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特效治疗汇总(精选)+怪三针+针灸反应点
(完整版)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这里指的是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
如果是颈肩综合征所选穴是不同的。
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肩外后侧的疼痛取中渚穴肩重不能举取肩髎穴按摩肩髃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肩臂疼、肩关节周围炎、上肢不遂、项强、瘰疬、瘾疹等,肩髃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肩髃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肩髃穴】(Jianyuxue)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阳蹻之会。
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
【名解】“髃”,骨间凹陷的意思。
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
【主治病症】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等。
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配伍应用】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
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
保健养生: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作用功效】肩髃穴,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
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祛邪解热。
【保健原理】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坚持按压,可疏风活络、调和气血。
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肩周炎特效穴位是什么

肩周炎特效穴位是什么
相信我们都不陌生肩周炎这样的疾病,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肩周炎的病发是比较广泛的,而且肩周炎对人们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但是要告诉朋友们的是肩周炎并不是一种不可治疗的疾病,目前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肩周炎的治疗都有一定的疗效,比如说特效穴位治疗方式,很多人都在使用那么肩周炎特效穴位是什么治疗方式呢?
人体可以治疗肩周炎的穴位其实很多,像足三里、中平、阿是、陷谷、阳陵泉等等,都对肩周炎有很好的疗效,只要是患者每天坚持按一按,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在这里,重点介绍二个治疗肩周炎的穴位。
第一个穴位是条口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第三十八个穴位,它不在肩上,而是在肩膀对侧的腿上,也就是说当你右肩疼的时候你要在左腿上找,左肩疼的时候要在右腿上找。
这个穴位的位置很好取,就是从膝眼到踝骨拉一条直线,中点的位置就是。
有肩周炎的人,一般在这个部位会有僵硬或者有硬结,经常艾灸或者
针刺这个穴位,就能缓解对侧肩周的疼痛。
另外,此穴对颈椎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第二个穴位是鱼肩穴,这个穴位在肺经上,在手掌大拇指的指根处,对于因肺经经脉和经筋不通而引起的肩部疼痛的肩周炎患者非常有效。
使用这个穴位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在活动肩部的同时,使劲揉这个穴位直到这个地方不再疼痛为止就可以了。
特效穴位属于中医上的一种治疗方式,为什么人们喜欢用中医呢因为中医有除根的效果,而且中药对于人们的副作用是比较小的,但是中医的缺点就是起效比较慢,疗程比较长。
但是不管你用哪种方式治疗肩周炎,期间都要注意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注意锻炼,避免反复发作。
肩周炎的特效治疗汇总(精选)+怪三针+针灸反应点

现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虽不为我所创,但 用之临床,其效确如创制者所言甚佳,我并在“”中搜索相关内容尚未 发现有此报道.
辽宁王艳春以临床摸索发现的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 周炎有效率 100%,治愈率 96.7%.首创效著.前无记述,后有先赞奖.美国 有《屯间报》.香港之《明报》均有报道,曾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6 奇穴---一针治愈肩周炎 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 . 祖传的非常有效
7 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92 年,到新加坡的朋友家,正赶上朋友的大姨子来访。她当时提到自己患肩周 炎多年,西医治疗不见成效。我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针灸疗法?她非常好奇,表 示愿意试一试。我让她抬高右臂看看。她只抬到前胸上下就抬不上去了。我当即 取出一支六寸长的毫针,在她患侧腿上的条山穴刺进去。由于针感强烈,病人大 叫一声。我让她再抬臂试试,她一下就抬到头顶部位。在场的一片惊呼:神了!
3 动态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肩周炎 50 例
治疗方法 令患者抬臂寻找痛点,在痛点出现时保持抬臂状态不动,取 28 号、3 寸毫针在 痛点进针,沿三角肌肌纤维方向针刺,约刺入 2.5 寸左右,然后令患者重复使其 出现疼痛的抬臂动作,反复这一动作不少于 50 次。当该痛点消失,新的痛点出 现时,以同一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另患者侧卧,患肩在上,以同一型号的毫针 针刺患侧肩髃、肩髎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痛点。针毕,以电艾灸仪灸疗各痛点,留 针 30 分钟。最后,在痛点行拔罐治疗 10 分钟,治疗 5 次后统计疗效。 疗效观察 50 例病人中,痊愈(患肩随意各方向活动时无痛点出现)32 例,占 64%(其中, 经 1 次治疗即获痊愈者 13 例,经 2 次治疗痊愈者 17 例,经 3 次治疗痊愈者 2 例);显效(患肩活动时疼痛轻微,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患肩夜间疼痛消 失)12 例,占 24%;有效(患肩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减轻)6 例,占 12%;无效(治疗 前后无变化)0 例。总有效率 100%。
肩周炎不用怕,三个针方加一个药方摆平它!

肩周炎不用怕,三个针方加一个药方摆平它!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五十肩,冻结肩,漏风肩等。
一般女性比男性发病率更高一些,并且右侧肩痛比较多见,部分患者有自愈的可能,一般情况预后良好,但是也有复发的。
临床上以长期肩痛、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特征。
今天有朋友说我没发过肩周炎的文章,好像还真没有,今天就发几个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中平穴治肩周炎】取穴:中平穴,位于足三里下一寸,上巨虚上两寸。
针刺方法:患者采用坐位,交叉取穴,也就是左肩痛取右侧穴位,右肩痛取左侧穴位。
双肩痛取双侧穴位。
穴位常规消毒以后,用两寸半以上的毫针直刺,进针得气后大幅度提、插、捻、转行针半分钟以上,同时嘱咐患者活动患肢,做一些上举,外展,内旋,外旋等动作。
对于体虚久病的患者手法上宜补泻结合,以泻法为主。
一般对于急性期的疼痛没有形成黏连的,针刺后疼痛很快缓解,如针刺后不再疼痛可不留针。
病情较重留针半小时,五分钟行针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中平穴对于急性无黏连的肩周炎效果较好,对已经形成黏连的肩周炎效果差,当注意鉴别。
【阳陵泉加太冲治肩周炎】取穴:阳陵泉,太冲。
针刺方法:患者取坐位,用两寸针直刺阳陵泉,太冲。
进针得气后,一边行针一边让患者活动患处,注意需要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不可用力过大,以防伤筋。
【组合针法治肩周炎】取穴:条口透承山,膏肓透肩峰。
天应穴。
针刺方法:先用三寸针取条口透承山,小幅度提插捻转。
然后从膏肓穴进针,沿着肩胛骨内向肩峰透刺,以肩部酸麻感为度。
留针半小时。
起针后用中号火针点刺局部压痛点、动痛点,每个点刺几针即可,隔日一次或者两日一次。
【中药汤剂】药物组成:羌活18克,桂枝15克,生地21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当归18克,丹参30克,香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临证加减:1 外伤瘀血加乳香、没药各9克。
2 寒痛加制川乌、制草乌各9克。
3 有热加忍冬藤、桑枝各60克。
4 痉挛痛加蜈蚣三条,白芍30克。
肩周炎针灸的特效穴位完整版

肩周炎针灸的特效穴位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肩周炎针灸的特效穴位
针灸治疗肩周炎总原则是辨证治疗与循经治疗相结合,但是一些特效穴位也不容忽视。
下面是我总结的、经过临床验证的肩周炎的特效穴位,希望看过这个帖子者遇到此类病人时选择使用。
这些穴位即使单组使用也有立竿见影之效,也可以配合按摩、拔罐等。
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
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
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肩周炎特效治疗知识

肩周炎的特效治疗1 治疗肩痛的经验用穴对于肩痛,个人喜欢使用对侧外踝直下的赤白肉际处,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
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
5寸),针1-2寸。
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
据本人观察,效果优于肩痛穴和条山穴,请爱友们试一试。
2 综合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手段]1:肩三针加艾条温灸2:TDP烤患处3:推拿治疗4:中药外敷: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
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5:锻炼(1)蝎子爬墙:让病员侧面面站立靠近墙壁,在墙壁上面一高度标志,以手指接触墙壁逐步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
也可在屋柱上装一滑车挂绳牵,一端系着患肢病员以健侧上肢向上向下牵拉另一端绳子,来帮助患侧肩关节的锻炼活动。
(2)耸肩坐姿或立姿态双手叉腰,用力上下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
每日2次(3)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双下肢自然下垂,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和左右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以肩关节有轻度疼痛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3 动态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肩周炎50例治疗方法令患者抬臂寻找痛点,在痛点出现时保持抬臂状态不动,取28号、3寸毫针在痛点进针,沿三角肌肌纤维方向针刺,约刺入2.5寸左右,然后令患者重复使其出现疼痛的抬臂动作,反复这一动作不少于50次。
当该痛点消失,新的痛点出现时,以同一方法进行治疗。
肩周炎针灸治要(刘红云)

肩周炎针灸治要(刘红云)
肩周炎,也叫五十肩、疑结肩、冻结肩,也就是说人到了一定年令,随着气血减弱,尤其是在最容易受寒的大关节肩部就会出现不适的感觉。
现在就讲一下治肩周炎的针灸要点:
1、健侧取穴。
2、首选三肩穴,第一针痛点进针(反后绝),上下三分各一针,治五十肩皆特效(贴骨进针4-7分)
3、肩三针:三间、中渚、后溪
4、长久风湿的,加艾灸驱寒湿。
5、一到阴天发作,加阴陵泉
6、一到晚上发作,加照海(日发申脉,夜发照海)
7、年老体弱加肾关。
8、固定时间发作,加当令经输穴。
肩周炎特效方

肩关节周围组织炎肩关节周围组织炎简称“肩周炎”,俗称“漏肩风”、“冻结肩”、“肩凝症”等。
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
本病由于肩部受过轻度外伤、扭伤、肩关节活动过频过剧、牵拉过强、慢性劳损或肩部活动减少以及受风寒等因素所致。
主要表现本病初起,肩部疼痛,活动不便,以后逐渐加重,多为酸痛、钝痛、冷痛,昼轻夜重,肩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时患肢不能上举,不能梳头、洗脸、脱衣等。
民间疗法(一) 中草药内服疗法:当归、白芍、川芎、羌活、防风、姜黄各9克,鸡血藤、桑寄生各20克,黄芪、秦艽各15克,水煎服。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二) 针灸疗法:先针刺患者肩部肩髃、肩前、肩后3穴,各直刺1.5寸,再刺肩井、肩贞、曲垣、天宗、臂臑、巨骨、承山等穴,针后可加灸。
耳穴可刺肩、肩关节、锁骨、肝、脾、肾上腺、耳甲腔敏感点。
(三) 割治疗法:在耳穴肩、肩关节、锁骨、肾上腺、皮质下等穴划割出血。
(四) 针挑疗法:在肩部寻找压痛点,用挑提法。
急性期针挑之后可加拔罐,慢性期针挑之后可加灸。
(五) 热熨疗法:用生川乌、生草乌、羌活、苍术、姜黄、透骨草、伸筋草各20克,白附子、白芷、乳香、没药、骨碎补、花椒各15克,红花、细辛、白胡椒各10克,以上药物共研末; 葱白、鲜生姜各30克,捣烂;再加入食醋、白酒、蜂蜜各适量。
以上诸药共拌匀,装入两个布袋,放笼内蒸热,取出热熨患肩,药袋冷则更换,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六) 外敷疗法:用白凤仙根、臭梧桐根、韭菜根、大蒜头各200克,同捣烂如泥,用文火煎成膏状,敷于患处。
(七) 按摩疗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双手掌轻抚左右肩部、肩峰、肩胛肌肤,使肩部及其周围肌肉放松。
再用双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拿肩井穴处肌肉,拿完后用侧掌轻击肩背部。
然后掐按外关、曲池、合谷、少海、手三里、肩贞、肩井、肩髃、极泉、臂臑、天宗等穴。
接着一手扶住患者患部肩峰,另一手握住病人手腕部,先做顺时针方向摇动,再做逆时针方向摇动,同时将病人上肢慢慢抬起来,直至不能再抬高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血徒伤其筋!慎之;
五、牵引等活动关节类手法须酌情使用。
对体质壮实者,可边牵摇,边按揉局部,加速粘连松解。
对不耐痛之体质瘦弱或虽肥而肉薄者,勉力为之,多徒增其苦。
27 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
现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虽不为我所创,但用之临床,其效确如创制者所言甚佳,我并在“百度”中搜索相关内容尚未发现有此报道。
辽宁王艳春以临床摸索发现的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
首创效著、前无记述,后有先赞奖。
美国有《屯间报》、香港之《明报》均有报道,曾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
个人体会: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
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
怪三针:董氏奇穴正会(百会)、次白(右)、鼻翼(左)组成,主治范围十分广泛,对于各种怪病及神志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笔者用“怪三针”治面瘫针法和步骤是:先针百会、后针左鼻翼、最后用次白,次白下针完毕,患者患侧立即有热感出现手法为正确,否则无效。
【下泉穴】
部位:在膝关节外侧面正中央直上二寸五分。
解剖:(肌肉)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
(血管)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神经)皮下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肺部与面部之机动神经)
解剖:(肌肉)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
(血管)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神经)皮下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肺部与面部之机动神经)
主治:面部麻痹、面部神经跳、口歪、眼斜。
取穴:当下泉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八分。
【上泉穴】
部位:在中泉穴之直上二寸。
主治:面部麻痹、面部神经跳、口歪、眼斜。
取穴:当中泉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八分。
他人病案:男37,右面瘫7天,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先针用火针开感冒三针,后针中泉下泉,起针后加火罐,射黑血甚多,再口腔内黏膜白色反应点刺出血,三天后用怪三针2次,痊愈。
针灸阳性反应点规律1 痤疮:痤疮病人通常的反应点是:在第七胸椎以上的肩背部,为数个散在的栗粒大小淡红色、棕褐色或暗红色疹点,或为数小片与正常皮肤相比较颜色较深的区域,直径在1厘米左右,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