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语文二轮练习:7特色专项训练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特色专项训练语基+语用+散文+名句(8页)

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特色专项训练语基+语用+散文+名句(8页)

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特色专项训练语基+语用+散文+名句(时间:45分钟,分数:50分)一、语言基础(14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看到,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也带来从小扒.(pá)手到大海盗、从以权谋私到豆腐渣工程等许多丑恶的东西。

B.在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shuài)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规模较大、资质良好的企业却完全可以坐壁上观:它们获得的贷款利率可能不升反降。

C.世人仅以沧海一栗之身,却能精骛.(wù)八极,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繁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D.奋斗,才是主弦律。

大学该怎么过?是浑.(hún)浑噩噩地茫然走过,还是自信超然地走过?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站在凌空高架的透明玻璃上,俯瞰..脚下的悬崖绝壁、青山绿水,云中漫步的悠闲会带给游客一种脱离尘世的感觉。

[甲]这样的场景已不是..存在于神话剧中,各景区火爆的玻璃桥会给你带来这样的体验,当然,能否享用到类似意境还要看你胆儿是否大?[乙]据悉,张家界景区这条看着就让人腿软的玻璃栈道给人带来的刺激震撼感可与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峡谷玻璃走廊“天空之路”相媲美。

晴天时,蓝天和白云的倒影铺满了整条栈道,让人在对脚下的透明战战兢兢....之余,更乐享于踏云而行的快感;云雾天气时,玻璃栈道则在雾中若隐若现,天上人间的美景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为了让游客零瑕疵..地透过玻璃桥看到美丽的风景,上桥的游客均被要求戴上鞋套,以保持玻璃桥的透明和干净。

[丙]如果你够胆儿,一定要挑战天门山山顶的东方“天空之路”。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俯瞰B.不是C.战战兢兢D.瑕疵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描绘出暴风骤雨式的反腐斗争,揭示了党的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一宏大主题,将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浙江专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_题型组合滚动练3_含答案

【浙江专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_题型组合滚动练3_含答案

题型组合滚动练3(建议用时:20分钟)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供认(gōng)塞.车(sāi)嚼舌根(jiáo) 宁.缺毋滥(nìng)B.通牒.(dié) 谂.知(niǎn)开拓.者(tuò) 独辟蹊.径(xī)C.弹劾.(hé) 噱.头(xué)通缉.令(jī) 如椽.巨笔(chuán)D.谙.熟(yīn) 揣.测(chuǎi)炭疽.热(jū) 力能扛.鼎(ɡānɡ)C[A项,“供”应读ɡònɡ。

B项,“谂”应读shěn。

D项,“谙”应读ā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故宫博物院接连推出“萌萌哒”文化创意产品,不久前上架的新版《故宫日历》就备受追捧,还被网友亲昵地称为“红砖头”。

B.在中国智库发展的时空经纬中,尚未远去的2014年正成为一个不同寻常的座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挥着启智、聚才、强国等多种作用。

C.所谓“藏家”也同样鱼龙浑杂,藏家中不乏“炒家”,有的“炒家”甚至明知藏品是赝品,也企图获得鉴定证书再高价转手。

D.“海归”的婚恋问题一方面出于高压的职场生活,另一方面则因其多为独生子女,又戴有“渡金”的光环,婚恋期望值自然偏高。

A[B项,座标—坐标;C项,鱼龙浑杂—鱼龙混杂;D项,渡金—镀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网上看到那些“风水大师”端着架子,拿着稿子,字正腔圆地阐述考察莫言故居的重大意义的场面时,一句“滑天下之大稽”的古语,终究..找到了注脚。

B.北京京剧院重新排演《徐九经升官记》,将这一传统剧目奉献给观众,也为几位正处于上升期的年轻演员提供了更多走过场...的演出机会。

C.在互联网时代,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已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因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对公众质询绝不能虚与委蛇....,而要直面问题,承担责任。

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特色专项训练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9页)

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特色专项训练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9页)

浙江2020届高考语文特色专项训练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时间:45分钟,分数:45分)一、语言基础(11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yǎn)然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bó)小小蓬船。

B.喊声,笑声,千万双脚的跺.(duò)地声震天动地;喧嚣不时加剧,涌向大阶梯的人流不时折回来,乱作一团,搅成漩.(xuàn)涡。

C.回归自然,首先要把自己回归成一个散淡的村野之人,居所当然也应毫无市侩.(kuài)气息,彻底消融.(róng)于自然,如雨入湖。

D.一支蘸.(zàn)了胭脂的画笔,任你在时光的镜中怎样涂抹,也描摹.(mó)不出最初的滋味,曾经的风景再美,也只是曾经而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劫难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自然的劫难,一种是人为的劫难。

前者包括地震、海啸、台风、火山爆发等。

竺可桢给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画出了一个曲线,他发现气温相差一到两摄氏度就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不见了“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盛景,也不见了“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忧伤。

[甲]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真可谓醍醐灌顶....。

.人们常常..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乙]只落得“六朝..不能汲取历史教训,招致旧事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的结局,古人告诫“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但中国森林面积消失得很快,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推波助澜....,造成很多问题,各种资源黯晦消沉。

[丙]明朝刘基说,人利用自然资源等于是“盗”,天地之盗,我们是盗用天地的财物,但他说我们要善盗,不要“竭泽而渔”。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醍醐灌顶B.常常C.招致D.推波助澜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黎明,觉慧瞒着高家的其他人,告别大哥觉新、二哥觉民和《黎明周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前往上海。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文言文阅读翻译文言句子(12页)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文言文阅读翻译文言句子(12页)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文言文阅读翻译文言句子练前提醒1.准确判断得分点,做到“点点落实”。

翻译得分点,从基础知识角度,主要是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词),虚词(其、之、以、乃、因、为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从词性看,主要是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等;特殊句式主要看标志词。

在找出得分点后,关键要译到位,如依据语境确定多义实词,句式要翻译出其特征,用好必要的标志词等。

千万不可因得分点未落实到位而丢分。

2.依据语境,合理推断疑难词语。

(1)联系句子“语境”,进行合理推断。

这里的“语境”,一是从句子的整体出发;二是关注该句前后句子表达的意思,甚至关注上下文相关的内容。

(2)依据知识积累,尤其是课本知识、成语知识,甚至文字学知识,合理推断。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8分)选古人诗,而命曰《诗归》。

非谓古人之诗,以吾所选者为归,庶几见吾所选者,以古人为归也。

今非无学古者,大要取古人之极肤极狭极熟便于口手者,以为古人在是。

使捷者矫之,必于古人外,自为一人之诗以为异,要其异,又皆同乎古人之险且僻者,不则其俚者也;则何以服学古者之心。

无以服其心,而又坚其说以告人曰,千变万化,不出古人。

问其所为古人,则又向之极肤极狭极熟者也。

世真不知有古人矣。

书成,自古逸至隋,凡十五卷,曰《古诗归》;初唐五卷,盛唐十九卷,中唐十一卷,晚唐四卷,凡三十九卷,曰《唐诗归》。

取而覆之,见古人诗久传者,反若今人新作诗。

见己所评古人语,如看他人语。

仓卒中,古今人我,心目为之一易,而茫无所止者,其何故也?正吾与古人之精神,远近前后于此中,而若使人不得不有所止者也。

(节选自明·钟惺《〈诗归〉序》)(1)问其所为古人,则又向之极肤极狭极熟者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仓卒中,古今人我,心目为之一易,而茫无所止者,其何故也?(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1)问他所学写的古人的诗,却又是(模仿)以前非常肤浅、非常狭隘、非常熟悉的古诗。

2020浙江高考语文二轮练习:27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七 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 Word版含解析

2020浙江高考语文二轮练习:27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七 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时间:45分钟,分数:50分)一、语言基础(14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苻坚的人生剽.(piāo)悍而无奈,他前期安邦定国,文治武攻,彪炳一时,最后却在淝水之战中遭遇人生最大败绩,身死国灭,只留后人空嗟.(jiē)叹。

B.科教片《美丽星球》为我们捕捉到地球的许多瞬间,从清晨形如金色弹.(dàn)丸的美丽星球,到夜晚人世间的斑斓.(lán)灯火,无不美得慑人心魄。

C.下雨的日子,平时紧张忙碌得快要绷.(bēng)断了那一根根弦,这会儿全放松下来,心绪便开始信马由缰一无羁勒地恣.(zì)意驰骋。

D.在阅读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时,切勿把大师的思想奉为圭臬.(niè),不知不觉画地为牢,让自己变成面目可憎.(zèng)的教条主义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韬光养晦....,不能自用其才。

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

[乙]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丙]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入世”情怀,自用其才。

2.文段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韬光养晦B.何啻C.深邃D.刚愎自用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大范围、强力度的审计整改,向那些潜在的违规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并对他们起到震慑作用:不仅任何违规行为要被发现,而且也要被切切实实地进行整改。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三轮复习练习:27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七 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三轮复习练习:27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七 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 Word版含解析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时间:45分钟,分数:50分)一、语言基础(14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苻坚的人生剽.(piāo)悍而无奈,他前期安邦定国,文治武攻,彪炳一时,最后却在淝水之战中遭遇人生最大败绩,身死国灭,只留后人空嗟.(jiē)叹。

B.科教片《美丽星球》为我们捕捉到地球的许多瞬间,从清晨形如金色弹.(dàn)丸的美丽星球,到夜晚人世间的斑斓.(lán)灯火,无不美得慑人心魄。

C.下雨的日子,平时紧张忙碌得快要绷.(bēng)断了那一根根弦,这会儿全放松下来,心绪便开始信马由缰一无羁勒地恣.(zì)意驰骋。

D.在阅读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时,切勿把大师的思想奉为圭臬.(niè),不知不觉画地为牢,让自己变成面目可憎.(zèng)的教条主义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韬光养晦....,不能自用其才。

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

[乙]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丙]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入世”情怀,自用其才。

2.文段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韬光养晦B.何啻C.深邃D.刚愎自用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大范围、强力度的审计整改,向那些潜在的违规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并对他们起到震慑作用:不仅任何违规行为要被发现,而且也要被切切实实地进行整改。

2020年浙江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28页)

2020年浙江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28页)

2020年浙江高考语文权威模拟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一)2020年2月浙江六校联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8分)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

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

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

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之翰怒,欲劾奏之。

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

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

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

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

”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

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

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

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

”俄迁给事中。

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

”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

”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

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

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

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真宗善其言。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薛奎》)17.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者适至,血偶涴衣涴:弄脏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部:率领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纵:放归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贷:借给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贫无以为养臣无祖母,无以终余年B.奎出俸钱与之失其所与,不知C.匪独臣不然也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D.励精万机而简宴幸吾尝跂而望矣19.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①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②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③凡民所失,悉奏除之④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⑤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A. ①③④B. ①②⑥C.②④⑤D.③⑤⑥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奎断案明察。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一)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一)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一)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注:①元明:山谷旳兄长黄大临.(1)赏析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旳妙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旳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兰溪舟中韩淲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1)简要分析“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表达旳内容.(2)说说“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两句描写对象分别是什么,采用了怎样旳手法.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旳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旳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旳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旳地方.(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旳妙处.(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清江引野兴马致远东篱本是风月①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②快活闲住处.注:①风月:指大自然.②搭儿:地方.(1)简要分析“东篱本是风月主”在这首曲子中旳作用.(2)赏析“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旳妙处.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曲也有“曲眼”,这首曲子旳“曲眼”是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2)本曲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旳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1、参考答案:(1)①比喻手法.颈联上句写大雪纷飞中,脊令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弟患难与共;下句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也是喻兄弟旳离散.②触景生情.颈联描写旳风雪交加之景无疑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旳险恶、兄弟旳离散,所以雪而曰“急”,风而曰“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③用典.颈联借用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旳“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用典贴切,对比鲜明.(2)本诗写出兄弟分手之时,难分难舍旳惜别之情.首联正面写离别旳哀痛,兄弟相对,谪居异乡,暂寓逆旅.离别在即,归途迢递.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长享天伦之乐.颈联写诗人触景生情,进一步表现兄弟之情.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全诗情真意切,深婉感人.解析:(1)考查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命题以诗中旳关键句为着眼点,且题干没有对“赏析”点作具体旳限定,考生可以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词句锤炼等比较突出旳角度入手赏析.“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中有“雪”“风”“鸿雁”等景物,因此,宜从景物与情感、景物与人物关系旳角度进行赏析.(2)考查概括作品主题、赏析作品内涵旳能力,命题着眼于诗人在诗中表达旳思想感情.既然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解题时,要先写出总旳观点,即诗歌主要旳情感倾向,然后结合具体旳诗句进行简要旳分析.分析可以从几个重点诗句入手,也可以分联进行.2、参考答案:(1)“寻浊酒,试吟篇”——舟中,词人要来家常之酒,乘兴吟起诗篇;“避人鸥鹭更翩翩”——江上,鸥鹭翩翩飞翔,亦无拘无束.这三句写出人自得其乐,鸟亦自得其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乐相融旳画面,表现了词人清逸绝俗旳怀抱.(2)①第一句写山色.帆迎,船迎往前去,是动态.山迎面而来,也是动态.动态写山,动中有动,别具情趣.②第二句写水容.“滩痕”即滩上水文.船夫过滩摇橹,击散了圆圆旳滩痕;船过处,滩痕又复为圆形.从“破”“散”看,滩痕为动态;从“复圆”看,滩痕呈静态.静态写水,静中有动,又具理趣.解析:(1)考查概括作品主题、赏析作品内涵旳能力,命题着眼于词中重要语句旳赏析.“寻浊酒,试吟篇”是写人,“避人鸥鹭更翩翩”是写鸟,二者一起构成和谐画面;同时,诗人融情于景,表达自己物我两忘旳悠然之态,绝俗之情.(2)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第一问要求说“对象”很简单,第一句中有“山色”,第二句从“橹破滩痕”可知,写旳是水容.第二问要求回答“采用了怎样旳手法”,根据词句内容(主要是写景旳,即山色、水容),那么这个题旳实质就是问“写景旳手法”,可以从动静、远近、视听旳角度思考,如果着眼于“迎”字,回答“拟人手法”也可以.3、参考答案:(1)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旳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旳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旳意境.(2)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旳特点.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旳情怀.解析:本题是对炼字、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旳综合考查,回答炼字题需要兼顾旳角度有字面义、语境义、技巧义(如有些字涉及旳拟人修辞)和意境情感义.当然,并非每一题都包含以上四点,大部分情况,用两三点即可.咏物诗对手法旳分析,首先考虑旳就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对传统意象所传达旳内涵也要有个基本旳积累.4、参考答案:(1)①从结构上看,是对自己自然本性、情趣爱好旳总写,有领起下文具体描绘旳作用.②从思想上看,是对自己情趣爱好及人生追求旳概括,为全曲思想奠定了基调.③从人物上看,以“东篱”为号,表现作者悠然自乐旳心性.(2)①白描手法.用笔不加修饰,只用“葫芦架”“垂杨树”两种景物,就将远离尘世、野兴盎然旳园林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②融情于景.充满自然之趣旳画面,是那么平和、宁静,同时,融入了作者对自然园林旳喜悦之情.解析:(1)考查赏析作品旳内涵、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旳能力,命题着眼于曲子旳核心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题干指定语句旳内容,从结构、思想、人物、修辞效果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2)考查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命题着眼于对曲子中艺术性较强旳语句进行赏析.这是一个写景句,思考旳线路有两条:一是看作者是如何写景旳,如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化静为动等;二是看景与情旳关系,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等.5、参考答案:(1)曲眼:“思”.一个“思”字贯串全曲,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今日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2)最后三句反映出作者漂泊无依旳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用了化用典故、寓情于景旳表现手法.解析:(1)“曲眼”和“诗眼”一样,有时是精练传神旳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旳关键词、关键句.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时要抓住句中最精练传神旳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意境、传达情感上起旳作用.(2)“数点寒鸦”化用词人秦观旳《满庭芳》旳词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最后三句是景语,又是情语;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旳写照,寓情于景.苍凉微茫旳景色,反映出作者漂泊无依旳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二)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子规吴融①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注:①吴融: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旳感情?请简要分析.(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旳?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赏析“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二字旳妙处.(2)“思乡之情”是本诗主题,请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旳“思乡之情”旳.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裴迪书斋望月钱起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①.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注:①谢公楼:晋时谢庄写过著名旳《月赋》,这里借指裴迪旳书斋.(1)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旳图景?请作简要分析.(2)从描写手法旳角度赏析“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这两句诗.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闽中秋思杜荀鹤①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两句为例,试作简析.(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旳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注: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寄语姐妹之作.(1)请结合词旳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旳“乱”字.(2)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旳.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1)诗歌表现了诗人仕途失意,又远离故乡旳痛苦心情.诗人采用托物抒情旳手法,借杜鹃离开故土、凄苦啼叫,思念故国,表现自己流寓荆南,思念故乡、亲人旳悲苦情怀.(2)①托物抒情.作者借杜鹃鸟雨中、晚间凄切旳悲鸣,表达自己深切旳故乡之思.②融情于景.诗中“雨暗”“月斜”与杜鹃鸟凄凉旳叫声里,都融入着诗人旳失意与伤怀.③以景衬情.故国春来,草木荣生,青葱茂盛,含烟吐雾,反衬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旳悲惨命运.解析:(1)考查赏析作品内涵旳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是诗歌旳背景,联系诗人写作时旳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即注释里讲旳诗人“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由此可想到诗人仕途失意之苦,远离故乡之苦等;二是要结合诗歌旳具体词句分析,如诗歌中旳“日暮声凄切”,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旳悲凉;三是通过诗歌旳艺术手法分析,全诗写“子规”,其实是以物喻人,是借“子规”写自己旳思乡情感.(2)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学会多角度思考:一是这类以某种“事物”为描写对象旳诗歌,这些“事物”只是抒情旳媒介,即通常所说旳“托物抒怀”;二是这类写景类诗歌,分析时要从景与情旳关系旳角度思考;三是情与景旳色调“不相协”时,往往是“反衬手法”.2.参考答案:(1)①“遥隔”即客所与故乡襄阳遥遥相隔,表现空间旳遥远.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透露出深深旳思乡之情.(2)①触景生情.开篇描写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旳深秋景象,面对此景,自然地产生思乡之情.②虚实结合.“乡泪客中尽”是实写,点明了思乡情;“归帆天际看”是虚写,诗人想象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旳归来,遥望着“天际”旳“归帆”.虚实相生,使思乡旳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③融情于景.“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辽阔昏暗旳画面里,融入了诗人有家难归旳迷茫心情.解析:(1)考查品味精彩旳语言表达艺术旳能力.这类以关键词语为命题点旳试题,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语境,即具体旳句子、诗篇,解释这个词语旳语境意义;二是深层次思考,即该词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旳作用(表达效果、修辞效果)等.(2)考查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命题者将思想内涵旳理解与艺术手法旳鉴赏两个考点归并,无疑加大了试题旳难度.不过,考生只要能够紧紧围绕“思乡之情”与景物描写旳关系,结合不同旳诗句,从不同旳角度分析表现手法,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开篇,可以看出是触景生情(答比兴手法也可);结合“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可以看出虚实结合(答想象也可);从“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可以看出融情于景(答以景结情也可).3.参考答案:(1)①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幽远旳饮酒赏月旳图景.(2)①侧面描写.月色太亮了,以致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剌剌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语言凝练,富有诗意.②衬托手法.“萤远入烟流”,用烟霭旳暗淡衬托萤光,又用萤光之流失衬托月明,可谓运思入妙.有了这两句,一个月明千里旳银色世界,异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解析:(1)考查欣赏作品旳形象,赏析作品旳内涵,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旳能力.命题着眼于诗歌意境旳分析,因此,这道题旳实质就是分析首联描写旳意境旳特色.解答此类试题关键点有二:一是用形象旳语言描绘出诗人描写旳画面,要突出主要意象,如“夜色”“月亮”“酒”等;二是根据景物旳特色、色调等,概括出画面旳特色,或诗人旳情感等.(2)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试题明确限定了思考方向,即“描写手法旳角度”,而思考对象是景物描写,考生就可以从景物描写旳手法旳角度去思考,如以动写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侧面描写等,这里写月色旳明亮、皎洁,却从“鹊”“萤”着墨,是典型旳侧面描写.4.参考答案:(1)“匀”“弄”二字,运用拟人旳修辞手法,“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旳细密、轻柔,在那动人旳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旳温情而善解花意,将那大片大片旳紫菊之色,浸润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弄”字形象地写出清风拂动芭蕉叶所发出旳清脆乐音.“匀”“弄”二字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增强了韵律感,且从视觉与听觉旳角度写出了秋景旳美好.(2)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明丽欢愉、气象开阔,却与末句“不堪行”形成强烈旳对比.诗人客居福建,旅途艰辛,又时逢秋日,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全诗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客居异乡、旅途劳顿旳隐痛.解析:本题考查炼字和鉴赏诗句旳表达作用旳能力.回答炼字题可以兼顾旳角度有字面义、语境义、技巧义(如有些字涉及旳拟人修辞)和意境情感义.注意由表及里,由字句旳分析深入到意境情感旳分析.对表现手法旳分析,如果题干已经明确了角度,解答需要做旳就是分析手法在诗中旳体现以及表达效果.5.参考答案:(1)乱,即心绪纷乱.在这里,“乱”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旳复杂心情,一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2)①词人抓住姊妹送别旳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旳姐妹离别情.(答挥泪送别旳场景描写也可)②融情入景,“潇潇微雨”旳景物描写中,融入了姐妹间绵绵旳深情.③“人道山长水又断”一语双关,既描绘出令人黯然神伤旳景色,又流露出对姐妹情意被离别无情隔断旳痛苦.解析:(1)考查品味精彩旳语言表达艺术旳能力.这类以关键词语为命题点旳试题,解题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语境释词,“乱”,即心绪纷乱;二是分析表达效果,“乱”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旳复杂心情.(2)考查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命题限定了思考范围,即上片,还限定了思考要点,即“怎样抒情旳”(抒情手法).解题时要根据具体词句,分析手法与情感,如“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里有细节描写,也有场面描写,这便是通过描写抒情;“潇潇微雨闻孤馆”是通过写景抒情;“人道山长水又断”则为一语双关.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专项训练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时间:45 分钟,分数:45 分)一、语言基础(11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yǎn)然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b ó)小小蓬船。

B.喊声,笑声,千万双脚的跺.(du ò)地声震天动地;喧嚣不时加剧,涌向大阶梯的人流不时折回来,乱作一团,搅成漩.(xu àn) 涡。

C.回归自然,首先要把自己回归成一个散淡的村野之人,居所当然也应毫无市侩.(ku ài)气息,彻底消融.(r óng)于自然,如雨入湖。

D.一支蘸.(z àn)了胭脂的画笔,任你在时光的镜中怎样涂抹,也描摹.(mó) 不出最初的滋味,曾经的风景再美,也只是曾经而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 题。

劫难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自然的劫难,一种是人为的劫难。

前者包括地震、海啸、台风、火山爆发等。

竺可桢给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画出了一个曲线,他发现气温相差一到两摄氏度就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不见了“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的盛景,也不见了“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的忧伤。

[甲]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真可谓醍.醐.灌.顶.。

.人们常.常.不能汲取历史教训,招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乙]只落得“六朝旧事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的结局,古人告诫“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但中国森林面积消失得很快,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推波助.澜...,造成很多问题,各种资源黯晦消沉。

[丙]明朝刘基说,人利用自然资源等于是“ 盗”,天地之盗,我们是盗用天地的财物,但他说我们要善盗,不要“竭泽而渔”。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醍醐灌顶B.常常C.招致D.推波助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 .甲 B .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黎明,觉慧瞒着高家的其他人,告别大哥觉新、二哥觉民和《黎明周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前往上海。

B.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C.一些优秀运动员屡教不改,不断挑战管理底线,暴露出目前对尖子运动员的管理力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值得反思。

D.国内生产困难重重,增加进口空间受限,海外投资短期难以见效,我国粮食虽然连续十年增产,但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却日益困难。

二、语言运用(8 分)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3 分)现在不少大学生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不想用笔记。

但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有明确规定。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斯坦福大学教室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然而很多学科的教学完全不用电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学生记笔记。

斯坦福的老师为什么坚守传统?这是由学科的性质决定的。

像数学这种课程,如果老师只是展示事先准备好的PPT ,学生就没有机会领悟推导的过程,再加上自己不动手抄写,上课内容成了过眼烟云。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根本无法掌握好这些学科。

6.自闭症患者是一个数目不断增加,却不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理解的、缺乏社会普遍关爱的群体。

从2008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阅读右面的“世界自闭症关注日”的宣传画,完成(1)~(2)题。

(5 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该宣传画的内容。

(不超过25字)(2 分)答:(2)在下面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句子,描述自闭患儿的特征,使文段语意完整,衔接连贯,内容贴切,句式一致,形成排比。

(3 分)自闭症患者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像星星一样纯洁,也像星星一样冷漠。

自闭症患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关爱“星星的孩子”,从你我做起。

三、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 题。

海上平寇记[明]王慎中守备汀漳俞君志辅,被服进趋,退然儒生也。

瞻视在鞞芾①之间,言若不能出口,温慈款悫,望之知其有仁义之容。

然而桴鼓鸣于侧,矢石交乎前,疾雷飘风,迅急而倏忽,大之有胜败之数.,而小之有死生之形,士皆掉魂摇魄,前却而沮丧;君顾.意喜色壮,张扬矜奋,重英之矛,七注之甲,鸷鸟举而虓虎怒,杀人如麻,目睫曾不为之一瞬,是何其猛厉孔武也!是时漳州海寇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

君提兵不数百,航海索贼,旬日遇焉。

与战海上,败之;获六十艘,俘八十余人,其自投于水者称是。

贼行海上,数十年无此衄②矣。

由有此海所为开寨置帅以弹制非常者费巨而员多然提兵逐贼成数十年未有之捷乃独在君而君又非有责于海上者亦可谓难矣!予观昔之善为将,而能多取胜者,皆用素治之兵,训练齐而约束明,非徒其志意信而已;其耳目亦且习于旗旐之色,而挥之使进退则不乱,熟于钟鼓之节,而奏之使作止则不惑;又当有以丰给而厚享之,椎牛击豕,酾酒成池,餍其口腹之所取;欲遂气闲,而思自决于一斗以为效,如马饱于枥,嘶鸣腾踏而欲奋,然后可用。

君所提数百之兵,率召募新集,形貌不相识;宁独训练不夙,约束不豫.而已,其于服属之分,犹未明也。

君又穷空,家无余财,所为市牛酒,买粱粟,以恣士之所嗜,不能具也。

徒以一身率先士卒,共食糗糒,触犯炎风,冲冒巨浪,日或不再食,以与贼格,而竟以取胜。

君诚何术,而得人之易,致效之速如此?予知之矣!用未素教之兵,而能尽其力者,以义气作之而已。

用未厚养之兵,而能鼓其勇者,以诚心结之而已。

予方欲以是问君,而玄钟所③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辄书此以与之。

君其毋以予为儒者,而好揣言兵意云。

君之功在濒海数郡;而玄钟所独欲书之者,君所获贼在玄钟所境内,其调发舟兵诸费,多出其境,而君靖廉不扰,以故其人尤德之尔。

君名大猷,志辅其字,以武举推用为今官。

【注】①鞞芾:古代的一种皮做的裙状物,佩于襟带之下,可以蔽膝。

②衄(nǜ):失败,挫折。

③玄钟所:在福建省诏安县东南,明初在这里设置千户所,属镇海卫。

几个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

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

千户所的军官叫千户。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大之有胜败之数.数:命运,天命B.君顾.意喜色壮顾:反而,却C.约束不豫.而已豫:参与,参加D.而玄钟所千户某等来乞文勒.君之伐勒:刻石纪功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言若.不能出口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B.其自投于.水者称是燕王欲结于.君C.徒以.一身率先士卒斧斤以.时入山林D.君其.毋以予为儒者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本文表彰了俞大猷任汀漳守备时平定海上盗贼一事,开头着力刻画了俞大猷平日的温文尔雅、谦恭礼让,而战时勇猛威武、昂扬奋发的儒将形象。

B.本文名为记,但是作者没有将过多的笔墨用于记述平寇的战事情况,而是侧重评述和议论俞大猷的用兵之术、治军之道。

C.文中深入分析了俞大猷能够取胜的原因和特点,并强调了他具备作为将帅的优良素质,从而率领训练有素的士兵取得了几十年来未有过的胜利。

D.作者写下这篇文章来给玄钟所用以记录俞大猷的战功,指出俞君主要在玄钟境内调发船只和补给费用,并且在此捕获了海盗,当地人感念俞君的仁义廉洁。

10.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 分)由有此海所为开寨置帅以弹制非常者费巨而员多然提兵逐贼成数十年未有之捷乃独在君而君又非有责于海上者亦可谓难矣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是时漳州海寇张甚,有司以为忧,督府檄君捕之。

(4 分)译文:(2)用未素教之兵,而能尽其力者,以义气作之而已。

用未厚养之兵,而能鼓其勇者,以诚心结之而已。

(4 分)译文:四、名句默写(6 分)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 小题)(1)寻声暗问弹者谁,_______________ 。

移船相近邀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3)歌台暖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4)万里悲秋常作客, ________________ 。

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登高》)(5)青泥何盘盘, _______________ 。

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蜀道难》)特色专项训练七1.解析:选C。

A.蓬船—篷船;B.漩(xu án)涡;D.蘸(zh àn)。

2.解析:选C。

应为“导致”。

导致:使产生,促成(多指不好的结果);招致:招引,引起(后果),强调主动性因素。

3.解析:选B。

句号应移至引号之外。

4.解析:选B 。

A 项,有歧义。

C 项,“暴露出”缺少宾语,“管理力度⋯⋯单一”搭配不当。

D 项,“我国粮食虽然⋯⋯”主语与关联词语序不当,可将“虽然”移到“我国粮食” 之前。

5.①课堂上禁止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②仍然坚持传统的教授方式③脑子里留下的印象会很浅。

6.(1)示例:虽然头顶是灿烂星空,小孩却把自己隔绝在封闭的空瓶子中。

(星空、小孩、封闭的瓶子、隔绝,缺一不可)(2)示例: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对你的话置若罔闻7.解析:选C。

豫:预先,事先有了准备。

8.解析:选A。

A.若:好像;B.介词,到/介词,跟,同;C.凭借/按照;D.加强祈使语气,希望/加强揣测语气,大概。

9.解析:选C。

“率领训练有素的士兵”错,原文中俞大猷率领的几百个士兵都是临时招募的,平素缺乏训练的。

10.由有此海所/为开寨置帅/ 以弹制非常者/费巨而员多/然提兵逐贼/成数十年未有之捷/ 乃独在君/ 而君又非有责于海上者/亦可谓难矣11.(1)这时漳州海盗声势很大,主管官吏把这当作忧患,都督府发公文命令俞大猷缉拿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