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大学有机化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有机化学理论:
掌握有机化学的根本理论: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和立体效应;立体化学的根底知识和根底理论。

掌握重要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典型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重要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掌握亲核取代、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反响、自由基取代等反响机理,碳正离子、碳自由基、碳负离子等活性中间体及其在有机反响中的作用。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变的条件和规律,掌握常见官能团特征化学鉴别方法,掌握特性官能团转换的常用方法,了解逆向合成分析的根本要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了解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根本原理,进行谱图解析。

根本实验技术:
掌握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萃取、枯燥、重结晶等根本技术及应用;能够解答常见的实验问题
二、试题类型及比例
1.命名与写结构式,约20分;
2.完成反响式〔包括中间产物、最终产物、试剂和重要反响条件〕,约30分;
3.综合题〔填空、选择或排序,涉及根本概念、理论、性质等〕,约30分;4.鉴别或别离,约10分;
5.合成题,约20分
6.机理题,约10分;
7.结构推导,约20分
8.实验题〔包括作图、答复下列问题等〕,约10分
三、主要参考教材
1. 《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有机化学实验》王莉贤主编 XX大学出版社。

16秋浙大《有机化学(A)》在线作业

16秋浙大《有机化学(A)》在线作业
A. PhCHO
B. CH3CHO
C. PhCOCH3
D. CH3COCH3
正确答案:
3. 下列各组物质一定是同系物的是
A. 符合通式(CH2)nO2 的酯
B. 甲酸和醋酸
C. 正丁烷和异戊烯
D. 硬脂酸和油酸
正确答案:
4. 已知甲、乙两种烃的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甲烷与氯气均在黑暗中混合
正确答案:
22. 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A. 正已醇
B. 正已烷
C. 1-己炔
D. 1-氯己烷
正确答案:
23. 下列四个试剂,不跟CH3CH2COCH2CH3反应的是:
A. RMgX
B. NaHSO3饱和水溶液
C. PCl5
D. LiAlH4
A. 环丙烷
B. 环丁烷
C. 环戊烷
D. 环己烷
正确答案:
31. (R)-2-氯丁烷 与(S)-2-氯丁烷的哪种性质不同?
A. (A) 熔点
B. 沸点
C. 折射率
D. 比旋光度
正确答案:
32. (CH3)3CBr与乙醇钠在乙醇溶液中反应主要产物是:
A. (CH3)3COCH2CH3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芳杂环化合物是平面形的,π电子数符合4n+2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卤素取代位置对反应的影响:卤素离羧基越近,诱导效应越强,酸性越弱。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在农业上常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来浸种,给种子消毒,因为该溶液中含有甲酸。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正确处理分析数据与信息,并具有选择分析化学方法、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及应用条件,概念要明确,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无机、分析化学部分1.物质结构简介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

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

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7)熟悉和掌握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离子键和离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滴定分析概述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了解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概念及计算。

4)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G检验法)。

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F检验法、t检验法)。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有机化学》考研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化工、制药、材料、应化等专业试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3小时参考教材: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有机化学》课程考试旨在了解和考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以及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熟悉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了解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能够较熟练地解决有机化学的基本问题。

二、题型及分布1.命名与写结构式,约15分;2.完成反应式(填空方式,包括中间产物、最终产物、试剂和重要反应条件,内容涉及基本反应),约30分;3.综合题(填空、选择或排序,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性质、基本规律等),约30分;4.简答题(包括反应机理、实验现象分析等),约20分;5.鉴别或分离,约15分;6.合成题,约30分;7.结构推导,约10分。

难易分布:较易题型40%;中等题型40%;较难题型20%三、考试范围(一)命名与写结构式1. 系统命名法:烷、烯、炔,双环化合物,含1个手性碳的手性分子,取代芳烃,卤代烃,醇,醚(含冠醚),酚,苯醌萘醌衍生物,醛酮(及其衍生物如肟、腙等),羧酸及其羧酸衍生物(取代酸如羟基酸、卤代酸,酯、内酯、酸酐、酰胺、内酰胺等),硝基化合物,胺(包括季铵盐、季铵碱),偶氮化合物,五元六元杂环衍生物。

2. 典型结构能够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构造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互变异构;构型异构:顺反异构及Z/E异构;乙烷丁烷构象,环己烷衍生物构象(椅式、船式、平伏直立键及最稳定构象);对映异构及R/S构型的标记与命名,手性分子的Fischer投影式、透视式、Newman式及其转换。

熟悉常见基团的结构与名称,熟悉伯仲叔季碳、伯仲叔氢、伯仲叔卤、伯仲叔胺等的特征;了解衍生命名法和习惯命名法。

《有机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查总目标《有机化学》考试内容要求考生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和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有机化学:1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完成方程式简答题合成题结构推断题三、《有机化学》考查范围(一)考查目标1、掌握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科学新成就。

2、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合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运用有机化学原理、方法解决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

(二)考核要求第一章烷烃1、了解烷烃的氧化、热裂、异构化反应及其用途,理解原子轨道杂化理论;2、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σ键的结构特点及特性,构象式(纽曼式或透视式)的写法;3、烷烃卤化反应的自由基反应机理以及各类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章单烯烃1、了解烯烃的来源及其重要用途;2、理解SP2杂化的特点,形成π键的条件以及π键的特性;3、掌握烯烃的命名法、次序规则的要点及Z / E命名法;4、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及应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第三章炔烃和二烯烃1、了解炔烃和共轭二烯烃的的制法及应用;2、理解SP杂化的特点,共轭效应及其相对强弱;3、掌握炔烃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第四章脂环烃1、了解脂环烃的制法,理解环烷烃的结构稳定性及张力学说;2、掌握脂环烃的命名方法,小环烷烃的性质,环己烷及一取代、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第五章对映异构1、理解对映异构的一些基本概念;2、掌握Fischer投影式的书写方法,掌握构型的R、S标记法,掌握判断分子手性的方法。

第六章芳烃1、掌握芳香烃的命名;2、理解苯的结构,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3、掌握取代基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4、掌握休克尔规则及芳香性的判断。

-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专业代码:070304、081701、081702、081703、081704、081705
专业名称: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考试科目代码:815 考试科目名称:有机化学
(一)考试内容
试题以徐寿昌编写的《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蓝本,内容涵盖该教材的第一至十七章。

要求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掌握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的结构、性能、合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和理论,掌握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
一、烃类化合物
含烷烃、烯烃、炔烃、二稀烃、脂环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二、立体化学
三、卤代烃
四、醇、醚
五、酚和醌
六、醛和酮
七、羧酸及其衍生物(含β—二羰基化合物)
八、硝基化合物和胺
九、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十、杂环化合物
十一、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是:
1.基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掌握好基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常见化合物的俗称,顺、反、Z、E、R、S等命名规则。

2.对知识要会综合运用:复习时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官能团的转化为主线,掌握各官能团的主要性质和化学反应特点以及有机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注意课本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练习,对知识点学会融会贯通,切忌死记硬背。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太原科技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初试)科目代码:837科目名称:化工原理1.前言化工原理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化工单元操作的掌握情况。

测试分两个方面:一是化工单元过程原理,测试考生基本概念,过程计算和熟悉程度;二是综合应用化工单元过程原理能力,从而对考生有较全面的评价。

2.题型说明化工原理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试卷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基本概念题: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构成。

(2)计算题:包括过程计算、公式推导。

(3)实验题: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解释。

3.考试内容3.1绪论(1)化学工程及其发展。

(2)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3)四个基本关系: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3.2流体流动(1)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2)流量与流速、定态与非定态流动、连续性方程式、能量衡算式、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3)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非牛顿型流体的概念、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滞流与湍流、边界层的概念。

(4)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摩擦系数、因次分析、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

(5)并联管路与分支管路。

(6)测速管、孔板与文丘里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

3.3流体输送设备(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改变和换算、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离心泵的联用、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其它类型泵,如往复泵、旋转泵、漩涡泵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2)离心通风机的结构、性能参数和选择,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旋转鼓风机、真空泵。

3.4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沉降速度、降沉室、沉降槽。

(2)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过滤基本方程式、恒压过滤、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过滤、过滤常数的测定、过滤设备、滤饼的洗涤、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3.5传热(1)传热的基本方式。

(2)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平壁热传导、圆筒壁热传导。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本《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化学化工学院工科专业有机化学及以有机合成为主要手段的其他相关专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枝,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的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点及立体异构、主要性质、反应、来源和合成制备方法等内容;能完成反应、结构鉴定、合成等各类问题。

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命名及物性(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2)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各种表示方法(3)有机化合物的普通命名及国际IUPAC命名原则和中国化学会命名原则的关系(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关系2、有机化学反应(1)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换的常用方法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简单的杂环体系(2)主要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排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

3、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1)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立体效应(2)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卡宾、苯炔等活性中间体(3)共振论简介、有机反应势能图及相关概念(4)有机反应机理的表达4、有机合成(1)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

(2)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3)逆向合成分析的基本要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5、有机立体化学(1)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2)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不对称合成简介(3)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6、有机化合物的常用的化学、物理鉴定方法(1)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HNMR), 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质谱(MS)的谱学特征(3)运用化学方法及四谱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7、杂环化合物及元素有机化学含N,S,O等的五、六元杂环化合物、及其他结构的有机硫、磷、硅化合物8、碳水化合物、油脂、氨基酸、蛋白质、萜类、甾族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二、考试要求(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各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一般的研究方法及分类掌握了解有机化合物特性1.1了解机化合物的涵义、有机化学及其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重要性1.2熟悉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特性1.2.1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物理特性、立体异构,官能团异构,同分异构现象,构型与构象1.2.2 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1.2.3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1.3 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1.4了解有化合物的分类:按碳胳分类,按官能团分类第二章烷烃和脂环烷烃2.1 掌握烷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异构、构象及构象异构体、物理性质变化趋势2.2了解烷烃的重要物理性质: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折光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醚 1. 醚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2. 醚的化学性质:醚的碱性和 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环醚的分类和 结构; 3. 环氧化物的开环反应;环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 冠醚:命名和应用。
(十)、醛、酮 1. 羰基的结构和特点; 2.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醛酮的物理性质;
3

(五)、对映异构 1. 偏振光和旋光性;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2. 手性和手性碳原子,对称因素和对称操作,分子的手性与对称性; 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 3. 旋光异构体构型表示法,Fischer 投影式和透视式,顺序规则,对映 体的命名:绝对构型和 R、S 表示法; 4. 含两个和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的开链化合物,非对映异构体,内消 旋体; 5. 外消旋体的拆分。
3. 醛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加水、加醇、缩醛缩酮、加 亚硫酸氢钠);与氮亲核试剂的加成 (肟、腙、缩氨脲和 Schiff 碱 的生成);与碳亲核试剂的加成 (与有机金属试剂、氰负离子的加成); α-氢的反应 (羟醛缩合,卤代,卤仿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安息香缩合;
4.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5. 酮-烯醇式互变异构及平衡; 6. α,β-不饱和醛酮:1,2-加成和 1,4-加成;Michael 加成反应;
选择性还原; 7. 一元醛酮制备方法;
(十一)、羧酸 1. 羧酸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2. 羧酸的酸性;取代基对羧酸酸性的影响,诱导效应; 3. 羧酸的化学反应:羧酸衍生物的生成,脱羧反应,还原反应,α-氢 的卤代反应; 4. 一元羧酸的制法; 5. 二元羧酸的性质;
(十二)、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 1. 分类、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2.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水解、醇解、氨解、酸解反应,反应活性 比较; 3. α,β-不饱和羧酸:反应和制备; 4. 羟基酸:制备及反应;个别醇酸 (乳酸,酒石酸,柠檬酸); 5. 酚酸:制备方法,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 6. 羰基酸:丙酮酸的性质;β-酮酸的性质;γ-酮酸的性质; 7. β-酮酸酯:β-酮酸酯的α-氢的酸性;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平衡; β-酮酸酯的烃化和酰化;成酮水解和成酸水解;β-酮酸酯 Claisen 缩合和 Dieckmann 缩合;
熔点、比重的影响。
(二)、饱和脂肪烃 1. 烷烃的结构:SP3 杂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异构现象;伯、 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Newmann 投影式,重叠 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 2. 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统命名法; 3. 烷烃的物理性质; 4. 烷烃的化学性质:自由基取代反应游离基取代反应历程(均裂反应、 链锁反应的概念及能量曲线、过渡态及活化能) 5. 氧化反应及热化学方程式; 6. 烷烃的来源和用途; 7. 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单环烷烃、螺环和桥环化合物); 8. 环烷烃的结构,张力学说; 9.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开环反应、取代反应 10.环烷烃的构象:环己烷的椅式和船式构象;直立键、平伏键;优势 构象;纽曼投影式; 11.构象分析:顺-十氢萘、反-十氢萘;顺、反-取代环己烷的稳定性。
(六)、核磁共振、质谱和红外光谱 1. 核磁共振氢谱: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和偶合常数,积分 比例;
2

2. 质子去耦碳谱:碳化学位移; 3. 质谱:分子,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频率; 5. 紫外光谱:跃迁类型,共轭体系和最大吸收波长的关系。
(八)、 醇、酚 1. 醇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2. 醇的物理性质;氢键对醇物理性质的影响; 3. 醇的化学性质:醇羟基的酸碱性;醇与金属的反应;醇羟基被卤离 子取代的反应 (与 HX 氢卤酸的反应,与卤化磷 PX3、PX5 的反应,与 二氯亚砜的反应);醇的脱水反应 (分子内、分子间);醇的酯化反 应;醇的氧化反应; 4. 一元醇的制备; 5. 酚的分类、命名和结构;酚的物理性质 6. 酚的化学性质:酚的酸性;取代基对酚的酸性的影响;苯环上的亲 电取代反应;酚的氧化反应; 7. 酚的制备。
(十三)、胺 1. 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胺的物理性质; 2. 胺的酸碱性及强度比较; 3. 胺的化学性质:烃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与亚硝酸的反应,芳胺 的保护和芳环上的反应; 4. 胺的制备:直接氨化,Gabriel 合成法,还原法,醛酮的还原氨化, Hofmann 重排; 5. 季铵盐和氢氧化四烃基铵:相转移催化,Hofmann 消去; 6. 胺的氧化物:Cope 消去。
1

(三)、不饱和脂肪烃 1. 烯烃的结构:SP2 杂化、异构现象(结构异构和位置异构); 2. 烯烃的命名:顺反异构体的命名;Z、E 标记法;次序规则; 3. 烯烃的物理性质 4. 烯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硫酸、次卤酸、 硼氢化、催化氢化等),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不 对称烯烃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反应和加成产物的定位; 5. 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6. 诱导效应:产生、特点,马氏加成和反马氏加成; 7. 炔烃的结构和命名、炔烃的物理性质; 8. 炔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亲电和亲核加成);氧化反应,聚合反 应,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9. 共轭效应:π-π共扼效应,p-π共扼效应,超共轭效应; 10.共轭二烯烃:1,2-加成和 1,4-加成;Diels-Alder 反应; 11.炔烃的制法。
二、 教学内容 (一)、结构与性质
1. 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以及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2. 有机分子的结构:共价键、碳原子的特性; 3.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实验式、结构式、投影式; 4.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σ键和π键; 5. 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极性和极化度; 6. 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对溶解度、沸点、
(七)、卤代烃 1. 卤代烷的分类和命名,异构现象,伯、仲、叔卤代烷; 2. 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3. 卤代烷的化学反应:亲核取代反应 (被亲核试剂如 OH、OR、NHR、CN 等取代),消除反应 (脱卤化氢),与金属的反应 (与金属镁反应生 成格氏试剂、还原反应,卤离子交换反应; 4. 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SN1、SN2;反应坐标,过渡态和中间体;试剂 的亲核性强弱;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 5. 消除反应的历程,E1,E2;消除方向的查依采夫规则;消除反应的 立体化学; 6. 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 7. 卤代烃制备方法; 8. 卤代芳烃及反应: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及机理,苯炔。
(十七)、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1. 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和命名;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2. α-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两性性质和等电点;α-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3. 多肽的结构和性质: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测定; 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5. 蛋白质的性质:两性性质和等电点; 6. 核酸:核酸的组成和结构;核苷、核苷酸;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 酸。
(十四)、其他含氮合物
4

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还原、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2.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 3. 芳基重氮盐:结构和性质;重氮盐的取代反应;重氮盐的偶联反应;
还原; 4. 偶氮化合物:制法和反应;
(十五)、杂环化合物 1. 杂环化合物分类、命名; 2. 杂环化合物结构与芳香性; 3. 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吡咯、呋喃、噻吩):结构、物理性质、 化学反应; 4. 含两个以上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咪唑、三唑、恶唑、噻唑、异恶唑 等):结构和基本性质; 5. 六元杂环(吡啶):结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
(四)、芳香烃 1. 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 2. 单环芳烃:苯的结构、苯的稳定性; 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卤代、硝化、磺化、 Friedel-Crafts 烷基化和酰基化);芳烃环的氧化反应;芳烃侧链的 反应 (氧化和α-氢的卤代); 5. 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6. 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其解释; 7. 稠环芳烃:萘、蒽、菲的结构;稠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 氧化、还原; 8. 芳香性与 Huckel 规则;环多烯。
(十六)、碳水化合物 1. 单糖的结构:单糖的链状结构、变旋现象和环状结构;Fischer 投影 式、Haworth 式和构象式; 2. 单糖的化学性质:异构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成脎反应、 成苷反应; 3. 重要单糖和糖苷:D-核糖、D-2-脱氧核糖、D-葡萄糖、D-果糖、D半乳糖; 4. 低聚糖:常见还原性低聚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常见非还 原性低聚糖:蔗糖。
(十八)、类脂、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 1. 类脂类:脂肪酸、油脂、蜡、磷脂; 2. 萜类化合物结构和命名; 3. 甾族化合物结构和命名。
5

2016 年浙江大学有机化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一、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 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 础。通过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掌握各官能团结构、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换和有机化学基本 原理组成。涉及的官能团有:烷、烯、炔、卤代烃、醇、酚、醚、 醛、酮、醌、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硝基化合物、杂环、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等;涉及的基本原理有:立体化学、结构解析、自由基 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和亲核取代等机理初步。 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有一个系统的 认识,并了解其在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农业 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及其相互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