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针灸配合点穴治疗头痛的经验

合集下载

董氏奇穴之头痛

董氏奇穴之头痛

董氏奇穴之头痛赵厚睿濒湖草堂木火穴加肺心穴肺心穴本来是可以治脖子疼,木火穴是有治中风偏瘫的作用,有通行气血的功能。

董氏奇穴的经验就是用木火穴加肺心穴。

肺心穴是可以定位的,木火穴可以在定位的基础上疏通气血,通则不痛。

如果有上热下寒的病人就可以用上下两个穴——百会穴和涌泉穴,将上面气血往下引,用引针法。

可以将上冲的气血往下理顺,从而达到治头痛的效果。

近期发展起来的顾植山先生的六气开阖针法也有引针的技巧,将气血从阳引阴,从上往下引,我想这个道理是相通的。

妇科穴妇科穴可以治疗的头痛主要是与肝经有关。

妇科穴和肝经有关系,跟女子的月经、经络循行路线有关系。

若遇到女性的肝经头痛的话,特别是经期有头顶头痛,可以用。

男子也有用到的机会,妇科穴可以治男性的肝经头顶痛,当然也可以治疗男性的睾丸疼痛。

富顶穴、后枝穴富顶穴与后枝穴形成倒马治疗的头痛应该是肝阳上亢引起的,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火主穴、天皇穴火主穴或者火主穴配上天皇穴治疗心脏病引起的头痛。

西医讲的心脏病多数和肝阳上亢、肝气不疏有关系。

所以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胸闷胸痛兼有头痛,其实可以当做和高血压一个病来治疗。

火主穴可以降血压,治血压高引起的心脏病。

天皇穴是通过滋阴潜阳,将肾水滋养后能够涵养阴液,将上腑的阳气吸引向下。

灵骨穴、大白穴董氏奇穴第一补气要穴。

治疗气虚头痛。

同时治疗中风偏瘫也是必备之穴。

治中风偏瘫要配上木火穴。

五岭穴点刺降血压要找到背部乌色的青筋,有青筋就会有效果,没有青筋就可能会有些副作用。

没有病理反应就没必要用这个穴位。

曲柏昌先生很真实的记录了有一次为病人点刺穴位区域之后反而血压升高的病例。

中白穴,叉三穴是治疗感冒头痛的,和传统经穴的三间穴、液门穴是对等的。

三间穴是治疗外感的,液门穴可以疏通三焦,调动肾脏的元气来驱散外邪。

侧三里、侧下三里穴合上肾关穴补虚的。

侧三里、侧下三里穴是在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之间,足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足少阳胆经有疏通气机的作用,与少阳三焦经相连。

针灸科医案记录

针灸科医案记录

针灸科医案记录病例一:头痛患者,女性,35岁,自诉长期受头痛困扰,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

患者曾尝试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希望尝试针灸治疗。

诊断:根据患者症状描述,初步诊断为血管性头痛。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病情,采用针灸治疗方案。

取穴以百会、风池、太阳、印堂等为主。

其中,百会穴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缓解头部疼痛;风池穴则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之功效;太阳穴可提神醒脑、止痛明目;印堂穴则能清热解毒、通络止痛。

治疗过程:治疗每周进行2-3次,每次30分钟。

治疗过程中,针灸师注意调整穴位刺激强度和手法,以患者感到酸、麻、胀为宜。

治疗初期,患者头痛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间歇性发作。

随着治疗的持续进行,头痛症状逐渐减轻,发作次数减少。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头痛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病例二:失眠患者,男性,50岁,因工作压力大,长期受失眠困扰,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患者曾尝试药物治疗,但因担心副作用而希望尝试针灸治疗。

诊断:根据患者症状描述,初步诊断为神经性失眠。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病情,采用针灸治疗方案。

取穴以神门、三阴交、涌泉等为主。

其中,神门穴有安神定志、调和心气之功效;三阴交穴则能调节气血、安神助眠;涌泉穴能引火下行、交通心肾。

治疗过程:治疗每周进行2次,每次30分钟。

治疗过程中,针灸师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穴位刺激强度和手法。

治疗初期,患者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夜间易醒现象。

随着针灸治疗的持续进行,患者睡眠质量逐渐提高,失眠症状明显减轻。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已能保持规律的睡眠状态,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病例三:坐骨神经痛患者,男性,60岁,因长时间坐姿工作,导致右侧臀部及下肢疼痛数月,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在充分告知患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局限性后,患者同意尝试针灸治疗。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针灸治疗方案。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头痛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头痛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头痛1.血虛頭痛:針心靈一穴、心靈二穴、心靈三穴,配通關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2.氣血兩虛、身體贏弱之頭痛:針神耳上穴、外耳穴,特效。

3.神經衰弱之頭痛:針正會穴、前會穴、鎮靜穴,效果佳。

4.腦部疾病所引起之頭痛:(1)針火菊穴、火散穴,有效。

(2)針土頂穴、水頂穴,有卓效。

(3)針正筋穴,正宗穴,有奇效。

(4)針正腦一穴、正腦二穴,,效果卓著。

5.高血壓之頭痛:針三聖穴特效。

6.發高燒頭痛:在五嶺穴點刺出血,再針重魁穴,有卓效。

7.腎虧頭痛:針通腎穴配水通穴、水金穴,有卓效。

8.頭頂痛:針正筋穴、正腦一穴、正腦二穴,有奇效。

9.舒張壓過高頭痛:在十八星穴點刺出血,效果甚佳。

10.心臟病頭痛:先點刺鎮靜穴、再針心靈一穴、心靈二穴,特效11.久年頭痛、習慣性頭痛、腦神經衰弱頭痛:在三重穴、四花穴、火羚穴、火通穴、金羚穴、金通穴、木通穴、木羚穴、上谿穴、下谿穴、內谿穴、水谿穴、外谿穴、水谿穴、解谿穴點刺出血,特效。

12.久年頭痛、高血壓頭痛:在上俞、下俞穴、雙奇穴、委中穴、三靈穴、三權穴、三弼穴、正陽一、正陽二、正陽三穴、火山穴、木稜穴、木陵穴、水生穴、火靈穴、火陵穴點刺出血,有奇效。

13.重感冒頭痛:在金口穴、金北穴、金曲穴、金斗穴、火球穴、金吉穴點刺出血,效果甚佳。

14.臟腑引起之頭痛:可針火主穴、火硬穴配靈骨穴、大白穴。

或針水曲穴、門金穴、火主穴。

15.外感引起之頭痛:在總樞穴、耳上穴、耳中穴、耳下穴放血、針神耳穴配靈骨穴。

16.感冒頭痛:先於十八星穴放血,再針靈骨穴、大白穴。

17.頭痛:針側三里、側下三里,並針腎關,留針四十五分鐘,輕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發。

18.頭痛:(!)針靈骨穴,立可緩和疼痛。

(2)背部五嶺穴點刺,可立止頭痛。

19.頭痛常用通用穴:靈骨穴配大白穴、神庭穴透上星穴、靈骨穴配火主穴、外耳穴、神耳上穴、神耳中穴、放血疗法:1.感冒頭痛:三商穴點刺放血、十八星穴點刺放血.2.臨時性頭痛:針四腑一穴、四腑二穴,配合上星穴放血或五嶺穴放血。

针灸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针灸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针灸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导读:针灸止痛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今天给大家介绍8个穴位搞定头面部的疼痛病证。

1、针刺风池穴治疗偏头痛取穴:风池穴。

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采取正坐位,直刺风池,针尖向对侧目内眦,深度0.5~1寸,手法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30秒钟,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

每日1次,连续针刺1~2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

另根据患者疼痛部位、性质不同加刺头维、百会、太阳、印堂。

体会:《针灸大成》中说:风池治“偏正头痛,痎疟,颈项如拔,痛不得回顾。

”头左侧痛,刺左侧风池,右侧痛,刺右侧风池,止痛效果十分明显。

该穴位深部中间为延髓,操作时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2、针刺丝竹空穴治疗偏头痛取穴:丝竹空穴。

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眉梢处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向后以15°角平刺进针后,沿头皮透刺率骨穴,以每分钟150~200次频率捻转行针1~3分钟,使酸胀感向头颞周围放散,留针30~60分钟,其间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

上法左右交替,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间隔1天后,继续第2疗程治疗。

体会:《玉龙歌》中说:“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体针亦可施。

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通玄指要赋》中说:“丝竹疗头痛不忍”。

丝竹空位于头的两侧,是头痛点所在之处,亦是经气郁滞不通之所,针之可以疏通经气,通则不痛矣。

3、针刺悬钟穴治疗偏头痛取穴:悬钟。

属足少阳胆经,为八会穴之髓会。

位于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

操作方法:嘱患者侧卧于床上,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拇指按压悬钟穴下方,右手进针,用提插泻法,使气行向头颞痛处,循经感传越强越好。

针感强者只取主穴,不取配穴;针感弱者,可在患侧头部针刺1~2个阿是穴(即触痛明显处),用捻转泻法。

每次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郭氏针灸“轻针慢捻法”

郭氏针灸“轻针慢捻法”

郭氏针灸“轻针慢捻法”作者/郭帅“轻针慢捻法”是郭氏针灸手法中最独具特色的内容之一,该手法整个过程都非常注重“气”的变化与控制。

揣穴催气、进针得气、调气固气等环节是调气的关键,意气合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能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这是郭氏针灸治疗疑难病症每获良效的重要原因。

另外,“轻针慢捻法”手法轻柔,从进针到得气都讲究轻柔和缓、低频小幅,使治疗达到效果而不伤正气。

此法刺激轻而久、取穴少而精,能够很大程度减轻患者对针灸的恐惧心理,减少针刺的疼痛,临床可操作性很强。

1.“轻针慢捻法”操作方法“轻针慢捻法”共分为揣穴催气、进针得气、调气固气三个环节。

首先是押手揣穴,促进得气。

刺手和押手的配合至关重要,《难经▪七十八难》言:“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

”即在进针之前押手揣穴,有利于穴位定位精准、激发穴位精气。

其次是进针得气,即“轻针慢捻”,刺手徐徐捻转进针破皮,使毫针从表层逐渐深入,根据针刺部位定夺进针深度,一般以触及浅筋膜、患者自诉有酸、胀、麻等针感为度,这是进皮到得气的过程。

再次是调气,又称为“慢针细捻”,即进针后在孔穴的天部、人部、地部手法轻柔缓慢的提插、低频率小幅度的捻转,顺时针、逆时针捻转等量的角度与频率,捻转角度约为180-360°,捻转频率约为40次/分钟,行针持续时间约为3-5分钟,认真仔细体察针下气感,调整频率与速度,寻求最佳的得气状态,使有效延长治疗时间,同时以意调之,从而使临床疗效得以提高。

最后是固气,针尖多停留在人部,可顺时针持续捻转,行滞针术,使手下感觉轻微重滞,即使针身轻度缠绕肌纤维,可加快产生针感,增强治疗效果。

留针2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

出针时,要逆时针反向捻针,确认针身松动后,行针约1-3分钟,方可起针,以缓慢出针为宜,并注意按压止血。

需注意的是,在顺时针持续捻转时,应避免过度缠绕,导致滞针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郭氏点穴疗法和针灸刺络法对照针灸刺络法

郭氏点穴疗法和针灸刺络法对照针灸刺络法

郭氏点穴疗法和针灸刺络法对照针灸刺络法发表时间:2014-03-19T10:05:28.217Z 来源:《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作者:郑德采1李漾2郭程湘1[导读] 肩周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郑德采1李漾2郭程湘1(1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康复科广东广州510105;2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传统疗法中心广东广州510105)【摘要】目的:观察郭氏点穴疗法和针灸刺络法对照针灸刺络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6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采用郭程湘点穴疗法和针灸刺络法,以内功透穴,点按经络,最后用仰卧提拉法治疗配合针灸刺络法治疗肩周炎;一组针灸刺络法治疗肩周炎;每次治疗3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郭氏点穴疗法配合针灸刺络法显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 7%;传统定位旋转复位疗法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 7%。

结论:郭氏点穴疗法配合针灸刺络法比传统针灸刺络法对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郭氏点穴疗法;针灸刺络法;肩周炎【中图分类号】R245 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047-02肩周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至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度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1-2]。

收集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医院康复科2010年9月1日以来6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郭程湘点穴疗法和针灸刺络法,以内功透穴,点按经络,最后用仰卧提拉法治疗配合针灸刺络法治疗肩周炎;一组针灸刺络法治疗肩周炎;每次治疗3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传统针灸思想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郭廷英)部分笔记文末有福利

传统针灸思想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郭廷英)部分笔记文末有福利

传统针灸思想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郭廷英)部分笔记文末有福利郭廷英老爷子被誉为“郭一针”,重视针灸经典理论和临床基本功,特别擅长运用五输穴治疗各类顽疾。

常以“生平无大计,针尖度春秋”自勉。

听老爷子讲座时本来录音了,怎奈并未录制成功,150分钟的课程,仅记录下了零星笔记,实在可惜了。

虽然残缺,仍愿与未参加讲座的人共享。

做人梯不足,做垫脚石有余。

学好针灸,其乐无穷。

学针灸要加紧基本功锻炼。

要熟记经络循行走向和主病。

做针灸,要按规矩来。

听说扎针要多扎几个才好?错!为啥,因为穴位与穴位之间有拮抗作用,会减弱疗效。

要知道穴性,要知道经络都有什么病变,知道为什么得病。

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好好学习!针灸很重要的是配穴原则。

用五输穴辩证,取两三个穴位就可以了,不用扎那么多。

扎上一针,有效,那就再捻转一下,效不更方,继续捻转。

就不用扎第二针了。

这就像在黑暗的地方,点亮了一盏灯,灯光已经很亮了,就不用再点蜡烛了吧!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在五输穴中,配穴是扎针基础的基础。

除了熟知五输穴,还要熟知原穴络穴,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奇经八脉。

有人来看病,十五络脉的症候中,必有一个跟他关系密切。

学习针灸,太简单,太简单,太简单;不明经络,太困难,太困难,太困难。

奇经八脉储蓄了人体的正气,就如同水库的作用一样。

不懂经络,算不上针灸医生。

我工作了五六十年,还记得(这些经脉循行原文),但为什么你毕业还没几天就忘了!?你的记性还不如我一个老头子?你不会治这个病,那别人就不得这个病了干这一行,不是挣不了钱,而是有钱你就能得着吗?要是有本事,钱不知不觉就来了。

就怕你没真本事,社会上太需要有本事的人了。

治病的时候不用必须扎针,工具可以随手而来,比如钥匙环啥的,知道他毛病在哪,也可以用点穴的方法治疗。

有坐骨神经痛患者,点天宗而愈。

因为天宗对应环跳。

脚的外踝扭了,选阳池治疗而愈。

扎上之后多活动,期间要捻针。

名老针灸专家经验集——辨经取穴治头痛

名老针灸专家经验集——辨经取穴治头痛

名老针灸专家经验集——辨经取穴治头痛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依经络学说,手足三阳经、督脉皆上贯于头部,故有“头为诸阳之会”。

又五脏精华、诸阳之气皆上贯头,又有头为“清阳之府”、“清窍”之说,若髓海空虚清窍失养或痰浊阻络、肝阳上亢均可循经脉上扰清窍,《素问▪方盛衰论》曰:“气上不下,头痛巅疾”,“头痛一症,皆由清阳不升,火风乘虚上入致”,说明头痛一证,尽管病因病机多种多样,病变涉及脏腑各异,但总的病机均由于逆气上窜,扰动清窍脑失所养而致。

临床治疗头痛可从辨证论治、分经取穴等几方面入手,本文重点介绍以头痛部位分经论治头痛的体会。

本文所指的头痛包括高血压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对于颅内肿瘤所致的器质性病变,不在本文讨论之内。

少阳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司天,……民病头痛,发热、恶寒疟”,少阳头痛的特点以颞侧或偏头痛为主,实证伴有心烦善怒、面口苦、尿黄,舌红苔黄等证;虚证伴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脉细等证。

治疗:实证以疏泄少阳为法;虚证以滋阴平肝为主,实证先取足泣、太冲用泻法,后取太溪平补平泻;虚证先补太溪,后泄足临泣,再取头部穴位率谷、风池、百会、角孙、头维、太阳、攒竹、列缺等穴。

少阳实证乃由肝胆湿热或暴怒伤肝、肝火上扰清窍所致;虚证乃由肝肾不足、肝阳上扰,取本经之腧穴足临泣以疏泄肝胆之火,引上逆之火下行乃以清利头目;太溪乃足少阴之原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且可滋水涵木,平降肝火,二穴一治实一补虚,实证先泄后补,虚证先补后泄,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标本兼治,再配局部穴以疏导经气,达到通经止痛目的。

阳明头痛阳明头痛特点为前头痛或太阳穴处痛,头痛剧烈、跳痛。

实证伴眉棱骨痛,双目发胀,不欲饮食,脘堵、目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虚证伴太阳穴处疼痛,目不喜睁、少气懒言、面色萎黄、便溏、脉沉缓苔白等。

阳明实证治以和解清降,先取隐白(泻)、公孙(泻)、中脘(泻),然后根据症状,可酌加三阴交、足三里、内关,局部配太阳、攒竹、头维、図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