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第2课《新文化运动》
第一轮第三册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D
C
B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局限性在于 ( ) A、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B、没有进行 武装斗争 D C、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D、对东西 文化绝对肯定后绝对否定 7.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 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 ) A A、继续反封建 B、向西方学习 C、反对尊孔复古 D、主张民主共和 8.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民主 和科学的口号, C 其中“民主”的含义是 ( ) A、三民 主义的“民权思想” B、无产阶级的 民主政治 C、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 D、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
…… ·……
——
国学大师钱玄同主张“惟有将中国 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 “中毒”,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 “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言。 -----钱玄同
三、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评价: 1.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 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后 期是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一次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弘扬了民主和科学 思想,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3)是一场全面的文 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 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白话文的使 用为中国现代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 盘肯定西方文化。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脱离 了工农群众。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胡适
蔡元培
一《新青年》与新觉醒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 1.背景:
(1).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列强 支持袁世凯称帝,并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袁 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复辟,引起社会各 阶级、阶层的强烈反对。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教学案:专题三 二 新文化运动(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教学案:专题三二新文化运动(含答案)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背景(1)直接原因: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思想基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3)阶级基础: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
(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
(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4)中心:蔡元培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1)陈独秀:①指出只有科学与民主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
②希望青年要解放思想,成为自主的、进步的、科学的新青年。
(2)李大钊:①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能并存。
②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其实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都是“奴隶之道德”。
(2)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呼吁推翻旧制度。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作用(1)全面攻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3)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3.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的形式主义的偏向。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第2课新文化运动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原因(1)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要求实现民主,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2)思想基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直接原因: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4)中心:北京大学。
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1)陈独秀指出科学与民主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
(2)李大钊猛烈抨击尊孔复古逆流和君主专制思想。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陈独秀认为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不相符。
(2)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2)“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进步性(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1.图示法理解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内在联系2.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对传统文化持全面批判态度,集中表现为对儒家学说的政治价值观的否定。
必修三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亲自到前门外陈独秀寓 居的旅馆造访,请陈独秀来北 大任文科学长。他又请刚从美 国留学归来、提倡白话文的胡 适任北大教授。蔡元培还聘请 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兼教 授,聘任提倡新文学的刘半农 任教。他又请第一个向中国介 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夏元栗任 理科学长。这批新文化运动颁 奖和学术界精华的到来,使北 大成为当时思想活跃、学术兴 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 批新文化的战士。同时,蔡元 培也任用些学有专长而思想守 旧的人,如刘师培、辜鸿铭等。
1、为什么说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复古尊孔,就要恢复封建 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和封建君主 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2、你认为新文化运动批判尊孔复古思潮的 实质是什么?
孔子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精神的象征,从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的学说因帝王的 推崇而定于一尊,皇权则借助孔子的学说而合法化。 所以,在新文化运动主将们的眼里,孔子就是专制帝 王的护身符,批判尊孔复古就是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指导思想
民主与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材料一: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
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材料二:他先后聘请了只有前清秀才学历的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只有中专学历的梁漱溟为北大教师,只有相当于大专学历的鲁 迅为教师。 材料三:(蔡)多次拜访(陈独秀),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 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 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历史:同步试题专题三二新文化运动人民版必修3

[归纳小结][随堂演练]1.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解析:解答本题可采取否定与肯定结合法。
守旧者公然反对变法、革命和民主,由此排除A、B、C三项;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学堂讲授自然科学,到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科学越来越深入人心。
答案:D2.(2009·广东高考)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B.民权C.西学D.科学解析: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由此可知本题选B。
答案:B3.(2011·沈阳月考)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了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A.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解析: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不敢去放手发动群众,所以不可能借助“尊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群众。
另外,“尊孔”不是否定孔子,而是利用孔子的权威为变法扫清思想障碍,所以B、C两项的说法错误。
康有为和陈独秀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进行思想启蒙而分别选择了“尊孔”和“排孔”,这只是选择的道路不同而已。
答案:D4.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
下列各项代表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最高水平的文献是(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由浅入深的理解。
大致经历了从学习西方技术(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的阶段。
答案:D5.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报刊分别是由哪个资产阶级派别创办的?(2)简要分析这些报刊在当时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新文化运动》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 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 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 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4、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合作探究:关于新文化运动不同的声音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 也 有 人 说 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 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 捣乱。”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 到工农群众中。——李时岳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草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白话文通俗、便于交流,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普及。
文学革命
天啊!我要和你 相爱,一辈子也不 断绝。除非是山没 有了丘陵,长江、 黄河都干枯了,冬 天雷声隆隆,夏天 下起了大雪,天与 地合到一起,我才 敢同您断绝!
守旧思想代表 辜鸿铭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P54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 人政治 ,而易以自由的自 提倡民主 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反对专制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学与人权 提倡科学 (即民 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反对愚昧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 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提倡新道德 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 夜, 反对旧道德 …满本都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影响: 性质、积极作用、局限性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共47张PPT)

探究: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 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 维新变法: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 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 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 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根源
• 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 识分子,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彻底批判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但同时又对中 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言文被白 话文所替代,淡出汉语言的现代舞台。可 是,我们真的要彻底抛弃文言文吗?
从传承中华古文明角度看文言文不应该被抛弃
自汉语言诞生以来,它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繁 茂衍生而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 明,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 的艰辛。可以说,是中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文 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伴 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只看到文言文的缺陷
(2)新来的年青人都有哪些,他们掀起了 什么运动?
(1)”新巧的饰品”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 器装备。西式贵妇裙裳和洋装分别指资产阶 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尝试在中国实行君主 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2)新来的年青人有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 培等。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的影响。
3、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 和思想已纪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
二、运动兴起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
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课后练习

专题三第二节新文化运动1、“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
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
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B. 胡适、陈独秀的推动C. 白话文的自身价值D.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2、《药》发表于1919年4月。
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
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
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3、近代史上,对儒家思想冲击最大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4、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C.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D.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
”材料试图说明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6、民国五年,李大钊在《民彝》创刊号上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二:“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 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 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 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1919年的《新诗年选 》摘录:《自觉的女子》 动摇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现象三:《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
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毛泽东说看的 谈的讨论的都是《新青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 如当头一棒。
1.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带有绝对性和片面性
2.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 过去 历史之网罗, 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 “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 那德先生,便不得 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那 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德先生又 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依据材料,资产阶级掀起新文化运动究竟想要达到什 么目的?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 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 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 ‘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 反对旧文学 …国民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 五四运动 1919年
促进民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现象四: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
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 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马
新 文 化 运 动
原名《宽容》 现名《北大钟声》
新文化运动内容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 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 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打倒‚孔家店‛-吴虞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 代,…当以科学与人权( 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四提倡,四反对”
前
期
后
期
资产阶级思想 文化反对封建 旧文化的思想 解放运动
资产阶 级旧民 主主义 性质
无产阶级思想 文化反对封建 旧文化的思想 解放运动
无产阶 级新民 主主义 性质
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现象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 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 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 鸣” 。 沉重打击专制主义和守旧势力
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 实现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 治。
[。来。。源:]
“德先生” “赛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打倒孔家店”(儒)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
文学革命
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 义学说。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局限性: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 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 界语”。 ——钱玄同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 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