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2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精选2篇(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项目需求:根据项目要求,确定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级和配比要求。
2.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使用要求,通过混凝土设计程序计算出混凝土配合比。
3. 场地准备: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坚固,并进行必要的防水、排水等处理。
4. 建立模板和支撑:根据设计要求,建立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和支撑体系。
5. 配料和搅拌混凝土:选择优质的水泥、砂、石料等原料,按照配合比将混凝土的材料进行配料,并使用混凝土搅拌机将材料充分搅拌均匀。
6. 运输和浇筑混凝土:使用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并通过泵车或其他方法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
7. 养护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8. 收尾工作:混凝土硬化后,拆除模板和支撑,进行必要的修整和清理。
9. 混凝土验收: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混凝土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是一般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步骤,具体施工方案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精选2篇(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监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材料监测:监测混凝土材料的原材料、配合比、搅拌时间和搅拌均匀性等,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 浇筑现场监测:监测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包括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和浇筑温度等。
同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等,以及混凝土浇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强度监测:监测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可以通过试块试验或无损检测等方法进行。
强度监测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
4. 变形监测:监测混凝土的变形情况,包括收缩变形、膨胀变形和温度变形等。
变形监测可以评估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及时采取措施减小变形,防止出现裂缝等缺陷。
5. 质量检测: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骨料分布等检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以下是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一)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一座集商业、办公公寓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地下一层地上裙楼四层,A座无虚席24层,B座29层,总建筑面积74500余平方米。
结构型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地下室为停车场,有消防水池、水泵室、配电室及发电机室,一层至四层主要是商业及办公用房,五层起为电梯公寓。
本工和基础地下室部分按后浇带分为6个作业分区,1、3区为了1600厚筏板基础,其余为400厚基础抗水板,承台设计底标高-5.2米,采用C40防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0.8Mpa,整个基础底板的混凝土量约为4000立方米。
除2区、5区、6区外,其它已经浇筑完成,本本方案适用于2区、5区、6区的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
二、施工准备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1、材料选择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
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525#,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
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
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第三章施工准备 (4)3.1基础浇筑总体规划 (4)3.2原材料及混凝土试配 (5)3.2.1原材料 (5)3.2.2配合比实验 (6)3.3劳动力计划的安排以及设备的投入计划 (6)3.3.1整体劳动力投入计划 (6)3.3.2混凝土浇筑现场人员组织 (7)3.3.2.1控制指挥中心 (7)3.3.2.2劳动力计划安排 (7)3.4主要设备材料用表 (10)3.4.1混凝土输送方式的选择 (10)3.4.2主要材料投入及物资供应计划(估值) (10)3.4.3底板混凝土浇筑物资设备准备 (11)3.5混凝土的供应 (11)3.5.1最小混凝土需求量的计算 (11)3.5.2混凝土输送泵需用台数计算 (12)3.5.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需用台数计算 (12)3.5.4混凝土搅拌站的选择以及混凝土运输车线路的选择 (13)3.5.4.1搅拌站的选择 (13)3.5.4.2混凝土运输车主要供应线路的选择 (13)3.5.4.3备用供应线路的选择 (13)3.5.4.4混凝土浇注前对搅拌站工作的检查 (13)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14)4.1分区段浇筑部署 (14)4.3浇筑及振捣 (21)4.4混凝土浇捣时间的控制 (22)4.5泌水处理 (22)4.6表面处理 (22)4.7混凝土测温及养护 (23)4.7.1混凝土拌合温度计算 (23)4.7.2混凝土浇筑温度计算 (24)4.7.3底板砼中心最高温度估算 (24)4.7.4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计算 (26)4.7.5测温 (26)4.7.6混凝土养护 (28)第五章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28)5.1双掺技术 (28)5.2和易性 (29)5.3配合比设计 (29)5.4入模温度 (29)5.5生产运输 (30)5.6养护 (30)5.7混凝土质量标准 (30)5.8生产协调保证措施 (32)第六章可能导致混凝土浇筑中断的应急措施 (32)6.1机械方面 (32)6.2施工用电方面 (32)6.3防止雨水的措施 (33)第七章安全、健康及环境保护措施 (33)7.1施工安全、职业健康措施 (33)7.2环境保护措施 (35)7.2.1模板的保护 (35)7.2.2脚手架的保护 (35)7.2.3钢筋的保护 (35)第一章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55-2011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2.泉州上实海上海项目c-8-2地块最新版结构施工图纸13.国家,福建省,泉州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规范,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大厦、地下车库等。
其中,XX大厦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采用框架结构。
由于工程规模较大,部分结构部位需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依据1. 国家相关建筑法规和标准。
2. 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图。
3.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4.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内容1.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及运输。
2.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
3.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4.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四、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 组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包括混凝土配制、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的专业技术人员。
-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2. 材料准备- 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施工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车、泵车、振捣器、养护设备等。
3. 施工机械准备- 搅拌车:根据混凝土需求量选择合适的搅拌车数量。
- 泵车:根据浇筑高度和距离选择合适的泵车。
- 振捣器:根据混凝土浇筑部位选择合适的振捣器类型。
- 养护设备:温湿度记录仪、喷淋系统等。
4. 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现场应平整、排水良好。
- 设置混凝土搅拌站、泵车停放区、浇筑区域等。
五、施工工艺1. 混凝土配制-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 控制水泥用量,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 添加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等,以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流动性。
2. 混凝土运输- 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
-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搅拌车平稳,避免剧烈震动。
3. 混凝土浇筑- 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 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
- 浇筑过程中应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1、采用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浇筑,由下层端部开始逐渐上移,循环推进,每层厚度400mm,通过标尺杆进行控制。
夜间施工时,尺杆附近要用手把灯进行照明。
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捣上一层混凝土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
每一次的振捣时间20-30s 以避免上下层混凝土之间产生冷缝,同时采取二次振捣法保持良好接槎,横向振捣接界面的搭界长度至少500mm。
2、混凝土振捣方式:每个砼泵口布置3台振动棒。
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
每道设2台振捣器,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
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每一次振点的延续时间一般为20—30秒,以混凝土面泛浆和不再沉落为准。
横向振捣界面的振捣搭接至少500mm宽,以防止交界处的漏振。
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3、表面处理。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8h,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板反复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再用铁面板收面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
4、加强施工管理。
在混凝土结构中,强度不是均匀的,裂缝总是从强度最低的薄弱处开始,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混凝土离差系数大时裂缝就多。
为防止裂缝,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5、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连续浇筑量超过1000m3一般按照每200m3留置强度试件一组,每班留现场同条件养护试块一组。
抗渗试件,按每500m3取一组试件。
所有试件随机取样,成型后用塑料膜严密覆盖,脱膜时写好编号、日期及部位,除同条件养护外,其余强度试件及抗渗试件立即进入标养,以免因试件养护不利出现对工程质量误判。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一、施工准备1、商品砼供应:在浇筑前一周时间提前将砼的性能参数要求告知砼搅拌站,在浇筑前两天通知搅拌站,提前做好车辆调配和原材料储备工作、操作人员安排工作,保证供应及时,到场塌落度控制在200±20mm。
2、保温材料准备:保温材料采用薄膜和棉毡,计划棉毡2000m2、薄膜10卷,储备在现场。
3、测温仪器:准备温度传感片,20cm长8根,80cm长8根、150cm长8根;测温仪一台,温度计8根。
4、机械机具准备:地泵两台HBT80、汽车泵一台(47米,备用)、现场塔吊QTZ5513和砼吊斗一个,砼振动棒10根。
5、劳动力组织准备:砼方量在4870m3左右,预计浇筑时间在3-4天,需准备两个班组轮换,安排劳动力28人,每14人一个班组。
砼浇筑时,1人引导管,2人振捣砼,2人收面,3人专铺平铲运,2人在后台,2个钢筋工、2个木工。
6、其他工具:砼塌落筒1个,普通试模25组,抗渗试模10组。
7、钢筋绑扎完毕,1.5米厚筏板30cm外墙、500厚筏板130cm 导墙、100cm上翻梁吊模、集水井、电梯井模板安装完毕,落实预埋件、线管、预留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检查模板标高、位置尺寸;支架的稳定,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模板拼缝是否严密。
并且经过监理、甲方、质监站验收。
8、浇筑混凝土前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培训,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走道板工作台要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的要求。
二、混凝土浇筑1、筏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段划分:筏板以沉降后浇带划分为2个区段进行浇筑,先浇筑有桩区混凝土,即1.5米后筏板,后浇筑无桩区筏板。
6-8轴伸缩后浇带改为2米宽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施工。
2、本工程膨胀加强带按要求设置在原6-8轴间伸缩后浇带位置处,将原1米宽后浇带改为2米宽膨胀加强带,带的两侧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用Ф14mm@200钢筋固定钢丝网,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的分隔开。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1)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1)
一、概述
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砼的施工是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旨在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工程准备
1. 砼配比确定
首先,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合适的砼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设备准备
准备好搅拌机、运输设备、模板及支撑等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三、施工步骤
1. 模板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图纸,安装好施工所需的模板及支撑。
2. 钢筋加工和安装
对钢筋进行加工,根据设计要求精确安装在模板内,并进行验收。
3. 浇筑砼
将预先拌好的砼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浇筑,并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保证砼的密实。
4. 养护
在砼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措施,以确保砼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安全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注意施工现场秩序,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五、施工质量保证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结语
通过以上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大体积砼施工效率和质量,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对相关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一、混凝土浇筑施工(一)浇筑前准备工作浇筑前应将钢筋内杂物进行清理,对混凝土垫层应浇水润湿,但基层表面不应留有积水。
项目测量员密切关注,及时组织定位测量放线复核工作,做好柱、剪力墙等部位钢筋的轴线控制工作。
投入足够的劳动力,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穿插,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任务。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1、混凝土浇筑采用斜向推进、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浇筑厚度500mm 左右,由远端向泵方向斜向推进的方式组织施工。
2、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要求快插慢拔,保证振捣棒下插深度和混凝土有充分的时间振捣密实。
振捣点的间距按照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以400~500mm 进行控制。
振捣时间控制具体以混凝土不再下沉并无气泡产生为准。
振捣应随下料进度,均匀有序的进行,不可漏振,亦不可过振;3、钢筋密集处要求多次振捣,保证该处混凝土密实到位,注意不要一次振捣时间过长,防止局部混凝土过振离析。
在预埋件和钢筋交错密集区域,需用粗钢筋棒辅以人工插捣。
对于柱墙插筋的部位,亦必须遵循上述原则,保证其位置正确,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复核轴线,若有异常,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及时校正;4、结构板面上翻起墙体段以及板面粗钢筋,都是容易在振捣后、初凝前容易出现早期沉缩裂缝的部位,必须通过控制补充下料和二次振捣予以消除;1)凡板面上有墙体“吊脚模板”部位,应控制下料,在板浇平振实后,稍作停歇,再浇板面上“吊脚模板”内的墙体,浇筑墙体并振捣之后,不得再插捣“吊脚模板”附近墙体,必要时可用木槌适度敲打“吊脚模板”外侧,使可能存在的沉缩裂缝闭合;2)有埋管部位及表面有粗大钢筋部位,振捣之后、初凝之前易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沉缩裂缝,应及时用磨光机或人工压抹予以消除;3)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接近初凝时会在表面形成不规则裂缝,应及时用磨光机或人工压抹予以消除。
处理之后,应防止水分继续蒸发使混凝土表面干缩,应及时进行蓄湿养护;5、混凝土板面标高控制采用每隔2m 设标筋找平,浇筑工程中辅以水准仪抄平校核;6、混凝土分两次找平,第一次随振捣随找平,表面还留有部分水分时立即进行第二次找平,并随即覆盖塑料薄膜,以免因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导致干缩裂缝出现的几率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有关设计施工图纸资料及技术说明2、大庆(绿地)金融中心项目施工组织设计3、《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4、《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标准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5、《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146-90)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J119-88)7、《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9、《预拌混凝土》(GB14902-94)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3、《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 50108-200114、《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强制性条文》二、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2.1工程概况大庆(绿地)金融中心项目是上海绿地集团大庆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的商住楼工程项目,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世纪大道以北、火炬新街以西。
地下1层、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由6栋32——33层的商住楼房(含裙房)、1栋2层会所及2栋2层商业用房组成,本工程住宅主楼采用桩筏基础,其中筏板厚度为1.80m,桩筏基础面积共约3150㎡,筏板混凝土总量约7500m³,为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P6。
根据设计,基础及地下室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率不小于0.0002,干缩率不大于0.0003;后浇带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膨胀率不小于0.0004,干缩率不大于0.0003;温度后浇带砼浇筑时间安排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进行,沉降后浇带砼浇筑时间安排在主体封顶后进行。
本工程基础筏板砼浇筑质量,将是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项目部将制定严密、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此方案进行施工,确保砼施工质量万无一失。
筏板混凝土主要工程量2.2施工条件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先满足一下施工条件:(1)基础筏板模板内清理干净,无积水、锯屑、铁丝等杂物;筏板钢筋、模板、预埋等均已通过业主、监理、区质检站验收,质量合格。
(2)各种书面检查、隐蔽记录均已签字办理完毕。
(3)根据图纸设计标高,在绑牢的柱、墙钢筋上抄上50水平线并用胶布裹牢,以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
(4)测温导线埋设完毕,位置准确,绑扎牢固,上端已做好保护。
(5)现场道路通畅,施工配电箱接送至各用电点,且按规定配齐漏电保护器等,漏电保护措施齐全。
三、施工总体布署3.1工艺流程原材料检、试验(合格后)----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坍落度检、试验----泵送----振捣----砼强度、抗渗等级检试验----抹面----养护----测温----调整养护措施3.2施工段的划分根据工程建设进度需要,本工程安排两个队伍同时流水作业组织施工:第一作业队伍:3#、4#、8#、10#楼底板第二作业队伍:7#、15#、16#、20#、21#楼底板3.3施工技术方案的确定原材料质量及性能参数要求:水泥采用水化热小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CA含量小于8%,水泥细度小于350m2/kg,水泥的含碱量小于水泥质量的0.6%,砼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得小于300kg/m3,同时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50kg/m3;粉煤灰采用Ⅰ级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左右;细骨料选用含泥量小于1%的级配良好的中砂,砂率宜控制在为33%-40%;粗骨料选用含泥量小于0.7%,进行人工级配优化的碎石,且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为保证混凝土可泵性,泵送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对碎石不宜大于1:4;水胶比宜控制在0.4左右;外加剂其抗裂防水剂选用HEA-Ⅰ型砼抗裂防水剂,泵送剂选用WZ-5泵送剂,缓凝剂选用BFN-12型缓凝剂,掺量为胶结材料总量的0.05%,(该缓凝剂已稀释于泵送剂中);混凝土的含碱量应小于3kg/m3,混凝土各组份中氯离子含量小于胶凝材料重量的0.06%。
混凝土配合比(表1)混凝土性能指标参数:强度为C30、抗渗性能必须达到P6;工作性能应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坍落度应控制在160-200 mm,缓凝时间应控制在10-12h左右。
砼日供应能力要求: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予拌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混凝土输送方式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公司砼供应能力应达到150m³/h。
3.4混凝土初始温度控制为了降低混凝土初始温度,分别对搅拌用水泥、水、砂、石等采取了降温措施。
(1) 通过对水泥出厂后较长时间的放置降温,使水泥入搅拌机温度(以下称使用温度)控制在45℃以下。
对于散装水泥生产厂家,由于水泥供应量大,周转快,从水泥出窑到运输至搅拌站使用时间间隔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周,入搅拌站的温度一般在60~70℃。
为了降低水泥使用温度,我们与水泥生产厂家进行了协调。
生产厂家适当延长了水泥的库存时间,把散装水泥用临时水泥袋包装,用鼓风机吹冷风降温。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约两周时间,可把水泥温度计降低到45℃左右。
(2) 通过在搅拌用水中加刨冰,降低水温。
搅拌用水中加冰后温度可用下式计算:121')(C m m C m C t m t h i i w h w +-=其中: h m —热水(未加冰的水质量)w t —热水(未加冰的水温度)i m —冰的质量'w t —冷水(冰水混合溶解后)水温度1C —水的比热,4.2KJ/kgk 2C —冰的融解热:335KJ/Kgi t —冰的温度按0℃计算根据上式,已知每立方米用水量,即w m =h m +i m 总量,已知未加冰的水温度w t ,设定加冰后目标温度'w t ,可计算需加入的冰质量:w w w w i m C C t C t t m 211')(+-=由上式可知,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156Kg ,由30℃降为15℃,则每立方米需用冰21.3Kg 。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投入水中的冰迅速溶解,应将冰块破碎成冰屑后投入蓄水池。
(3) 通过砂石料场加顶盖防日光直射,用地下抽取的冷水冲洗石料堆等措施,可保证砂石原材料温度控制在25℃以内。
综上所述,混凝土主要原材料温度控制目标见表2。
表2 混凝土原材料温度控制值(4) 拌合物温度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手册》计算,得出混凝土拌合温度42.250=T ℃,拌合物的出机温度75.271=T ℃,混凝土浇筑温度7.292=T ℃。
根据上述计算和规范相关要求,对实际浇筑混凝土的出机温度限定为26℃,控制入泵温度在26℃~28℃,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在30℃以下。
应注意的是,本工程浇筑时环境温度最高为35℃。
为了严格控制上述温度限定值,加强对驻站人员的管理,在搅拌前测量每盘原材料的温度,混凝土到达现场后进行测温,对于有个别入泵温度高于1℃~2℃时,也可用于大梁混凝土浇筑;对于入泵温度高于3℃以上时,在有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可浇筑在同等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部位。
对部分运输车辆进行罐体防护,当拌合物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采用裸罐车辆运输;当拌合物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时,用带有保温被的车辆进行运输。
3.5混凝土升温计算(1)混凝土不同龄期的绝热温升计算 经计算,不同龄期的绝热温升(℃)见表3。
表3 不同龄期绝热温升值由上表可知,混凝土在1~9天内基本完成水化过程,最高升温48.8℃。
根据经验,在1~9天内,混凝土中心区域可近似认为绝热升温。
即第三天混凝土最高温度:1.764.467.292max =+=+=t T T T ℃ (2) 混凝土内外温差验算按混凝土上表面5cm 蓄水养护方式,计算混凝土内外温差:2m a x q 4h 'H h ')[T -T q ]/H TT =+表(-注意:其中施工期大气平均气温q T 取40℃,混凝土实际厚度h 取3.5m 。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1/[/1/]1/[0.05/0.581/23]7.71i i q βδλβ=+=+=∑2'/2.33/7.710.203h k λβ==⨯= 9.320.025.3'2=⨯+=+=h h H )40(195.040/])[('4max 2max -+=--+=T H T T h H h T T q q 表根据经验第三天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76℃)时,54)4076(195.040=-+=表T ℃ 而225476max =-=-表T T ℃,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中心温度之差未超过25℃,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养护要求。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决定通过混凝土测温跟踪内外温差,保证内外温差不超过25℃;若温差超过25℃时,及时再覆盖一层塑料布,以减小内外降温梯度。
根据经验,我们将温度监控的重点放在混凝土浇筑后7d ,即升温阶段,每2h 测温一次,降温阶段每6h 测一次(降温速率<2.5℃∕天),待内外温差稳定<15℃后停止测温。
同时测量大气温度,计算混凝土内外温差,当发现温度变化异常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本工程采用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进行混凝土温度监控,每个测温点监测混凝土表面、中心及底部三个温度,测温点的平面布置见下图1。
砼浇筑方法: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定点、薄层浇筑、一个坡度、循环推进、一次到顶”的施工工艺;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机械振捣。
“分段定点”是指按砼浇筑自然流淌长度进行分段定点,本工程主楼基础底板厚度为1.80m,采用商品砼浇筑,其自然流淌长度估计在18m左右;“薄层浇筑”是指砼一次浇筑到顶形成坡面后,其以后每次下料厚度均不得超过500mm,且每次下料都必须盖住坡脚,保证不形成冷缝;“一个坡度”是指按一开始浇筑形成的坡面基本保持原样向前浇筑,过程中不要再次任意改变,以控制下料路线和防止产生冷缝,“循环推进”是指按浇筑流向依次向前浇筑,在砼浇筑过程中只存在拆管,不存在接管,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防止泵管堵塞;“一次到顶”是指砼浇筑一开始下料就必须达到筏板顶标高,然后依次向前推进,保证不到标高不向前推进。
3.6施工组织方案的确定考虑本工程项目的基础筏板面积较大,混凝土浇筑期间环境温度较高,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产生冷缝,决定筏板混凝土的浇筑采用3台泵同时进行,按每台泵平均每h浇筑45m3,结合考虑搅拌站至工地的距离、车速、行走路线、装卸堵车待时、罐车体积容量等因素,每台泵约需配套10辆混凝土罐车,3台泵共需混凝土罐车30辆,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机械事故,筏板砼浇筑时应另联系1台砼泵车及3辆砼罐车作备用,同时再安排一台塔吊应急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