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扩写句子
三年级句子练习(句型转换、扩句、修辞手法)

三年级句子练习(句型转换、扩句、修辞手法)一、按要求改写句子1、改成“被”字句(1)西门豹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2)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3)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4)父亲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拆成两段;向墙角扔去.(5)村里的人提着斧子砍下山上的树木.2、改成“把”字句(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2)卫生区被同学们打扫得非常干净.(3)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4)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5)女娲救出了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3、改成陈述句(1)画画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2)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3)父母养育了我;我怎么能忘记他们的恩情呢?(4)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5)如果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呢?4、改成反问句(1)面对危险我们应该让别人先脱险.(2)这一池的荷花真像一幅活的画.(3)果园机器人这么聪明能干;真是果农的好帮手啊!二、按要求改句子1、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不肯定句)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1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16、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改为反问句)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三年级扩句练习一、仿造例句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1)例:一辆汽车开过来了.一辆汽车(飞快地)开过来了.1、同学们完成了任务.同学们( )完成了任务.2、大家做游戏.大家( )做游戏.3、少先队员观看美术展览.少先队员( )观看美术展览. 4、我们走过来.我们()走过来.5、远方有一条彩虹.远方有一条()彩虹.6、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7、列车奔驰.列车()奔驰.8、小蜜蜂飞来飞去.小蜜蜂()飞来飞去. 9、浪花跳跃浪花()跳跃.10、黑熊表演节目.黑熊()表演节目. 11、鲜花盛开了.鲜花()盛开了.12、小华做操.小华()做操.13、星星眨眼.星星()眨眼.14、小蝌蚪游着.小蝌蚪()游着.15、小燕子休息.小燕子()休息.16、奶奶打水.奶奶()打水.17、天气热.天气热().18、钱塘江罩着雾.钱塘江笼罩着()雾.19、小松鼠跳.小松鼠()跳.20、小鹿欣赏影子.小鹿欣赏()影子.(2)例:树林里栖息着海鸟.(茂密的)树林里栖息着海鸟.1、湖面上停放着小船.( )湖面上停放着小船.2、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3、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 )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4、天空中挂着月牙儿.()天空中挂着月牙儿. 6、星星挂在天空.()星星挂在天空.7、喜讯传到学校.()喜讯传到学校. 8、列车穿过山谷.()列车穿过山谷. 9、春风吹遍大地.()春风吹遍大地. 10、人们挥舞着鲜花.()人们挥舞着鲜花.11、爸爸是工人.()爸爸是工人. 12、柳条拂动着水面.()柳条拂动着水面.13、同学们回答问题.()同学们回答问题.14、太阳升起来.()太阳升起来. 15、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16、列车奔驰.()列车奔驰.17、小蜜蜂飞来飞去.()小蜜蜂飞来飞去.18、黑熊表演节目.()黑熊表演节目.19、浪花跳跃.()浪花跳跃.20、小蝌蚪游着.()小蝌蚪游着.(3)例:五星红旗飘扬.(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1﹑列车驶过南京长江大桥.( )列车( )驶过南京长江大桥. 2﹑小猫吃着鱼.( )小猫( )吃着鱼.3﹑妹妹捧着苹果.( )妹妹捧着( )苹果.4、小猴子下山来.()小猴子()下山来. 5、太阳升起来了.()太阳()升起来了.6、树上有几个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7、枣树上长出了叶子.()枣树上长出了()叶子.8、风筝在空中飞着.()风筝在空中()飞着.9、小红在读书.小红在()()读书.10、鱼儿在游来游去.鱼儿在()()游来游去.11、蜜蜂在忙着采蜜.()蜜蜂在()忙着采蜜.12、小明在游泳.小明在()()游泳.13、小船驶过来.小船()驶过来.14、云朵在天空中飘动.()云朵在天空中()飘动.15、河水绕着村子流着.()河水()绕着村子流着.16、校园里传来读书声.()校园里传来()读书声.17、街边有一座座楼房.()街边有一座座()楼房.18、树上挂满了柿子.()树上挂满了()柿子.19、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20、孔雀在抖动这尾巴.()孔雀在抖动着()尾巴.二、回答括号里的问题;然后扩写句子.(1)树叶飘落下来.(什么样的树叶?)金黄的树叶缓缓地从树上飘落下来.(2)王英做作业.(怎么样地做作业?)王英在教室里认真的做作业.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扩句.(1)我数着星星.(怎样地数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洪水冲垮了大堤.(什么样的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顶着露珠.(什么样的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杏儿挂满了枝头.(什么颜色的杏儿?或者什么样的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五角星大灯放出光芒.(什么样的光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妈妈缝着纽扣.(怎么样地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红看着书.(怎样看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什么样的锣鼓声;什么样的欢呼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是大楼(哪里的大楼;什么样的大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焰火构成了图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灯照耀着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保护区生长着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敌人杀害了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怀念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事迹激励着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兵马俑吸引了参观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江河里排着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国旗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目光注视着天安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杨梅树吮吸着甘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三年级语文修辞方法练习请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的修辞方法.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7、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8、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9、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10、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11、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12、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13、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14、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12、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1、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作().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作().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比作().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比作().。
三年级语文扩句大全可打印

三年级语文扩句大全可打印三年级语文扩句大全可打印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小明唱着歌。
(2)小猫()钓鱼。
(3)()花儿()开放。
(4)()小鸟唱着()歌。
2、把括号里的词语恰当地放到句子中,使句子表达更具体。
(1)老师批改作业。
(认真地、在灯光下、晚上、一本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太阳升起来了。
(徐徐地、火红、从天边、清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
(1)女孩子在街上走着。
(怎样的女孩怎样走着)————————————————————————————(2) 爸爸看书。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什么书)————————————————————————————(3)同学们做早操。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样)————————————————————————————(4)太阳升起来了。
(什么地方、怎样升)————————————————————————————4、判断下列句子扩写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李时珍是医学家。
明朝的李时珍是一个有名的医学家。
()(2)树上挂满桃子。
林边的大树上,桃子有许多。
()(3)稻谷成熟了。
金黄色的稻谷成熟了。
()(4)阳光抚摸着土地。
温暖的阳光抚摸着田野。
()扩句综合练习(至少扩两处)。
1、小朋友戴上了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女孩子在街上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奶奶接待了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光照射着树林。
三年级语文重点:各种句子的扩写、缩写、仿写、句式变换,需要多读多练习,才能掌握方法句子语文

三年级语文重点:各种句子的扩写、缩写、仿写、句式变换,需要多读多练习,才能掌握方法句子语文模仿句看似简单,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全面的。
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义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和谐等诸多方面。
也间接考察了孩子的知识范围和文化素养,体现了理解、表达、运用的多层次能力要求。
仿写句子是考查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也是锻炼写作能力的基础。
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仿写句子基本要求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
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
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内容协调一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
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
(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
)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关系。
2、句式要统一句型,即句子的结构形式。
统一句型是指被模仿句的结构要和被模仿句的结构一致。
这就需要考生在临摹前仔细观察。
从整体到部分,试题往往给出一个句型,或者要求与划线句相同的句型。
这样,句型的一致性就成了所造句子是否符合要求的关键。
有时候要模仿一个短语,首先要考虑短语结构是否一致。
比如例句是主谓结构,那么仿句也应该是。
3、修辞要相同说辞应该是一样的。
意思是仿拟和仿拟使用的修辞方法应该是完全一样的。
在写作之前,你应该仔细看看使用了哪种或哪些修辞方法。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仿写的方法1、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因为是仿拟,所以不同于一般的造句、作文,但仿拟的例子还是有的。
先从实例分析入手,探讨仿拟和实例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相似之处。
具体来说: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
三年级语文扩写句子试题答案及解析

三年级语文扩写句子试题答案及解析1.按要求写句子。
(7分)(1)扩句:同学们听课。
(2)缩句:我久久地凝视着手中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
(3)自行车撞倒了老奶奶。
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4)他从这么高的树上摔下来,怎么会不疼呢?改为陈述句:(5)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
仿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6)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改为反问句:。
(7)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修改病句:【解析】略2.按要求写句子。
(一)扩写句子。
①一群()蝴蝶()翩翩起舞。
②老师()说:“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二)照样子写句子。
①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②例: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这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
(三)造句①从“舒适” 、“纷纷” 、“喜出望外” 、“应有尽有”中选一个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略3.按要法语写句子。
(10分)(1)李教师送晶晶进了医院。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少年儿童,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秋风阵阵地吹,黄黄的叶子满地落得都是。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莺唱歌。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暑期衔接训练:第7讲扩写、缩写句子

(1)脸上露出笑容。_____________
(2)小鹿散步。_____________
5.仿照例句。完成练习。
例: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缩句)
梧桐树掉下了叶子。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_____________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_____________
【点睛】
扩句,又称扩写,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3.1.一年一班的同学们在平整的操场上尽情的踢球。2.一年五班的小明认真地在洁白的纸上画图画。3.张老师认真地批改小明的数学作业。
【解析】
【详解】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子。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
③________骆驼在沙漠里________走着。
④________橡树________挺立在路旁。
⑤________小鸟在树上________唱歌。
2.扩句,至少扩两处。
1.小沙坐在凳子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彩在天空中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所以本题依次缩写为:
【三升四暑假专项提升】专题03 扩句与缩句(统编版,含答案)

专题03 扩句与缩句【复习指引】在小学三年级,扩句与缩句是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在三年级除了复习、学习基本的扩句缩句的方法外,还重点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根据开头续写故事、根据流程图介绍活动的过程等。
一、扩句缩句复习。
1.扩句(1)什么是扩句?扩句就是在简单的句子的基础上,加一些适当的修饰和限制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2)扩句常见的形式①指定扩写部分式。
如:(金色的)沙滩上有(五颜六色的)贝壳。
②分步扩写式。
如:哥哥是学生。
哥哥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哥哥是北京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③按提示扩写式。
如:(星期天,)妈妈(在商场里)买衣服。
(指明时间,地点)。
④提供扩写词语式。
如:颐和园是大公园。
(北京的,一座,美丽的)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
⑤自由扩写式。
就是不给任何限制或提示,自由地进行扩写。
(3)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如:热心肠的奶奶老奶奶真是个热心肠:遇到有人问路,她要详细地讲好一会儿,如果距离不远就把人送到目的地;去菜市场买菜,她总爱教别人怎么挑新鲜的蔬菜、怎么做菜更好吃。
(4)根据开头续写故事。
如: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
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一只瞌睡虫唱着歌飞到田间,田野里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远处有一个头戴斗笠的老农正坐在田间的树下休息,于是它想飞过去询问一下农忙的情况,顺便交个朋友。
它刚飞到老农面前,还没等开口说话,老农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接着闭上眼睛,倚在树干上睡着了。
瞌睡虫心想:农民伯伯真是太辛苦了,这么快就睡着了,我还是不打扰他了吧。
(6)扩句要注意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
加上的修饰词要准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2.缩句(1)什么是缩句?缩句就是要删去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和“叶”,留下句子的主干。
(2)缩句的方法。
①保留句子的“主干”。
②要缩成最简的句子,要去掉附加成分。
三年级语文下册扩写句子专项训练

扩写句子专项练习强化训练一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天空中飞着一只小鸟。
(蓝蓝的)天空中飞着一只(美丽的)小鸟。
1.柳枝上长出了叶子。
( )柳枝上长出了( )叶子。
2.风筝在空中飞着。
( )风筝在空中( )飞着。
3.小红在读书。
小红在( )( )读书。
4.鱼儿在游来游去。
鱼儿在( )( )游来游去。
5.河水绕着村子流。
( )河水绕着村子( )流。
6.校园里传来读书声。
( )校园里传来( )读书声。
7.街上有一座座楼房。
( )街上有一座座( )楼房。
8.树上挂满了柿子。
( )树上挂满了( )柿子。
9.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
( )雪花从空中( )飘落下来。
10.孔雀在抖动着尾巴。
( )孔雀在抖动着( )尾巴。
11.小船驶过来。
( )小船( )驶过来。
12.云朵在天空中飘动。
( )云朵在天空中( )飘动。
13.我在练习书法。
我在( )( )练习书法。
14.小猴子下山来。
( )小猴子( )下山来。
15.太阳升起来了( )太阳( )升起来了。
16.树上有好多苹果。
( )树上有好多( )苹果。
17.蜜蜂在忙着采蜜。
( )蜜蜂在( )忙着采蜜。
18.小鸟在唱着歌。
( )小鸟在( )唱着( )歌。
19.汽车开过。
( )汽车( )开过。
20.气球飞上了天空。
( )气球( )飞上了( )天空。
21.路灯点亮了夜空。
( )路灯( )点亮了( )夜空。
强化训练二请根据提示进行扩句。
1. 外婆在修鞋子。
提示:怎样的外婆在修什么样的鞋子。
扩句:2. 柳条拂过水面。
提示:什么样的柳条拂过什么样的水面。
扩句:3. 春风吹遍大地。
提示:什么样的春风吹遍什么样的大地。
扩句:4. 天空中挂着圆月。
提示:怎样的天空中挂着什么样的圆月。
扩句:5. 小草吮吸着露水。
提示:什么样的小草吮吸着什么样的露水。
扩句:6. 蜻蜓落在荷花上。
提示:怎样的蜻蜓落在什么样的荷花上。
扩句:7. 阳光抚摸着大地。
提示:什么样的阳光怎样抚摸着大地。
三年级语文仿写句子试题答案及解析

三年级语文仿写句子试题答案及解析1.句式练习(1)春天的邹城是个美丽的季节。
(修改病句)(2)牛顿做好了一架小风车。
(改为“被”字句)(3)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改成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4)照样子写句子。
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5)扩写句子。
一群()蝴蝶()翩翩起舞。
【解析】略2.句子万花筒。
(10分)(1)读一读,用加点的字写话。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2)看一看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并仿写一句不是比喻的句子。
A.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
()B.塞特凯达斯瀑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头,像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C.领头的鸟又飞了起来,好像在视察伙伴们挖得坑。
()D.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
()(3)把下面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这不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一齐舞蹈的场面吗?【答案】(2)C,不是(3)这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一起舞蹈的场面。
【解析】略3.(1)仿照例句语境写句子。
天鹅踏着乐点翩翩起舞。
(2)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它飞得慢。
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答案】(1)拟人(2)……是因为……或因为……所以【解析】略4.照样子写句子。
(3分)例:小草中夹杂着野花。
(绿茸茸的)小草中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1)露珠在滚动。
(2)音乐在山谷里回旋飘荡。
(3)小路穿过树林。
【解析】略5.按要求写句子。
(1)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活动。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曾经:(2)北京是个美丽的地方。
变成问句:(3)加标点。
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呢(4)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天空。
缩句:(5)妈妈反复多次教育我要艰苦朴素。
(修改病句)(6)明月挂在夜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1.学习扩写句子。
2.初步掌握给文章分段的方法(一)【】看句子,想一想你能对这个句子提出怎样的问题?同学们去参观。
例如:到什么地方参观?【参考答案】去参观什么?为什么去参观?(还可以有别的问题)同学们到自然博物馆去参观;同学们到自然博物馆去参观黄河象骨骼化石;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到自然博物馆去参观黄河象骨骼化石。
【】学习扩写句子一、学一学。
一个句子最基本的成分是:谁(人或事物)干什么(怎么样)。
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时常会在句子的这些内容前边加上一些合适的修饰词语,句子的基本的成分就像是一棵大树的主干,其它成分好比是枝叶。
它们能够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具体,明确,生动。
例如:天空中挂着圆月。
什么样的天空挂着什么样的圆月?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扩写“小刚去看演出。
”下面两句哪句对?小刚兴致勃勃地去礼堂看精彩的演出。
小刚和妈妈一起去礼堂看歌舞。
注意:扩句中应注意:要在原句基础上扩。
二、练一练。
1.先提问题,再扩写句子。
我们玩游戏。
提问:扩写:2.扩句(最少两处)。
能力惊人。
3.照样子扩句。
例:老师批改作业。
(辛勤的)老师(认真地)批改(刚刚收到的)作业。
柜台里摆放着玩具。
【答案与提示】1.什么时候?在哪?怎样地?玩什么游戏?下课时,我们在操场上高兴地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提示——根据问题,只要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作为扩写内容。
2.鸟类飞翔的能力十分惊人。
提示——按要求不得少于两处。
做题时一定要仔细看题目的要求。
3.商店的柜台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
提示——(1)这是常见的句子形式。
谁干什么(2)要认真看例子(3)“的”名词前,“地”动词前。
注意写句子时词语的搭配一定要合适。
【】给文章分段一、学一学。
我们在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后,就要给文章分段了。
这里说的“段”,不是指自然段。
我们说的“划分段落”,是指把一篇文章划分长几个大的意义段落。
给文章化分段落,可以了解文章是按怎样地次序安排材料的。
划分段落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同时帮助我们学会组织安排作文材料,提高作文能力。
给文章分段的方法: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写人叙事的文章都会有前因后果,都会交代清楚来龙去脉,这样的文章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也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划分。
只有找准事情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正确地划分段落。
例如:一位大的“军神”1916年3月,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勇敢杀敌,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右眼,伤势严重。
同志们把刘伯承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决定立刻动手术。
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脑神经,刘伯承要求手术时不打麻药。
他为了革命,需要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病人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
他对刘伯承说:“你能顶得住吗?”我要摘除你右眼坏死的眼球,还得一刀一刀割掉烂肉。
”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手术开始了,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大夫,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替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最后,他终于开口对病人说:“你忍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
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手术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72刀,对吗?”沃克大夫十分佩服地说:“对的。
你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刘伯承虽然失去了右眼,但他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不愧为我们党和军队的伟大的“军神”。
这篇文章写的是刘伯承同志眼睛受伤,要求不用麻药做手术的事情。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青年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右眼受伤,且伤势严重。
第二段(第2至7自然段)为了有清醒的大脑,刘伯承坚决不让上麻药。
手术中,它强忍着刻骨的剧痛,一声不吭。
手术结束了,刘伯承被沃克大夫称为“了不起的军神”。
第三段:(第8自然段)刘伯承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2.按时间顺序分段:有的文章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的,在文章中标明时间的词语和句子比较明显,这种词句往往出现在段的开头。
如果把这些语句找出来,分段就比较容易了。
例如:鲶鱼跑了傍晚,爸爸回来了,喜滋滋的。
他买回了3条活蹦乱跳的鲇鱼,说是小贩要回家,廉价卖给他的。
爸爸说:“鲇鱼聪明得很,它会不顾一切地设法溜掉,一定要严加防范!”爸爸把装鱼的桶提进离卫生间很远的厨房,用一个篮子盖严桶口,再压上一块大砧板,还仔细看了看,这才放心地走出厨房。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听见爸爸在厨房里大叫:“鲇鱼跑了!”我连忙从床上蹦下来,跑去看。
只见篮子、砧板横躺在地上,桶里空无一鱼,两条正在挣扎的鲇鱼已经靠近卫生间。
另外一条遍寻不着,大家分析它已经通过卫生间的下水道跑掉了。
妈妈埋怨爸爸:“都是你,昨晚说的话都让鲇鱼听见了。
”后来,我知道了这件事,便暗暗赞叹: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这篇文章写的是爸爸买来鲶鱼,结果第二天有一条鲶鱼跑了的事。
文章的开头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傍晚”“第二天一大早”“后来”。
根据表示时间的词语,全文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至2自然段)爸爸买来三条鲶鱼,并采取严密措施,防范鲶鱼逃跑。
第二段(第3至4自然段)第二天鲶鱼还是逃了,妈妈埋怨。
第三段(第5自然段)我却赞美拼搏中的生命。
【】小铁锤铁锤12岁,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长得很结实。
他非常的聪明、勇敢。
经常给村民探听消息,是个小小情报员。
有一天,他装做放羊的孩子,赶着几只羊,到南山上去放哨。
突然,他看见了一队日本骑兵,小铁锤赶忙给村民报了信。
村里人都躲了起来。
可是,当他想再去给民兵报信时,日本兵发现了他。
前面的人从一匹大白马上下来,对小铁锤说:“小孩,你是干什么的?我看你可像个小八路呀。
”小铁锤指着羊群说:“放羊的。
”鬼子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就让小铁锤把羊赶进李家院子。
小铁锤看见了那匹大白马,心想:我要是能骑着这匹大白马去给民兵送信,那可比走着快多了。
于是他对日本人说:“我给你喂喂马吧,让它吃饱,再给他洗洗澡,让它更好的为你服务。
”日本人听了很高兴,就说“去吧,去吧。
好好喂它,丢了杀你的头。
怕不?”小铁锤说:“怕!”其实他一点都不怕。
小铁锤牵出了马,翻身上马,两腿一夹马肚子,用手使劲一拍马屁股,嘴里大喊:“驾!”大白马像一道白线飞了出去,带着小铁锤一溜烟的去给民兵送信了。
后面,传来了日本兵的叫喊声,接着是杂乱的枪声,但是越来越远……1.按要求填表。
要查的字部首查字法音序字典里的解释应选取哪种解释部首余笔探听(1)寻求;(2)探测;(3)试探;(4)做侦案工作的人装做(1)衣物;(2)打扮;(3)假作;(4)安放。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鬼子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原因是()(1)小铁锤打扮得像放羊的孩子。
(2)小铁锤在鬼子面前十分沉着。
(3)小铁锤愿意给鬼子的马饮水。
3.按要求填表。
4.小铁锤是一个()。
(1)痛恨敌人的孩子(2)保护群众的孩子(3)聪明的孩子【答案与提示】1.探:扌 8 T (1)装:衣 6 Z (3)顺序段的主要内容从哪个自然段起到那个自然段止第一段小铁锤看见日本鬼子赶快回村报信。
第二段小铁锤牵走鬼子的马说去饮水第三段小铁锤骑马跑进了山沟2.(2) 3.1至3;4;5至6。
4.(3)【】从军行王昌龄·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词释义青海:地名,在今青海湖。
雪山:指祁连山,常年积雪。
玉门关:在今甘肃玉门,是唐代的边疆重镇。
破:击败。
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勾结匈奴,多次杀害汉朝使臣。
这里借指侵扰唐朝西北地区的敌人。
古诗今译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名句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
守卫边疆的将士挺立在孤城上,警惕地遥望着四周。
一个“孤”字衬托出形势的严峻和将士的英勇。
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宝,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并且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达到了十分动人的艺术境界。
【】老师的心意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
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
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
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
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
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
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
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写大海的:写山峰的:写涛声的:2.填空回答。
俞伯牙是时代的琴师。
他曾拜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名叫《》的乐曲。
3.给短文分段,用“||”标出。
4.“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老师的用意是什么?【答案例举】1.一望无际高耸入云惊涛骇浪2.春秋成连《高山流水》3.第1自然段是一段第2.—3自然段是一段第4自然段是一段。
4.让他明白亲身体会比闭门造车的创作更加生动。
【】爸爸可以省钱了爸爸,你可以省钱了!”“省什么钱?孩子。
”“今年你不用再花钱给我买课本了,我已经留级了。
”一一天长大爷爷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孙子问:“‘生日’是什么意思?”“生日嘛,就是说爷爷是今天出生的。
”孙子听了,瞪大眼睛说:“嗬,今天生的怎么就长这么大了呀!”教师:学生:年级: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