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六)

合集下载

针灸考试题及答案

针灸考试题及答案

针灸考试题及答案(总2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针灸考试题及答案【篇一:针灸护理题库及答案】b1.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 )a.青铜器时代 b.石器时代 c.仰韶文化时期 d.奴隶制度时代 e.春秋战国时期c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e3.与胃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a.肺经 b.心经c.肝经d.肾经 e.脾经b4.下肢外侧分布有( )a.手三阴经 b.足三阳经c.属六脏的阴经 d.手三阳经 e.足三阴经c5、足三里穴治( )a、面口部疾患 b.头项部疾患 c.肚腹部疾患 d.胁肋部疾患e.腰背部疾患d6、下列哪项不属于“奇经八脉”的内容(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络脉 e.带脉c7、“血海”指的是( )a.阴跷脉 b.阴维脉c.冲脉 d,带脉 e.任脉a8、“十四正经”是指( )a.“十二经脉加任、督脉 b.“十二经脉加冲、带脉 c.“十二经脉”加阴维、阳维脉d “十二经脉加阴跷、阳跷脉 e.“十二经脉”加冲、任脉b9、手太阴肺经起于( )a.上焦b.中焦 c.胸中 d.肺中 e.心中a10、列缺穴的简便取穴法为( )a.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所至凹陷处 b.两手虎口交叉,中指尖所至凹陷处c. 两手虎口交叉,无名指尖所至凹陷处 d.腕横纹上一横指e.腕横纹上二横指c11、下列名称中,不属于皮肤针的别名是( )a.梅花针 b.罗汉针 c.微针 d.七星针 e.小儿针d12、捻转补泻法中的补法是( )a.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 b.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c.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 d.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 e.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重 a13、晕针的直接原因是( )a.精神紧张 b.体质虚弱 c.饥饿疲劳 d.手法过重 e.脑部暂时缺血d14、.“一夫法”是指( )a.手指同身寸 b.中指同身寸 c.拇指同身寸 d.横指同身寸e.无名指同身寸 b15、募穴指的是( )a.脏腑经气汇聚于腰背部的腧穴 b.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c.脏腑经气汇聚于头面部的腧穴 d.脏腑经气汇聚于下肢部的腧穴e.脏腑经气汇聚于上肢部的腧穴a.井 b.荥 c.输 d.经 e.合a17、腧穴可分为哪三大类a.经穴,奇穴,阿是穴b.经穴,奇穴,特定穴c.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d.经穴,络穴,奇穴e.经穴,络穴,阿是穴c18、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a.气、血、脑、髓、筋、脉、胆、女子胞b.脏、腑、经、脉、气、血、阴、阳c.脏、腑、气、血、筋、脉、骨、髓d.气、血、脑、髓、津、神、脉、络e.脑、髓、脏、腑、脉、胆、筋、骨c19.耳穴采用毫针刺时,刺入深度的标准是( )a.刺入皮下 b.刺穿对侧皮肤 c.刺入皮肤,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动d.刺入皮肤,穿通软骨和对侧皮肤 e.刺入皮肤,穿通软骨b20.造成弯针的原因是( )a.患者过度劳累 b.针刺时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 c.患者体位不适而有移动改变了姿势d.针前对针具失于检查 e.患者体质虚弱d21、下列哪项属于近部选穴()a、头痛去膈腧b、脱肛取百会c、咳嗽取列缺d、鼻病选迎香e、鼻病选合谷(22-25共用选项)a.仰卧位b.俯伏坐位c.俯卧位d.侧俯坐位e.仰靠坐位 c22、针刺双侧环跳时体位宜为( )d23、针刺单侧听宫时体位宜为( )b24、针刺双侧风池时体位宜为( )a25、针刺关元时体位宜为( )(26-30共用选项)a. 百会b.风市c.膝眼d. 膻中e. 列缺f.三阴交g.血海d26、两乳头连线的中点()b27、立正姿势,手中指端所至的股外取()a28、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取()e29、两手虎口交叉取()g30、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取()名词解释1又称十二经脉,在体内属络于脏腑,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四)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四)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针灸师(中级)理论考核试卷 (B 卷)注 意 事 项1 、 考生在开考前 30 分钟凭本人学员证及准考证,按考评员所报考号顺序依次进入考场。

并按自己的考号,在考试机前对号入座。

2 、 考生应按考评员所给出的提示登录考试系统。

如不听安排,因自作主张的非法操作而导致考试异常等情况,一切后果应由考生自行负责。

3 、 考生不得携带与考试相关的物品(如书籍、计算器等)进入考场,考试时关闭所有移动通迅工具(如手机, BP 机等),否则以作弊论处。

4 、 考生迟到 30 分钟不得进入考场,开考前 30 分钟内不得离开考场。

5 、 对于缺考的考生,如因意外事故向班主任提出请假的,安排另外补考。

未有任何情况说明的视自动放弃考试,不退考试费用。

6 、 考生在考试中,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保持考场安静。

不得交头接耳、偷看他人答题。

对于考试中违反纪律者,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取消考试资格。

7 、 考试中考生遇到任何系统异常情况,考试不能正常进行时,应举手向考评员示意,由其负责解决。

考生应对任何自行其是的操作负责。

8 、 考生在提交考卷时,如初次未提交成功,应及时向考评员反映,由考评员负责解决。

9 、 考试过程中,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给学员进行提示或讲解,不得安排学员替考。

如有违反者将给予严重处罚。

10 、考生交卷后即离开考场,不准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

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单项选择(共6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A.《灵枢》B.《难经》C.《针灸甲乙经》D.《针灸大成》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A.皇甫谧B.孙思邈C.王惟一D.王焘E.杨继洲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执中D.王惟一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 著是(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B.《针灸甲乙经》C.《针灸大成》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十四经发挥》B.《黄帝内经》C.《针灸甲乙经》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B.《难经》C.《帛书》D.《灵枢》E.《甲乙经》: 8.体表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发热疼痛者属( )A.疔B.疽C.痈D.疖E.以上均不是9.口唇红肿属于( )A.实热证B.虚热证C.血虚证D.煤气中毒E.虚寒10.痰黄稠有块多属( )A.寒痰B.热痰C.湿痰D.燥痰E.风痰11.小儿食指络脉色鲜红为( )A.实热证B.虚热证C.惊风证D.外感表证E.内热证12.望舌的顺序:( )A.先看舌体,再看舌苔B.先看舌苔,再看舌体C.舌体舌苔同时看D.先舌苔后看舌下络脉E.先看舌根,再看舌尖13.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为(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A.足太阴脾经B.手少阴心经C.足少阴肾经D.足厥阴肝经E.手太阴肺经14.舌体淡嫩,舌苔白润主( )A.实寒证B.虚寒证C.痰饮证D.寒湿证E.虚热证15.吐舌和弄舌一般都属( )A.中风先兆B.心气已绝C.心脾有热D.热极生风E.气血两虚16.舌质淡紫或紫暗而润者属于( )A.气血运行不畅B.痰热内阻C.阳虚阴盛D.食积血瘀E.寒凝血瘀17.下列哪项可见于正常人:A.胖大舌B.淡嫩舌C.淡白舌D.裂纹舌E.齿痕舌18.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淡白舌主病:A.气血两虚B.气虚C.阳虚D.阴虚E.寒证19.虚喘的原因是A.风寒袭肺B.痰饮阻肺C.中气不足D.肺肾气虚E.肺脾气虚20.干咳无痰,咳声清脆多属于A.风寒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痰热壅肺证D.风热犯肺证E.湿邪犯肺21.引起呃逆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A.热犯胃腑B.胃气衰败C.寒邪客胃D.燥邪犯肺E.胃气上逆22.下列除哪项外均属郑声的语言改变A.语言重复B.声音低弱C.时断时续D.语无伦次E.以上均不是23.小儿阵发呛咳不止,咳后有鸡啼样回声者为A.顿咳B.痰咳C.白喉D.喉风E.哮喘24.汗气腥膻多见于A.湿浊内蕴B.瘟疫C.风湿热久蕴皮肤D.狐臭E.以上均不是25.病室有烂苹果气味多为A.水肿晚期B.体患疮疡C.湿热内蕴D.消渴重证E.瘟疫病26.鼻流浊涕腥秽为A.鼻渊B.酒糟鼻C.鼻痔D.鼻衄E.鼻挺27.病人感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觉寒冷不解者为A.畏寒B.恶寒C.恶风D.寒栗E.实寒28.下列哪项不是发热的病因病机:A.阳虚B.阳盛C.阴虚D.气虚E.湿温29.日哺潮热可见于A.阳明经证B.阳明腑证C.阴虚火旺D.湿热内盛E.气虚发热30.诊断表证的主要依据是A.咳嗽B.喷嚏C.咽痛D.恶寒发热E.以上均不是二、多项选择(18分)1.针灸疗法的优点主要是()A.疗效明显B.操作方便C.经济安全D.易于接受E.适应证广2.在针具发展变化过程中曾使用过()A.骨针B.石针C.铁针D.金银针E.青铜针3.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有()A.绘制“明堂三人图”B.设计制作针灸铜人C.提出阿是穴D.创用指寸法E.提出十四经概念4.皇甫谧著《甲乙经》主要参考了下列哪些书籍()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5.明代主要针灸著作有()A.《针灸大全》B.《针灸问对》C.《针灸聚英》D.《针灸逢源》E.《神应经》6、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针灸医学专业,其中有:()A.针博士一人B. 针助教一人C.针讲师十人D.针工二十人E.针生二十人三、简述(工22分)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C 2、B 3、D 4、E 5、C 6、A 7、C9. A 10. B 11. D 12. B 13.A 14.B 15.C 16. E 17.D 18.D 19.D 20.B 21. D22. D23. A 24.C25. D 26. A 27.B 28.A29B 30 D二、多选题1、ABCE 2、ABCDE 3、ACD 4、ABE 5、ABCE 6、ABDE三、简述题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针灸治病是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

针灸考试题及答案

针灸考试题及答案

针灸考试题及答案【篇一:针灸护理题库及答案】b1.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 )a.青铜器时代 b.石器时代 c.仰韶文化时期 d.奴隶制度时代e.春秋战国时期c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e3.与胃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a.肺经 b.心经c.肝经d.肾经 e.脾经b4.下肢外侧分布有( )a.手三阴经 b.足三阳经c.属六脏的阴经 d.手三阳经 e.足三阴经c5、足三里穴治( )a、面口部疾患 b.头项部疾患 c.肚腹部疾患 d.胁肋部疾患e.腰背部疾患d6、下列哪项不属于“奇经八脉”的内容(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络脉 e.带脉c7、“血海”指的是( )a.阴跷脉 b.阴维脉c.冲脉 d,带脉 e.任脉a8、“十四正经”是指( )a.“十二经脉加任、督脉 b.“十二经脉加冲、带脉c.“十二经脉”加阴维、阳维脉d “十二经脉加阴跷、阳跷脉 e.“十二经脉”加冲、任脉b9、手太阴肺经起于( )a.上焦b.中焦 c.胸中 d.肺中 e.心中a10、列缺穴的简便取穴法为( )a.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所至凹陷处 b.两手虎口交叉,中指尖所至凹陷处c. 两手虎口交叉,无名指尖所至凹陷处 d.腕横纹上一横指 e.腕横纹上二横指c11、下列名称中,不属于皮肤针的别名是( )a.梅花针 b.罗汉针 c.微针 d.七星针 e.小儿针d12、捻转补泻法中的补法是( )a.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 b.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c.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 d.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e.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重 a13、晕针的直接原因是( )a.精神紧张 b.体质虚弱 c.饥饿疲劳 d.手法过重 e.脑部暂时缺血d14、.“一夫法”是指( )a.手指同身寸 b.中指同身寸 c.拇指同身寸 d.横指同身寸e.无名指同身寸 b15、募穴指的是( )a.脏腑经气汇聚于腰背部的腧穴 b.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c.脏腑经气汇聚于头面部的腧穴 d.脏腑经气汇聚于下肢部的腧穴 e.脏腑经气汇聚于上肢部的腧穴a.井 b.荥 c.输 d.经 e.合a17、腧穴可分为哪三大类a.经穴,奇穴,阿是穴b.经穴,奇穴,特定穴c.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d.经穴,络穴,奇穴e.经穴,络穴,阿是穴c18、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a.气、血、脑、髓、筋、脉、胆、女子胞b.脏、腑、经、脉、气、血、阴、阳c.脏、腑、气、血、筋、脉、骨、髓d.气、血、脑、髓、津、神、脉、络e.脑、髓、脏、腑、脉、胆、筋、骨c19.耳穴采用毫针刺时,刺入深度的标准是( )a.刺入皮下 b.刺穿对侧皮肤 c.刺入皮肤,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动d.刺入皮肤,穿通软骨和对侧皮肤 e.刺入皮肤,穿通软骨b20.造成弯针的原因是( )a.患者过度劳累 b.针刺时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 c.患者体位不适而有移动改变了姿势d.针前对针具失于检查 e.患者体质虚弱d21、下列哪项属于近部选穴()a、头痛去膈腧b、脱肛取百会c、咳嗽取列缺d、鼻病选迎香e、鼻病选合谷(22-25共用选项)a.仰卧位b.俯伏坐位c.俯卧位d.侧俯坐位e.仰靠坐位 c22、针刺双侧环跳时体位宜为( )d23、针刺单侧听宫时体位宜为( )b24、针刺双侧风池时体位宜为( )a25、针刺关元时体位宜为( )(26-30共用选项)a. 百会b.风市c.膝眼d. 膻中e. 列缺f.三阴交g.血海d26、两乳头连线的中点()b27、立正姿势,手中指端所至的股外取()a28、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取()e29、两手虎口交叉取()g30、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取()名词解释1又称十二经脉,在体内属络于脏腑,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03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03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灵枢经》C.《针灸经》D.《针灸甲乙经》2.古代最原始的刺法工具称为:A.骨针B.砭石C.竹针D.陶针3.()首次提出了阿是穴的命名并肯定其作用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惟一D.黄帝内经4.分布在人体大腿外侧前面的是()A.膀胱经B.肾经C.小肠经D.胃经5.三焦经在四肢循行在()A.上肢内侧后面B.下肢内侧中间C.上肢外侧中间D.上肢内侧中间6.()为十二经脉之海A.带脉B.冲脉C.任脉D.督脉7.分布在十四正经,有固定名称和位置的腧穴是()A.经穴B.奇穴C.阿是穴D.腧穴8.“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是指腧穴的()作用A.远治B.近治C.特殊D.局部9.患者将食.中.无名.小指四个指头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为()寸A.三B.一C.四D.二10.腋前纹头至肘横纹为()寸A.12 B.9 C.6 D.1511.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脏腑学说D.经络学说12.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其走向都是自下而上运行B.没有专属的腧穴C.无表里配合D.不直属脏腑13.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14.任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通调冲.任B.调节任.督C.总调奇经八脉D.调节阴经经气15.与督脉发生联系的阴经是A.足太阴经B.手太阴经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16.胸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法是A.直刺B.斜刺C.向上或向下平刺D.向上斜刺17.具有温肾壮阳作用的间接灸是A.隔蒜灸B.隔盐灸C.隔姜灸D.隔附子饼灸18.“开四关”指的是针刺A.委中.足三里B.合谷.内庭C.太冲.合谷D.三间.行间19.迎随补泻法中的补法是A.针尖垂直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D.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20.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上缘上两寸是()穴A.足三里B.阴陵泉C.血海D.梁丘21.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是()穴A.丰隆B.阴陵泉C.足三里D.三阴交22.治疗感冒的主要腧穴配伍最好选用()A.内关.风池.合谷.血海B.梁丘.尺泽.曲池.外关C.曲池.风池.三阴交.尺泽D.合谷.大椎.风池.外关23.腰阳关穴在第()椎棘突下凹陷处。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八)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八)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呼吸补泻2、一夫法3、络穴4、经外奇穴5、灸法二、单项型选择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20分)1、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

A.周代B.春秋时代C.远古时代D.秦汉时代E.宋代2、《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

A.唐代孙思逸、B.北宋王惟一C.晋代皇甫谧D.明代杨继洲E.元代渭伯仁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4、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A.阳阴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B.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C.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D.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E.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5、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A.8寸B.9寸C.5寸D.13寸E.12寸6、人体共有郄穴多少个()。

A.14个B.15个C.17个D.16个E.12个7、在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作用的是()。

A.中冲B.关冲C.少冲D.少泽E.隐8、下列穴位,不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是()。

A.天柱B.后溪C.前谷D.阳谷E.肩贞9、十二经脉中循行路线最长的经脉是()。

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大阴脾经E.足少阴肾经10、内关穴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几寸处()。

A.3寸B.4寸C.2寸D.1寸E.5寸11、八脉交会穴与督脉相通的经穴是()。

A.列缺B.冲阳C.外关D.后溪E.照海12、治疗哮喘取合谷、列缺穴属于哪种配穴法()。

A.本经配穴法B.上下配穴法C.前后配穴法D.表里经配穴法E.左右配穴法13、足太阴脾经的荥穴是()。

A.大都B.隐白C.阴陵泉 D地机 E.公孙14、提插补泻的补法是()。

A.重提轻插,幅度大,频率快B.重提轻插,幅度小,频率慢C.重提轻插,幅度大,频率慢D.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诀E.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15、针身与皮肤表面呈多少度角刺入称横刺()。

针推专业试题及答案

针推专业试题及答案

针推专业试题及答案针灸推拿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调整气血B. 刺激神经C. 改善血液循环D. 以上都是2. 推拿中常用的手法有哪些?A. 揉法B. 拿法C. 捏法D. 所有选项3.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足三里?A. 足三里B. 合谷C. 曲池D. 太溪4. 针灸治疗中,以下哪个穴位常用于治疗头痛?A. 百会B. 神门C. 足三里D. 命门5. 推拿治疗中,以下哪个手法适用于肌肉放松?A. 推法B. 揉法C. 拿法D. 点法二、简答题1. 简述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描述推拿治疗中常用的几种手法,并简述其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某患者因长期坐姿不当导致颈肩疼痛,经诊断为颈椎病。

请根据针灸推拿专业知识,设计一套治疗方案,并说明治疗原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B4. A5. B二、简答题1.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疼痛、炎症、功能紊乱等。

禁忌症包括:皮肤感染、出血性疾病、孕妇腹部等。

2. 推拿手法包括揉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拿法(疏通经络,缓解肌肉僵硬)、捏法(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等。

三、案例分析题治疗方案:- 首先进行颈部肌肉放松的推拿手法,如揉法和拿法。

- 选取风池、肩井、天宗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缓解疼痛和促进气血流通。

- 结合患者情况,可以辅以适当的牵引和功能锻炼。

治疗原理:- 推拿手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以达到疏通气血、缓解疼痛的目的。

- 牵引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护理针灸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理针灸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理针灸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刺激穴位,调节气血B. 直接消除病因C. 增强体力D. 改善营养2. 下列哪项不是针灸的适应症?A. 头痛B. 腰痛C. 骨折D. 失眠3. 针灸治疗时,常用的针刺角度有哪几种?A. 直刺B. 斜刺C. 横刺D. 以上都是4. 针灸治疗中,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足三里?A. 足三里(ST36)B. 内关(PC6)C. 合谷(LI4)D. 曲池(LI11)5. 针灸治疗时,以下哪个操作是错误的?A. 快速进针B. 缓慢进针C. 保持针体稳定D. 针体旋转6. 针灸治疗时,以下哪个穴位是治疗感冒的常用穴位?A. 风池(GB20)B. 神门(HT7)C. 太冲(LR3)D. 足三里(ST36)7. 针灸治疗中,以下哪个穴位是治疗胃痛的常用穴位?A. 内关(PC6)B. 合谷(LI4)C. 足三里(ST36)D. 曲池(LI11)8. 针灸治疗时,以下哪个穴位是治疗失眠的常用穴位?A. 神门(HT7)B. 太冲(LR3)C. 足三里(ST36)D. 曲池(LI11)9. 针灸治疗时,以下哪个穴位是治疗腰痛的常用穴位?A. 风池(GB20)B. 神门(HT7)C. 太冲(LR3)D. 委中(BL40)10. 针灸治疗时,以下哪个操作是正确的?A. 针刺时用力过猛B. 针刺后立即拔针C. 针刺时保持针体稳定D. 针刺后立即进行按摩答案:1-5 A C D B A 6-10 A C A D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针灸治疗时,常用的针刺深度一般为______至______。

2.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针刺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 针灸治疗时,常用的针刺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4. 针灸治疗时,常用的针刺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针灸治疗时,常用的针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六)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六)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我国最早的两具针灸铜人铸造于何朝代: [1分]A. 晋朝B.北宋C. 唐朝D.元朝E. 明朝2. 三阴交是哪三经的交会穴: [1分]A. 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之会B.足太阴、阴维、足厥阴之会C.足少阴、足厥阴、阴维之会D. 足少阴、足太阴、阴维之会E. 足少阴、足厥阴、阴跷之会3.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由哪几方面组成: [1分]A. 阴阳、五行、脏腑B. 五行、手足、阴阳C.脏腑、阴阳、手足D.手足、五行、脏腑E. 以上均非4. 下列有关络脉的内容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A.奇经八脉各有一络脉B. 十二经各有一络脉C. 督脉之络(长强)D. 任脉之络(鸠尾)E. 脾之大络(大包)5. 八会穴中的骨会是: [1分]A.大椎B. 大杼C. 巨骨D. 绝骨E. 大包6. 治疗急性病症时宜选下列哪中特定穴: [1分]A. 郄穴B.下合穴C. 络穴D. 原穴E. 背俞穴7. 在十二经脉中,同名的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1分]A. 头面部B. 额头部C.上肢部D. 胸腹部E.下肢部8. 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是指: [1分]A. 任脉B. 带脉C.冲脉D.足阳明胃经E. 足太阴脾经9.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1分]A. 14寸B. 12寸C. 9寸D.8寸E. 6寸10. 经穴的总数为: [1分]A. 360个B. 361个C. 362个D. 365个E.366个11. 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1分]A.《明堂孔穴针灸治要》B.《针灸甲乙经》C.《针灸聚英》D.《十四经发挥》E.《针灸大成》12. 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1分]A. 6寸B. 7寸C. 8寸D. 9寸E. 12寸13. 以下除哪一项以外均是背俞穴: [1分]A. 胆俞B. 胃俞C. 膈俞D.三焦俞E.肾俞14. 阿是穴是指: [1分]A. 与病变有关的压痛点B.病变局部中心的腧穴C. 病变局部的腧穴D.经穴以外的腧穴E. 经外奇穴以外的腧穴15. 十五络脉中的脾之大络散布于: [1分]A. 胸胁B.腋下C.颈项D.腹部E.全身16. 经络学说中“阳脉之海”是指: [1分]A. 督脉B. 阳维脉C. 阳跷脉D.足阳明经E. 足太阳经17. 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欧洲: [1分]A. 公元13世纪末14世纪初B. 公元14世纪末15世纪初C.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D.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E. 公元17世纪末18世纪初18. 十二皮部是指: [1分]A.人体皮表的十二个分区B.与十二经脉相联系的皮表区域C. 十二经脉最浅表的部分D. 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分E. 十二经的络脉中,位于皮表的浮络19.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1分]A.《内经·素问》B.《内经·灵枢》C.《针灸甲乙经》D.《明堂孔穴针灸治要》E.《难经》2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定位方法: [1分]A.自然标志取穴法B.骨度分寸取穴法C.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D.简便取穴法E. 经验取穴法21. 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1分]A.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B.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D. 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E.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22. 在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1分]A. 头面部B.头项部C. 胸部D. 腹部E.四肢末端23. 八会穴中的脏会是: [1分]A. 阴陵泉B.足三里C. 期门D. 章门E.中脘24. 八会穴中的腑会是: [1分]A. 上脘B. 中脘C. 巨阙D. 膻中E. 关元25.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1分]A.13寸B. 14寸C.12寸D. 18寸E. 16寸26. 下列哪一项不是募穴: [1分]A. 气海B. 日月C. 巨阙D. 中极E.天枢27.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1分]A. 皇甫谧B.王叔和C.华佗D. 孙思邈E. 杨继洲28. 《甲乙经》中所记载的腧穴数目为: [1分]A.160个B. 359个C. 349个D. 354个E. 361个2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奇经八脉的特点: [1分]A.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B. 无阴阳表里关系C. 多自下而上行、无循环流注现象D. 除任、督二脉外无独立的输穴E. 是经络系统的核心30. 《针经》是指下列哪部书: [1分]A.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B.《内经·灵枢》C.《内经·素问》D.《针灸甲乙经》E.《针灸大成》31. 继《内经》之后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1分]A.《难经》B.《千金方》C.《外台秘要》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甲乙经》32. 络学说中“阴脉之海”是指: [1分]A. 足太阴脾经B. 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 手少阴心经E.以上均非33. 下列特定穴中,除哪种穴以外基本部位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1分]A.八会穴B. 原穴C. 五输穴D. 郄穴E. 八脉交会穴34. 下列十二经脉循行走向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A.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B.手三阴经从胸走手C.手足阳经从手走足D.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E.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35. 前发际至后发际的骨度分寸是: [1分]A. 5寸B. 8寸C. 12寸D.13寸E.14寸36. 下列哪一项不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的经脉: [1分]A. 手三阳经B.手三阴经C.足三阴经D. 十二经别E. 十二经筋37. 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日本和朝鲜: [1分]A. 公元4世纪B.公元5世纪C. 公元6世纪D.公元7世纪E.公元8世纪3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脉的作用: [1分]A. 运行气血、调节阴阳B.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C. 网络联缀、形成整体D.防御疾病、反映症候E.接受刺激、调节虚实39. 治疗腑病宜选用下列哪类特定穴: [1分]A. 络穴B.原穴C. 郄穴D.五输穴E.下合穴40. 一夫法是指: [1分]A. 拇指同身寸B.食指同身寸C. 中指同身寸D. 手指同身寸E. 横指同身寸4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 [1分]A.与十二经脉的体表基本一致B.与脏腑相属络C. 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D. 结聚于关节部E. 结聚于骨骼部42. 特定穴中的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1分]A. 气、血、脑、髓、筋、脉、胆、女子胞B. 脏、腑、经、脉、气、血、阴、阳C.气、血、脑、髓、津、神、脉、络D.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E. 脑、髓、脏、腑、脉、胆、筋、骨43. 胃经的络穴是: [1分]A. 中脘B.足三里C.条口D.丰隆E.内庭44.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1分]A.12寸B. 8寸C. 9寸D. 12寸E. 13寸45.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是荥穴: [1分]A. 行间B. 劳宫C. 内庭D. 鱼际E.历兑46. 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 [1分]A. 脏象学说B.阴阳学说C. 五行学说D.气血学说E. 经络学说47. 治疗筋病时应首选下列何穴: [1分]A.太渊B. 膻中C.大杼D. 阳陵泉E.阴陵泉48. 我国第一位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1分]A.李学川B.孙思邈C.王焘D. 王惟一E.滑伯仁49. 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1分]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B.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C.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E.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5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脉: [1分]A.十二经别B. 十二经筋C. 十五络脉D. 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51. 《内经》中记载的经穴数目约为: [1分]A. 361个B. 365个C. 309个D. 345个E.160个52. 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家是: [1分]A. 滑伯仁B.王惟一C.王冰D. 杨继洲E.王焘53. 下列属于原穴的是: [1分]A.后溪B.内关C.太冲D.阳溪E. 申脉54. 下列属于郄穴的是: [1分]A. 偏历B. 太溪C.通里D.孔最E. 曲池55.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是井穴: [1分]A.少府B. 少冲C. 少泽D.少商E.中冲5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发展阶段: [1分]A.以痛为输的阶段B. 定位命名阶段C.确定主治的阶段D. 分类归经阶段E. 近代研究阶段57. 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经脉是: [1分]A. 奇经八脉B. 十五络脉C. 十二经筋D.十二经别E. 十二皮部5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治疗作用: [1分]A. 近治作用B.中治作用C. 远治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E. 双相良性调节作用59. 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1分]A.12寸B. 13寸C.14寸D.16寸E.18寸6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络学说形成的途径: [1分]A. 针灸按摩传感现象的推理B.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C.腧穴疗效的总结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D. 中药疗效的反应E.解剖、生理的启发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 经穴B. 奇穴C. 腧穴D. 募穴E.输穴1. 归属于十四正经的是: [1分] AA B C D E2. 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是:D [1分]A B C D E3. 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的是:B [1分]A B C D E4.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是: [1分]A B C D E5. 穴位的统称是: [1分]A B C D EA. 原穴B. 郄穴C.八会穴D. 八脉交会穴E. 背俞穴6.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的八个腧穴是: [1分]A B C D E7. 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是: [1分]A B C D E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8.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是: [1分]A B C D E9.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 [1分]A B C D EA. 六腑病症、气逆泄泻B. 体身沉重、关节痛C. 热病D. 胃脘满闷,并具有急救、清热、止痛、消炎作用E.外感病、咳嗽、气喘10. 井穴主治: [1分]A B C D E11. 输穴主治: [1分]A B C D E12. 荥穴主治: [1分]A B C D E13. 合穴主治: [1分]A B C D EA. 治疗急性病症B. 治疗表里两经病症C.治疗六腑病症D. 治疗五脏六腑病患,具有补虚泻实作用E. 既治本经病,又治交会经脉病14. 原穴: [1分]A B C D E15. 郄穴: [1分]A B C D EA. 带脉B. 督脉C. 任脉D.阴跷脉E. 阳跷脉16. 足临泣穴通于: [1分]A B C D E17. 申脉通于: [1分]A B C D E18. 照海穴通于: [1分]A B C D E19. 后溪穴通于: [1分]A B C D E20. 列缺穴通于: [1分]A B C D EA. 滑伯仁B.皇甫谧C. 杨继洲D. 李学川E. 王惟一21. 《十四经发挥》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2.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3. 《针灸大成》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4.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5. 《针灸逢源》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A. 调节全身阴经经气B.调节全身阳经经气C.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D. 约束诸条经脉E. 涵蓄十二经气血26. 阴阳跷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27. 冲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28. 任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29. 带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30. 督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A. 输布气血,渗灌濡养周身B.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活动功能C.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反映病证D.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灌渗调节作用E.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31. 十二皮部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32. 奇经八脉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33. 十五络脉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34. 十二经别的作用是: [1分]EA B C D E35. 十二经筋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A.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经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B.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C.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D.十二经脉分出的较粗大的深入体腔的支脉E.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36. 十二经脉是: [1分]A B C D E37. 十二经筋是: [1分]A B C D E38. 经络是: [1分]A B C D E39. 十二经别是: [1分]A B C D E40. 十二皮部是: [1分]A B C D E《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我国最早的两具针灸铜人铸造于何朝代: [1分]A. 晋朝B.北宋C. 唐朝D.元朝E. 明朝2. 三阴交是哪三经的交会穴: [1分]A. 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之会B.足太阴、阴维、足厥阴之会C.足少阴、足厥阴、阴维之会D. 足少阴、足太阴、阴维之会E. 足少阴、足厥阴、阴跷之会3.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由哪几方面组成: [1分]A. 阴阳、五行、脏腑B. 五行、手足、阴阳C.脏腑、阴阳、手足D.手足、五行、脏腑E. 以上均非4. 下列有关络脉的内容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A.奇经八脉各有一络脉B. 十二经各有一络脉C. 督脉之络(长强)D. 任脉之络(鸠尾)E. 脾之大络(大包)5. 八会穴中的骨会是: [1分]A.大椎B. 大杼C. 巨骨D. 绝骨E. 大包6. 治疗急性病症时宜选下列哪中特定穴: [1分]A. 郄穴B.下合穴C. 络穴D. 原穴E. 背俞穴7. 在十二经脉中,同名的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1分]A. 头面部B. 额头部C.上肢部D. 胸腹部E.下肢部8. 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是指: [1分]A. 任脉B. 带脉C.冲脉D.足阳明胃经E. 足太阴脾经9.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1分]A. 14寸B. 12寸C. 9寸D.8寸E. 6寸10. 经穴的总数为: [1分]A. 360个B. 361个C. 362个D. 365个E.366个11. 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1分]A.《明堂孔穴针灸治要》B.《针灸甲乙经》C.《针灸聚英》D.《十四经发挥》E.《针灸大成》12. 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1分]A. 6寸B. 7寸C. 8寸D. 9寸E. 12寸13. 以下除哪一项以外均是背俞穴: [1分]A. 胆俞B. 胃俞C. 膈俞D.三焦俞E.肾俞14. 阿是穴是指: [1分]A. 与病变有关的压痛点B.病变局部中心的腧穴C. 病变局部的腧穴D.经穴以外的腧穴E. 经外奇穴以外的腧穴15. 十五络脉中的脾之大络散布于: [1分]A. 胸胁B.腋下C.颈项D.腹部E.全身16. 经络学说中“阳脉之海”是指: [1分]A. 督脉B. 阳维脉C. 阳跷脉D.足阳明经E. 足太阳经17. 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欧洲: [1分]A. 公元13世纪末14世纪初B. 公元14世纪末15世纪初C.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D.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E. 公元17世纪末18世纪初18. 十二皮部是指: [1分]A.人体皮表的十二个分区B.与十二经脉相联系的皮表区域C. 十二经脉最浅表的部分D. 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分E. 十二经的络脉中,位于皮表的浮络19.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1分]A.《内经·素问》B.《内经·灵枢》C.《针灸甲乙经》D.《明堂孔穴针灸治要》E.《难经》2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定位方法: [1分]A.自然标志取穴法B.骨度分寸取穴法C.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D.简便取穴法E. 经验取穴法21. 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1分]A.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B.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D. 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E.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22. 在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1分]A. 头面部B.头项部C. 胸部D. 腹部E.四肢末端23. 八会穴中的脏会是: [1分]A. 阴陵泉B.足三里C. 期门D. 章门E.中脘24. 八会穴中的腑会是: [1分]A. 上脘B. 中脘C. 巨阙D. 膻中E. 关元25.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1分]A.13寸B. 14寸C.12寸D. 18寸E. 16寸26. 下列哪一项不是募穴: [1分]A. 气海B. 日月C. 巨阙D. 中极E.天枢27.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1分]A. 皇甫谧B.王叔和C.华佗D. 孙思邈E. 杨继洲28. 《甲乙经》中所记载的腧穴数目为: [1分]A.160个B. 359个C. 349个D. 354个E. 361个2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奇经八脉的特点: [1分]A.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B. 无阴阳表里关系C. 多自下而上行、无循环流注现象D. 除任、督二脉外无独立的输穴E. 是经络系统的核心30. 《针经》是指下列哪部书: [1分]A.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B.《内经·灵枢》C.《内经·素问》D.《针灸甲乙经》E.《针灸大成》31. 继《内经》之后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1分]A.《难经》B.《千金方》C.《外台秘要》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甲乙经》32. 络学说中“阴脉之海”是指: [1分]A. 足太阴脾经B. 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 手少阴心经E.以上均非33. 下列特定穴中,除哪种穴以外基本部位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1分]A.八会穴B. 原穴C. 五输穴D. 郄穴E. 八脉交会穴34. 下列十二经脉循行走向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A.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B.手三阴经从胸走手C.手足阳经从手走足D.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E.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35. 前发际至后发际的骨度分寸是: [1分]A. 5寸B. 8寸C. 12寸D.13寸E.14寸36. 下列哪一项不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的经脉: [1分]A. 手三阳经B.手三阴经C.足三阴经D. 十二经别E. 十二经筋37. 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日本和朝鲜: [1分]A. 公元4世纪B.公元5世纪C. 公元6世纪D.公元7世纪E.公元8世纪3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脉的作用: [1分]A. 运行气血、调节阴阳B.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C. 网络联缀、形成整体D.防御疾病、反映症候E.接受刺激、调节虚实39. 治疗腑病宜选用下列哪类特定穴: [1分]A. 络穴B.原穴C. 郄穴D.五输穴E.下合穴40. 一夫法是指: [1分]A. 拇指同身寸B.食指同身寸C. 中指同身寸D. 手指同身寸E. 横指同身寸4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 [1分]A.与十二经脉的体表基本一致B.与脏腑相属络C. 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D. 结聚于关节部E. 结聚于骨骼部42. 特定穴中的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1分]A. 气、血、脑、髓、筋、脉、胆、女子胞B. 脏、腑、经、脉、气、血、阴、阳C.气、血、脑、髓、津、神、脉、络D.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E. 脑、髓、脏、腑、脉、胆、筋、骨43. 胃经的络穴是: [1分]A. 中脘B.足三里C.条口D.丰隆E.内庭44.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1分]A.12寸B. 8寸C. 9寸D. 12寸E. 13寸45.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是荥穴: [1分]A. 行间B. 劳宫C. 内庭D. 鱼际E.历兑46. 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 [1分]A. 脏象学说B.阴阳学说C. 五行学说D.气血学说E. 经络学说47. 治疗筋病时应首选下列何穴: [1分]A.太渊B. 膻中C.大杼D. 阳陵泉E.阴陵泉48. 我国第一位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1分]A.李学川B.孙思邈C.王焘D. 王惟一E.滑伯仁49. 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1分]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B.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C.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E.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5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脉: [1分]A.十二经别B. 十二经筋C. 十五络脉D. 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51. 《内经》中记载的经穴数目约为: [1分]A. 361个B. 365个C. 309个D. 345个E.160个52. 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家是: [1分]A. 滑伯仁B.王惟一C.王冰D. 杨继洲E.王焘53. 下列属于原穴的是: [1分]A.后溪B.内关C.太冲D.阳溪E. 申脉54. 下列属于郄穴的是: [1分]A. 偏历B. 太溪C.通里D.孔最E. 曲池55.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是井穴: [1分]A.少府B. 少冲C. 少泽D.少商E.中冲5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发展阶段: [1分]A.以痛为输的阶段B. 定位命名阶段C.确定主治的阶段D. 分类归经阶段E. 近代研究阶段57. 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经脉是: [1分]A. 奇经八脉B. 十五络脉C. 十二经筋D.十二经别E. 十二皮部5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治疗作用: [1分]A. 近治作用B.中治作用C. 远治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E. 双相良性调节作用59. 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1分]A.12寸B. 13寸C.14寸D.16寸E.18寸6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络学说形成的途径: [1分]A. 针灸按摩传感现象的推理B.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C.腧穴疗效的总结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D. 中药疗效的反应E.解剖、生理的启发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 经穴B. 奇穴C. 腧穴D. 募穴E.输穴1. 归属于十四正经的是: [1分] AA B C D E2. 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是:D [1分]A B C D E3. 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的是:B [1分]A B C D E4.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是: [1分]A B C D E5. 穴位的统称是: [1分]A B C D EA. 原穴B. 郄穴C.八会穴D. 八脉交会穴E. 背俞穴6.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的八个腧穴是: [1分]A B C D E7. 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是: [1分]A B C D E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8.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是: [1分]A B C D E9.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 [1分]A B C D EA. 六腑病症、气逆泄泻B. 体身沉重、关节痛C. 热病D. 胃脘满闷,并具有急救、清热、止痛、消炎作用E.外感病、咳嗽、气喘10. 井穴主治: [1分]A B C D E11. 输穴主治: [1分]A B C D E12. 荥穴主治: [1分]A B C D E13. 合穴主治: [1分]A B C D EA. 治疗急性病症B. 治疗表里两经病症C.治疗六腑病症D. 治疗五脏六腑病患,具有补虚泻实作用E. 既治本经病,又治交会经脉病14. 原穴: [1分]A B C D E15. 郄穴: [1分]A B C D EA. 带脉B. 督脉C. 任脉D.阴跷脉E. 阳跷脉16. 足临泣穴通于: [1分]A B C D E17. 申脉通于: [1分]A B C D E18. 照海穴通于: [1分]A B C D E19. 后溪穴通于: [1分]A B C D E20. 列缺穴通于: [1分]A B C D EA. 滑伯仁B.皇甫谧C. 杨继洲D. 李学川E. 王惟一21. 《十四经发挥》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2.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3. 《针灸大成》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4.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25. 《针灸逢源》的作者是: [1分]A B C D EA. 调节全身阴经经气B.调节全身阳经经气C.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D. 约束诸条经脉E. 涵蓄十二经气血26. 阴阳跷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27. 冲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28. 任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29. 带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30. 督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A. 输布气血,渗灌濡养周身B.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活动功能C.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反映病证D.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灌渗调节作用E.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31. 十二皮部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32. 奇经八脉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33. 十五络脉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34. 十二经别的作用是: [1分]EA B C D E35. 十二经筋的作用是: [1分]A B C D EA.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经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B.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C.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D.十二经脉分出的较粗大的深入体腔的支脉E.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36. 十二经脉是: [1分]A B C D E37. 十二经筋是: [1分]A B C D E38. 经络是: [1分]A B C D E39. 十二经别是: [1分]A B C D E40. 十二皮部是: [1分]A B C D E《针灸推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