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一体化机柜技术规范书

一体化机柜技术规范书

一体化机柜技术规范书总则本技术规范书是****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对一体化机柜供应商(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卖方制定技术投标书的依据。

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卖方应在应答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买方有权在签定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本规范书。

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在买方。

卖方应根据招标项目的要求提出完整的设备配备和实施方案,如有缺漏,由卖方免费补足。

买方有权在签定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本规范书。

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在买方。

本规范书根据卖方的应答,经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一。

目录1范围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3.1....................................................................................................... 室外型一体化机柜33.2.......................................................................................................................... 夹芯板33.3.................................................................................................................... 设备柜(舱)33.4.................................................................................................................... 电池柜(舱)33.5.............................................................................................................................. 机架33.6....................................................................................................................... 热交换器33.7....................................................................................................................... TEC空调33.8....................................................................................................................... 加热组件43.9............................................................................................................... 馈线窗(孔)4 4基本要求.. (4)4.1....................................................................................................................... 系统要求44.2....................................................................................................................... 环境条件44.3....................................................................................................................... 安全要求94.4....................................................................................................................... 防护要求10 5室外型一体化机柜安装方式. (12)6室外型一体化机柜配套设备的要求 (12)7试验方法 (19)8检验规则 (31)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2)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外型一体化机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安装方式及室外型一体化机柜内设备的要求。

室外一体化机柜技术规范书

室外一体化机柜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室外一体化机柜(一体化小机房)采购招标招标文件第四章技术规范书招标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招标代理: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七月目录第四章技术规范书 (I)招标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I)招标代理: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I)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1)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相关释义 (3)3.1 室外一体化机柜 (3)3.2绝热材料 (3)3.3单元 (3)3.4设备舱 (3)3.5蓄电池舱 (3)3.6机架 (3)3.7热交换器 (3)3.8智能热交换 (4)3.9 无通风式(no ventilated) (4)3.10 过线区(cable threading area) (4)3.11 防尘、防水等级(IPXX) (4)3.12 参数单位 (5)4 技术要求 (5)4.1 环境条件 (5)4.2 外观与表面处理 (6)4.3 结构要求 (7)4.4 电磁屏蔽效能 (9)4.5 监控、告警要求 (9)4.6交流配电要求(本条不可偏离) (10)5 环境适应性要求 (10)5.1 温度适应性 (10)5.2 防盐雾腐蚀 (10)5.3 防护等级 (10)5.4 防凝露 (10)5.5 防风 (11)5.6 防雷 (11)6 机械性能要求 (11)7 安全要求 (12)7.1 一般要求 (12)7.2 接地保护(本条不可偏离) (12)7.3 锁具要求 (12)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3)8.1 标志 (13)8.2 包装 (13)8.3 运输贮存 (14)9服务要求 (14)9.1技术资料提供 (14)9.2技术人员到场指导 (14)9.3服务响应 (14)11、请厂家提供针对本项目不少于4人的现场督导。

(本条不可偏离) (15)12、请厂家详细描述北京备品备件库(提供备件明细、提供仓库所在名址及租赁合同或相关产权证明)、常驻工程及技术支持人数(姓名、身份证和暂住证)。

中国铁塔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

中国铁塔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Q/ZTT 1006-2014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试行)版本:V 1.02015-01-06发布2015-01-07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技术指导意见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建基站机房建设上的技术要求,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机房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指导意见主要对新建基站机房设计、标准机房方案选型做出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指导意见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指导意见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I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技术要求 (3)4基站机房技术要求 (3)4.1土建机房 (3)4.2彩钢板机房、一体化(集装箱)机房 (9)4.3油机房 (13)5标准机房方案 (15)5.1适用范围 (15)5.2标准化机房选择 (15)6非标准机房 (16)附录A 推荐标准技术方案平面图 (17)A.15米×4米土建机房布局示意图 (17)A.25米×3米土建机房布局示意图 (17)A.3 5.7米×3.8米彩钢板机房布局示意图 (18)A.4 4.85米×2.85米彩钢板机房布局示意图 (18)A.5 5.7米×2.2米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布局示意图 (19)A.6 2.7米×2.2米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布局示意图 (19)附录B GB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主要部分 (20)B.1噪音类别 (20)B.2适应区域 (20)B.3夜间突发 (20)B.4区域时间 (20)II1总则1.0.1为了使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机房建设做到多用户共享、安全、适用、经济、节能,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

1.0.2本技术指导意见的技术方案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基站机房的建设,不包括租用机房改造建设。

移动基站规范

移动基站规范

移动基站规范移动基站规范是指对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的统称。

移动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移动基站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基站的正常运行,提高通信质量,保障用户的通信需求。

首先,移动基站规范要求基站的建设和运行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基站的建设需经过相关审批程序,并符合环境保护和电磁辐射等相关规定。

基站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通信管理规定,如频段使用、调度和协调等,确保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移动基站规范对基站的技术性能和设备质量提出了要求。

基站的发射功率、覆盖范围、信号干扰等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基站的设备选择和安装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并通过合格的技术评估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稳定可靠。

第三,移动基站规范要求基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影响的控制。

基站的选址和布设必须符合相关规范,避免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等产生负面影响。

基站的外观设计和维护要求也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确保基站与周边环境的整体风貌一致。

另外,移动基站规范对基站运行中的安全和可靠性提出了要求。

基站建设和设备维护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站的供电和备电系统必须可靠稳定,并设置相应的监控和报警装置,保障基站的持续运行。

最后,移动基站规范要求基站运行中要注意对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

基站的信号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通信保密和隐私保护的规定,防止用户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基站的设备和系统必须具备安全性能,避免被人为攻击和破坏。

综上所述,移动基站规范是对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一系列规范和标准的总称。

这些规范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要求、技术性能和设备质量要求、环境保护和影响控制要求、安全和可靠性要求,以及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要求等。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保障基站的正常运行,提高通信质量,保障用户的通信需求。

《基站建设技术规范》

《基站建设技术规范》

《基站建设技术规范》基站基础配套设施租赁技术规范书本技术规范书为无线网络基站基础配套设施提供单位(下简称提供单位)做出规定,提供单位所建设并出租的基站基础配套设施,应该满足下述相关要求。

一、基站配套设施合法合规性1、通用条款(1)若基站设臵在飞机场或者气象台等对基站高度有特殊需求场所附近时,其天线高度应符合机场净空高度要求,应提供相关部门批准文件原件(复印件留底)。

(2)高压线附近设站时,通信机房应保持20米以上的距离,挂设天线位臵离开高压线距离必须在自身塔高以上。

(3)铁塔内缘至铁路线路或者高速公路中心水平距离不小于塔高(含避雷针长度)加3.1米,若必须设臵在相关区域,应提供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原件备验。

(4)杆体及桩基础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应提供桩基础《动测报告》及通信杆及铁塔物资产品合格证原件(复印件留底,含通信杆及铁塔基础施工涉及的主要材料出厂合格证,如钢筋、混凝土型号等)。

(5)美化外罩、一体化机柜、简易机房、装修自建机房等物资应提供相关产品合格证或者检测报告原件,达到抗风压、抗震、防水、防火及防盗等要求。

具体为美化外罩应要满足防风及防火要求,一体化机柜和简易机房应满足防火、防水及防盗要求;装修自建机房应满足防震、防水、防火及防盗要求且应提供消防验收报告和设计文件。

(6)站点使用的电源、电缆、空调等设备或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提供产品合格证。

(7)楼面站的楼板必须有足够的荷载能力,足以承受机房内现有以及后期待安装设备所产生的压力。

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核实机房荷载是否满足要求,并出具相应的承重核实报告。

(8)所有站点应委托具备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经行防雷检测,并出具防雷检测报告。

(9)所有站点应提供租赁合同原件备验,免签合同站点应提供真实有效的业主证明文件原件备验。

(10)室外站点应提供合法报建手续证明文件原件备验。

2、其它条款(1)个人宅基证(或房产证)所有人。

应核实合同业主及基站地址跟宅基地证(或房产证)上信息是否一致;应提供合同业主身份证复印件;如合同业主属于村委管辖,应提供村委开具的土地产权证明文件原件备验。

铁塔基站一体化塔房技术规范书全解

铁塔基站一体化塔房技术规范书全解

一体化塔房技术规范书1.前言本技术要求的编制依据是现行的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发布的《YD/T1624-2007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房》行业标准以及其它行业的相关标准。

编制目的是确保结构安全,提高一体化塔房产品的工程质量,进一步使产品标准化、通用化,促进通信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规程技术要求的各项规定适用于全省境内通信系统用室外一体化塔房建设。

产品除面板、天线等特殊要求外,其余性能均需满足此技术规范书要求。

2.技术标准2.1 YD/T 1624-2007 【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房】2.2 GB/T2406-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2.3 GB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2.4 GB2423.16-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2.5 GB/T2423.17-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2.6 GB2423.15-20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e: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2.7 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2.8 GB/T3181-1995 漆膜颜色标准2.9 GB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2.10 GB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2.11 GB8810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方法2.12 GB8813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法2.13 GB10294-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2.14 GB/T14623-93 城市区或环境噪声测量方法2.15 GB/T17742-1999 中国地震烈度表2.16 GA/T73-94 机械防盗锁3.术语和定义3.1通信系统用室外一体化塔房将通信主设备、配线、电源、空调、铁塔、抱杆等配套设备组合为一体,具有功能齐全、配置灵活、防盗功能强大、可移动和工程建设快捷方便、经济实惠等特点,直接处于外界气候影响下,为内部通信设备提供机械和环境保护,并允许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操作的舱体,以下简称“一体化塔房”。

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必达标技术要求

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必达标技术要求

本规范定义了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必达标技术要求,用于指导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选型和网络建设。

其中,优先级说明如下:●必达标项:有一项不支持则判定为设备技术不通过;●累计必达标项:累计达到任何3项(及以上)不支持则判定为设备技术不通过;一、TD-LTE无线功能要求1.1系统带宽和配置(1)系统带宽支持20MHz带宽的灵活配置优先级:必达标项(2)系统带宽支持10MHz带宽的灵活配置优先级:必达标项(3)子载波间隔15kHz除eMBMS业务外,TD-LTE系统子载波间隔设置为15kHz优先级:必达标项1.2子帧配置(1)帧结构支持上下行时隙配比5ms 2DL:2UL、3DL:1UL,其他配置可软件升级实现优先级:必达标项(2)帧结构支持特殊时隙配比10:2:2,3:9:2,其他配置可软件升级实现优先级:必达标项(3)帧结构支持Normal CP,用于规避多径引起的干扰(Normal CP可规避最大4.6us内的符号间干扰)优先级:必达标项(4)特殊时隙的应用支持在DwPTS上传送物理层控制信道(PDCCH/ PCFICH/PHICH);当DwPTS上符号数不小于6时,支持同时发送数据信道优先级:必达标项(5)特殊时隙的应用支持配置终端在特殊时隙UpPTS上发送Sounding参考信号,并能正确接收优先级:必达标项1.3随机接入(1)随机接入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0优先级:必达标项(2)随机接入随机接入支持发送密度为10ms 1次和20ms一次优先级:必达标项(3)随机接入支持基于竞争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并且运营商可配置基于竞争和非竞争随机接入码数量(每个小区可分配的随机接入码数量为64个)优先级:必达标项1.4上行功控(1)上行功控支持运营商配置PRACH功率初始值和功率调整步长(powerRampingStep)优先级:必达标项(2)上行功控支持PRACH 消息3(msg3)的闭环功控,提高接入成功率优先级:必达标项(3)上行功控支持PUSCH、PUCCH、Sounding参考信号闭环功控优先级:必达标项(4)上行功控支持功率余量power headroom的事件触发性和周期性两种反馈触发机制,且支持触发周期和门限的设置优先级:必达标项(5)上行功控支持单个功控命令用于承载多个UE的功率调整信息(DCI format 3)以提高传输效率优先级:必达标项(6)上行功控支持PUSCH根据上行接收信号强度或质量、Power Head Room、接收机性能、MCS解调门限等因素来调整终端的发射功率优先级:必达标项(7)上行功控支持PUSCH绝对式和累积式的功率控制优先级:必达标项1.5空口同步(1)空口同步在启动阶段,皮站通过监听其他基站PSS/SSS获得其他基站的同步信息,并通过侦听宏基站CRS跟踪和保持同步情况。

(通信基站)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最终版

(通信基站)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最终版

广东铁塔公司2015年第一批新建及改造站点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一基站配套部分二土建装修部分三其他说明一基站配套部分1.施工要求1.1施工准则1.1.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后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

1.1.2施工单位接到任务书,应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计划和进度,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1.1.3施工单位接到施工图后,应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讲解本次施工的要点、要求和注意事项,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更好的,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1.1.4施工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或部委颁发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1.1.5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部委颁发的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或工程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以及中国铁塔公司的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

1.1.6施工质量应以施工质量第一位宗旨,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施工监督,严格执行施工规范。

做到施工工艺精良,各种测试项目齐全、记录清楚、文字端正、数据准确。

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1.1.7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施工,做到文明施工、文明生产。

施工中应做好防火、防电、防雷、防化学气体、防事故等预防性的工作,做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设备材料的安全。

1.1.8施工完毕,各项测试指标合格,需对电路进行割接时、施工单位应制订出详细的割接方案、步骤和方法报建设单位和主管单位批准后进行割接并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1.2施工工艺要求和测试要求1.2.1设备安装设备机架安装应按施工图平面设计位置安装。

机架安装要求垂直、牢固、安装位置正确、方向一致,符合原邮电部及信息部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或设计文件抗震加固要求。

新旧设备内的各种插件应按设计文件进行插接,不能插错,插接位置正确、牢固、不松动。

1.2.2槽道或走线梯的安装槽道或走线梯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与设计高度或原有槽道高度、水平一致,吊挂要垂直,安装位置正确,各种连接件、紧固件安装牢固符合抗震加固要求。

1.2.3音频线的布放1.2.3.1 音频线的布放应按施工图设计指引的路由和方向布放,在水平和垂直的位置,电缆布放要平直不弯曲,绑扎要整齐、松紧要适度,转弯的地方要弯位适当、整齐、美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化基站技术要求一、机房技术要求1.一体化基站机房应采取铁甲机房,室内净面积要求大于10平方米,室内净高大于2.1米。

2.一体化基站机房门尺寸为960mm(宽)×2050mm(高)。

锁芯必需采取跟移动企业匹配电子模块锁芯。

3.为了预防基站受到洪水威胁,要求机房室内外地面高差不低于300mm。

4.一体化基站机房地板采取防静电地板,须符合GB50174-20XX《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投标人应考虑机柜固定安装方法。

地板承载力不低于6.0KN/㎡,顶板大于1kN/m2。

5.机房屋顶和四面墙体外侧施涂建筑反射隔热涂料。

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建筑反射隔热涂料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年, 当表面涂料层隔热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立即维修。

表面涂料层正常维修周期应小于5年。

6.机房墙板和顶板芯材应选择隔热性、强度及稳定性很好PU(密度>30kg/m3)材料。

芯材要求防火,龙骨采取钢龙骨,燃烧性能达成国家B1级难燃材料要求。

墙板、顶板厚度大于100mm。

墙板内侧钢板厚度大于0.5mm,墙板外侧应采取厚度大于1.2mm 钢板。

7.直接固定到机房板材上设备及装置应考虑安装点板材局部强度。

要求能承载大于25kg壁挂设备。

8.机房厢体应有很好隔热性、密封性和防火性能。

1)密封门和馈线孔洞应能有效防雨、防尘。

通风口防护等级应达成GB4208中IP5X级。

2)机房在关闭机房门、遮蔽孔口情况下,不得有外部光线渗透机房内。

3)机房各接缝处应含有良好密闭性,能预防水渗透。

机房门开启时,水不应进入机房内。

机房应能承受水压为0.2MPa,淋水强度为10mm/min,淋水连续时间为30min,门、孔、墙板间及机房内不得有渗漏。

4)机房应使用难燃材料,应选择耐久、不起灰、环境保护材料。

燃烧性能应不低于GB 8624-20XX《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要求B1级,9.机房应按基站建设需求,应设置馈线窗,最少确保能够经过18根7/8馈线孔洞空间。

10.机房墙面开洞处应有加强方法,确保其强度及防护性能。

11.机房应和基座和配重有可靠连接。

12.机房厢体内部应装有系统应用所需要电源插座、照明灯等,照明装置应符合《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要求。

13.机房内应根据工艺要求配置走线架,走线架应能满足最少200kg/m承载力。

14.机房应预留足够位置并考虑消防设备安装固定。

15.空调室外机等外部隶属设施应放在机房顶部并有可靠固定组件及防盗方法。

16.机房应俱备仅有授权人锁闭和开启功效。

当门自然关闭时,可从内部打开。

机房应提供牢靠锁装置和铰链。

门锁装置应符合GA/T73-1994中B级要求。

机房门应符合GB17565-20XX《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中甲级防盗门要求,抵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7.机房应最少包含以下附件:两个日光灯,一个应急灯,两个开关,2个万能插座,2个空调专用插座。

电源线规格:空调线4mm2,其它2.5 mm2,采取阻燃材料。

二、基站塔体和底部框架2.1通常要求1.基站塔体高度为30米、35米,采取不可升降结构体系,确保其牢靠可靠。

应有预留可临时拉线拉点。

主材使用Q345B钢材,辅材使用Q235B钢材。

2.塔体设计基础风压为0.75 kN/m2。

在要求工作荷载下,塔体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XX、《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XX、《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 YD/T 5131-20XX、《钢结构单管塔通信技术规程》CECS 236:20XX等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3.塔体整体变形应满足相关规范和工艺对塔体挠度及扭转角要求。

4.塔体底部框架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XX要求。

5.一体化基站塔体上宜设置通向塔顶攀登设施(固定爬梯或爬钉),并应考虑必需安全防护;攀登设施步距小于300mm,爬钉长度应大于150mm。

6.一体化基站塔体要求设置安全防坠装置,包含镀锌防坠钢丝绳(直径φ8以上不旋转)、钢丝绳夹、花篮螺栓、桃型保护套、防坠自锁器。

7.馈线部署和安装必需方便,且塔体上必需预留可安装馈线卡固定点,固定点间距小于1米。

馈线采取塔体内走线形式。

8.若基站安装在航道线上,应在塔顶部设置航标灯。

9.基站塔体上必需挂“严禁攀爬”警示标志牌。

2.2一体化基站塔体和底部框架制作及安装1.铁塔安装时,必需确保结构达成设计强度、稳定要求,不出现永久性变形,并确保施工安全。

2.制作和安装应满足各项国家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

钢材必需使用国家正规钢厂出产合格钢材,提供产品出厂前所做全部质量检验合格证实及出厂合格证。

全部钢材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中国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20XX)、《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和《优质碳素结构钢》(GB699-1999)要求。

进口钢材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协议要求标准要求。

3.每个基站安装时要求制订安装方案,确保安装质量及安装过程中人员安全。

4.进行一体化基站安装必需满足下列要求:(1)安装施工单位要求含有相关施工资质。

(2)施工人员必需持证上岗,必需经过相关培训方可上岗。

(3)安装前必需熟练掌握安装技术要领,并携带安装资料,安装资料应包含施工方案、通信塔吊装作业安全制度及安装使用说明书。

(4)安装开始前,施工责任人要宣读《安全须知》,并宣贯安装方案,做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目标。

5.测定塔体垂直度应在小于2级风、阴天或阳光未照射到结构上时进行。

6.在6级风以上、雨、雪天和低温下(-10℃以下),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在雷雨季节应采取可靠防雷方法方可施工。

7.焊接时应确保良好焊接环境条件,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又无有效防护设施时,不得施焊:1)、风速大于10m/s(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

2)、下雨或下雪。

3)、相对湿度大于90%。

4)、环境温度低于0℃(Q235)或低于5℃(Q345)。

2.3防锈防腐涂装要求1.防锈防腐方法:钢塔结构全部构件材料均需进行防锈处理,通常宜采取热浸镀锌法。

2.防锈防腐层厚度要求构件镀锌层厚度应达成以下要求:(1)镀件厚度小于5mm时,锌附着量应不低于460g/m2,即锌层厚度应不低于65μm。

(2)镀锌厚度大于或等于5mm时,锌附着量应不低于610g/m2,即锌层厚度应不低于86μm。

3.钢结构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要求和设计要求。

4.构件镀锌层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许可有毛刺、漫瘤和多出结块,不得有酸洗和露铁等缺点。

镀锌锌层应均匀,且和基础金属结合牢靠,经锤击不剥离、不凸起。

5.可依据业主要求进行基站外表油漆。

结构外表面涂敷油漆种类必需是可复涂类油漆,油漆漆膜油膜要求均匀一致,并含有良好附着力。

在5年不能有显著退色,不起皮、不脱落。

对在5年内有显著退色,投标人应无偿提供一次以上重新上漆服务。

三、一体化基站基础:1.一体化基站机房应采取预制配重式基础型式,易于搬运,能够现场组装。

配重基础应满足铁塔抗倾覆和地基承载力要求。

2.一体化基站安装前,应依据地质勘探汇报上土质情况,根据设计要求对场地进行平整,必需时进行地基处理。

3.一体化基站机房配重式基础配重块能够采取混凝土配重块或铸铁配重块。

配重式基础应能够现场拼装。

基础外表面要求制作黄黑相间警示色油漆,或依据业关键求进行油漆制作。

配重式基础要求能够满足反复利用,不能反复利用配重基础,再次使用时所产生一切费用由厂家负担。

4.采取混凝土配重块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5,配重块内应依据设计要求配筋。

5.机房、塔体和基础(底座)和配重块应有可靠连接。

四、防雷接地系统4.1防雷接地系统通常要求1.一体化基站应满足《通信局(站)防雷和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XX要求,接地装置能够依据周围地形、地理情况决定其形状。

环形接地装置实际圈数能够依据现场土壤结构和环境空间确定。

环形接地装置由水平接地和垂直接地组成,水平接地体周围为封闭式,各圈环形接地装置之间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

2.塔体应考虑防雷方法,保护范围包含天线及机房。

塔顶必需设避雷针,避雷针安装于塔体顶端,其顶点和最上层天线顶点连线和避雷针夹角应小于45度;避雷针应和塔体牢靠连接,许可垂直偏差小于避雷针长度3/1000。

3.机房室内4个角分别预留1个接地引出端子,端子高于地面300mm,贴墙设置,上有直径10MM孔洞2个,需铜铁转换,接地端子地网可靠连接。

4.一体化基站塔体顶部应设有避雷针。

避雷针及天线要满足工艺要求并根据设计要求设置2根避雷引下线。

避雷带引接必需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

避雷引下线和地网可靠连接,接地电阻满足规范要求。

4.2接地材料要求垂直接地体宜采取热镀锌钢材、铜材、铜包钢或其它新型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多采取热镀锌扁钢或铜材。

4.3接地体要求垂直接地体长度宜大于2.5m(特殊情况下可依据埋设地网土质和地理情况决定垂直接地体长度),若碰到土壤电阻率不均匀地方,下层土壤电阻率低,能够合适加长。

垂直接地体间距为其本身长度1~2倍,具体数量可依据地网大小、地理环境情况来决定,但应确保地网四角连接处应埋设垂直接地体。

当垂直接地体埋设有困难或大地土壤电阻率较高地方,地网接地电阻值较难满足要求时,可设置辐射形接地体、使用液化降阻剂或专用接地棒。

接地体应避开污水排放口和土壤腐蚀性强区段。

难以避开时,其接地体截面积应合适增大,镀层不宜小于86μm。

也可选择混凝土包封电极或其它新型材料。

接地体之间必需使用焊接,全部焊点均需进行防腐处理。

接地装置焊接长度:对扁钢为宽边2倍,对圆钢为其直径10倍。

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宜小于0.7m。

在土壤较薄石山或碎石多岩地域可依据具体情况决定接地体埋深,在雨水冲刷下接地体不应暴露于地表。

五、一体化基站维护1.基站安装十二个月后,应重新检验铁塔垂直度,并进行校正。

2.一体化基站在保修期内每六个月检验一次。

另外每遇八级以上大风、地震或其它特殊情况后,也应作全方面检验。

每次检验必需有些人负责、有具体统计,建立维护档案,如有问题应立即处理。

3.检验关键内容:1)结构变形情况。

结构变形关键是塔垂直度和构件弯曲。

垂直度指塔实际轴线偏离设计位置(轴线)幅度,其值小于被测高度1/1500。

构件弯度要求包含构件整体弯曲小于长度1/1000,局部弯曲小于被测长度1/750。

在检验时尤应注意天线所在位置构件弯曲情况。

2)基础沉陷情况。

基础沉陷情况要用经纬仪测量。

3)结构螺栓连接松紧程度。

通常油漆涂装塔桅结构,螺栓拧紧不轻易松动,热镀锌或热喷锌塔桅结构,螺栓轻易松动。

检验螺栓松紧度时,应尤其注意天线所在位置和塔柱处螺栓检验,检验同时应进行螺栓拧紧,而且整座塔宜同时一次拧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