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2021届高三10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 语文

2021年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 语文

2021年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页。

共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 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肄.业酒肆.两讫.巍然屹.立B.证券.倦.怠箴.言缄.默不言C.炽.热旗帜.嗔.怪瞋.目而视D.竭.诚碑碣.慑.服蹑.手蹑脚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熟谙风流倜傥莫衷一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B.怂恿金欧无缺越俎代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C.碟血心无旁骛坐收渔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D.磨砺茅塞顿开因才施教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B.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义务关系的协议。

”D.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日本自卫队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行的用语,目的是其军事性、战斗性。

②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就是神话和传说之间的。

③联合国是主权国家能参加的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A.掩盖界限只要/就B.掩饰界限只有/才C.掩盖界线只有/才D.掩饰界线只要/就5.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作为律师,我郑重告诉你,要他负法律责任,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时他已经是大路上的电线杆...了。

..靠边站.......——B.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科学工作者正是以这种特有的风格和态度不断地去探索宇宙奥秘的。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共9小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爆发力计日程功着手成春(zhuó)畏葸不前(xǐ)B.电线杆平心而论解甲归田(xiè)自怨自艾(yì)C.协奏曲抑扬顿错胼手胝足(zhī)数见不鲜(shuò)D.蒸汽机安分守纪舐犊情深(shì)敛声屏气(bǐnɡ)考点:常用字的字音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B.解jiě C.错--挫D.纪--己)注意平时积累。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世界人民的唾弃。

B.有人读书,是纵情任性地乱读,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能成为名士。

有的人,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

C.同是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和辛弃疾可谓半斤八两:苏东坡似乎参透了人生,而辛弃疾的词中则时时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

D.在莫言获奖后,众多媒体津津乐道地谈论。

莫言却说:“等尘埃落定之后,真正能够让一个作家青史留名的还是作品,对此我十分清楚。

”考点:词语(包括熟语)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错在望文生义。

危言危行指说话和行为都很正直。

不合语境。

C半斤八两:比喻彼此水平相当,不分上下。

多含贬义。

这与后面的语境不相符合。

D津津乐道:指很感兴趣地谈论,语意与“谈论”重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B.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这种视媒体报道为“添乱”,忽视媒体建设性作用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且危险的。

C.每年3月至5月的瘦西湖万花园,鲜花摇曳多姿,园区内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D.明代宦官擅权乱政,长期为害国家,为害社会,为害百姓,这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始终都以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巩固有直接关系。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初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初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题(xx年10月)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初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应.届(yìng)遂.心(suì)丰稔.(rěn)夹.肢窝(jiā)B、摒.弃(bìn)夙.愿(sù)塞.责(sè)冠.心病(guàn)C、鲜.见(xiǎn)磅.秤(bàng)擂.鼓(léi)和.稀泥(huò)D、角.色(jiǎo)笑靥.(yè)累.赘(léi)黑魆魆.(x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巨擘荧屏颐养天年纵横捭阖B、蜚声牛犊入目三分人才辈出C、精彩撺掇原形毕露口干舌噪D、清彻迷乱风声水起融会贯通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至..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B、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而是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C、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怨,我倒更喜欢她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烈。

B、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被列入“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

C、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她毅然决然地在下岗协议书上签了字。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12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 分)一、(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字音字形全数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ù) 锲.而不舍(qiè) 浮燥蓊蓊郁郁B.蛟.龙(jiǎo) 谄.媚(chǎn)斑驳弥望C.耘耔.(zǐ)跬.步(kuǐ)霎那没精打采D.盘桓(huán)袅娜.(nuó)东皋熹微2.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B.失其所与,不知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夫晋,何厌之有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C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万物之得时D 越国以鄙.远蜀之鄙.有二僧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A.不拘于.时,学于余青取之于.蓝B.吾尝跂而.望矣蟹六跪而.二螯C.若亡郑而有利于君,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D.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5.对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组()①吾从而师.之②是故圣.益圣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④小.学而大遗⑤夜.缒而出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越国以鄙.远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 ①③\②⑥\④⑤\⑦⑧B ①⑧\②④\③⑦\⑤⑥C ①⑧\②⑥\③④\⑤⑦D ①⑦\②④\③⑧\⑤⑥6. 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⑦家叔以余家贫,遂见用于小邑⑧胡为乎遑遑欲何之A.①⑥/ ②③/④⑦/ ⑤⑧B.①④ / ②⑧/ ③⑤/ ⑥⑦C.①④/②③/⑤⑧/ ⑥⑦D.①⑥/③⑤//④⑦/ ②⑧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利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线路,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2021学年-有答案-山东省济南市某校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2)

2021学年-有答案-山东省济南市某校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2)

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某校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

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在使小说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作方式和新内容。

创作者们在同一平台上相互竞争,也会推动内容进化,使得内容走向“多元化”。

可以说,中国网络小说在全球都是走在前列的,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推动力。

互联网传播和反馈速度更快,交流更直接。

用户通过互联网贴出小说,瞬间就能到达读者手中。

作家可以快速调整内容,写作水平也会快速提高。

很多小说开头很一般,甚至漏洞百出,但写了几个月之后,作品渐入佳境,让人无法割舍。

互联网对创作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网络文学的面貌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巨大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近20年来,网络文学有三个最直观的变化:一是数量更加庞大。

最早的时候,论坛上前一晚所有小说的更新内容,早上起来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

现在网络小说每天的更新量之大,无论你怎么翻页都翻不完。

二是从模仿到原创。

当时大部分内容,10部有9部是玄幻类作品,题材比较单一,而现在仅大类就有200多个,下面小流派更多,原创性大大提高。

三是质量大幅提高。

当时作品大多模仿痕迹很重,语言和构思也比较稚嫩。

现在很多作家文笔老练。

今天,网络小说可以说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多优秀作家作品。

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们的网络小说已经大量进入,翻译后不存在接受障碍,国内的热门作品,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也很高。

在欧美,近两年也开始出现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趋势,截至2019年初已翻译100多部,起点国际上线后,有了专业译者组的帮助,迄今已翻译500多部。

这是我们以前很难想象的,尤其是我们网络小说都很长,几百万字、上千万字的都有。

有国外爱好者花如此大的精力和成本主动翻译,说明我们的网络文学有内容品质优势,成功走出去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山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山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0月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物是人非之感,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李煜《虞美人》)(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的《过秦论》中形象而生动地写陈涉的起义军队伍得到了百姓的积极回应,风起云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雕栏玉砌应犹在 (2). 只是朱颜改 (3). 连峰去天不盈尺 (4). 枯松倒挂倚绝壁 (5). 天下云集响应 (6). 赢粮而景从【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

本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砌”“倚”“景”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鲜明,静动相衬,生动地描绘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

(3)《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志得意满的形象。

【答案】 (1).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2).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隔叶黄鹂空好音 (5). 酾酒临江 (6). 横槊赋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山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2020-2021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10月月考)高三语文试题(10月月考)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古文运动的先驱者相比较,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文起八代之衰”的重担会历史地落到韩愈的肩上。

韩愈大大超越了他的先驱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他善于展开文学争鸣。

西魏的宇文泰和苏绰,隋代的杨坚和李谔,曾依靠帝王之尊,将相之权,采用严厉的行政措施,来反对艳丽浮靡的“今文”,推行《尚书》式的“古文”,并且强制规定“自是之后,文笔皆依此体”(《周书·苏绰传》)。

但效果极差,嗣响无闻,终于失败。

韩愈则不同。

他不依靠行政手段,而是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摆事实,讲道理,深刻地剖析了“古文”与“今文”的功过是非。

是非明则方向定,人们容易接受,乐于响应。

因此在他的周围自然团结了一大批作家及“古文”爱好者,为古文运动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其次,对六朝文学采取了正确的态度。

对于六朝文学,先驱者常是采用简单的一概骂倒、全盘否定的态度,甚至连屈原的优秀辞赋,也被他们斥为“亡国之音”而不顾(柳冕《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但谩骂攻不倒骈文。

韩愈则不然,他在批判的同时,对六朝文学并不全盘否定,对骈文有益的成分加以吸取,以便作为营养,用来壮大“古文”的新肌体。

他虽自称是“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但这只是口号标榜,实际并非如此。

他对六朝文学是熟悉而精通的,如他对唐初的骈文典范——王勃《滕王阁序》,称赏备至。

他自己的文章如《进学解》《原毁》等,也自然地融骈入散,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再次,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上,先驱者的火力虽猛,却没有在艺术特征及创作实践方面下苦功,因而理论脱离实践,因盲目而无用。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高三10月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高三10月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A.处理/处所 协查/提携 昭示/着陆 亵渎/赎罪 B.场院/场馆 饶恕/夙愿 舟楫/编辑 慰藉/国籍 C.拮据/据说 胆怯/商榷 旷世/粗犷 湖泊/糟粕 D.蛤蜊/花蛤 阻挠/妖娆 仿效/发酵 毗邻/聆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跟帖(tiě) 弱冠(guàn) 闷葫芦(mēn) 若即若离(jí) B.更名(gēng) 骠勇(biāo) 根状茎(jīng) 方枘圆凿(záo) C.蓦然(mò) 混浊(hún) 电饭煲(bāo) 间不容发(jiān) D.绷脸(běng) 烘焙(bèi) 夹生饭(jiā) 经史子集(jīng) 3.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滥殇 记传体 要言不烦 韬光养晦 B.蛊惑 淋巴结 返璞归真 嘉言懿行 C.赝品 亲合力 沐猴而冠 张皇失措 D.惦量 备不住 变换莫测 捧为圭臬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

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必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

B.由于多数靠控制国家资源和公共服务获利,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政府背景和公共资源,他们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待遇而受诟病。

D.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之下被拆除了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关的时刻。

A.清华大学我每天坚持7点进自习室,从来没在一节课堂上睡过觉,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 B.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被发现,被发掘出来 C.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过之处一片狼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惨淡经营 筚路蓝缕 苦心孤诣B.惨淡经营 苦心孤诣 筚路蓝缕 C.苦心孤诣 惨淡经营 筚路蓝缕 D.筚路蓝缕 苦心孤诣 惨淡经营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树槐县令 县:B.不益刑 益:增加 C.又不以私恚害公法 恚:怨恨 D.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 贼:盗贼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进而问焉 拔剑切而啖之 C.去其腥臊者而已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 其皆出于此乎? 15.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三年前,祖父去世,这个四合院里又一次出现了让人悲伤的空缺。在过完一生闭上眼落了幕之后,我们把祖父埋到了埋着母亲的那块地里,从此,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祖父的身份,就永远地空缺了下来。大家尽量把悲伤收起来,装作没事人一样,吃饭的时候,先给爷爷盛一勺,放在供桌上,估摸着他动筷子了,我们才搛菜。事实上,我们就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2019届高三10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遗产如何既保护好,又利用好,从而更好地传承,值得我们思考。尤其是对那些来自民间的一直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必要加以适当改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③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的滋味和创伤。
④小时候寡言,我整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缓解。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老师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拙,堆金竟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的锁。
⑤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然消失了的人。他将一瓶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从此,教室里那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个巨大的空洞。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积淀着民族精神,也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把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更要把蕴含在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文脉延续下去,使之真正成为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绍阳《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2021年11月6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以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虽然有些出版机构还用它出版线装书,但数量已经不多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早已让位给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然而,如果我们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会从中得到丰厚的精神资源,值得让现代人学习。比如福建建阳,为什么在宋代会成为中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当初这里是穷乡僻壤,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看,当地木材匮乏,没有任何优势,然而,建阳人因地制宜利用嫩竹做纸;除了印制大开本书外,还开发了大量口袋书,印制通俗小说、蒙学读本、医方等,打开了市场,并开辟了新的运输渠道。当年建阳雕版印刷业的辉煌之道,让人感受到的正是这种因地制宜、与时俱化,不断求新求变的内在追求。
⑥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毫无征兆,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紧去看看。其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跑到山坡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软软的,看见我就流起眼泪。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她被送到医院前眼睛还是睁的,送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那个傍晚,在一一和亲人们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空出母亲的位置。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
田 鑫
①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坑,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②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并且这种空缺,谁也都会遇得到,甚至还伴随一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开宗明义,就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表明了态度,为下文的阐述定下一个基调。
B.文章论述层层推进,论及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缘由及如何传承等问题。
C.文章以竹簧艺术和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说明要传承非遗中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D.文章论证严谨,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及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来论述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匠人能恪守初心,延续工匠精神,使非遗技艺与时俱进,非遗就可更好地传承。
B.如果非遗从生产生活中退出,其“形”与“魂”都将随着社会转型而沉入历史深处。
C.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就要因地制宜,不断求新求变,使之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D.文章指出,要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即其中的民族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文化遗产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对当代人来说,不仅要看到其外在形式,也要看到其内在的光华。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现在,很多非遗技艺的用途范围大大缩小了,因为它们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物件有可能会从生产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出的可以是“形”,我们不能让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其实,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它照看传统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任何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脉里深藏着人类为创造新生活而不懈努力的足迹,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和文明的进程,这些精神印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A.很多非遗技艺和传统手工艺品只属于农耕时代,已经远离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B.非遗传承人毕生专注祖传工艺,积累丰富经验,练就过硬本领,完美演绎工匠精神。
C.雕版印刷业一度辉煌,如今却早让位给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积淀着民族精神,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
四川有位竹簧艺术非遗传承人,在一双筷子上雕出一对华表。竹子质地没有玉石坚硬,很容易雕烂,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本领难以完成。但传承人熟练地运用圆雕、空雕、浮雕等技法,把竹簧艺术的精妙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把蟠龙的形制,以及须发、五官、鳞甲等细节逼真地呈现出来,传承人不惜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雕琢它。这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非遗之所以能够传到今天,是因为后一代匠人都不甘让前人的技艺在自己手中耗损掉,他们守住了一门手艺的初心,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但每件作品背后都映照着一个专注、心无旁骛的身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