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工程经济公式总结
工程经济记住37个公式_轻松通过

工程经济记住37个公式,轻松通过1、单利:I n =P ×i 单×n 复利:I h =P ·(1+i )n2、有效利率(年):i eff =(1+m r )n -1 名义利率(年):i=mr (m 是名义利率期内的计息次数,n 是付息期内的计息次数)m 与ieff 成正比3、等值计算: 能识别题目中的F 、P 、A (历年真题)F=P ·(1+i )n 或F=P (P F ,i ,n )P=F ·(1+i )-n 或P=F (F P ,i ,n )F=A ·ii 1n )1(-+或F=A (A F ,i ,n ) P=F (A P ,i ,n ) A=P ·(A P ,i ,n ) A=F (F A ,i ,n )4、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正常年份息税前利润 (历年真题)5、资本金净利润率=资本金正常年份净利润(历年真题)6、投资回收期:P t =(T -1)+今年挣的钱去年欠的钱 (P24,例2)7、量本利模型:总收入=销售收入=(单价-税金)×产量 (P36 图1)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位)×产量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P -T u )Q -C F -C U ·Q8、盈亏平衡点 BEP(Q)=U U F T C P C -- T U =P ×r (P37 例1) BEP(%)=8)(Q T C P C U U F --(P38 例2)9、敏感性因素 S AF =F F A A ∆∆ S AF >0 A 与F 同向变化,S AF <0反向变化,AF S 越大,越敏感。
斜率越大,越敏感(越陡越敏感)(P40)10、经营成本:(P52)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推销费-利息支出 (去除折摊利)11、沉没成本(P57) 沉没成本=设备帐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设备原值-历年折旧费)12、附加率法(租金):R=NP +P (i+r ) (P65 例1)13、设备租赁与购置比选 设备租赁=所得税率×租赁费-租赁费设备购置=所得税率+贷款-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 (上述两个公式选绝对值小的优先)(P67)14、价值工程: Vi =i i C F =现实成本目标成本 最佳i V=1 离1越远,越需要改进 Vi=1, Vi<1, Vi>1..产生三种情况的可能性.......(P77-78)15、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和折算费用法R (2-1)=1221I I C C --×100%=增量投资经营成本(P80 例1) 折算费用法的两种算法(增量与不增量)P81 例2,316、会计等式:静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收入-费用=利润 (特定日期财务状况) (会计期间经营成果)17、固定资产折旧法 (1)平均年限法、(2)工作量法(掌握简单计算)(3)双倍余额递减法 (4)年数总和法 (掌握两种加速折旧方法的特点) 工作量法含行驶里程法、工作台班法、双倍余额速减法、年数总和法(P96-9)18、完工百分比法 P113,例1.2 P114,例3合同完工进度=合同预计总成本本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100%,投入衡量法 合同完工进度=合同预计总工程量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100%,产量衡量法19、利润:(历年真题)①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主营+其他营业)-营业成本-营业预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②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支出③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20、连环替代法(P135例1)、差额计算法(P135,例2)21、偿债能力比率 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总负债×100% 流动比率=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速动比率=流动负债速动资产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22、资金成本的计算 个别资金成本 P140例1综合资金成本P141例223、应付帐款:“2/10”是指10天内支付享受2%的优惠(免费信用)。
工程经济45个计算公式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1.单利计息模式下利息的计算:It=P×i单2.复利计息模式下利息的计算:It=i×Ft-1★对于利息来说,更为重要的计算思路,为I=F–P。
3.一次支付终值的计算:F=P(1+i)n[F=P(F/P,i,n)]★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4.已知年金求终值:★逆运算即为求偿债基金。
5.已知年金求现值:★逆运算即为求等额投资回收额6.名义利率r和计息周期利率i的转换:i=r/m7.计息周期小于或(或等于)资金收付周期时的等值计算(按计息周期利率计算)。
二、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1.总投资收益率:★分母的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全部流动资金。
注意和总投资的区别(生产性建设项目包括建设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
2.资本金净利润率:★分子的净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分母为投资方案资本金。
3.投资回收期:★记住含义即可,现金净流量补偿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
4.财务净现值:★记住含义即可,现金流量的折现和(流出带负号)。
5.财务内部收益率:★记住含义即可,现金流量现值之和等于零的折现率,即财务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
6.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基础:★作为基准收益率确定的基础,是单位资金成本和单位投资机会成本中的高者。
7.基准收益率的计算:★影响基准收益率的因素有机会成本、资金成本、风险和通货膨胀等因素。
8.借款偿还期:★表明可以作为偿还贷款的收益(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收益)用来偿还技术方案投资借款本金和利息所需要的时间。
9.利息备付率(ICR):★已获利息倍数各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当期应付利息(PI)的比值。
10.偿债备付率(DSCR):★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
如果企业在运行期内有维持运营的投资,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应扣除维持运营的投资。
三、技术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1.总成本的计算: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2.量本利模型的核心公式:利润=单价×产销量-单位产品税金×产销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这个公式非常重要,对于计算盈亏平衡点,保本点,目标利润的产销量等,都可以用该公式进行推导,教材中的其他类似公式就不必死记硬背了。
工程经济相关计算公式

1、F(终值)、P(现值)、 A(均值)F=P*(1+i) ∧n 、P=F/(1+i) ∧n 、F=A*((1+i) ∧n-1)/iP=A*((1+i)∧n-1)/i*(1+i) ∧n2、有效利率=(1+计息周期利率)∧m-13、总投资收益率=年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技术方案总投资(建设投资+全部流动资金+贷款利息)资本金净利率=净利率(利润总额-所得税)÷资本金(废债务资金)4财务净现值FNPV=F0+F1÷(1+ic)+F2÷(1+ic)²+……FN÷(1+ic)n次方5、盈亏平衡点 Q=CF÷(P-CU-TU)生产能力利用率=(CF÷(P-CU-TU))÷Q生产量6、敏感因素分析:SAF>0 同向 SAF<0 反向丨SAF丨越大越敏感。
7、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福利+修理费+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利息)+其他经营成本=总成本费-折旧-摊销-利息=外购原材、燃料及动力+工资+修理+其他8、设备经济寿命N0=√2(P-LN)÷λ P(实际值) LN(残值)λ(年劣化值)9、设备租金 R=P/N+P*i+P*r10、价值功能 V=F/C F(功能) C(价格)理想、改进、节约、投资、牺牲型11、增量投资收益率:多花/节约与基准收益率相比12、折算费用法:总价*费率+每年运行费1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收入-成本)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利润-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4、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度比率=速度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5、放弃现在折扣成本率(一年内360天)=(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16、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净额筹资净额=筹资总额-筹资费用=资金利息×(1-25%)÷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17、经济订货量Q=√2KD÷K2 K=一次订货成本 D 年度采购总量 K2每吨材料年平均储备成本18、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输费)×(1+运输损耗率)×(1+保管费率)19、建设期利息=第一年借款额一半×费率 + (第一年借款额一半×费率+第二年借款额一半)×费率……..20、综合单价=(人+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工程量21、价差预备费综合单价调整报价与控制价相差15%以上调整报价小于控制价*(1-下浮率)*(1-15%)的按照控制价*(1-下浮率)*(1-15%)报价高于控制价*(1+15%)时候按照控制价*(1+15%)报价在控制价*(1-下浮率)*(1-15%)与控制价*(1+15%)。
2014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重要公式汇总

1.①附加率法R=P*(1+N*i)/N+P*r②年金法(期末支付)R a=P*[i*(1+i)n]/[(1+i)n-1](期初支付)R b=P*[i*(1+i)n-1]/[(1+i)n-1]P:租赁资产的价格;N:租赁期数(月,季,半年,年)i:与租赁期数对应的利率或拆现金 r:附加率2.涨价预备费(PC)=I t[(1+f)t -1]It:第t年的安装费和购置费之和;n:建设期;f:涨价指数3.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等资净额)①个别资金成本=利率*(1-所得税)/1-等资费率③综合资金成本率=求和(个别资本成本率*个别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4.建设期利息=(年初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5.调值公式ΔP=Po[A+(B1 *Fe1/Fo1+B2 * Pe2/Fo2……)-1]ΔP:需调整的价格差额A:不调价部分的权重B:各可调因子的权重6.经济订货量 Q=根号2KD/K2K:一次订货变动成本;D:采购总量;K2:单位数量储备成本7.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次数-1)*补损率]/次数回收量= 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周转次数8.A= K/墙厚*(0.24+0.01)*(0.53+0.01)K:墙厚的砖数*2(墙厚砖数是 0.5墙.1. 1.5 ……)标准砖尺寸:240mm *115mm*53mm墙厚:240墙厚240mm;370q墙厚365mm(240+10+115)1.①附加率法R=P*(1+N*i)/N+P*r②年金法(期末支付)R a=P*[i*(1+i)n]/[(1+i)n-1](期初支付)R b=P*[i*(1+i)n-1]/[(1+i)n-1]P:租赁资产的价格;N:租赁期数(月,季,半年,年)i:与租赁期数对应的利率或拆现金 r:附加率2.涨价预备费(PC)=I t[(1+f)t -1]It:第t年的安装费和购置费之和;n:建设期;f:涨价指数3.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等资净额)①个别资金成本=利率*(1-所得税)/1-等资费率③综合资金成本率=求和(个别资本成本率*个别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4.建设期利息=(年初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5.调值公式ΔP=Po[A+(B1 *Fe1/Fo1+B2 * Pe2/Fo2……)-1]ΔP:需调整的价格差额A:不调价部分的权重B:各可调因子的权重6.经济订货量 Q=根号2KD/K2K:一次订货变动成本;D:采购总量;K2:单位数量储备成本7.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次数-1)*补损率]/次数回收量= 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周转次数8.A= K/墙厚*(0.24+0.01)*(0.53+0.01)K:墙厚的砖数*2(墙厚砖数是 0.5墙.1. 1.5 ……)标准砖尺寸:240mm *115mm*53mm墙厚:240墙厚240mm;370q墙厚365mm(240+10+115)。
总结历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计算公式大全

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是建造工程相关领域常用的计算公式,涵盖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历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计算公式的总结:1.建筑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施工方案设计费用:设计费=施工造价×设计费比例-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施工造价×施工成本比例-合理利润:合理利润=施工成本×利润率-做一平方米的工程需要的成本:单平米成本=总投资/建筑面积2.结构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造价:混凝土结构造价=混凝土用量×混凝土混凝土单价格-钢结构造价:钢结构造价=钢材用量×单位钢价-其他构件造价:其他构件造价=构件用量×单位价格-结构工程造价:结构工程造价=混凝土结构造价+钢结构造价+其他构件造价-人工费用:人工费用=总工日×摊派工资3.给排水工程经济计算公式:-给水工程总费用:给水工程总费用=给水工程费用+给水管道费用+给水装饰性装修费用-排水工程总费用:排水工程总费用=排水工程费用+排水管道费用+排水装饰性装修费用-给排水工程总造价:给排水工程总造价=给水工程总费用+排水工程总费用4.暖通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暖通工程成本:暖通工程成本=暖通设备造价+暖通管道费+暖通设备配套费-人工费用:人工费用=工日×单价×人数-暖通工程造价:暖通工程造价=暖通工程成本+人工费用5.电气工程经济计算公式:-电气设备附属费:电气设备附属费=电气设备成本×设备附属费比例-电气工程费用:电气工程费用=电气工程成本+人工费用-电气工程总造价:电气工程总造价=电气设备成本+电气设备附属费+电气工程费用以上总结了一些常见的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计算公式,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项目会有一些调整和变化,具体计算时应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2014一建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及计算题解析

2014一建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及计算题解析2014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及题解析第一章:工程经济1.Z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4-6题)⑸一次支付的终值 P6如果存入银行100万元,年利率为5%,时间为3年,在第3年年末连本带利一起取出,那么可以取出多少钱?公式:F=P(1+i)n (其中,F代表终值,P代表现值,i代表利率,n代表年限)⑹一次支付的现值 P7如果现在存入一笔钱,银行按照复利5%,按年付利息,在第三年年末,连本带利取出100万,那么现在需存入多少钱?公式:P=F(1+i)-n (其中,F代表终值,P代表现值,i代表利率,n代表年限)⑺等额支付的终值 P9如果未来3年每年年末在账户里面存入1万元,银行按照复利5%,按年付利息,在第3年年末连本带利一起取出,那么可以取出多少钱?公式:F=A(1+i)n-1/i (其中,F代表终值,i代表利率,n代表年限,A代表年金)⑻等额支付的现值 P9如果现在存入一笔钱,银行按照复利5%,按年付利息,在未来三年每年年末,取出1万元,在第三年取出后账面余额为100万,那么现在需存入多少钱?公式:P=A/i(1+i)n-1 (其中,P代表现值,i代表利率,n 代表年限,A代表年金)公式名称:一次支付终值一次支付现值等额支付终值等额支付现值偿债年金资金回收已知项欲求项P F A A F P F P F PAA系数符号:P(F/P,i,n) F(P/F,i,n) A(F/A,i,n) A(P/A,I,n) F(A/F,i,n)P(A/P,i,n) 公式:F=P(1+i)nP=F(1+i)-nF=A(1+i)n-1/iP=A/i(1+i)n-12.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计算 P11⑴计息周期:某一笔资金计算利息时间的间隔(计息周期数m,计息周期利率i)⑵计息周期利率(i)⑶计息周期数:某一笔资金在一年内计算利息的次数(m)⑷名义利率:指的是年利率(单利计算的年利率)(r)r=i×m⑸实际利率:又称有效利率,复利计算利率①计息周期的有效利率:(等效计息周期利率)②年有效利率:i_eff=(1+r/m)-1/m⑹已知某一笔资金的按季度计息,季度利率为3%,问资金的名义利率?答案:r=i×m=3%×4=12%1.已知某一笔资金半年计息一次,名义利率10%,则半年的实际利率为5%。
《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建设工程经济是建筑行业中重要的管理和决策工具之一,涉及到各种计算和分析。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的汇总。
1.成本计算公式:建设项目总成本=施工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税金+利润。
2.利润计算公式: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3.利润率计算公式:利润率=利润/总收入。
4.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投资回报率=(每期净现金流量)/(投资金额)×100%。
5.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净现金流量。
6.净现值计算公式:净现值=∑(净现金流量/(1+折现率)^n)-初始投资。
7.内部回报率计算公式:0=∑(净现金流量/(1+项目内部收益率)^n)-初始投资。
8.年金现值计算公式:年金现值=每期净现金流量×((1-(1+折现率)^-n)/折现率)。
9.年金等额偿还计算公式:每期偿还金额=额度金额×折现率/((1+折现率)^n-1)。
10.折现率计算公式:折现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11.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现金流量=销售收入-成本-税金。
12.总产值计算公式:总产值=粗活面积×单位造价。
13.经济效益计算公式:经济效益=总收益-总成本。
14.资金回收期计算公式:资金回收期=初始投资/净现金收益。
15.项目回收期计算公式:项目回收期=初始投资/平均每年现金流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的汇总,但是请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和修正。
同时,在进行计算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数据进行调整和具体化。
这些公式可作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的基础,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2014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

工程经济一、工程经济1、利息计算: I=F-P=还本付息总额-本金注:I-----利息; F-----目前债务,还本付息总额; P----原借贷金额,本金La×100%2、利率计算: i=P注;i---利率;La---单位时间内所得的利息额3、单利计算: It=P×i单注:It----表示第t周期的利息额 i单----计算周期单利利率4、现金流量图的绘制:首先注意现金流量的三要素即现金流量大小、方向和作用点;⑴以轴线为时间轴,向右为时间的延续,轴上刻度表示一个时间单位,时间轴上的点称为时点;⑵相对时间坐标的垂直箭线代表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情况;⑶箭线的长短与现金的流量数值本应成比例,但因现金流量差额悬殊,故在绘制时箭线长短只要适当体现时点现金流量数值差异就行;⑷箭线与时间轴的交点即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5、影响现金等值的三因素:资金数额的多少、资金发生的时间长短、利率的大小(或折现率),利率是关键因素。
6、名义利率的计算: r=i×m注:r---名义利率 i----计息周期利率 m---一年内计息周期数r7、计息周期有效利率计算:i=m8、年有效利率计算: ieff=PI =(1+m r )-1 9、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技术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为选择技术方案提供科学的抉择依据。
10、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内容:技术方案的盈利能力,计算方案的偿债能力,技术方案的财务生存能力,对于经营性方案,分析拟定技术方案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对于非经营性方案,主要分析拟定技术方案的生存能力。
11、经济效果评价方案包括:⑴独立型方案,这种技术方案自身的经济性的检验叫做“绝对经济效果检验”,⑵互斥方案,互斥方案经济评价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考察各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即进行“绝对经济效果检验”,二是哪个技术方案相对经济效果最优,即“相对经济效果检验”。
经济效果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12、投资回收期分析:技术方案的净收益回收其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一般以年为时间单位,静态投资回收期宜从技术方案建设开始算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经济公式总结
1.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
2.投资回收期
有现金流量表:
无现金流量表:
3.差额投资回收期
产量相同时:
产量不同时: Q 为产量
4.净现值法:
净现值(NPV)就是将技术方案的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计算公式为:
项目分析期内年净现金流量相等
Kp-投资现值 Bt-年等额收益 Ct-年等额支出 L-残值 in-基准收益率 n-寿命
项目分析期内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等:
Ft-t 年的净现金流量 t-现金流量发生年份
5.内部收益率法
202
'
101'1
01
2
02Q C Q C Q K Q K P a -
-
=
内部收益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
即
6.年值法(AW):用于项目的收和支出皆为已知,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分别计算各比较方案净效益的等额年值,然
后进行比较,以年值较大的方案为优。
公式为: AW=NPV(A/P,i,n)
其中NPV是净现值,(A/P, i,n)是资本回收系数。
7.年费用比较法(AC法):和年值法相似,用于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无法或无需核算时,以计算各方案所耗费
用来进行比较,并以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选优的标准。
年费用比较法就是将各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换算成等额年费用值(年值),并以等额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Act=Ko(A/P,i,n)-KL(A/F,I,n)+c’
Act-年费用 Ko-投资额 KL-残值 c’-等额年费用
8.盈亏平衡分析法
基本公式:B=R-C=P*Q-(F+V*Q+T*Q)
F——固定成本V——单位变动成本P——产品单价 Q——产品销售量 B——利润
R——总营业收入 C——总成本收入 T——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则年产量的盈亏平衡点为:BEP Q=F/(P-V-T)
营业收入的盈亏平衡点为:BEP R=P*F/(P-V-T)
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BEP Y=BEP Q/Q=F/{(P-V-T)*Q} (<75﹪)
9.决策树法:
(1) 画决策树。
决策点用方框表示,机会点用圆圈表示。
概率枝末稍用Δ表示。
(2) 计算各机会点的期望值。
计算时从右向左逆向进行。
(3) 修枝选优,作出决策。
重点计算期望值,期望值=∑各状态枝的损益值*其出现概率
10.FD法(强制确定)计算价值系数
第一步计算功能评价系数=功能得分/总得分
第二步计算功能成本系数=功能成本/总成本
第三步计算功能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
第四步计算目标成本=总目标成本*功能评价系数
第五比
11、平均先进分值法:
步骤:1、确定各功能单元得分和功能评价系数。
功能评价系数=各单元得分/总得分
2、列出各功能单元目前成本并求成本系数。
成本系数=各单元目前成本/总成本
3、求价值系数。
各单元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
4、确定先进单元。
价值系数由高到低,取40%-50%,作为先进单元
5、求出平均先进分值。
平均先进分值=先进单元成本之和/先进单元得分之和
6、求出平均先进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平均现金分值*功能单元得分
7、定出具体改进对象和顺序。
目标成本与当前成本差值即改进幅度。
12.基点法:
步骤:1、确定基点功能单元。
一般题目告诉作为已知。
2、计算基点系数。
基点系数=C0/f0 即基点功能单元的目前成本/功能得分
3、计算无偏差影响的价值系数V’i, V’i=(fi/ci)*基点系数,即(每以功能单元的功能得分/目前成本)*基点系数。
4、计算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CI=fi*(co/f0),即各单元的功能得分*基点系数。
另目标成本=目前成本*无偏差影响价值系数。
13.直线折旧法:这种方法是在设备的折旧期内,平均地分摊设备的价值。
14.年限总额法(年数总和法)
At-设备在最佳使用年限内第t年的折旧额T -设备最佳使用年限 K0-设备的原始价值
0-设备残值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折旧额最终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15.余额递减法
是用固定的折旧率乘以扣除累积折旧额后的设备净值。
同样注意"余额"这个词,就是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基数是设备的"余额"。
这里计算的是折旧额,注意残值不能为零。
折旧率计算公式:
T K
O
/
1—
=
∂
则逐年末设备净值为
t
)
1(∂
-
K每年的折旧额为∂
∂1-t
-1
o)
(
K
16.双倍余额递减法:
这种方法的折旧率是按直线折旧法残值为零时折旧率的两倍计算的。
注意"双倍"不是指余额的双倍,而是按直线折旧法残值为零时折旧率的两倍。
到达一定年限后,再改为直线折旧法进行折旧的计算。
这里的残值为0。
当残值为0,设备最佳使用年限为单数时,改用直线折旧法的年度是T/2+1.5;当为偶数时,改用直线折旧法的年度是T/2+2。
即初始折旧率为直线折旧率的两倍,到达(T/2+1.5)或者(T/2+2)年后,改变折旧率,折旧方法改为直线折旧法,确定折旧率。
直线折旧法的折旧率为 %100o
-o ⨯=
∂TK K 例题:某单位一台设备的原始价值为10万元,最佳使用年限8年,预计残值为零,试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该设备前3年的年折旧额,并指出从第几年开始改为直线折旧法。
分析:利用双倍余额递减法,首先要计算直线折旧法时的折旧率,然后以此折旧率的二倍来作为折旧率进行折旧,到达一定年限后再改为直线折旧。
因此首先计算直线折旧的折旧率,再计算折旧额。
解:由题可知:Ko=10万元 T=8年 O=0
则直线折旧率为 (10-0)/(8*10)*100%=12.5% 则用双倍余额折旧法的折旧率为 2*0.125=25%
因此前三年的折旧额为: 第一年10*25%=2.5万元 第二年(10-2.5)*25%=1.875万元
第三年(7.5-1.875)*25=1.406万元 第四年(5.625-1.406)*25%=1.055 第五年(4.219-1.055)*0.25=0.791 因为本设备的最佳使用年限为8年,为偶数,所以改为直线折旧法的年限为: 8/2+2=6年 即从第6年开始改为直线折旧,总共折旧3年,所以折旧率为1/3。
由上知,第五年后残值为4.219-1.055-0.791=2.373 则折旧额为:第六年 2.373*1/3=0.791 第七年 2.373*1/3=0.791 第八年 2.373*1/3=0.791
17.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计算:
(1)计算公式:
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标准价格 (量差)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 (价差)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用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
更简单的直观的: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2)分析:材料成本差异为正值为不利差异,反之为有利差异,因为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时自然是不利的。
18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和计算: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产品实际工时-产品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 (量差)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 产品实际工时(价差)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最简单公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19 可变制造费用差异的分析和计算:
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产品生产实际工时-产品生产标准工时) ×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 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可变制造费实际分配率-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 ×产品实际工时 可变制造费用=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
直观公式:可变制造费用=实际工时×可变制造费实际分配率-产品生产标准工时×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
20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分析和计算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产品生产实际工时-产品生产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品实际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标准固定制造费
21低劣化数值法计算公式
T=√2K O /入
T-更新周期 Ko-原始价值 入-年低劣化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