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内科学

合集下载

实用内科学

实用内科学

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科编辑委员会和陈浩柱共同编辑的第一版《实用内科学》(第13版)出版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全书共24册,插图近500幅。

内容涵盖内科的所有学科和专业,旨在以新颖的内容和详尽的信息全面反映中国内科的水平和进步。

与传统教科书相比,内容更丰富,与某些专业的医学专着相比,《实用内科》(第13版的第I卷)侧重于实用性。

50多年来,几代医务人员一直将实用内科(第13版,第I卷和第II卷)视为课桌上必不可少的阅读书,被誉为中国最经典的内科参考书。

该书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优秀科学技术图书奖,国家优秀畅销书等奖项,累计销售150万套。

●职称:实用内科●作者:陈浩柱●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发布时间:2009年9月●书号:9787117118644●格式:16●定价:348.00元内容介绍第一版实用内科医学(第13版,第I卷和第II卷)已经出版了半个多世纪。

该书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科杂志编委会和陈浩柱共同编辑。

全书共24册,插图近500幅。

内容涵盖内科的所有学科和专业,旨在以新颖的内容和详尽的信息全面反映中国内科的水平和进步。

与传统教科书相比,内容更丰富,与特殊学科的医学专着相比,《实用内科学》(第13版,第I卷和第II卷)侧重于实用性。

50多年来,几代医务工作者一直将实用内科(第13版,第1卷和第2卷)视为课桌上必不可少的阅读书,被誉为中国最经典的内科参考书。

该书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优秀科学技术图书奖,国家优秀畅销书等奖项,累计销售150万套。

同名书籍●作者:陈浩柱,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发布时间:2005年5月12日●字数:5961000●网页:4180●原创:16●纸:胶版纸●I S B N:9787117065955●包装方式:精装●分类:图书>>医学>>临床医学>>内科●定价:336.00内容摘要自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人卫版西医内科学参考书 实用内科学电子版

人卫版西医内科学参考书 实用内科学电子版

人卫版西医内科学参考书实用内科学电子书人卫电子书-内科学参考书包含实用内科学、实用诊断学、消化内科学等传世精品专著,百万医生阅读强力推荐,万卷医学专著随身畅读!实用内科学(第14版)——临床医生必备案头书《实用内科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涉及面广、实用便利、编辑严谨,每四年修订出版一次,以保持其内容能够及时反映国内外进展,保持先进性。

特色:实用——介绍各种内科疾病和综合征的诊断方法、诊断标准和成熟的治疗方法,对各病种有关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发展都尽可能予以反映,但主要从临床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基础医学角度进行深入的论述。

----------------------------------------------------------------------------------------------------------------------实用诊断学《实用诊断学》内容丰富,详细论述常见症状、体征、病史采集方法、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学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医疗文书书写等临床相关诊断学内容。

特色:1、前言中将根据医学模式的转化和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阐述本书的“大诊断”编写思路。

2、本书提出的“诊断学”概念不同于教科书中提出的以教学培养医学生和以应用为主的理念,因此本书也适用于临床医师参考。

3、本书加强了临床思维的阐述,并在各篇章节中均体现了加强临床思维的理念。

4、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均以选用指征、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判读、注意事项为主,而不写具体检查方法。

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本书附录中列出,减少篇幅。

5、本书提出临床医师基本能力(临床基本能力)的理念与主要内容,希望能提高临床医师工作能力和医疗水平,纠正只注意基本技能而忽视、放松其他能力的训练的倾向。

----------------------------------------------------------------------------------------------------------------------消化内科学(第2版)《消化内科学》以解决研究生科研和临床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立足点,以“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

实用内科学

实用内科学

实用内科学1. 引言实用内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部器官疾病的学科,主要关注成年人的慢性疾病,并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实用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

2. 实用内科学的基本知识2.1 内科学的定义内科学是医学的一门学科,研究人体内各个器官的疾病。

与其他医学专科一样,内科学也有着自己的分支学科,例如肾脏病学、心脏病学等。

2.2 实用内科学的特点实用内科学注重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2.3 实用内科学的疾病分类实用内科学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3. 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3.1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调控、增加运动量等。

3.2 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以及饮食和运动控制。

3.3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常常表现为胸痛和心绞痛。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常使用硝酸盐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术或冠脉旁路手术来改善心脏供血。

3.4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在内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吸入型支气管舒张剂、肺康复和氧疗等。

4. 结论实用内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人体内部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了解实用内科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内科学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并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用内科学

实用内科学

《实用内科学(第13版•上下册)》自首版问世至今已历时半个多世纪,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委会、陈灏珠共同编著。

全书分上、下册,共24篇,插图近500幅。

内容覆盖内科学的各个学科、专业,旨在全面反映我国内科学的水平和进展,内容新颖,资料详尽。

与传统教科书相比,内容更加丰富,而和某一专科的医学专著相比,《实用内科学(第13版•上下册)》则侧重于实用。

50余年来几代医务工作者一直把《实用内科学(第13版•上下册)》作为案头必备读本,誉之为我国最经典的内科参考书。

该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等奖项,累计销售150万套。

一、医学、临床医学和内科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个大的学科。

学习内科学先要对医学和临床医学有概括的了解。

医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探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研究其预防和治疗对策的学科。

自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与疾病作斗争以维护和增进自身健康、延长寿命就成为人类历史中重要的一章,所以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称得上是古老的科学。

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就创立了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撰写了众多的医学论著,奠定了医学的基础;此时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托名黄帝所写的医学专著《内经》问世,总结了古代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奠定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

随着岁月的渐进,科学的发达,促使构筑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现代医学不断地发展。

观念不断更新;实践不断改进。

因此,医学又是一门不断创新的学科。

以不断的变化作为它永恒不变的规律,体现了现代医学的活力。

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它所探索的范围也不断地扩展。

到19世纪初,现代医学已逐渐分化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大领域。

①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的解剖、生理功能、致病因素以及人体对致病因素的入侵所作出的反应、疾病发生的机制以及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等干预对人体所起的作用的学科。

它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以及行为科学等一系列学科。

实用内科学14版-第15篇-内分泌系统疾病-第3章-第2节-2-3

实用内科学14版-第15篇-内分泌系统疾病-第3章-第2节-2-3

---------------------------------------------------------------最新资料推荐------------------------------------------------------实用内科学14版-第15篇-内分泌系统疾病-第3章-第2节-2-3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张朝云俞茂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chronic adrenocorticalhypofunction)是由于双侧肾上腺因自身免疫、结核等严重感染,或肿瘤等导致严重破坏,或双侧大部分或全部切除所致,也可继发于下丘脑分泌 CRH 及垂体分泌ACTH 不足所致。

本文将重点阐述肾上腺本身原因引起者。

本症临床上呈衰弱无力、体重减轻、色素沉着、血压下降等综合征。

患者以中年及青年为多,年龄大多在 20~50 岁之间,男、女患病率几乎相等,自身免疫引起者以女性为多,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3﹕1。

【病因】可分两大类:(一)原发性系肾上腺皮质本身的疾病所致,又称艾迪生病(Addison disease),其病因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1.慢性肾上腺皮质破坏(1)自身免疫:本病由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引起者,约占 80%。

具有显著的遗传易感性。

炎症可能局限于肾上腺,也可属于多腺体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一部分。

1 / 24后者常伴有性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Graves 病或桥本病等)、1型糖尿病、白斑病、恶性贫血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40%~50%的自身免疫性艾迪生病伴有上述一种或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称之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综合征(见本篇第十四章第二节)。

许多病例血循环中发现有与上述疾病有关的抗体,约有 60%患者有肾上腺抗体,45%有抗甲状腺抗体(女﹕男为 2﹕1),30%有抗胃壁细胞抗体,26%有甲状旁腺抗体,8%有胰岛抗体等。

有人发现21-羟化酶是自身免疫性艾迪生病的一个重要自身抗原,而 17 -羟化酶抗体与侧链裂解酶抗体是自身免疫性艾迪生病同时合并多腺体自身免疫的一种标志。

18_实用内科学第12版

18_实用内科学第12版

第十九章呼吸衰竭
1792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十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793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十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794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十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795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十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796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十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797
第十二章肺循环疾病
1747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肺循环疾病
1748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肺循环疾病
1749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肺循环疾病
1750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肺循环疾病
1751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肺循环疾病
1752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肺循环疾病
1720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和肉芽肿疾病
1721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和肉芽肿疾病
1722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和肉芽肿疾病
1723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和肉芽肿疾病
1724
1741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1742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1743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1744
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1745

(完整word版)人卫版西医内科学参考书 实用内科学电子版

(完整word版)人卫版西医内科学参考书 实用内科学电子版

人卫版西医内科学参考书实用内科学电子书人卫电子书-内科学参考书包含实用内科学、实用诊断学、消化内科学等传世精品专著,百万医生阅读强力推荐,万卷医学专著随身畅读!实用内科学(第14版)——临床医生必备案头书《实用内科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涉及面广、实用便利、编辑严谨,每四年修订出版一次,以保持其内容能够及时反映国内外进展,保持先进性。

特色:实用—-介绍各种内科疾病和综合征的诊断方法、诊断标准和成熟的治疗方法,对各病种有关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发展都尽可能予以反映,但主要从临床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基础医学角度进行深入的论述。

—--—-—----———-————-——-———-——-—----—--—-——————-—-————-—-—-—-———--——-—---——--———--—-—-—---—-———---—--———-----——--—-—--——实用诊断学《实用诊断学》内容丰富,详细论述常见症状、体征、病史采集方法、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学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医疗文书书写等临床相关诊断学内容.特色:1、前言中将根据医学模式的转化和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阐述本书的“大诊断”编写思路。

2、本书提出的“诊断学”概念不同于教科书中提出的以教学培养医学生和以应用为主的理念,因此本书也适用于临床医师参考。

3、本书加强了临床思维的阐述,并在各篇章节中均体现了加强临床思维的理念。

4、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均以选用指征、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判读、注意事项为主,而不写具体检查方法。

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本书附录中列出,减少篇幅。

5、本书提出临床医师基本能力(临床基本能力)的理念与主要内容,希望能提高临床医师工作能力和医疗水平,纠正只注意基本技能而忽视、放松其他能力的训练的倾向.—-—-—--——--—————--————----—-——--—————-——--—-—--——--——---—---—-—-——-————---—-————-—-—————-——-———--—-——-——-—---—--—--———消化内科学(第2版)《消化内科学》以解决研究生科研和临床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立足点,以“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基础课系列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过程中,从最初的科研设计到最终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

实用内科学

实用内科学

实用内科是由中国学者编辑的大型综合参考书和参考书,涉及内科的各种临床专业。

目标读者是中国各级医院的医师,包括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以及内科领域的各个领域的专家。

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用内科是一本综合性的大型参考书,是由中国学者编辑的涵盖内科所有临床专业的参考书。

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已有60年了。

目标读者是中国各级医院的医师,包括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以及各级内科专家。

可以作为参考书,掌握非专业内科疾病的诊治方法,提高其处理内科综合情况的能力。

本书的特色是“实用”。

它介绍了各种医学疾病和综合症的诊断方法,诊断标准和成熟的治疗方法,并尽可能地反映了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新发展,但主要是从临床实践出发,而不是从基础医学的观点。

本书内容丰富,图形全面,应用广泛,实用方便,并经过严格编辑。

每四年修订一次,以及时维护其内容,以反映国内外的进步并保持其先进性。

自2009年第13版出版以来的四年中,医学的发展迅速变化。

转化医学,整合医学,系统生物学和循证医学的概念对临床医学,尤其是内科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过去的四年中,根据新的证据,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也得到了改进。

此外,某些疾病的概念,分类或分期,诊断和治疗均符合国际标准。

这些将反映在第14版中。

写作要求本书旨在追求准确的定义,清晰的概念,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水平。

从临床实践出发,我们注重先进实用的诊断和治疗,优化临床思维,掌握内科知识。

在此版本中,重新安排了一些章节,以使文本简洁明了且易于理解。

不必要的重复已删除。

内容已更新为三分之一。

已添加疾病索引词,以使读者查找一些罕见的疾病和综合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内科学》是由中国学者主编的涵盖内科临床各专业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和参考书,阅读对象是全国各级医院内科医师包括内科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以及内科领域各级学科的专科医师。

《实用内科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我国学者主编的涵盖内科临床各专业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和参考书,从第一版出版至今已历60年。

阅读对象是全国各级医院内科医师包括内科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以及内科领域各级学科的专科医师,作为掌握非本专科的内科疾病诊治用的参考书,以优化其处理各科内科综合情况的能力。

本书的特色是"实用",介绍各种内科疾病和综合征的诊断方法、诊断标准和成熟的治疗方法,对各病种有关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发展都尽可能予以反映,但主要从临床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基础医学角度进行深入的论述。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涉及面广、实用便利、编辑严谨,每四年修订出版一次,以保持其内容能够及时反映国内外进展,保持先进性。

从2009年13版出版至今的4年间,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转化医学、整合医学、系统生物学、循证医学的理念已对临床医学特别是内科学产生巨大影响。

四年间,在新证据基础上,各种疾病的诊疗指南也有较多改进。

此外,某些疾病的概念、分类或分期、诊断和治疗已与国际接轨。

这些内容均将在14版中有所体现。

相关知识点
一、明确内科学的学习目的和内容1.学习内科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临床分析能力,掌握内科常见
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为日后学习其它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或基础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习内容主要包括:(1)各种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病理解剖特点。

(2)运用诊断学基础询问病史,通过视、触、叩、听等检查方法来判断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的特征性表现。

(3)疾病的诊断依据以及与之有相似临床特征的鉴别诊断要点。

(4)各种疾病的的治疗原则、具体治疗措施。

(5)各种疾病的预后及预防。

二、掌握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内科学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面广、学习内容多,在学习中要注意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

1.学习内科学必需与所学过的基础知识紧密联系,如各种疾病的病因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紧密联系,疾病的发病与病理又与病理学、生理学紧密相关联,疾病的治疗以药理学为基础。

2.科学疾病种类繁多,包括许多系统,如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发病规律、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同时明确哪些是需要熟悉及了解的内容,然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进行学习,找出各病种之间的内在关系,掌握其规律。

3.内科学与临床各科均有联系,诊断某疾病时既要注意诊断要点,又要考虑鉴别诊断要点。

如某患者上腹痛,则需要考虑是否有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等部位的内、外科疾病,需掌握各种能引起上腹痛疾病的异同之处,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

4.理论联系实践,各种疾病的理论知识应在临床实践中加
以验证,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牢固的记忆和掌握。

5.临床疾病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教科书上记录的特征不一定在每个病人都表现出来,而临床上病人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往往教科书上又不一定都有记录。

如糖尿病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而临床上并非所有表现均出现,甚至没有一个典型表现出现,多数以并发症或体检而就医。

因此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必须要做到:①收集可靠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过硬、扎实的诊断学基础。

收集病史要详尽、无遗漏;检查手法要准确无误,各项检验数据正确可信等。

②周密的临床思维。

将收集的资料有机地联系起来,抓住主要特征,然后广泛联系理论知识,用排除诊断法逐一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几个可能性最大的诊断。

③确立初步诊断:将几个类似的诊断进行鉴别,掌握鉴别要点,反复比较,排除不支持点,找出支持点,获得初步诊断。

④按初步诊断进行治疗,密切观察临床疗效,及时修正错误,最后作出可靠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