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刻“早”字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作文400字

鲁迅的故事作文400字
《鲁迅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大文学家鲁迅的故事。
鲁迅小时候很爱读书。
有一次,他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
鲁迅很难过,他就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以后再也不能迟到。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早早起床,读书学习,再也没有迟到过。
还有一次,鲁迅的父亲生病了,家里没钱买药。
他就每天早早起床去当铺,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去换钱,然后再去药铺给父亲买药。
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很多人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公,这也让他后来立志要为改变社会而努力。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勤奋、有决心的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鲁迅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鲁迅吗?他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
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有一回,他们一起去捉蛐蛐,鲁迅特别认真,不一会儿就捉到了好几只。
可他没有只顾着自己玩,而是把蛐蛐分给了小伙伴们,大家都可开心啦。
鲁迅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爱心,要关心别人,还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努力。
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故事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常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头上课了。
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同学,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悄悄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其次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肯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许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
他每每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连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
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快乐,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肯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连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始终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连续前进。
还有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
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
这个方法同学们很欣赏,大家都仿效起来。
以及有的同学成天只想玩,经常背着老师拉别人一起玩。
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4个字。
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鲁迅读书的故事篇一: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
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
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名人故事100字鲁迅篇二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
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
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名人故事100字鲁迅篇三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
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
有良好习惯的名人故事

有良好习惯的名人故事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有良好习惯的名人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良好习惯的名人故事篇一:鲁迅刻“早”字励志板凳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
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
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
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
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的故事

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的故事(最新版4篇)篇1 目录I.鲁迅刻早字的故事II.故事背景和情节III.故事的教育意义IV.故事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篇1正文一、故事背景和情节鲁迅,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
其中,最广为传颂的是他在课桌上刻下“早”字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鲁迅少年时期,当时他因为迟到而被先生批评,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在课桌上刻下了“早”字。
这个举动让鲁迅成为了当时学校的风云人物,也让他意识到了文字的力量。
二、故事的教育意义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品质和能力。
鲁迅通过刻字的行为,展现了他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这种品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它们。
三、故事在文学史上的影响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作品和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他的故事被广泛传播,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素材。
篇2 目录I.鲁迅刻早字的故事II.故事背景III.刻字的原因IV.故事的影响篇2正文一、故事背景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出生于1881年,成长于一个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家庭中。
1901年,鲁迅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二、刻字的原因1913年,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在上海担任了几个不同的教育职位。
在这期间,他开始致力于文学创作,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然而,由于与同事的关系不和,鲁迅在1926年离开了上海,回到了故乡。
三、故事的影响在鲁迅离开上海之前,他在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
这个举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些人认为这是鲁迅的独特个性和独立精神的体现,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的象征。
篇3 目录I.鲁迅刻早字的故事II.故事背景III.刻早字的意义IV.故事的影响篇3正文一、鲁迅刻早字的故事鲁迅,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名字和作品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
鲁迅读书的故事

篇一:鲁迅勤奋读书的故事鲁迅勤奋读书的故事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鲁迅先生小时候因为有一次上学迟到,结果被老师处罚了。
知耻而后勇,他感到很惭愧,就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
应该是表示强调的意思,怕自己还迟到吧。
另外,现在像鲁迅先生小时候这样的孩子是越来越少了。
还是那句话,知耻而后勇。
可是现在的孩子,别说孩子了,成人能做到这句话的又有几个呢?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
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篇二:鲁迅读书的故事鲁迅的脑子,就是万有文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除了他有非凡的记忆力之外,就是他的勇于学习,好学不倦,以及十分注意读书方法。
鲁迅先生聚精会神地工作。
为了如此,他的工作时间总是在深夜。
有一天,差不多是深秋,天快暗了,他还在那里拿着笔写不完地写啊写啊!夫人许广平打算劝他休息一下,双手放在他的肩上,那晓得他却满脸的不高兴。
本来,许广平那时是很孩子气,满心好意,遇到这么一来,真感觉到气也透不过来地难过。
稍后,他给夫人解释:“写开东西的时候,什么旁的事情是顾不到的,这时最好不理他,甚至吃饭也是多余的事。
”鲁迅的工作态度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
他亲手校对书稿时,每行的高低,每字的大小、偏正,全页的位置,他都一眼看出,严加改正,不惜再三变更,直到满意为止。
至于字句的正误,那就更不必说了。
所以,校稿时,也许使人觉得厌烦,但等到书一出版,是没有不满意的,没有不博得良好信誉的。
《鲁迅刻早字的故事》读书笔记600字

《鲁迅刻早字的故事》读书笔记600字
今天,我看了《鲁迅刻早字的故事》,知道了鲁迅祖父因科场案被捕,父亲又病重,家里越来越穷,他不得不经常先去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再去药铺买药给爸爸吃。
有一次,因为起床迟了,他到校后发现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说:“你都是几岁的人了,还迟到,太不像话了!”听了老师这番话,鲁迅不但没有为自己狡辩,反而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
从此,鲁迅起早贪黑,早晨早早起来买药,晚上常常看书到黑夜。
鲁迅一生都很珍惜时间,他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如果你愿意挤,总是有的。
”还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我说时间就是生命!”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妈妈常常对我说,同样上课的时间是40分钟,为什么有的人学得好,有的人学得不好呢?就是有人上课开小差,有人认真学,所以有人成绩好有人成绩不好。
听了鲁迅的故事后,我知道了合理安排时间也是节约时间的一种方法。
妈妈经常教我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回来家后首先复习今天学的内容,然后做作业,接着检查作业,再预习第二天的功课,最后才能看其他课外书或者玩一会儿。
认真干一件事也是节约时间的一种方法。
在做一件事情
的时候就好好干,不要想其他事,这样你就分心了,做错了又花时间改正,这样就是浪费时间啊,不是有一句话叫一心不能二用么。
我们要学习鲁迅珍惜时间,世界上很多名人都是从小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鲁迅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我也要在心里刻一个“早”字,从此珍惜时间,认真干好每件事,不偷懒,长大实现自己的理想!。
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的故事(一)

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的故事(一)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故事开端•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
•少年时代,鲁迅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和特立独行的个性。
发现刻字•在某天的早晨,一位老教师发现了教室里的一张刻满字的课桌。
•这位老教师是鲁迅的语文老师,他对这个刻字现象很感兴趣,决定调查一番。
调查过程•老教师找到了课桌上刻的字,发现是鲁迅的名字和一些早晨的字样。
•老教师顺藤摸瓜,开始询问同学们是否见过鲁迅在刻字。
•同学们的回答纷纷不一,有的称赞鲁迅的聪明才智,有的认为这是叛逆行为。
探索真相•老教师召集了班级全体同学,向他们讲述了发现的事情。
•老教师希望能从鲁迅身上找到答案,他决定与鲁迅单独谈话。
鲁迅的解释•鲁迅对老教师解释说,他是出于对朝气蓬勃的早晨的喜欢而在课桌上刻字。
•鲁迅说,早晨的阳光给他带来希望和力量,他希望通过刻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忱。
教师的理解•老教师被鲁迅的回答所打动,他理解了鲁迅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老教师决定支持鲁迅,并向他提供更多的机会展示才华。
结局•鲁迅逐渐成长为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后世。
•他的独特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的刻字行为被认为是他勇敢追求自由和正义的象征。
结语: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这个故事,展现了鲁迅少年时期独特个性与对生活的热爱。
这一小小的行为给了他机会,也预示了他未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人。
鲁迅的影响•鲁迅的刻字行为不仅展现了他对早晨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这种个性和思想的张扬,对鲁迅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他的笔触犀利而深刻,敏锐地揭示了现实的丑恶和不公。
诗人的灵感•鲁迅刻字的行为也启发了许多后来的诗人和作家。
•他们看到了鲁迅不畏权威,大胆表达自我,勇敢探索新领域的精神。
•鲁迅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之源,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出自由和正义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着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
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
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
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
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
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
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着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