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方言介绍.

合集下载

长沙方言日常用语

长沙方言日常用语

长沙方言日常用语长沙方言是湖南省长沙市的地方方言,是长沙市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语言。

长沙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是长沙市民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长沙方言日常用语。

一、问候用语1. 噢,早哇!(早上好!)2. 喂,吃了没?(你吃了吗?)3. 好久不见啦,最近过得咋样?(很久不见了,最近怎么样?)二、家庭用语1. 哎哟,老婆,晚饭吃啥?(亲爱的,晚饭吃什么?)2. 媳妇,帮我拿个水!(老婆,帮我拿杯水!)3. 老爷,您请坐!(爸爸,你请坐!)三、购物用语1. 姐姐,这个多少钱?(小姐,这个多少钱?)2. 老板,这个能便宜点吗?(老板,这个能便宜一点吗?)3. 老板,不好意思,我要退货。

(老板,不好意思,我要退货。

)四、饮食用语1. 来一碗臭豆腐!(来一碗臭豆腐!)2. 师傅,给我来一份辣子鸡!(师傅,给我来一份辣子鸡!)3. 服务员,买单!(服务员,结账!)五、社交用语1. 兄弟,咱们一起喝酒去吧!(朋友,我们一起喝酒吧!)2. 老哥,咱们一起打球去吗?(哥们,我们一起打球吗?)3. 姐妹,咱们一起逛街吧!(姐妹们,我们一起逛街吧!)六、道歉用语1. 哎呀,不好意思,我迟到了!(不好意思,我迟到了!)2.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3. 阿姨,不好意思,我撞了您一下。

(阿姨,不好意思,我撞到您了。

)以上是一些长沙方言的日常用语,希望对大家了解长沙方言有所帮助。

长沙方言作为湖南地区的一种方言,不仅体现了当地人的文化特色,也是当地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

如果你来到长沙,不妨学一些长沙方言,与当地人民更好地交流。

八大方言的地方分布

八大方言的地方分布

北方方言,也称官话方言,就是广义的北方话。

通行地区非常广大: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汉族地区。

使用人口64000万以上。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

在中国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使用人口约八千万。

湘语,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临近湖南的重庆市和广西部分地区;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

赣语又称江右语或江西话,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门声调语言,主要通行于江西、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部等地区,客家话:主要集中在粤东、闽西、赣南交界的赣闽粤客家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台湾、马来西亚及一些华人社区。

闽南语:如厦门话。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江苏,浙江的温州,台州等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
闽北语: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分布于建瓯、建阳、崇安、浦城、松溪、政和六县,
粤语: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七大方言简介: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

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6%。

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

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

丰县地方方言

丰县地方方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语言复杂,各省有各省的方言,各县有各县的方言,其方言之多,难以数计。

丰县方言和普通话相比,有些语言是相同的,但也有些语言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也是外地人不易理解的,在此仅作一介绍。

丰县方言,一部分是单字,一部分是词组,均为比较常用而特殊的字词。

按照丰县人的生活习惯,主要可分为十六个方面的方言。

下面就分成16篇向大家介绍,与大家共享。

1、天文、地理篇醭(bu)土:尘土;灰尘。

醭土扛烟:尘土飞扬。

滴点儿:开始下雨。

冻溜:冰。

恶水坑:聚积脏水的坑。

狗吃日头:指日食。

鸡毛凌:薄冰。

胶泥:粘而硬的一种泥巴。

凉影儿:阴凉处,阳光被物遮挡照不到的地方。

溜地:地上。

溜溜:冰挂。

漫壤地:野外。

面条子雨:指雨点不大,下雨时间长,不停。

上冻或上凌:结冰。

太阳地儿:阳光照射的地方。

太阳底下:太阳照射处。

土坷拉或土拉疙瘩:土块土拉:泥土。

坷拉头儿:小土块。

雾拉子雨:毛毛雨。

雾阴:一般指比毛毛雨还小的雨,也指开始下毛毛雨。

月牙牙儿:指农历月初空中的月亮。

沿凌或沿冰:在冰上走。

淹子:河流决口冲刷的深水潭。

月亮底下:月光照射处。

月姥娘:月亮。

月亮地儿:月亮照射的地方渍泥:水中沉积的污泥。

住点儿:停雨。

2、时间篇挨傍黑儿或挨黑儿:黄昏。

先前:以前;原来。

成年论辈子:一年到头;一直。

第天:第二天。

赶明儿:明天。

过拉年儿:春节后。

合黑儿:天刚黑的时候。

黑儿:夜晚。

几儿:什么时间。

今每儿:今天。

昧年或昧昧儿、昧昧间:过去,往日。

年时:去年。

年跟间:临近春节。

清起来或早清起来:早上。

晌午头儿:中午。

十冬腊月:天气寒冷的时候。

天把儿或天把两天:一两天。

无冬历夏:一年四季。

五黄六月:天气炎热的时候。

一崩子:指一段时间或一段路程。

月黑头儿:没有月亮的夜晚。

3、农时、农具篇洪车子:中间凸起的框架独轮子。

麦口儿:麦子将要成熟的时候。

麦里:收麦季节。

牛梭头:牛轭。

撇绳:用来控制牛马劳役的长绳。

秋里:秋收季节。

秋漫趟里:秋季。

土车子:平板的独轮车。

徐州经典地方方言汇总

徐州经典地方方言汇总

徐州经典地方方言汇总经典徐州话1).“一早清起”(早晨)起来,须舍(宿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声”(不出声)地走了,我让俺下铺的“妖业蛋”(调皮鬼)给“合丝”(摇)醒了.一照镜子,才“王见”(看到)一脸的“此木乎”(眼屎),赶紧拿块“洋易子”(肥皂)洗把脸,然后用个绣着“光光蜓”(蜻蜓)的“手捏子”(手绢)擦完脸,我就想去“藏饭”(吃饭)。

脏完饭“磁”(冲)包豆奶粉,“张”(加)点开水一磁,撒白撒白(雪白雪白)的,拿根筷子“搁喽搁喽”(搅拌), 噫嘻~白提“多办谁”(爽)了! (15分)(2).食堂的菜今天“摆乎”(搞)得齁咸,吃地我齐心想月(月读三声,吐).于是, 我去他们锅屋“秋秋”(看看),我的个咣当来,哪个少熊孩子张盐张地这么舍种?谁心想他还是个易歪蛋.我一皮锤把他料倒,逮他个脸又呼又排,把他排的鼻脸须青胡吊扯. 我一咂混:“上” , 今骨后边好几个人,艳好都是徐州的,于是,一呼噜群儿上去就掏.把他揍地合嚎拉扯,连俺自己都看不下去模喽(摸)不喽=摆乎=倒鼓(玩)搁吱(用手或其它东西碰人的痒处)撩才(找事)眯搂眯搂(比划比划),突喽地(拖着地走)撒么撒么(看看,找找)蹬歪(踢腿)枯瓷(例:洋泥盆顶上东西洗不掉,拿铲子枯瓷一下.)当央(中间)将将(刚才)才坏(毛病)得儿不得儿(爽不爽)验好=克模定形(第四声)(正好)格把地=样齐地/散熊了(反义词)夜摸黑儿(傍晚)胳了拜子,腿肚子,手指盖子,胳绷子(脖子)屋当门,堂屋,过底,锅屋,*毛子(建筑&结构类)藏饭,挺觉,爽爽(第四声,意思是吃完饭溜溜)(生活类)白灰(熟石灰),洋灰(水泥),洋火(火柴),洋丁(钉子)(建材类)光光蜓(蜻蜓),姐喽龟儿(知了),歇虎子(壁虎),马路橛子(交警)(名称类)我的咣当来----我的个天给歇----附近(我在百货大楼给歇等你。

)刺目糊----眼屎借子----尿片癞歹哄----邋遢七叶子----恶作剧,流氓人脸疯----橡皮脸什么黄子————什么东西突鲁地-用鞋磨着地走(不知道还有啥能表达一下的) 赏问-中午袜窝,袜克腾----小坑石砸子----碎石子不嚷----不错当央----中间将将----刚刚屋当们----屋子中间(土的掉渣拉~! ^_^ )燕来————表示同意我不揉你-------我不理你得有意-------故意赖赖鼓-------赖蛤蟆卡倒---------摔倒昂囊人-------恶心人海了_______坏了将就将就------凑活差不多脚(jue)家走--------回家拽的一个老羊劲----很拽群量的----很清楚qun羊地-——明明能(4声)点啤擦——喝点啤酒不肉(3声)你——不理你肉头——意为“很掘,不开窍”裂(3声)熊——算了管吗——行不行摆活摆活——修理修理搭把手——帮忙按窝--立刻奖礤(ca第三声)子---石阶用筷子阁楼阁楼--用筷子拌匀车骨碌---车轮胎脏温——什么时候璀(音)——水壶洋心——很得意的样子蹈(音)菜——夹菜开匪(音)——开水阅(2声)——讴吐毛格——(硬币)马展-------------马上抛死------浪费刺(第一声)毛------孬,不好赏苑、恣(zei四声)儿-----------舒服剔溜圆-------很圆血苦、血酸---很苦,很酸吐沫星子-------唾液热古毒的----闷热稀不热---很热温不臭---很臭也嚷(第三声)-------受批评高低高---------终于、最后左不拉子-------左撇子黑不楞通-------黑漆漆的挺不湿、挺潮------很湿列列——让让搦——介于拿和捏之间的一种力度马上马——一会,片刻滴娄打挂-------拖拖拉拉,拿的东西或穿的衣服多且长等意思抹儿-----有本事的人你真菜----你真笨透胖----很胖情等着-----等待怪(第三声)------任性瞎迷娄------乱比划西里斜歪----不正经腮帮子-----脸颊揣(第二声)----又胖又笨爹(第三声)娄-----撒娇墒袁--舒服,艘比扣子-小气,土录地-土地,起椰子--人来疯,通红通红的--很红,需不烂紫--紫,管不--行吗,晌混-中午,杯答---无能蚂蚱---蚂子任哪--------到处拉呱---聊天赖呆哄=不讲究卫生(的人)!jue丫把子=脚!温臭温臭=很臭、非常臭!*掘子=大便!造句:俺妈说俺是赖呆哄,半年洗一次jue丫把子。

山东方言简介:归属、分区、特点

山东方言简介:归属、分区、特点

山东方言简介一、山东方言的归属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李荣等主编)的最新汉语方言分区结果,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

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冀鲁官话指通行于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东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40余县市在内的方言。

中原官话指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及该省鲁南、鲁西南包括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等近30个县市在内的方言。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其中该省有青岛、烟台威海等40个县,大致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胶东方言”的范围。

二、山东方言的分区山东方言内部存在不少差异,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

钱增怡、高文达等学者根据各地方言特点,把山东话分成两个大区:西区、东区;四个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

西区69个县市。

其中西齐小区42个县市:济南、历城、章丘、长清、平阴、济阳、沾化、利津、广饶、博兴、桓台、淄博、邹平、高青、滨州、无棣、乐陵、阳信、惠民、商河、泰安、莱芜、新泰、新汶、肥城、临邑、德州、陵县、平原、禹城、武城、齐河、夏津、临清、高塘、茌平、东阿、聊城、阳谷、梁山、莘县、冠县。

西鲁小区27个县市:临沂、郯城、苍山、费县、平邑、枣庄、滕州、微山、泗水、曲阜、邹城、宁阳、兖州、济宁、东平、汶上、郓城、巨野、嘉祥、金乡、成武、单县、鄄城、东明、菏泽、定陶、曹县。

东区40个县市。

其中东莱小区15个县市:威海、荣城、文登、乳山、烟台、牟平、海阳、长岛、蓬莱、龙口、福山、招远、栖霞、莱阳、莱西。

东潍小区25个县市:莱州、平度、即墨、青岛、崂山、胶州、高密、昌邑、寒亭、寿光、潍坊、青州、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胶南、五莲、日照、莒县、莒南、沂水、沂南、蒙阴、沂源。

以上大致是西齐区归冀鲁官话,西鲁区归中原官话,东莱和东潍归胶辽官话。

地方方言

地方方言

地方方言土坷垃—土块月明地儿、月奶奶、月老娘—月亮贼星—流星勺子星—北斗星冷子--------冰雹吸铁石—磁铁打火—闪电家后—住宅的后边即年—今年过喽年—春节后年上个年时个年瑟个—去年今儿个、即个—今天过年儿—明年夜个—昨天前年个—上上年前儿个—前—天年头里年头嘞—春节前明儿个—明天过明儿—后天年些—春节要晚儿—现在、眼前晌午—上午、中午年把儿—大约—年后晌—下午月把儿—大约—月晌午错—中午以后头先、央数—过去多会儿、将前儿—刚才白儿哩—白天黑介—夜间褐上—下午半褐—临近傍晚把钟头——个小时落黑—傍晚麻至眼儿——天刚黑们老——以前,(一般指生产队时或者更早,但一般不超过建国前)大,爹——父亲,爸爸爷儿们—男人嬷嬷—姑姑娘儿们—女人妗子—舅母老里儿—上辈丈人—岳父免辈—晚辈丈母娘—岳母大大—伯母大摆(大ye)—伯父大舅子—妻子的哥哥—丈哥爹—叔父、父亲小舅子—妻子的弟弟—内弟大爷—伯父外面的、俺老头子或俺当家的———丈夫爷爷—祖父老婆、老伴、家里、内人、内当家一妻子奶奶——祖母一条椽、一根檩、一条船——同—岳父的人姥爷—外祖父姥姥—外祖母小小子--------男孩小闺女.儿女儿------女孩闺女—未成婚的女光汉条、光棍汉—未成婚的男子半吊子、二百五—对不精明的谑称二杆子、冒傻气的人,楞头青——爱出风头的人老鳖一——吝啬的人马虎登——蛮不讲理的人,把别人的财物赖说成是自己的。

瞎话篓——爱说假话的人调采盆调里坏、翻嘴老婆——挑唆是非的人对方子——同名人的互称快啦——否定相反抓爵——去那国货——与众不同草驴——母驴打场——粮食脱粒叫驴——公驴勾担——扁担闷子——骡条帚、把子——扫帚骒骡——母骡棒子——玉米jian子秫秫——高粱郎猪或角猪——种猪山里红——山楂牙猪——公猪茅茅根儿—茅草猪——母猪兰花豆—蚕豆臊狐——公山羊公羊叫节子葵瓜—向日葵水羊——母羊牲口——牲畜牙狗——公狗藕——公牛扁嘴—鸭子犍子——庵过的公牛怀鸡——雏鸡瘦藕——母牛马知了——蝉爬叉——蝉蛹小小虫儿《小乌虫》——麻雀长虫——蛇蚰子——蝈蝈促曲——蟋蟀地杨子——田鼠喝汤—晚饭好面——白面扁食—饺子蒸馍—指圆形馒头细粉—粉条小磨油—芝麻油大油——猪油杂碎、下水一动物的内五脏馍.卷子——馒头身子骨—身体眼带毛——睫毛嘴水——口水咪咪——乳房流嘴嘴—流口水不老盖儿——膝盖胳老肢胳老窝——胳膊窝褂子——上衣褡褡、夹底——衣兜雀子——痣喷——说大话吱唠、斜火、嚎、嗷、咋唬、吆火——大声喊叫卷——骂抬杠——顶牛、争论抬掇——收拾骨堆着——蹲着跺——用脚踏栽嘴儿——休息一会发癔症——说梦话晌一会——休息一会冻着、风刮——感冒有食一消化不良百傻——尴尬开刀——作手术尿泡、解小手——小便屙屎、解大手——大便见面——相亲定媒——定婚成人——结婚出门——女人出嫁有喜——怀孕身上——月经老了——死了木头、活——棺材串门子——到邻居家顺杆子爬——拍马屁会混——善交际、能公关不随乎不徐胡——没看见一柞——母指到中指伸开的长度不是味儿——不高兴觉摸着——估计老板儿——耿直口——指女性脾气坏絮过嘴——絮叨不精细或心闷——傻地崩儿——步行谝——玄耀死眼子——没眼色、不随和光棍,脸白——有面子、霸道烧毛、烧包——骄傲得劲——舒服,好使不得劲儿——病了蹩——不随和腌渣,啊脏邋遢——脏快勒.快啦——不可能(否定或相反的意识)老油条.会类或滑头--狡猾你抓去哦?你拿(nua、)去啊——你去哪里?某成色——没出息(虚)。

安徽省砀山县地方方言

安徽省砀山县地方方言
膝盖,砀山人说:胳拉拜子
脖子,砀山人说:咯拉甭(beng)子
脑门,砀山人说:恶拉头子
脊背,砀山人说:脊娘骨
土豆,砀山人说:地蛋
蜻蜓,砀山人说:光光汀
手帕,砀山人说:手捻捏子
风筝,砀山人说:风恼子
四周,砀山人说:打圈
干什么去,砀山人说:爪去
傲的,砀山人说:拽(zhuai)的、烧的
甲:“爪去?”(干什么去?)
乙:“吃大桌。”(吃喜宴)
甲:“上哪河吃姨?”(在什么地方吃?)
乙:“后庄上。”(后面邻村)
甲:“乍去?”(怎么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乙:“骑洋车子。”(骑自行车)
甲:“啥时候回来?”(什么时间回来?)
乙:“黑搂!”(晚上)
甲:“你那样,烧的啥!”(也就洋洋得意的意思)
乙:“乍的!我拆洗你烦上!”(我这样怎么了?揍你)
甲:“你拽的吧!你拆洗你的裤头子还差不多!”
打人,砀山人说:拆洗人
喝喜酒,砀山人说:吃大桌
早上,砀山人说:清起来
晚上,砀山人说:黑搂
中午,砀山人说:晌午头念
橱房,砀山人说:锅屋
厕所,砀山人说:茅子
自行车,砀山人说:洋车子
干什么,砀山人说:弄啥
锄禾,砀山人说:耪地
大客车,砀山人说:大票车
…….
如果是两个砀山人在路上说话,你听听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教学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学校附近的商场、饭店等服务型行业从业人员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及普通话的标准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的显示数据与我们与他们交流道实际情况来看,他们之中绝大部分(年龄在10—45岁之间、从事教育服务业、具有较高学历)使用普通话约占60%,另有约40%的人仍然习惯使用当地方言。

然而尽管绝大多数人使用普通话,但他们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却不容乐观。

只有极少数的人使用正规的普通话,更多的是方言与普通话的混合。

通过以上结论我们不难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使用普通话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其标准程度却未与普通话的使用人数成正比。

这就告诉我们以后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应重点抓“正规、标准‘‘,力求人人都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请将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

我们在实习期间已发放宣传海报、口头劝说及举行“语言交流(普通话与方言)“活动的形式搭理宣传了使用普通话的好处以及如何学好普通话。

我们通过自身经历以及专业所学向他们总结了几点有关于如何学好普通话的方法:(1)学好发音(2)记住每个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3)上口练习(4)积极参加艺术语言的实践活动等.虽然实习仅有短短一周的时间,我们接触的人也十分有限。

但我认为我们这次实习是有意义的,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宣传了使用普通话的好处。

我想通过我们的宣传亦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使用普通话的行列之中。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也调查总结了各自家乡方言中的语法、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差异。

下面是我调查的我的家乡滨州惠民方言中的语法、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差异。

语法1、语音特点普通话韵母an音节的字, 如安(ān)、氨(ān)、俺(ǎn)、按(àn)滨州惠民话中读作ean韵母中lei音节的字,如擂(lēi)、累(lèi)、雷(léi泪(lèi)滨州惠民话中都在韵母ei前加u,读作luei。

滨州惠民话中某些单字有习惯性读法和特定词中的变读。

例如:还(hái)要读作还(hān)要,土堆(duī)读作土堆(zuī),做(zuò)饭读作做(zòu)饭,棉(mián)花读作棉, 胡(hú)集乡读作胡(húo)集乡滨州惠民(部分)方言字音与普通话字音对照表2、词法特点滨州惠民方言词法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

滨州惠民话中名词缀子、头及方位词、动词缀头的数量较多,例如:麦子(小麦)、棒子(玉米)、洋柿子(西红柿)、豆子(大豆)、蜂子(马蜂)、夜猫子(猫头鹰)、蜜虫子(蚜虫)、地排子(鼹鼠)、胰子(肥皂)、戳子(印章)、酒盅子(酒杯)、婶子(叔母)、妗子(舅母)、小孩子(小孩)、砖头(砖)、舌头(舌)、手指头(手指)、脚指头(脚指)、前头(前面)、后头(后面)、上头(上面)、下头(下面)、吃头、铺头。

滨州惠民话中的形容词后缀也比较丰富。

例如:热乎乎的、凉飕飕的、苦不溜唧的、辣乎乎的、香喷喷的、臭哄哄的、粘乎乎的、傻乎乎的、黑漆漆的、红彤彤的。

在指示代词中,滨州惠民话多用乜(niè) 乜孩子、乜人、乜车。

用在判断句中指代人或事物,作主语。

例如:乜是张三、乜孩子、乜人、乜车、乜位或数量。

例如:乜个人、乜一个人、乜本书、乜一本书、乜头牛、乜一头牛。

在量词中,滨州惠民话中的量词用个最多,(普通话中不用个的滨州惠民话经常用)例如:一个(座)房子、一个(只)鸡、一个(顶)帽子、一个(块)砖头、一个(张)桌子等;滨州惠民话还使用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量词。

例如:(dú)[乜(dú)花着实好看];犊搂(lòu)[这犊搂(lòu)葡萄快熟了];亭子(乜些棉花三亭子俺纺了一亭子了);接(乜接地是谁的?)。

在“的”字用法中,滨州话中“的”字念di,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常用“的”字组成“的”字词组表示其职业特点。

例如:当官的(领导)、种地的(农民)、教书的(教师)、送信的(邮递员)、玩八戏的(杂技演员)、开车的(汽车司机)、要饭的(乞丐)、家里头的(妻子)。

在程度副词中,滨州惠民话中一般用杠(gang)着(杠着好、杠着热);着(zhāo)实(着实多、着实厉害);快(快热、快凉、快难受)等等。

同时修饰形容词的程度副词丰富。

例如:漆黑、雪白、煞白、漂白、通红、焦黄、焦绿、焦酸、杠辣、稀甜、咸、崩脆、杠脆、棒硬、冰凉、闷热、崩紧、生疼、溜滑、菲薄、楞厚、老香、挺鲜。

3、句法特点滨州惠民方言句法与普通话差别较小,多表现在比较句、反复问句、选择关系词语中。

普通话比较句说“甲不如乙”,滨州惠民话中常把“不如”说成“不跟(gen)”[俺不跟(gen)他走的快]、“赶不上”(我赶不上人家存钱多);普通话反复问句中常用“好不好”、“是不是”、“行不行”,滨州惠民话还说成:“好啊吧”、“是啊吧”、“行啊吧”等。

普通话复句的关联词语递进关系的常用“不但……而且……”,滨州惠民话常用“不光……还……”(他不光上中学,还要上大学);普通话选择关系中未定性选择的关联,常用“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滨州惠民话常用“要不……要不……”(要不你干,要不我干);普通话既定性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常用“与其……不如……”,滨州惠民话常用“……的话……还不如……”(你个人去的话,还不如咱俩去好);普通话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常用“如果……就……”,滨州惠民话常用“要是(要不是)……的话……那就……”(要是你不吃药的话,那就麻烦了)。

4、语法构词特点(1)“咱”或“俺”作前缀亲属称谓在背称使用的时候,称谓前会经常加一个“咱”或“俺”字。

“咱”和“俺”作前缀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对话人之间同辈,被称呼者是双方共同的亲属,这时加前缀“咱”,比如哥哥对弟弟说“咱爹去哪里了”;而当说话者提到自己的亲属的时候,往往加前缀“俺”,如“俺爹”,这都是正常合逻辑的用法。

第二,对话双方是同辈但非亲属关系,被称呼者和受话人是亲属关系,和说话人无亲属关系,此时往往加“咱”。

比如同辈的小王对小李提到小李的外婆说“咱姥娘身体还好么”;有时对话双方并非同辈,这时便往往用“俺”,比如老王比小李年长,提到小李的外婆时,他会说“俺婶子的身体还好么”。

第二种情况下,说话人主动地将自己纳入到对方的亲属范围之内,听起来不合逻辑但却合情理,显得特别亲近密切。

如果小王(老王)对小李说“你姥娘身体还好么”,虽合逻辑但却会让听话人感觉到十分疏远。

(2)儿化“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带有“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北方方言里儿化发音非常常见,在亲属称谓的使用中,口语儿化的也十分常见。

其特点是:长辈称晚辈时,往往儿化;晚辈称呼长辈一般不儿化。

如“侄子儿”“孙子儿”“闺女儿”……晚辈称呼长辈使用儿化发音时,长辈也是在其同辈中属于年龄最小者,象“小叔儿”、“小姑儿”、“小舅儿”等,年龄最小者也往往是最受宠爱者。

(3)其它有些在普通话中双音节称谓而在本地则是单音节,比如“爸爸”、“妈妈”、“姨妈”、“舅舅”、“姑姑”等在本地方言中称“爹”、“娘”、“姨”、“舅”“姑”。

其原因大约一是口语简洁的需要,二是可以显得亲近随意。

有些称谓常加“子”作后缀,比如“婶子”、“妗子”、“嫂子”、“舅子”、“姨子”、“侄子”、“外户子”,这种“子”字后缀只有一般的语法意义而无实际的语用意义。

词汇裤子---单裤玉米---棒子沉默不语---不足声聊聊---拉拉调皮捣蛋---狗踢等学校---校五什么时候---多咱软---软活那个---聂个拖拉机---拖了机壁虎---些猴子蝙蝠---延白虎饿---握地黄渴---干括放下---高的聂里回家---家奇辣---后辣步行---跑周太、很---老么馒头---卷子月光---光墨地儿去年---年时中午---晌五头院子---天井屋子的地面---捂得肠子牲口---头古蹲下---姑得(dei)着大衣---大场月亮---光明冰雹---雹子彗星---扫帚星霹雳---呱啦晴天---好天多云---半阴天太阳地---老爷地冰---冻冻雪霰子---饭不拉子结冰---上冻风停啦---住风去年---年时明年---过年每年---见年今天---今们儿中午---晌午下午---过晌午傍晚---傍黑天白天---白夜多会儿---多咱什么时候---多时截将来---往后元旦---阳历年除夕---大年三十春节---过年立春---打春麦季---麦秋元宵节---正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野外---坡里土丘---土堆儿河岸---河边河心---河当中路---道硬土块---坷拉附近---近处前方---前头里面---里头外面---外头边缘---边儿上曾祖父---老爷爷祖父---爷爷祖母---奶奶外祖父---姥爷外祖母---姥娘父亲---爸爸母亲---娘伯父---大爷伯母---娘娘岳父---丈人岳母---丈母娘叔父---叔婶母---婶子舅父---舅舅舅母---妗子姑母---姑妻子---老婆女儿---闺女外甥---外甥闺女老头儿---老头子长辈---老的儿晚辈---小的儿邻居---邻舍家我---俺我们---俺们你们---你这伙爷们---爷儿们哥们---哥们儿男人们---爷儿们女人们---娘们儿单身汉---光棍儿孤寡老人---老绝户乞丐---要饭的厨师---厨子魔术演员---变戏法的吝啬的人---财迷头---脑袋瓜子额头---页拉盖眼屎---眼眵鼻孔---鼻子眼而垂---耳朵垂耳屎---耳髓口水---斜斜牙龈---牙花子臼齿---大牙下颌---下巴头皮屑---肤皮子腋窝---夹支窝手背---手面小指---小马手指头脊椎骨---脊梁骨肋骨---肋条乳房---妈妈肚脐眼---荸荠眼膝盖---波了盖脚---脚丫子恶心---干月腹胀---胀饱偏瘫---半身不遂请医生---请大夫瘸子---瘸吧傻子---傻瓜驼背---罗锅腰豁唇---豁嘴晕厥---晕过去啦点火做饭---烧火小便---解小手打鼾---打呼噜休息---歇歇闲谈---拉呱回家来---家来散散步---溜达溜达玩---玩儿吵架---打仗夹菜---蕺菜走访亲戚---走亲戚背手---倒背手叉腰---插腰收拾---拾掇蹲下---谷堆下估量---估摸犹豫---二乎合伙---插伙选择---挑胡说---胡咧咧批评---数落讥讽---笑话挑拨---调唆教导---调教挑毛病---找茬夸耀---谝说大话---吹牛屄自言自语---嘟囔劝解---圆成哄骗---诓坑骗---坑人拍马屁---舔腚走后门---走后门儿拾掇---鼓捣敷衍---应付安排---支使招惹---惹乎寻找---讨换羡慕---眼红高兴---子儿心里发慌---发毛胆怯---怵头感觉到---觉着恶心---恶影婚事---喜事相亲---见面男子娶亲---娶媳妇新郎---新女婿新娘---新媳妇怀孕---有啦分娩啦---生孩子头胎 ---头生儿小产---流啦喂奶---吃妈妈认生---眼生丧事---白事停尸床---灵床坟茔---坟投河---跳河占卜---算卦招魂儿---叫魂儿土地神---土地爷爷灶神---灶王爷阎王---阎王爷住宅---宅子甬道---过道厢房---偏房里屋---里间门闩---门插关儿们挂---门鼻儿风箱---风掀笼屉布---笼布牛圈---牛栏方凳---杌子保温瓶---暖瓶毛巾---手巾肥皂---胰子抹布---抹桌布子火柴---洋火手电筒---电棒子日光灯---灯棍儿大衣柜---大立橱手纸---卫生纸手杖---拐棍儿衣服---衣裳围巾---围脖衣兜---口袋儿尿布---褯子本钱---本儿开张---开市施肥---上粪播种---耩地锄地---耪地下地干活---上坡芝麻酱---麻芝花生---长果猪油---大油面酱---甜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