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细集料筛分试验
粗细集料的筛分实验实训心得

粗细集料的筛分实验实训心得
实验项目:粗细集料试验
地点:土木楼实验室
今天,我们要进行第一次道路工程材料实验。这次试验一共包括细集料筛分实验、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容量瓶发)、粗集料筛分实验、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实验、粗集料表观密度实验、粗集料压碎指标值试验六个部分。由组长左杨安排分组,我和史开元以及张锴负责粗集料筛分实验这部分内容。实验开始,大家都有点手忙脚乱的,都不知道怎么去做。对照实验操作书上的要求步骤以及对照书本上的实验内容,首先,我们三个用铁托盘称取了实验需求的粗集料。然后分别用各个孔径的方孔筛过筛。轮流摇动方孔筛,直至剩下的集料不能通过方孔筛。分别对每个筛子里的集料进行称重。在记录数据的时候,组长左杨发现我们在筛分时多用了孔径为*的筛,于是我们又重新称取集料进行筛分。正确试验并记录好实验数据后,粗集料筛分试验结束。
接下来,我们三个开始了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先目测挑选出大概的针片状集料,再分别用两种规准仪进行比对。最后分别记录下各个粒径段的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此部分实验完成。
所有分组分配的实验内容都完成后,老师用我们的粗集料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压碎值实验,我们在一旁观测数据。今天的实验内容就这么完成了,各组安排人员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废料、打扫卫生后离开。
第一天的实验让我认识了好多实验器材,也让我知道了如何将书
本知识用在实验中,明白了动手能力的可贵!。
细集料试验[宝典]
![细集料试验[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a1aed4a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3.png)
细集料试验T 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2仪具与材料⑴标准筛。
⑵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⑶摇筛机⑷烘箱:能控温在105℃±5℃。
⑸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 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 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4试验步骤4.1干筛法试验步骤4.1.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③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4.1.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4.2水洗法试验步骤4.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 ,准确至0.5g。
集料的筛分试验

谢谢!
目的与适用范围
(1)测定集料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可采用 干筛法,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
(2)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用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 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
试验步骤
用四分法取一份烘干至恒重的试样,试样总质 量(m0)准确至0.1%
干
将试样置于套筛内,按顺序进行筛析
筛
(2)金属棒:直径10㎜,长450㎜~600㎜,一端加工成 半球形。
(3)天平:称量2㎏~3㎏,感量不大于1g。 (4)标准筛:筛孔尺寸13.2㎜、9.5㎜、2.36㎜方孔筛 各一个。 (5)压力机:500kN,应能在1Omin内达到400kN。 (6)金属筒:圆柱形,内径112.0㎜,高179.4㎜,容积 1767㎝3。
4.1将试筒安放在底板上。 4.2将要求质量的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
模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 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 仔细整平。 4.3将装有试样的试模放到压力机上,同时加压头放入试筒 内石料面上,注意使压头摆平,勿楔挤试模侧壁。 4.4开动压力机,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左右的时间内 达到总荷载400kN,稳压5s,然后卸荷。 4.5将试模从压力机上取下,取出试样。 4.6用2.36㎜标准筛筛分经压碎的全部试样,可分几次筛分 ,均需筛到在1min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 4.7称取通过2.36㎜筛孔的全部细料质量(m1),准确至1g 。
三、注意事项: 1.试验前筛子的两面用先用水湿润。 2.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75mm的颗粒 丢失。
砂的分类
详细见图:MX -细度模数;A0.15-粒径0.15mm上颗粒累计筛余百分率 (%);其他依次类推。 天然砂又分河砂、海砂和山砂。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细集料的筛分试验试验一;水泥混凝土用砂筛分一一干筛法实验步骤1.试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并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2.试验仪器与材料(1)标准套筛;孑L径为9.5mm、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的方孔筛及配套底盘;(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3)摇筛机;(4)烘箱:控温要求在105°C±5°C;(5)其他:盘子、毛刷3.试验操作和步骤(1)首先将砂过9.5mm的筛,并记录9.5mm筛的筛余百分率。
拌和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然后在105C±5C的烘箱中烘干恒重,冷却待用。
(2)标准套筛按筛孔有大到小的顺序在底盘上,将称重为500g (记作m)的砂样倒在最上层4.75mm的标准筛上,扣上筛盖,紧固在摇筛机上。
接通电源,电动过筛持续约10min。
若无摇筛机,也可采用手摇方式过筛10min。
(3)按孔径大小顺序,将过筛后的砂样在筛上逐个手摇进一步过筛。
首先在最大筛号上进行,新通过的砂颗粒用一洁净的盘子收集,当每个筛子手摇筛出的量每分钟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
下一级筛号按同样方式进行,直至所有孔径的筛号全部完成上述操作为止。
(4)称量各筛上存留质量mi,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上存留量加上底盘保留质量之和与筛分试验用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1%。
(5)根据各筛上存留量,依次计算出砂的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量和砂的细度模数。
4.试验结果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ai (%)= mi/M X 100累计筛余百分率A (%)=a1 + a2 + a3+ ........ +ai通过百分率Ri(%)=100-A细度模数 U f=[ (A2.36+A1.18+A0.60+A0.30+A0.15) -5A4.75]/(100-A4.75)试验二;沥青混合料筛分——水筛法实验步骤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用砂的颗粒级配,以此确定该用途砂的粒径分布状况和粗细程度。
试验三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试验三细集料的筛分试验(T0327—2005)一、试验目的检测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评价其在混凝土或其他混合料中的适用性。
二、仪表设备1、标准筛:9.5﹑4.75、2.36、1.18、0.6、0.3、0.15、0.075mm 各一;2、天平 称量:1000g ,感量不大于0.5g3、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三、干筛法与水洗法1、干筛法: 水泥混凝土用 ;2、水洗法: 1)当含泥量〉5%时; 2)用于基层材料和沥青混合料时。
四、试验步骤1、先将套筛从大到小组装好,4.75mm 筛子放在最上面(水泥砼用9.5mm 筛除超粒径材料);2、称取风干的砂500g ,准确至0.5g , 置于套筛的最上一只;摇筛10min 。
然后取出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剩余量的0.1%时为止;3、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一起过筛,依次顺序进行,直至全部筛完为止。
4、称量各筛筛余量,精确至0.5g 。
5、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五、计算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准确至0.1%。
100%ii m a m=⨯ 式中: i m —某号筛上的筛余量(g );m —试样总量(g ).2、累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12i i A a a a =+++式中:i a —某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3、质量通过百分率(%)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
100i i p A =-式中: i p —某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 i A —某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4、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
5、细度模数(天然砂)0.150.30.6 1.18 2.36 4.754.75()5100x A A A A A A M A ++++-=-式中:x M —细度模数;0.150.3 4.75,A A A —分别为0.15mm,0.3mm…4.75mm 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6、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筛分试验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T 0302-2005)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2、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料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
二、仪具与材料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三、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下表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表1四、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干筛法试验步骤1、取试样一份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
2、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
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
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应确认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
注:由于㎜筛干筛几乎小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通过率假设为0。
3、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筛过筛孔。
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
5集料的各种试验方法

第五部分 集料的各种试验项目(粗集料部分)一、粗集料筛分试验(T 0302-2000)(一)目的与范围: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级配。
(二)仪器与材料:试验筛、天平、方盘等。
(三)方法与步骤:(干筛法)1.四分法按下表称取集料的质量。
3.依据各技术规范要求,对集料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过筛,直至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质量的1%为止。
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质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最后总质量筛前筛后相差不得超过0.5%)。
5.计算: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率(精确0.1%)6.绘制筛分曲线图。
二、 水泥混凝土集料的压碎值试验(T 0315-2000)(一)目 的:测碎石、砾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二)仪器材料:压力试验机、压碎值指标测定仪、天平、圆孔筛(2.5mm 、10mm 、20mm ) (三)方法步骤:1.将试样过10mm-20mm 标准筛,并剔除针、片状颗粒,称取3kg,三份。
2.将圆筒置于底盘上,底盘放10mm 光圆钢筋。
取一份材料,分两层装入筒内,每装一层,左右交替颠击各25下;第二层装入后试样表面距离盘底的高度在100mm 左右;整平试样表面,将压块平整放入筒内。
3.将试筒放在压力机上,在3min-5min 内,均匀加荷到200KN ,稳定5S 后,卸荷。
4.将筒内集料全部过2.5mm 的筛。
称筛余物称质量。
5.计算:Q=(3kg –筛余物称质量)/3kg ×100 (精确0.1%)6.要求做三次平行试验,求平均值。
三、 沥青路面用粗集料的压碎值试验 (T 0316-2000)(一)目的与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鉴定路面基层、底基层、沥青面层的粗集料,检测其抵抗压碎的能力。
(二)仪器与材料:集料压碎值试验仪、金属棒、天平、压力机、金属筒、方孔筛(13.2mm 、16mm 、2.36mm ) (三)方法步骤:1.取13.2mm-16mm 试样3kg (烘干,100℃,4小时)2.将集料分三层装入,每一层要求用金属棒以50mm 的高度自由下落,均匀夯实25次;刮平表面,将压柱平稳放入试筒。
细集料试验

细集料试验T 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2仪具与材料⑴标准筛。
⑵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⑶摇筛机⑷烘箱:能控温在105℃±5℃。
⑸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 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 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4试验步骤4.1干筛法试验步骤4.1.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③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4.1.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4.2水洗法试验步骤4.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 ,准确至0.5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 验 单 位 如东县公路管理站试验室 试 验 规 程 试 验 人签 字 复 核 人签 字 主 管 签 字 取样日期 2003.3.23 JTJ058-2000
结论:
技术负责人:
试验监理工程师:
粗、细集料筛分试验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名称 委托单编号 试 验 日 期 现 场 桩 号 试 样 描 述 试样质量(g) 筛孔尺寸(mm) 1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底 0 50 299 249 198 88 43 26 47 2 0 82 268 227 203 85 63 30 42 平均 0 66 283.5 238 200.5 87 112 28 45 0.0 6.6 28.4 23.8 20.1 8.7 11.2 2.8 4.5 0.0 6.6 35.0 58.8 72.8 81.5 92.7 95.5 100.0 100.0 93.4 71.1 47.3 27.2 18.5 7.3 4.5 0.0 料场 石屑 1000 分计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率(%) 海防、S202线路面工程 合同号: Y 试 验 单 位 试 验 规 程 试 验 人签 字 复 核 人签 字 主 管 签 字 取样日期 2003.3.23 编号: 试验室 JTJ058-2000 S0004
试表401--1
试 验 单 位 如东县公路管理站试验室 试 验 规 程 试 验 人签 字 复 核 人签 字 主 管 签 字 取样日期 2003.3.23 JTJ058-2000
技术负责人:
试验监理工程师:
粗、细集料筛分试验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名称 委托单编号 试 验 日 期 现 场 桩 号 试 样 描 述 试样质量(g) 筛孔尺寸(mm) 1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底 0 50 748 1129 52 0 0 0 0 0 21 2 0 62 720 1115 72 0 0 0 0 0 31 平均 0 56 734 1122 62 0 0 0 0 0 26 0.0 2.8 36.7 56.1 3.1 0.0 0.0 0.0 0.0 0.0 1.3 0.0 2.8 39.5 95.6 98.7 98.7 98.7 98.7 98.7 98.7 100.0 100 97.2 60.5 4.4 1.3 1.3 1.3 1.3 1.3 1.3 0.0 00000012 2003.3.23 料场 碎石:3.1.6 2000 分计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率(%) 海防、S202线路面工程 合同号: Y 编号: S0002
粗、细集料筛分试验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名称 委托单编号 试 验 日 期 现 场 桩 号 试 样 描 述 试样质量(g) 筛孔尺寸(mm) 1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底 结论: 0 724 1575 1324 302 22 0 0 0 0 0 44 2 0 570 1767 1306 308 6 0 0 0 0 0 38 平均 0 647 1671 1315 305 14 0 0 0 0 0 41 0.0 16.2 41.8 32.9 7.6 0.4 0.0 0.0 0.0 0.0 0.0 1.0 0.0 16.2 58.0 90.9 98.5 98.9 98.9 98.9 98.9 98.9 98.9 99.9 100.0 83.8 42.1 9.1 1.5 1.1 1.1 1.1 1.1 1.1 1.1 0.1 00000012 2003.3.23 料场 碎石:2.4.6 4000 分计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率(%) 海防、S202线路面工程 合同号: Y 编号: S0001
试表401--1
试 验 单 位 如东县公路管理站试验室 试 验 规 程 试 验 人签 字 复 核 人签 字 主 管 签 字 取样日期 2003.3.23 JTJ058-2000
结论:
技术负责人:
试验监理工程师:
粗、细集料筛分试验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名称 委托单编号 试 验 日 期 现 场 桩 号 试 样 描 述 试样质量(g) 筛孔尺寸(mm) 1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底 0 573 395 11 2 4 1 0 10 2 0 603 369 11 2 1 1 0 6 平均 0 588 382 11 2 2.5 1 0 8 0.0 58.8 38.2 1.1 0.2 0.3 0.1 0.0 0.8 0.0 58.8 97.0 98.1 98.3 98.6 98.7 98.7 99.5 100.0 41.2 3.0 1.9 1.7 1.4 1.3 1.3 0.5 00000012 2003.3.23 料场 米砂 1000 分计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率(%) 海防、S202线路面工程 合同号: Y 编号: S0003
试表401--1
结论:
技术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