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园林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生态学) PPT
城市生态学4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功能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0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外部功能:联系其它生态系统,根据系统内需要 输入和输出的物质能量,保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 流动的正常与平衡。 内部功能:维持系统内部物质与能量流动的循环 和畅通,并反馈各种流的信息,以调节外部功能, 同时将系统内剩余或不需要的能量输出到其它生 态系统。
一个国家、城市的能源结构反映该国或该城市生 产技术发展水平。
精选PPT课件
14
次生
热
热
能源
利用率
原生 能源
转化率 传输率
热
最终
能源
热
利用率
热
有用
能源
热
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过程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与自然生 态系统比较)
精选PPT课件
20
人口流:包括人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前 者即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后者反映城市 与外部区域之间人口流动中的过往人流、迁徙人 流以及城市内部人口流动的交通人流。
分类:劳力流和智力流
精选PPT课件
21
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1.所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 2.既有物质输入,又有物质的输出; 3.生产性物质远远大于生活性物质; 4.物流缺乏循环 5.物质循环在人为状态下进行 6.物质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物。
城市生态学
精选PPT课件
1
第四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 基本功能
精选PPT课件
2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城市 定义:以空间和环境资源利用为基础、以人类社 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 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它是一个经济实体、 科学文化实体和自然环境实体的综合体。
《城市生态园林教程》幻灯片

第二节 主要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恶劣
•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集中,活动强度大, 交通拥挤。
• • 城市的开展,常常使城市呈无政府状态地向
四周蔓延,造成城市功能混杂,用地紊乱, 市内工厂、河港、码头、仓库铁路支线、站 场设施、机关、学校以及居住区交织;建筑 稠密,缺乏空地、阳光、绿地、新鲜空气。 城内居住环境恶劣,城市变成了传染病的发 源地,导致城市人口死亡率高。
• 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 在巴西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 183个国家参加的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 会议将环境问题定格为21世纪人类 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此,环境尤其 是城市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全世界的 瞩目。世界各国都已将城市环境问 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一节 近代城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温室效应增强
• 由环境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外表变热的 现象。
• 由于工业迅速开展、汽车运输以及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等原因,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 气使大气中各种污染气体和物质猛增,特别 是CO2等气体的增多,不仅对人体安康危害 很大,而且使“温室效应〞增强。不仅造成 地球气温升高,引起海平面上升,而且会使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土地干旱,沙漠化面 积增大;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等。
• 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化加骤,人口 增长迅速,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 步,全球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迅猛开展加 之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使世界上每年都 有大量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涉及面之广、危 害之大、影响时间之长、后果之严重、经济 损失之巨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有些还造成跨 地区、跨国家的影响,引起全世界的强烈震 动。环境问题也从区域性的空气、水域污染、 生态破坏迅速转为“温室效应〞增强、酸雨 愈来愈普遍、臭氧层流失等全球性危机。
《园林群落生态》课件

THANKS
《园林群落生态》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引言 • 园林群落生态基础 • 园林群落的构建与设计 • 园林群落的生态功能 • 园林群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课程背景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园林群落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 衡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测与评估
定期对园林群落进行生态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态问题。
可持续发展理念
资源循环利用
生态教育普及
提倡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
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和参与度。
绿色能源利用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降低碳排放。
园林群落的概念
园林群落的概念
园林群落是指由人工种植、培育 和管理的各种植物种群组成的集 合体,包括草坪、花坛、树木、 水生植物等。
园林群落的特征
园林群落具有多样性、人工性、 景观性和文化性等特征,能够为 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休闲 娱乐空间。
园林群落的特征
多样性
园林群落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乔木、灌木 、花卉、草坪等,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群落。
计和规划;
02
园林群落生态基础
群落与生态
1 2
3
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空间内的所有生物种群的 集合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生态的概念
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 包括生物的生存、适应、进化和分布等。
群落与生态的关系
群落是生态的基本单位,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 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园林规划设计中国古典园林之苏州园林ppt课件

玉兰堂
玉兰堂是一处 独立封闭的幽静庭 院,玉兰堂高大宽 敞,院落小巧精致。 玉兰堂曾名“笔花 堂”,与文徵明故 居中的“笔花堂” 同名。 “梦笔生 花”也是古时文人 对创作灵感的一种
松风水阁 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被称作“岁寒三友”。松树经寒不 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 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 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 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
芙蓉榭
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 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 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 多变。芙蓉榭一半建在 岸上,一半伸向水面, 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 水边、秀美倩巧。此榭 面临广池,是夏日赏荷 的好地方。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
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 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 有坐槛。四周草坪环绕, 花木扶疏。亭北平岗小坡, 林木葱郁。亭子之所以取 “天泉”这个名字,是因 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 元代大宏寺遗物。此井终 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 被称为“天泉”。
枇杷园
由海棠春 坞、听雨轩、 嘉实亭三组院 落组合而成, 主要建筑为玲 珑馆。
荷风四面亭 亭名因荷而得,座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
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 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春柳轻,夏荷艳, 秋水明,冬山静,荷风四面亭不仅最宜夏暑,而且四季皆宜。若从 高处俯瞰荷风四面亭,但见亭出水面,飞檐出挑,红柱挺拔,基座 玉白,分明是满塘荷花怀抱着的一颗光灿灿的明珠。
倒影楼 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楼 分两层,楼下是“拜文揖沈之 斋”,文是指文徵明,沈是指沈 周,这两位均是苏州著名的画家, 沈周还是文徵明的老师。当年, 西园园主张履谦为表达自己的景 仰之情,于光绪二十年(1894) 特建此楼以资纪念。倒影如画景 色绝佳。 卅六鸳鸯馆 西花园的主体建筑, 精美华丽,南部为“十八曼陀罗 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 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 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宜于冬、 春。曼陀罗花即山茶花。北厅因 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
城市园林生态学

城市园林生态学哎,说到城市园林生态学,咱们可得好好聊聊这城市里的绿色小天地。
你想啊,每天穿梭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是不是有时候特想透透气,看看绿色,让心情也跟着凉快凉快?这城市园林啊,就像是城市里的“绿肺”,不光能美化环境,还能让咱们的生活品质直线上升呢!走在那些精心设计的公园里,你就像走进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画卷。
树木挺拔,枝叶茂盛,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就像是大自然最温柔的抚摸。
花儿们也不甘示弱,红的、黄的、紫的……争奇斗艳,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深呼吸几口,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这时候,你要是带上家人,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在草地上铺开野餐布,聊聊天,打打牌,那才叫一个惬意!但你可别小看这些绿色植物,它们可都是城市里的“生态卫士”。
它们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出清新的氧气,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空气净化器。
而且,它们还能调节城市的温度和湿度,缓解热岛效应,让咱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所以说,这城市园林啊,简直就是咱们城市的“绿色宝藏”!不过,要想让这“绿色宝藏”永远闪耀下去,咱们也得付出点努力。
比如说,得好好爱护这些花草树木,别随便乱扔垃圾,也别随意破坏它们。
还有啊,在规划城市的时候,也得给这些绿色植物留点地儿,别让它们无家可归。
这样,咱们的城市才能越来越美,越来越有活力!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句老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咱们的城市啊,就得像个大花园一样,到处都是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这样,咱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所以啊,朋友们,让咱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多的绿色,去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绿色宝藏”。
让咱们的城市因园林而美丽,因生态而繁荣!这样,咱们的后代子孙才能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这份绿色成为他们永远的骄傲和自豪!。
ureco7城市园林绿地及绿化 城市生态学课件.

绿化树木的滞尘效应
2020/6/23
不同类型区域的树种滞尘状况
树 种 区 域 滞尘量 树 种 区 域 滞尘量
(gm-2)
(gm-2)
马尾松森林区 0.3 茶 树森林区 1.1
朴 树城边缘区 0.7 国外松近污区 2.0
杉 木森林区 0.9 麻 栎近污区 3.6
2020/6/23
2020/6/23
7 城市园林绿地及绿化
– 通风防风: 1)大片林地的存在, 可以造成绿地 与其周围地区的温度差异, 进而造成区域性 的微风和气体环流。绿地中的凉空气不断向 城市建筑密集地区流动, 从而调节气温, 输入 新鲜空气, 改善通风条件。2)带状绿地的作 用与其设计密切相关。如带状开敞绿地, 若 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 则具有良好的通风效 应。若绿化林带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 则具 有良好的防风效应, 既可降低风速, 又可减少 风沙, 改造局地气候
因此, 在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地区附近, 选择与其相应的具有高吸收和强抗性能力的 树种进行绿化, 对于防止污染、净化空气是 有很大意义的
2020/6/23
7 城市园林绿地及绿化
– 吸滞烟尘和粉尘 植物, 特别是树木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 挡、过滤和吸附作用。这一方面由于枝叶茂 密, 具有强大的减低风速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 由于叶子表面粗糙、有绒毛或黏性分泌物, 当空气中的尘埃经过树木时, 便附着于其叶 面及枝干上。经过雨水的冲洗, 又能恢复其 吸滞能力。草地不仅和树木一样具有吸附灰 尘的作用, 并且还可固定地面的尘土
7 城市园林绿地及绿化
– 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 绿地可以减少空气的含菌数量, 这一方面是 由于绿地上空灰尘减少, 从而减少了黏附其 上的细菌; 另外一方面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 具有分泌杀菌素的能力, 如悬铃木、桧柏、 白皮松、雪松等都是杀菌能力较强的绿化树 种
园林生态学课件

园林生态学——绪论一、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生态学概念的形成及其研究对象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就是研究植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最早由德国学者E. Haeckel于1866年提出Ecology一词。
1935年英国学者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
标志着现代生态学科的形成。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个体到生物圈各个层次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规律。
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各个水平的生态关系。
3、生态学的任务A、揭示生物个体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规律;B、揭示环境对生物种群、群落的影响,以及种群间的相互关系;C、阐明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系统稳定性与效率。
(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古生态学思想时期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中叶到生态学概念提出。
包括法国昆虫学家Reaumur、瑞典生物学家Linneur、英国生物学达尔文、德国动物学家Haeckel、丹麦生态学家Warming 等是本时期的杰出代表。
3、生态学的发展时期(巩固时期)——19世纪未期到20世纪中期。
以生物种群研究与生态系统概念确立为主要标志,以美国生态学家Elton(1927年提出食物链)、Hopkins、Clements,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4、现代生态学发展时期——现代技术与学科相互渗透有力促进生态学的发展,理论应用与环境保护研究为主的时期。
前瑞典首相克来门松夫人首先提出全球首脑级环境论坛,世界科协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UNISCO于70年代提出MAB计划。
在这些大的生态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为前提,迅速兴起了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生态旅游等生态边缘学科的发展。
二、城市化与现代园林发展(一)城市化与生态城市1、城市化进程(T0-1)2、生态城市的特点:A、城市环境现状:城市人口、经济发展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城市环境受严重污染破坏;人与建筑的高度密集,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平衡;热岛与温室效应,致使城市人居条件越来越恶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尘
• 苏州市区降尘年均值为2.01吨/平方千米•月,符 合国家推荐标准。
噪声
• 苏州市区区域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为53.2分 贝,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二级(较好)。社会生活 噪声仍是影响全市声 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 源,所占比例为 68.1%;其次为交通 噪声、工业噪声和施 工噪声,所占比例分 别为21.1%、8.1%和
苏州市园林生态城市研究 (城市生态学)
苏州市位于长江 三角洲东南部, 西濒太湖,北依 长江,东南与上 海接壤,西北毗 邻无锡,南部连 接浙江嘉,湖州 两市。苏州市区 7区面积1649.72 平方公里,5县
• 苏州这块被誉为“天堂” 的宝地的由来,自然和
苏州的地质发展史密切 相关。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
• 生态环境质量:按照国家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评价,苏州市的 生态环境状况属于良级别,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适合人类生活。
水环境综合整治
保障饮用水安全。强化蓝藻和湖泛巡查监测预 警工作;推进阳澄湖生态优化;推进阳澄湖生态 优化。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防控机动车污染。出台老旧机动车提前淘汰补助
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生化
需氧量和 溶解氧等。
2015年苏州市环境空气污染属煤烟型和石油型并 重的复合型污染。细颗粒物是影响我市环境空气 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 苏州各地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和一氧化碳日均浓度 均达到二级标准要求;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超过标准要求;臭氧日最大 8小时平均浓度出现超标现象。
春
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2015 年平均气温17.1℃,降水量 1601.1毫米
夏 苏州与全国的温暖变化稍有不同,即使与属于同
气候区的南京、上海相比,冬季比南京暖,但比上海冷; 夏季比南京凉,而比上海热。苏州历史上多雨潮湿年代
。 多于少雨干旱年代
秋
秋
冬
冬 平均初雪日为12月24日,最早的1976年 11月17日已见
水湖之一,位于长江三
角洲南缘,,地跨江浙 两省,总面积2452平方 千米(水位3.14米时), 湖岸线长393.2千米,太 湖三分之二的面积在苏
州辖区内。太湖与苏州
的社会、经济、历史文
化的发展,与苏州自然
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 系。
苏州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吴 中区和高新区。已探明的中型以上矿产地 13处,为苏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 定数量的资源。苏州的金属矿产,已探明 的铁、铜、银、铅、锌、锡、铌、钽、铟、 镉等矿产,都与本期岩浆活动有成生关系。 苏州非金属矿产种类多,资源较为丰富。
平水年为79.54亿立方米,干旱年为78.3亿立方米,特枯年为65.71 亿立方米;地下水仅限于一些工矿开采使用,年开采量为0.73亿
立方米。苏州市境内的需供水量包括农业、工业和民用三方面, 三个典型年份的实际需用水量分别为44.09、46.75和57.33亿立方
米。在平水年和干旱年主要靠取太湖水以补给地区径流的不足, 在特枯年则需依靠大量引用长江水源以供需用。1978年属特枯年, 从长江引水53.31亿立方米。
主要有高岭土、瓷石、花岗岩、明矾、萤 石、石灰岩、石英砂岩、煤等。
• 苏州有历史记载以来,虽无大的毁灭性地震,但发生在苏州及邻近地区,对苏州造成 一定影响的有100多次,1964年吴县东山4.3级地震;1991年常熟太仓5.1级地震。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全市总 面积 8848.42平方公 里,其中平原约4660平 方公里,占54.8%;水面约3607平方公里, 占42.5%;丘陵约221平方公里,占2.6%。 呈现地势低平、河湖密布、低丘点缀的地 形特点。山不高而清秀, 水不深而辽阔,山水 相依,风景旖旎,人 文彬蔚,历史悠久, 古迹众多,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美不胜收, 成为江南游览名胜之地。
初雪;平均终雪日为3月8日,最迟的1980年要到4月下旬。 常年平均降雪日数为6.7天,
大气环境
•
AQI均值在0~50空气质量为优, 51~100为良,101以上为污染。
2015年苏州市地表水污染属综合型有机污染。影响 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的首要污染物为氨氮,影响全市 主要湖泊水质的首要污染物为总氮。
2.7%。
• 森林公园情况:高新区大阳山、吴江区铜罗、太仓市西庐园等7个 森林公园,面积为20.67平方公里。
• 湿地情况:国家级湿地公园6个、省级6个、市级9个,湿地公园面 积约1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为51.4%。
• 生态工业园区情况:全市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除2个旅游度假区 外,其他15个工业开发区全部建成生态工业河港密布,水面占42.5%,江湖水可以 统调,雨量充沛,河网储水功能大,水资源较为丰富。全年径流量95亿 立方米以上;多年平均人均总资源为1820立方米,大于全省人均值22.5 %;多年平均实用人均资源830立方米。过境水,进量(包括太湖、杭 嘉湖区、无锡及长江引水),平水年为81.39亿立方米,干旱年为86.64 亿立方米,特枯年为92.91亿立方米;出量(包括入太湖、 入黄浦江、 无锡及长江排水),
全市主要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湖泊水质污染以富营 化为主要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与2014年持 平。
苏州市区地下水水质较好,开展监测的39项指标有38项 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水质保持稳定。
河流水质环境质量监测网的53个断
面水质基本保持稳定,总体为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