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主题团课

合集下载

大班家乡美主题活动方案7篇

大班家乡美主题活动方案7篇

大班家乡美主题活动方案7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会有很多需要和文字打交道的地方,像是编写各类报告、总结、会议纪要甚至邮件等。

文章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现,就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写文档,能帮助你不断地理清思路,好的文档,也能更高效地沟通。

写好文档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赞赏,甚至升职加薪都有可能。

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人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工作量以及心血所完成的工作,最终会体现为这样一份书面文档,包括领导在内的其它人能看到的可能也就只是这份文档而已,因此,它的质量,不仅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别人对于此项工作的看法,往往也会影响着别人对于文档作者的评价,因为透过这些文字,不仅能体现出作者对于工作内容的理解、认识、思考和创造,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乃至工作态度。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可能不那么擅长于写作或者表达,尽管这样,我们依然可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可以走捷径,那就是参考和借鉴别人写的文档,学以致用,转化成我们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班家乡美主题活动方案7篇,希望能够帮到您!大班家乡美主题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主题贡献力量,奉献绿色,收获希望。

以植树节为契机,奉献我们的力量,进行植树节活动。

二、活动背景截止到20某年,中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占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0%;人均森林面积0._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_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

除去大片的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沙漠及两极的冰雪大地,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要进一步加大,所以说我们目前生存的环境可以说是相当恶劣,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孩子前景堪忧。

请伸出我们的双手,投入到播种铺绿的活动中,让未来的孩子也拥有一片洁净的天空和健康的体魄。

种一棵树,育一片林,活一方人,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精彩!三、活动目的增强大家对植物的认识,提高大家对植物的爱护意识,增强大家对绿化环境保护的意识。

《家乡美》教学教案

《家乡美》教学教案

《家乡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2. 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美1. 导入: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自然美。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带来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并分享。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美景的特点和价值。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乡自然美的特点,并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美1. 导入:展示家乡的人文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人文美。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带来家乡的人文景观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并分享。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人文美景的特点和价值。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乡人文美的特点,并强调传承家乡文化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美景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分享、讨论等。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分享和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

3. 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完成的家乡美景调查报告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作业:让学生完成家乡美景调查报告,用于教学评价。

3. 教材或教辅:提供相关教材或教辅,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美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美。

2. 学生分享:学生带来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并分享。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美景的特点和价值。

感受家乡美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教案

感受家乡美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教案

感受家乡美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教案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这超有趣的“感受家乡美”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教案。

这教案啊,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要打开家乡那装满宝藏的大门,让咱们的小伙伴们好好瞧瞧家乡到底有多美。

咱先来说说活动的开头。

就好比是一场精彩演出的开场锣鼓,得敲得响亮又吸引人。

咱们可以搞个“家乡美大猜想”的小环节。

老师像个神秘的魔法师,拿出一些家乡特产的小物件,或者展示一些模糊的家乡美景照片,然后问同学们:“猜猜这是啥?这是咱家乡哪个神秘角落呀?”同学们的小脑袋瓜就像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小宇宙,各种千奇百怪的答案就冒出来了,什么“那是外星人在咱家乡留下的痕迹”之类的,笑死人了。

接下来,就是实地考察啦。

这就像一场超级大冒险。

把同学们分成小组,就像组成一个个小小探险队。

他们要像小侦探一样去寻找家乡的美。

比如说去古老的小巷子里,那小巷子就像一本本装满故事的旧书,墙壁上的青苔像是岁月留下的小胡子。

同学们在巷子里穿梭,就像在历史的长河里游弋。

还有美食探寻环节。

家乡的美食那可不得了,就像一群在舌尖上跳舞的小精灵。

咱们可以让同学们去采访街头的小吃摊主,那摊主就像美食界的大侠,手握独家秘籍。

同学们呢,就像虚心求教的小徒弟,记录下美食的制作过程。

像家乡的煎饼果子,那简直是一个小小的宇宙,各种食材在里面完美融合,每一口都像是一场味蕾的狂欢派对。

然后是文化体验部分。

家乡的传统习俗就像一群古老又可爱的小怪兽。

比如过年的舞龙舞狮,那龙和狮就像从神话里跑出来的精灵,欢腾跳跃。

同学们参与其中,就像被卷入了一个充满魔法的民俗漩涡,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再说到成果展示的时候,那就是同学们的大秀场啦。

每个小组像参加选美比赛的选手,争奇斗艳。

他们用手抄报、PPT等形式展示自己发现的家乡美,就像把家乡的宝藏一股脑儿地倒出来给大家看,那种自豪的小模样,就像自己是家乡的超级代言人一样。

这整个“感受家乡美”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像一场充满欢笑、惊喜和感动的大聚会。

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品教案《家乡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品教案《家乡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品教案《家乡美》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家乡美》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以及民间艺术,通过观察、体验、表达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家乡的美丽与独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幼儿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表达家乡的特色。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卡片等。

学生准备: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眼中的家乡。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乡特色,如风景名胜、民间艺术等,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美丽与独特。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家乡特色进行展示,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5.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让其他幼儿倾听并提问。

6. 情感教育(5分钟)引导幼儿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家乡情怀。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家乡美2. 内容:家乡的自然风光家乡的人文景观家乡的特色美食家乡的民间艺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家乡要求: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形式,展现家乡的特色。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元素;作品色彩丰富,富有创意;能够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幼儿积极表达;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变化,培养幼儿的家乡情怀。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寻找家乡的特色;开展家乡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比赛,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邀请家乡的民间艺人来园表演,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民间艺术魅力。

团日活动美丽乡村活动方案

团日活动美丽乡村活动方案

团日活动美丽乡村活动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外流、土地荒芜等问题。

为了振兴乡村经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我们学校计划组织一次团日活动,以美丽乡村为主题,旨在唤起学生对乡村的关注和热爱,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乡村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乡村的热爱之情;2. 倡导环保理念,弘扬绿色生活方式;3. 促进城乡交流,加深学生对农村的体验和感受;4. 推动乡村振兴,为乡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二、活动内容:1. 参观美丽乡村示范点: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案例和成功经验。

学生们将有机会参观农田、果园、鱼塘等农业生产基地,亲身体验农耕文化。

2. 乡村民俗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乡村民俗活动,如制作传统农具、品尝乡村特色美食、学习农民画等。

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们将更好地了解乡村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体验农民的生活方式。

3. 环保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乡村环保公益活动,如清理乡村垃圾、植树造林等。

通过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弘扬绿色生活理念。

4. 乡村交流与合作:组织学生与当地农民展开交流与合作。

学生们可以与农民一起种植蔬菜、摘果子,体验农耕劳作的辛苦与乐趣。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向农民学习农业技术,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活动预期效果:1. 学生对乡村的认知和理解得到提升,增强对乡村的热爱和关注;2. 学生养成环保意识,树立绿色生活方式;3. 学生通过参与乡村活动,增加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加深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理解;4. 学生与农民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这次团日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唤起学生对乡村的关注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城乡交流与合作,推动乡村振兴。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让乡村更美丽、更繁荣!。

九年级“祖国美、家乡美”主题班会教案

九年级“祖国美、家乡美”主题班会教案

九年级“祖国美、家乡美”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到祖国的美。

2.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到家乡的美。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乡土情感。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祖国的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等。

2. 家乡的美:地理环境、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

2.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

四、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的美。

2. 如何使学生深入了解到家乡的美。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祖国和家乡的美。

2.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和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3. 采用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祖国和家乡的美。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祖国和家乡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祖国的美景,如黄山、长江、长城等,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

3. 家乡介绍: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和家乡的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

5.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体验祖国和家乡的美。

6.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祖国和家乡的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程度。

3. 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调查,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

2.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文化遗址,加深对家乡的了解。

3. 开展祖国美、家乡美主题摄影比赛,展示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中班主题《家乡美》教案

中班主题《家乡美》教案

中班主题《家乡美》教案
主题目标
1、让幼儿从各种活动中感受家乡的美丽和富饶,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激发幼儿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主题内容分析
山东省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为了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乡,激发自豪感,本主题从家乡的风光、家乡的物产、家乡的文化三个三面展开活动,让幼儿子观看资料、动手制作、实践活动及说唱表演等探索活动中感受家乡的美丽。

另外,我们还会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家乡的特点,生成更多新的活动。

游孔庙、孔府、孔林
活动目标
1、知道孔庙、孔府、孔林是山东著名的景区。

2、能运用图形进行粘贴,初步感知古代建筑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孔庙、孔府、孔林的建筑图片货录像资料和孔子的资料。

2、胶水、*笔等绘画工具
3、《幼儿用书4》
活动过程
一、讲解有关孔子的故事,初步了解孔子
1、观看图片
介绍孔子,了解孔子的故事。

2、了解孔庙、孔府、孔林的建筑特点
二、初步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
1、出式大成殿的图片,知道它是孔庙的核心建筑
2、讨论: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建筑?
和现在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屋檐上翘,如同飞鸟展翅……)
3、观察大成殿,了解器重檐结构,观察正面有十根石柱上雕刻有祥云和龙的图案。

三、粘帖
1、观察材料,让幼儿尝试用红*梯形纸和长方形摆、贴、粘出大殿的基本形状。

2、添画:雕刻的花纹。

3、展示、欣赏。

儿童。

《家乡美》大班教案

《家乡美》大班教案

《家乡美》大班教案《家乡美》大班教案1我爱家乡美一大班主题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史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并在各领域目标多次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学习,主动参与,探索问题,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充分挖掘家乡的教育资源,生成了“我爱家乡”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总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鼓IIJ美景,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大胆说己听到、看到的事物。

3.培养幼儿合作,互助及探索欲望。

4.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活动一:游鼓山活动准备:1.请家长事先带幼儿坐过缆车。

2.教师了解鼓山风景区的有关知识。

指导要点:一、教师以导游身份讲解“鼓山”名称的由来,让幼儿知道鼓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

二、幼儿观赏鼓山的山、水、花、树、田野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师:今天,我们要一同去登鼓山,看风景,请小朋友去看一看,我们的家乡美不美。

三、介绍鼓山的亭、寺、殿、塔、石刻感受古代文化美和艺术美。

师以导游身份介绍鼓山登山古道上的七里亭及涌泉寺等,大雄宝殿、喝水岩,摩崖石刻等景物,引导幼儿感知古代文化美、艺术美。

四、激发幼儿提问题,培养幼儿探索欲望。

师:小朋友,你们对鼓山的'哪些东西感兴趣或还想知道什么们解答。

五、说说鼓山美,美在哪里?附:七里亭:七里亭有七座亭“观音亭、半山亭……”分布在登山古道上,供游人休息涌泉寺:寺内大多物品由几百年前造的,大雄宝殿十分壮观,有大佛像、小佛像很多,有藏经阁、舍利塔内“舍利子”是如来佛的牙齿,是佛家的宝贝。

喝水岩:传说开山祖师神晏在此念经,因涧中溪水吵扰喝水岩胜景。

摩崖石刻:参观喝水岩附近摩登石刻群,感受古代书法活动二:说鼓山,画美景活动准备:收集有关鼓山的图片及登山照片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理10-1、2班2010年10月15日
“感恩的心”主题团课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家乡美主题团课
二、活动目的:通过本次队会,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
生树立建设家乡的理想。

三、活动主题:家乡美
四、主办单位::监理10-1、2班
五、活动时间:六、活动对象:监理10-1、2班全体同学
七、活动地点:教三D-402
八、活动组织
(一)前期准备
1、宣传工作
(1)海报制作与张贴
(2) 条幅制作与悬挂
(3)分发邀请函
2、活动准备
(1)场地联系
(2)工作人员
(3)活动人员的联系
(4)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5)准备关于家乡的图片。

3、活动出现突发事件的应急
(二)活动中
1、活动现场
(1)活动场地与材料的落实
(2)现场秩序的维持
(3)其他工作人员
2、活动资料
(1)图片资料的记录
(2)影像资料的记录
(3)文字资料的记录
(三)活动后
1、活动资料的整理
2、活动总结活动具体内容
八、活动主要内容
一、开场舞《谁不说俺家乡好》
二、主持人宣布主题团课开始
三、展示活动
(1)欣赏家乡的绚丽风情
(2)展示家乡的特产风物
(3)品味家乡的灿烂文化
(4)憧憬家乡的美好未来
四、主持人宣读结束语
五、组织观众退场
六、打扫、整理会场
九、活动总结(见附页)
策划人:毛凤鹏
2010年10月13日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由监理10-1、2两个班级主办。

活动主要通过“欣赏家乡的绚丽风情、展示家乡的特产风物、品味家乡的灿烂文化、憧憬家乡的美好未来”四个方面中同学们的才艺展示,深刻了解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的家乡的美丽,加深了彼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同学们此间的了解,进一步促进了同学见的关系。

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加,通过舞蹈、歌曲、相声、小品、演讲等多种艺术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家乡绚丽风情、特产风物和灿烂文化。

并对家乡的未来做了没好的憧憬。

此次活动还叮咚起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立志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为将来报效国家建设家乡打下坚定的基础。

并把建设祖国,建设家乡作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总结人:毛凤鹏
2010年10月1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