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甲子(干支表)加完美解释
天干地支对照表及算法

天干地支对照表年的干支方法一: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4、5、6、7、8、9、0、1、2、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5、6、7、8、9、10、11、0(能整除)、1、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对应数字:1、2、3、4、5、6、7、8、9、0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数字:1、2、3、4、5、6、7、8、9、10、11、0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本人推荐这种方法方法三: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六十甲子表1 甲子13 丙子25 戊子37 庚子49 壬子2 乙丑14 丁丑26 己丑38 辛丑50 癸丑3 丙寅15 戊寅27 庚寅39 壬寅51 甲寅4 丁卯16 已卯28 辛卯40 癸卯52 乙卯5 戊辰17 庚辰29 壬辰41 甲辰53 丙辰6 已巳18 辛巳30 癸巳42 乙巳54 丁巳7 庚午19 壬午31 甲午43 丙午55 戊午8 辛未20 癸未32 乙未44 丁未56 已未9 壬申21 甲申33 丙申45 戊申57 庚申10 癸酉22 乙酉34 丁酉46 已酉58 辛酉11 甲戌23 丙戌35 戊戌47 庚戌59 壬戌12 乙亥24 丁亥36 已亥48 辛亥60 癸亥1,比如,记住几个特殊的年份如1984年为甲子年,类推1924,1864,1804,……均为甲子年。
六十甲子详解

六十甲子详解周珊珊概念:六十甲子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大的发明创造。
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已知公历年份,求对应干支公元后的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公元前的年份则先用大于所求年份的60的倍数减去所求年份(的绝对值),然后再减去2;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此方法的根据是公元4年为甲子年(没有公元0年)。
计算例1: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计算其干支。
解:(184-3)/10=18……1,故天干为甲;(184-3)/12=15……1,故地支为子。
因此,公元184年为甲子年,所以黄巾起义时在官府门前都贴有“甲子”字条,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计算例2: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计算其干支。
解:60*10-551-2=47,47/10=4……7,47/12=3……11。
因此公元前551年是庚戌年。
解译: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
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如以下表六十甲子表1 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组合,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

生土 庚午辛未 戊寅己卯 丙戍丁亥
羽 属水 壬子癸丑 庚申辛酉 戊辰己巳
生木 壬午癸未 庚寅辛卯 戊戍己亥
朱子曰:“乐声是土金木火水,《洪范》是水火木金土。盖纳音者以干支分配于五音而本音所生之五行即为其干支所纳之音也。
壬申 壬午 壬辰 壬寅 壬子 壬戍
癸酉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二、六甲旬空
历例曰:“旬中空亡者,甲子旬戍、亥时,甲戍旬申、酉时,甲申旬午、未时,甲午旬辰、己时,甲辰旬寅、卯时,甲寅旬子、丑时。”《考原》曰:“十日为旬,以十干配十二支,自甲至癸而止。余二辰天干不及,故为空亡。如甲子至癸酉不及戍、亥,故甲子旬以戍、亥为干不及,故为空亡。如甲子至癸酉不及戍、亥,故甲子旬以戍、亥为空。 余仿此”。
1、纳音由来
沈括曰:“六十甲子有纳音,鲜原其意。盖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凡气始于东方而右行,音起于西方而左行,阴阳相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左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纳音与《易》纳甲同法。乾纳甲而坤纳癸,始于乾而终于坤。纳音始于金,金、乾也,终于土,土、坤也)。
扬雄《太玄经》曰:子午之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戍五,巳亥四。故律四十二吕三十六,并律吕之数或还或否,凡七十有八,黄钟之数立焉。其以为度也,皆生黄钟。又曰甲己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声生于日,律生于辰。声以情质,律以和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历代以来宗之谓之先天之数。顾其甲己子午这何以九,乙庚丑未之何以八,则罕有确论焉。今按:子午者乾震之所纳也,丑未者坤巽之所纳也,寅申者坎所纳也,卯酉者离所纳也,辰戍者艮所纳也,巳亥者兑所纳也。阳数极于九,阴数极于八,故乾坤得之震巽,长而统于父母。其余以次而降,两大六子男女长少之序秩然不紊,实非人之能强为也。若夫十日之序,则又各随化气寿夭之数而亦无一毫造作于其间。甲己,土也。土终古不毁,即析为微尘,荡为邻虚而其质固在也,为最寿,故数九。其次则金,虽火铄之,亦有质灰气散之时而坚固为万物王也。乙庚,金也,故次甲己也。又次则水,日炙风销而火煎烹之,亦有乾尽之时而无自然销灭之期也。戊癸,火也,故次丁壬也。且甲己土生乙庚金,乙庚金生丙辛水,丙辛水生丁壬木,丁壬木生戊癸火,层累而下之,又自然而然之数也。然则无十无一二三何也?曰数终于九,十即一也,若夫一二三乃天地人之大数,不得偏寄于一日一辰之间者也。且言九八七六五四则一二三在其中也。故黄钟八十一,十二辰止得七十八而扬子曰黄钟之数立焉。盖已虚函三数而成八十一也。
六十甲子表详细讲解

六十甲子表详细讲解一、甲子表的概述1.1 甲子表的定义甲子表,又称六十甲子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之一。
它以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形成六十个甲子,用于记录年、月、日、时等时间单位。
1.2 甲子表的起源甲子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天文学研究。
根据中国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和地支分别有十个,相互组合可以形成六十个甲子。
由于天干和地支的轮转,这六十个甲子可以用来纪年,形成了甲子表。
1.3 甲子表的用途甲子表常被用于预测命运、起名取字、祭祀选择、农历推算等方面。
在古代,人们相信每个人的命运和运势都与出生时的甲子有关,因此甲子表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命运和吉凶。
二、甲子表的结构与组成2.1 天干与地支甲子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天干和地支。
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
2.2 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将天干和地支进行两两组合,可以形成六十个甲子。
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排列成一个完整的甲子表。
三、甲子表的应用3.1 纪年与推算甲子表常被用来纪年。
每过六十年,就会循环一次。
这种纪年法不仅可以用于农历的纪年,还可以用于公历的纪年。
3.2 命理学与八字甲子表还被用于命理学中的八字推算。
八字是根据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组合而成的,可以通过甲子表找到对应的天干地支,进而推算个人的命运、性格等信息。
3.3 起名取字甲子表也可以用于起名取字。
根据出生年份的甲子,可以找到对应五行属性,再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选取适合的字与名字的拼音相配,以求得吉利。
3.4 婚嫁祭祀甲子表在婚嫁祭祀方面也有应用。
人们可以根据甲子表推算出适合的日子进行婚礼、祭祀等活动,以增加吉利。
四、甲子表的意义和影响4.1 文化传承甲子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它是古代天文学研究的产物,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时间的认识和纪年方法的智慧。
4.2 古代社会生活甲子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60甲子等解析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黄钟
大吕
四、纪年法
古代主要采用年号和干支纪年法。此外还有星岁和 生肖纪年。
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即以耶稣生年算起,为 “公元元年”;以前的时间则为“公元前”。
年号纪年
始于西汉汉武帝。 即采用皇帝的年号纪年,皇帝即位即更换年号,如贞观
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第二年则为贞观二年。 一位皇帝可以只有一个年号,也可有多个年号,汉武帝
5月5日 或6日 立秋 (七月节)
8月7日 或8日
立冬 (十月节)
11月7日 或8日
24节气表
雨 水 惊 蛰 春分 清 明 谷雨 (正月中) (二月节) (二月中) (三月节) (三月中)
2月19日 3月5日 3月20日 4月4日 4月20 日 或20日 或6日 或21日 或21日 或21日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四月中) (五月节) (五月中) (六月节) (六月中)
命。”意思是人到了五十岁,才认识天命。又称 知命之年。
花甲:指60岁。花甲本指六十甲子,以天干地支 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又称花甲之年。
耳顺:指60岁。
从心:指70岁。
古稀:指70岁。语本杜甫诗:“人生七十古来 稀”。
第三节避讳方法
1.避讳概述
在封建社会里,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 相同的字或读音,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 这叫做“避讳”。(注,古代一般避名不避 字)
五、节气
古代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将全年划分为 “二十四节气”。
24节气口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节 气 名 季 节气日期 夏节 气 名 季 节气日期 秋节 气 名 季 节气日期 冬节 气 名 季 节气日期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加完美解释

1
甲子1 11 23
4
丁卯4 14 丁丑2 24
5
戊辰5 15 戊寅3 25 戊子1 35
6
己巳6 16 己卯4 26 己丑2 36
7
庚午7 17 庚辰5 27 庚寅3 37 庚子1 47
8
辛未8 18 辛己6 28 辛卯4 38 辛丑2 48
9
壬申9 19 壬午7 29 壬辰5 39 壬寅3 49 壬子1 59
10
癸酉10 20 癸未8 30 癸巳6 40 癸卯4 50 癸丑2 60
甲戌11 乙亥12 21 22 甲申9 31 甲午7 41 甲辰5 51 甲寅3
乙酉10 丙戌11 丁亥12 32 33 34 乙未8 42 乙巳6 52 乙卯4 丙申9 43 丙午7 53 丙辰5
丁酉10 戊戌11 己亥12 44 45 46 丁未8 54 丁巳6 戊申9 55 戊午7
己酉10 庚戌11 辛亥12 56 57 58 己未8 庚申9
辛酉10 壬戌11 癸亥12
比方说为什么象癸辰年这些没有的? 因为癸是10是偶数所以后面的地支也必须是偶数。辰是5是奇数所以不行。 所以,表里的天干与地支配对时,必须是偶偶或奇奇 表里第一行:天干地支都是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00
最全六十甲子纳音深度解析(完整版)

知识海洋馆的店六十甲子纳音表的深度应用1、甲子、乙丑海中金 1984、1985年宝藏龙宫,珠孕蛟宝。
得到大驿土、城头土、路旁土、长流水、炉中火的帮助,犹如蚌珠照月,无不富贵。
2、壬寅、癸卯金泊金 1962、1963年润色杯盘,增光宫室。
得到壁上土、平地木、佛灯火、井泉水、涧下水、天河水、剑锋金、钗钏金的帮助和照耀,则有辅佐造化之功,主权贵福厚。
3、庚辰、辛巳白蜡金 2000、2001年昆山片玉,洛浦遗金,交栖日月之光,凝聚阴阳之气,形明体洁,乃金之正色。
得到井泉水、大溪水、炉中火的帮助,为水润火炼,不贵即富。
4、甲午、乙未砂中金 1954、1955年2014、2015年刚形布地,宝质藏砂,陶洗为珍。
得到山头火、山下火、覆灯火克制,又得井泉水、涧下水、天河水济之,主荣贵。
5、壬申、癸酉剑锋金 1992、1993年白帝司权,钢由百炼,红光射于斗牛,白刃凝于霜雪。
此金得水相济,得到松柏木、杨柳木、壁上土、城头土的磨锋淬砺,则可宝剑化青龙,富贵名扬。
6、庚戌、辛亥钗钏金 1970、1971年美容首饰,增光腻肌,偎红倚翠之珍,枕玉眠香之宝。
得到涧下水、大溪水、覆灯火、砂中土的帮助,为金入于匣,富贵显耀。
7、戊子、己丑霹雳火 1948、1949年2008、2009年一缕毫光,九天号令,电掣金蛇之势,云驱铁马之奔。
得到金、水的帮助,则享性含灵,雷霆得门,皆主亨通。
8、丙寅、丁卯炉中火 1986、1987年天地为炉,阴阳为炭,腾光辉于宇宙,成陶冶于乾坤。
得到大溪水、大林木、城头土、屋上土、壁上土的帮助,有富贵既济之功。
9、甲辰、乙已覆灯火 1964、1965年金盏光,玉台吐艳,照日月不照之处,明天地未明之时,乃人间夜明之火。
以木为心,井泉水、涧下水为真油。
再得到砂中金、钗钏金、剑锋金、金泊金、壁上土、屋上土的照耀覆庇,最为清贵福厚。
10、戊午、己未天上火 1978、1979年温暖山海,辉光字宙,阳德丽天之照,阴精离海之明。
(完整)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

天干地支與六十甲子
天干地支
古人是用天干地支來記年、記月、記日和記時,作為一種符號來幫助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六十甲子
人們用天干地支搭配的方法來記年、月、日及時,循環相配,就產生了「六十甲子」。
使用方法:
一‧記年
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干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循環不息。
二‧記月
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正月是由寅開始,二月是卯,三月是辰....直至十二月丑〉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開頭的一年的正月是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
.如此類推。
如同上表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三‧記日
按順序先後排列,兩個月六十日,剛好一個干支的週期。
四‧記時
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天干按生日的天干配搭如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壬申9 19 壬午7 29 壬辰5 39 壬寅3 49 壬子1 59
10
癸酉10 20 癸未8 30 癸巳6 40 癸卯4 50 癸丑2 60
甲戌11 乙亥12 21 甲申9 31 甲午7 41 甲辰5 51 甲寅3 22
乙酉10 丙戌11 丁亥12 32 乙未8 42 乙巳6 52 乙卯4 33 丙申9 43 丙午7 53 丙辰5 34
丁酉10 戊戌11 己亥12 44 丁未8 54 丁巳6 45 戊申9 55 戊午7 46
己酉10 庚戌11 辛亥12 56 己未8 57 庚申9 58
辛酉10 壬戌11 癸亥12
比方说为什么象癸辰年这些没有的? 因为癸是10是偶数所以后面的地支也必须是偶数。辰是5是奇数所以不行。
所以,表里的天干与地支配对时,必须是偶偶或奇奇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甲子1 11
2
乙丑2 12
3
丙寅3 13 丙子1 23
4
丁卯4 14 丁丑2 24
5
戊辰5 15 戊寅3 25 戊子1 35
6
己巳6 16 己卯4 26 己丑2 36
7
庚午7 17 庚辰5 27 庚寅3 37 庚子1 47
8
辛未8 18 辛己6 28 辛卯4 38 辛丑2 48
表里第一行:天干地支都是11 22 33 4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