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九课第二框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能力: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体验从对挫折的基本认识到怎样战胜挫折的过程,学习从材料、视频中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方法,基本懂得挫折的含义,以及如何战胜挫折。

并且培养一定的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勇气与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二、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以河南暴雨作为时政导入,使学生理解到,生命中难免遇到不测,遇到挫折,人生需要韧性来战胜困难。

运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情境,引发学生对挫折的含义、挫折的不同反应及产生原因和如何正确对待挫折进行思考,突破重点。

最后采用“自我分析”和“猜猜名人”的环节来引出怎样战胜挫折,让学生能够充分从材料中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突出难点,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重难点
重点:
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
如何发现和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四、教学实施的程序
展现生命的韧性和
力量!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超市
1.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有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并整理至少一种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2.你知道有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你从中收获了什么?与同学一起分享。

3.辨析观点:面对挫折,我们有负面情绪是不正常的。

9.2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2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九课珍视生命
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
班级姓名组号使用日期
【中考考点】
正确对待挫折
【学习目标】
1.了解挫折的内涵,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2.学会自我调适和控制,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
导:情境导入: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的事儿
思: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05109,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做好标记,时间5分钟
1、什么是挫折?
2、面对挫折的不同表现以及原因?
3、挫折的影响?(如何看待挫折)
4、面对挫折,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如何做)
议:挫折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展:学生谈论自己经历的挫折并分享从中获得的道理与启发
评:联系本课知识点,进一步理解挫折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
【当堂作业】(时间:10分钟,要求:独立闭卷完成)
组长签字: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D
6.不同意。

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挫折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①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②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班级:7 姓名:备课时间:2016年12月12日主备人:戴祖平审核人:上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分钟)1.知道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各种挫折;2、增强生命的韧性,维护健康,守护生命。

达标检测(20分钟)基础题:一、选择题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

A: 人们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心理反应B: 伟大人物或成功人士所遇到的困难C: 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D: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倒霉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2、你若不想做,就找借口;你若想要做,会找方法。

面对失利与困境,人们有截然不同的反应表明()。

①人生难免会经历挫折②挫折会影响人们的情绪③挫折是一把双刃剑④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选择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不经受任何挫折,将会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的状态,将会变得愚蠢又糊涂。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在人的一生中,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各种挫折B.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促使我们不断进步C.挫折是件好事,并且越多越好D.人生难免有挫折,在挫折面前任何人都是无能为力的4、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带动了原著的大热,书中主人公一句“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值得读者细细品味这句话体现了( )①人生难免会经历挫折②人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③挫折是人生成长的财富,没有挫折不可能成功④要想方设法回避挫折,遇到挫折要绕道而行.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5、在遭遇电击失去双臂后,富庆瑶悟出一个道理:放弃是一种活法,坚持也是一种活法。

她学会了用脚写字、游冰。

她应对挫折的主要方法是①挖掘心理承受力②调节现状③请求帮助④自我修复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6.在学校组织的期中检测中,小蓝擅长的英语学科只考了59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案(无答案)

七(上)《道德与法治》学案第九课探问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习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学习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学习难点: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自主学习生成能力】(阅读课文p105—110,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

)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和。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和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的,但我们需要及时,对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的一部分。

二、发掘生命的力量5.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力,和的能力。

6.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步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和的意志。

7.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并不排除借助,可以向寻求帮助。

【探究+合作+分享】活动一:阅读课文p105大字的内容,思考回答。

●什么是挫折?活动二:阅读课文p106--107大字的内容,思考回答。

●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答:⑴⑵⑶活动三:阅读课文p107—109大字的内容,思考回答。

●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答:⑴⑵⑶活动四:阅读课文p109“方法与技能”栏目中的内容。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活动五:阅读课文p107中间的“探究与分享”栏目中的内容●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生命中旅行,没有不受伤的心。

”这说明( ) A.只有保持乐观心态,才能远航 B.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C.只要不经历挫折就能避免受伤 D.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2.某班学习小组在讨论“挫折”话题时,同学们各抒己见。

正确的是( )A.挫折带给人的只会是损失和痛苦 B.挫折是成长的障碍,应当绕过去C.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使人颓废 D.挫折并不可怕,要勇于战胜挫折3.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生命的韧性,为什么需要增强生命的韧性,以及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命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韧性来更好地面对挫折,从而更好地珍视生命。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但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认识到增强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增强生命的韧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生命的韧性是什么意思,知道为什么要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会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勇敢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生命的韧性,学会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培养他们勇敢面对挫折的勇气。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韧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韧性的理解和感悟。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体验和感受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教学分析。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残疾人运动员、身患重病却依然乐观的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为什么能如此坚强地面对生活?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的品质?通过这些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增强生命的韧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教案

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材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自尊自强”,通过本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生命的力量。

本课分为两目:“生活难免有挫折”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挫折”,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懂得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进而认识到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学情分析】初一阶段的学生面对刚刚进入初中的繁重的课业压力、人际交往烦恼等,遇到了成长中的挫折。

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强,面对挫折束手无策或轻言放弃,从而阻碍了他们的成长。

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中的挫折,提升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挫折;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明确不同的人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和战胜挫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教学难点】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增强生命的韧性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挫折的含义2、挫折具有两面性3、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4、挫折三要素5、正确对待挫折6、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二、发掘生命的力量1、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2、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3、发掘自身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业布置】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一起探讨你从中的收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韧性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韧性,培养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较快,面临着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挑战。

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韧性,学会面对困难,增强心理素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韧性的概念,认识到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增强心理素质,提高生活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韧性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韧性,培养其面对困难的信心。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提高认识。

3.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找出改进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韧性现象,如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服伤痛,学生面对困难坚持学习等。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韧性?为什么我们要增强韧性?2.呈现(10分钟)介绍韧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韧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面临困难时如何坚持和适应的经验。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讨论和分享,总结出增强韧性的一些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给出建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提出自己的计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培养韧性,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并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交的各种挑战。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逐渐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并开始思考如何应对。

然而,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应对挫折的策略和方法,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来培养和增强生命的韧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到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2.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培养韧性的思维方式。

3.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培养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增强生命的韧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到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呈现不同的挫折情境,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挫折的存在和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增强生命的韧性。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巩固学生对增强生命韧性的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师寄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主备人: 2017.12【学习目标】1、了解挫折的含义,理解挫折的影响,知道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2、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欣赏歌曲《真心英雄》: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歌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歌词是哪一句?(2)歌词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彩虹”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风雨”指的是挫折,“彩虹”指的是成功。

也就是说人在取得成功之前,难免会经历挫折,我们学会战胜挫折,才能增强生命的韧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增强生命的韧性》环节二:出示目标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活动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P105-109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挫折?2、造成对挫折不同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的原因是什么?3、挫折有什么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4、怎样正确对待挫折?5、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6、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活动二:说一说1、林肯的一生经历哪些挫折?2、什么是挫折?林肯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他更是一个从种种不幸、失败中走出来的坚强的人。

他的一生波折不断,厄运连连,屡败屡战,却最终成就了辉煌。

1816年他的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他母亲去世。

1831年经商失败。

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

1933年向朋友借一些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17年,才把债还清。

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就快结婚了,但伊人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完全精神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又再度落败。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1.挫折的含义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活动三:七嘴八舌1、说说你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或你听说过哪些名人遭遇过挫折?2、思考这些名人遭遇过挫折后取得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孔子周游列国,历经坎坷、磨难和挫折司马迁因为假投匈奴的李陵求情被施以宫刑,使其精神上受到侮辱和打击,更使其奋发向上,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张海迪,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终身截瘫。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学习,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成功的翻译16本海外著作。

邰丽华两岁时,因一次高烧失去了听力。

没过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关闭了。

那以后,她陷入了无声世界,她靠不懈的拼搏和奋斗,逐渐成长为著名的舞蹈演员,她勤奋敬业、勇于攀登、从不言弃的拼搏精神,见证了残疾人敢于超越常人的奋斗轨迹。

她在2005年的央视春晚上“千手观音”的舞姿至今还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马云: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数学只得了1分。

马云充满了挫败感,之后他跟表弟到一家酒店应聘服务生,结果表弟被录用,自己惨遭拒绝,老板给出的理由是马云又瘦又矮,长相不好。

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数学提高到了19分。

父母劝他放弃,好好学门手艺。

1984年,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数学考了89分,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

霍金:21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医生曾断言他只能活两年,可他坚强地活了下来。

他全身瘫痪,不能言语,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

却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研究宇宙论和黑洞。

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用他的感恩、智慧以及仅有的“小鸡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头),活出了生命的奇迹。

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

海伦·凯勒,87年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

在十九个月时因患脑充血和胃充血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同学们思考这些名人遭遇过挫折后取得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说明生活中难免有挫折。

活动四:情景剧表演《拿到成绩单后》1、情景剧表演的过程中,反映了什么问题?2、你知道同学对待挫折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不同的原因是什么?2、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既然人们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那么他们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活动五:辩论赛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辩题正方观点:挫折是一件好事反方观点:挫折是一件坏事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活动六:真情告白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可以多选)O 惊慌O 无助O 愤怒O 烦恼O 焦虑O 紧张O 担忧O 沮丧O 气馁O 悲伤O 着急O ......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面对挫折及时调整自己,冷静思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

面对挫折,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意志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教师过渡:既然挫折对我们的人生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挫折呢?活动七:我思我悟爱迪生研制电灯时,失败了很多次。

当他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你已经失败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的渺茫,还是放弃吧!”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

”最后经过几千次的实验,它终于成功了。

从他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他能正确对待挫折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1)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2)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不能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意志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活动八:小故事、大道理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

突然,一阵猛烈的风暴压住了他们。

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袭击时,几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

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

当他清醒过来,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这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活下去。

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他一直不停地走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

最后,他回到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帐篷前,队友最终把他救活了。

这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下去,给我们什么启示?说明他懂得发掘生命的力量,去战胜挫折。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能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

那我们怎么样去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呢?活动九:献计献策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小组讨论,学生派代表发言(1)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3)运用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那你知道有哪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吗?①欣赏、培养幽默感。

笑一笑可以帮助你放松肌肉,缓解压力,同时可以从中体悟生活智慧、人生哲理。

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和信任的人谈自己的问题,可以舒缓紧张感,在增进信任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支持,一些具体的经验、建议。

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预料挫折情境可能带给你最糟糕的结果,接受它,你就已经开始转向问题的解决。

④关心、帮助他人。

向处境不利的人提供帮助,可以让眼前的挫折显得不是那么严重。

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技艺,加以培养和发展,使之成为专长。

有了专长,自信心大增,耐挫力就增强了。

环节四:收获平台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环节五:达标检测1、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带动了原著的大热。

书中主人公一句“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这句话体现了()①人生难免会经历挫折②人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③挫折是人生成长的财富,没有挫折不可能成功④要想方设法回避挫折,遇到挫折要绕道而行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2、法国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这句话的寓意()A.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B.每个人都要经历挫折C.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相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D.挫折越多越好3、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

早先他的作品寄出后,等来不少退稿信,甚至受到讥讽。

但他从不气馁,坚持不懈,最终走向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