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型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转差功率不变型系统
精选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集附带答案

一、选择题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 A .PID B .PI C .P D .PD 2.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则静差率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D .不确定3.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调速系统是A .降电压调速B .串级调速C .变极调速D .变压变频调速根据能量转换的角度看,把调速系统分为三类第一类:转差功率消耗型,包括将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 第二类:转差功率馈送型,包括串级调速,双馈电动机调速 第三类:转差功率不变型,包括变极调速,变频变压调速4.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的是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微分控制积分控制可以使系统在无警察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 5.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是A .抗扰性B .稳定性C .快速性D .准确性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稳定性是首要条件。
6.在定性的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时,截止频率ωc 越低,则系统的稳定精度A .越高B .越低C .不变D .不确定截止频率与相角裕度对应,截止频率越高,系统响应变快,但稳定性变差。
7.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不包括A .算术平均值滤波B .中值滤波C .中值平均滤波D .几何平均值滤波8.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A .ACRB .AVRC .ASRD .ATR 9.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不包括A .转速调节阶段B .电流上升阶段C .恒流升速阶段D .电流下降阶段 10.三相全波整流电路的平均整流电压为A .20.9cos U αB .21.17cos U αC .22.34cos U αD .21.35cos U α 11.下列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特点的是A .饱和非线性控制B .转速超调C .准时间最优控制D .饱和线性控制 12.下列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中,应用最广的是A .降电压调速B .变极对数调速C .变压变频调速D .转子串电阻调速 13.SPWM 技术中,调制波是频率和期望波相同的 A .正弦波 B .方波 C .等腰三角波 D .锯齿波 14.下列不属于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特点的是A .高阶B .低阶C .非线性D .强耦合 15.在微机数字控制系统的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中断级别最高的是A .故障保护B .PWM 生成C .电流调节D .转速调节 16.比例微分的英文缩写是A .PIB .PDC .VRD .PID 17.调速系统的静差率指标应以何时所能达到的数值为准 A .平均速度 B .最高速 C .最低速D .任意速度18.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馈送型的调速系统是A .降电压调速B .串级调速C .变极调速D .变压变频调速 19.在定性的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时,截止频率ωc 越高,则系统的稳定精度 A .越高 B .越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20.采用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不包括A .M 法B .T 法C .M/T 法D .F 法 2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A .ACRB .AVRC .ASRD .ATR22.下列关于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反馈控制基本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B .反馈控制系统可以抑制不被反馈环节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C .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D .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23.笼型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中基频以下调速,下列哪种方式控制性能最好A .恒1sU ω控制 B .恒1rE ω控制 C .恒1gE ω控制 D .恒1sE ω控制24.SPWM 技术中,载波是频率比期望波高得多的 A .正弦波 B .方波 C .等腰三角波 D .锯齿波 25.下列不属于交流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特点的是A .高阶B .线性C .非线性D .强耦合26.在微机数字控制系统的故障保护中断服务子程序中,工作程序正确的是A .显示故障原因并报警——分析判断故障——封锁PWM 输出——系统复位B .显示故障原因并报警——封锁PWM 输出——分析判断故障——系统复位 C .封锁PWM 输出——分析判断故障——显示故障原因并报警——系统复位 D .分析判断故障——显示故障原因并报警——封锁PWM输出——系统复位27.正弦波脉宽调制的英文缩写是A .PIDB .PWMC .SPWMD .PD28.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方程中K 的表达式为A .s eK K C α=B .p s eK K K C =C .p s K K K α=D .p s eK K K C α=29.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一定属于A .无静差调速系统B .有静差调速系统C .双闭环调速系统D .交流调速系统30.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组成不包括A .电压方程B .磁链方程C .转矩方程D .外部扰动二、填空题1.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 晶闸管整流器 、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
笼型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VVVF系统——转差功率不119页PPT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Thank you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综述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简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
直流调速系统包括:直流调速方法、直流调速电源和直流调速控制。
交流调速系统包括:交流调速系统的主要类型、交流变压调速系统、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绕线转子异步电机双馈调速系统——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和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内容介绍第一篇直流调速系统闭环反馈直流调速系统1.1 直流调速系统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根据前面分析,调压调速是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方法,而调节电枢电压需要有专门向电动机供电的可控直流电源。
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以下三种: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用静止式的可控整流器,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用恒定直流电源或不控整流电源供电,利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斩波或进行脉宽调制,以产生可变的平均电压。
1.2 晶闸管-电动机系统(V-M系统)的主要问题本节讨论V-M系统的几个主要问题:(1)触发脉冲相位控制;(2)电流脉动及其波形的连续与断续;(3)抑制电流脉动的措施;(4)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机械特性;(5)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和传递函数。
1.3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主要问题自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问世以后,就出现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的高频开关控制方式形成的脉宽调制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即直流PWM 调速系统。
(1)PWM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波形;(2)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3)PWM 控制与变换器的数学模型;(4)电能回馈与泵升电压的限制。
1.4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和设计本节提要:转速控制的要求和调速指标;开环调速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开环系统特性和闭环系统特性的关系;反馈控制规律;限流保护——电流截止负反馈1.5 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和设计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条件; 动态校正——PI调节器的设计;系统设计举例与参数计算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内容提要: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是应用最广性能很好的直流调速系统。
《交流调速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交流调速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 5 章 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变压调速系统5-1 异步电动机从定子传入转子的电磁功率m P 中,有一部分是与转差成正比的转差功率s P ,根据对s P 处理方式的不同,可把交流调速系统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答:从能量转换的角度上看,转差功率是否增大,是消耗掉还是得到回收,是评价调速系统 效率高低的标志。
从这点出发,可以把异步电机的调速系统分成三类 。
1)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这种类型的全部转差功率都转换成热能消耗在转子回路中,降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都属于这一类。
在三类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中,这类系统的效率最低,而且越到低速时效率越低,它是以增加转差功率的消耗来换取转速的降低的(恒转矩负载时)。
可是这类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最低,所以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在这类系统中,除转子铜损外,大部分转差功率在转子侧通 过变流装置馈出或馈入,转速越低,能馈送的功率越多,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属于这一类。
无论是馈出还是馈入的转差功率,扣除变流装置本身的损耗后,最终都转化成 有用的功率,因此这类系统的效率较高,但要增加一些设备。
3)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在这类系统中,转差功率只有转子铜损,而且无论转速高低,转差功率基本不变,因此效率更高,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属于此类。
其中变极对数 调速是有级的,应用场合有限。
只有变压变频调速应用最广,可以构成高动态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取代直流调速;但在定子电路中须配备与电动机容量相当的变压变频器,相比之下,设备成本最高。
5-2 有一台三相四极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容量为5.5kW ,频率为50Hz ,在某一情况下运行,自定子方面输入的功率为6.32kW ,定子铜损耗为341W ,转子铜损耗为237.5W ,铁心损耗为167.5W ,机械损耗为45W ,附加损耗为29W ,试绘出该电动机的功率流程图,注明各项功率或损耗的值,并计算在这一运行情况下该电动机的效率、转差率和转速。
运动控制期末必考题

运动控制期末必考题⼀、填空题1、直流电动机有三种调速⽅案:(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U;(2)减弱励磁磁通Φ;(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R。
2、当电流⼤到⼀定程度时才出现的电流负反馈,叫做电流截⽌负反馈。
3、额定励磁状态下的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流与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成正⽐。
4、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法中,调压调速是从基速(额定转速)往下调,在不同转速下容许的输出恒定,所以⼜称为恒转矩调速。
调磁调速是从基速往上调,励磁电流变⼩,也称为弱磁调速,在不同转速时容许输出功率基本相同,称为恒功率调速。
5、直流调速系统的静态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静差率和调速范围。
6、在⽐例积分调节调节过程中,⽐例部分的作⽤是迅速响应控制,积分部分的作⽤是消除稳态误差。
7、采⽤积分速度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是⽆静差的。
8、直流调速系统中常⽤的可控直流电源主要有旋转变流机组、静⽌式可控整流器和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三种。
9、所谓稳态是指电动机的平均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相平衡的状态。
10、在额定负载下,⽣产⼯艺要求电动机提供的最⾼转速和最低转速之⽐叫做调速范围。
11、负载由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时所对应的转速降落与理想空载转速之⽐叫做静差率。
12、⼀个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指在最低转速时还能满⾜所需静差率的转速的可调范围。
13、反馈控制的作⽤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14、脉宽调制的⽅法是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幅值相同、频率⼀定、宽度可变脉冲序列,从⽽可以改变平均输出电压的⼤⼩,以调节转速。
15、调速系统的要求有调速、稳速、加,减速。
16、直流电动机在调速过程中,若额定转速相同,则转速越低时,静差率越⼤。
17、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的输⼊,再⽤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电⼦变换器。
18、双闭环调速系统在正常运⾏时, ACR 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的。
19、反馈控制系统所能抑制的知识被反馈环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原理和按稳态模型控制的转差功率不变调速系统

19
将式 (313) 对 s求导,令 dTe/ds=0,可得恒 Es/ω1 控制特性在最大转矩时 的临界转差率为
最大转矩为
sm
=
R′r
ω1(Lls+L′lr)
(316)
( ) 3
Temax=2pn
Es ω1
21 Lls+L′lr
(317)
值得注意的是,在式 (317) 中,当频率变化时,按恒 Es/ω1控制的 Temax值恒 定不变,再与式 (311) 相比可见,恒 Es/ω1控制的最大转矩大于恒 Us/ω1控制时 的最大转矩,可见恒 Es/ω1控制的稳态性能是优于恒 Us/ω1控制的。
分母中的 R′r2项,则
( ) Te≈3pn
Es ω1
2
sω1(LRls′r+L′lr)2∝
1 s
(315)
这又是一段双曲线。s值为上述两段的中间值时,
机械特性在直线和双曲线之间逐渐过渡,整条特
性与恒压频比特性相似,图 36中给出了不同控
制方式时的机械特性。其 中,特 性 曲 线 1是 恒
Us/ω1控制特性,特性曲线 2是恒 Es/ω1 控制特 性。
带负载时,转速降落 Δn为
n1
=60f1 =60ω1 pn 2πpn
(11)
60 Δn=sn1 =2πpnsω1 在式 (37) 所示的机械特性近似直线段上,可以导出
(39)
( ) sω1≈3pRn′rωUTe1s 2
(310)
由此可见,当 Us/ω1为恒值时,对于同一转矩 Te值,sω1 基本不变,因而 Δn
R′r2 +s2ω2 1(Lls+L′lr)2
(313)
这就是恒 Es/ω1或恒 Φsm控制时的机械特性方程式。 利用与前述相似的分析方法,当 s很小时,可忽略式 (313)分母中含 s项,则
(完整word版)《交流调速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交流调速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 5 章 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变压调速系统5-1 异步电动机从定子传入转子的电磁功率m P 中,有一部分是与转差成正比的转差功率s P ,根据对s P 处理方式的不同,可把交流调速系统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答:从能量转换的角度上看,转差功率是否增大,是消耗掉还是得到回收,是评价调速系统 效率高低的标志。
从这点出发,可以把异步电机的调速系统分成三类 。
1)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这种类型的全部转差功率都转换成热能消耗在转子回路中,降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都属于这一类。
在三类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中,这类系统的效率最低,而且越到低速时效率越低,它是以增加转差功率的消耗来换取转速的降低的(恒转矩负载时)。
可是这类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最低,所以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在这类系统中,除转子铜损外,大部分转差功率在转子侧通 过变流装置馈出或馈入,转速越低,能馈送的功率越多,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属于这一类。
无论是馈出还是馈入的转差功率,扣除变流装置本身的损耗后,最终都转化成 有用的功率,因此这类系统的效率较高,但要增加一些设备。
3)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在这类系统中,转差功率只有转子铜损,而且无论转速高低,转差功率基本不变,因此效率更高,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属于此类。
其中变极对数 调速是有级的,应用场合有限。
只有变压变频调速应用最广,可以构成高动态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取代直流调速;但在定子电路中须配备与电动机容量相当的变压变频器,相比之下,设备成本最高。
5-2 有一台三相四极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容量为5.5kW ,频率为50Hz ,在某一情况下运行,自定子方面输入的功率为6.32kW ,定子铜损耗为341W ,转子铜损耗为237.5W ,铁心损耗为167.5W ,机械损耗为45W ,附加损耗为29W ,试绘出该电动机的功率流程图,注明各项功率或损耗的值,并计算在这一运行情况下该电动机的效率、转差率和转速。
运动控制系统练习题【精选文档】

判断题1弱磁控制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属于恒功率性质只能拖动恒功率负载而不能拖动恒转矩负载。
(Ⅹ)2采用光电式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中,M法适用于测高速,T法适用于测低速。
(√)3只有一组桥式晶闸管变流器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位能式负载下能实现制动。
(√)4直流电动机变压调速和降磁调速都可做到无级调速。
(√)5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硬度是一回事。
( Ⅹ)6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闭环系统不是单闭环系统。
( Ⅹ)7电流—转速双闭环无静差可逆调速系统稳态时控制电压U k的大小并非仅取决于速度定 U g*的大小。
(√)8双闭环调速系统在起动过程中,速度调节器总是处于饱和状态。
(Ⅹ)9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两组晶闸管同时封锁的情况.(Ⅹ)10可逆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正或反)由驱动脉冲的宽窄决定。
(√)11双闭环可逆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作用之一是对负载扰动起抗扰作用。
(Ⅹ)与开环系统相比,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速降减小了。
(Ⅹ)12α=β配合工作制的可逆调速系统的制动过程分为本组逆变和它组制动两阶段(√)13转速电流双闭环速度控制系统中转速调节为PID调节器时转速总有超调。
(Ⅹ)14 电压闭环相当于电流变化率闭环。
(√)15 闭环系统可以改造控制对象.(√)16闭环系统电动机转速与负载电流(或转矩)的稳态关系,即静特性,它在形式上与开环机械特性相似,但本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17直流电动机弱磁升速的前提条件是恒定电动势反电势不变。
(√)18 直流电动机弱磁升速的前提条件是恒定电枢电压不变。
(Ⅹ)19电压闭环会给闭环系统带来谐波干扰,严重时会造成系统振荡。
(√)20对电网电压波动来说,电压环比电流环更快.(√)选择题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B A.PID B.PI C.P D.PD 2.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静差率A A.越小B.越大C.不变D.不确定3.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不变型的调速系统是DA.降电压调速B.串级调速C.变极调速D.变压变频调速4.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的是BA.比例控制B.积分控制C.微分控制D.比例微分控制5.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是BA.抗扰性B.稳定性C.快速性D.准确性6.在定性的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时,截止频率ωc越低,则系统的稳定精度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确定8.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AA.ACR B.AVR C.ASR D.ATR 9.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不包括DA.转速调节阶段B.电流上升阶段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对比式(6-4)和式(6-12)可以看出,
恒 Eg /1 特性分母中含 s 项的参数要小于恒 Us /1 特性中的同类项,也就是说, s 值要更大一
1. 基频以下调速 E g4.44f1N skN SΦ m
由式(6-1)可知,要保持 m 不变,当 频率 f1 从额定值 f1N 向下调节时,必须同时 降低 Eg ,使
E g 常值 f1
(6-2)
即采用恒值电动势频率比的控制方式。
6.1 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 恒压频比的控制方式
然而,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是难以直接控制的, 当电动势值较高时,可以忽略定子绕组的漏磁阻 抗压降,而认为定子相电压 Us ≈ Eg,则得
笼型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
本章提要
• 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 异步电动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的机械特性 • *电力电子变压变频器的主要类型 • 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中的脉宽调制(PWM)技术 • 基于异步电动机稳态模型的变压变频调速 •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 • 基于动态模型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 • 基于动态模型按定子磁链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
在第6-1节中已经指出,为了近似地保持气隙 磁通不变,以便充分利用电机铁心,发挥电机产 生转矩的能力,在基频以下须采用恒压频比控制。 这时,同步转速自然要随频率变化。
n0
601 2 np
(6-7)
带负载时的转速降落为
nsn0
60
2np
s1
(6-8)
在式(6-5)所表示的机械特性近似直线段上,
可以导出
当 s很为小以时上,两转段矩近
的中间似数与值s成时正,比机,
械特性机从械直特线性段T逐e = f
渐过渡(到s)双是曲一线段段直,
如线图所示。
0 1
Temax
Te
图6-3 恒压恒频时异步电机的机械特性
6.2.2 基频以下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 的机械特性
T e3 n p U 1 s 2(sR sR r')2 ss1 2 R r'1 2(L lsL 'lr)2 (6-4)
s1
R
' r
T
e
2
3np
Us
1
Te
3np
U1s
2
s1
Rr'
s
(6-9)
当• 机Us械/特1 为性恒曲值线时, Tesmax
对 s因1于而当所是同转不基一矩n同本也最 是转增的不是大 随矩大是变基转 着到,T的e本矩 的,,Te1m降anx
132np3nU pR1sr'U2T R e1s1s2
1
2
R1s (LlsL'lr)2
不变最的大。值低这以而就后减是,小说的,。频 在恒转压速频再率比降很的低低条,时件,Tne0mN ax
1 N11 12 13
1N
下 机改械特了变特性。频性就而太 的率基且折小 带本回频1将 载上来 率时限 能是,制力电,n 0机采1
11
平行越下低移时用,最定如大子图转压6-4降补偿,
由式(6-4)机械特性方程式可以看出,对于 同一组转矩 Te 和转速 n(或转差率s)的要求,电
压 Us 和频率 1 可以有多种配合。 在 Us 和 1 的不同配合下机械特性也是不一样
的,因此可以有不同方式的电压-频率协调控制。
6.2.2 基频以下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 的机械特性
1. 恒压频比控制( Us /1 )
代入电磁转矩关系式,得
T e3n 1 p• R sr' 2E g 2 1 2L 'lr2•R sr' 3np E 1 g 2R r'2 s(s1 2 R 6r'1 -21L 2'l2 r)
• 性能比较
T e3 n p U 1 s 2(sR sR r')2 ss1 2 R r'1 2(L lsL 'lr)2 (6-4)
补偿 定子
所示矩。值它越适们小当和,地直提流高电n02压
12
压降
他 时励的情电况机U载变基s,能压本可力相调以似速增。强n03带
13
后的 特性
O T
图6-4 恒压频比控制时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
6.2.2 基频以下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 的机械特性
2. 恒 Eg /1 控制 E g4.44f1N skN SΦ m
Us 常值 f1
(6-3)
这是恒压频比的控制方式。
6.1 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带压降补偿的恒压频 Nhomakorabea控制特性
Us
Us 常值
f1
UsN
b —带定子压降补偿
a —无补偿
O
f 1N f 1
图6-1 恒压频比控制特性
但是,在低频时 Us 和 Eg 都较小, 定子阻抗压降所 占的份量就比较 显著,不再能忽 略。这时,需要 人为地把电压 Us 抬高一些,以便 近似地补偿定子 压降。
如果在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中,恰当地 提高电压 Us 的数值,使它在克服定子阻
抗压降以后,能维持 Eg /1 为恒值(基频
以下),则由式(6-1)可知,无论频率 高低,每极磁通 m 均为常值。
6.2.2 基频以下电压当-频s率接协近于调1控时,制可时忽 T由当(则e 等s6很-31效n2小)p电I时r'分路E,1g母可可中2以忽Rss含R看r' 略r'1出2Es式g项的s,1机2L'lr械2 特T略Rer'式性23(项np,6-E则1g12)2(s分6R1母-rL'1'l12中r)的1s
的时进控展制。。
高速国产数控钻机及控
制系统
交流调速系统概述
视频2
特大容量、极高转速的交流调卷速扬机
• 直流电机的换向能力限制了它的容量转速积不超 过106 kW ·r /min,超过这一数值时,其设计与制 造就非常困难了。交流电机没有换向器,不受这 种限制,因此,特大容量的电力拖动设备,如厚 板轧机、矿井卷扬机等,以及极高转速的拖动, 如高速磨头、离心机等,都以采用交流调速为宜。
统
6.1 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在进行电机调速时,常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希望保持电机中每极磁通量 m 为额定值不变。 如果磁通太弱,没有充分利用电机的铁心,是一种 浪费;如果过分增大磁通,又会使铁心饱和,从而 导致过大的励磁电流,严重时会因绕组过热而损坏 电机。
6.1 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 直到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电力电子技术 的发展,使得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交流 拖动系统得以实现,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 路和计算机控制的出现,高性能交流调速 系统便应运而生,一直被认为是天经地义 的交直流拖动按调速性能分工的格局终于 被打破了。
交流调速系统概述
• 由于直流电机具有电刷和换相器,因而必 须经常检查维修、换向火花使直流电机的 应用环境受到限制、以及换向能力限制了 直流电机的容量和速度等缺点日益突出起 来,因此交流拖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当前 电力拖动控制的主要发展方向。
交流调速系统概述
•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和伺服系统
• 2许0世多纪在7工0年艺代上初需发要明调了速矢的量生控产制机技械术过,去或多用直流
称交磁就从拖低如但难磁流分可而果是动廉以场 电 量 以 使改,,、像其 控 速 伺, 获定 机 交成 由鉴 工 直后 制 系 服用向 的 流得流于 作交 于, 等 统 系来控 定 电和可电交流 交又 方 统媲分制 子 机直靠流机拖 流陆法。美别技 电 的流电、那动电续,的控术流调电样机维,机提形高制,分速机比通护显原出成性电通解技相直方过然理了能了机过成术仿流便电能上交直一的取坐转的枢电、够的流接系视转得标矩高电机惯带原转调列频矩了变分动流结量来因矩速可1和换量态突施构 小不,控系以磁性破, 和行简、 少其制统和通能性把 励灵单效 的 电、和直,,活、 率 效 磁解交流的成高 益 转耦流调实。 矩本 ,
交流调速系统概述
• 应用领域:
一般性能的节能调速 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和伺服系统 特大容量、极高转速的交流调速
交流调速系统概述
一般性能的节能调速:
• 在过去大量的所谓“不变速交流拖动”中,风机、 水如泵果等换通成用交机流械调的速容系量统几,乎把占消工耗业在电挡力板拖和动阀总门容上 量的的能一量半节以省上下,来其,中每有台不风少机场、合水并泵不平是均不都需可要以调节 速约,20只%是~因30为%过以去上的的交电流能拖,动效本果身是不很能可调观速的,。不 得但不风依机赖、挡水板泵和的阀调门速来范调围节和送对风动和态供快水速的性流的量要,求 因都而不把高许,多只电需能要白一白般地的浪调费速了性。能。
• 对于直流电机,励磁系统是独立的,只要对电枢 反应有恰当的补偿, m 保持不变是很容易做到 的。
• 在交流异步电机中,磁通 m 由定子和转子磁势 合成产生,要保持磁通恒定就需要费一些周折了。
6.1 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 定子每相电动势
由式(6-1E )g可 知4 ,.4 只4要f1 控N skN SΦ m (6-1)
恒功率调速
拖动原理,在基 速”。 频以下,磁通恒
Us
Φm
定时转矩也恒定,
属于“恒转矩调
速”性质
O
f1N
f1
图6-2 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的控制特性
6.2 异步电动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 的机械特性
恒压恒频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 特性
基频以下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的机械特性 基频以上恒压变频时的机械特性 恒流正弦波供电时的机械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