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爱情理论

合集下载

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爱情三角(三元素)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1、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2、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3、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4、浪漫式爱情亲密+激情5、友谊式爱情亲密+承诺6、愚昧式爱情激情+承诺7、完美式爱情亲密+激情+承诺:亲密只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第一要素:亲密(Intimacy)“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

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

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

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斯腾伯格爱情的三角形理论述评

斯腾伯格爱情的三角形理论述评

斯腾伯格爱情的三角形理论述评斯腾伯格爱情的三角形理论述评作者:李朝旭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框架,分基本三角形原理、多重三角形原理和基本评价三个部分。

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①亲密成分②激情成分③决定/忠守成分,它们组成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成为对爱情进行描述的维度。

在此基础上,爱情可以分成八种类型。

而且,在基本三角形之外还有各种复杂的多重三角形,根据它们能够准确地预测关系的满意度和关系质量。

这一理论虽然有其局限性和不成熟性,但对在我国开展类似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爱情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亲密激情决定忠守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是当今世界上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研究智力的学者,曾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国内亦有人介绍之(李其维、金瑜,1994,1995;万明钢,1995)。

他不仅在人类智能研究领域内在需要帮助时能指望所爱的人;⑤互相理解;⑥分享一个人的自我和一个人的所有;⑦接受来自所爱的人的情感方面的支持;⑧对所爱的人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⑨能与所爱的人进行亲密的沟通交流;⑩重视对方在自己生活中的价值。

斯氏提出的这一成分也广泛地存在于较深的友谊关系之中。

⒉激情成分(Passion) 或称“情欲成分”,指驱力,这些驱力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以及爱情关系中的其它有关现象。

或者说,该成分就是在爱情关系中能引起激情体验的各种动机性的唤醒源以及其它形式的唤醒源。

它包括一种激烈地渴望与另外一人成为一个统一体的状态。

在爱情关系中,性的需要是引起这种激情体验的主导形式,除此之外,按斯氏的说法,诸如自尊、养育、亲合、支配、服从以及自我实现等需要也是唤醒源。

⒊决定/忠守成分(Decision/commitment) 有两层含义:①在短期方面,指一个人做出了爱另外一个人的决定;②在长期方面,指那些能维持爱情关系的承诺或担保、投入、忠心、义务感或责任心。

爱情三角形理论

爱情三角形理论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
他将爱分成三个元素,并把他们形象的比喻为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他们分别是亲密(意即与伴侣亲近和相联系的感觉,可以理解为你只愿同某人分享秘密,而别人一无所知)、激情(是爱情的动力,可以理解为生理上的吸引或性)和承诺(意即双方决定开始一段感情,愿意承认这段感情并承诺维持这段感情)
1、不具备爱的三个元素=无爱
2、具备一种爱的元素:
亲密→喜欢式爱情(通常存在与友情之中)
激情→迷恋式爱情(即一见钟情式)
承诺→空洞式爱情(通常处于一段濒临破裂的感情的最后阶段,亦或是感情的初始阶段)
3、具备三种之中的两种元素:
亲密+承诺→友谊式爱情(即彼此之间亲密无间,并承诺一生一世,但有无激情无关痛痒,“柏拉图式”的爱情)
亲密+激情→浪漫式爱情
承诺+激情→愚蠢式爱情
4、具备三种元素:
亲密+激情+承诺→完美式爱情(完整的爱情)
5、LOVE分别的含义:
L→listen,代表倾听,爱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的倾听对方的需求。

O→only,代表唯一,意即对唯一的人做出唯一的承诺
V→valued,代表尊重,爱就是展现你的尊重,表达体贴真诚的鼓励
E→excuse,代表宽恕,爱就是仁慈的对待,宽恕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并帮助对方改正错误
6、学会爱的艺术
学会表达爱
爱需要呵护
失恋的心理调适
摆正爱情与学业的位置
处理好爱情与友情的关系。

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的三角理论爱情是人类最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情感之一。

而在爱情的世界里,出现三角关系是常见的现象。

三角关系是指在爱情中,一名个体同时被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人所吸引。

这种情感纠结看似复杂,其实背后却有着一套有趣的理论,即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的三角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斯特恩伯格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中提出的,并成为爱情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斯特恩伯格的理论,爱情的三角关系可以分为三个要素:亲密感、激情和承诺。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三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 亲密感:亲密感是指人们在爱情关系中的情感互动和接触,包括心理上的亲密和身体上的亲密。

心理上的亲密是指爱情中的信任、共享和坦诚;身体上的亲密则指的是身体接触、亲吻和性行为。

亲密感能够带来一种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是爱情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2. 激情:激情是指爱情中的吸引力和激烈的情感体验,包括爱情的浪漫、热情和欲望。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感觉,使人沉浸在对另一方的强烈渴望和痴迷之中。

然而,激情往往容易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减退,而亲密感和承诺则成为爱情中的稳定力量。

3. 承诺:承诺是指爱情中的责任、忠诚和决心,是在彼此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

承诺体现了双方的意愿和愿意为对方付出努力的态度,包括愿意长期维持关系、共同经营未来以及对对方的专一和忠诚。

承诺使爱情关系更加稳定和持久。

爱情的三角理论认为,亲密感、激情和承诺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的。

在爱情的初期,激情通常会达到高潮,双方会被强烈的吸引力所驱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往往会逐渐减退。

而此时,亲密感和承诺的重要性就开始凸显出来。

通过建立更深的情感互动和共同承诺,可以帮助爱情关系更加稳定和持久。

然而,三角关系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困扰。

当一个人同时被两个或多个人所吸引,他们可能会陷入选择和决策的困境中。

同时,由于三角关系中存在着竞争,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对方的首选,容易引发嫉妒和不安全感。

因此,在三角关系中,坦诚、信任和沟通都显得尤为重要。

爱情的种类-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的种类-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的种类: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斯滕伯格认为构成爱情的是亲密、激情与承诺三种元素。

根据这三种元素的不同组合情况和程度,构建成一种不同形状的“爱情三角”,以这三元素的所占不同程度进行组合,斯滕伯格将爱情归结为下列八种情形:无爱:如果亲密、激情和承诺都缺失,爱就不存在。

则两个人也许仅仅是熟人而不是朋友,彼此的关系是随便的、肤浅的、没有承诺的。

喜欢:当亲密程度高但激情和承诺非常低的时候,会产生喜爱。

喜爱发生在有着真正的亲近和温暖的友情中,但不会激发激情和你会与之共度余生的预期。

如果一个朋友确实激起了激情、他/她离开的时候会被强烈的思念,关系就已经超越了喜爱,变成了别的。

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在爱情的三因素中,只有亲密因素时,相处的双方在交往中会感觉亲切,轻松,有很强的信赖感,表现在生活中就是两性之间真诚的友谊。

严格地说,此种关系还不能纳入到爱情之中。

喜欢和爱的区别被现代男女严格区分,所以,他们常常固执地要求明确的答复:你究竟是喜欢我还是爱我?当然,这种关系的稳定会因为二者中任何一方情感因素微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也是人们常常怀疑男女之间是否有真正友谊的原因。

迷恋:迷恋中有着强烈的激情,但缺乏亲密和承诺,当人们被不太熟悉的人激起欲望时会有这种体验。

只有热情因素。

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在爱情的三因素中,只有热情因素时,双方有强烈的性的吸引,但缺乏彼此的了解,缺乏彼此的信任,当然,更没有发展到承诺的阶段。

处于迷恋中的个体相信:爱不需要理由。

也常常无奈的地吟唱:为何偏偏爱上你?迷恋开始于生活中的一见钟情,这种刹那间绚烂如夏花的情绪是否有生命力,发展为稳定的情感,取决于是否会有亲密和承诺因素的形成。

空爱:即空洞的爱,没有亲密或激情的承诺就是空爱。

只有承诺因素。

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只有承诺,没有亲密和热情时,表明二者只有责任和义务,是高度道德化的或价值高度异化的两性伙伴关系。

就爱情而言,是没有爱情成分的空洞的爱。

在西方文化中,这种爱见于激情燃尽的关系中,既没有温暖也没有激情,仅仅存在着留下的决定。

爱情三角形

爱情三角形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分享2012-2-9 20:09:37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 ert.J.St 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框架,分基本三角形原理、多重三角形原理和基本评价三个部分。

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①亲密成分②激情成分③承诺(决定/忠守)成分,它们组成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成为对爱情进行描述的维度。

在此基础上,爱情可以分成八种类型。

而且,在基本三角形之外还有各种复杂的多重三角形。

⒈亲密成分(Inti macy)指在爱情关系中能促进亲近、连属、结合等体验的情感。

换句话说,它能引起温暖体验。

研究表明(Sternberg& Graje k,1984;S ternberg,1986),它包括如下内容:①改善所爱的人的福利的愿望;②与所爱的人在一起体验到快乐;③对所爱的人高度的关注;④在需要帮助时能指望所爱的人;⑤互相理解;⑥分享一个人的自我和一个人的所有;⑦接受来自所爱的人的情感方面的支持;⑧对所爱的人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⑨能与所爱的人进行亲密的沟通交流;⑩重视对方在自己生活中的价值。

斯氏提出的这一成分也广泛地存在于较深的友谊关系之中。

⒉激情成分(Pass ion)或称“情欲成分”,指驱力,这些驱力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以及爱情关系中的其它有关现象。

或者说,该成分就是在爱情关系中能引起激情体验的各种动机性的唤醒源以及其它形式的唤醒源。

它包括一种激烈地渴望与另外一人成为一个统一体的状态。

在爱情关系中,性的需要是引起这种激情体验的主导形式,除此之外,按斯氏的说法,诸如自尊、养育、亲合、支配、服从以及自我实现等需要也是唤醒源。

⒊承诺(决定/忠守)成分(Deci sion/co mmit ment)有两层含义:①在短期方面,指一个人做出了爱另外一个人的决定;②在长期方面,指那些能维持爱情关系的承诺或担保、投入、忠心、义务感或责任心。

但是,这两个方面不一定同时具备。

爱情三角理论素材

爱情三角理论素材

爱情三角理论素材爱情三角理论是一种描述人际关系的理论,指出一个人可以同时对两个人(或物)产生较强的情感吸引力,形成一种三角形的关系。

这种理论实际上是人们在追求爱情时常常遇到的困境的一种解释。

以下是一些供你参考的爱情三角理论素材。

素材1:性格互补爱情三角理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同时吸引两个不同性格类型的人,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互补。

例如,一个外向、积极乐观的人可能会同时吸引一个内向、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个外向、活跃开朗的人。

这种互补性使这三个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吸引力,因为他们互相弥补了对方的缺点,同时也能够带给对方不同的价值观和观点。

素材2:爱情的选择爱情三角理论还指出,一个人选择同时与两个人保持亲密关系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的情感需求。

例如,一个人可能和一个人在一起感受到了安全感和稳定感,但同时又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感受到了兴奋和激情。

这种选择并不一定是那个人对其中一个人的不满,而是对自己情感需求的不同表达。

爱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可能会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感情。

素材3:情感纠结的困境爱情三角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同时对两个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吸引力时会陷入一种情感纠结的困境。

他们可能无法明确自己对两个人的感情取向,同时担心自己的选择会伤害到对方。

这种困境使得他们陷入无法做出决策的痛苦中,同时也让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需求。

素材4:解决情感困境的方法面对情感纠结的困境,爱情三角理论提出了一些方法来解决这种困境。

首先,认识到自己对两个人的感情是不同的,多角度思考自己的情感需求。

其次,与两个人沟通交流,坦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困惑,并尽量避免给他们造成伤害。

最后,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静下心来思考和感受,在决策之前找到内心最深处的答案。

素材5:爱情的成长和变化爱情三角理论也探讨了爱情的成长和变化。

在一个爱情三角关系中,其中一方可能会选择与其中一个人保持关系而结束另一个人的关系。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2009-08-20 11:32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爱情三角理论-理论概述社会心理学家有个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亲密只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爱情三角理论-亲密第一要素:亲密(Intimacy)“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

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

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

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愛情理論
第74期第07版
作者:學生輔導中心輔
|
導老師/李彌丹
問世間情為何物?
根據報載這半年來,媒體火紅的感情報導有:雙性戀是否可能;哈伊二人的感情是否有機會復合;某立委和香奈兒女友的晚餐約會;某已婚主播和熟女之間的親密聊天;某立委和最美麗的董座共同出席活動等,可以說每天的新聞時段影視名人的緋聞事件佔了極大的篇幅。

在此我們撇開名人八卦不談,靜下來看看普羅大眾的愛情現象:
一年之中,我們至少會碰上幾個與情人有關的節日,首先是西洋情人節,接下來的是日本白色情人節,年中是七夕情人節,最後還有一個多少與愛情有關聯的紅色耶誕節,在這些季節裡,各色各樣的卡片、花朵、巧克力、項鍊和美鑽,都是主打商品,它們代表情人間的思念、浪漫、濃情蜜意和堅貞不移。

但是,我們也不難看到在這濃情蜜意的時刻,相對的也有許多令人傷心的愛情故事出現,例如:情人節失戀、大一生燒炭身亡。

情竇初開,想不開,情人節少女燒炭。

不管是茶餘飯後的八卦緋聞或是這些驚悚的社會報導,都讓人不禁要問,到底愛情是什麼?問世間情為何物,真叫人生死相許……
愛情是什麼?
我手邊有一些資料,已不記得這是哪一班學生的作業,作業中回答愛情是什麼,摘要五則如下:
1. 愛情像魔術師,什麼時候,它已經變了樣。

2. 愛情是一支火把,要適時加燃料,才能使火焰永久存在。

3. 愛情是廚房,因為在那之中酸、甜、苦、辣,百般滋味都溶雜其中。

4. 愛情是抽象畫,你不必了解這幅畫真正畫的是何物,但卻得了解其中的意義、
意境及目的。

5. 愛情是一顆種子,如果我們細心照顧、呵護,它就會發芽、成長、茁壯;反
之我們如果置之不理,忽視它,那麼它就會枯萎死亡。

愛的三角形理論
一位研究持續愛情關係的學者史登伯格(Robert Sternberg ,1986)提出一個著名的「愛的三角形理論」算是對愛情研究比較完整的理論,此理論認為「愛」有三個基本元素各屬於三個不同的向度:
1. 親密(intimacy),屬於情感向度,為心與心交流的感情經驗。

2. 激情(passion),屬於動機向度,為浪漫、外表吸引力和性驅力的混合。

3. 承諾(commitment),屬於認知向度,為短期的決定愛一個人和長期的承諾去維持愛的關係。

先將愛的三角形理論繪圖如下:
再用一個表格列出有關親密、激情與承諾的具體行為如表一。

是愛情?還是喜歡?
史登伯格認為在這三個向度中,親密是核心元素,其它兩個元素則視特定關係而定,例如:年輕男女間的愛情,激情成分多。

責任感高者,承諾會高一些。

這三個向度的相對強弱又組合成八種不同類型的愛情關係如圖二。

舉例說明,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羅丹薩的夜晚」,劇中描述男女主角的相知與多情,但終因男主角在一次意外中身亡,而未能與等待多年的女友實現諾言,兩人沒有結婚,也沒有讓未來實現,少了承諾的現實,讓這段愛情比較屬於浪漫之愛(如第6個三角形)。

再舉例說明,由漫畫改編的電影「交響情人夢」第一集,劇中的前半段描述千秋與野田妹,二人多具親密的行為,了解對方,分享彼此的心情、關心等,因此是屬於喜歡(如第3個三角形)。

如果依史登伯格的理論,請檢視一下自己的愛情觀,是要擁有速食的愛情還是希望慢慢的經營,讓兩人互動久長的感情將在日後有「共同的敘述風格」為感情加分呢?想要更清楚完整的知道此理論,學生輔導中心備有相關資料與愛情、喜歡量表。

歡迎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