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方言(课堂PPT)
七大方言

首页编辑词条七大方言1. 北方方言:北京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2. 粤方言:广州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3. 吴方言: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4. 闽南方言:厦门话为标准语,但影响力不强5. 湘方言:长沙话为标准语,影响力不强6. 客方言:梅州话为标准语,在广东省的梅州、惠州、河源、龙川、紫金等客语区影响力比较强。
7. 赣方言:南昌话为标准语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
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
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
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粤方言粤方言,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
以广州话为代表。
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
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七大方言简介: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
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6%。
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
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
方言辩证 ppt课件

• 司(sī):嗣(sì) 饲(sì) 词(cí) 祠(cí) 伺(sì) • 才(cái):材(cái) 财(cái) 豺(chái) • 此(cǐ):疵(cī) 雌(cí) 呲(cī) 紫(zǐ) 柴(chái) • 宗(zōng):棕(zōng) 综(zōng) 踪(zōng) 粽
(zòng) 淙(cóng) 崇(chóng)
1.现代化的经济建设需要推广 普通话。
2.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需 要提高普通话。
3.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及 社会的广泛交往需要推广普通话。
4.实行对外开放、提高汉语国 家地位需要提高普通话。
方言辩证
• 声母辩证 • 韵母辩证 • 声调辩证
普通话语音知识
• 语音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过程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指发辅音时,发声器官形成阻碍的那一部位
类别
发 双唇音 音 唇齿音 部 舌尖前音 位 舌尖中音
发音部位 上唇与下唇中部形成阻碍 上齿与下唇内侧形成阻碍
舌尖与上齿龈形成阻碍 舌尖与上齿龈形成阻碍
举例 b、p、m
f z、c、s d、t、n、l
舌尖后音 舌尖与硬腭前端形成阻碍
zh、ch、 sh、r
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通用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 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 话。”
语文老师朗读如下 《卧春》 暗梅幽闻花, 卧枝伤恨底, 遥闻卧似水, 易透达春绿。 岸似绿, 岸似透绿, 岸似透黛绿。
学生听写如下 《我蠢》 俺没有文化 我智商很低, 要问我是谁, 一头大蠢驴。 俺是驴, 俺是头驴, 俺是头呆驴 。
区分平翘舌的方法
• 类推法
方言.ppt2

中国湘方言
在湖南使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出外),通常被分为老和新两类。 新湘语在演化过程中受到较多官话和赣语的影响。湘方言以长沙话(新)及娄邵片 (老)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包 括长沙话,岳阳话,益阳话,株洲话,湘潭话等。老湘语包括衡阳话,湘乡话,邵 阳话等,如湘乡话分布在湘乡、双峰、娄底、涟源四县市,整体发音基本一致。新 湘语通行在长沙等较大城市,受北方方言的影响较大。湘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 人口的3.2%。
中国闽方言
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台湾、广东东部潮汕地区及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海 南、广西东南部、浙江东南部温州地区一部分等地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 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北语(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东话(以 福州话为代表)、闽南语(以闽台片之厦门话与台湾通行腔为代表);莆田方言 (莆仙方言)、闽中话、潮汕话、雷州话、海南文昌话均属于闽语系分支。闽语 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 对应的方言。闽语中影响力较大的是闽北语、闽南语。闽语的主要语音特征包括: 古浊声母多数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知”组读同“端”组;部分的“匣”母读 同“群”母;轻重唇不分(没有f-、v-等声母);连读变调较为发达,部分地区有 其他连读变音现象;文白异读非常丰富,文读与白读有体系性的差别。闽语受到 历史上不同时期古汉语音韵的反复多次重叠。其中闽语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接近上 古汉语的现代汉语方言。中国使用闽语的人口总数为5507万人。
语言文化
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这首先在于语言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双重属性:它既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 产。语言是特定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着一个族群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和 成果,通常被当作构成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同时,语言作为其他文化的 载体,承载着一个族群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文化信息。在中国,各少 数民族语言的存活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 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这些关于语言的 文化价值的基本论点已经有不少文献论述,限于篇幅,此处不加详论,仅引述著 名作家王蒙的一段生动的表述。王蒙曾说到维吾尔语是如何复杂难学而又曲折精 妙,并进一步谈到对语言的见解:“真是怎么复杂怎么来呀!而它们又是那样使 我倾心,使我迷恋。它们和所有的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联结在一起。……我欣赏 维吾尔语的铿锵有力的发音,欣赏它的令人眉飞色舞的语调,欣赏它的独特的表 达程序……一种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群,是一种生活的韵味,是一种奇妙的风光,是自然风光也是人文景观。”这段 话是作家基于自己的直感而谈的,不是学术语言,但是其见解很接近我们对语言 文化遗产的界定和对语言文化价值的理解。 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 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 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 文明也会消失。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 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 有效的措施,抢救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有利于 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中国七大方言优秀PPT

6
2020/4/28
赣方言内部可分为7个片: (1)以南昌话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于南昌地区、高
安地区。
(2)以宜春话为代表的宜浏片,通行于宜春地区、新 余地区和湖南省
(3)以吉安话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于吉安地区、井 冈山地区和湖南省的茶陵、攸县、酃县。
南洋群岛中的华人社区中也有相当多来自闽方言 区,但主要是闽南方言。
10
2020/4/28
6.粤方言
又作广东话、 广府话。粤语含的九声六调,保留中 古汉语语言特点。在粤语有粤海片、四邑片、高阳 片、桂南片之分。
分布 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 海南、香港、澳门,及北美、欧洲和澳洲、新西兰、 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中使用,是香港、 澳门的官方语言。
使用人数 使用人数超过一亿,大多数在广东广西地区。
11
2020/4/28
①粤海片,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粤中、粤 西南和部分粤北地区,在粤 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响。
②四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开平、恩平、新会、斗 门等县,以台山话为代表。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片 -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片,在闽方言中的闽 南片又被分为几个小片:①、泉漳片以福建厦门话 为准。②、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③、雷州片 以海康话为准。④、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3)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片。
(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片。
(5)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片。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方言.ppt2

中闽方言
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台湾、广东东部潮汕地区及西南部的雷州半 岛、海南、广西东南部、浙江东南部温州地区一部分等地以及东南亚的一 些国家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北语(以建瓯话为 代表)、闽东话(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语(以闽台片之厦门话与台湾 通行腔为代表);莆田方言(莆仙方言)、闽中话、潮汕话、雷州话、海 南文昌话均属于闽语系分支。闽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闽语是所有方 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闽语中影响力较大 的是闽北语、闽南语。闽语的主要语音特征包括:古浊声母多数读为不送 气清音;声母“知”组读同“端”组;部分的“匣”母读同“群”母;轻 重唇不分(没有f-、v-等声母);连读变调较为发达,部分地区有其他连 读变音现象;文白异读非常丰富,文读与白读有体系性的差别。闽语受到 历史上不同时期古汉语音韵的反复多次重叠。其中闽语被学术界认为是最 接近上古汉语的现代汉语方言。中国使用闽语的人口总数为5507万人。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 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各方言大都是经历 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形成汉语方言的要素很多,有属于社会、 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移,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 言本身的要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 等。
中国客家方言
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主要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 部、福建漳州南部的平和、南靖、云霄、诏安部分地方存在不少客家 镇、村,有客家人几十万,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也有使用客 家方言。使用受漳州话影响的客家话。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台湾 桃园、新竹、苖粟三县、四川、浙江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 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体系,内 部差别不太大。而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 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客家话不 仅限于汉族客家人使用,在畲族中也广泛使用。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 约占总人口的4%,占汉族总人口的3.6% 客家话由于分布区域广阔,且不少分布区是丘陵和山区,交通不便, 形成多种不同的客家方言。在方言划分上,中国大陆、台湾、海外并 不统一。中国大陆学界传统上将客家话分为南北两大片,各含若干片, 每个片下细分若干小片。台湾则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客家话 按行政管理机构进行划分,每个行政机构的客家话采用其语言部门的 权威划分方法。 大陆客家话划分: 1.南部大片包括(粤台片、粤中片、粤北片、东江本地片、潮汕片、 潮漳片和粤桂琼片) www.th2em.e北gall部ery.c大om 片包括(赣州片、汀州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和川湘
中国七大方言 ppt课件

分布
闽方言具体通行有福建省、广东省、海南岛、雷州 半岛、等地区。
使用人数
福建、广东沿海平原、台湾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
南部和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等地区使用,人口约
8000万。
9
中国七大方言
闽方言又称福建话或福佬话。过去以福州话为代 表,今由于闽方言的闽南居民的人口日益增长,使用 闽南方言的人口也由此增多。故此现今的闽方言中一 般是以闽南方言的厦门话为代表。闽方言内部可分为 5个片。
中国七大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
1
中国七大方言
七大方言概述
1.北方话(简称:北语)
2.湖南话(简称:湘语)
3.江西话(简称:赣语)
4.江浙话(简称:吴语)
5.福建话(简称:闽语)
6.客家话(简称:客语)
7.广东话(简称:粤语)
2
中国七大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的分布
3
1.北方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
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 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 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
4
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中国七大方言
2.湘方言
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 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 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分布 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大部和广西北部。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片 -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片,在闽方言中的闽 南片又被分为几个小片:①、泉漳片以福建厦门话为 准。②、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③、雷州片以海 康话为准。④、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汉语方言文化介绍.ppt

1. 官话(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其标准,大陆70%多人通用,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
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 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除 信阳地区)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粤语广州话为标准语又称粤方言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
不是汉语的只能说明你不是太爱国!
汉语是汉民族共同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 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就是以 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及现在的部分学者将其南部方言(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而将北部方言(桂北 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中国广东省中西部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广西 中南部及东南部地区、香港、澳门等地区和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尼北苏门答腊 省棉兰市、圣诞岛、马来西亚、越南、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华人(粤人)社区中广泛使用。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目前粤 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此外, 粤语亦是唯一除普通话外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之中国汉语,亦是唯一除普通 话外拥有较为完善文字系统的汉语,而且可以完全使用汉字(粤语字)表达。
2. 粤语 广州话为标准语,又称粤方言,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
Cantonese,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 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 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以广州话为 代表。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 大。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有人认为应当从粤语中独立分离,但以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七大方言概述
1.北方话(简称:北语)
2.湖南话(简称:湘语)
3.江西话(简称:赣语)
4.江浙话(简称:吴语)
5.福建话(简称:闽语)
6.客家话(简称:客语)
7.广东话(简称:粤语)
2
中国七大方言的分布
3
1.北方方言
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
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 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2
7.客家方言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 四川、浙江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 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 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 别不太大。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浙江客家人与 福建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
④桂南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邕江、郁江、
浔江沿岸的南宁市、横县、贵县、桂平县、平南县、
藤县、梧州市,玉林地区的玉林县、北流县、容县、
博白县、陆川县,钦州地区的钦州县、合浦县 、浦
北县 、灵山县和北海市,梧州地区的苍梧县、岑溪
县 、昭平县 、蒙山县、贺县、钟山县,一般以南宁
话为代表。它的语音比较一致,也存在一些分歧。
闽方言具体通行有福建省、广东省、海南岛、雷州 半岛、等地区。
使用人数
福建、广东沿海平原、台湾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
南部和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等地区使用,人口约
8000万。
9
闽方言又称福建话或福佬话。过去以福州话为代 表,今由于闽方言的闽南居民的人口日益增长,使用 闽南方言的人口也由此增多。故此现今的闽方言中一 般是以闽南方言的厦门话为代表。闽方言内部可分为 5个片。
5
3.赣方言
赣语,又名江西话,为汉族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 使用人口在江西境内主要分布在赣江的中下游、抚 河流域及鄱阳湖及周边、湘东和闽西北、鄂东南、皖 西南和湘西南等地区。另外在浙江、陕西还有少数赣 语方言岛。可分为九片方言,以南昌话、抚州话、新 余话为代表语或标准音。赣语内部的各方言之间互通 程度亦非常高。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片 -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片,在闽方言中的闽 南片又被分为几个小片:①、泉漳片以福建厦门话为 准。②、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③、雷州片以海 康话为准。④、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3)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片。
(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片。
(5)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片。
4.吴方言
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过去以苏州话为代
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 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因此现今吴方 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 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份,上海及浙江大部份地区, 可分为五个片:
(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 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8
5.闽方言
闽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 大的一个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沿海平原、台 湾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南部和江西、广西、江苏三 省的个别地区。
分布
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
4
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湘方言
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 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 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分布 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大部和广西北部。
使用人数 主要流行于湖南省大部地区,使用人口在2500万以 上。
客家语是台湾的官方语言 ,也是除普通话外唯一被
外国(苏里南共和国)列为法定语言的汉语方言 。
客语继承了较多古汉语的特性,如完整的入声韵尾[p]、[-t]、[-k]。一般认为,客语和后期中古汉语 (唐宋二代为准)之间的承袭关系较为明显。
分布
13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四
谢谢!
南洋群岛中的华人社区中也有相当多来自闽方言 10 区,但主要是闽南方言。
6.粤方言
又作广东话、 广府话。粤语含的九声六调,保留中 古汉语语言特点。在粤语有粤海片、四邑片、高阳片、 桂南片之分。
分布 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 海南、香港、澳门,及北美、欧洲和澳洲、新西兰、 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中使用,是香港、澳 门的官方语言。
使用赣语的人口在5500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 左右,世界排第三十八位。
6
赣方言内部可分为7个片:
(1)以南昌话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于南昌地区、 高安地区。
(2)以宜春话为代表的宜浏片,通行于宜春地区、 新余地区和湖南省
(3)以吉安话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于吉安地区、 井冈山地区和湖南省的茶陵、攸县、酃县。
(4)以抚州话为代表的抚广片,通行于抚州地区。
(5)以鹰潭话为代表的鹰弋片,通行于鹰潭地区、 贵溪地区、乐平地区、景德镇地区。
(6)以赣县话为代表的赣南片(又称赣州片), 通行于江西赣南地区。(此片赣语曾被大棚民民系的 棚民籍研究者刻意划入棚民方言的分支)
(7)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片,通行于福建西部 7 的汀州地区。(此片赣语支系同样也被棚民籍的研究
使用人数 使用人数超过一亿,大多数在广东广西地区。
11
①粤海片,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粤中、粤 西南和部分粤北地区,是粤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 行范围最广的一个片,以广州话为代表,它在粤方言 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响。
②四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片,主要分布在湛江市、茂名市所属各县和江 门市所属的阳江县和阳春县,以阳江话为代表。
(1)华北方言,通行于通行于北京、天津两市, 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以及内 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其中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 最接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 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