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护理及预防分析

【 ew rs He o iyi itga dc ecm l a osnert a ;o pi t n;rv n v aue l s e r ci i m
维持性血液 透析是终末期 肾衰竭患者赖 以维持生命 的治疗 方法 ,随着血 液透析技术 的广 泛开展 ,血液透析的人群呈逐年 增加 的趋势 ,血液透析 的并发症 也不断发现 ,这些并发症影响 了治疗效果 , 甚至 导致 患者死亡 “ 采取及 时防治措施 ,能提高 , 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 。因此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并发症的 认识 , 行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性评估 , 对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提高护理质量 ,现报告如下 。
脑组织和血液 间分布不均匀 ,引起 脑组织缺氧和脑水肿 ,患者 荨麻疹 、关节疼痛 、脉管炎 等、注意观察再灌注心律失 常 , 判 断溶栓 成功的指标 ,胸痛 2 内基本 消失 ,心 电图调高 S 段在 h T 2 h内回降 >5 % 0 ,2 h内出现再灌 注心 律失 常。术后持续 心电 ( 下转 第 5 7页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护理及预防分析
郭 丽霞 王 勇
通化 。1 4 0 3 0 1) ( 吉林省通化市解放军第 2 6医院政治处 ,吉林 0
【 摘 要 】 目 :探讨护理 干预 对血液透析 患者并发症 的影响 ,并提 出 防措 施。方法 :选取我 院 20 年 9 21 年 2月 的 预 07 月 ̄ 00 收 治的 10例行血液透析 治疗患者 的临床 资料 ,随机分为治疗组 ( 0 )和对照组 ( 0 ) 2 6例 6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 护理 ,治疗组 患 者采 用整体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 高与对照组 患者比 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00 P . o结论 :对血液透析 患者进行综合护理 ,能降低 并发症发 生率,提 高患者 生活质量 ,值得在 临床推 5 【 关键词 】 血液透析 ;综合 护理 ;并发 症 ; 防措施 预 【 bt c 】O jc v: o ivsgt ten rn ne et n o o piao si ae t o e o i yi n rp s rvni A sat bet e T n et ae h us gitr n o f m l t n n pt ns nh m da s ,ad pooepeet e r i i i v i c ci i l s v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 小 结
总 而言 之 ,血管通 路作 为血 液透 析患者 的生命 线是 保证 患者 进行 有效 透析 的前 提 ,而加 强对 血管 通路 并发 症 的护理 不仅要 求 护理人 员具 有 高度 娴熟 的技 术 、更 要求 护理 人 员具有 高度 的责 任 心 ,这 样才 能预 防并 发症 、提 高患 者 的生活 质量 ,进 而延 长患 者
例采 用S li e 管术 ,给予 颈静 脉或 股静 脉插 管 ,采用 直 接穿 e n r dg ̄
者开 始适 当功 能 锻炼 ,以促进 “ 内瘘 成熟 ”[,例 如 可 以让 患者 3 】
前 臂 与 上臂 呈 6 。 上 下摆 动 ,并 做握 拳 活 动2 0 ,每4 时重 0 0次 小
刺建 立通路 2例 ;永 久性 血 管通路 9例 ,其 中 自体 内瘘 8例均 为 2 0 7 腕 部 和腕上 部 内瘘 ,长期 导管 3 。均 给予 16 患者 加强 血管 通 例 3例
通路并 发症 的预 防及护 理才 能保证 血 液透析 的充 分性 ,提 高患者 的生 活质量 ,进 而延 长患 者 的生 存 时间 。
理 与分析 。结 果 :血液 透 析患 者血 管通 路并 发症 的护理 主要 包括 皮下 血肿 的 护理 、感 染 的护理 、内瘘 的护 理等 。结 论 :只有 加强 血管
35 0 8
吉林 医学2 1年 7 00 月第 3卷第2 期 l l
血液 透析 患者血 管通路 并发症 的预 防及护 理
黄彩虹 ( 广东省仁化县人 民医院血透室 ,广东 韶关 52 0 ) 13 0
[ 要】目的 :分析 与总 结对 血液 透析 患者 血管 通路 并发 症 的预 防与护 理 。方法 :对 16 血液 透析 患者 的 临床护 理进 行总结 、梳 摘 3例
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和防范建议

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和防范建议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却时常威胁着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对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一、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分析1. 针头脱出针头脱出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不良事件,分为部分脱出和完全脱出。
部分脱出指针尖部分未完全脱出皮肤,仅有穿刺部位渗血或血肿;完全脱出指针尖部分从皮下完全脱出,胶布失去固定作用。
针头脱出易导致大量失血,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治疗时间。
2. 血液外渗血液外渗是指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从血管通路渗出至周围组织,导致局部肿胀、疼痛。
长时间血液外渗可能导致感染、组织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3. 血管通路损伤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通道,不当的穿刺、插管等操作可能导致血管通路损伤,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
4. 感染感染是血液透析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患者免疫力较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易通过血管通路进入体内,导致全身性感染。
感染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5. 药物不良反应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需要使用大量药物进行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二、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建议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护理知识的掌握,加强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熟练、规范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2. 完善护理流程建立和完善血液透析护理流程,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3. 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
4. 提高血管通路维护水平加强血管通路的维护,定期检查和评估血管通路状况,避免因血管通路问题导致的不良事件。
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险。
6. 加强药物管理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欧传厢一、血管通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如动静脉瘘或血管内置管。
通路问题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血栓形成、感染、狭窄等,这些问题会影响透析的效果。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通路,避免使用受损的通路,注意通路的保养和清洁,避免感染。
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手段,但是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使用也会伴随一些并发症,包括:(1)感染:血管通路周围皮肤感染、血行感染等。
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2)血管狭窄:长期使用血管通路可能会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流动,从而影响透析效果。
(3)血管瘤:血管通路过度使用后,血管可能会扩张形成血管瘤,从而影响透析治疗。
(4)凝血:血管通路周围的血液凝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透析治疗。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血管通路清洁:每次透析前,保持血管通路周围干净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2)定期检查血管通路:定期检查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和血流速度,及时发现血管狭窄等异常情况,保证透析效果。
(3)避免过度使用血管通路:减少血管通路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避免血管瘤和凝血的发生。
(4)注意饮食和药物:透析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药物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和不良食品对血管通路的影响。
(5)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血液问题,避免血液凝固的发生。
二、低血压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调整透析液的温度和浓度,避免过多的液体和钠离子的丢失,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可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1)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会促使血液往下流,导致低血压,所以要经常活动,休息一下。
(2)避免突然站起来:如果从坐位或躺位突然站起来,会导致血压骤降,引起眩晕和晕厥,因此应该缓慢起身。
(3)衣服不要过紧:过紧的衣服会阻碍血液循环,引起低血压。
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目的:血液透析是一项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医疗护理行为。
在透析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偶然的、突发的变化,为应对某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而事先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可有效的将透析风险化解到最小,从而保证病人的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一、低血压反应(一)预防1、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
4、心脏因素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能的诱因。
5、有条件时应用容量监测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中血容量监测,避免超滤速度过快。
6、如透析中低血压反复出现,而上述方法无效,可考虑改变透析方式,如采用单纯超滤、序贯透析和血液滤过,或改为腹膜透析。
(二)处理: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采取头低位。
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 100ml,或白蛋白溶液等。
4、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
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
二、肌肉痉挛(一)预防:针对可能的诱发因素,采取措施。
1、防止透析低血压发生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 5%。
2、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采用高钠透析或序贯钠浓度透析。
但应注意患者血压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3、积极纠正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4、鼓励患者加强肌肉锻炼。
(二)处理根据诱发原因酌情采取措施,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 100ml,可酌情重复)、高渗葡萄糖溶液或甘露醇溶液,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也有一定疗效。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PPT课件

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与透析过程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导致不良 反应,需密切关注并调整用药方案。
其他辅助药物使用提醒Fra bibliotek纠正贫血补充营养
对于贫血患者,应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药物治疗,以改善贫血状况。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适当补充铁剂、叶酸 、维生素B12等营养素,以维持良好的营养 状态。
失衡综合征处理方法
轻者给予吸氧、镇静剂、输液等处理;重者应立即停止透析 ,给予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 抢救准备。
过敏反应和心律失常紧急处理
过敏反应紧急处理
立即停止透析,给予抗过敏药物;保 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密切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必要时使用电复律;密切观察患者 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同时,应 积极寻找并纠正诱发因素,如电解质 紊乱、心肌缺血等。
诊断依据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同 时,结合透析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变化,如透析前后血压、心率等指标的监测 结果,有助于对并发症进行准确诊断。
02
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动脉-静脉内瘘并发症
血栓形成
可能由于手术操作不当、血管条件差 或低血压等原因导致,表现为内瘘震 颤减弱或消失。需及时干预,包括溶 栓、取栓或重新建立内瘘。
缓解痉挛
预防感染
对于透析过程中出现的肌肉痉挛症状,可 使用适当的解痉药物进行缓解。
在透析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必 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患者也需 注意个人卫生,以降低感染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2 并发症 原因及护 理
2 1 低血压 . 低 血压 是最 常见 的并 发症 , 其发 生率 为 2 % ~ 0 4 %。透析过程 中平均 动脉压 比透析前 下降 3 m Hg以上或 0 0m 收缩压下降 9 m H 0a g以下可 引起头 晕 、 头痛 、 心 、 呕 呕吐 、 血液 通路 阻塞 , 增加病死率 。常见原 因 : 超滤 量过 多 , 位 时间 内脱 单 水过 多导致循 环水 容量不足 ; 患者终末期 肾功能不全 , 引起 心功 能不全 , 心力衰竭 ; i R析前使用降压药 ; 在透析过程 中后期进食 , 血液重新分布 ; 析 液 中钠浓度 过低 , 透 可使 血 浆胶 体 渗 透压 下
3 结 论
析 的患者应对其做好 安慰解 释工作 , 除患 者 的恐惧 心理 。在 解
在血液透 析过程 中, 医务人 员应严密观察不 良症状 , 做到及
一
53 —
中外 医学研 究
21 0 2月 第 9卷 1年
第 6期
C I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位 , 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 , 结 手术 均顺 利 进 行 。
2 术前 护 理
密切观察术 中患者 生命 体 征 , 巡视 手 术进 展 , 于手术 器 对 械、 无菌单疑有污染应 立即更换 。术 中如需输 血用药 , 严格按查 对制度 , 真执行操作 规程 , 认 填写好手术护理记 录单 。
常 , 0例高血压 ,0 2 3 12例肌 肉痉挛 , 2例管 内凝血 , 3例出血症 状。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处理及预防
1、收缩压超过180mmHg,可遵医嘱临时给予心痛定10mg, 舌下含服 2、调整降压药方案(α/β受体阻断药、CCB,不用 ACEI/ARB) 3、调低电导度(钠) 4、指导患者控制水钠的摄入
2
肌肉痉挛(抽筋)
❖ 多出现在每次透析的中后期。一旦出现应首先寻找 诱因,然后根据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并在以后的透 析中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作。
容量相关因素 导致的低BP
透析期间限制 钠盐和水的摄 入量,控制体 重增长不超过 5%,合理设定干 体重、超滤量、 超滤率等
预防
血管功能障碍 导致的低BP
1、应调整降压药物的 剂量和给药时间(如 改为透析后用药) 2、避免透析中进食 3、采用低温透析或梯 度钠浓度 4、避免醋酸盐透析, 应采用碳酸氢盐透析 液进行透析
细菌
非细菌(病毒, 真菌,支原体, 衣原体等)
血培养 抗生素治疗
继续寻找致热 源及病原体证 据,抗菌素的 应用
非感染
可以应用少量 糖皮质激素
预防
❖ 在透析操作中应严格规范操作,避免因操作引 起致热源污染。
❖ 透析前应充分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 ❖ 加强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监测,避免使用受污染
的透析液进行透析。
治疗
• 建议在有经验的心脏科医师指导下使用抗心律 失常药物,但应考虑肾衰竭导致药物蓄积
• 严重者如重度心动过缓及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 者可安装起搏器。
透析低血糖(补充)
❖葡萄糖的分子量较小,可以自由的通过透析器膜,并且 一般血液透析为了减少细菌生长、预防高血脂的发生都采 用无糖透析液,这样人体在透析时就会丢失一些糖分,致 使血糖降低。
有关。
透析前
• 应仔细检 查透析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7-0371-01
血液透析中各种并发症不少,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常见的并发症有低血压、高血压、发热、心脏并发症及出血、凝血等并发症。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其原因多为血容量过度下降,超滤过快,老年人血透间歇期体重增加过多;透析中进食后,胃肠道血流量增加,导致大血管血容量下降,心衰,老年及营养不良的透析患者多见,使用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器,造成低氧血症,也可使血压下降,如出现低血压时应取平卧位,减少超滤,减慢血流速,快速注射高渗葡萄糖或右旋糖酐纠正;改换透析模式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预防方法应限制水分摄入,控制透析期间体重增加;精确计算超滤器,及时调整体重,对于进食后易出现低血压患者,在进食中及进食后短时间内暂停超滤,经常出现低血压者在透析后期应随时检测血压,脉搏,发现有血压接近正常底线时及时停止超滤,避免低血压的发生,营养不良者给予对症治疗,纠正营养不良状态,选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透析器。
透析期间高血压也是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和患者的容量负荷过重有关,透析中高血压和血管张力增加或心肌收缩力加强有关,其常见原因是:紧张焦虑,降压药物的清除,透析脱水使血液
中某些缩血管物质浓度增加,低钾或无钾透析液可直接引起血管张力增加,高钙透析液失衡综合征,如出现以上原因时,可在透析过程中加服心痛定片,对于精神过度紧张者予以安定口服或注射。
预防措施包括透析时调节透析液当的钠、钙、钾浓度,选用低钙透析液,控制透析期间体重过度增长,避免脱水速度过快,透析时避免输入高张溶液及胶体溶液,注意血液透析对降压药物的影响,按透析时对药物的清除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并发症之三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可高达50%。
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心血管并发症引起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根据不同病因及心律失常类型进行处理,及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应立即停止透析,必要时改用腹膜透析,纠正电解质的酸碱平衡紊乱,加强营养,改善贫血,控制脱水速度及血流量,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可采用电复律及安装心内起搏器;心力衰竭是老年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同时动静脉内瘘导致静脉血短路,加重心脏负荷,也会诱发人衰竭,应充分透析减少心脏负荷,改善贫血,适当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衰竭。
发热也是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热多发生在透析开始1h 到5h,主要原因是:透析管路残留纤维蛋白,透析器及管路系统消毒不彻底,细菌繁殖,产生内毒素或霉菌性致热原,甲醛液冲洗不彻底,控制系统故障,致使透析液温度过高,预充血产生输血反应与感染有关的发热等。
处理方法为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并及时
调换透析器,无需中断透析,透析器及管路系统的清洗消毒要彻底,经验检查与维修控制系统,预充血中可加入少量地塞米松可减少输血反应,感染性发热时要及时处理,可用林可霉素封管预防。
出血及呕血、便血也是透析过程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原因是尿毒症患者常有体内出血倾向,透析过程中应用肝素会加重出血倾向,对出凝血时间延长者应给予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透析,无肝素透析需注意血流速度,或间歇性以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必要时输注新鲜血、冷沉淀等,也可应用去氨加压素,指导患者在透析结束后,观察穿刺点的出血情况,以协助调整下1/2透析的肝素用量。
凝血是血液透析中容易发生的技术性并发症。
原因是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抗凝剂不足,低血压及血流量过低,以及透析四路连接错误,传感器加压不足,血液在静脉滤网处停滞时间过长等引起,预防措施为注意肝素的用量及用法,高凝倾血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肝素用量,静脉动脉穿刺和冲洗管道时都应有一定的肝素,保证血流量在每分钟200ml左右,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情况。
其它的并发症如肌肉痉挛均发生于透析结束前,症状为腓肠肌痉挛,剧烈疼痛,停止超滤,给予局部按摩,高渗葡萄糖钙注射可纠正,恶心、呕吐多为低血压、失衡综合征早期,低血糖并发症发生率低,容易被忽视;腹痛易出现于低血压时,也可出现于透析结束后1h内,失衡综合征表现为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头痛甚至抽搐,原因是循环与脑组织之间的渗透压梯度引起脑水肿。
此外,皮肤瘙痒可能与皮肤干燥,汗腺萎缩及排泄功能障碍有关。
总之,透析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情况,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及得到缓解,让透析患者平稳度过每一次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