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磺酸清洗冷却器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设备化学清洗施工方案

设备化学清洗施工方案

化学清洗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1一、编制依据1.1、根据《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794-2012);1.2、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1.3、根据《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S03-88;1.4、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相关内容;1.5、根据《换热器使用维护说明书》相关内容;1.6、根据《中南电力设计院》热网首站相关系统图纸;二、工程概况、施工范围及工程量2.1 XX厂换热器,该设备自2017年投运至今水侧未进行化学清洗,前期设备检修期间发现结垢比较严重,已经影响换热器换热效率。

根据冬季供热生产需求需进行清洗除垢。

根据现场勘查取样分析,结垢样分析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磷酸盐、硅酸盐,四氧化三铁等成分构成。

这种水垢不宜分解。

2.2、施工单位及参数2三、化学清洗流程3.1、化学清洗循环路线根据加热器汽水侧管道布置及设备结构特点,化学清洗工艺流程如下:循环槽→清洗泵→临时管线→加热器进口(水侧进水管道放水)→加热器出口(水侧出口排气)→临时管线---循环槽3.2、详细临时管道布置及防护措施安装根据加热器汽水侧管道布置及设备结构特点及加热器缺陷情况,化学清洗前需将换热器水侧进口与本体连接法兰,规格:DN250。

水侧出口与本体连接法兰,规格:DN250。

正常疏水电动门前法兰,规格:DN200。

危急疏水与本体连接法兰,规格:DN150。

再循环系统与本体连接法兰,规格:DN65。

汽侧放水与本体连接法兰,规格:DN50。

左侧磁翻板水位计下部联通管手动阀前,规格:DN20。

右侧磁翻板水位计下部联通管手动阀前,规格:DN20,按标准要求加装盲板,同时考虑D加热器可能存在内漏现象,化学清洗溶液内漏至汽侧,将正常疏水电动门前母管加装排污管道及隔离门用软管接至塑料容器或凝结水精处理旁地沟处,A、B、C加热器视水循环查漏情况,确定是否加装排污管道及隔离门。

氨基磺酸在发电厂板式换热器化学清洗中的应用

氨基磺酸在发电厂板式换热器化学清洗中的应用

表1 序号
作开展前应当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并重视宣传,相关技术负责人应当编制应急预案及操作措施,以避免在清洗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化学清洗工艺及步骤
化学清洗流程
经拆卸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版检查后,换热板冷端结垢严重,热端无结垢现象,因此本次化学清洗的范围主要是换热器的冷端。

清洗方法采用单回路统。

为了保证本次板式换热器的化学清洗工作顺利的进行,清洗系统的构架选在宽阔、平坦场地,能够确保清洗系统补水及加热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确保场地位置便于废水收集及运输。

清洗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对清洗系统内的转动设备、电气设备、阀门及清洗水箱挂临时设备铭牌,清洗系统外围应设置围栏,挂警示牌,禁止无相关人员出入。

化学清洗所需要的化学药品及分析仪器应当就位,加药操作人员所需要的安全防护具准备完
图2 板式换热器化学清洗流程
0.3MPa
水排掉,并清理清洗水箱,用除盐水将清洗水箱注
图4 板式换热器清洗前
图5 板式换热器清洗后
的化学药品,避开了因战争而导致的限制运输及使用问题,能够有效的解决战乱地区板式换热器的化11 图12
图9 图10
(上接第12页)。

发电厂直流炉300MW机组化学柠檬酸+氨基磺酸清洗技术方案

发电厂直流炉300MW机组化学柠檬酸+氨基磺酸清洗技术方案

目录1.概述 32.化学清洗范围及清洗系统 33.化学清洗工艺 54.化学清洗前临时系统的安装、系统检查及清洗系统应具备的条件75.化学清洗工艺过程及其控制106.清洗质量技术标准127.安全措施128.化学清洗组织措施及分工原则139.化学清洗设备、药品及水量估算1410.工期1611.化学清洗系统图16 1.概述黄埔电厂#5炉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G-1025/16.7-M313UP型直流燃煤锅炉,已经成功运行多年。

由于水质对锅炉运行造成的影响,日积月累在锅炉汽水系统部位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水垢,达到了再次清洗的时限,并且经割管检测,水冷壁腐蚀严重,有很多很明显的裂痕,且垢最里层有单质铜(≥3%)沉积覆盖,针对如此实际情况,并根据DL/T794-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规定,对#5炉汽水系统采用柠檬酸+氨基磺酸清洗及氨洗除铜工艺,在不损害机组设备的前提下清除汽水系统所有的水垢,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锅炉主要参数如下:锅炉蒸发量1025t/h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16.72MPa过热蒸汽温度540℃再热蒸汽压力 3.54/3.32MPa(绝对)再热蒸汽温度320/540℃给水压力21.36MPa给水温度265.4℃预热器热风温度333.9℃锅炉排烟温度130.68℃2.化学清洗范围及清洗工艺2.1.化学清洗范围高压给水管道、省煤器、水冷壁、炉顶过热器、包覆管、低温过热器、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主蒸汽母管和启动分离器(包括内部装置)及有关联箱,包括临时系统,总的水容积约为200m3。

2.2.化学清洗工艺要点由于被清洗的材质有20A、15CrMo、12Cr1MoV、SA213、TP-304H、TP-347H、St45、8Ⅲ、13CrMo44和10CrMo910等碳素钢、合金钢和奥氏体钢,被清洗材质表面腐蚀严重,垢中铜含量较大,以及过热器内垢清洗难等因素,故本次化学清洗采用复合柠檬酸+氨基磺酸酸洗工艺,添加缓蚀剂、消泡剂、还原剂等清洗助剂,酸洗后采用氨洗除铜,然后采用柠檬酸漂洗及联胺钝化。

氨基磺酸-EDTA两步法协调清洗工艺研究及应用

氨基磺酸-EDTA两步法协调清洗工艺研究及应用

氨基磺酸-EDTA两步法协调清洗工艺研究及应用摘要:针对一些运行周期长,锅炉水冷壁结量较大、清洗间隔时间较长的电站锅炉,为获得良好清洗效果以及对设备的充分保护,决定放弃传统的盐酸清洗法,因为该法临时系统庞杂,安装拆卸费时达一周之久,特别是对下联箱堵头的频繁焊割会对金属组织将产生有害影响,不利设备安全运行,因此决定采用两步酸清洗法,即氨基磺酸→ EDTA协调清洗法。

虽然药品价格较盐酸昂贵,但临时系统简单、腐蚀速率低、操作安全,且化学清洗后垢溶物呈溶解状态。

根据对国内200MW以下机组的调查统计,EDTA协调法与之盐酸清洗对比,其总费用相对是高了一些,但出于安全及系统安装简便考虑,所以被广泛采用。

关键词:氨基磺酸初洗;EDTA清洗;钝化、1.小型试验管样试片面积与酸液比例1:3。

1.1管样:某电厂锅炉现场切割管样,呈褐黑色垢。

1.2试片:化工部标准20号钢试片。

1.3氨基磺酸初洗条件:氨基磺酸10%、柠檬酸1%、缓蚀剂:XOF0.5%、0.3%VC、温度:30-40℃、方式:静态水浴、时间;6-8h 。

1.4 EDTA协调清洗条件:EDTA浓度:8%;缓蚀剂:乌洛托平0.3%、MBT0.03%、联氨0.2%;温度:130℃~140℃;方式:不锈钢高压釜于恒温箱中;时间:8 h 。

1.5测试结果:1.5.1垢量:平均755.25.15g/m2;最大821.35mg/m2;1.5.2氨基磺酸清洗腐蚀速度:0.192和0.256g/ m2h;1.5.3 EDTA清洗腐蚀速度:0.299和0.269 g/ m2h;1.5.4两步平均腐蚀速率0.254 g/ m2h;1.5.5除垢率:经过氨基磺酸清洗后管样垢质大部除尽、EDTA清洗后管样内黑色垢质,已全部除净;1.5.6外观描述:管样内的垢质经过两次清洗后全部除净,露出金属本体,呈钢灰色。

试片表面完好,无点蚀、无镀铜、无过洗现象。

1.6试液分析1.6.1氨基磺酸浓度10.1→8.62%,10.3→8.70%1.6.2 EDTA浓度:8.02→ 5.68%;7.96%→ 5.3% ;残液PH值:5.94 和5.96 。

冷却器清洗方案

冷却器清洗方案

氮压机冷却水系统一、氮压机水冷系统参数二、清洗的必要性清洗被称为循环冷却水化学处理的预处理,是循环水系统开车投药前的必要步骤,目的是使化学处理效果得以发挥,使缓蚀阻垢剂的作用正常。

冷却水系统清洗处理是水稳应用技术中很重要的环节,对保护金属表面,充分发挥缓蚀阻垢剂的功能,使冷却水系统获得最高换热效率和最长的设备寿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宜的清洗处理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有效的清洗处理能显著降低腐蚀、结垢和菌藻的产生,对维持冷却水系统的良好冷却效率、增加产量、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作用。

三、清洗工艺现场安装就绪的清洗设备,通常需要进行冷却水系统冲洗,初步除去管道的泥沙和浮锈,随后投加适当的粘泥剥离剂,开动循环水泵,进行除油除污及粘泥处理。

我公司的清洗方案为0.5%~5%质量分数的过碳酸盐-异噻唑啉酮,pH值控制在6.0~10.0,循环清洗20~30min,水温20~40℃,清洗效果非常好。

因为这类清洗剂配方的共同特点是含有一定数量的表面活性剂组分,从分子结构看,具有很强的亲水基团,这些亲水基团的存在,在水中能降低界面上污染液的表面张力,使与金属接触的污染界面充分的湿润、渗透、乳化,分散沉积物。

所以,清洗冷却水系统的粘泥、油污的效果特别好。

在现场清洗操作中,要特别严格控制PH的变化,操作岗位必须备有一台较为精密的PH测定仪,以及进行包括水中浊度、总硬度迅速上升,总硬度含量逐渐升高至保持平稳时,表明系统的清洗处理可以结束。

此外,在现场实际清洗操作中,应当注意清洗循环水的流速尽可能大些,以便使清洗剂与金属表面充分接触,畅通无阻,不留死角。

经清洗处理后的循环水,必须经过中和处理再全部排放掉。

排放完毕,再用新鲜水冲洗冷却水系统,经过再三的置换排放,使系统中残留药剂浓度降到最低限度,并使进注冷却系统的新鲜水达到清澈透明为止。

本次清洗采用的高效清洗除垢剂,该产品具有较强的渗透分散作用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迅速促进锈垢及水垢的溶解和剥离,同时具有良好的去油污功能。

酸洗方案

酸洗方案

E-140酸洗方案
1.酸洗液配制:
酸洗液浓度:10% 酸洗液温度:40℃
氨基磺酸15袋(25Kg/袋)、“907”除垢油2桶(50Kg/桶)
水约1.3m3(水箱2/3) 、低压蒸汽接软管通人水箱内并搅拌。

2、E-140工艺处理:
待脱离子不用冷凝液时,联系调度,准备切E-140循环水上、回水,准备将为冷凝的冷凝液直排地沟(温度约95℃)。

待调度同意后,关脱离子冷凝液进水箱阀,关E-140循环水上、回水阀、副线阀,停P-140泵,开P-140进口及LV-1042出口排地沟导淋(事先将V-140液位降至最低液位,10%)。

开E-140循环水上、回水导淋阀,排尽内部循环水。

联系维修拆开E-140循环水回水管温度表,断开上水管导淋,将酸洗液进口管接至E-140循环水上水E-140管导淋阀处,酸洗液回水管接至E-140循环水回水管温度表法兰处。

3、酸洗时间:约3小时(经验值)
4、酸洗结束判断标准:
配好酸洗液后联系分析做酸洗液浓度,如浓度偏差较大需调整。

酸洗开始15分钟后联系分析做样,做酸洗液中Ca2+、Mg2+、Fe3+浓度,之后每1小时做一次酸洗液中Ca2+、Mg2+、Fe3+浓度,当Ca2+、Mg2+浓度不再上涨,Fe3+上涨,到后期急剧上涨时,说明酸洗效果已达到,酸洗立即停止。

(整理)氨基磺酸清洗冷却器施工方案

(整理)氨基磺酸清洗冷却器施工方案

氨基磺酸清洗冷却器施工方案1、化学清洗工艺的确定原则化学清洗工艺的确定包括清洗剂的选择和清洗工艺条件的确定。

清洗剂应根据被清洗设备的材质、性能及清洗设备的结构、结垢的类型、组成及垢量的大小进行综合选择,然后根据选定的清洗剂确定合理的清洗工艺条件。

清洗剂的品种和清洗方法多种多样,被清洗设备与污垢页千差万别,但选择与确定具体的清洗剂与清洗工艺时;有一些共同的原则,才能选择出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清洗方案。

2、氨基磺酸清洗技术2.1清洗特点氨基磺酸是中等强度的固体无机酸,可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为97,斜方晶系片状结晶,无色无臭,密度为2.126g/cm3,熔点约为205℃。

其特点是不挥发,可避免因挥发而造成的人员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因是固体物料,所以便于运输。

氨基磺酸稳定性很高,室温下存放多年性质不变,不挥发、不吸潮,分解温度高达207℃-260℃才能完全分解,只要维持干燥,则性质稳定,水中溶解性能良好,清洗时不生成盐类沉淀,不含氯离子,对材质使用性广,且对金属的腐蚀性小,加水。

加热溶解后,易水解为酸或硫酸铵,它可同金属氧化物、硫酸盐等反应生成溶解度很大的氨基磺酸铁、钙、鎂等盐类,从而可将这一特性用于清洗水垢和钢铁表面除锈。

因此对钙镁垢清洗能力强。

但清洗铁垢特别是氧化皮的能力稍差。

目前仅用于材质为不锈钢、碳钢、铜及合金等的热交换器、管道等设备的清洗。

氨基磺酸在清洗水垢方面适合饮用茶炉等生活用品的除垢,安全可靠。

电力系统已经有关单位采用氨基磺酸进行大型锅炉的清洗。

2.2氨基磺酸除垢机理氨基磺酸与水垢有如下反应:CaCO3+2NH2SO3H→Ca(NH2SO3)2+H2O+CO2 ①Ca3(Pa4)2+6NH2SO3H→3Ca(NH2SO3)2+2H3PO4②氨基磺酸与钢铁的腐蚀产物有如下反应:Fe3O4+8NH2SO3H→Fe(NH2SO3)+2Fe(NH2SO3)2+2Fe(NH2SO3)+4H2O ③Fe3O3+6NH2SO3A→2Fe(NH2SO3)3+3H2O ④FeO+2NH2SO3H→Fe(NH2SO3)+H2O ⑤反应生成的氨基磺酸、钙、鎂、铁、盐等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氨基磺酸清洗剂有优良的除垢和除锈效果。

化学清洗施工方案模板

化学清洗施工方案模板

化学清洗施工方案模板一、引言化学清洗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施工方式,通常用于清洗设备、管道等表面,以去除污垢、沉积物和其他杂质。

本文将提供一份化学清洗施工方案模板,帮助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规范、有效的施工操作。

二、施工准备1.确定清洗目标:明确需要清洗的设备或管道,以确定清洗方案的具体内容。

2.准备清洗设备和药剂:根据清洗目标选择适当的药剂和清洗设备,并确保其完好无损、清洁无污染。

3.制定安全措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包括穿戴防护服、戴好安全帽等,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三、施工步骤1.检查施工现场:检查清洗设备、药剂等是否满足要求,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无隐患。

2.混合药剂:按照药剂说明书中的比例将药剂与水混合,制备好可用的清洗液。

3.预处理表面:在清洗前,对待清洗表面进行预处理,去除杂物、异物等,保证清洗效果。

4.施工操作:按照清洗方案要求,将清洗液均匀涂抹或喷洒在需要清洗的表面,确保每个部位均匀受液体覆盖。

5.反应时间:根据清洗药剂的要求,等待一定时间让药剂充分反应,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

6.冲洗清洁:使用清水或中和剂冲洗清洁表面,确保清洗液残留物完全清除,不留任何污渍。

7.检查工作:清洗施工完成后,对清洗效果进行检查,确保表面达到清洁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1.注意药剂使用: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中的比例混合,避免过量使用或混用不当。

2.保持通风:施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药剂挥发对人体造成危害。

3.配戴防护装备:施工人员需配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确保安全施工。

4.处理废物:清洗结束后,将废弃的药剂和污染物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施工总结化学清洗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提供的化学清洗施工方案模板,可作为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参考,帮助他们规范、高效地完成清洗任务。

施工人员在进行化学清洗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做好安全防护,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磺酸清洗冷却器施工方案
1、化学清洗工艺的确定原则
化学清洗工艺的确定包括清洗剂的选择和清洗工艺条件的确定。

清洗剂应根据被清洗设备的材质、性能及清洗设备的结构、结垢的类型、组成及垢量的大小进行综合选择,然后根据选定的清洗剂确定合理的清洗工艺条件。

清洗剂的品种和清洗方法多种多样,被清洗设备与污垢页千差万别,但选择与确定具体的清洗剂与清洗工艺时;有一些共同的原则,才能选择出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清洗方案。

2、氨基磺酸清洗技术
2.1清洗特点
氨基磺酸是中等强度的固体无机酸,可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为97,斜方晶系片状结晶,无色无臭,密度为2.126g/cm3,熔点约为205℃。

其特点是不挥发,可避免因挥发而造成的人员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因是固体物料,所以便于运输。

氨基磺酸稳定性很高,室温下存放多年性质不变,不挥发、不吸潮,分解温度高达207℃-260℃才能完全分解,只要维持干燥,则性质稳定,水中溶解性能良好,清洗时不生成盐类沉淀,不含氯离子,对材质使用性广,且对金属的腐蚀性小,加水。

加热溶解后,易水解为酸或硫酸铵,它可同金属氧化物、硫酸盐等反应生成溶解度很大的氨基磺酸铁、钙、鎂等盐类,从而可将这一特性用于清洗水垢和钢铁表面除锈。

因此对钙镁垢清洗能力强。

但清洗铁垢特别是氧化皮的能力稍差。

目前仅用于材质为不锈钢、碳钢、铜及合金等的热交换器、管道等设备的清洗。

氨基磺酸在清洗水垢方面适合饮用茶炉等生活用品的除垢,安全可靠。

电力系统已经有关单位采用氨基磺酸进行大型锅炉的清洗。

2.2氨基磺酸除垢机理
氨基磺酸与水垢有如下反应:
CaCO3+2NH2SO3H→Ca(NH2SO3)2+H2O+CO2 ①
Ca3(Pa4)2+6NH2SO3H→3Ca(NH2SO3)2+2H3PO4②
氨基磺酸与钢铁的腐蚀产物有如下反应:
Fe3O4+8NH2SO3H→Fe(NH2SO3)+2Fe(NH2SO3)2+2Fe(NH2SO3)+4H2O ③
Fe3O3+6NH2SO3A→2Fe(NH2SO3)3+3H2O ④
FeO+2NH2SO3H→Fe(NH2SO3)+H2O ⑤反应生成的氨基磺酸、钙、鎂、铁、盐等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氨基磺酸清洗剂有优良的除垢和除锈效果。

2.3 氨基磺酸的废液处理
氨基磺酸是除草剂的主要原料之一,氨基磺酸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到植物生长区域,会造成植物的大面积死亡,当需要对氨基磺酸废液进行处理时,可按等物质量加入亚硝酸钠,利用亚硝酸钠的氧化性,将氨基磺酸转变成无害的硫酸氢钠,自身还原成氮气,其反应式为:
NH2SO3H+NaNO2→NaHSO4+H2O+W2⑥
3. 化学清洗案例
某电厂发电机空气冷却器材质为钛管,由于管壁薄,又不能抽管进行酸洗前的小型试验,但管内结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因此,根据上述清洗工艺确定原则,为保证发电机空气冷却器的酸洗效果,酸洗废液环保排放以及以后设备的运行安全。

根据设备特点和政府环保要求,经过科学论证和选择最终确定了氨基磺酸的清洗工艺,
3.1受清洗设备概况
某电厂现装2台A公司生产的WX23Z-109LL200MW发电机机组,冷却器使用CEA公司生产的冷却器,冷却方式为空气冷却。

冷却器将发电机空气回路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冷却水在管道中流动。

受洗设备铭牌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冷却器铭牌参数
3.2设备存在问题及分析
冷却器自2004年投运以来,发电机冷却器效率逐渐下降,特别是在每年7-9月份,发电机入口风温高成为制约发电机出力主要原因。

由于该厂发电机组冷却系统为开式循环系统,使用河水为冷却水源,水中杂质比较多,使冷却器容易脏污,影响换热效果,尤其是近年的7-9月份,冷却水入口温度偏高。

2008年6月中旬,为降低发电机冷却水温进行了系统改造,加装了冷却水机力冷却塔,机力在设计方面可为发电机提供不超过33℃的冷却水,但自机力冷却投运以来,由于存在设计缺陷以及运行中水质控制不当,导致冷却管内壁又出现了结垢现象。

经检查发现积垢硬度较大且与管壁紧密粘附,主要为碳酸钙及碳酸镁累物质,积垢导致了冷却管壁粗糙,更容易挂住冷却水中的污物赌赛管路,冷却器赃污程度加剧,脏污速度加快,冷却器效率也迅速减低。

表2 循环水及发电机风温
3.3清洗工艺及实施难点
3.3.1清洗剂:4%-7%氨基磺酸,缓蚀剂:0.3%-0.5%钛材使用缓蚀剂温度:常温循环清洗。

清洗范围:冷却器1-4组,每组冷却器分别进行清洗。

循环回路为:清洗箱→清洗泵→换热器→清洗箱,清洗水容积约为10m3
3.3.2实施的难点
①、有效排除反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防止钛管产生震动,防止气塞影响除垢率。

②、防止钢制临时系统中的绣渣对钛材污染引起腐蚀,
③、快搜派出清洗中临时系统产生的氢气,防止氢气在系统内聚集导致钛管局部严重吸氢。

为了保证氢气的有效排放,在冷凝器两端高处设置排氢气管,并回流至清洗箱,
④、在狭窄的作业空间内有效完成任务并不对其它设备造成影响。

3.4化学清洗步骤
3.4.1 水清洗,水压试验的目的是清洁临时系统,湿润水垢,计量系统容积,
①、以除盐水彻底冲洗各临时水箱,开启各临时泵冲洗所有临时管道冲洗至排水澄清且无明显颗粒物。

②、根据临时系统脏污情况,决定是否先单独酸洗临时系统。

清洗方法以质分数为3%氨基磺酸清洗0.5-1h,酸洗后将临时系统冲洗至排水呈中性。

③、确认临时系统冲洗干净后,上除盐水将换热设备充满,开启清洗泵大流量冲洗整个系统排水澄清后,以清洗泵对清洗系统顶压闸漏,压力为清洗泵最高压力,
系统放空,处理泄漏点。

3.4.2酸洗
①、在清洗箱内配置氨基磺酸和LAN-826的质量分数为3%-5%和0.3%的清洗液。

②.建立清洗箱→清洗泵→换热器→清洗箱循环。

维持流量40-50t/h,且回水母管压力不大于0.1mpa,投入监视管道。

③.酸洗过程中化验监测频率:氨基磺酸浓度为1次/15min,硬度为1次/30min。

④.当氨基磺酸质量分数低于1.5%时从溶液箱箱清洗箱中补加浓酸,酸洗中质量分数应维持在1.5%-5.0%
⑤.酸洗终点的判断标准,氨基磺酸浓度平衡1h以上,排气管基本无气体排放,且监视管样已洗净。

⑥.达到酸洗终点后,停止循环,将清洗液排入污水处理池。

3.4.3水冲洗
水冲洗的目的是冲净系统存在酸液。

①.除盐水充满系数,开清洗泵连续大流量50-80t/h冲洗。

冲洗至PH值接近7.0
时建立循环。

②.循环0.5-1.0h若PH值稳定,停止循环,排空系统。

若PH值降低,则重复
3.4.3节中的1、2条操作。

3.4.4清洗效果评价标准
·h)、20#钢腐蚀速率不大于除垢率达100%,钛材腐蚀速率不大于(1g/cm
2
·h),钛管吸氢量不大于0.015%。

(10g/cm
2
3.4.5废液处理
①.系统排酸前,根据计算向污水处理池注入适量液碱。

②.充分搅拌废液,调节PH值为7-9,向池中注入漂白液。

③.废液排放标准:COD的质量浓度不大于100mg/L,PH值为6-9无色澄清。

3.5清洗过程监测数据分析
2011年9月30日 11:30 分别对4组冷却器进行清洗主要过程记录如表3所示
表3酸洗工程中的分析化验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酸液浓度成规律变化,由于酸洗刚开始除垢及反应速度,而配酸加酸过程需一定时间,以此系统中酸液浓度先慢慢升高在下降。

在酸洗后期,随着除垢反应的进行,冷却管内的垢逐渐被去除,反应速度降低,系统中的酸液浓度应逐渐上升至基本不变,这表明此时酸洗终点达到。

而硬度在酸洗开始后,除垢反应在迅速进行,随着反应不断进行,反应速度逐渐降低,当酸洗终点达到时,硬度含量趋于稳定。

3.6酸洗效果评价
清洗后,除垢率达100%,钛材腐蚀速率、20#钢腐蚀速率及钛管吸氢量均达到标准。

酸洗前后,循环水温度在25℃情况下,冷却器的端差变化对比如表4所示表4清洗前后对比情况
4.0结语
氨基磺酸清洗工艺在近年来应用经验较少,尤其在清洗发电机空气冷却器钛管方面。

本次清洗经过科学论证及对化学清洗全工程严格监测控制,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其它有类似情况的设备清洗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