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基本知识
七年级地理经线和纬线的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经线和纬线的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经线和纬线是地理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经线和纬线是用来帮助我们定位地球上不同地点的工具。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下经线和纬线的知识点。
一、经线1. 经线是指从地球北极到地球南极的一条虚拟线。
经线也被称为经度或子午线。
2. 全球一共有360条经线,每条经线相隔1度。
通常,经线从0度开始,向东方和西方延伸。
3. 0度经线被称为本初子午线,它通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
其他经线根据其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位置被分为东经和西经。
4. 经线的最大值是180度,东经的经线范围是0度到180度,西经的经线范围是0度到-180度。
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经线重合,形成一个圆环。
5. 经线的作用是用来标记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位置。
通过经线,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东西方向。
二、纬线1. 纬线是指地球表面上连接所有点的圆环线。
纬线也被称为纬度或圆环线。
2. 全球一共有180条纬线,每条纬线相隔1度。
从赤道开始,向北方和南方延伸。
3. 赤道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纬线之一,它位于地球的正中间,纬度为0度。
其他纬线根据其相对于赤道的位置被分为北纬和南纬。
4. 纬线的最大值是90度,北纬的纬线范围是0度到90度,南纬的纬线范围是0度到-90度。
北纬90度和南纬90度纬线重合,形成一个圆环。
5. 纬线的作用是用来标记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位置。
通过纬线,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南北方向。
三、经纬网1. 经线和纬线相交形成了一个网格状的图案,被称为经纬网。
2. 经纬网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准确定位地球上的任意一个地点。
通过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经度和纬度,从而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3. 经纬网被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地图制作等领域,是导航和定位的重要工具。
四、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1. 经纬度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一个特定地点的坐标。
2. 经度是指一个地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东西方向距离,用度(°)来表示。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知识点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知识点在地球表面上,凡与赤道相平行的圆圈,就称为纬线圈或纬线。
(1)纬线与纬度人们把地轴的中心叫地心。
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叫赤道面。
赤道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圈叫赤道。
由于赤道面垂直于地轴,而所有纬线都与赤道相平行,所以任何一条纬线都代表地球上的东西方向。
地球上某一点的纬度,就是该点代表重力方向的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这个夹角,在赤道为0°,在北京约为40°,在南北两极为90°。
自赤道到南北两极的纬度分别有0°至90°。
由于赤道面把地球等分为两部分,赤道以南称为南半球;赤道以北称为北半球,所以,纬度也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为了研究某些问题方便起见,我们称0°~3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低纬度;30°~6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中纬度;60°~9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高纬度。
(2)经线与经度通过两极并和赤道相垂直的大圆圈,称为经线圈或经线,也称子午线。
由于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又与纬线相垂直,所以任何一条经线都代表地球上的南北方向。
地球上某一点的经度,就是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这一夹角相当于这两个平面所夹的赤道弧在地心所张的角度。
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以西称西经初中数学,用“w”表示。
地球圆周为360°,所以东西经各分180°。
(3)经纬网地球上两个不同的地点,可以有相同的纬度或经度,但不可能既有相同的纬度又有相同的经度。
因此,地球上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位置,就可以用相应的经纬度来表示。
例如,北京位于赤道以北40°,本初子午线以东116°,北京的地理坐标就是40°N,116°E;利马(南美洲秘鲁的首都)位于赤道以南12°,本初子午线以西77°,利马的地理坐标是12°S,77°W。
重要经纬线知识点与复习重点

重要经纬线知识点与复习重点重要经纬线知识点及相关记忆口诀汇总第一部分:世界地理部分➤主要纬线:赤道: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印度洋、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口、大西洋等。
北回归线:穿过北非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中国滇桂粤、台湾海峡、台湾岛南部、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西印度群岛、大西洋等。
南回归线: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印度洋、澳大利亚中部穿过、太平洋、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西高原南侧。
30°N经过的主要河口):尼罗河河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河口)、钱塘江河口、密西西比河口。
45°N:比斯开湾、阿尔卑斯山5°E、黑海30°-40°E里海50°E、咸海60°E、五大淡水湖90-70°W➤主要经线:0°经线: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西侧、阿特拉斯山、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30°E: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的西侧、地中海东侧、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的西侧、南非高原的东侧。
60°E: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海(阿曼湾)、阿拉伯半岛最东。
90°E: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蒙古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20°E: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的西侧、大兴安岭的东侧、秦皇岛、山海关、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杭州、台湾海峡、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苏拉威西岛)、澳大利亚西部。
120°W: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旧金山、洛杉矶90°W:穿过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60°W: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地球经纬线知识点讲解

地球经纬线知识点讲解
地球经纬线是用来描述地球表面上位置的一种坐标系统。
它是由纬度和经度两个方向组成的,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经线是指从地球北极到地球南极的虚拟线,也就是垂直于地球赤道的线。
经线被划分为东经和西经两个方向,东经表示东半球,西经表示西半球。
经线的参考点是本初子午线,也就是通过伦敦的经线,也是零经度线。
纬线又称为纬度线,是从地球赤道开始,向北向南延伸的虚拟线。
纬线被划分为北纬和南纬两个方向,北纬表示北半球,南纬表示南半球。
纬线的参考点是赤道,也是零纬度线。
通过经纬线,我们可以精确地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例如,如果我们要找到巴黎的位置,我们可以使用经度为2.35度东经,纬度为48.85度北纬来描述。
经纬线的划分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导航和定位。
例如,当我们使用地图或导航系统时,我们只需要输入目的地的经纬度,就可以确定最短的行进路径。
经纬线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的倾斜,不同纬度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气候和季节。
例如,赤道附近的地区气候炎热,而极地地区则寒冷。
在旅行和探险中,经纬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航海家和探险家可以使用经纬线来规划航线和确定目的地。
地球经纬线是描述地球上位置的重要工具。
它们帮助我们定位和导航,并且对我们理解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经纬线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地球的奥秘。
经线纬线的知识点总结

经线纬线的知识点总结一、概念经线和纬线是地理学中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位置的参考线。
经线又称为经度线,是从南极到北极垂直于赤道的线,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上东西方向的位置。
纬线又称为纬度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线,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上南北方向的位置。
经线和纬线交叉在一起,形成了地心坐标系,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定位提供了坐标系统。
二、特点1. 经线的特点经线是从南极到北极垂直于赤道的线,在赤道上相互平行,向极地逐渐合拢,最终汇聚于两极。
经线的数量是无限的,每条经线都有一个固定的经度值,并且根据全球标准GMT (格林威治时间)来进行划分。
东经和西经分别以0°为基准,东经向东递增,最大值为180°;西经向西递减,最大值也是180°。
经线是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东西方向的准确定位。
2. 纬线的特点纬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线,在赤道上等距分布,到两极位置时汇聚于一点。
纬线的数量也是无限的,每条纬线都有一个固定的纬度值,并且根据全球标准GMT来进行划分。
赤道为0°,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增,最大值为90°。
纬线是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南北方向的准确定位。
三、作用经线和纬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图绘制经线和纬线可以用来划分地球表面的区域,并且为地图的绘制提供了坐标系统,使得地图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通过经纬度来进行定位和准确定位。
这种坐标系统为地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便利,并且在地图制作和使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航海和航空经线和纬线对于航海和航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船舶和飞机在航行或飞行过程中,都需要通过经纬度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以及制定航行或飞行路线。
经线和纬线的存在,使得船舶和飞机可以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避免迷失或迷航。
3. 地理定位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经线和纬线被用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准确位置,这对于地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地震、火山喷发、气候变化等地球现象都需要通过经纬度来定位,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和监测。
经纬线知识点

经纬线知识点地球是一个球体,为了帮助人们标定位置、导航和测量地球各个区域,人们划定了一组虚拟的线,即经纬线。
通过了解经纬线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位置和地球的地理特征。
下面是关于经纬线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经线(经度)经线是从南极到北极的一组垂直于赤道的虚拟线,也称为经度。
经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个位置的东西方向。
根据国际标准,经线范围是从0°到180°,以东经0°和西经180°为界,共有360个经线。
本初子午线(即经度0°)通过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二、纬线(纬度)纬线是环绕地球的一组平行于赤道的虚拟线,也称为纬度。
纬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个位置的南北方向。
根据国际标准,纬线范围是从0°到90°,以赤道为0°,北纬90°为北极圈,南纬90°为南极圈,共有181个纬线。
三、赤道赤道是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平行圈线,位于地球的中部。
赤道是纬度为0°的圈线,是纬线的起点。
四、经纬度的表示方法经度和纬度通常使用度(°)、分(')、秒(")来表示。
例如,北京位于东经116°24'和北纬39°55'。
五、经纬线的作用经纬线在地理学和导航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是经纬线的一些具体应用:1.定位和导航:通过经纬线,我们可以确定某个地点的准确位置,帮助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2.时间标准:经线还帮助确定不同地区的标准时间,如格林威治时间(经度0°)被用作全球标准时间参考。
3.地理研究:通过经纬线,可以对地球上的地理特征进行研究和描述,如气候分布、自然资源分布等。
六、特殊经纬线除了赤道、本初子午线和南北极圈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经纬线,如:1.国际日期变更线:位于经度约为180°的一条虚线,东边的日期比西边的日期晚一天。
经线纬线知识点

经线纬线知识点一、关键信息1、经线的定义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2、纬线的定义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3、经线的特点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4、纬线的特点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5、经线的度数划分本初子午线:____________________东经和西经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6、纬线的度数划分赤道:____________________北纬和南纬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7、经线和纬线的相互关系交点:____________________网格:____________________8、经线和纬线在地图和地球仪上的表示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经线的详细内容11 经线的定义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线。
它指示南北方向,是地球表面上从北极到南极的假想线。
111 经线的特点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约为 20000 千米。
形状:半圆。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112 经线的度数划分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被定为 0°经线,也称为本初子午线。
东经和西经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划分 180°,东经度用“E”表示,西经度用“W”表示。
三、纬线的详细内容12 纬线的定义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环绕地球一周。
121 纬线的特点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形状:圆圈。
(完整)经纬网知识整理

专题一: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形状: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半径差21km)大小:极半径-—-6356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km→赤道上经度1°相差约111km。
2经纬线与经纬度2.1经纬线的特点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间隔位置关系经线半圆都相等南北方向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相交于南北极纬线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东西方向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级递减互相平行由上表可知:1。
两条相向的经线才能组成一个圆圈,即经线圈.2.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度数越大的纬线,其长度却越短;度数相等的纬线,其长度则相等.3。
沿某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走,最后能返回到原地;而沿某条经线一直向北(或南)走,最后不能返回到原地。
站在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南;而站在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北。
2.2经纬度的特点(1)纬度的特点(如下表)名称起点范围度数大小(度)表示字母度数增大方向半球划分北纬赤道赤道以北0~90N向北增大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南纬赤道赤道以南0~90S向南增大(2)经度的特点(如下表)名称起点范围度数大小(度)表示字母度数增大方向半球划分东经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东0~180E向东增大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为界。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东半球;西经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西0~180W向西增大2.3纬度的判断由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北纬向北度数是增大的,南纬向南度数也是增大的;东经向东度数是增大的,西经向西度数也是增大的。
反过来其结果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度数向哪个方向增大就是相应的经纬度。
具体地说有这样的规律: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左图中:说出A、B、C的经纬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经纬网图的判读
请大家多多指教
一、利用经纬网图确定地理坐标。
利用经纬网图可以准确地确定地表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下面分析两类典型的经纬网图的判读方法。
第一类:网格状经纬网图
该类图经线和纬线直交或(斜交),如下图所示
判读时注意以下规律
(1)经线和纬线的判定:图中横线或(弧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
(2)度数的判定:在同一幅经纬图中,相邻两条经纬线之间的度数间隔一般都是先等的。
如图甲,纬度间隔为2°经度间隔为2°。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各点的地理坐标,如图甲中A点的地理坐标为(90°E、20°N),B(94°E、26°N)。
第二类:极地经纬网图
(1)经线和纬线的判定:在极地经纬网图上是以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一条条直线如下图所示
(2)极点的判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根据圆心处的字标:若极地中心处标注“南”或“S”,为南极极地图。
若极地中心处标注“北”或“N”,为北极极地图。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极地图旁边常画有地球的自转方向,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成了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成了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上图中的标注可知为南极极地图。
③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
在极地图上没有标注南级或北极,也没有画地球的自转方向,但标注着经度数以及东西经,可根据东西经度值的变化趋势来判断。
判断方法:沿地球自转方向东京都增大西经度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极地图。
如下图中甲图表示北极极地图,乙图表示南极极地图。
④根据极地晨昏线来判断:例如北半球冬至日时,极圈全部为夜弧的为北极,极圈全部为昼弧的为南极。
⑤可以依据极地附近海陆分布来判断,中心为大陆周围为海洋,大陆轮廓像“蝌蚪”为南极;中心为海洋四周被陆地包围是北极。
2、利用经纬网图确定方向
(1)位于同一条纬线或同一条经线上两点的方位确定
①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方位的确定。
①南北方向的判定:
根据两点在经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若两个要比较的位置都在北半球,纬度数值大的在北边。
若两个要比较的位置都在南半球,纬度数值小的在北边。
地球上的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
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均为正北方。
②东西方向的确定:(注意劣弧法的运用)
A 若两地同在东经度,则经度数值大的一点在东方;
若两地同在西经度,则经度数值小的一点在东方;
b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小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东方。
C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最简捷的方法是:在相比较两地之间的劣弧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头为东箭尾为西。
图一图二
如上图一中,A点和B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点位于B点的正北方向;B点和C 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B点位于C点的正西方向。
图二中A点和C点既不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可判断A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向。
二、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
①纬度和纬距: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间隔相差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②经度和距离:
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纬线长度约为111/2千米
③任何一条纬线上(纬度为&)上,经差相差n°的纬线长度约为111×n×cos &千米
三、根据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的原理,相同经(纬)度且跨经(纬)度相同的两
幅图,其中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由于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升高而缩短,因此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一般来说,两幅图幅相等的地图,跨经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
如下图(图中闭合曲线为等高线),甲乙两图图幅相同,但甲图中每个网格经(纬)度相隔10°,而乙图中每个网格经(纬)度相隔5°,因而甲图所示地区面积大于乙图。
由此得出: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在地球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球面上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点的最短航程分为三种情况。
甲乙
①同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线方向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
②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线方向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确定那个极点为劣弧,再进行分析。
如上图甲中,A点到B的最短航程经过北极点,C点到D点的最短航程经过南极点,C点到B点的最短航程经过北极点,A点到D点的最短航程经过南极点。
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是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方向靠拢,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
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
位于南北不同半球时需要具体讨论那一段为劣弧段
②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
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
位于南北不同半球时需要具体讨论那一段为劣弧段
如上图乙中,A点到B的最短航程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
D点到C 点的最短航程先向西南,再向正西,最后向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