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
推拿针灸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60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章 编号 :02— 322a )5 06— 2 10 29(0r 0 —02 0 7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 日常生活
牧稿日期 :07—0 —0 20 6 5 修回日期 :0'—0 —1 20 7 9 0
一
,
方面 , 传统医学多以针刺为主, 现代医学则以康复训练 为主 , 前低频神经电刺激在调节神经功能方面取得 目 进展。本研究人选 6 例分别进行针刺及康复训练 , o 中 西药常规治疗。2 例针刺组无论是吞咽、 8 言语功能的 改善 , 还是并发症的发生率都 明显优于对 照组 ( P< OO)提示电针治疗对于改善真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 .1 , 和言语障碍有明显优势 , 此法体现了传统针刺与现代 康复相结合这一先进的康复理念 , 探索 了中西医有机 结合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新方法。 目 , 前 国内外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 的大规模、 多中 心具有指导临床治疗此病 的标 准方法 , 亦缺少循证医 学对此疗法疗效的确切评价。国外 已把 “ 针灸治疗与 功能训练” 称之为“ 新趋势疗法”我们今后应把治疗重 , 点放在传统针刺学和现代康复学相结合 , 规范化、 标准 化地深入探讨其治疗作用 的确切机制 , 提高治疗卒 中 后真性球麻痹吞咽和言语 障碍的改善水平 , 努力把传 统针刺与康复训练治疗这项中西医结合的新兴治疗学 发扬光 大 。 参考 文献 :
虚阳亢、 肝风 内动、 气血逆乱于脑 , 遂致 中风病发生 ; “ 肺主气”“ ,咽喉为肺之门户” 。故足厥阴肝经 、 手太阴 肺经及任脉与 中风、 失语 、 吞咽困难 的发病有直接关 系, 因此治疗以此三经取穴为主取风池、 翳明、 供血 、 治 呛、 吞咽、 廉泉、 外金津玉液。 从神经解剖看病理机制为延髓的疑核和迷走神经 背核病变, 导致舌咽、 迷走、 舌下神经失去支配咽、 喉、 舌肌的正常功能, 而出现语言障碍、 吞咽困难。在治疗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肩周炎60例

治 疗 方 法
治 疗 组 : 部 取 穴 : 肩 针 ( 髑 、 局 取 肩 肩 、 贞 ) 臂 肩 、 懦 、 前 及 阿 是 穴 。循 经 取 穴 : 太 阴 经 病 症 取 太 渊 、 肩 手 孔 最 ; 阳明经 病症 圾 { 问 、 池 ; 少 阳 经病 症 取 【渚 、 手 曲 手 I 】
程 , 短 6天 . 最 典 型 病 例
10例 患 者 均 为 门诊 病 人 , 刺 配 合 穴 位 注 射 6 2 针 0 例, 单纯 穴 位 注 射 6 O例 。引‘ 配 合 穴 位 注 射 组 ( 刺 治疗
组) 中男 性 2 8例 , 性 3 女 2例 ; 龄 最 大 7 年 8岁 , 小 2 最 8
注射 治疗 1 疗程 后 疼 痛 减轻 , 关 节功 能 有 所 恢 复 , 个 肩
继 续 治 疗 1个 疗 程 后 疼 痛 完 全 消 失 , 关 节 功 能 基 本 肩 恢复。 讨 论
外 关 ; 太 阳经病症 取 后溪 、 手 小海 ; 合型 取 上述各 经上 混
穴 。 针 刺 方 法 : 规 消 毒 后 , 2 号 】 2寸 不 锈 钢 毫 常 取 8 ~
效 0例 , 效 0例 , 显 率 l ( , 愈 率 8 . 。 对 照 无 痊 j 痊 O 17
般 资 料
组 6 o例 , 愈 3 痊 4例 , 效 2 显 2例 , 效 4例 , 有 无效 0例 ,
痊 显 率 9 . , 愈 率 5 . 。 治 疗 时 间 最 长 3个 疗 33 痊 67
穴 位 注 射 方 法 : 规 穴 位 消 毒 , 速 垂 直 进 针 , 插 捻 转 常 快 提
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口服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所纳入的肩周炎患者110例分为针灸组和针药组,每组55例,针灸组、针药组均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针药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口服自拟中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VAS)均有明显下降、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CMS)均有明显下降,其中针药组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针灸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灸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55%,针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45%,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药结合可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广泛应用性和积极推广性。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
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共入组110例。
按自愿、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针灸组,各55例。
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2岁,病程2周~3年。
治疗组中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4.6岁,病程1.6周~3.2年。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接受针灸治疗,试验组在针灸治疗的同时联合推拿治疗。
针灸治疗选择的针具为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为0.30mm*25-75mm。
依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站位或坐位,主要选择的穴位为条口穴和承山穴。
患者准备好后,用75%乙醇棉球对局部穴位进行常规消毒,进针点选择患者患侧下肢部位的穴位,沿条口穴进针,向承山穴方向进行透刺,得气后使用的针灸手法主要为提、擦、捻,动作幅度稍大,此过程中需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强烈的酸、胀、麻等感觉,并询问患者是否有针感。
在针灸过程中可告知患者进行肩关节各方向适当运动,运动方向包括外展、外旋、前屈、后伸、内收等,以上动作各循环次,运动的幅度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幅度为主,运动完毕后起针。
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分析

・
中医中药 ・ 1 4 1
面垢 ,谵 语 ,遗 尿 ,若 自汗 出者 ) ,人参 具 有 “ 化气养 营 ,散寒 补
阴” 的作用 。 】 5结 语 后世医家读 《 伤寒论 》有种种 心得 ,甚 至有人认 为 ,它是 专门治
推拿 治疗肩周炎6 例 临床分析 0
章紫 阳
( 上海市桃浦镇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康复科 ,上海2 0 3 ) 0 3 1
【 要】 肩 周 炎是肩 关 节囊及周 围韧 带、 肌腱 、 滑膜 囊 等肩 关 节周 围软 组 织 的退行 性 病 变引起 的肩 关 节囊及肩 关 节周 围软 组织 的慢 性 无 茵 摘
[】 郑 兴 刚. 潮热辨 析 [ . 中医药 大学学 报, 1, () 1 2 7 日哺 J 山东 ] 2 1 512- . 0 3 : 2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部 药 政管 理局 , 国药 品生 物 制品 检定 所 8 中 编 . 实用 本草( 现代 中册) . : 民卫生 出版社 , 0 : 037 [ 北京 人 M] 2 03 .9. 0 8 [] 赵 天才 , 9 董正 华 . 雨 茂教 授 辨 治 奇难 病 证 思路 探 析 [ . 杜 J 陕西 中 ] 医学 院学 报, 1, () 92 . 2 l 41: —1 0 3 1
【] 张振 忠, 3 张喜 奎 . 寒 门径 【 . : 伤 M] 陕西 陕西 科学 技 术 出版 社,0 1 20:
70 7 . 4.
欲饮水 ,无表 证者 ,白虎 加人参 汤主之 (7 )。伤寒无 大热 ,口燥 10
渴 ,心 烦 ,背 微恶寒 者 ,白虎加 人参汤 主之 (6 )。伤 寒若 吐 ,若 19 下后 ,七八 日不解 ,热结在里 ,表里俱 热 ,时 时恶 风 ,大渴 ,舌上干 燥而烦 ,欲饮 水数升 者 ,白虎加 人参 汤主之 (6 )。方 药 :知母六 18 两 ,石膏 一斤 ,甘草 二两 ,粳 米六合 ,人参三两 。体现 “ 热重寒微 ,
针灸按摩推拿配合中药汤剂治疗164例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脉弦紧或弦滑 。以上均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 。排除肩部扭 伤、 骨折等外伤及颈椎病 、 肝、 胆、 心等疾病所致 的肩部疼痛 。
1 . 3 治疗方法 1 . 3 . 1 针灸治疗 : 取穴 : 患侧肩髑 、 肩贞 、 臂脯 、 曲池 、 外关 、 肩
疗 组 未 见 有 不 良反 应 发 生 , 而 对 照 组 2例 出现 腹 胀 、 恶心 , 1
[ 3 】 刘炳 焱. 活络效灵丹治疗 慢性浅表性 胃炎 1 0 0例. 湖南 中医杂
志. 2 0 0 5 , 2 1 ( 5 ) : 4 5 .
【 4 】 叶任高. 内科学. 5版.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2 0 0 1 : 3 9 3 — 3 9 4 . 【 5 ] 陈新谦 , 金有豫. 新 编药物学 . 1 4版. 北京 出现大便干结 。上述结果均显示 , 健脾调 胃汤治疗慢性萎 缩性 胃炎具有显著 的治疗效果 , 且元 明显的不 良反应 , 优于
单 纯 的 西 药 治疗 。
【 6 1 江苏新 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 上 海 :上海人 民出版 社 ,1 9 7 7 :
山西省 岚 县 中 医院 ( 0 3 5 2 0 0 ) 高拴 英
肩关节 周围炎简 称肩周炎 , 祖 国医学又称 为“ 五十肩 ” 、
为慢性 ; ③肩臂部疼痛多以夜间睡卧为甚 , 阴雨天和劳 累后加 重, 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 ④肩部前、 后、 外侧均有压痛 , 向上 、
“ 冻结肩” 、 “ 肩凝症 ” 、 “ 漏肩风” 等, 该病是 以肩部单侧或双侧
检查没有骨、 关节病变 , 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症候分型属 风、 寒、 湿邪 , 肩部疼痛呈游走性 , 遇阴雨 、 风寒疼痛加重 , 遇温 热疼痛减 轻 , 畏风畏寒 , 有 的肩部有沉 重感 。舌质淡 , 苔薄白 ,
针灸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经脉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尽相 同 , 因而 只有 用 中 医理论辨证施治 , 针与灸相应结合 , 才使肩部气血 通畅 , 风寒 得 驱 , 血 得 除 , 而 收 到满 意 效 果 。 瘀 从 4 2 在治疗肩周炎过程中 , . 配合功能锻炼是极 为 重要 的 , 开始 让 病人 主 动作 前 、 、 、 摆 动 , 后 内 外 随
沿 及 中府 穴 处 , 穴 为鱼 际 、 渊 、 缺 、 最 、 取 太 列 孔 膈
例 , 1% ; 效 6例 , 1 % ; 转 4 占 0 显 占 0 好 J 。 占 D例 7%; 0 无效 6例 , 1% 。有 效率 为 9 % 。 占 0 0
3 典 型 病 例 赵 × ×, ,6岁 , 务 ,9 2年 3月 1 女 4 家 19 0日就
是肩 关 节周 围 的关 节 囊 、 组 织 损 伤 等 原 因 而 引 软 起 的慢 性 炎性 病 症 。它 以肩 部 疼 痛 , 活动 时加 剧 , 肩峰 下 缘部 压 痛 , 肢 外 展 后 伸 及 旋 转 活 动受 限 上 为 主症 , 中老 年人 常见 的一 种顽 固性 疾 病 , 响 是 影 正 常工 作 及 生 活 。
11 手太 阴型 .
疼 痛 部位 以肩前 穴 为 主 , 当于 相
手 太 阴经 循 行 区域 , 部 膈 臂 内侧 酸 痛 。痛 引 缺 肩 盆 , 放 散 至 姆 指 , 关 节 活 动 受 限 , 转 反 背 等 可 肩 旋 活动 时 明 显压 痛 , 痛点 多 在膈 臂 内侧 上 移 , 肩腋 前
维普资讯
・
2 ・ 2
J A Jl . 2 0 , o,8 N _ C M.uy , 0 2 V l1 , o 7
针刺董氏奇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肩周炎60例

・
针灸经络 ・
针刺董 氏奇穴 配合 雷火灸治疗肩周炎 6 O例
何佳瑁 上 海市普 陀 区人 民医 院 2 0 0 0 6 0 上海 市江 宁路 1 2 9 1号
摘 要 目的 : 观察针刺董 氏奇穴配合 雷火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 将6 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 为两
组, 每组各 3 O 例。治疗组以针刺 董氏奇穴( 主穴取 肾关、 四花 中、 肩中等) 配合 雷火灸治疗; 对照组以针刺配合火 罐治疗。 两组治疗均为隔 日1 次, 1 0次为 1 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 2 天, 共治疗 2 个疗程。 结果 :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 效 率为 9 6 . 7 %, 对 照组 总有 效率 为 7 6 . 7 %, 治疗 组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结 论 : 针 刺董 氏奇穴 配合 雷火 灸治 疗 肩
岁, 病程最短 1 周, 最长 3 年, 且均 侧 ) ;配穴 :肩前痛者配三间 ( 患 后取罐 。隔 日治疗 1 次, 1 0 次为 1 为单侧肩关节疼痛者 , 按照随机数 侧 ) , 肩后痛者配后溪 ( 患侧 ) , 肩外 个疗程 , 疗程间休息 2 d , 共治疗 2 字表 法分 为两 组 。 治疗 组 3 0例 , 男 侧痛者配中渚 ( 患侧 ) , 如有后伸受 个疗程 。 嘱患者治疗期间每 日做爬
棱针 点 刺 出血 。操作 方 法 : 患 者取 3 . 1 疗效标准
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63例疗效观察

反复 进行 。以上锻 炼每 天 5次 ,每次 1 5 mi n 。
3 治 疗 结 果
炎 症 的常见 病 。主要 表 现是 肩 关 节 疼痛 和活 动 功 能 障
碍 。本 病 多 见 于 中 老 年 人 ,女 性 略 多 于 男 性 。近 年 来 ,笔 者采 用针 灸推 拿及 功 能 锻 炼 的方 法 治 疗 肩周 炎 6 3 例 ,取 得 了满 意 的疗 效 。现 总结 报道 如下 。
性 ,导致 肩 关 节 疼 痛 和 功 能 障 碍 。采 用 针 灸 推 拿 治
疗 ,一 方 面发挥 针灸 温经 通 络 、活 血 止痛 的作 用 ,可 改 善局 部血 液循 环 ,促 进 渗 出物 的 吸 收和 损 伤组 织 的
修 复 ,并提高痛 阈 ;另一方 面推拿手法可 直接缓解肌 肉
收 稿 日 期 2 01 3 - 0 6 — 1 4
多次 。③ 肩 部 旋 转 法 :以 肩 关 节 为 轴 心 ,做 旋 转 运
动 , 向前 和 向后旋 转 ,交替 进 行 。④ 体 后拉 手 法 :双 手 向后 ,由健 侧 手 拉 住 患 侧 腕 部 ,渐 渐 地 向上 拉 动 ,
髑 、肩 髂 、 中 府 、 云 门 , 拿 揉 肩 贞 、 肩 髑 、 臂 等
穴 ,以及肩 部肌 肉、韧带 等 软 组织 。然 后 再用 一 手 握 住 患者 腕部 将患 肢 提起 至上 举 伸 直 位 ,用 另 一 手拇 指 着 力 ,反 复拨揉 极 泉 、肩 贞 、青 灵 等穴 ,并用 手 拿 揉 上 肢肌 肉,双手 由肩 向腕搓 上 肢 数 次 。再 用 双手 交 替 反 复摇 动肩 关节 十余 圈 ,以充 分 活 动肩 关 节 ,以 防粘 连 。治疗 时间为 2 0 mi n 。针灸 推拿 每 天 1 次 ,1 0次 为 1疗程 ,疗 程 间休 息 5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
发表时间:2012-03-16T15:04:11.3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8期供稿作者:许青华刘艳红[导读]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是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许青华刘艳红(凌源市中医院辽宁凌源 122500)【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431-01 【摘要】本文对60例肩周炎患者利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疗效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疗效观察【Abstract】 This paper six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by the curative effect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ink have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Acupuncture Massage Periarth ritis of shoulder Curative effects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是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1]。
主要见于中老年患者,严重影响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及生活质量。
本科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该病6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本科近3年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42岁;有外伤史者6例;病程最长者6个月,最短者7d。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所有病例均有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局部压痛;X线检查无骨、关节病变,均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针灸治疗取穴:患侧肩髃、肩贞、肩前、臂臑,双侧曲池、合谷、血海、阳陵泉。
针灸方法: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5min行针1次,平补平泻,虚、寒证者加艾条温灸。
2.2推拿治疗针灸结束后对肩关节局部先施以揉法,手法以轻为宜,时间3~5min;继用拿、捏法,手法稍重,时间3~5min;再用运动关节法,作肩关节各个方向被动运动,幅度逐渐增加,力量由小到大,以患者疼痛能耐受为度,时间5~8min;最后以搓、抖法结束,手法轻柔,时间2~3min。
针灸推拿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d。
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1个疗程治愈者17例,2个疗程治愈者30例,3个疗程治愈者7例,好转6例。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56岁,于2008年5月16日初诊。
左肩部疼痛伴功能障碍1月。
1月前出现左肩部疼痛不适,逐渐出现左肩功能受限,自行贴“麝香壮骨膏”无效,病情逐渐加重。
就诊时患者左肩部疼痛,肩前部压痛明显,肩关节外形正常,功能活动受限,“扛肩”现象较明显,舌淡苔薄白,脉缓;左肩关节摄片无异常。
以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即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5 讨论
由于肩部活动范围大,故肩部肌肉、肌腱、韧带等经常受到上肢重力和肩关节大范围活动的牵拉,较易劳损而发生变性[1],导致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形成肩周炎。
本方法治疗肩周炎,肩髃、肩贞、肩前、臂臑位于肩关节周围,“穴位所在,主治所能”;肩髃、臂臑、曲池、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大肠经经脉循行过肩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在”;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血海穴属脾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
诸穴合用,共奏通经、活血、止痛之功;虚、寒加灸,乃“寒者温之”之意;再辅以按摩治疗,以进一步疏通经络、止痛,逐步恢复肩关节功能。
在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还必须注意:一是在治疗前应先摄片检查肩关节,以排除骨、关节本身的病变;二是如果是因为骨折而继发的肩周炎,须待骨折完全愈合后才能配合按摩治疗;三是在治疗的同时应根据患者病情,教会患者锻炼方法,要求患者配合肩部功能锻炼;四是按摩及功能锻炼应把握循序渐进原则,以防加重患者肩关节损伤。
参考文献
[1]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9~110.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