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王羲之
介绍王羲之作文400字作文

今天我读了王羲之练字这本书,了解了晋代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成长过程和艺术生涯。
王羲之曾写过“祝版”,由于他笔力强健,落笔有劲,因此字迹渗透入木,竟然达三分之深,所以说他的字“入木三分”。
王羲之从7岁就开始刻苦地练习书法。
他每天不仅在读书、学习时写字,而且在休息的时候也揣摩字体的,结构、间架和气势,在衣襟上勾勾、画画,时间一长就把衣服划破了;他每天写完字后,都在门口的水池里洗笔,由于他常年累月地写字、洗笔,结果水池里的水都变黑了。
他写字时特别地聚精会神,结果,有一次他错把他母亲送去的馒头蘸了墨汁吃了。
现在妈妈也让我练习写毛笔字,可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是想偷懒,不写的理由一大堆,不是作业多就是太晚要睡觉了,搞得我进步很慢。
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说,不行不行,写毛笔字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恒心的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好的。
王羲之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书圣”,就在于他长期刻苦地坚持练习书法。
古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这个寒假中,我会认真练习,只要刻苦努力,长期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我也要把这精神用在学习上,认真学好每一门功课。
王羲之的故事400字

王羲之的故事400字
王羲之,字逸少,河南颍川人,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
他的一生和他的书法一样,充满了传奇与故事。
王羲之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向上,十分喜欢书法。
他常常背诵古人的诗文,模仿他们的字体,潜心研究书法艺术。
他的功夫不负所望,很快就成为一位出类拔萃的书法家。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叫做“骨法”。
他认为字应该有骨有肉,有力有美。
他的字体秀雅流畅,舒展自然,给人以轻盈的美感。
他的字才被人们称为“飞白”。
他把空白的部分用笔画几下,让字的身体飞舞起来,增加了字的美感和韵味。
王羲之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佩。
他为人谦和慈祥,谦虚有礼。
当时,有一个官员向他请教书法,他不但虚心听取他的意见,还接受了他的修改建议。
这位官员十分感激,非常佩服王羲之的品德和才华。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得到了当时皇帝的赏识,被封为大司马,在朝廷中担任过高官。
但他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不为权位所累,依然热爱书法艺术。
他在公众场所经常写字,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他的字帖。
王羲之一生共写过许多书法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兰亭集序》。
这是一篇长篇乐府诗文,记述了他和一群文人在兰亭集会的情景。
这篇文章的字体工整、气势磅礴,引人入胜。
至今,很多人还在研究和模仿他的书法艺术。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巨匠,他不仅在书法上有着杰作,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他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都成为了后世的楷模和榜样。
他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世人留下了一道耀眼的文化瑰宝。
初一游记参观王羲之故居

参观王羲之故居到了,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王羲之故居终于到了!车子一路地颠簸,随着路边美丽的风景,我们终于到达了本次旅途的目的地:王羲之故居。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漂亮的、气势磅礴的房子,结构新颖独特,门上镶有“金庭观”几个粉绿色的大字。
跨进门槛,只见周围的建筑物宏伟无比,壮观的景象中还镶嵌着一丝丝令人心醉的翠绿色,真是美极了!我们走进了一个大殿,大殿中央坐着王羲之夫妇,旁边是他们的儿女。
走出大殿我们又去了著名的洗砚池。
一潭浓绿色的池水。
水池呈横卧着的花瓶形,中间圆,两头稍扁。
据说,王羲之生前酷爱书法,走着、坐着都揣摩字的结构与笔法。
每天练完字就到这池边洗砚,洗毛笔。
天长日久,一潭清澈池水被染成了黑色。
我们想到这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王羲之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走出了金庭观,我们又去了鼓亭。
沿着台阶步步高升,走了大约五分钟,终于到了最顶上。
我从鼓亭向下俯视,隐隐约约的山路时隐时现、崎岖不平,好似一条巨龙卧在群山之中。
山峦起伏,绿树红花,不时地飘来一阵阵诱人的花香。
小鸟在树丛中唱着动听的山歌,清澈见底的小河“哗哗”地流向远方,犹如一条绿丝带嵌在绿色的树丛中。
最后,我们去了五步三潭。
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宛如一条金蛇游向远方。
清澈的泉水喷涌着有的像一串串的珍珠有的像一朵朵一瞬即逝的珠花有的像晶莹透亮的水晶球翻滚着变幻着奇妙极了。
慢慢地,已近黄昏,天空上已有了一丝红晕。
这时,我才依依不舍地向王羲之故居挥了挥手。
通过了这次旅游,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学任何一门功课都应该像王羲之那样有一颗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心。
王羲之故居观后感

王羲之故居观后感王羲之故居观后感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和行书为主,被誉为“书圣”。
而王羲之故居,作为王羲之一生中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展现了他的生活和创作环境。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王羲之故居,并对此有了深刻的感受。
走进王羲之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庭院,院内有亭台楼阁,古树盎然,绿意盎然。
这座庭院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风格,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进入房内,故居的布局简洁而雅致。
居室内的摆设和陈列品都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有关。
书房里放置着王羲之的一些实物,如书桌、笔墨等。
这些实物仿佛使我穿越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感受到了王羲之的书法创作氛围。
靠窗的位置放置着一些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正是这些作品,展现了王羲之的造诣和才情,也让我对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和审美追求有更深的了解。
通过参观王羲之故居,我不仅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兼具刚劲有力和悠远静谧之美,给人以启发和感悟。
他将书法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将自然中的意境引入到书法创作中,使作品更具灵动和艺术性。
王羲之故居的参观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的古代文化不仅是书法、绘画,还有诗词、音乐、舞蹈等等。
这些文化遗产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传承的重要责任。
通过观赏王羲之故居,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要保护好这些文化瑰宝,传承下去,让后代能够接触和学习到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很多人常常陷入困境,迷失了自己。
而参观王羲之故居,让我对生活和艺术有了新的思考。
王羲之追求书法艺术中的自由和宁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生活方式和追求内心平和的路径。
最后,观后感让我想到一个词——传承。
王羲之故居是一座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方,通过观赏和体验,我更加懂得了传承的重要性。
参观王羲之故居有感

参观王羲之故居有感走进王羲之故居,就仿佛踏入了一个时光的隧道,那个遥远的东晋时代,似乎在眼前徐徐展开。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那古朴的建筑,斑驳的墙壁,难道不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吗?走在其间,你能感觉到一种独特的氛围,就好像王羲之随时会从哪个角落走出来,手持毛笔,挥毫泼墨。
看看那庭院中的水池,据说王羲之曾在这里洗笔,久而久之,池水都被染成了黑色。
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这得写多少字,才能把一池水都染黑呀!真难以想象他当年是多么勤奋刻苦。
我们现在的人,有几个能有这样的毅力和坚持呢?再看看那些展示的书法作品,那一笔一划,那力透纸背的神韵,真让人惊叹不已。
这字写得,那叫一个漂亮!那线条的流畅,那结构的精妙,啧啧,简直绝了!咱也试着写写字,怎么就写不出那种味道呢?这就是大师和普通人的区别吧。
故居里还有很多关于王羲之的生平介绍,原来他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啊。
他也经历过挫折,也有过困惑,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这多像我们的生活啊,谁还没有点磕磕绊绊呢,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
漫步在这古色古香的庭院里,感受着那份宁静和悠远。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只有那份属于历史的沉淀。
你说,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是不是很惬意呢?想想看,如果我们也能像王羲之一样,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那该多有成就感啊!不要总是抱怨没时间,没机会,其实只要有心,哪里都是舞台。
王羲之故居,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品味。
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智慧,太多的启示。
当你离开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对人生,对艺术,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所以啊,大家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走走看看,绝对会让你不虚此行的!相信我,没错的!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高三想象作文:与王羲之相遇

高三想象作文:与王羲之相遇高三想象作文:与王羲之相遇一场奇妙缤纷的梦境,让我穿越了千年时空,来到了东晋时期,与当时的书法大师王羲之相遇。
在梦中,我看到了未曾见过的美丽。
坐在庭院中,看着王羲之凭借磨笔、造纸用尽心力,写下那千姿百态的汉字,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敬意。
作为书法家,王羲之笔下的文字,无不透露出他的情感、意志和精神。
他用心融合在字里行间,如同信手拈来般自然而流畅。
那文字仿佛拥有生命一样,在纸张中跳跃、呼吸。
我想起了现代快餐简便的生活。
我们需要飞速地处理问题,需要简短的话语来沟通,需要手写字体,更需要快速打字。
但书法之美却埋没在其中,被我们轻轻忽视、轻轻放弃。
我们被短暂的生活篇幅所奴役,忘记了书法中深刻的价值。
在梦中的我,也有一份孜孜不倦的的热忱。
我向王羲之询问他的书法心得,他将画桌上的一张纸递了过来。
那纸张上,不知何时已经有了不少汉字。
王羲之告诉我:“书法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气贯长虹,心旷神怡,曾经的那份纯粹,被书法重新找回。
”我握紧了那张纸,默默地思考这位大师的话。
我明白,书法不只是一种艺术,它更是一种生命力。
梦境中的时光飘忽而过,等到我醒来,心中还留存着那份美妙与感动。
这场梦,不仅让我知道什么是大爱和纯真,也让我真正地领悟到了书法的奥妙。
与王羲之相遇,是我人生中一个宝贵而美好的经历。
我想,无论在人间或梦境间,这种古老的文化和精神都将影响并启迪着我一生。
倘若我真•有幸能与王羲之相遇,那么无论如何,我也一定会向这位生命力浓重的传奇式人物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因为,即使离开了梦境,我能从书法中汲取的奋斗元素,也将一直存在于我的内心深处。
参观王羲之故居_700字

参观王羲之故居_700字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被人们誉为“书圣”。
星期天,我和几个同学怀着对大书法家的仰慕和崇敬之情,参观了“书圣”故居。
来到故居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一王羲之故居。
大门两旁蹲坐着两只威武雄壮的石狮子,好像两名卫士,日夜守卫在门前。
进入大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微波荡漾的墨绿色的大水池。
池边垂柳悬丝,鲜花盛开,怪石嶙峋,倒映水中,构成了一幅壮观的自然画。
据说,这里是当年王羲之苦练书法的地方。
由于,’I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因此得名洗砚池。
沿着池边往西走,便是一条曲折的长廊-一墨华轩。
墨华轩是仿古建筑,轩内数百块石碑上,留下了历代书法家精湛的作品,龙飞凤舞,别具风格。
其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最令人赞叹,里面有20多个“之”字,竟无一字字形相同,每个字都有独特的风格,可见他练字的功力极深啊!导游告诉我们:王羲之当年苦练书法,有一次,他边吃饭边揣摩写字之事,竟把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
听厂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不禁笑起来,但静心一想,这正是朽圣之所以成名的诀窍吧! 站在墨华轩的尽头往右看,洗砚池北面是作高大雄伟的塑像一仁羲之青铜立像。
只见他一手握笔,。
手背在身后,昂泞挺胸,神采奕奕,仿佛正待挥毫书写一幅佳对。
这轩昂的zv势,给人利,蓬勃向l的力量。
铜像背后就是“螂呀书院”。
它是晋代时期的建筑,里面摆放着古桌、古凳。
从那残缺的文物上可以看到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的笔墨真迹。
还有故居出土的书法用品及晋代器物等。
那些真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虽然历经年代已十分久远,墨迹却仍然像未干的样子,真不愧为书坛的珍品。
走出螂呀书院,我们又参观了晒书台、砚碑亭、晋墨斋、石拱桥等各处景点。
不论走到哪里,都会使我触景生情,联想到当年书圣王羲之专心研究书法艺术的一幕幕动人情景,心里充满敬意。
最后我们穿过一片翠绿的竹林,沿着池边又回到大门口,伫立在“洗砚池”三个大字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游览王羲之故居作文

游览王羲之故居作文
“书圣”王羲之故居,座落在浙江省绍兴市兰亭公园内,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园林。
刚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兰亭序”碑亭,是由六块黑色花岗岩石雕成的。
上面刻着的《兰亭序》四个大字是由大书法家王羲之用隶书写的。
碑亭四周环绕着树木,十分幽静。
走进兰亭内,亭子呈圆形,中央有一口大井,旁边还有一棵千年银杏树。
沿着小路走,来到了一个小广场上,在广场的中央有一个汉白玉雕塑,雕塑上雕刻着《兰亭集序》中的名句:“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在广场的周围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和许多书法石刻作品。
在广场上还有一个“天下第一行书”碑,这是由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写。
碑上写着“天下第一行书”五个大字。
沿着小路继续走,便来到了书圣王羲之的故居——兰亭。
这座古色古香的园林里有一个小湖,湖里有许多鸭子和天鹅。
它们时而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时而把头探出水面梳理自己漂亮的羽毛;时而把头探出水面吐出一缕缕水草和小鱼……真是悠闲自在!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王羲之
他,年少有成,少年时便写得一手好字;他,勤奋好学,对写字的知识如饥似渴;他,精通各种书法,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号,他就是——后人称“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再父亲枕头里发现了一本叫《笔谈》的书,里面讲的全是有关写字的技巧,王羲之便如痴如醉地读起来。
后来被父亲发现了,问他为什么偷读,王羲之只是傻笑。
他父亲说,等你长大以后,我再把写字技巧教给你。
王羲之急迫地说,等我长大后再学,那么青春年华不是白白浪费了吗?他父亲听以后,觉得儿子襟怀大志,便将《笔谈》的内容认认真真地详细地向王羲之解释了一遍。
几个月以后,王羲之的书法果然大有长进。
后来王羲之有做卫夫人的学生,为他的以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羲之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天赋,更离不开他的努力,他的坚持。
我们应该学习王羲之,学习他那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学习他那对知识的如饥似渴。
难道那流传万世的《黄庭经》会从天上掉下来吗?难道那惊天动地的《兰亭序》会在山崩地裂中飞出来吗?不可能!无可置疑,我们的勤奋好学,我们的坚持精神,根本就不能与王羲之相提并论。
可是我们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吗?也许我们的天赋不及王羲之,但我们可以付出与其相同的努力,甚至更多。
我们对于别人的成就,不
能仅仅羡慕。
我们不能服输,要相信自己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我们认识了王羲之,也认识了他身上散发出的精神。
假如你就得自己能做得更好,请开足你生命的马达,朝着梦想出发。
上一页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