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知识点导图

七上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知识点导图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2.能力目标 (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2)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3.知识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增强生命的韧性》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本课由“生活难免有挫折”和“发掘生命的力量”两目内容组成。教材先让学生知道挫折的含义,以及说明人们面对挫折的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的能力。然后要求学生知道挫折对人的影响,让学生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最后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明确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要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习面对挫折的正确方法和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有两个学生在高考中双双落榜,都非常难过。其中,甲几天后就振奋精神,重新开始复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能力目标 (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2)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知识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学生一起欣赏:“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这首歌告诉我们: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而是勇于去战胜它,克服它。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生活中难免有挫折 活动一:成长中“不愉快的事”

【活动设计】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完成教材P105中设计的问题,然后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分享自己成长中“不愉快的事”。 【活动问题】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活动例答】 (1)我12岁时,期末考试成绩退步很大,老师严厉地批评我。我心里很难受;15岁时,我参加学校足球队的选拔,落选了,心里很难受。 (2)这些事件使我懂得,生活难免有挫折。这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它们会使我保持清醒,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同时让我认识到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阻碍、失败、失利的存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活动二:什么是挫折 【活动设计】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材P105情境中的事件加以判断,对挫折形成初步的认识;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各组总结出挫折的内涵,并在全班展示。 【活动问题】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新人教版)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能力目标 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2.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知识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挫折的含义,理解人们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初步形成正确面对挫折、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妇女随夫来到沙漠生活。在海边长大的她难以忍受沙漠截然不同的环境,于是她整天闷闷不乐,写信给他的父亲抱怨。父亲很快回信,他说两个囚犯从窗户往外看,一个看到了星星,一个看到了泥土。妇女深受启发,她开始改变生活态度,积极地与当地人交流,并研究当地的植物,最终成了闻名于世的人文生物学家。就像那位妇女那样,如果仅仅是悲哀,那么你会退缩,会自暴自弃;如果是勇敢面对,那么你会愈战愈勇,最终走出困境。 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当生命遭遇挫折时,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材料,请学生自读下面材料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 小悦参加数学考试,因一道题没解出来,一怒之下把试卷撕得粉碎,离开了考场。 小王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把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后,他冷静地分析原

增强生命的韧性 优秀教学设计

增强生命的韧性 ——七年级第九课第二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和战胜挫折。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挫折;理解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重 点:理解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难 点:理解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本课时教学环节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有奖回答 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学生回答,教师课前准备奖品,答对的同学都有奖励。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兴趣,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1、什么是挫折?(是什么) 2、了解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生活难免有挫折 3、面对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怎么做) 第一环节:感知挫折 知识点一、(板书)什么是挫折?(是什么) (一)阅读第一封信 问题(1):(语文考试没及格……)在这种时候收到这么一封信,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的种种情绪。教师继续提问: 问题(2):一味沉浸在消极情绪中,会…… 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危害,教师引导学生面对挫折,及时调节不良情绪。 问题(3)同样是语文考试,小娜的反应和“我”是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得出结论:是因为对挫折的认知各不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大家对挫折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知不同。 进一步得出挫折的三要素: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其中挫折认知是挫折产生的关键因素。 问题(4):你对挫折的印象是怎样的?——什么是挫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挫折是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失利和失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挫折。 第二环节:感悟挫折 知识点二、(板书)生活难免有挫折——勇敢地面对挫折 (二)阅读第二封信 问题(1):这封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明确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生活难免有挫折。 问题(2):信中提到的人物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 设计意图:通过名人经历的挫折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让学生明白名人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们都能积极地面对并战胜挫折,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战胜困难的优秀品质。我们中学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挫折,为下面内容做铺垫。 (三)雷德蒙的视频短片 看视频,谈感触: (1)看了视频后,在我心中深深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雷德蒙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同步练习新人教版五四制

9.2《增强生命的韧性》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的挫折有() ①阻碍②成功③失利④失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2、某校在新学年伊始开展了一堂挫折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①有利于增强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②能使学生远离挫折,不再遭受挫折 ③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顽强的毅力迎战挫折 ④能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积极迎战挫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对下面漫画《挫折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先经历者为乐观,后经历者为悲观》理解正确的是() 挫折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先经历者 为乐观,后经历者为悲观 ①要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实现成功②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则结果不同 ③面对挫折,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④面对挫折,逃避也是不错的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4、“如果生活只有风和日丽而没有阴云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这说明() A.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挫折就是人生成长的障碍 D.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5、十四岁的甘肃会宁少年邢向阳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小小年纪一边求学,-边替父尽孝,柔弱的身躯撑起-个破碎家庭的希望。面对生活的苦难,他毫不退缩。他说只想快些长大,照顾好年迈的爷爷和瘫瘓的奶奶——邢向阳的事迹启发我们() A.承认逆境,向挫折屈服 B.不惧挫折,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C.只有遭遇挫折,人才能得到发展 D.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战胜挫折 6、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面对人生和挫折,你会发现生命的厚度由此展开。下面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值得我们赞赏的有() ①家庭贫困的陈文在读书之余,靠勤工俭学养活自己,他的人生观是“自立自强不自卑,小事认真做,平凡也精彩” ②林书豪用汗水赢得成功,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 ③王刚同学最近很烦恼,他说:“我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了难题,很需要别人的帮助,可我

初中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2)》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享交流、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挫折的不可避免性,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2. 通过观看视频与交流探讨,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3. 通过合作交流,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引领学生发现、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重点】 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教学难点】 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写字游戏,体验挫折 小游戏:体验左手写字,10 秒钟之内书写“百折不挠”四个大字。 教师过渡: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甚至是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些挫折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话题: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畅所欲言,直面挫折 (一)你说我说

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经历,你当时有何感受?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 折的态度,有的人愈挫愈勇,也有的人自暴自弃。 (二)情景剧表演:《拿到数学成绩单后》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是遇到挫折后,人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有的人愤怒、生气、抱怨他人和环境;有的人情 绪较为平静,向他人倾诉,寻求帮助;有的人勇敢、乐观,积极面对挫折,克服困难。 教师提问:情景剧表演的这三位同学,面对挫折,有着不同的行为反应, 那你们知道这三位同学对待挫折的做法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共同总结:人们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 原因是人们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教师过渡:既然人们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那么请你根据这三位同学的态度预测一下他们的做法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三)小小辩论赛 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 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 教师归纳: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面对挫折,如果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挫折就会变成我们的绊脚石。但如果遭到挫折后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就会变成好事,

《增强生命的韧性》导学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__阻碍__、__失利__和__失败__。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认识__和__态度__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__正常__的,但我们需要及时__调整自己__,__正确__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生命成长__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

发现,挖掘__自己的生命力量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承受__力,__自我调节__和__自我修复__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 (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 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 (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可以多选) (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 (2)面对挫折,我会及时调整自己,愈挫愈勇,挫而不折,勇于战胜挫折;也可能会采取不恰当行为;等等。 探究三:教材P107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1)略;(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消沉,而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并能愈挫愈勇,战胜挫折。 知识模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第九课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精品教案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__阻碍__、__失利__和__失败__。[来源学科网]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认识__和__态度__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__正常__的,但我们需要及时__调整自己__,__正确__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生命成长__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__自己的生命力量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承受__力,__自我调节__和__自我修复__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 (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 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 (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可以多选) (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来源:学。科。网Z。X。X。K] (2)面对挫折,我会及时调整自己,愈挫愈勇,挫而不折,勇于战胜挫折;也可能会采取不恰当行为;等等。 探究三:教材P107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3815440878.html,] (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1)略;(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消沉,而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并能愈挫愈勇,战胜挫折。[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3815440878.html,] 知识模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探究四:教材P108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时练习人教版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挫折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青少年学生遇到的挫折会比成年人少些 B.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C.导致挫折的因素通常都能控制 D.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每个人都会遇到同样的挫折 2.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但她不甘沉沦,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努力学习,拼搏进取,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作家和演说家。在海伦·凯勒的事迹中可以看到的生命力量有( ) ①自身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 ③他人的帮助、支持和鼓励④失落、遗憾、难过、不满、盲目乐观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不磕不碰,骨头不硬。”“江河不曲水不流。”这两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挫折能磨练人们的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B.挫折只会阻碍人们千金的步伐 C.人生与挫折同行,经历挫折就必然能成功 D.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4.《爸爸去哪儿》中的爸爸张亮15岁之前是个衣食无忧的北京少爷,但父亲重病住院耗尽了家里全部积蓄,张亮选择了辍学,做过厨师、汽车销售、模特,经过不懈努力,他现在是中国首席男模,也是中国登上米兰时装周的第一人。这启示我们( ) A.一个人经历挫折就一定成功 B.挫折造成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C.要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D.挫折普遍存在,谁也逃避不了 5.“如果生活只有风和日丽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 A.产生挫折的客观原因通常难以控制 B.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么对待和逃避挫折 C.挫折可能成为生活的灾难也可能成为人生的财富 D.人生难免有挫折,关键在于怎么正确对待挫折 6.“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一歌词告诉我们( ) A.挫折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消极反应 B.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C.导致挫折的因素主要有客观因索和主观因素 D.人们正是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取得成功和进步的 7.农夫的一头毛驴掉进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也没法救出它。为免除它的痛苦,农夫决定将它 埋了。毛驴不断抖落铲倒在身上的泥土,最后竟然站在不断铲进的泥土堆上走出了井口。这则寓言故事启示我们( ) A.挫折就是俗话所说的“碰钉子” B.导致挫折的原因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C.自信能帮助人们战胜任何挫折 D.要学会在沉着乐观中面对挫折,解决困难 8.“人的一生,犹如登山远足,既有战胜困难后的快乐,也有前进探索中的艰辛与磨难,坎坷与挫折。”这句话启示我们 (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九课第二框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案(无答案)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师寄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主备人: 2017.12 【学习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理解挫折的影响,知道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2、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欣赏歌曲《真心英雄》: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歌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歌词是哪一句?(2)歌词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彩虹”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风雨”指的是挫折,“彩虹”指的是成功。也就是说人在取得成功之前,难免会经历挫折,我们学会战胜挫折,才能增强生命的韧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增强生命的韧性》 环节二:出示目标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活动一: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教材P105-109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挫折? 2、造成对挫折不同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3、挫折有什么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4、怎样正确对待挫折? 5、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6、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活动二:说一说 1、林肯的一生经历哪些挫折? 2、什么是挫折? 林肯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他更是一个从种种不幸、失败中走出来的坚强的人。他的一生波折不断,厄运连连,屡败屡战,却最终成就了辉煌。 1816年他的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他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933年向朋友借一些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17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就快结婚了,但伊人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完全精神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增强生命的韧性》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增强生命的韧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阻碍、失利和失败。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一:教材探究与分享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 (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 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探究与分享 (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可以多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导学案+练习题(含答案)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一、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从容应对挫折和逆境,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2.初步学会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逆境,能从容应对,采取积极措施度过“难关”。 3.正确认识挫折,掌握我战胜挫折的方法。 二、自主预习 1.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1)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3)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挫折对人的影响) 2. 面对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1)我么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三、合作探究 在校园网论坛上有近千篇关于挫折这一话题的跟帖,下面是几个网友的跟帖: 平凡人生:人生必有坎坷和挫折!挫折是成功的先导,不怕挫折比渴望成功更可贵。 天道酬勤: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所以遇到挫折时要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自寻烦恼,消极对待。 风舞飞扬:人生总是这样坎坎坷坷,有目标的人就会成功,不要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摔倒,要学会战胜自己。 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并围绕下列问题跟帖发言: (1)你认为人们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的含义,理解挫折的影响,知道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逐步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努力从挫折中领悟和探索智慧,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重点】 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教学难点】 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真心英雄》: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歌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歌词是哪一句? (2)歌词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彩虹”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风雨”指的是挫折,“彩虹”指的是成功。也就是说人在取得成功之前,难免会经历挫折,我们学会战胜挫折,才能增强生命的韧性,以此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105--P110>

1、什么是挫折? 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3、挫折的影响 4、怎样正确对待挫折? 5、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6、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三、讲授新课: (一)情景再现:<教材P105合作与探究>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在这些情境中,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有的同学认为这些情境中有的是挫折,有的不是,也有的同学说都是。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怎么办呢?我们判断它是否是挫折,那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挫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1、挫折的含义:P105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二)七嘴八舌: 说说你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或你听说过哪些名人遭遇过挫折?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PPT,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有关名人遭遇过的一些挫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9.2《增强生命的韧性》同步练习B卷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9.2《增强生命的韧性》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面对中考,甲考生害怕考试失败,没有参加考试,选择了放弃。乙考生在第四场考试考砸后,退出了后面场次的考试。丙考生不惧怕每一场考试,坚持考完了所有的考试,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被重点高中录取。这说明() ①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面对挫折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②面对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是不同的 ③面对挫折,所有人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④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2. (2分)在一年一度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体育时刻”公众投票中,励志的中国登山者夏伯渝获得了最多的选票。夏伯渝因他的不懈努力而受到表彰,经历了冻伤、截肢、癌症、血栓等众多挑战,他从未放弃与珠峰拥抱的梦想!夏伯渝的成功启示我们() A . 人生与挫折同行,经历挫折就能成功 B . 理想是在一成不变的,要为之献身 C . 从容应对挫折,磨砺坚强的意志 D . 追求理想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3. (2分)当遇到挫折时,下列正确的做法有() ①要冷静对待,客观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 ②突破习惯性思维,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

③主动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 ④参加使自己愉快的活动 A . 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4. (2分)下面同学的言行能体现从容面对挫折的有() A . “这次失败算不了什么.我会继续努力。” B . “为什么这么简单我都不会.真笨。” C . “考这么差,我还有什么脸见人” D . “哈哈,他们不如我,这次冠军非我莫属!” 5. (2分)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23岁时双目失明,25岁时全身瘫痪,英年早逝。他生前这样说过:“对我来说,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要和巨大的痛苦作斗争,但你们看到的是我脸上的微笑。”这说明() A . 接纳自己只需要接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B . 他十分脆弱,感到人生苦短 C . 他能勇敢接受自己的缺陷,乐观向上地生活 D . 他不能接受自己身体的缺陷 6. (2分)下列对于情绪和挫折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 遭遇挫折必然产生不良情绪 B . 合理调控情绪有利于战胜挫折 C . 不同的情绪产生不同的结果 D . 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

部编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能力目标 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2、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知识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挫折的含义,理解人们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初步形成正确面对挫折、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妇女随夫来到沙漠生活。在海边长大的她难以忍受沙漠截然不同的环境,于是她整天闷闷不乐,写信给他的父亲抱怨。父亲很快回信,他说两个囚犯从窗户往外看,一个看到了星星,一个看到了泥土。妇女深受启发,她开始改变生活态度,积极地与当地人交流,并研究当地的植物,最终成了闻名于世的人文生物学家。就像那位妇女那样,如果仅仅是悲哀,那么你会退缩,会自暴自弃;如果是勇敢面对,那么你会愈战愈勇,最终走出困境。 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当生命遭遇挫折时,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材料,请学生自读下面材料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 小悦参加数学考试,因一道题没解出来,一怒之下把试卷撕得粉碎,离开了考场。 小王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把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后,他冷静地分析原因,认真地把试卷重新做了一遍。为了加深印象,他还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做错的题目及原因,用来鞭策自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位同学受到了什么挫折? (2)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 (1)考试失败的挫折。 (2)①生活难免有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②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探究二:P105运用你的经验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

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 黄石市第八中学姜欢欢 一、说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地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我与国家和社会”中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说教材 “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课时。本课通过活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挫折”,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明确战胜挫折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还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三、学情分析 升入初中后的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生活,开始了多梦的人生花季。然而,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现实生活中,总有些许挫折伴随着他们,困扰着他们。不少青少年遇到成长中的挫折,不是勇敢地去面对,而是逃避或绕开,有时甚至用损害自己生命的方式来应对,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强。基于以上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节课的内容。怎样使学生认识并应对挫折,在挫折来临时不被击倒,及时调整自己,发现生命的力量,是摆在我们思想品德课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本节课的教学价值所在。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挫折,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2、知道发现、发掘自己生命力量的方法,直面挫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学生探究体验为主,以讲解为辅,采用情景感染、合作讨论、角色体验等方法使教学过程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行为反应会不同,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及时调整自己,学会怎样战胜挫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挫折的不可避免性,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看待和应对挫折,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引领学生发现、发掘生命的力量,自强不息,直面挫折,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爱护生命,演绎精彩的生活,为社会作贡献,争做国家栋梁之才。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2、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难点: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六、教学方法 情境法、讨论法、活动法、体验教学法、探究学习法等 1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同步练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如果能“把错误变成肥料”,脑子中常装着不犯错误这根弦,及时警醒,不断修正,就会不断从错误中汲取养分,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这一观点( ) ①承认人的一生中挫折是难免的 ②认为挫折总是能促进人的成长 ③提醒我们要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④否认导致挫折的主观因素可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下列对成功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成功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②只要经历磨难就一定能成功 ③成功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④正确面对挫折才能取得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逆境,十之八九”。这些说法说明() A.生活难免有挫折 B.人间没有幸福 C.人世太残酷了 D.每个人都是命苦的 4.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有一首诗,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犹豫.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你认为它主要的含义() A.面对挫折和困境,要耐心等待 B.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与评价自己. C.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D.要有广泛的兴趣 5.下列对挫折说法正确的是() A.同样是挫折,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B.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是难以控制的

C.青少年遇到的挫折会比成年人少一些 D.挫折一定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6.“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这说明( ) A.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与人生相伴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挫折就是人生成长的障碍 D.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7.“如果生活只有风和日丽而没有阴云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这说明( ) A.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挫折就是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D.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8. “一千次的失败,一千零一次的坚强,谁的青春不中枪,奋斗才是青春的模样。”这句歌词告诉我们( ) ①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②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 ③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 ④挫折是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9.在第53届苏州世乒赛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丁宁在 0:2落后且右脚扭伤的情况下,“希望能战斗到最后”的强烈信念使她越战越勇,最终斩获冠军。丁宁的事迹告诉我们( ) A.人生难免有挫折,经历挫折就能成功 B.面对挫折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 C.挫折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 D.不同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 10.在中国女排处于低谷之际,郎平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的两重性,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心理游戏《蛋的进化》。 导入:游戏体验,感受挫折 游戏规则:同学两人一组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定输赢。输的趴在位上,你的身份还是未孵化的蛋,赢的站起来进化成小鸡,小鸡和小鸡再决输赢。输的退化为蛋,坐下,赢的进化为小鸟。小鸟飞到前面来,再决胜负。依此类推,四局全赢的进化为人。 学生按照规则做游戏谈感受。 教师归纳:我们从游戏中体验到,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 环节一:畅所欲言 直面挫折

【设问】1.你印象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启发学生谈一谈)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回答。 2.你面对挫折会怎么办?(填写书本106页探究与分享) 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人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有人经受不住,意志消沉。 【设问】辩一辩,赛一赛。“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 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 正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好事。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挫折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挫折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人们正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与进步的,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所以挫折是好事。 …… 反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坏事。挫折往往会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所以挫折是坏事。 …… 教师归纳: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影响。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冷静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就会变成好事,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环节二:挫折也是一种美丽 播放视频《鹰之重生》,学生观看视频谈感受。 教师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鹰的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精神。其实,每一次挫折都是浴火重生的过程。要想感受挫折后的美丽,需要我们有战胜挫折的方法。 环节三: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劲,我有办法 根据课前调查,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课上进行交流。 【设问】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①考试时,分数不理想,心里很烦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课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挫折,了解挫折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2.知道发现、发掘自己生命力量的方法,直面挫折。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学生探究体验为主,以讲解为辅,采用情景感染、合作讨论、角色体验等方法使教学过程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懂得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挫折的不可避免性,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看待和应对挫折,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引领学生发现、发掘生命的力量,自强不息,直面挫折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爱护生命,演绎精彩的生活。 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西安天才因高考失利自杀》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直击现实,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体会到面对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必要性。

环节一:畅所欲言直面挫折 展示林肯的挫折经历图并提出要求: 1、绘制你自己的挫折经历图 2、选出其中的一次印象深刻的挫折经历,谈谈你当时是如何应对的。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其求知欲,使之既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又能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人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有人经受不住,意志消沉。 环节二:辩一辩,赛一赛。“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 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影响。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冷静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就会变成好事,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教师归纳: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影响。它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影响。人们之所以会对挫折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