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定义与过程

合集下载

日语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

日语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

B. 具体形式 1. 拟声词、拟态词的翻译 2. 外来语的翻译 3. 人称代词的翻译 4. 指示词的翻译
5. 形式名词的翻译 6. 成语的翻译 7. 谚语的翻译 8. 习惯语的翻译
(二)句子层面
A. 抽象形式 1. 顺译 2. 倒译 3. 分译与合译
4. 意译 5. 加译 6. 简译 7. 变译
B. 具体形式
1. 使役句的翻译 2.被动句的翻译 3. 复杂长句的翻译 4. 敬语的翻译
3)具体性引伸
例:おい,きみ。きみをまじめな青年と信用し,金 錢を扱う重要な地位につけた。それなのに,それ を裹切り,気の遠くなるような額の使い込みを やった。
译文:喂!你!我相信你是一个正派的青年,把你安排 到管钱的重要岗位上,你却辜负了这些,用掉了令 人难以置信的巨额款项。
4.转换词语 5.正反表达
日语翻译(日译汉)
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总结
一. 翻译理论
(一)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一种深入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学习的过与交往。
(三)翻译的标准
➢ ➢ ➢
➢ 化:即“化境”,不生硬牵强,保存原味。
(四)翻译的原则
1.对比原则 2.神似原则 3.汉化(或日化)原则
译文:但是,本性单纯的托尔斯泰并不满足这种生活, 内心向往着健康、纯洁的爱情。
2)抽象性引伸
例:今は林立した高层ビルが駅の周りを幾重にも取 り囲み,切符売り場の前の広場の辺りに,地下道 が張り巡らされて,冷たい変な臭いのする商店街 になっている。
译文: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把车站围了好几层。 售票处前面的广场附近布满了地下通道,已经成了 冷清且怪味四溢的商店街了。
(五)翻译的过程
1.充分准备 2.吃透表层 3.捕捉寓意 4.自由表达 5.修改校对

第一、二讲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

第一、二讲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 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这叫“意似”,是 翻译的最低标准。译文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 上和精神上同时一致起来,或称“形似”和 “神似”,这是翻译的高标准。
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钱钟书:化境说—理想
sublimed adaptation
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 维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 活动”。
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 维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 活动”,它包含着一个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逐 步深入,对原文含义的表达逐步完善的过程 。(古今明,P4)
2 翻译的目的
交流信息,克服语言障碍 学习其他语言的文化和文明,帮助向更高的
第一部分 翻译概论
1 翻译的定义 2 翻译的目的 3 翻译的意义 4 翻译的条件 5 翻译的分类 6 翻译的方法 7 翻译的步骤(过程)
1 翻译的定义
《辞海》: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 文字表达出来
一种语言符号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 Oxford: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张柏然、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P17)
6 翻译的分类
工作方式 ●笔译 translation ●口译 interpretation ●机器翻译 machine translation ●机助翻译 machine-aided translation
内容题材
●文学翻译 literary translation: 诗歌、小说、戏 剧、散文和其他文学作品,着重情感内容、修辞特 征以及文体风格的传达

翻译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
? 例如: ? 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 ? turn over a new page翻开新的一页。 ? shed crocodile's tears流下鳄鱼的眼泪。 ? First Lady第一夫人。 ? 汉语的“丢脸”(lose face)等也已进入英语的词汇。
?
?1. 语义分析
?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是语言 分析的一个分支,说明处在一定语境中,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词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探索词项的意义。把握好原语的全部意义, 是翻译成效的关键。
? 1)首先,必须注意词的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和关联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
翻译的过程
一般认为,翻译过程包括两个阶段:正确理解 (Accurate Comprehension )和充分表达(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 的结果,两者是有机的统一,是使译文符合“忠实、 通顺”的翻译标准的必备条件。
一、理解阶段
? 理解(comprehension)可分为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广义 理解指对原文作者的个人、原文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品的内容 以及原文读者对该作品的反映。狭义的理解仅指对原作文本的 理解。这中理解主要包括语法分析、语义分析、语体分析和语 篇分析(grammatical analysis, semantic analysis, stylistic analysis and text analysis)。理解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和重要步骤,务必正确可靠,杜绝谬误。
1. 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good luck.勤勉是幸运之源。 2. No news is good news.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3. 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针不缝九针难补,及时处理事半 功倍。

翻译的定义

翻译的定义

1.翻译的定义1980年,我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一书的绪论中,从语言学的角度为翻译下了这样的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冯庆华先生在《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则从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双重角度界定了翻译的本质:“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

”2. 翻译的标准我国比较系统全面论述翻译标准的是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

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日:“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这三条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一百多年来,中国译界虽然对它的褒贬一直未断,特别是对其中的“雅”字多有异议,因而试图提出一些新的说法,如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的标准,刘重德提出“信达切”的标准,许渊冲提出“信达优”的标准,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够替代“信达雅”,为大家所接受。

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化境”说。

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什么是转录和翻译的差异

什么是转录和翻译的差异

什么是转录和翻译的差异转录和翻译是生物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于描述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虽然它们都与基因表达相关,但转录和翻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转录和翻译的含义、过程和差异。

一、转录的定义和过程转录是指在生物体内将DNA模板上的信息转化为RNA分子的过程。

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它发生在细胞核内,需要依赖RNA聚合酶酶和DNA模板。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酶会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读取DNA上的编码信息,并利用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一条与DNA模板互补的RNA分子,最终合成出的RNA被称为转录本。

转录本可以是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或核糖体RNA (rRNA),它们在基因表达的后续步骤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翻译的定义和过程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将转录过程中生成的mRNA序列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它发生在核糖体(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复合体)上。

翻译过程中,mRNA会被核糖体读取,根据mRNA上的密码子(三个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的三个碱基)进行碱基配对。

tRNA上携带的特定氨基酸会根据密码子的指导加入到正在合成的蛋白质链上,形成特定序列的氨基酸链。

随着mRNA的终止密码子出现,翻译过程结束,蛋白质链会释放出来,并进行折叠和后续修饰。

三、转录和翻译的差异1. 发生地点不同: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需要依赖DNA和RNA聚合酶酶;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2. 参与分子不同:转录需要DNA和RNA聚合酶酶作用,以及各种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翻译需要mRNA、tRNA、核糖体和氨基酰tRNA合成酶等多种分子的参与。

3. 产物不同:转录的产物是RNA分子,可以是mRNA、tRNA或rRNA;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

4. 作用过程不同:转录将DNA上的信息转录为RNA分子,为后续的蛋白质合成提供基础;翻译将mRNA序列翻译为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而合成蛋白质。

翻译概述及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步骤

翻译概述及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步骤
翻译概述及翻译批评的方 法和步骤
• 翻译概述 • 翻译批评的方法 • 翻译批评的步骤 • 翻译批评的应用 • 总结
01
翻译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历史
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转变成另 一种语言的过程,旨在传达原语言中 的意义、情感和风格。
翻译的历史
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 文明的发展,翻译逐渐成为跨文化交 流的重要手段。
05
总结
翻译批评的重要性
提升翻译质量
通过翻译批评,可以发现并纠正翻译中的错误和 不准确之处,从而提高翻译的整体质量。
促进文化交流
翻译批评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外来文化。
推动翻译研究
翻译批评为翻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 础,有助于推动翻译学的学科发展。
翻译批评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评估译文的流畅性主要关注译文的通顺度和可读性,包括句子的结构、用词的选择、语气的表达等方 面。
需要检查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是否存在冗余、重复、生硬等问题,以及是否易于读者 理解。
考虑译文的风格与文化因素
考虑译文的风格与文化因素是翻译批 评的重要方面,因为翻译不仅是语言 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传播。
分析译文的优缺点
1
分析译文的优点,如准确、流畅、文化敏感性强 等。
2
分析译文的缺点,如语义不准确、表达不流畅、 文化差异处理不当等。
3
对译文的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给出评价与建议
01 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对译文的总体评价。
02
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对译文的改进建议,如加强语义
准确性、提高流畅性、增强文化敏感性等。
培养专业人才

翻译技术教程知识点总结

翻译技术教程知识点总结

翻译技术教程知识点总结一、翻译技术基础知识1. 翻译的定义和分类翻译是指以一种语言为出发点,将其表达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根据翻译的方式不同,翻译可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形式。

口译是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口头翻译,而笔译则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字内容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书面翻译。

2. 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翻译的原则包括信达公正、忠实传意、风格得当、通顺流畅等。

翻译的方法包括直译、意译、拙译、译意、校对等。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翻译对象的要求,选用不同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进行翻译工作。

3. 翻译的难点和挑战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翻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语言之间的差异、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差异等方面。

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需要面对这些难点和挑战,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

二、翻译技术工具应用1.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文本进行自动翻译的技术。

机器翻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语义理解、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处理。

2. CAT工具CAT(Computer Assisted Translation)工具是一类专门用于辅助翻译的软件。

CAT工具可以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包括术语管理、翻译记忆、自动翻译等功能。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CAT工具已经成为翻译人员必备的工具之一。

3. 互联网资源利用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查找和查询。

如利用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的译文资料、专业术语、研究文献等,还可以使用在线词典、翻译网站等工具进行辅助翻译。

三、翻译实践技巧1. 分析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在进行翻译工作之前,需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分析。

包括文本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分析,确保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原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2. 翻译记忆的应用翻译记忆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工具,能够存储已经翻译过的文本内容,并在后续的翻译工作中提供辅助。

翻译概论

翻译概论

⼀、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定义:历史上⼈们对于翻译的定义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对这三个阶段进⾏了研究:1)传统语⽂学研究阶段:借助实际经验来理解翻译,对于翻译的定义往往是⽐喻式的。

例如:鸠摩罗什认为翻译有似嚼饭与⼈,傅雷认为翻译如临画;2)现代语⾔学研究阶段:将⽬光集中在语⾔的对等上。

例如:卡特福德将翻译视为不同语⾔⽂本材料的替代,奈达认为翻译是原语信息的在现;3)当代多学科研究阶段:研究翻译的教的变得多元,从⽂化、社会、符号、⼼理学等多个⾓度对翻译做定义;由于翻译时⼀项极其复杂的活动,通过对翻译本质特征的简要归纳,尝试作出如下定义: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段,意义再⽣为任务的⼀项跨⽂化交际活动。

•翻译活动翻译活动不是⼀种置⾝于时空之外的静态活动,它是翻译主体在⼀定历史条件和⽂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转换⽽进⾏的⼀种⽬的⼗分明确的实践活动,涉及众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对内部进⾏纵向的思考和探讨——语⾔:三个层次1)思维:根本上翻译活动赖以进⾏的基础是全⼈类具有思维活动的事实,⼈类思维的共性构成了翻译的思维层次;2)语义:思维的实现需要语⾔,以达到传情达意的⽬的,⽤⼀种语⾔符号传达另⼀种语⾔符号的意义,构成了翻译的语义层次;3)美学:语⾔除传情达意之外,还具有审美功能,尤其是⽂学语⽂,更⾼层次的要求。

对外部进⾏横向的思考和探索——⽂化:三个层⾯1)意愿:翻译活动具有⽬的性,它总与某种政治、宗教、经济或社会需要紧密联系,因⽽翻译⽬的影响到了作品选择、翻译⽴场和翻译⽅法;2)现实:不同国家民族在语⾔、⽂学、⽂化、⼼理⽅⾯存在差异,阻碍翻译活动的顺利进⾏,促进⼈们对翻译可⾏性的思考;3)道德:翻译主体——译者受社会道德的约束,⽆法从⼼所欲;对翻译的评价也⽆法摆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之⼀的道德的约束;•翻译的特性:1)社会性:翻译活动存在是因为⼈之间的交流需要,⼈与⼈之间的交流所形成的关系具有社会性;2)⽂化性:翻译的本质作⽤——克服语⾔障碍的精神沟通,通过⽂化层⾯的交流得到;翻译活动也收⽂化语境的影响;翻译的实际操作——语⾔转换,不能不考虑⽂化因素;3)符号转换性:巴斯奈特》翻译是⼀种语⾔⾏为,本质上属于符号学范畴,翻译活动⾸先体现在符号的转换层⾯;4)创造性:翻译的全过程是参与原⽂创造的能动的过程——语⾔结构重建、⽂化语境重建、新的读者和解读;5)历史性:翻译随着历史发展不断丰富着内涵和形式;翻译能⼒随历史发展——新的翻译可⾏性;翻译⽆定本——翻译活动的历史局限以及不断超越局限不断突破的必要性;⼆、翻译的过程•中西翻译简史:1)西公元前三世纪中叶 / 古罗马对希腊作品的译介 / ⽤拉丁语翻译改编希腊作品罗马帝国后期⾄中世纪初期 / 圣经的翻译 ⽤拉丁语翻译圣经中世纪中期 / 典籍的翻译 / 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欧洲⽂艺复兴运动时期 / 翻译活动深⼊到思想、政治、宗教、哲学、⽂学各领域 / 民族语⾔的地位⽂艺复兴后 / 翻译古典著作和近现代作品 /⼆战后⾄今 / 机器翻译 / 翻译的规模范围形式都⼤变2)中东汉到宋 / 佛经翻译明末清初 / 西学翻译鸦⽚战争到清末 / 西学翻译改⾰开放⾄今 / ⼤规模的翻译活动•中西传统翻译观:1)西译者理解作品意思译者掌握两种语⾔译者不屈从逐字翻译译者遵守约定俗成的译法译者注意表达和谐、措辞连贯、衔接紧密,语⾔优美、赏⼼悦⽿缺点:未提及忠实——“信”的程度2)中译者的道德修养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主义的语⾔观倾向于⽂学翻译的艺术性理论基础——哲学和美学•翻译活动的丰富性:翻译类型多样性:雅各布森将翻译分为三类:语内、语际、符际翻译过程多样性:翻译形态多样》合作翻译、独⾃翻译、传教⼠翻译活动;⽂本形态多样性》1920前后译作的规范;翻译策略多样性》直译/意译、忠实/再创造翻译结果多样性:变译现象(翻译变体)•翻译的过程:指翻译的动态意义,有⼴义和狭义之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概念; 语境;形式;风格;形象的内容 和形式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前苏联: 索伯列夫)
(3)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 内容与形式上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 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善地表达出来。(前苏 联:费道罗夫)
(4)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 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 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前苏 联:巴尔胡达罗夫)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全球定位技术global-positioning technology
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The Party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China.)[(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 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沿”开放(沿海、沿江、沿边)Sea-shore, River-shore, Border-shore Opening-up
双赢战略win-win strategy
小康社会well-off society;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小康水平well-off standard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下则 已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鸣则 已,一鸣惊人
2.1 翻译的定义 (Definition)
(课本第一节)
(1)美国的《韦氏新编国际英 语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 (翻译成本族 语言或另一种语言。)
"I really feel sorry for Mike. First his wife left him. Next he lost his job. Then somebody stole his car. Like they say,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票;因雨停赛时送给观众下次非赢利性来看的票
give you a rain check请你来 to give a rain check改天的邀请 how about a rain check另外找个时间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屋漏偏 逢连夜雨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祸不单 行
Rain check 延期(宴请);(宴会)补请 Tak a rain-check改天 took a rain check因雨停赛时送给观众下次免费来看
的票
take a rain check因雨停赛时送给观众下次免费来看 的票;改天吧;遇雨改期;另一次机会
Takeing A Rain Check改天再聊约 a rain check延期举行;留待天晴补看的票根;延期 get a rain check因雨停赛时送给观众下次免费来看的
"Oh boy! You can't believe the trouble I had today. My alarm clock didn't go off, so I missed biology class. Then, I lost my home work assignment for math. I invited my girlfriend to lunch and after we ate, I found I'd left my wallet at home.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5)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meaning、 其次也从文体style在译语中用切近、 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第二讲
翻译的过程
廉政建设 build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民族团结 ethnic solidarity
取消“大锅饭”give up the practice of “eating from the same big pot”; abolish egalitarianism(平均主义)
It is simple enough to say that since books have classes— fiction, biography, poetry—we should separate them and take from each what it is right that each should give us. Yet few people ask from books what books can give us.
书既然有小说、传记、诗歌之分, 就应区别对待,从各类书中取其 应该给予我们的东西。这话说来 很简单,然而很少有人向书索取 它能给我们的东西。
Rain check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I'd love to go out with you, Ben. I'm sorry I'm busy tonight, but I'd like a rain che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