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合集下载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实验室六大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分为三种:(1)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oC~150o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实验室灭菌指南

实验室灭菌指南

实验室灭菌指南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

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

目前,常用微孔滤膜金属滤器或塑料滤器正压过滤除菌,或用玻璃细菌滤器、滤球负压过滤除菌。

滤膜孔径应在0.22~0.45μm范围内或用更小的细菌滤膜,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和孢子等因大于滤膜孔径而被阻,并利用滤膜的吸附作用,阻制小于滤膜孔径的细菌透过。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规消毒灭菌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规消毒灭菌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规消毒灭菌一、室内空气消毒具备排风净化功能的负压实验室,根据所操作的微生物因子不同,空气可以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但应采取通风控制系统来防止实验室出现正压。

室内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到建筑物以外并远离该建筑的进气口。

无排风净化功能的常压实验室,使用可汽化过氧化氢、气体二氧化氯对空间进行气体熏蒸或气溶胶喷雾等方法消毒,同时需做好个人防护与消毒后消毒剂残留的去除处理。

二、室内环境表面消毒若地面、实验台面等被明显污染,应立即用吸液布覆盖,喷洒消毒剂(从外向内)于吸液布上,使吸液布湿透,作用60min 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实验台面、桌椅、门把手、生物安全柜和解剖柜台面、侧壁等可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表面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含有500~1 000mg/L有效氯溶液适于普通的环境表面消毒。

当处理高危环境时建议使用5 000mg/L有效氯溶液。

用于金属表面消毒处理时,消毒结束后应尽快使用清水清除表面残余消毒剂。

三、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的消毒(一)生物安全柜消毒在每次使用前后清除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的污染,工作台面和内壁要用中高效消毒剂进行擦拭,不触及送风滤器的扩散板。

75%乙醇消毒后需及时擦净水痕。

采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后,须用水擦拭干净,防止对生物安全柜的腐蚀。

试剂溢漏或泼洒后,立即消毒污染物及污染的表面。

生物安全柜在移动或更换过滤器之前,要使用汽化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气体或甲醛蒸汽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终末消毒。

(二)高效过滤器的消毒采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法或甲醛熏蒸法进行消毒。

消毒器应与排风过滤器排风箱体的消毒接口连接,利用循环气流带动蒸汽循环实现原位消毒。

消毒后可将滤器卸载,装入医用废物塑料袋中,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

(三)个体防护装备的消毒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使用后应放入废物袋内高压灭菌。

防护鞋、防护眼罩、防护面具(半面具)、防护面罩(含正压面罩)表面用消毒剂喷雾或擦拭消毒,作用到预定时间后清洗晾干备用。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是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

1、湿热灭菌:
蒸汽在冷凝时释放出大量潜能,并且蒸汽具有强大穿透力,蒸汽的湿热破坏菌体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键,使酶失活,微生物因代谢障碍而死亡。

湿热灭菌的效果,取决于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

致死温度是杀灭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致死时间是在致死温度下杀灭全部微生物所需时间。

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于耐高温培养基、接种器械和蒸馏水的灭菌。

分装后应立即灭菌,应在当天内完成灭菌工作,不可过夜。

消毒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能超过规定的压力范围,否则有机物质就会在高温下分解,失去营养作用,也会使培养基变质、变色,甚至难以凝固。

2、过滤除菌:
一些抗生素及有机物等,遇热容易分解,不能与培养基一起进行高温灭菌,而要使用细菌过滤器滤去其中的杂菌,例如含抗生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过滤后的溶液要立即加入培养基中,若为液体培养基,可在冷却至30℃时加入;若为固体培养基,必须在凝固之前(50-60℃)加入,振荡使溶液与其他成分混合均匀。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完整版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完整版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1.高压蒸汽灭菌为湿热灭菌方法的一种。

是微生物培养中最重要的灭菌方法。

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在煮沸时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扩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闭的情况下,随着水的煮沸,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高。

(PV=nRT)高压蒸汽是最有效的灭菌法,能迅速地达到完全彻底灭菌。

一般在15磅/英寸2压力下(℃),15~30分钟,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都可杀死。

它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容器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高压蒸汽灭菌锅是一个能耐压又可以密闭的金属锅,有立式与卧式两种。

可以用电热、煤气、蒸汽等。

锅上装有压力表,有的还装有温度计,能及时了解锅内压力及温度。

锅上还设有排气口,其作用是在密闭之前,利用蒸汽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净,另外还装有安全活门,如果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活门即可自动打开,放出过多的蒸汽。

2.干热灭菌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干热灭菌是指热空气灭菌。

一般在电烘箱中进行。

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湿热灭菌高,时间也较湿热灭菌长。

这是因为蛋白质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凝固。

一般须在160℃左右保持恒温3~4小时,方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3.间歇灭菌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

而其芽孢和孢子在这种条件下却不会失去生活力。

间歇灭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间歇灭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

这时再以100℃处理半小时,再放置24小时。

如此连续灭菌3次,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间歇灭菌通常在流动蒸汽的灭菌锅中进行,也可用普通铝锅代替。

这种灭菌方法多用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菌作用,又使被处理的物质免遭破坏。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1、热力消毒灭菌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

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2、干热消毒灭菌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

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

烧灼法:一些耐高温的器械(金属、搪瓷类),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可采用此法。

将器械放在火焰上烧灼1-2分钟。

若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约1-2分钟。

采集作细菌培养的标本时,在留取标本前后(即启盖后,闭盖前)都应将试管(瓶)口和盖子置于火焰上烧灼,来回旋转2-3次。

燃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汽油、乙醚等。

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窜而致灼伤或火灾。

锐利刀剪为保护刀锋,不宜用燃烧灭菌法。

焚烧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它已污染且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污纸、垃圾等,应放入焚烧炉内焚烧,使之炭化。

3、电热培养箱利用培养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

培养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等。

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

4、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

总结灭菌方法

总结灭菌方法

总结灭菌方法1. 引言在许多领域,灭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无论是在医疗行业、食品加工业或实验室研究中,灭菌都是确保产品或实验的无菌性的关键步骤。

灭菌方法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对于防止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的灭菌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2. 热灭菌热灭菌是最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它通过高温杀灭微生物。

具体的热灭菌方法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2.1 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是通过热空气或火焰将细菌杀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耐热但耐干热处理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等。

干热灭菌一般需要高温(通常在160°C至180°C)和长时间的暴露,以确保微生物完全死亡。

2.2 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是通过高温和湿度来杀灭微生物。

最常用的湿热灭菌方法是使用蒸汽,常见的蒸汽灭菌设备包括压力锅和自动灭菌器。

蒸汽能迅速传递热量并渗透物品,从而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湿热灭菌常用于实验室器具、培养基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等。

3.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使用化学药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常用于对热敏感物品的灭菌。

3.1 气体灭菌气体灭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其原理是使用气态的化学药剂对微生物进行杀灭。

最常用的气体灭菌方法是乙烯氧化灭菌法,它使用乙烯氧化物作为灭菌剂。

气体灭菌适用于灭菌一些敏感的设备和物品,如电子器件、药品和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3.2 消毒剂灭菌消毒剂灭菌是通过加入消毒剂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氯化物、过氧化氢和碘溶液等。

消毒剂灭菌适用于许多领域,如医疗设备、水处理和食品工业。

4. 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使用辐射能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辐射灭菌方法包括紫外线灭菌和γ射线灭菌。

4.1 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是使用紫外线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紫外线能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生存能力。

紫外线灭菌广泛应用于空气处理、水处理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等领域。

4.2 γ射线灭菌γ射线灭菌是使用γ射线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器材一般包括玻璃器材、金属器械、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等,每类器材的处理及消毒措施都有不同。

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分为三种:(1)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1.高压蒸汽灭菌
为湿热灭菌方法的一种。

是微生物培养中最重要的灭菌方法。

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在煮沸时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扩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闭的情况下,随着水的煮沸,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高。

(PV=nRT)
高压蒸汽是最有效的灭菌法,能迅速地达到完全彻底灭菌。

一般在15磅/英寸2压力下(℃),15~30分钟,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都可杀死。

它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容器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高压蒸汽灭菌锅是一个能耐压又可以密闭的金属锅,有立式与卧式两种。

可以用电热、煤气、蒸汽等。

锅上装有压力表,有的还装有温度计,能及时了解锅内压力及温度。

锅上还设有排气口,其作用是在密闭之前,利用蒸汽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净,另外还装有安全活门,如果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活门即可自动打开,放出过多的蒸汽。

2.干热灭菌
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干热灭菌是指热空气灭菌。

一般在电烘箱中进行。

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湿热灭菌高,时间也较湿热灭菌长。

这是因为蛋白质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凝固。

一般须在160℃左右保持恒温3~4小时,方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3.间歇灭菌
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

而其芽孢和孢子在这种条件下却不会失去生活力。

间歇灭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间歇灭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

这时再以100℃处理半小时,再放置24小时。

如此连续灭菌3次,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间歇灭菌通常在流动蒸汽的灭菌锅中进行,也可用普通铝锅代替。

这种灭菌方法多用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菌作用,又使被处理的物质免遭破坏。

4.紫外线灭菌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是波长2650~2660(10-1nm)的部分。

无菌室缓冲间和接种箱常用紫外线灯作空气灭菌。

无菌室和缓冲间的照射时间为20~50分钟(视房间大小而定),接种箱照射10~15分钟即可。

为了加强紫外线灭菌的效果,在照射前,可在无菌室、缓冲间或接种箱内喷洒5%石炭酸,以使空气中附着有微生物的尘埃降落,同时也可以杀死一部分微生物。

无菌室的工作台的台面和椅子,可用2~3%的来苏儿擦洗。

然后再照射紫外线。

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所以人不要直视正在照射的紫外线灯,也不要在照射情况下进行工作。

灭菌后,为了检验紫外线的灭菌效果,可以在无菌室、缓冲间或接种箱内放一套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将皿盖打开5~10分钟,盖好后,放入温箱中培养。

如果只有一、二个菌落,可认为灭菌效果良好。

如杂菌丛生。

则需延长照射时间或同时加强其它灭菌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