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现代旅游客源国概论教案-韩国

现代旅游客源国概论教案-韩国

客源国——韩国一概况大韩民国(Republic of Korea),简称韩国。

位于东北亚,是一个新兴的发达国家。

宪法领土范围()为整个朝鲜半岛及附属岛屿,实际领土约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9。

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海,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

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推动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里,由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一跃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缔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汉江奇迹”。

国歌:《爱国歌》官方语言:韩语(朝鲜语)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国家领袖:总统李明博,总理金滉植人口数量:5,051.5万(2011年)人口密度:493人/平方公里(2011年)主要民族:韩民族(朝鲜族)主要宗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国土面积:99,646平方公里水域率:30% 国花:木槿花国旗:949年3月,韩国文教部审议委员会在确定太极旗为大韩民国国旗时作了明确解释:太极旗的横竖比例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间为太极两仪,四角有黑色四卦。

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圆内上下弯鱼形两仪,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阳和阴,象征宇宙。

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条阳爻代表天、春、东、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条阴爻代表地、夏、西、义;右上角的坎即四条阴爻夹一条阳爻代表水、秋、南、礼;左下角的离即两条阳爻夹两条阴爻代表火、冬、北、智。

整体图案意味着一切都在一个无限的范围内。

国徽:国徽公布于1970年7月。

国徽中央为一朵盛开的木槿花。

木槿花的底色白色象征着和平与纯洁,黄色象征着繁荣与昌盛。

花朵的中央被一幅红蓝阴阳图代替,它不仅是韩国文化的一个传统象征,而且在此代表着国家行政与大自然规律的和谐。

一条白色饰带环绕着木槿花,饰带上缝着国名“大韩民国”四字。

此特点与朝鲜的国徽设计相同。

国花: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

花开时节,木槿树枝会生出许多花苞,一朵花凋落后,其它的花苞会连续不断地开,开得春意盎然,春光灿烂。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教学重点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旅游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日本、韩国、蒙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旅华市场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教 学 内 容 提 纲
1、领会:日本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和领土组成、地形、资源和气候特点等;日本的政治体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具有日本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和祭祀,日本人的禁忌等。什么是日本的“积蓄型消费者”和“工薪型消费者”。韩国的自然环境,包括韩国的位置、领土构成、地形、主要河流和气候类型等;韩国的历史、文化特点,韩国文化与中国的渊源,韩国的政治体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主要节日与禁忌等。蒙古国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特点、主要河流和湖泊,蒙古国的历史、建国时间、政治体制、主体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包括面积、海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矿产资源等;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特点、人口构成、宗教信仰,主要的风俗等。新西兰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与组成、地质特点和气候特点、人口构成与宗教信仰等。
领会:新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国际旅游业空间布局特点。
应用:根据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国际旅游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国际旅游业超常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正、负两面影响。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上课时间
14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 题
第二章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上课时间
16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 题
第四章 东南亚地区主要客源国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要了解该地区整体的经济、社会、环境特点等,重点掌握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五个主要国家地理环境、社会风情、民族习惯、主要旅游资源和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经验,旅华市场的特点等。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实践跨文化交流活动
03
积极参与国际旅游活动、文化交流项目等,与来自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进行实际交流,锻炼跨文化交流能力。
优化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游客的文化背景、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 务,如定制行程、特色餐饮等。
加强导游培训
提高导游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不同文 化背景的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方法,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性。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客源国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了解不同客源国的旅游者行为、需求和偏好;熟悉客源国市场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客源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能够针对不同客源国制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和营销策略;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跨文化交流,旅游目的地可以更加 准确地传达自身文化特色和价值,吸引 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促进旅游业 的持续发展。
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外语和跨文化交际技巧
01
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际规则和礼仪,提
高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能力。
增加文化知识和敏感度
02
通过阅读、学习、旅行等方式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提高对
日本
日本是一个独特的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其温泉、 樱花、古建筑等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
01
02
03
04
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观
包括山川、湖泊、森林、海洋 等自然景观,具有原始、壮美
和神秘的特点。
文化遗产
包括历史遗址、博物馆、艺术 品等人类文化遗产,具有历史、

客源国教学大纲

客源国教学大纲

《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课内学时数:64课时适用范围:全日制专科旅游管理一、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我国海外客源市场即主要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以及地理、人文概况等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其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和合理,以符合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知识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做到:(1)、了解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

(2)、对我国旅游客源国或旅游客源地区的基本情况,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和掌握。

2、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本课程共64个学时,具体的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世界旅游业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世界旅游业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概况和世界六大旅游区第二章中国旅游业概况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中国旅游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中国入境客源市场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历史回顾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世纪中国入境客源市场开发前景【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水平2.掌握认识中国的海外客源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第三章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日本地理、人文和简史经济政治文化民俗旅游业对外政策与中日关系韩国地理、人文和简史经济政治文化民俗旅游业对外政策与中韩关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和掌握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主要客源国的概况第四章欧洲地区英国地理、人文和简史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新闻媒介民俗旅游业对外政策与中英关系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联邦西班牙【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欧洲地区的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和西班牙等主要客源国的概况2.认识欧洲是近代旅游业的发源地,当代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旅游事业居世界各大洲之首第五章北美地区旅游业产业地位和作用地理、人文和简史经济政治文化民俗旅游业对外政策与中美关系加拿大【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美洲是世界重要的旅游区之一2.认识和掌握北美地区的美国、加拿大等主要客源国的概况第六章中东和非洲地区埃及沙特阿拉伯南非【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和认识非洲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2、以上地区的著名景点景区三、主要参考书1、于向东,《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概况》,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大连,1999;2、徐晓光,《旅游与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2002;3、孙宝玉,《世界旅游名胜词典》,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1999;4、韩杰,《现代世界旅游地理学》,青岛出版社,青岛,1997;5、中国旅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旅游年鉴2004》,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2005;6、《世界知识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北京;7、《旅行家》(期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

2024年《客源国概论》教案

2024年《客源国概论》教案

《客源国概论》教案教案《客源国概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客源国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掌握客源国市场分析方法。

3.熟悉我国主要客源国的情况。

4.培养学生分析客源国市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客源国的定义与分类客源国的定义客源国的分类2.客源国市场分析方法宏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3.我国主要客源国情况东南亚国家欧洲国家美洲国家大洋洲国家4.客源国市场分析实例分析我国赴泰国旅游市场分析我国赴美国旅游市场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客源国的定义、分类、市场分析方法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客源国市场案例,让学生掌握市场分析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我国主要客源国情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客源国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客源国的定义与分类:详细讲解客源国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3.讲解客源国市场分析方法:介绍宏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

4.分析我国主要客源国情况:分别介绍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国家的情况。

5.分析客源国市场实例:以我国赴泰国和美国旅游市场为例,进行市场分析。

6.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我国主要客源国情况,分享各组分析结果。

7.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

3.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国际旅游市场分析》2.课件:客源国概论PPT3.案例资料:我国赴泰国和美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七、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客源国市场。

4.关注客源国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新)

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新)

《主要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主要客源国概况》是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该课程计划54学时,3学分。

课程主要介绍中国主要客源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等内容。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对我国旅游客源国或旅游客源地区的基本情况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和掌握。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主要客源国家上述各个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熟悉、掌握相关内容,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尊重游客的风俗习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更好地服务游客,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我国海外客源市场即主要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以及地理、人文概况等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其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和合理,以符合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知识素养。

三、教材及学时分配建议本课程教材采用舒惠芳主编的《旅游客源国概况》,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课程课内54学时,3学分,一学期开设。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1章世界及中国旅游业本章导读学习目标1.1 世界旅游业概况1.2 世界旅游组织与世界旅游区1.3 中国旅游业和海外客源市场补充阅读1-1 加快推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2章世界自然旅游地理概况本章导读学习目标2.1 世界地质地貌旅游地理2.2 世界气象气候旅游地理2.3 世界水体旅游地理2.4 世界生物旅游地理补充阅读2-1 世界自然遗产:澳大利亚大堡礁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3章世界人文旅游地理概况本章导读学习目标3.1 世界人口和人种3.2 世界民族和语言3.3 世界宗教概况补充阅读3-1 中国与世界的理想人口和极限人口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4章亚洲地区主要旅游客源国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亚洲地区各主要旅游国家的自然与人文情况,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特点;掌握该地区各主要旅游国家主要的民风民俗及旅游发展的概况及特点。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介绍《客源国概论》的课程定位、目的和意义。

阐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

1.2 客源国市场的概念与分类解释客源国市场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客源国市场的分类及其重要性。

1.3 旅游业发展概况介绍世界旅游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探讨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二章:亚洲客源国2.1 亚洲客源国概述分析亚洲客源国的特点和影响力。

介绍亚洲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

2.2 中国详细介绍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分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2.3 日本和韩国阐述日本和韩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探讨日本和韩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三章:欧洲客源国3.1 欧洲客源国概述分析欧洲客源国的特点和影响力。

介绍欧洲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

3.2 德国和英国详细介绍德国和英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分析德国和英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3.3 法国和意大利阐述法国和意大利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探讨法国和意大利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四章:美洲客源国4.1 美洲客源国概述分析美洲客源国的特点和影响力。

介绍美洲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

4.2 美国和加拿大详细介绍美国和加拿大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分析美国和加拿大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4.3 巴西和阿根廷阐述巴西和阿根廷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探讨巴西和阿根廷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五章:非洲和中东客源国5.1 非洲和中东客源国概述分析非洲和中东客源国的特点和影响力。

介绍非洲和中东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

5.2 埃及和南非详细介绍埃及和南非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分析埃及和南非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5.3 土耳其和阿联酋阐述土耳其和阿联酋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探讨土耳其和阿联酋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客源国概论》课程标准

《客源国概论》课程标准

《客源国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与目标(一)课程定位《客源国概论》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个性化发展模块”中的专业选修模块课程。

在旅游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的开设,是以《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与业务》、《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等课程的开设为条件,并为满足《酒店公关实务》和酒店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要求设计课程内容,为学生将来从事旅行社和酒店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能够完成客源国概况认知和客源国两个模块共21项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旨在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中国16个主要海外旅游客源国的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特征、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和对华关系;具有分析和解决客源市场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结合相应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更好的从事外事接待工作,尤其是从事涉外导游和涉外酒店服务提供支持,并为导游资格证考试提供支持;培养学生在海外客源市场营销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在课程设计中贯彻“学生为主体,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秉承“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理念,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让学生在“做中学”,做到“教、学、做”有机结合。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创造相应的教学环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教学互动和模拟实训,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通过有效的学生实践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另外,该课程强化了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包括对世界旅游资源、世界旅游客流、中国旅游业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以及世界旅游宏观管理等内容的系统分析,从而一改过去基本知识介绍多,基础理论阐释少的弊端;在教学手段上,将大量增加图片展示和多媒体演示的比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课时安排上,适当压缩分论部分,即侧重选取一些最主要的国家进行讲述,而其余部分则可结合学生自学或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完成,以培养和锻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根据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国际旅游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国际旅游业超常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正、负两面影响。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上课时间
14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题
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形成过程,熟悉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在我国客源市场中的地位。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各方面的特征,以便很好地为开拓海外市场打下基础。要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应用:根据统计图表和有关资料,分析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
(三)世界旅游区域
识记:世界各大旅游区名称及范围领会:世界各大旅游区的主要差异;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迅速崛起的原因。
(四)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海外客源市场
识记: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海外旅游者、出境旅游者等旅游统计指标的含义。
领会:新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国际旅游业空间布局特点。
教学重点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的旅游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的旅华市场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提纲
1、领会:欧洲的海陆位置,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欧洲主要的气候类型。英国的全称与领土组成、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法国的全称及地理位置、主要邻国、气候类型及特点、地形的组成等。德国的全称、地理位置、主要邻国、地形特点、主要河流与气候类型等。意大利的全称、地理位置、领土构成、气候特点等。俄罗斯的全称、地理位置,主要邻国、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等。
教学重点
美国、加拿大旅游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
美国加拿大客源市场分析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提纲
1、领会:美国的全称、美国的领土组成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及其评价,美国的民族构成与人口分布、宗教信仰等,了解美国的发展历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及其评价,人口构成与分布,宗教信仰等。
2、掌握:美利坚民族的性格特点,掌握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禁忌、饮食、穿衣习惯等,美国经济的一般特征,美国主要的产业部门与分布,美国的政治体制等。加拿大的历史、政治体制,掌握加拿大的经济特征,社会风情、饮食习惯等。
教学重点
使同学们明白设置该课程的重要性
全球六大旅游区分布
教学难点
中国入境市场发展潜力
教学方法
案例法
教学内容提纲
(一)现代国际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
识记:国际旅游业概念领会:现代国际旅游业与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关系。
(二)战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识记:国际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等旅游统计指标的含义。
领会:战后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熟练掌握:香港旅游资源特色及主要名胜,香港赴内地旅游市场特征,香港旅游市场的开发战略。澳门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其旅游资源特色及主要名胜,澳门旅游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台湾赴大陆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开发策略。海外华侨华人对居住国的贡献,华侨华人对中国的贡献,华侨华人的中国文化情结的表现,华侨华人在中国海外旅游市场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特征教学点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内容提纲
1、领会: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的时间;简要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形成过程。来华入境旅游者的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职业构成特征。
2、掌握:来华入境旅游者中,港、澳、台及华侨游客始终占来华入境的绝大多数。来华入境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方式、次数和停留时间有何变化;入境游客在我国国内的流动。
教学内容提纲
1、领会:香港的组成、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类型等,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香港人口构成与宗教信仰等。澳门的组成、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澳门人口的构成与宗教信仰。台湾的组成、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分析、气候特点等,台湾的民族构成与分布。中国历史上三次海外移民高潮时间,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3、熟练掌握:美国经济之所以比其他国家发展更为迅速的原因。美国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原因,美国旅游资源特色与主要名胜,美国旅华市场保持稳步增长的原因,进一步开拓美国旅华市场的策略。加拿大主要的旅游资源和主要的旅游城市等,加拿大旅华市场的现状是什么?影响加拿大旅华市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3、熟练掌握:英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及主要的旅游名胜,我国对英国旅华市场促销战略等。法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及主要的名胜古迹。德国成为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原因,德国旅华市场的特点与对德旅华市场促销战略。意大利的旅游资源特色、主要名胜古迹等。俄罗斯旅游资源特色和主要名胜,旅华市场需求特征和对俄罗斯旅华市场开发战略等。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上课时间
17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题
第六章北美洲主要客源国
教学目的
北美洲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在来华的海外客源国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旅游大国,其强大经济实力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极高的旅游消费水平,为世界各旅游目的地所垂涎。因此要全面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特色、历史与文化、掌握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消费偏好,扬长避短地发挥我们的优势,有的放矢地开展旅游营销活动,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3、熟练掌握: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和特征;入境游客在我国国内的流量流向分析。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上课时间
15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题
第三章东亚太地区主要客源国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牢固树立东亚太地区作为我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重要性的认识。对该市场范围内的日本、韩国、蒙古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五国的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等基本的旅游要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运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五国的旅游业发展情况、旅华市场的特点。
3、熟练掌握:东南亚旅游资源的特征。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经验。马来西亚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存在哪些问题?东南亚地区为什么长期以来始终是我国传统的海外客源国?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上课时间
16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题
第五章欧洲主要客源国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我国在欧洲的主要客源国的基本情况,学习他们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和管理理念,做大做强我国的旅游产品,拓展在欧洲的市场范围。
3、熟练掌握:近几年日本海外旅游市场的变化,市场结构的变化,促进日本旅华市场增长的因素,保持和吸引更多的日本人到我国旅游的措施。韩国旅华市场的特点、目前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的促销对策。澳大利亚旅华市场稳步增长的原因,影响澳大利亚旅华市场的主要因素。新西兰旅华市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教学重点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旅游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日本、韩国、蒙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旅华市场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内容提纲
1、领会:日本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和领土组成、地形、资源和气候特点等;日本的政治体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具有日本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和祭祀,日本人的禁忌等。什么是日本的“积蓄型消费者”和“工薪型消费者”。韩国的自然环境,包括韩国的位置、领土构成、地形、主要河流和气候类型等;韩国的历史、文化特点,韩国文化与中国的渊源,韩国的政治体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主要节日与禁忌等。蒙古国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特点、主要河流和湖泊,蒙古国的历史、建国时间、政治体制、主体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包括面积、海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矿产资源等;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特点、人口构成、宗教信仰,主要的风俗等。新西兰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与组成、地质特点和气候特点、人口构成与宗教信仰等。
上课时间
18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题
第七章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侨华人
教学目的
全面完整地掌握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的差异、旅游业发展等,掌握海外华侨华人在世界的分布,是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等。
教学重点
港澳台地区旅游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
华人华侨旅游市场分析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讨论法
2、掌握:英国的历史、英国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代表性人物,英国的政治体制、主要政党有哪些?英国经济发展特点,英国的民族构成与主要的宗教信仰,英国人的主要饮食习惯、社会风情与习俗等。法国历史、文化特点与名人,法国经济发展特点,主要的产业部门和分布区域,法国的政治体制,法国的人口构成、饮食习惯、社会风情与习俗特点等。德国的历史、在文化领域的成就、经济发展特点、重要的产业部门和主要的港口、政治体制等,民族组成、宗教信仰等,德国人的饮食习惯、社会风情与习俗等。意大利的历史、文化成就,经济发展特点、重要产业部门,政治体制与主要政党,民族构成与人口分布,意大利的饮食特点、社会风情与习俗等。俄罗斯的历史、文化方面的成就及重要名人,经济发展特点,政治体制,民族构成,饮食习惯、社会风俗与习俗等。
教学难点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旅华市场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提纲
1、领会:东南亚名称的来历、范围和组成国家,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类型。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包括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新加坡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官方语言、政治体制。马来西亚的自然环境,包括其领土组成、位置、气候类型等,了解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官方语言等。马来西亚旅华市场的特点与潜力。了解泰国的原名称是暹罗,泰国一词的意思是“自由之地”,泰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与组成、重要河流、气候类型等。泰国的主要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等。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及重要性、领土特点、气候类型、丰富的物产与资源、主要民族、宗教信仰等。了解菲律宾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组成、气候类型;菲律宾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特点等,菲律宾旅华市场的特点与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