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弦交流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非正弦交流电路

学习指导与题解

一、基本要求

1.建立几个频率为整数倍的正弦波可以合成为一非正弦周期的概念。明确一个非正弦周期波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频率为整数倍正弦波之和的概念(即谐波分析)、谐波中的基波与高次谐波的含义。了解谐波分析中傅里叶级数的应用。

2.掌握波形对称性与所含谐波分量的关系。能根据波形的特点判断所含谐波的情况。了解波形原点选择对所含谐波的影响。

3.掌握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即直流分量)和有效值的计算。能根据给定波形计算出直流分量。能根据非正弦周期波的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计算出它的有效值。

4.掌握运用叠加定理和谐波分析计算非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方法。

5.建立同频率的正弦电压和电流才能形成平均功率的概念。掌握运用叠加定理和谐波分量计算非正弦交流电路中和平均功率。

二、学习指导

在电工技术中,电路除了激励和响应是直流和正弦交流电和情况外,也还遇到有非正弦周期函数电量的情况。如当电路中有几个不同频率的正弦量激励时,响应是非正弦周期函数;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中,正弦激励下的响应也是非线性的;在电子、计算机等电路中应用的脉冲信号波形,都是非正弦周期函数。因此,研究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具有重要和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章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如下三部分:

1.非正弦周期波由谐波合成的概念;

2.非正弦周期波的谐波分析;

3.非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着重讨论非正弦周期波谐波分析的概念,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运用叠加定理计算非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现就教学内容中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一)关于非正弦周期波的谐波的概念

非正弦周期波是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非正弦函数。如周期性变化的方波、三角波等。这类波形,与正弦波相比,都有变化的周期T和频率f,不同的是波形而已。

几个频率为整数倍的正弦波,合成是一个非正弦波。反之,一个非正弦周期波()f t ,可以分解为含直流分量(或不含直流分量)和一系列频率为整数倍的正弦波。这些一系列频率为整数倍的正弦波,就称为非正弦周期波的谐波。其中频率与非正弦周期波相同的正弦波,称为基波或一次谐波;频率是基波频率2倍的正弦,就称为二次谐波;频率是基波频率3倍的正弦波,称为三次谐波;频率是基波频率k 倍的正弦波,称为k 次谐波,k 为正整数。

人们通常将二次及二次以上的谐波,统称为高次谐波。 (二)关于谐波分析的方法

在电路分析中,将非正弦周期波的分解,应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的方法,分解为直流分量(或不含有)和频率为整数倍的一系列正弦波之和,称为傅里叶分析,又称为谐波分析。

一人周期为T 的函数()f t ,如果满足狄里赫利条件﹡,则()f t 可以展开为如下三角级数:

01

()(cos sin )k k k f t A A k t B k t ωω∞

==++∑

这是一个无穷级数,由法国人傅里叶(Fourier )提出来的,故称为傅里叶级数。式中0A ,k A ,

k B 称为傅里叶系数,由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00

00

1

()()

2

()cos 2

()sin T

T

k T

k A f t dt

T A f t k tdt

T B f t k tdt

T ωω===⎰⎰⎰直流分量

0A 是()f t 一周期时间内的平均值,称直流分量。1k =的正弦波,称为基波;2k =的正弦波,称为二次谐波;k n =的正弦波,称为n 次谐波。当k 为奇数时,称为奇次谐波;k 为偶数时,称为偶次谐波。

非正弦周期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关键是计算傅里叶系数的问题。

在电工技术中,遇到的非正弦周期波,都满足狄里赫利条件的,均可展开为傅里叶级数。常见的非正弦周期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已在手册及教材中列出,如下表所示,以供查用。

常见非正弦周期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f t 波 形 图

()f x 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22

()(1sin cos 2cos 4)2315

m

A f t t t t π

ωωωπ

=

+

---

﹡ 狄利赫利条件:

()f t 在〔2T -

,2

T 〕 或〔0,T 〕区间,(1)除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外,其余各点

连续;(2)只有有限个极点。

()f t 波 形 图

()f x 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2

222

()(1cos 2cos 4cos6)31535

m f t A t t t ωωωπ=

----

4

11

()(sin sin 3sin 5)35

m f t A t t t ωωωπ=

+++

2

11

()(sin sin 2sin 3)23

m f t A t t t ωωωπ=

-+-

1111

()[(sin sin 2sin 3)]223

m f t A t t t ωωωπ=-+++

28

11()(sin sin 3sin 5)925

m f t A t t t ωωωπ=

-+-

28

11()(cos cos3cos5)925

m f t A t t t ωωωπ=

+++

4

11

()(sin sin sin 3sin 3sin 5sin 5)925m f t A t t t αωαωαωαπ=

+++

33

1111

()(cos3cos 6cos9)283580

m f t A t t t ωωω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