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食品卫生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最新食品卫生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最新食品卫生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有些试题可多选)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是哪年颁布实施的?( )

A.1980年

B.1990年

C.1995年

D.2000年

2. 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哪里报告?( )

A、人民政府

B、技术监督局

C、消费者协会

D、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3.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分为哪几个级别?( )

A. A级

B. AB两级

C. ABC三级

D. ABCD四级

4.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级别代表的是什么水平?( )

A. 食品风味

B.供餐服务

C.食品卫生信誉度

D.餐厅环境卫生状况

5. 下列哪些食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禁止生产经营的?( )

A. 无包装食品

B.腐烂变质食品

C.未经冷藏的食品

D.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6.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视其违法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的危害程度要追究其哪些责任?( )

A.批评教育

B.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C.警告罚款

D.不追究法律责任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要求哪种物品使用前必须消毒?( )

A.餐具

B.炊具

C.饮具

D.熟食容器

8. 定型包装食品的标签应标明的项目有哪些?( )

A.生产日期

B.保质期

C.厂名和厂址

D.配方或者主要成分

9. 食品从业人员上岗时应遵守哪些个人卫生要求?( )

A. 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

B. 有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不得上岗

C. 不涂指甲油和佩戴戒指

D. 保持手的清洁卫生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开业时必须做到:( )

A. 取得卫生许可证

B. 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

C. 从业人员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

D. 上述选项均有

11. 《食品卫生法》中规定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哪些人有权检举和控告? ( )

A.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B. 消费者

C. 任何人

D. 受害人

12.使用不当,可以引起人员食物中毒的物质是哪种( )

A.食盐

B.味精

C.亚硝酸盐

D.白砂糖

13.下列调味品与患高血压有关的是( )

A.胡椒面

B.食盐

C.醋

D.味精

14.食用鲜豆浆,以下哪种食用方法最安全( )

A. 鲜豆浆压榨后即可食用

B. 鲜豆浆压榨经过滤后即可食用

C. 加入一定量的开水后便可食用

D. 必须将鲜豆浆彻底煮沸并持续5分钟后再食用,最安全

15.使用酒精消毒时最好的消毒浓度是( )消毒效果最好。

A.. 100%的酒精

B. 95%的酒精

C. 80%的酒精

D. 75%的酒精

16.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的基本原则是( )

A.防止污染: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

B.加强保管: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专人专管、专柜

C.控制繁殖:控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D.杀灭病原菌:彻底加热

17. 保健食品应符合哪些要求:( )

A、经必要的动物和/或人群功能试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

B、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C、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明确功能成分,应确定与保健功能有关的主要原料名称;

D、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

18.关于发芽土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难溶于水的龙葵碱,尤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碱含量可达0.3%~

0.5%,正常人食用0.2g~0.4g即可引起中毒

B. 防止土豆发芽的办法是土豆应低温贮存、同时放在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防止生芽。

C. 不吃生芽过多、皮呈绿色的土豆,生芽较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及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宜红烧、炖吃。

D. 利用龙葵素具有弱碱性的特点,在烧土豆时加入适量米醋,利用醋的酸性作用来分解龙葵素,可起解毒作用。

19.半生不熟的涮羊肉不宜吃的原因是( )

A.容易感染上旋毛虫病或引起食物中毒

B.易引起过敏

C.不宜被人体消化

D.味道不好

20、冰箱在0-4度低温条件下保存食品的目的是( )

A.冻死食品中的细菌

B.抑制细菌繁殖

C.防止细菌污染

D.食品长久存放不会腐败变质

21、餐用具使用卫生要求( )

A. 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B.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用具应分开存放

C. 使用过的一次性餐具,经冲洗后仍可以使用

D.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用具不用分开存放

22、哪些是保健食品禁用物品( )

A.马钱子B、米壳(罂粟壳) C、巴豆D、西洋参

23、下列可以作为鉴别含甲醛水发食品的方法是:( )

A.看颜色是否正常

B.闻是否有刺激性的异味

C.手感较韧

D.口感较硬

24.“瘦肉精”的学名是( )。

A.莱克多巴胺

B.盐酸克伦特罗

C.亚硝酸钠

D.苯甲酸钠

25.关于户外采食野菜正确的说法是:( )

A. 所有野菜都可以放心食用

B. 野菜虽清香鲜嫩,并非所有野菜均能食用,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

C. 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马路两旁生长的野菜可以食用

D. 有些野菜含有剧毒,食用后,轻者会感到闷、胀、呕吐,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吃前要小心辨别。

二、判断对错题(请在判断正确的题后打“√”,在判断错误的题后打“×” )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我国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并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

2、加热彻底可杀死微生物、寄生虫和破坏毒素,因此需加热煮熟吃的食物一定要彻底加热,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

3、《食品卫生法》规定,造成食物中毒的单位应处违法所得一倍至五倍的罚款外,还应处以以下吊销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处理。( )

4、制定《食品卫生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 )

5、食品从业人员在试用期,可以先上岗后体检。( )

6、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主动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理。( )

7、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8、对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隐满、谎报、拖延、阻挠报告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或行政责任。( )

9、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

10、对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构成犯罪的,或者有犯罪嫌疑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 )

11、新鲜四季豆在烹饪时,如未烧熟煮透,极易发生食物中毒。( )

12、环境温度在37-40℃时,食品不容易发生腐败变质。( )

13、《食品卫生法》规定临时参加食品生产经营的人员可暂不进行体检。( )

14、销售直接入口食品需要专用工具,可以用手直接拿食品。( )

15、为了履行节约,报纸、书刊等纸张可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利用。( )

16、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必须落实食品加工制作前洗手消毒的个人卫生制度。( )

17、食品从业人员如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可以不用报告也可以不离岗诊治。( )

18、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应在常温下保存。( )

19、凡隔夜的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 )

20、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储存在餐具专用柜内备用。( )

21、已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企业异地加工食品,可以不再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 )

22、《食品卫生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3、《食品卫生法》四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24.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经营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

25.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其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

26、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三大类。( )

27.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卫生部门推行的一种新型的食品卫生监

督管理制度。( )

28. 餐饮企业的食品卫生等级一经评定,就不再发生变化,不会有升降级。( )

29. 餐饮企业的食品卫生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到处罚或发生食物中毒后将被降级。( )

30. 餐饮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只要卫生管理水平高,卫生状况好,都有机会评为A级单位。( )

31. 烹制扁豆时,为预防食物中毒,一定要将扁豆烧熟煮透,切忌急火快炒。( )

32.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只要取得卫生许可证就可以开业,从业人员不一定都要有健康证。( )

33. 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伪造、涂改卫生许可证,但是可以出借卫生许可证。( )

34. 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可以限期、降价销售。( )

35. 临时食品摊贩可以不经卫生行政部门发放卫生许可证即可从事食品经

营活动。( )

36. 食品从业人员在试用期,可以先上岗后体检。( )

37. 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 )

38. 一堆用塑料纤维袋盛装的粮食中,个别包装袋标有“化肥”,这是合法的。( )

39. 轻微霉变的花生米,炒熟后仍可以食用。( )

40. 我国境内的独资、合资、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必遵守《食品卫生法》。( )

41.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由摄入含有寄生虫幼虫或虫卵生的或未经彻底加热

的食品引起的一类疾病。( )

42. 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途径是经口吃进含有幼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及被幼虫污染的食物。( )

43. 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外形相似,如不仔细辨别、鉴定而采食野蘑菇,很容易引起因食用毒野蘑菇而导致食物中毒,轻者可造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可以引起人体脏器的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

44.餐饮业(包括集体食堂)无制作冷荤间条件的,仍可加工冷荤熟肉制品。( )

45.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钝化或除去有害微生物的操作,消毒不能完全杀死细菌芽胞。( )

46.中心温度指块状或有容器存放的液态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中心部位的温度。( )

47. 鲜黄花菜中含有有害物质秋水仙碱,炒食鲜黄花菜易导致中毒。( )

48.粗加工操作场所内应设立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及水产品的清洗水池,水池数量及容量应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各类水池上方应有明显的标志。( )

49. 水洗是清除果蔬上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韭菜、小白菜、生菜。( )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C

5.B、D

6.B

7.A、C、D

8.A、B、C、D

9. A、B、C、D 10.D 11.C 12.C 13.B 14.D 15.D 16.A、C、D 17. A、B、C、D

18. A、B、C、D 19.A 20.B 21.A、B 22.A、B、C 23. A、B、C、D 24.B

25.B、D

二、判断对错题

1.A

2.A

3.A

4.A

5.B

6.A

7.A

8.A

9.A 10.A 11.A 12.B

13.B 14.B 15.B 16.A 17.B 18.B 19.A 20.A 21.B 22.A 23.A

24.B 25.A 26.A 27.A 28.B 29.A 30.A 31.A 32.B 33.B 34.B

35.B 36.B 37.A 38.B 39.B 40.B 41.A 42.A 43.A 44.B 45.A

46.A 47.A 48.A 49.A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库完整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一、判断题 1.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可以向消费者推荐优质食品。(×) 2.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疾病的人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3.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 4.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5.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 6.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7.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度。(√) 8.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情况可以对食品实施免检。(×) 9.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 10.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 11.名人、明星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 连带责任。(√) 1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能自行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只能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 检验。(×) 13.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在广告中对食品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或者发布未取得批准文件、广告内容与 批准文件不一致的保健食品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食品广告,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 14.媒体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依法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事故,未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有效处置,造 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主要负责人还应当引咎辞职。 (√)

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个人赛)

武平县“农行杯”新《预算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80题,每题1分共80分。(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得分) 1、我国实行几级政府预算() A、3 B、4 C、5 D、6 2、全国预算由()组成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一般公共预算 D、政府性基金预算 3、预算包括() A、一般公共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4、一般公共预算包括() A、中央各部门的预算 B、地方对中央的上解收入 C、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预算 D、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预算 5、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 A、全收全支 B、以收定支 C、实收实支 D、定收定支 6、政府性基金预算可以用于() A、老城区道路改造 B、城市饮用水源污染整治 C、城镇绿化 D、环境污染整治 7、各级预算应遵循的原则() A、统筹兼顾 B、量力而行 C、勤俭节约 D、讲求绩效、收支平衡 8、新《预算法》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A、七 B 、八C、九D、十 9、我国的预算年度自() A、2月1日起至下一年度1月31日止 B、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C、4月1日起至下一年度3月31日止 D、5月1日起至下一年度4月30日止 10、下列属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土地出让金收入 D、转移性收入 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包括() A、工资福利支出 B、商品和服务支出 C、资本性支出 D、其他支出 12、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或者转移支付的具体办法,由()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A、财政部 B、国家税务总局 C、国务院 D、海关总署 13、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部署。 A、国务院 B、财政部门 C、国家税务总局 D、审计部门 14、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分为() A、类 B、款 C、项 D、目 15、()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券的统一管理 A、中国人民银行 B、国务院 C、国务院财政部门 D、审计署 16、地方各级预算按照()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不列赤字。

手卫生知识竞赛试题【最新版】

手卫生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WHO推荐的标准手卫生方法是七步洗手法。 2、医院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3、盛装肥皂或者皂液的容器应当每周进行清洁消毒,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丢弃并及时更换,使用固体肥皂应当保持干燥。 4、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5、当手部没有明显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免洗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6、手部常见的细菌分为常居菌和暂居菌两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

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 ) A暂居菌 B常驻菌 C病毒 D支原体 2、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 ) A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 D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3、护生,赵某,在进行戴无菌手套的练习,老师应给予纠正的操作是( C )

A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B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C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 D戴上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5、卫生手消毒是将消毒剂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于手部1遍或2遍,每遍各作用时间不少于____min (C)

A、15s B、30s C、1min D、2min 6、七步洗手法时间洗手时间不少于____min (A) A、15s B、30s C、1min D、2min 7、乙肝的传播途径不包括(B) A、血液传播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 单选题: 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卫生部制定 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6、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 A.同级卫生部门 B.同级政府 C.上级政府 D.下级政府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A.国务院 B.卫生行政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8、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2018年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300题及答案

2018年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300题及答案 1、《食品安全法》规定,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是( B )。 A、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C、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D、食品安全国际标准 2、《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实行( D )负责制。 A、食品检验机构 B、检验人 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 3、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 C )制定企业标准。 A、可以 B、不可以 C、应当 D、视情况而定 4、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自事故发生之时起( A )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5、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食品(A)。 A、生产许可 B、流通许可 C、餐饮服务许可 D、卫生许可 6、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D)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A、2 B、3 C、4 D、5 7、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应当向国家( A )部门备案。 A、出入境检验检疫

B、工业和信息化 C、工商行政 D、卫生行政 8、《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生产领域监督管理部门为(A)。 A、质量监督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9、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可并处(B)罚款。 A、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B、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C、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D、50000元以上 10、食品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D)。 A、保健功能 B、口感内容 C、包装内容 D、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11、(A)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A、食品生产者 B、各级政府 C、监管部门 D、食品销售者 12、《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 B )。 A、免费索要样品 B、购买抽取的样品 C、随意抽取 D、仅收取检验费 13、食品检测中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是(B)。 A、细菌总数 B、大肠菌群 C、枯草杆菌 D、酵母菌 14、实验时,不小心将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立即采取如下措施(C )。 A、马上用水冲洗 B、去医院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1.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b )手套。 A .帆布 B .橡胶 C .棉布 2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c )最危险。 A ?布鞋 B ?胶鞋 C ?带钉鞋 3.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b )。 A .纯棉工作服 B .化纤工作服 C ?防静电工作服 4.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 b )。 A ?低挂高用 B ?高挂低用 C ?平挂平用 5.《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并应与员 (B)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职工食堂 B.员工宿舍 C.职工俱乐部 6?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b )制度。 A ?安全标志管理 B ?登记 C ?备案 7?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不超过(c )。 A .两年 B .两年半 C.三年半 8?安全带的使用期限为(a )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A . 3~ 5 B . 4~ 6 ~ 7 9.安全带应在使用( a )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 A .4 B.3 C.2 10.下列哪个字母代表劳动防护用品具有防静电的性能?( b ) A . fh B . jd C . ny 11.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 a )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A . 18% B . 20% C. 21% 12.销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标识和 A ?编号 B ?专利权证 C.注册商标证 13.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 c )是错误的。 A ?护发帽 B ?手套C.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14.含( a )的防护服有防微波作用。 A .金属丝布材料 B .棉布材料 C .化纤材料 15.使用的防护面罩,应( b )。 A .耐燃、导电 B .耐燃、不导电、不导热 C .耐燃、不导电但导热

卫生知识竞赛题题目及标准答案

卫生知识竞赛题题目及标准答案科学发展观部分(共20 题)一、选择题:(20 题) 1?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B)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2. 科学发展观认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要体现( B )这个核心。 A.以民为本 B.以人为本 C.人本主义 3. 以人为本,就是以(A )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4.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始终把( A )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A ?解决好“三农”问题B.推进城镇化C.增加农民收入 5.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转变( B )。 A ?经济增长方式 B ?经济发展方式C.经济增长模式 6. 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B )。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7.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C)。 A.工业、农业和旅游 B.第一、二、三产业 C.投资、出口和消费 8.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C )的科学理论。 A. 一脉相承 B.承上启下 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9. 国外(A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国际借鉴。 A.发展经验 B.经济建设经验 C.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8. 科学发展提出的现实依据是(A )。 A.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 11.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一个中心”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C)。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 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A)。 A ?全过程 B ?若干阶段C.初级阶段 13. 十七大提出今后五年社会事业建设的目标是( A )。 A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B.实现社会公平正 义C.促进社会和谐 14.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 C )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在 攀登太空的高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A.神舟五号 B.神舟六号 C.神舟七号 15.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B)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财政支出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识竞赛试题库

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竞赛试题库 一、抢答题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17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12种印刷材料,6种视听音像资料。 5.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6.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7.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 等方式。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16项免费体格检查和7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三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1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有政府购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实施的、全体居民均可免费享受的服务。 13、农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 14、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15、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16、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 和健康手册等。 1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18、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19、健康体检记录: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健康状况、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信息 20、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及维护三个部分。 21、当居民常住居住地发生改变时,应对健康档案进行迁移,包括迁入和迁出。 22、居民健康档案一律用纲笔或圆珠笔填写,不得用铅笔或红色笔。各表单填写要严格按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有关规定和填写说明进行填写。 23、如果居民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数字或代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果数字填写错,用双横线将整笔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

2019年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300题及答案

2019年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300题及答案 1、购买食品时,应选购包装上有以下哪些内容的食品() A、生产日期 B、生产厂家 C、QS标志 D、以上都是 2、下面哪种食品是有毒食品不宜食用 ( D ) A、发芽的土豆 B、未彻底煮熟的四季豆 C、发霉的花生 D、以上都是 3、以下哪种食品是国家明令禁止食用的() A、割香螺 B、鲫鱼 C、鲳鱼 4、以下哪种烹调方式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A、蒸 B、煮 C、油炸 5、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有包装的食品更安全 B、粉丝越白越好 C、香肠颜色越红越好 6、为什么不能过度喝饮料() A、多喝饮料会产生饱腹感,妨碍正常食欲 B、有的饮料用了人工合成的甜味剂、香精、色素、碳酸水等,多喝没好处 C、饮料含有一定的热量,多喝可能导致身体发胖 D、以上都是 7、科学选购水果蔬菜,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选购时令盛产的果蔬 B、选购反季果蔬 C、只选购一种特定的果蔬 8、为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化管理,我国制定() A、食品卫生法 B、食品安全法 C、食品质量法 9、消费者在消费食品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拨打()全国消费者申诉举报统一电话。

A、315 B、96311 C、12315 10、下列哪种产品必须注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 A、学习文具 B、五金制品 C、食品 11、消费者因食品缺陷造成人身损害的,( ) A、只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只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C、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12、长期使用铝制品作为食品容器会引发下列哪种疾病( ) A、老年痴呆症 B、甲状腺肿大 C、肠胃疾病 13、水垢对人体的危害非常的大,对于保温瓶或陶瓷器皿,以下除去其上的水垢的方法正确的是() A、可用加入适量醋的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B、可用加入适量小苏打的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C、可用盐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14、下列调味品与患高血压有关的是() A、胡椒面 B、食盐 C、味精 15、儿童不宜经常食用哪种食品() A、五谷杂粮 B、坚果类的零食 C、各种保健品 16、下列烹调方法能更好地保存鱼肉中的营养成分的是( ) A、红烧 B、清蒸

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版)知识竞赛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1、《安全生产法》的修改应由()进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一般由()讨论通过并正式施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3、以下不属于本次《安全生产法》修改总体思路的是() A.强化依法保安 B.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C.强化政府监管 D.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4、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C. 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D.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安全生产法》确立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A.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 B.国家监督与行业管理相结合 C.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 D. 行业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6、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机制,表述错误的是(): A.政府监管 B.生产经营单位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 E.员工参与 7、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新的安全生产法的态度是(): A.提倡 B.强制 C. 鼓励 D.原则性要求 8、除()外,以下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履行: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 B.国家、行业或地方安全标准 C.地方政府安全监管方面指令 D.行业安全生产自律公约 9、工会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A.验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并监督发放 B.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可以组织员工罢工 C.监督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落实情况 D.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可以决定企业的安全生产决策 10、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其主要负责人不包括(): A. 法人代表 B. 分管负责人 C. 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D. 外设机构负责人 11、《安全生产法》对()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职责、措施、处罚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A.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C.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12、《安全生产法》之所以称为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是就其在各个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它在安全生产领域内具有(),主要解决安全生产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法律问题。 A. 适用范围的基本性、法律制度的广泛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B.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概括性、法律规范的基本性 C. 适用范围的概括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广泛性 D.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1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除须由决策机构集体决定安全生产投入的之外,生产经营单位拥有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决策权的是():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题(决赛)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决赛) 第一部分:唾手可得(必答题)(每题10分,答错0分) 一: 1. 烟草里毒性最大的是什么物质?尼古丁 2.“三无食品”是指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以及无生产厂名称、厂址和无什么的食品?无生产日期 3.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C ) A.3月12日 B. 3月21日 C.6月5日 D.3月24日 4.以下论述中充分反映了现代公共卫生的特点是(D) A需要集体的合作,有组织的行动B人人为我健康,我为人人健康C 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效益的科学和艺术D以持久的全人类健康改善为目标的集体行动 5.测量血压的恰当方法:( A ) A.安静5分钟后坐位右上臂B.平卧位左上臂 C.听到第一音为舒张压D.取每次检查测一遍的血压值 6. 当前,我国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食品是(B) A.豆类及其制品。 B.肉类及其制品 C.蛋类及其制品 D.奶类及其制品 7. 6岁男孩7月15日因发烧5天,右下肢弛缓性瘫痪而入院。查体:神志清,无颅神经受损现象,右下肢肌张力低下,反射未引出,感觉正常。脑脊液:压力稍高,无色透明,细胞数50个/立方毫米,糖40㎎﹪,蛋白50㎎﹪;氨化物720㎎﹪;哪种诊断可能性大?( A ) A 脊髓灰质炎 B 传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C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D 乙型脑炎 E 钩端螺旋体病 二: 1. 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得那种维生素?维生素D 2. 为防止过敏,打青霉素针之前需要做什么?皮试 3. 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_____。( B ) A.2月12日 B.3月12日 C.4月12日 D.3月21日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步骤流程第一步(D)。 A.现场调查 B.准备和组织 C.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D.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实 5.发现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病人或疑似病人应按要求于(D )小时内报告 A.4 B.8 C.24 D.2 6. 烧菜时最好在何时加碘盐以减少碘的损失?( D ) A 、烧菜前用碘盐爆锅 C 、烧菜加水后 B 、烧菜加水前 D 、菜将出锅时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下列哪两种食物在短时间内可以同食?(B) A.菠菜与豆腐 B.红薯与猪肉 C.海鲜与啤酒 D.牛乳与巧克力 2、霉变甘蔗中毒是指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常发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霉变甘蔗中的甘蔗节菱孢霉,产生的毒素主要损害人体的(B)。 A.消化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D.内分泌系统 3、化学氮肥可导致硝酸盐在蔬菜体内大量富集,进入人体后会在消化道内还原为亚硝酸,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下面不同种类的蔬菜中,对硝酸盐富集能力最小的是(D)。 A.根菜类 B.薯芋类 C.绿叶菜类 D.食用菌类 4、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C)。 A.生产日期 B.最终食用期 C.最佳食用期 D.出厂日期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长期多食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偏高 B.空腹不宜饮茶 C.死鳝鱼、死甲鱼、死螃蟹只要做熟了还是能吃的 D.关节炎患者不宜吃海鲜时喝啤酒 6、生豆角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为防止吃豆角时发生食物中毒,最好采用()烹饪。(D) A.低温短时间 B.低温长时间 C.高温短时间 D.高温长时间 7、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产品的要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B)。 A.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 B.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 C.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

D.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8、以下哪种食品可以食用?(C) A.发霉的茶叶 B.发芽的土豆 C.变绿的豆芽 D.变红的汤圆 9、豆浆又叫“植物奶”,被国际营养协会评定为健康食品和世界六大营养饮料之一。但是喝豆浆也有注意事项,以下正确的食用方法是:(C) A.喝没有煮沸的豆浆 B.豆浆中冲入鸡蛋 C.喝豆浆时搭配其他食物 D.用保温瓶长时间储存豆浆 10、关于农产品污染问题,以下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C) A.农产品污染的惟一因素是农药和化肥的污染 B.有虫眼的蔬菜说明没施农药,因此属于放心菜 C.长期过度使用氮肥会导致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增高 D.包装好的蔬菜就是放心菜 11、过度使用激素催生瓜果蔬菜的后果是(C)。 A.使它们的营养价值更高 B.使它们口感更好 C.会给人类发育带来异常 D.使它们的外观更鲜艳 12、亚硝酸盐属剧毒类化学物质,又叫工业用盐,如酸菜中就含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吃酸菜时最好吃一些(),可减少亚硝酸盐的危害。(C) A.绿色食品 B.新鲜蔬菜 C.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D.各种杂粮 13、对于使用有机磷农药的果蔬,可以使用()方法去除农药残留。(C) A.高温杀菌 B.沸水浸泡 C.碱水中浸泡 D.淘米水浸泡

2019年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参 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公共场所应设有消毒间,以便对餐厅、客房、歌厅、酒吧、咖啡馆等的水(酒)杯、茶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2( 消毒室应具备去污、消毒和清洗的专用水池。 3( 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4( 公共场所中常见的病媒生物有苍蝇、蚊子、蟑螂、老鼠。 5( 旅店业床单、被单、枕套等卧具更换时应一客一换,公共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 6( 影响旅店卫生状况的微小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风速。 7( 室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人的呼吸和吸烟。 8( 旅店客房的卫生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是2年。 9( 在更换卫生许可证前公共场所需取得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出具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和评价报告。 10( 经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传染病的人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11( 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输送营养物质排出废物、调节体温 12(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主要指“四无”分别是:无色、无味、无异嗅、无肉眼可见物 13( 供水方式可分为: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二次供水 14(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水源污染、管网污染、水箱污染

15( 目前对二次供水的消毒方式有:含氯消毒剂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二、判断题 1( 游泳池中的水,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0个。(?) 2( 游泳池中的水,每升水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18个。(?) 3( 理发美容业的公共用具必须消毒后使用,并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4( 消毒后的公共用具分类贮存在专用贮存柜中,不需要任何防护措施。(X) 5( 3~5星级宾馆、饭店噪声标准 应?45(dB)。(?) 6( 在城市,旅店业一般有三类:(1)宾馆、饭店、酒店;(2)旅店、招待所;(3)地下室旅店。(?) 7( 旅店内附设的理发店、娱乐场所、浴室等遵照旅店自行制定的规范即可。(?) 8( 毛巾和床上卧具不得检出致病菌,但可以检出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9( 因直接与客人接触,所以茶具、口杯要一客一消毒。(?) 10( 旅店必须设有消毒间。(?) 11( 地方性氟中毒可能是由于长期饮用含氟高的水引起的。(?) 12( 即使符合国家标准的自备井水也不属于生活饮用水。(×) 13( 生活饮用水只是指自来水。(×) 14( 喝生水(未煮沸的自来水)可能会得传染病。(?) 15( 常喝纯净水对身体有益。(×) 三、选择题 1. 国务院于 B 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全国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实行法制管理。 A. 1986年4月1日 B. 1987年4月1日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复习试题(疾控部分)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复习试题(疾控部分) 1、截止目前我县免疫规划的疫苗有11 种,预防的传染病有12 种。 2.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 个月内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在每次接种后 5 日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 3.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时间在3 个月及以上者,由现寄居地预防接种点建立预防接种卡。 4.适龄儿童接种疫苗需要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儿童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 分钟。 5.孩子入托入学时必须查验预防接种证,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覆盖率100% ,漏种疫苗补种率95% 以上。 6.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3 个月的≤7 周岁儿童;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 7.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反应轻微,多在1~2 天内自行恢复,这些反应属于一般反应。 8.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9、预防接种单位至少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 次核查和整理,预防接种卡应由预防接种单位至少保管20 年。 10、一类疫苗(脊灰疫苗除外)应该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疫苗分发应当遵循先短效、后长效,先进先出的原则有计划的分发,避免造成疫苗短缺或浪费。 11. 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是:接种麻疹类疫苗。 12、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48 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并网络直报,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在2 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登记表并网络直报,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生物制品检验合格证或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 年备查。 14、AFP 病例是指所有15 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常见的AFP 病例包括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等14 种。 15、麻疹疑似病例定义:将具有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的病例。 16、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哪几类?目前报告的传染病有多少种?答:分甲、乙、丙三类,目前报告的传染病有39 种,其中甲类 2 种,乙类26 种,丙类11 种。 17、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有哪些?答: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为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18、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如何判断?答:对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自诊断时间到网络报告时间不超过 2 小时;对其他乙类及丙类传染病,自诊断时间到网络报告时间不超过24 小时为及时报告。 19、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本底资料有哪些?答:规范性的门诊日志、门诊传染病登记册、住院部入出院登记册、住院部传染病登记册、化验登记册。 20、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很多,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等而感染。 21、腮腺炎的潜伏期多长?答:潜伏期14—25 天,平均18 天。 22、需要报告病原携带者的传染病有哪几种?答:需要报告病原携带者的传染病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及卫生部规定的其它传染病。 23、需要进行分型报告的传染病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答:需要进行分型的传染病有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病五种,如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三类。

2020年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300题及答案

2020年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300题及答案 1、购买食品时,应选购包装上有以下哪些内容的食品() A、生产日期 B、生产厂家 C、QS标志 D、以上都是 2、下面哪种食品是有毒食品不宜食用 ( D ) A、发芽的土豆 B、未彻底煮熟的四季豆 C、发霉的花生 D、以上都是 3、以下哪种食品是国家明令禁止食用的() A、割香螺 B、鲫鱼 C、鲳鱼 4、以下哪种烹调方式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A、蒸 B、煮 C、油炸 5、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有包装的食品更安全 B、粉丝越白越好 C、香肠颜色越红越好 6、为什么不能过度喝饮料() A、多喝饮料会产生饱腹感,妨碍正常食欲 B、有的饮料用了人工合成的甜味剂、香精、色素、碳酸水等,多喝没好处 C、饮料含有一定的热量,多喝可能导致身体发胖 D、以上都是 7、科学选购水果蔬菜,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选购时令盛产的果蔬 B、选购反季果蔬 C、只选购一种特定的果蔬

8、为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化管理,我国制定() A、食品卫生法 B、食品安全法 C、食品质量法 9、消费者在消费食品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拨打()全国消费者申诉举报统一电话。 A、315 B、96311 C、12315 10、下列哪种产品必须注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 A、学习文具 B、五金制品 C、食品 11、消费者因食品缺陷造成人身损害的,( ) A、只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只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C、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12、长期使用铝制品作为食品容器会引发下列哪种疾病( ) A、老年痴呆症 B、甲状腺肿大 C、肠胃疾病 13、水垢对人体的危害非常的大,对于保温瓶或陶瓷器皿,以下除去其上的水垢的方法正确的是() A、可用加入适量醋的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B、可用加入适量小苏打的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C、可用盐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14、下列调味品与患高血压有关的是() A、胡椒面 B、食盐 C、味精 15、儿童不宜经常食用哪种食品()

学生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竞赛试题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购买食品时,应选购包装上有以下哪些内容的食品(D) A、生产日期 B、生产厂家 C、QS标志 D、以上都是 2、哪种食品我们学生不宜常吃(D) A、油炸类食品 B、膨化食品 C、烧烤类食品 D、以上都是 3、下面哪种食品是有毒食品(),不宜食用(D) A、发芽的土豆 B、未彻底煮熟的四季豆 C、发霉的花生 D、以上都是 4、下列防范食品污染采取的错误措施是(B) A.饮用洁净的水,把水烧开了再喝 B.吃饭前可以不先洗手,饭后洗也可以 C.菜刀、菜板用前都应清洗干净 5、以下哪种烹调方式容易产生致癌物质(C) A.蒸B.煮C.油炸 6、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 A、穿了“衣服”(有包装)的食品比裸露的食品更安全 B、粉丝越白越好 C、香肠颜色越红越好 7、为什么不能过度喝饮料(D) A、多喝饮料会产生饱腹感,妨碍正常食欲 B、有的饮料用了人工合成的甜味剂、香精、色素、碳酸水等,多喝对身体没好处 C、饮料含有一定的热量,多喝可能导致身体发胖 D、以上都是 8、为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化管理,我国制定()。(B) A.食品卫生法

B.食品安全法 C.食品质量法 9、消费者在消费食品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拨打()全国消费者申诉举报统一电话。(C) A、315 B、96311 C、12315 10、水垢对人体的危害非常的大,对于保温瓶或陶瓷器皿,以下除去其上的水垢的方法正确的是?(A) A.可用加入适量醋的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B.可用加入适量小苏打的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C.可用盐水浸泡,使它慢慢溶 11、儿童不宜经常食用哪种食品?(C) A.五谷杂粮 B.坚果类的零食 C.各种保健品 12、在食物加工、烹调过程中,以下四种营养素相比较,最容易损失的是(A) A.维生素 B.蛋白质 C.矿物质 D.脂肪 13、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应常吃何种食物以增加碘的摄入(C) A.牛奶 B.瘦肉 C.海产品 D.蔬菜 14、促进儿童少年发育最积极的因素是(B) A.遗传 B.营养和体育锻炼 C.生活制度 D.疾病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判断题 1、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喝含咖啡因的可乐饮料。(×) 2、饭后立即吃很多水果,会被食物阻滞在胃内,引起腹胀或便秘,因此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后1-2小时。(√) 3、爆米花不能多吃是因为过量食用,可使人铅中毒。(√) 4、食物变质后经过加工处理,煮熟煮透后仍不可以食用。(√) 5、松花蛋中含有一定量的铅,经常使用会引起铅中毒。(√) 6、烤羊肉串在烟熏、烧烤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故不宜多吃。(√) 7、儿童少年不要常吃巧克力糖。(√) 8、食品放入制作粗造的小玩具、卡通画,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 9、粗粮、杂粮的营养成分比精白米、精白面粉多,要提倡常吃。(√) 10、果冻类食品并非来源于水果,而是人工制造物,它不易被人消化吸收,对生长发育及健康没有益处。(√) 11、生鸡蛋里可能带有致病菌,还会妨碍蛋白质的吸收,所以不提倡生吃。(√) 12、把生食品和熟食品混放在一起,会产生交叉污染,食用被污染的熟食后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13、食品安全是食品对生命的影响,对人体的健康也有影响。(√) 14、儿童青少年不宜多喝含咖啡因的可乐饮料。(√) 15、由于儿童少年正在长身体,他们对热量、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比成人多。(√) 16、油炸食物营养丰富宜多食用。(×) 17、六大营养素是:水、矿物质、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六种营养素。(√) 18、维生素C具有治疗坏血病的作用,又称为抗坏血酸。(√) 19、补充维生素,种类越多越好。(×) 20、只要吃足够多的饭菜,就可以满足人体所需全部维生素和矿物质。(×) 21、合理膳食就是要保证每餐吃得多。(×) 22、营养过剩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23、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豆类、粗粮和动物肝脏中。(×) 25、含钙较多的食物有奶类、虾皮、豆制品等。(√)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复习试题疾控部分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复习 试题疾控部分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复习试题(疾控部分) 1、截止目前我县免疫规划的疫苗有 11 种,预防的传染病有 12 种。 2.新生儿出生后应在 1 个月内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在每次接种后 5 日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 3.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时间在 3 个月及以上者,由现寄居地预防接种点建立预防接种卡。 4.适龄儿童接种疫苗需要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儿童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留观 30 分钟。 5.孩子入托入学时必须查验预防接种证,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覆盖率 100% ,漏种疫苗补种率 95% 以上。 6.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 3 个月的≤7 周岁儿童;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 7.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反应轻微,多在1~2 天内自行恢复,这些反应属于一般反应。 8.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9、预防接种单位至少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 次核查和整理,预防接种卡应由预防接种单位至少保管20 年。 10、一类疫苗(脊灰疫苗除外)应该在 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疫苗分发应当遵循先短效、后长效,先进先出的原则有计划的分发,避免造成疫苗短缺或浪费。

11. 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是:接种麻疹类疫苗。 12、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 48 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并网络直报,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在2 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登记表并网络直报,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生物制品检验合格证或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 年备查。 14、AFP 病例是指所有 15 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常见的AFP 病例包括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等14 种。 15、麻疹疑似病例定义:将具有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的病例。 16、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哪几类目前报告的传染病有多少种答:分甲、乙、丙三类,目前报告的传染病有 39 种,其中甲类 2 种,乙类 26 种,丙类 11 种。 17、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有哪些答: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为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