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

合集下载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是一种处理水污染的技术,其目的是消除水体中有害物质,使水污染物处于安全范围内,从而保证水体安全可靠。

一般来说,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是以化学方法改善水质、消除危害为主,利用酸、碱、催化剂以及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处理技术,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铁、硫、汞等的杂质,使水的水质得以改善。

一般来说,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分为几个部分:去除有机物、高分子物质、离子以及可溶性金属杂质等。

一、去除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一般采取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颗粒上具有大量疏水面或碳桥,使有机物易结合,从而去除有机污染物。

二、去除高分子物质:一般采取凝胶过滤法,利用凝胶大分子或高分子物质的粘性作用,去除水中的固体杂质;
三、去除离子杂质:一般采取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有大量硅离子交换团,使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树脂上硅交换团结合,以及把水中的其它有害离子也换取树脂上剩余性离子,从而去除水中离子杂质;
四、去除水体中可溶性金属杂质:一般采取沉淀法,利用一定的化学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金属杂质氧化成离子形式,使之沉淀落底,或加入具有吸收性的吸附剂,使金属离子与吸附剂发生结合,从而去除水体中的可溶性金属杂质;
五、去除水中悬浮物:一般采取过滤法,利用介质过滤,使水中的悬浮物从水中分离出来。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它的宗旨就是运用生物学、化学、膜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针对水体中的有机物、铁、硫、汞等有害物质,全面减少或消除它们,从而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水源。

关于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讨

关于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讨

关于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讨摘要:本文就关于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一、水质净化处理流程自来水生产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精密且严格的生产工序才能完成。

通常,自来水厂的水处理主要包括如下四道工序:(1)原水反应处理。

将原水引入配有搅拌机械的混合井,和药剂混合搅拌,流入折板絮凝池,经反应后生成易于沉淀的大颗粒絮凝体,俗称“矾花”;(2)原水沉淀处理。

原水经折板絮凝池絮凝后以一定的水流速度流进平流沉淀池,通过沉淀池的特定水流条件进行重力分离,水中比重大的杂质颗粒下沉至池低,后通过吸泥机定期排出池外;(3)原水过滤处理。

沉淀池末端上层干净的水体通过集水槽流入气水反冲洗滤池,再通过滤池中的石英砂滤料截留水中细小杂质,使水的浑浊度进一步降低,再导入清水池进行储存;(4)加压供水。

在清水池中投放次氯酸钠,杀灭水体中的细菌病毒,再依靠加压泵进入自来水供水系统。

二、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1.预氧化处理自来水厂净水处理中,预氧化处理是常用的处理方式之一。

预氧化处理是对传统净水处理的升级,首先通过氧化剂将水中的无机颗粒表面破坏,打破有机物的防护后,无机颗粒稳定性受到影响出现波动,最后得到有效处理。

预氧化处理中,最早的氧化剂为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氯化副产物,因此应用上存在局限性。

随后引入高锰酸钾,将其投入受污染水源中。

实验研究发现,高锰酸钾能够有效处理污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氯化处理中的副产物,助凝效果非常好,还具有除臭等作用,能提高水源净化处理能力,降低多环芳烃等的含量。

作为强氧化剂类型,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特别是对低温低浊的水源,除污染作用显著。

使用高锰酸钾作为预氧化处理手段,能在很大程度上将腐殖质造成的气味以及颜色变化消除,并还原锰,整体而言净水处理效果强于氯化剂。

2.活性炭处理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对自来水水质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研究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研究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研究自来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对于提供优质的自来水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进行探讨。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是将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序,使其达到卫生标准并适用于饮用和生活用水的过程。

水处理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序。

首先是预处理。

预处理是对原水进行初步的处理,主要是去除悬浮物、泥沙和有机物等杂质。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助凝剂、净水器等。

助凝剂可以增加悬浮物的粘性,促进其沉降;净水器则可以有效地滤除水中的泥沙和有机物。

接下来是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是将原水中微小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通过添加混凝剂,使其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

常用的混凝剂包括铝盐和铁盐等。

混凝沉淀可以有效地除去水中的浮游物质、藻类和细菌等。

然后是过滤。

过滤是将通过混凝沉淀后的水进行物理分离,去除微小颗粒和有机物的过程。

常用的过滤方法包括活性炭过滤和砂滤等。

活性炭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氯和某些有机化合物;砂滤则可以进一步滤除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

最后是消毒。

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等。

氯消毒是最为常见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除了以上的基本工艺,自来水厂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特殊处理,如软化处理、脱盐处理等。

软化处理是为了去除水中的钙和镁等硬度离子,避免产生水垢;脱盐处理则是为了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盐类,使水纯净无盐。

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研究对于提供优质的自来水品质至关重要。

通过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保证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处理也有助于提高水质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水厂常用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

水厂常用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

水厂常用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1. 引言1.1 水厂常用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厂的净水处理工艺方法直接影响着水质的优劣。

本文将重点探讨水厂常用的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水厂常用的净水处理工艺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混凝过滤法、膜分离技术、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臭氧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等杂质,从而提高水质。

混凝过滤法通过混凝剂将悬浮物聚集在一起,再通过过滤器去除杂质;膜分离技术则是利用半透膜将水分离成纯净水和废水;活性炭吸附法则能吸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离子交换法可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而臭氧氧化法则能分解水中的有机物。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对水质进行有效处理,可以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安全,减少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和改进,未来水厂的净水处理工艺将不断完善,为人类提供更加清洁、安全的用水环境。

2. 正文2.1 常见的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常见的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大类。

物理处理主要包括过滤、沉淀、膜分离等技术。

过滤是最基本的净水处理方法之一,通过不同级别的过滤介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和颗粒物。

沉淀则是利用重力或化学药剂使颗粒物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膜分离技术采用微孔膜或超滤膜对水进行筛选,可以有效去除微小颗粒和溶解性有机物。

化学处理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臭氧氧化法。

活性炭吸附法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

离子交换法则利用树脂或其他介质实现水中阴阳离子的交换,从而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和硬度物质。

臭氧氧化法则通过臭氧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提高水的整体水质。

综合运用这些常见的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水厂的水质,保障供水安全。

不同的水质要求会决定不同的处理工艺选择,因此水厂在选择净水处理工艺方法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技术组合。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析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析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析自来水厂是城市供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负责将地下水或表面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之成为安全可饮的自来水,供给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使用。

其中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净水处理工艺,它包括了多个步骤和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保障自来水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进行探析,介绍其主要步骤和技术,以及对水质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一、原水处理原水处理是自来水厂净水处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原水可以是地下水、湖泊水、河水等,其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和污染物,如泥沙、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等,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供水,会有严重的卫生隐患。

原水处理的目标是去除原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筛滤、沉淀、絮凝、过滤、氧化等。

通过这些处理方法,将原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后续的水质处理打下基础。

二、絮凝和沉淀在原水处理后,接下来的一个关键步骤是絮凝和沉淀。

絮凝过程是将原水中的微小悬浮颗粒变成较大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即絮体,能够更加容易被过滤和沉淀。

通常采用的絮凝剂有铝酸盐、铁盐等,它们与水中的泥土、有机物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胶体物质,从而促进颗粒物质的团聚。

接下来的沉淀过程则是使用重力让絮体沉淀到水底,形成混合液和清水的分离。

通过絮凝和沉淀,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提高水质。

三、过滤过滤是自来水厂净水处理中的又一重要步骤。

其作用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部分溶解性物质,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清洁度。

常用的过滤材料包括砂滤、活性炭、陶瓷滤等。

这些过滤介质能够有效地过滤水中的微粒和有机物,提高水质的净度。

通过过滤,水中的微小颗粒、细菌、病毒等能够得到有效去除,保障了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四、消毒消毒是自来水处理中的最为重要的一环,其作用是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杀死致病菌,确保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究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究

学术论坛431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究孙 锐(重庆两江水务有限公司,重庆 400020)摘要:自来水厂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单位,负责向整个城市或负责区域供应符合引用标准的自来水,其净水处理工艺水平与当地自来水质量直接相关。

本文以自来水厂净水常规处理工艺为基础,探究预氧化处理法、臭氧处理法、活性炭吸附法和膜滤法等方法在净水处理中的工艺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提升我国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水平是保障该城市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

城市自来水用水量的不断扩大为我国自来水厂提出了新的要求,若想不断提升自身净水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人民需求,就应该从技术的手段切实优化自身的净水处理工艺,以技术带动生产,为辖区内人民群众的用水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1 自来水厂净水常规处理工艺概述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具体指将水中的杂质祛除的过程,保证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及地区的自来水质量要求。

处理工艺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水源地的具体情况,水源地不同时水质自然不同,对应的处理工艺也自然不尽相同。

常见的自来水净水处理的基本流程为:长江取水——取水泵房——配水井——预沉池——平流沉淀池——V 型滤池——清水池——吸水井——各级泵房——管网,每一个步骤都以处理水源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或真菌细菌微生物为目的,每进行一步需处理的物质直径便越小,通过由粗到细的处理顺序完成自来水处理工作。

而且,自来水水源分为地表水与地下水两种,以地表水为主要形式,具体来源包括河流湖泊、蓄水水库等。

水源的处理需对水质中的浊度、色度、细菌真菌含量进行严格把控,普遍采用氯气或二氧化氯为处理剂。

2 自来水厂深度净水处理工艺 2.1 预氧化处理法 预氧化处理是利用氧化剂处理水中杂质、实现净水处理目标的工艺,基础作用原理为破坏杂质中无机颗粒外包裹的有机涂层,打破有机物包裹无机物的稳定结构。

预氧化处理广泛应用于全世界自来水净水工作中,常见的预氧化剂为氯类试剂与高锰酸钾。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析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析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析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自来水的水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自来水的安全、健康,自来水厂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净水处理工艺。

本文将探析自来水净水处理的具体工艺。

1. 混合沉淀处理工艺混合沉淀是自来水处理中一种非常基础的净水处理工艺,也是最早被应用的工艺之一。

混合沉淀的过程通过加入金属盐等助凝剂来促进悬浮颗粒的降解,并使其沉淀。

该工艺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操作,处理效果较好,但劣点也比较明显,如处理效率不高,产生的沉淀物含有大量污染物等。

2. 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主要针对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进行处理。

活性炭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如余氯、农药、有机物等,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工艺的优点是效果显著,不会产生类似于混合沉淀工艺中产生的污染物。

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如过滤效率受传质速度限制,除臭效果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

3. 离子交换处理工艺离子交换是将水中的某些物质与交换树脂进行置换的过程,常被应用于软化处理和脱盐处理中。

该工艺的优点在于处理效果稳定且能够移除许多水中的无机物和重金属物质,但缺点是需要定期更新交换树脂。

4. 超滤膜处理工艺超滤膜处理工艺采用特殊的超滤膜过滤技术将水中的杂质过滤掉,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与传统的滤芯不同,超滤膜可有效地去除小于0.001微米的有害物质。

该工艺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颗粒和有机物质,且工艺相对简单、成本可接受,但缺点是需要定期清洗超滤膜。

总的来说,自来水厂的净水处理工艺是多种工艺相互配合的结果。

每一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厂家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对水质的最佳净化效果。

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确保净水处理的安全、稳定和高效性。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析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析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析
自来水厂是为广大居民和工厂提供生活供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设施之一。

它们通过一系列的净水处理工艺,将原水中的杂质、悬浮物、细菌等物质去除,以确保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并保证水质的稳定和可靠性。

自来水厂的净水处理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原水取水。

自来水厂通常选择地下水或河水作为原水。

取水时需要考虑原水水质、水源的变化、污染物的浓度等因素,以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

第二步是初次处理。

初次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原水中的杂质、颜色、悬浮物等物质。

常见的初次处理方法包括网状滤网过滤、沉淀、混凝、絮凝等。

第三步是中间处理。

中间处理是对初次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

它主要通过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设备去除水中的颜色、异味、细菌等物质。

中间处理还可以采用加药消毒的方法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第四步是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将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等物质去除。

常见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反渗透、超滤、活性炭吸附等。

第五步是最终处理。

最终处理是对水进行最后的净化和消毒。

常见的最终处理方法包括二次沉淀、紫外线消毒、氯消毒等。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除了上述净水处理工艺,自来水厂还会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水质监测和调节。

水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调节可以根据水源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对水质进行调整,保证每天供水稳定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
摘要: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综述了当前自来水厂常用的一些生产工艺,提出自来水厂要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升生产效益,就必须应用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水资源,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自来水厂;净水;处理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has the current water plant commonly used some production proces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waterworks and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t must be applied to new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craft, like this can the maximum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keywords: tap water plant;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饮用水资源总量为2.8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为2 300m3,约为世界人均值的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各地流域水体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随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施,供水需求快速增加,然而由于河流水质普遍较差,已找不到洁净的饮用水源。

为了解决这一严重供需矛盾,加强自来水厂净水处理,使之能用于生活饮用
水的水源,以克服清洁水源短缺的困扰,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进行探析。

1自来水厂净水常规处理工艺
城市自来水厂水处理的任务是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去除水中杂质,使之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故处理方法应根据水源水质确定。

此处仅列出自来水厂净水常规处理工艺。

常规处理工艺主要处理对象为水源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等。

它主要是由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等工序组成,该工艺仍为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水厂所采用。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是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去除对象是引起水浑浊的悬浮物及胶体物质。

混凝、沉淀和过滤在去除浊度的同时,对色度、细菌和病毒等也有一定去除作用。

再通过向水中投加氯气、漂白粉,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杀灭滤后水中致病微生物,达到饮用水水质要求。

2深入处理工艺
深入处理工艺中较为普及的是活性炭技术。

活性炭可应用于空气净化和给水、废水处理,用来分离或收集空气和水介质中的杂质。

颗粒活性炭和粉末炭作用相同,均可用于水处理。

颗粒炭不易流失,可再生重复使用,用于污染较轻,需连续运行的水处理工艺。

活性炭滤池为给水处理中的深度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色度、异嗅异味和溶解的有机污染物,提高供水水质。

颗粒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定期进行反冲洗。

一般采用水冲的形式,
6天反洗一次,反冲强度需达到30%以上的滤池膨胀率。

新炭主要以物理和化学吸附为主,使用一定时间炭表面形成生物膜后,则以生物降解作用为主。

当评价活性炭吸附效果的指标降低到相关标准以下,或某种污染物指标穿透炭床时就必须进行更换或再生。

新炭使用时需要浸泡24~48h,之后还应进行反冲洗,以便去除残存的活性炭中的焦油及炭粉等杂质。

反洗次数和排水浊度可根据处理水用途确定,给水处理活性炭反洗排水浊度一般可控制在2~5ntu。

粉末活性炭在处理水中突发嗅味、工业污染物方面有很好的应用。

1)除臭和除味。

除臭和除味的方法取决于水中臭和味的来源。

用活性炭吸附、氧化剂氧化等方法去除水中有机物所产生的臭和味;用微滤机或气浮法去除因藻类繁殖而产生的臭和味;采取除盐措施解决溶解盐类所产生的臭和味等。

2)除铁、除锰和除氟。

当溶解于地下水中的铁、锰含量超过规定标准时,常采取氧化法和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

当水中含氟量超过1mg/l时,可采取活性氧化铝或反渗透及电渗析法除氟。

3)软化和淡化。

软化处理的对象是水中的钙、镁离子,主要方法有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

淡化处理对象是水中各种溶解盐类,即将高含盐量的水,如苦咸水或海水处理到符合生活饮用水要求。

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等。

3 “膜”法水处理工艺
水资源短缺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的缺水形势尤为严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水量剧增,而水处理设施的相
对落后使水环境质量呈持续恶化的趋势。

目前,我国60%~70%的水厂采用的仍是第一代的水处理工艺,即沉淀消毒法,这一工艺对水源地的水质要求较高。

但由于有些地区水质上的先天不足,对水厂的水处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膜-生物反应器(mbr)等膜法水处理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具有出水水质优良、装置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且膜使用寿命长达10年左右,从目前技术来看,膜技术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水的生物安全性,例如超滤膜,孔径有几十纳米,原则上说可以讲水中间一切微生物截留下来,使得水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一步,在污水处理与回用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加拿大泽能环保工程公司生产制造浸没式超滤膜,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膜”法水处理工艺就是利用天然矿石、超滤技术、反渗透技术等多道物理过滤,实现对自来水的生物与化学污染的多级屏障。

其中,反渗透膜装置是该处理工艺的核心部分。

经反渗透膜的深度处理,能去除水源中绝大部分无机盐、重金属离子以及有害物质,使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如杭州湾新区航丰自来水厂航丰公司投入9000多万元建设了一期5万t供水项目,其中第三代水处理工艺——“膜”法水处理工艺的设备投入就花掉了5000多万元,这一投入是普通5万t水厂项目投入的2倍还要多。

为确保供水安全,公司实现了所有设备全自动化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操作产生的失误;同时,公司还安装了视频安保系统,一旦有设备出现异常或人为破坏情况产生,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4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饮用水处理传统工艺上采取一些改进措施既经济又有效,上述建议主要是针对水处理工艺的部分改善。

良好的水源也是高质量出厂水的保证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加强对地表水的保护措施,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才是从根本上提高水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原盛广,王东红,马梅,王子健,吴玉英. 自来水厂不同净水工艺对持久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08,(05) .
2石连东,张开尔. 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2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