉着载重厢,在电机的作用下,把人或建筑材料从低处运送到高处去。无疑 钢 丝绳是其中的载重承受体。科学家就在设想能不能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搭一个类似 于电梯的通道,这样就可以将所需要的货物源源不断的运到月球上去。听起来非 常 Crazy,但如果比之与伽利略的“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说, 还是相对要容易接受一点。
然而,在追求真理与真知的“实心眼”科学家那里,却不是这样,自从 C60 与碳纳米管的发现,人类正式进行了纳米时代,可能大家都听过“纳米领带”, “纳米洗衣机”或“纳米药物”。不论这些东西是否属实,却毫无疑问地夸耀“细” 与“小”的作用。
事实上,追求细小或细微或精细,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条主线。 从人类走过的路程可以看到,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到火车轮船时代,以及飞机及计算机时代。从手工打造,铸造,到普 通车床加工,再到数字车床加工,激光刻蚀。比如,普通汽车与拖拉机的发动机, 一般有成千至万个零件。而飞机或火箭的发动机则有上百万个零件组成。而保证 这个零件良好组合或密封,以及长时间工作不损伤的关键因素,就在加工结构的 精细化与细微化。一般来说,汽车与拖拉机对应的加工精度为微米级,而计算机 与手机等通讯产品中硅片的加工精度则为纳米级。人类加工的产品越来越精细, 也就越来越有功能。而到达纳米级后,计算机硅片的加工要求又从 100 nm,小 到 60 nm,直到目前的 15 nm。这些数字减小的后面,是一代一代计算机的更新 换代与巨大的产业价值。 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碳纳米管,竟然可以小至 0.4‐1nm。大家可以想见, 如果计算机的加工基础可以小到这个程度,或由这么小的材料来组装器件,则现 代的工业革命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此开篇,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时空的概念。在时间尺度上,生物的新陈
代谢,人类的进化乃至地球,太阳系及宇宙的形成可以跨越从飞秒,皮秒,微秒, 毫秒,秒,分钟,小时,年直到数百亿年。而在空间的尺度上,小到夸克,原子, 分子,纳米结构,细胞,大到高楼,山脉与河流及地球与宇宙,则可以从埃,纳 米,微米,毫米,米,公里,光年,数亿光年。
图 2 从左向右:碳纳米管;DNA 链;血红细胞,姚明;摩天大楼(注:未按比例绘图)
且还是中空结构。这种材料与头发丝相比,直径小了 1 万倍。另外一种比喻可以
让你进一步想象 1nm 有多大,人的指甲的生长速度几乎是不为人察觉的。人一
般觉得指甲长了,总得一周左右 的时间。但即使这样,您的指甲
armchair
仍以每秒 1nm 的速度在不停地生
长。但由于一个分子的大小也就 在 0.3nm(如氢气分子)到 0.6
zigzag
nm(如苯分子),所以你可以想象
这种碳丝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原子 线或分子线。但它的确构成了一
chiral
种长径比巨大的固体材料,成为
一种实物,而不再是无所束缚的,
到处乱跑的分子或原子。
图 1 碳纳米管的三种卷曲结构(从上而下的英文
为:扶手椅式结构;Z 字形结构;手性结构)
实际上,这种神奇的材料的发现是基于非常偶然的机缘。在 1985‐1990 年间, 科学家热衷于制造一种形状像足球的由 60 个碳组成的分子。这种分子通常是用 电弧放电,将石墨靶上的碳原子进行激发,然后进行自组装而得。而在偶然的机 缘里,科学家发现,只要能量足够,这些碳原子就会自动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碳 链。而利用放大倍数在 10 万倍至 100 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科学家惊异地发现 这个丝状的材料竟然是中空的管状材料,所以,根据其元素,尺寸与形状,科学 家形象地称这种材料为“碳纳米管”。应该说这种丝状材料与头发相比,才是真 正算得上细与小。当然如果说一个人“心细如碳纳米管”,则恐怕不只是“心细 如发”的赞许与褒扬,而或许带有一种调侃或讽刺意味的“小心眼”了。由此可 见,社会科学中的词语包含了粗与细的平衡,什么事都得适可而止,非常玄妙。
当然不同交通方式,所能携带的重要也不同。而轮船则可以在1个月左右的 时间里把十万吨原油从中东运回中国。一列运煤的火车常有 40‐50 节车厢,每节 能拉 60 吨,则火车可以在几小时把几千吨的货物运至千里之外的目的地。飞机 虽快,运力则下降到了百吨的级别。像长征 3 号这样的捆绑式运载火箭更快,但 能够运送的卫星也就几吨重。所以,可以想像前苏联组建的太空空间站,费了多 大的劲。而太空空间站的重要也不过几百吨重,大致相当于一个几百平米房子的 建筑材料的重量。却需要发射代价高昂的火箭跑上几十趟才能完成。要知道一些 亿万富翁,想去天外看看地球与太空,坐上宇宙飞船跑上几个小时的旅行费高达 几千万美元。所以直到目前为止,人类在月亮上建造永久居住地的梦想,仍然只 能是梦想。也就谈不上在地球毁灭时,把大量的人类转移出去。也谈不上地球能 源严重危机,资源不够用了,从外太空别的地方搞点能源回来。
当然,目前的技术困难并不能阻止科学家“异想天开”地寻找别的最佳交通 方式。事实上人类一直不乏奇思妙想与狂想。古代俄有中国人想坐着炮仗上天, 被炸了个粉身碎骨。而近来还有人嫌从美国到澳大利亚坐飞机太慢,想出把人绑 在火箭上发射过去的疯狂的想法。但如果这些想法比起科学家最近想到的登月办 法,估计还是从思想的深度与疯狂度上都是小巫见大巫。
从新疆到北京或上海的输油管道可能是陆地上最壮观的管道工程之一。为此 中石油与中石化都成立了管道局,组织大量的人力来保证其输运安全。但制备石 油的输油管道很简单,把铁皮卷起来,进行焊接就可以了。但对于碳纳米管来说, 其直径几纳米,能够进行这样的操作吗?如果大家有在电子显微镜下工作的经 验,就可以看到我们所用的工具(如镊子,针尖等)要比碳纳米管大多了,所以 直接焊接的难度太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