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微生物与农业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农业微生物学ppt课件

农业微生物学ppt课件
二、菌种资源的开发
菌种筛选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步骤: 采集菌样:了解目标菌分布情况、首选样品是土壤 富集培养: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的原理,向所采土样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对象生长的条件,使样品中少量的能分解利用该营养物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以提高其在群体中的比例,使之便于分离。 纯种分离(参见第四章) 性能测定
(1)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包括特异性的基因资源; (2)为微生物生理、遗传和分类乃至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领域(功能基因组学、生物电子器材等)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材料; (3)为生物进化、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研究意义:
(五)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工业产品上的霉腐 大量的工业产品都是直接或间接用动植物作原料制成的,例如木制品、纤维制品、革制品、橡胶制品、卷烟、化妆品、中成药等。 有些工业产品如塑料、建筑涂料等很多微生物可以分解、利用。 光学仪器上的镜头,建筑泥浆、钢缆、地下管道、金属材料等,各种电讯器材、文物、书画等也可被多种特殊微生物所破坏。
两种可独立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根际微生物(教材P242)
什么叫根际? 也称根圈,指生长中的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包括根系表面至几毫米的土壤区域。 它是植物根系有效吸收养料和水分的范围,也是根系分泌作用旺盛的部位,因而是微生物和植物相互作用的界面。
淡水的pH值变幅从3.7到10.5,多数为6.5-8.5,因而适合于多数水生微生物的生长。
海洋微生物具有耐压、嗜冷和低营养要求的特点。
(三) 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分布
一)空气不是微生物良好的生存场所 没有营养物质、充足水分,有紫外线。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 土壤、水、动植物体上的微生物随气流运动被携带至空气中。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优秀课件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优秀课件
胞病变死亡 NPV的专一性很强
棉铃虫NPV除侵染棉铃虫外还侵染烟草夜蛾
包含体形态上是多角的,直径0.8~5m
受感染的昆虫一般并不立即死亡
宿主死亡和分解后,包含体仍具毒力
包含体被其他幼虫吞食,病毒在昆虫群体中传播
核型多角体病毒(单粒包埋)
高节
狂躁爬 行
腹足基部乳白
气门周围水 渍状病斑
2. 质型多角体病毒
群体症状
个体症状
由于核酸代谢紊 乱,代谢产物尿 酸积累所致。
3.颗粒体病毒 granulosis virus, GV
包含体圆形、椭圆形、一个包含体只含一个病 毒颗粒,病毒颗粒杆状,双链DNA;
云杉卷叶蛾颗粒体病毒、菜粉蝶颗粒体病毒等; 昆虫食入停止进食,血液变成乳白色而死亡; 我国:菜粉蝶颗粒体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CPV
呼肠孤病毒科,质型多角体病毒属 致病机理和NPV相似 CPV不仅侵染幼虫,还能经卵传染给子代 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形状与结构
六角形二十面体,有两个同心的正二十面体壳, 外观呈球形。直径60~70nm,有12个顶点,各有1衣 粒,每衣粒外伸一四节突起(25~27nm),先端有一 12nm的球状体。
பைடு நூலகம். 致病机理
主要靠芽孢和毒素 芽孢在肠道中萌发,大量增殖,穿透肠壁进入 血 液,引起昆虫败血症
毒素:主要是毒素和毒素 毒素是所有Bt共有的毒素,存在于伴孢晶体中 毒素是胞外毒素,水溶性,热稳定性好,是 RNA聚合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伴胞晶体
3. 毒素形成的过程
主要由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Bt 伴孢晶体在昆虫肠道 碱性条件逐步水解 一定大小的分子具有毒性

(推荐)《农业微生物学》PPT课件

(推荐)《农业微生物学》PPT课件
29
三、转化(Transformation)
• 转化即受体细胞直 接吸收了来自供体 细胞的DNA片段, 并把它整合到白己 的基因组中,从而 获得了供体细胞部 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30
四、转导(Transduction)
• 转导:通过温和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 DNA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 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 质粒的概念 • 质粒的类型 • 质粒的特性 • 质粒的应用 • 育种实例
33
1、概念
• 在原核微生物中独立于染色体外的小型 的带有少量遗传信息的环状DNA分子。 可进行自我复制,有的独立于细胞质中, 有的与和染色体整合,称为附加体。
34
2、种类
• F因子(又叫致育因子) • R因子(又称抗药性因子) • Col因子(大肠杆菌素因子) • 等等
• 理论上的三大发现为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 技术上的三大发明为基因工程提供了技术保障。
理论上的三大发现
• DNA为遗传物质:Avery的肺炎双球 菌转化实验
•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DNA半保留 复制机制
• 遗传密码与中心法则
技术上的三大发明
• 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DNA的“手 术刀”与“缝纫机”
• 利用化学物质对微生物进行诱变,因 而引起基因突变或真核生物染色体畸 变的,称为化学诱变。化学诱变物质 很多,常用的有。
(1) 烷化剂:引起DNA中A和G,T和C碱基 转换 (2) 碱基类似物:以假乱真,如:5-Bu, 2氨基嘌呤 (3) 造成DNA增加或减少一、二个碱基(移码 突变):丫啶类染料,氮芥类衍生物等
混合、连接
将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分子 杂交
培养基中加抗生素 培养 裂解细胞释放DNA 分离扩增目的克隆

微生物在农中的应用-PPT课件

微生物在农中的应用-PPT课件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第一节 微生物肥料
第二节
第三节
微生物杀虫剂 微生物在环境废 物处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微生物肥料
1. 微生物肥料的含义
是将某些有益微生物经大量人工培养制成
的生物肥料,又称菌肥、菌剂、接种剂。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增加土 壤中的氮素或有效磷、钾的含量,或将土 壤中一些作物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转换 成可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或提高作物 的生产刺激物质,或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 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的营养 条件,提高作物产量
4.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增加作物营养
固氮细菌、解磷细菌、腐解细菌 改良土壤 有益微生物能产生糖类物质,占土壤有机 质的0.1% ,与植物粘液,矿物胚体和有 机胶体结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 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减少土壤颗粒 的损失,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参与腐殖 质形成
增强作物抗性
对某些植物的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能防
治植物病害,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微 生物制品,如某些芽孢杆菌制剂和抗生菌 肥料等 菌根菌肥料。使用的菌种主要是内囊菌科 的一些种类形成的丛枝状菌根,此外还有 部分担子菌和少数子囊菌形成的外生菌根 复合生物肥料:
① 微生物一微量元素复合肥料 ②联合固氮菌复合肥料 ③ 固氮菌、根瘤菌、磷细菌和钾细菌复合生 物肥料 ④ 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料 ⑤多菌株、多营养生物复合肥料
第二节 微生物农药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杀线虫和节肢动物(特 别是螨类)的抗生素。它能增加虫体内的γ-氨基 丁酸,后者对神经有抑制作用。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的菌丝长出金龟甲尸体表面

微生物和农业课件

微生物和农业课件

氰化物和铁载体,还有可能是改变根际微环境平衡,
促进作物生长;④对污染物的降解;⑤对豆科植物结 瘤的促生作用。
27
6 . 菌根菌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使用的菌种包括由多数内囊霉科属或种形 成的泡霉—丛枝状菌根,简称AM真菌。目前 的土法生产已能够解决小批量生产问题, 用于名贵花卉、苗木、药材,有较好的应 用前景。
性、专一性和有效性。
• 侵染性:根瘤菌能进入豆科植物根内, 在其中繁殖,并形成根瘤。
• 专一性:根瘤菌的各个种和菌株只能 感染一定的豆科植物种类 。
1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有效性:(类菌体)的高效的固氮能力。 但并不是能够结瘤的菌株都能固氮,据 它们在根瘤中是否固氮而分为有效菌株 和无效菌株,它们形成的根瘤分别称为 有效根瘤和无效根瘤。许多无效根瘤的 结瘤能力比有效根瘤强 。
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9 . 复合微生物肥料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或一种微生物 与其它营养物质复配而成的一种新型肥料。
31
应用根瘤菌 肥料的 产效果 资料仅供 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 增 改正。
Spr2-9+0.3%钼
Spr2-9
CK
32
应用菌根菌和根瘤 菌双接 的增产效果 资料仅供 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 种 改正。
②一般生理特性:
化能有机营养型能利用NO3-、NH4+,但培养基中含
植物性氮素物质(豆芽汁、酵母汁等)时大多数根瘤菌 生活得更好。需要多种灰分元素:P素的要求尤其高; 铁是合成豆血红蛋白和铁蛋白的必要元素。当缺少某些 二价阳离子(Ca2+、Mg2+)时生活力显著下降;钼是固 氮酶的成分;钴用于合成维生素B12,并能防止Ni和Cu 的毒害作用。适合中性和微碱性条件,适合的pH在6.57.5,适合的温度25-30℃。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课件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课件

注意实验器材的清洁和消毒, 保证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02
实验材料和器具
实验材料
土壤样本
用于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 。
水样本
用于研究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 。
农产品样本
用于研究农产品上的微生物群 落。
培养基
用于培养和观察微生物的生长 。
实验器具
显微镜
培养皿
移液管和吸管
灭菌锅
用于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和结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改造,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03
展望
随着农业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可以探索更多具有应用前景的微生
物资源。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农业微生物学在农业
生产、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微生物分离
将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稀释处理, 将稀释液涂布在培养基上,培养一 定时间后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微生物纯化
通过反复划线法或稀释接种法,将 杂菌去除,获得纯化的微生物菌落 。微生物培养和观察源自01培养条件观察记录
02
03
数据分析
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特性,设置适 宜的培养温度、湿度、pH等条件 。
定期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记 录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信息 ,并拍摄照片或录像。
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 。
微生物鉴定和分类
01
02
03
形态学鉴定
根据观察到的菌落形态、 细胞形态、染色反应等特 征,初步确定微生物的种 类。
生化鉴定
通过测定微生物的酶活性 、代谢产物等生化特征, 进一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
分子生物学鉴定

农业微生物学-幻灯片

农业微生物学-幻灯片

第四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不通过膜上载体蛋白:单纯扩散

送 方
通过载
不耗能:促进扩散
式 体蛋白 耗
运送前后溶质分子不变: 主动运输(主要方式)

运送前后溶质分子改变: 基团转位
第五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代谢概论 生物氧化
➢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 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 光能营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

中性(种间共处)
有利
互生 偏利 互利
共生
有害:拮抗、竞争、 寄生、捕食
(二)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
1、细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根瘤菌) 2、蓝细菌和其它生物的共生体(地衣) 3、放线菌和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 4、真菌和植物的共生(菌根)
第六章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根际效应,生物固氮,菌 根,丛枝菌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 2.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
主要教学内容
一、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微生物遗传的特点
第二节 微生物变异与遗传重组
一、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机制 (二)自发突变和诱变 (三)突变株筛选技术
第二节 微生物变异与遗传重组
二、微生物的基因重组与杂交
(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 (二)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 (三)原生质体融合 (四)基因转座
一、细胞壁 二、鞭毛与纤毛 三、细胞质膜 四、细胞核 五、细胞质和细胞器
二、真菌的类别
真菌界:真菌门和黏菌门 真菌门
壶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三、酵母菌
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能发酵各种糖类。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细胞结构 (二)繁殖方式 (三)生产上常用的酵母菌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8 微小世界和我们-微生物与农业|教科版(共17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8 微小世界和我们-微生物与农业|教科版(共17张PPT)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晶体毒素有抗癌活性
真菌生物农药 白僵菌和绿僵菌 在环境条件合适的条件下,孢子萌 发产生菌丝侵入虫体,产生毒素和 利用菌体营养物质
农用抗生素 主要是微生物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
后来随着抗生素定义的改变,又有微生物除草剂和微生物杀虫 剂,通称为农用抗生素 井冈霉素 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1970年被发现,1974年开始应用 于农业,直到现在还是这2种病害的防治的有效农药。 特点:水溶性强,粘附力强,对人畜安全, 新用途: 其研究结果对抗糖尿病药物研究有指导价值。 农用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为放线菌
小麦锈病
蕃茄病毒病
马铃薯晚疫病
世界各地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流行年一般减产30%。19世纪 40年代爱尔兰马铃薯大量死亡,减产一半,使100多万人饿 死,200万人移居海外。当时对马铃薯死亡的原因有各种推 测,1842年冯·马蒂尤斯(von Martius)首先认为是病菌引 起,1857年斯皮尔许奈德(Speerschneider)证明叶上霉菌能引 起块茎腐烂。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
• 环境保护,去除环境 中污染的重金属
• 回收昂贵或战略性的 稀有金属
谢谢大家!
微生物与农业
一、微生物给农业带来的危害
1、微生物与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每年导致的损失为植 物总产量的15%
病原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植物细菌性病害是较难防治的一类 植物病害,导致的症状有: 腐烂, 萎蔫 ,畸形
水稻白叶枯病

烟草青枯病
白菜软腐病
桃树根癌病
植物真菌性病害占植物病害的90% 葡萄霜霉病
柑橘煤烟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 ➢Ⅰ根瘤菌 ✓①形态特征 ✓②一般生理特征 ✓③根瘤菌与宿主的共生特性 ➢Ⅱ根瘤 ✓①根瘤形成过程的主要步骤 ✓②豆血红蛋白
①根瘤菌的形态特征:
在分类上归属于变性杆菌门的根瘤 菌目。细胞呈杆状,常内含许多折光性 聚β—羟基颗粒(贮藏性物质),使细胞 染色不均匀,有时呈环节状。能与豆科 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 气。
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营养元素, 并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可以刺激作物 生长的激素类物质,在植物根际形成优势 种群,可抑制其它病原菌的生长,因而达 到增产效果 。
5.光合细菌菌剂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生物,广泛分 布于海洋、江河、湖泊、沼泽、池塘、活性污 泥及水稻、水葫芦、小麦等根际土壤中。它能 促进土壤中放线菌、固氮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增强农产品的耐贮性和提高品质,降解土壤中 残留的农药及其它有毒物质。与生产应用关系 密切的光合细菌主要是红螺菌科中的一些种、 属。
表2 根瘤菌--豆科植物互接种族
Root Nodule Bacteria and Symbiosis with legumes
Soybean root nodules
Unnodulated soybean Nodulated soybean
CK
Spr4-5
Ⅱ根瘤
①根瘤形成过程的主要步骤:特定的根瘤菌与相应的豆 科植物相互辩认使根瘤菌特异地吸附在根毛上 二者 相互作用使根毛变形,主要表现卷曲或分枝 细菌进 入根内 形成侵入线 侵入线发展,进入根皮层后 导致一部份细胞转化为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根 瘤开始发育 根瘤菌从侵入线内释放到根瘤细胞中繁 殖,而后转化成类菌体形态 豆血红蛋白出现,固氮作 用开始。
②一般生理特性:
化能有机营养型能利用NO3-、NH4+,但培养基中含 植物性氮素物质(豆芽汁、酵母汁等)时大多数根瘤菌 生活得更好。需要多种灰分元素:P素的要求尤其高; 铁是合成豆血红蛋白和铁蛋白的必要元素。当缺少某些 二价阳离子(Ca2+、Mg2+)时生活力显著下降;钼是 固氮酶的成分;钴用于合成维生素B12,并能防止Ni和 Cu的毒害作用。适合中性和微碱性条件,适合的pH在 6.5-7.5,适合的温度25-30℃。
Hale Waihona Puke 据根瘤菌在酵母汁甘露醇培养 基上生长速度可分为快生型和慢生 型:快生型在含甘露醇或其他碳水 化合物的培养基上产酸,代时2-4h; 慢生型在含甘露醇或其他碳水化合 物的培养基上产碱,代时6-8h;也 存在中间类型。
③根瘤菌与宿主的共生特性: 侵染
性、专一性和有效性。
• 侵染性:根瘤菌能进入豆科植物根内, 在其中繁殖,并形成根瘤。
7.促生菌剂
指通过接种在植物根际增殖且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土 壤细菌称为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GPR)。作用机理: ①分泌植物促生物质;②改善植物根际的营养环境。 加强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促进了植物营养元素的 矿化,增强了对作物营养的供应;③对作物病害的生 物控制作用,主要是能够产生抗生素、胞外溶解酶、 氰化物和铁载体,还有可能是改变根际微环境平衡, 促进作物生长;④对污染物的降解;⑤对豆科植物结 瘤的促生作用。
在生活史中表现出多形态,存在 于根瘤中的根瘤菌在形态和功能上都 同培养基上生长的根瘤菌有很大的区 别,形态不规则, 这些变形的菌体称 为类菌体,具有固氮功能。在根瘤中 菌体常呈棒状、T形和Y形。
但不同形状的类菌体,受寄主细 胞的制约,如花生根瘤中呈球形,蚕 豆根瘤中常呈梨形或膨大杆状,大豆 根瘤中主要以稍大有杆状存在。形态 上高度分化的成熟类菌体一般不能再 分裂繁殖(只有形态上分化不明显的 类菌体大部份在培养基上可以再分裂 繁殖,如大豆),它们将随着根瘤的 衰败而解体,释放到土壤中,呈小杆 状、球状。
• 根瘤的的寿命较寄主植物短得多, 在植物成熟之前根瘤就开始衰败, 表现为类菌体周膜破坏,类菌体裂 解,根瘤内部由浅红色变为绿褐色。
Rhizobium nodules on a pea root
2.固氮菌菌剂
自生和联合固氮微生物的固氮能力比自生固氮的 根瘤菌要少得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更易受到环境 条件中氮素含量的影响。但在实践中发现,它们对 作物的作用除了固氮外,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产生 多种植物激素类物质。1991年Coppla等从圆褐固氮 菌细胞浸出液中发现了植物刺激物质;1974年 Barea等用雀稗固氮菌培养物处理几种植物的幼苗 和根部,均有根、叶增重的结果。
• 专一性:根瘤菌的各个种和菌株只能 感染一定的豆科植物种类 。
有效性:(类菌体)的高效的固氮能力。 但并不是能够结瘤的菌株都能固氮,据 它们在根瘤中是否固氮而分为有效菌株 和无效菌株,它们形成的根瘤分别称为 有效根瘤和无效根瘤。许多无效根瘤的 结瘤能力比有效根瘤强 。
互接种族:从一个属植物根瘤中分离 的根瘤菌能够在其它属植物上结瘤, 人们将这种能相互利用同一根瘤菌菌 株形成共生体系的豆科植物称为“互 接种族”。如:大豆族只有大豆一属 植物;豇豆族包括豇豆、花生、绿豆、 赤豆、猪屎豆和胡枝子等许多植物。
3.解磷微生物菌剂
能分解土壤中难溶态磷的细菌制成的解磷 细菌肥料,使解磷细菌在作物根际形成一 个磷素供应较为充分的微区,因磷细菌在 生长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有机酸和如 植酸酶的酶类,使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形成 作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供作物吸 收利用。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菌种为巨 大芽孢扦菌。
4.硅酸盐微生物菌剂
一、微生物肥料 二、生物农药 三、食用菌 四、微生物饲料
(一)微生物肥料的概念及主要作用
国际上对于广泛用于农业生产的菌肥称为生物肥科 (Bio-fertilizer),我国称之为微生物肥料(Microbial fertilizer)。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和国际上一样,是从豆科 植物应用根瘤菌接种剂开始的。起初只称为大豆或花生 根瘤菌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一些生物固氮组织近 二十年来发展并推广这项技术,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 从土壤肥力而言,根瘤菌肥料还有增加土壤氮素提高土 壤肥力的作用,这是其它非豆科植物所没有的,因此豆 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在农业和牧草生产上有重要意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