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简答题教程文件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1.1 多重人格障碍是以下哪种精神疾病的特征?A. 抑郁症B. 躁狂症C. 强迫症D. 躯体形式障碍1.2 下列哪种症状不属于焦虑症的典型表现?A. 头痛和肌肉紧张B. 心悸和气短C. 反复洗手和消毒D. 幻听和幻视1.3 抗精神病药物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什么?A. 高热和白细胞减少B. 嗜睡和口干眼干C. 抑制骨髓功能和白细胞增多D. 静坐不能和四肢僵直1.4 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包括以下哪些?A. 幻听和妄想B. 强迫观念和恐惧C. 记忆障碍和智力下降D. 失眠和食欲减少1.5 自杀行为风险评估时,下列哪种因素可能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A. 社交支持和积极应对B. 家庭稳定和经济安全C. 精神疾病和药物滥用D. 高学历和职业成功2. 答案2.1 多重人格障碍是属于躯体形式障碍的特征。
(答案:D)2.2 反复洗手和消毒不属于焦虑症的典型表现。
(答案:C)2.3 抗精神病药物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和口干眼干。
(答案:B) 2.4 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包括幻听和妄想。
(答案:A)2.5 精神疾病和药物滥用可能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
(答案:C)注意: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学习和专业知识进行理解和判断。
在考试或实践中,请以教材和专业指南为准。
结束语精神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供了一些精神科护理学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进行学习和复习。
当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还需结合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源进行系统学习。
祝愿大家在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A.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B. 保持患者安全和舒适C.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D.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答案:D2.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精神科疾病?A. 精神分裂症B. 抑郁症C. 糖尿病D. 躁郁症答案:C3.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抗抑郁药?A. 氯丙嗪B. 氟西汀C. 碳酸锂D. 阿米替林答案:B4. 以下哪种护理措施不正确?A.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B. 保持患者的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C. 对患者进行强制性治疗D.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答案:C5. 以下哪种症状不属于躁郁症?A. 情绪低落B. 精力充沛C. 睡眠障碍D. 食欲减退答案:B6. 以下哪种护理措施不正确?A. 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B. 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和副作用C. 不定期巡查患者病房D. 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答案:C7.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A. 精神分裂症B. 抑郁症C. 应激性障碍D. 脑部肿瘤答案:D8.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抗精神病药?A. 氟西汀B. 氯丙嗪C. 碳酸锂D. 阿米替林答案:B9. 以下哪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A. 幻觉B. 妄想C. 情感淡漠D. 焦虑答案:D10. 以下哪种护理措施不正确?A. 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B. 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和副作用C. 不定期巡查患者病房D. 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答案:C二、填空题1. 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精神科疾病患者的护理理论和实践的一门学科,其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保持患者安全和舒适、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2. 精神科疾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郁症、应激性障碍3. 抗抑郁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精神科护理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精神科护理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绪论1.精神障碍护理学的概念:精神障碍护理学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专科护理学。
它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2.精神障碍护理学的特点(1)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心理体验和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2)更加强调护患沟通以及沟通技巧的运用。
(3)更加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背景。
(4)更加突出对患者躯体、攻击、自伤(杀)等风险因素的评估。
3.精神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饮食护理:(1)进餐前护理(2)进餐中护理安全护理包括患者的安全护理和物品安全管理。
4.患者的安全护理:(1)床位安置(2)定时清点患者数目(3)做到重点患者心中有数(4)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5)加强巡视(6)评估患者服药的依从性(7)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及各种制度5.物品安全管理:(1)禁止携带危险物品(2)统一保管物品(3)安全检查(4)定时清点危险物品(5)钥匙使用制度(6)禁止携带贵重物品6.心理护理:概念: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
7.心理护理目标(1)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帮助其正确地认识疾病。
(3)为患者提供负性情绪的排解方法,减轻其不良情绪,积极接受治疗。
8.心理护理特点(1)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护理领域,有别于一般的心理治疗。
(2)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全过程。
包括言语与非言语行为。
(3)心理护理的效用随时体现在护理活动中。
方法A、一般性心理护理: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用爱心、耐心及良好的沟通技巧最大化地与患者相处;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护理环境;尽量主动满足患者合理的需要。
B、支持性心理护理:使用共情的技巧,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和需求;给予积极的倾听,恰当的解释,适当的保证,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陪伴患者。
精神科护理学简答题

精神科护理学简答题精神科护理学简答题精神科护理学学科特点精神科护理学学科任务精神科护理目标精神科基础护理的内容精神科安全护理的内容精神科心理护理的内容护患沟通的作用护患沟通的基本原则护患沟通的基本技巧护患沟通的四个阶段应对冲突危机的沟通原则与精神障碍发生有关的因素精神科诊断原则应激与应激相关障碍的关系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功能性幻觉与反射性幻觉的区别内感性不适与感知综合障碍的鉴别错构与虚构的鉴别精神发育迟滞与痴呆的区别自知力的判断层次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要点遗忘障碍的常见临床类型及处理原则谵妄患者的安全护理谵妄患者的症状护理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痴呆患者的症状护理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处理原则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分类酒精戒断症状的治疗原则酒精所致躯体损害康复阶段的治疗措施酒依赖患者的安全护理酒依赖患者的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原则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原则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情感症状精神分裂症行为症状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护理问题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护理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护理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护理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心境障碍的治疗原则抑郁发作对有自伤自杀患者的护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锂盐的适应症与不良反应 SSRIs的适应症与不良反应神经症的共同特点神经症的治疗原则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急性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性应激反应的治疗原则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原则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适应障碍的治疗原则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童年离别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童年恐怖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选择性缄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孤独症患儿生活自理能力、情感交流、语言沟通的训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及注意力训练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安全护理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训练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精神分析的技术方法认知治疗的技术方法行为治疗的技术方法家庭治疗的理论家庭治疗的基本技术心理治疗的作用心理治疗的适应症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心理咨询的技术心理咨询的方法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康复训练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 格式 .资料.二、单项选择题(25 分,每小题 1 分)1、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A)A、思维障碍B、记忆障碍C、意志障碍D.行为障碍E、情感障碍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内容障碍形式上以哪种妄想最具特征性和诊断价值(B)A、继发性妄想B、原发性妄想 C 、夸大妄想 D 、非血统妄想 E 、被害妄想3、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大多是( B )A. 儿童期B. 青年期C.中年期D.更年期E.老年期4、某青少年男性,15 岁,家人诉其近 2 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 不与人交往 , 孤僻离群 , 对亲人冷淡 , 不讲究个人卫生, 常独自发呆自笑。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E)A、抑郁症 B 、孤独症 C 、心境障碍 D 、人格障碍 E 精神分裂症5、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出现幻觉CA、幻嗅 B 、幻味 C 、幻听 D 、幻触 C 、幻视6、对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D )A. 饮食护理B.睡眠护理C.日常生活护理D.安全护理7、朱某,女,19 岁,患者照镜子说:“自己的脸变得高低不平,鼻子变得特别大,象一座小山丘一样,;嘴却歪到一边了,自己变得太丑了,不敢见人。
”该症状可能是E:A、体感异常B、错视 C 、感觉障碍D、幻触 E 、体型障碍8、易某,女,23 岁,医生问她“你是哪里人?”患者答“我是中国人,祖国在我心中,我从三中毕业,又到山中去,我们矿物局在山中,我在锡矿山当会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新的时代,培养了新人,我们都是新一代的接班人⋯”该症状可能是(E)A、思维云集 B 、思维插入 C 、思维中断 D 、病理性赘述 E 思维奔逸9、鲁某,男,28 岁,病人自述“脑子里空洞洞的,不想任何问题,也没有什么事情可想”该症状可能是:( D)A、思维中断 B 、思维松散 C 、思维不连贯 D 、联想贫乏 E、思维破裂10、周某,女,46 岁,医生问:“你感到哪里不舒服?”患者回答:“我左耳痛,背也痛,老陈来了,我小孩读书,我不放心,我左边这只腿有点麻木,昨晚响个不停,我睡不着,那只日光灯不亮,我的儿子会出事⋯⋯”该症状可能是( A )A 思维破裂B 思维松弛C思维不连贯 D 思维中断E思维插入11、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C)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12、彭某,男,47 岁,病人每天反复说:“你是医生⋯医生⋯⋯医生⋯,请你给我看病⋯⋯看病⋯⋯看病⋯⋯我要回家⋯⋯回家⋯⋯回家⋯⋯”该症状可能是(C)A 持续语言B刻板语言 C 重复言语D模仿语言E病理性赘述13、刘某,女,24 岁,医生在问她病情时,将自己的眼镜取下放在桌上,病人对医生说:你把眼镜取下是想告诉我,不要太清楚地看这个世界。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精神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A.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B. 维持患者的正常生活功能C.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D. 消除患者的精神症状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A. 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求B. 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C. 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重返社会D. 护理患者的家属和亲友答案:D3. 以下哪种患者需要进行严密观察?A. 抑郁症患者B. 精神分裂症患者C. 躁狂症患者D. 神经衰弱患者答案:B4.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抗抑郁药?A. 丙咪嗪B. 氟西汀C. 阿米替林D. 氯硝西泮答案:D5. 以下哪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A. 幻觉B. 妄想C. 情感淡漠D. 言语杂乱答案:C6. 以下哪种症状不属于躁狂症的典型表现?A. 情感高涨B. 精力充沛C. 睡眠需求减少D. 食欲减退答案:D7. 以下哪种护理措施不正确?A. 确保患者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B.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C. 给予患者足够的自由度D. 严格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答案:D8. 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立即通知医生?A. 患者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B. 患者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C. 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D. 患者忘记服药答案:D9. 以下哪种护理措施不是针对抑郁症患者的?A.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B.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C. 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D. 给予患者强烈的刺激答案:D10.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抗精神病药?A. 氯丙嗪B. 奥氮平C. 利培酮D. 阿米替林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维持患者的正常生活功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重返社会。
2. 请简述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
答案: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包括: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重返社会,护理患者的家属和亲友。
精神科护理学简答题

精神科护理学简答题
1.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它有哪些主要症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影响人们思维、感情和行为的严重精神障碍。
其主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平淡、社交退缩等。
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思考难度、意志衰弱、自我疏离等症状。
2.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悲伤、沮丧、失眠、食欲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自责等。
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电击疗法。
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和镇静剂,心理治疗主要以认知行为治疗和心理动力治疗为主,电击疗法则是通过电流作用于大脑,改善抑郁症状。
3. 焦虑症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进行治疗?
焦虑症的主要症状包括紧张、恐惧、心悸、出汗、头痛等,常伴随着慌张、不安和不安全感。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以抗焦虑药物为主,心理治疗则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暴露疗法和心理动力治疗等,旨在探讨焦虑症的根源,并通过行为和思维习惯的调整来减轻和预防症状。
4. 什么是人格障碍?它有哪些类型?如何治疗?
人格障碍是一种长期存在的行为和情感模式,这些模式通常与
个体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
主要类型包括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人格障碍、强迫人格障碍等。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是以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为主。
心理治疗则包括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和群体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探讨成因并改变障碍性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精神科护理》简答题(1)

精神科护理学简答题问答题(每题 5 分,共 100 分)1. 题目: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答案:①研究和实施对精神障碍患者科学管理的方法和制度,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和健康;②研究和实施接触、观察精神障碍患者的有效途径,通过各项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③研究和实施对各种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④研究和实施对精神障碍患者各种治疗的护理,确保医疗任务顺利实施;⑤维护患者利益和尊严,帮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复发,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2. 题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有哪些?答案:①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他人),与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有关;②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精神状态异常、行为紊乱等有关;③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幻觉、妄想、木僵等有关,导致食欲下降或拒食;④睡眠形态紊乱,与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导致的兴奋、紧张有关;⑤社交孤立,与精神状态异常、行为退缩等有关。
3. 题目:如何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答案: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真诚、友善、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②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负面情绪,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③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引导患者分析抑郁的原因,但不强行要求患者接受;④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患者回忆过去的成功经历和愉快时光;⑤与患者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⑥组织患者参加适当的团体活动,鼓励患者与其他病友交流,减轻孤独感。
4. 题目:躁狂症患者兴奋躁动时的护理措施有哪些?答案:①安排在安静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可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房;②专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行为,防止发生意外;③避免激惹患者,对患者的过激言行不给予正面冲突,采用温和的语言和态度对待;④必要时给予适当约束,以保护患者和他人安全,但要注意约束的松紧度和观察肢体血液循环;⑤协助患者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饮食、饮水、排泄等,保证患者营养和水分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何谓感觉、知觉及感知综合障碍?
答: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形状等,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是某一事物的不同属性在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所形成的总的整体印象。
如果感觉或知觉体验与外界客观事物或事实不相符,则分别称为感觉障碍或知觉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是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正确感知,如知道是某个人或某种动物等,但对该客体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颜色、形状、距离、位置等,却产生错误的感知。
2.何谓幻觉?常见的幻听分为哪几类?。
答: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之一。
幻听既有言语性幻听,也有非言语性幻听,临床上常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具有诊断意义。
依据幻听内容,常可分为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及命令性幻听。
幻听常可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
3. 何谓妄想?
答: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妄想具有以下特征:①病理性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②妄想内容以患者为中心,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患者的个人利害有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④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4.何谓遗忘及常见分型
答:遗忘是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常可分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及界限性遗忘。
顺行性遗忘是指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常常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所致,如脑震荡及脑挫伤患者。
逆行性遗忘是指不能回忆紧接着疾病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经历,也常见于脑外伤及急性脑血管疾病。
上述两种遗忘阶段的长短及预后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
界限性遗忘,又称为心因性遗忘,是指把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遗忘的发生常与强烈的精神刺激及情绪的波动有关,遗忘的内容具有高度选择性,常与强烈的恐惧、愤怒及羞辱的情景及场面有关,多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病。
5.何谓定向力?
答:定向力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前者称为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后者称为自我定向力。
时间定向包括对当时所处时间的认识及年、月、日的认识;地点定向是指对所处地点的认识,包括街道、楼层及毗邻关系等;人物定向是指辨别周围环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与患者的关系;自我定向包括对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状况的认识。
定向障碍多见于症状性精神病或脑器质性精神病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痴呆时。
此外,精神病人尚可出现双重定向,即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地点、人物出现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外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是妄想性判断或解释。
6.何谓情绪、情感、激情及心境?
答:情感(affect)及情绪(emotion)在精神医学中常作为同义词,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的相应的内心体验,情感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原始的、低级的情感逐渐发展成为复杂、高级的情感,原始情感常与本能欲望有关,而高级情感是人类特有的。
激情是指突然产生的、猛烈而爆发的情感,如愤怒、狂喜、绝望等。
心境(mood)是指一种较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它是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通常所说的情感障碍就是指
心境障碍。
7.何谓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有哪些类型?
答: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思维、情感及行为的多种形式的兴奋,通常可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及非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可见于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
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躁狂性兴奋:指行为动作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与环境密切联系,行为具有目的性、可理解性,可引起共鸣,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一致的,给人以感染力,多见于躁狂症。
②青春性兴奋:指行为动作与其他精神活动之间的同一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行为动作无明显目的及指向性,以致杂乱无章,不可理解,本能意向可能增强,严重时出现意向倒错,整个行为动作显得愚蠢幼稚、荒谬离奇,不能引起共鸣,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③紧张性兴奋:常与紧张性木僵交替出现,兴奋常突然发作,强烈而粗暴,具有冲动性,往往无端攻击他人或毁物,既无明确原因,也无明确的目的和指向,使人无法捉摸,难以预防,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④器质性兴奋:行为动作杂乱,带有冲动性,甚至可出现攻击性行为,日常活动常常缺乏目的性,这类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思维活动迟缓,情感脆弱不稳,易激惹,可出现欣快,也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于脑器质性疾病患者。
8.何谓木僵状态?常见有哪些类型?
答:木僵是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可维持很长时间。
轻度木僵称为亚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答、唤之不动、表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解大小便。
木僵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紧张性木僵:是紧张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类运动性抑制表现,木僵程度不一,轻时言语、动作及行为的显著减少,呈亚木僵状态,严重时运动完全抑制,呈典型木僵状态,僵住不动。
在木僵基础上,有些患者肢体可任人摆布,即使一个极不舒服的姿势也可保持很久不动,这种现象称为腊样屈曲。
如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姿势,患者也可维持很长时间不动,称为空气枕头。
患者意识一般清晰,对外界仍能感知,事后能回忆发作过程。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②心因性木僵:是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作用下出现的普遍抑制状态,病人的活动显著减少,呆滞、缄默、拒食,甚至呈现僵住状态,躯体方面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面色潮红或苍白、出汗及瞳孔的变化,可有轻度意识障碍,一般当环境改变或外因消除后,木僵症状就可消失,事后患者常不能完全回忆。
③抑郁性木僵:常由急性严重抑郁引起的,患者反应极端迟钝,经常呆坐不动或卧床不起,且缄默不语,在反复劝导或追问下,有时对外界刺激尚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如点头或摇头,在木僵之前、之中及之后尚有抑郁情绪表现,有时有消极观念或行为,病人的表情或姿势与其内心体验是一致的,常见于抑郁症。
④器质性木僵:常见于脑炎、脑肿瘤、癫痫、脑外伤或中毒的患者,病人可呈木僵或亚木僵表现,此外,患者尚有相应的器质性疾病的病史或体征。
9.何谓自知力?.
答: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态并愿意接受治疗称为“有自知力”;否认自己的病态并拒绝接受治疗称为“无自知力”;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有部分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全”。
重性精神病患者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失,他们常常否认有病并拒绝治疗,随着精神症状的消失,患者的自知力会逐渐恢复,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
神经症患者常有自知力并主动求治。
10.依赖的概念及分类。
答:概念:①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②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分类依赖应该分为两类,分别为主观依赖和客观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