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试题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名词解释1、能量代谢2、食物的热价3、食物的氧热价4、呼吸商5、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6、基础代谢7、基础代谢率8、体温9、基础体温二、填空题1、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食物的、和的氧化分解。

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的能量70%来源于。

2、体内最重要的贮能物质是。

3、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和。

常温时主要依靠产热,而在运动或劳动时产热占极大比例。

4、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其散热方式有、、、。

常温时以散热为主,而在高温时则主要依靠散热。

5、当环境温度在℃范围内变动时,能量代谢水平较低,也较稳定。

6、汗液中NaCl的浓度一般比血浆中的,所以机体因大量发汗而发生的脱水属于脱水。

大量出汗时,除补充足够的水分外,还应补充适量的。

7、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表现为排卵前(卵泡期)期体温降低,排卵后(黄体期)期体温升高,因为此期血液中的水平较高。

8、人体体温之所以能维持在37℃左右,生理学中以学说加以解释。

三、选择题第一节能量代谢一、能量代谢的来源和去路(一)能量的来源1、机体70%的能量来自( A )A、糖的氧化B、脂肪的氧化C、蛋白质的氧化D、核酸的分解E、脂蛋白的分解2、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C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氨基酸E、甘油三脂3、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E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氨基酸E、A TP4、下列哪种物质即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供能的物质? CA、葡萄糖B、肝糖原C、三磷酸腺苷D、脂肪酸E、磷酸肌酸(二)能量的去路二、能量代谢的测定(一)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5、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B )A、1克食物氧化时消耗的02量B、某物质氧化时,消耗1升02所产生的热量C、1克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D、1克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C02量E、以上都不是6、呼吸商是指同一时间内( D )A、耗02量/混合食物B、混合食物/耗02量C、耗02量/C02产生量D、C02产生量/耗02量E、C02产生量/非蛋白食物(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一)肌肉活动7、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 B )A、进食B、肌肉活动C、环境温度D、精神活动E、性别(二)精神活动(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8、进食以下哪种食物的产热量最多( A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氨基酸E、甘油三脂(四)环境温度9、环境温度在( A )能量代谢相对稳定。

第七章多选

第七章多选
C、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D、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答案:A,C
题型:多选题
分数:2
试题分析:在未达账项中,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的有: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23、对库存现金和应收账款进行清查时应采用的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应采用倒挤法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0
累计折旧30000
贷:固定资产60000
C、借:管理费用3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0
D、借:营业外支出3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0
答案:B,D
题型:多选题
分数:2
试题分析:
10、以下关于清产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库存现金的清查,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18、下列各项中,属于财产清查可以采用的方法的有()。
A、核对账目法
B、技术推算法
C、实地盘点法
D、发函询证法
答案:A,B,C,D
题型:多选题
分数:2
试题分析:对货币资金、实物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不同。核对账目法主要用于银行存款的清查,技术推算法主要用于实物的清查,实地盘点法主要用于库存现金的清查,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因此ABCD四个选项全部属于财产清查可以采用的方法。
B、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应采用实地盘存法
C、对应收账款的清查应采用函证法
D、对应收账款的清查应采用技术推算法
答案:B,C
题型:多选题
分数:2
试题分析:为了确定库存现金实际的结存数量,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应采用实地盘存法;而对应收账款进行清查,主要是和债务单位进行对账,应采用函证法。故选BC。

第七章-改革开放-试题

第七章-改革开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 B ),为浙江省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瓶颈和障碍提供了难得契机,机遇千载难逢,抓住机遇就能赢得战略主动。

A、全面复兴战略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强国战略D、全面开放战略2.(C)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解放思想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B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4、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 A )A、改革开放B、坚持党的领导C、人民当家作主D、依法治国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 C )旗帜。

A、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C、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D、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6、全面深化改革,应以( B )理论为指导。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B、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C、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D、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 B )。

A、改革开放B、全面深化改革C、经济体制改革D、政治体制改革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是( C )A、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C、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D、加快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9.(A)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深化改革B、加快改革C、坚持改革开放10、党的( A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毛概 第7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 第7章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阶级斗争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A、改革B、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经济建设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发展生产力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文化体制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大家是否赞成B、“三个有利于”C、生活富裕8、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B、对抗性C、不可调和10、( )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A、2000B、2001C、2002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12、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教育体制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物质利益原则C、改革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对外开放C、改革开放D、发展高科技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E、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4、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动力D、稳定是前提5、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E、发展国际旅游业7、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珠海B、深圳C、海南D、厦门E、汕头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毛概第7章试题

毛概第7章试题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单项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B )。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D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5、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C )A.国外经验的借鉴B.领导的价值判断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综合国力的竞争6、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并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D )。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7、科学发展观在( B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B.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应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挑战D.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8、进入21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A )仍然是时代主题。

A.和平与发展B.战争与发展C.革命与发展D.战争与革命9、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 C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统筹兼顾C.科学发展D.以人为本10、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 A )。

A.人的全面发展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D.维护社会公平11、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 B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12、科学发展观强调,( D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以人为本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C.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D.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3、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C )。

第七章体温试题

第七章体温试题

第七章能体温一、是非题[7.1] 基础代谢率并非是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率。

[7.2] 年龄越小,基础代谢率越低;年龄越大,基础代谢率越高。

[7.3] 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机体开始发汗。

[7.4] 体内温度最高的器官是脑。

[7.5] 体温的稳定,全靠机体产生热量来维持。

[7.8] 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发汗速度越快;环境湿度越大,发汗量越少。

二、填空题[7.10] 体温常指…的温度。

在一昼夜中,体温最高在——,这种昼夜周期性波动称——。

三、选择题A型题[7.12] 基础代谢率测定最重要意义l是反映( )。

A.甲状腺机能B.肾上腺皮质机能C.垂体机能D.体温高低E.呼吸功能[7.13] 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因素是( )。

A.精神活动B.肌肉运动C.食物特殊动力效应D.环境温度E.以上均不是[7.14] 衡量能量代谢率的标准为( )。

A.产热量/hB.产热量/身高c.产热量/体重D.产热量/体表面积E.产热量/体表面积/h[7.15] 正常情况下人体直接消耗的能源物质中脂肪约占( )。

A.10~20%B.20~30%C.30~40%D.40~50%E.50~60%[7.16] 下列能使呼吸商增大的因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糖转化为脂肪B.糖酵介增多C.肺过度通气D.酸中毒E.硷中毒[7.17] 人体温热性发汗最强的是( )。

A.大汗腺B.四肢小汗腺c.额部小汗腺D.足部小汗腺E.躯干部小汗腺[7.18] 体温的昼夜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肌肉活动状态B.耗O2量多少c环境温度的规律性变化D.机体的自由运转周期E.地球自转周期[7.19] 体温正常波动的日节律中最高的是在( )。

A.2~6时B.6~11时C.12~13时D.13~18时E.18~24时[7.20] 与皮肤温度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循环血量B.血流速度C.血管舒缩D.肌紧张度E.体温中枢的兴奋性[7.21] 当气温处于下列何种情况下,蒸发成了唯一的散热途径( ) A.30℃B.37℃C.等于或超过皮肤温度D.超过体温时E.以上均不是[7.22]大量出汗时( )。

生理学第七章_能量代谢与体温_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七章_能量代谢与体温_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2.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3.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4.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5.非蛋白呼吸商(NPRQ)6.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7.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8.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9.体温(body temperature)10.辐射散热(thermal radiation)11.传导散热(thermal conduction)12.对流散热( thermal convertion)13.蒸发散热(evaporation)14.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15.可感蒸发/发汗 (sensible perspiration/ sweating)16.自主性体温调节(autonomic thermoregulation)17. 温度习服(temperature acclimation)二、填空题18.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____或者测定机体所产生的____与所作的外功,都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

19.能量代谢的间接测热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反应物的量和产物的量之间的____关系,计算一定时间内整个机体所释放出来的____。

20.机体内氧化分解的蛋白质可由____除以____得到。

21.体温是指机体的____温度,临床上常用____的温度来代替体温。

22.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和____。

23.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____,其主要部位是____。

24.在致热源作用下,下丘脑-视前区中的热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____,调定点____导致发热。

(完整word版)试题库之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完整word版)试题库之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输入输出系统。

CA.对象;B.资料;C.要素;D.信息。

2.快速原型制造技术采用()方法生成零件。

CA.仿形;B.浇注;C.分层制造;D.晶粒生长3.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

DA.产量;B.产值;C.利润;D.生产率4.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来自制造业。

CA.20%;B.40%;C.60%;D.80%5.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生产。

BA.连续型;B.离散型;C.间断型;D.密集型。

6.精良生产是对()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

DA.波音;B.通用;C.三菱;D.丰田。

7.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

CA.30%;B.50% ;C.70%;D.90%。

8.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CA.文字;B.数字;C.字符;D.字母9.成组技术按()组织生产。

DA.产品;B.部件;C.零件;D.零件组10.CIM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力。

BA.高新技术;B.信息技术;C.计算机技术;D.现代管理技术11.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DA.零件;B.设备;C.工艺装备;D.相关过程12.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的组织形式。

C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自由式13.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将变得越来越突出。

AA.时间; B.质量; C.成本; D.服务14.柔性制造系统(FMS)特别适合于()生产。

BA.单件;B.多品种、中小批量;C.少品种、中小批量;D.大批量15.先进制造技术首先由美国于20世纪()提出。

DA.70年代中;B.80年代初;C.80年代末;D.90年代中16.当前精密加工所达到的精度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亭县职教中心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18级期末考试题
科目:幼儿心理学
适用班级:18学前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幼儿说家具是“用的东西”这属于幼儿概括的( ).
A.概括的内容贫乏 B.概括的不准确
C.概括的特征是外部的 D.概括的特征是非本质的
2、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 知觉行动思维
C. 表象思维 D .抽象逻辑思维
3、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是积极的、()能动的反应。

A.主观 B. 机械 C. 镜面 D.经验
4、幼儿前期的儿童总是在操弄物体时才能进行思维,离开了动作和实物,思维就停止了,这说明幼儿具有()
A 直观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随意思维
5、幼儿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
A游戏活动 B上课活动 C饮食活动 D同伴交往
6、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分析思维
7、在掌握概念上,幼儿总是( ).
A.先掌握空间概念,后掌握实物概念 B.先掌握数概念,后掌握实物概念
C.先掌握实物概念,后掌握数概念 D.先掌握科学概念,后掌握数概念
8、青青听妈妈说:“听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妈妈,你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 ( )。

A.思维的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纯洁性
D.思维的表面性9、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10.心理的实质就是()
A.人脑对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的反映
B.人脑像镜子一样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D.当人体成熟后,对周围环境的反映
11、幼儿更容易掌握下列哪种概念()
A数概念 B空间概念C时间概念D实物概念
12.心理过程包括(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B.能力、气质和性格
C.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13、()是高级的认识活动,是智力的核心
A 思维 B注意 C 记忆 D想象
14.广义的学前时期一般是指( )。

A.O~3岁 B.O~6岁 C.0~16岁 D.0~18岁
15、早晨起床推开窗户看到地面潮湿,想到“夜里下过雨”这反映了思维的()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组织性 D发散性
16、幼儿可以把苹果、梨、香蕉、西瓜等称为“水果”说明幼儿具有()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概括性思维
17、幼儿掌握“小汽车”这个概念比“交通工具”更容易,是因为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特点的()
A 形象性 B经验性 C具体性 D表面性
18.( )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19.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

A.意识 B.心理 C.动机 D.意志
20、幼儿爱提问,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
A思维活跃 B有好奇心 C爱表现自己 D觉得问着好玩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理解事物的水平不高,不深刻,常受外部条件的限制
()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3、通过思维可以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所以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4、心理活动不是由心脏产生的,而是由大脑产生的,所以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5、概括性和具体性是具体形象思维的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
()6、提前学习对孩子没有多大作用
()7、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
()8、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含义
()9、遗忘的进程是先慢后快
()10、年龄越小想象力越丰富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以下关于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思维的表达与交流是借助言语活动来实现的
B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思维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D思维是在感知基础上产生的
2、幼儿概括的特点是()
A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 B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C 概括不准确 D概括的特征很多是事物的本质特征
3、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具体性 B经验性 C拟人性 D形象性
4、下面体现儿童直观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A离开玩具就不会游戏。

B动作一旦停止,思维活动就结束。

C 靠语言进行思维。

D 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

5、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 做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的游戏。

B 分角色游戏。

C给布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有哪些特点?
2、幼儿初期的思维特点是什么?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该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3、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幼儿教师如何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
五、论述题(12分)
请叙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六、案例分析(8分)
一个幼儿能够正确的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里有六个苹果,我们两个人分,两个人要一样多,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但是他不会回答:“3+3等于几”这样的问题。

家长感到很奇怪,在大人看来,前者属于除法题,后者是加法。

为什么幼儿会回答前者而不会回答后者?
请你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分析一下原因。

华亭县职教中心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2、
3、
4、
五、论述题(12分)六、案例分析(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