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和分布导学案(打印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导学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气温的含义及测量方法。
2、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能够绘制气温曲线图。
3、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的分布规律。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2)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难点(1)理解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2)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三、知识梳理(一)气温的概念1、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
2、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的仪器放置在百叶箱中,百叶箱离地面 15 米。
(二)气温的观测1、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 8 时、14 时、20 时、2 时。
2、把四次观测的气温值相加,除以 4,就得到了日平均气温。
(三)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2、气温的年变化(1)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7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1 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 8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2 月。
(2)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1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7 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 2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8 月。
(3)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四)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1)定义: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温线。
(2)特点①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四、课堂探究1、观察课本上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1)一天中最高气温大约出现在什么时间?(2)一天中最低气温大约出现在什么时间?(3)计算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气温(℃) 10 15 22 13该地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是()A、15℃和12℃B、13℃和10℃C、10℃和15℃D、22℃和10℃2.小华测量气温的仪器一定是 ( )A、温度计B、湿度计C、百叶箱D、气压计3.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的海拔为2158米,当其山麓地带海拔为358米的黄地温度为10℃时,黄岗山的温度为()A、10℃B、-0.8℃C、-10.8℃D、10.8℃4.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A、中午12点B、子夜C、午后2点D日出前后5.我国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比较大的是()A、气温年差大B、气温日较差C、日平均气温D、年平均气温6.下列关于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越高,气温越高B、距海越远,气温越高C、经度越大,气温越低D、海拔越高,气温越低7.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8.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约为()A、600米B、3666米C、200米D、2000米9.实际上,地球表面气温的分布同纬度并不完全一致。
主要原因是 ( )A、各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不一样的B、地表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放热的情况不同C、地势高低的影响D、现代工业的发展10.一年之中,在我们北半球大陆上,气温最高的月份一般出现在()A、1月B、6月C、7月D、8月二. 图表综合题1、读夏季等温线图(图3-3和图3-4),判断后回答下列问题:夏季等温线图一(图3-3)夏季等温线图二(图3-4)(1)读等温线图时,等温线的疏密说明了什么?(2)图3-3 中A、B两地处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为什么?(3)图3-4中A点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如果当地气温受海拔影响,可推断A点是什么?(4)A点的气温在________℃以下;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________℃。
(5)B处的气温差别比C处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doc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联系实际,切实感受气温的概念2、读图,并联系实际,说出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学习重难点:气温的变化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二、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53、54页,关注下列关键词气温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2、根据导学案带着问题再次看书标注重点。
(1)气温通过读图3. 10,读出气温的表示单位、4个观测时间及相应温度。
日平均气温计算月平均气温计算年平均气温计算(2)气温的口变化与年变化通过读图3. 11,说出每天的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并计算气温日较差。
通过读图3. 12,以北半球为例,说出陆地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儿月份,对比海洋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
想一想,南半球和北半球有什么区别?日变化年变化北半球南半球最高午后 _ 陆地月陆地1月与C曰3/皿左右海洋月海洋2月最低前后陆地月陆地7月七:曰~1/皿海洋月海洋8月计算:气温年较差。
讨论分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吋,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____ 。
一年中,在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在7月和1月;海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在8月和2月。
一年内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__ 。
三、合作探究1、完成课木P54页活动1。
2、读甲、乙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最热月是______ 月;最冷月是_____ 月。
(2)乙地最热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最冷月是 ____ 月。
(3)甲、乙两地,__________ 地在北半球; ______ 地在南半球。
气温CC) 气温('(:)展示:A、B、C、D三地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气温变化有什么特点?位于哪个温度带?(2)B、C二地的气温曲线有什么特点?位于哪个半球?(3)D地气温与B、C有什么不冋?位于哪个半球?四、课堂小结测定:「日变化:最高出现在________ ,最低出现在________气温*<气温变化1 厂陆地:最高_月,最低_月L I年变化(北半球qI海洋:最高月,最低_月五、达标反馈气滋/t3、A B1、上元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得学校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 C、16o C、14o C、4O Co(1)上元中学该日的最高气温最冇可能是( )A. 14° CB. 16° CC. 17° CD. 10° C(2)该口平均气温是( )A. 10° CB. 14° CC. 16° CD. 8° C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 A.气温的年较差大 B.气温的年较差小C.气温的H较差大 D.气温的H较差小第^章课型:三、学习H一、二、1、2、(1)当等温线呈封W性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那么这里是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导学案

C.七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地区D.地球上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冰洋
7.读四个地点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和A地月平均气温表,思考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中的气温数据,在图A中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
2)图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
3)图中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
4)图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
5)图中各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小的地方是________;6)图中各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________摄氏度。
气温气温变化
记一记
气温分气温日变化,最高温在__________,最低温在
__________。
气温年变化,陆地最高温在_____月,最低温在_____
垂直分布:每上升________米。
气温下降________ºC。
水平分布: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___,反之,则___。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导学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备课人:李白玉 郝官九年一贯制学校导学案 初一地理章节名称: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学习目标:1.认识等温线图,了解等温线图的特点。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3.阅读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探究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4.养成读图、析图、利用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预习案(自主学习)一、 教材助读---归纳总结 串联整合 1.通常用___ 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 ______相等。
3.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 中心,反过来,就是 中心。
4.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 气温__________ 。
5.等温线大致沿 方向延伸,说明 方向存在差异。
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以归纳出,气温大致从低纬向高纬 。
7.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 。
探究案(小组合作学习)Ⅰ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识图分析 结合教材3.17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何特点?探究点二:认识1月和7月世界气温的分布差异环节一: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环节二: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环节三: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探究点三:气温的垂直分布 我这里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8.8℃,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应该是多少呢?Ⅱ我的知识网络图----归纳总结、串联整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训练案(知识应用)Ⅲ 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1.按照一般规律,下列地点中温度最高的是( ) A.10°S B.45°S C.30°N D.60°N2.关于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B.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C.等温线呈封闭形状,表示这里一定是高温中心D.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3.关于气温变化与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3.2.1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1.D 2.C
【分析】1.由图中天气预报可知,5日是大雨天气,6日是雷阵雨天气,7日是阴天,8日是多云天气,故选D。
2.从图中的横坐标可以看出,这几天中,最高气温是出现在8日,气温是26℃,5日的气温最低,故选C。
3.B 4.C
【解析】3.由图可以看出,酒泉当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约39℃,日出前后的气温最低,故选B。
8.由上题可知,C图为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表中所示该地的最热月是7月,最冷月是1月,该地位于北半球的陆地。结合所给答案B、C、D错误,A正确。故选A。
9.(1) 14 日出前后
(2) 7 1 8 2 1 7 2 8
3.气温年变化
读图可知: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____月最高,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月最高,____月最低。南半球与北半球____。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____。
4.根据某地气温资料,绘出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课堂检测】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某校气象小组的观测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计算图中日平均气温:。
二、气温的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米处的气温,观测气温的仪器主要放置在中。
三、气温的变化
1.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称为气温,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2.气温的日变化
读“气温日变化图”,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
6.B
【详解】由于海陆性质差异大,陆地吸热、放热快,海洋吸热、放热慢,因此海洋地区气温日较差小,特别是阴天时气温的日较差应最小,故同纬度四个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B,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布置作业】1.练习册P32例题、选择题1、2、4、52、复习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教
学
后
记
气温年较差是________。
1、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月,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月,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月。
2、一年内,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东田中学初一年地理导学案
课题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笔人
刘志民
上课时间
2013.11.20上午
教学
目标
1.了解基本概念: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变化、气温年较差。
2.了解日平均气温的观测及计算。
3.读图知道并理解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分别出现的时刻,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最高与最低气温分别出现的月份。
(合作学习)P53——P54阅读材料:
一.气温:是指_______的温度。
二、气温的日变化:以_____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
(活动1)读课本P53页图3.11,写出:最高气温是________,出现在______时;最低气温是________,出现在______时。气温日较差是________。
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
(质疑:一天中最高气温为什么不出现在12时?)
2、一天内,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3.2.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3.2.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学习目标】1.掌握等温线的判读方法,学会阅读等温线图。
2.解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自学导航】气温的变化(阅读课本P55-57)【自主探究任务】一.判读等温线图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图来表示。
1.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2.通常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3.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解析气温差异的大小。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
4.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反过来,就是。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图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设计年平均气温图,解析图中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范围大致是(特殊纬线)之间,年平均气温低于-10℃的范围大致是(特殊纬线)以内。
(2)从赤道到两极,气温逐渐,变化的原因是。
由此可以得出规律1: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
(因素)(3)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弯曲或平直),原因是。
2.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图和读世界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图(1)在南、北半球中半球气温高,理由是。
(2)北半球同纬度的地区,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读世界7月平均气温图(1)在南、北半球中半球气温高,理由是。
(2)北半球同纬度的地区,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由此得出规律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因素)拓展实验:看图解析为什么同纬度陆地与海洋相比,夏季陆地的气温高,冬季则相反?3.规律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的变化
【学习目标】
1、记住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等概念。
2、读气温曲线图,能说出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3、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学习重点】:
1、气温变化的规律。
2、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由学生交流天气情况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气温的日变化
1、阅读P54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完成下列要求:
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次,一般是在时、时、时、时观测。
2、读P53图3.10,填出不同时段的气温:8点时是℃,14点时是℃,20点时是℃,2
点时是℃,根据图右边的文字内容,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3、根据日平均气温的方法,请你说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4、读P53的第二段,气温的日变化是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的年变化是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5、读图3.11及上边的文字,该地的日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日较差约℃。
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是: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学习任务二:气温的年变化
6、读图 3.12及上边的文字,该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年较差约℃。
7、读图3.12上边的文字,完成下表:
气气温的年变化规律是(北半球):
在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在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气温出现在月。
南半球相反。
8、把教材P54活动1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绘制完整。
9、把教材P54活动2的内容完成。
三、课堂检测
1、一年当中,某地最高月平均气温是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是7月,则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 B.北半球海洋 C.南半球陆地 D.南半球海洋
2、某地一天中测得的气温如下表,该地的平均气温是()
A、10℃
B、11℃
C、12℃
D、13℃
3、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日出前后、正午前后
C、中午12点、清晨1点
D、午后2点、日出前后
4、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说明当地的气温特点()
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平均气温高
D、
气温年平均气温低
5、读右图完成下列内容
(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3)气温年较差为℃;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夏,季节变
化,年较差(大或小)。
6、根据下表给出的某地各月平均气温值,绘制一幅气温变化曲线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7.6 9.5 12.6 16.1 18.9 19.6 19.7 19.1 17.5 15.0 11.3 7.9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五、作业
1、填充图册31页1、
2、3题。
*2、绩优学案42页-43页“达标检测”。
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气温最低的月份陆地
海洋时刻8点14点20点2点气温7℃18℃15℃4℃
气温的分布
【学习目标】
1、记住等温线、高温中心、低温中心等概念。
2、记住气温的三个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3、会计算关于气温垂直变化的有关习题。
【学习重点】:
1、气温的三个分布规律。
2、计算关于气温垂直变化的有关习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显示复习题,学生完成后引入。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气温的水平分布(25')
1、阅读P55,图3.16及其上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要求
⑴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⑵当等温线呈封闭状态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高,表示这里是。
⑶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
⑷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相等或不等)。
2、阅读P56,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
3、阅读P57,图3.19“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和图3.20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完成:
⑴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是。
⑵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 月等温线比较;7月等温线比较。
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的等温线(稀疏或密集)。
⑶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⑷北半球同纬度地区,1月陆地气温,海洋气温;7月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学习任务二:气温的垂直分布(10')
4、阅读P56,图3.18“气温的垂直变化”
在山地或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5、你能计算出山顶的气温吗?写出解题过程。
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
水平分布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
纬度因素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海陆因素
垂直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___。
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地形因素三、课堂检测
1.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2.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低
D.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3.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4.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
A.30℃
B.18℃
C.20℃
D.25℃
5. 在同一时刻测得A处气温是20℃,B处气温是38℃,则A、B的相对高度是()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6.下列关于等温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
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D.等温线互相平行
8.读夏季等温线图,判断后回答下列问题。
A、B两地处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五、作业
1.填充图册32页-33页4、5、6题; *
2.绩优学案45页-46页“达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