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化学试卷A及答案讲诉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历年真题答案详解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历年真题答案详解
-1
O
1.2 3.0 7.7
六、合成题:用指定试剂、原料(无机试剂、有机溶剂、催化剂任选)合成下面各化合物 (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1.由苯和丙酸合成 TM(4-丙基-3-氯苯磺酸) 。 解:
COCH2CH3 CH 3CH 2COCl AlCl 3 Zn/Hg HCl
CH2CH2CH3
CH2CH2CH3 H 2SO4 SO 3H
护师考试历年真题自考英语二历年真题二级建造师历年真题广州市考历年真题湖南选调生历年真题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注册会计师历年真题二建历年真题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考研英语历年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历年真题答案详解
有机化学答案:
有机化学答案:
-1
有机化学答案:
1710cm-1 2.1
O CH3
2.6
O CH3
4.7
3.2
O CH3
3.2
2.化合物 A 的分子式为 C5 H11Br,与 NaOH 溶液共热后产生化合物 B(C5 H12 O) ,B 具有 旋光性,能与钠作用放出氢气,与浓硫酸共热生成 C(C5 H10 ) ,C 经臭氧化和在还原剂存在 下水解,生成丙酮和乙醛。写出 A、B 和 C 的构造式。 解: A 的不饱和度为零。C 臭氧化的结果表明的是双键的结构;由于 B 有旋光性,OH 或 Br 的位置就可确定在仲碳上。
K2Cr 2O7 H2SO4
CH3CHO
Br 2/CCl4
OH-/
CH3CH=CHCHO
TM
5.以乙醇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己二酸。 解:乙醇脱水变为乙烯,而后加 Br2 转变为 1,2-二溴乙烷,再与两分子的丙二酸酯取代、 脱羧即得产物。
CH3CH2OH
H+/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466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466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12.电镀时,被镀的物件作为_________极;作为金属镀层的金属为________极,并发生________________反应;电镀液中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每小题2分,共10分)
1.Hg(NO3)2(aq) + KOH(aq)
(A) 30.92 kJ·mol1(B) -30.92 kJ·mol1
(C) -27×30.92 kJ·mol1(D) -54×30.92 kJ·mol1
13.在CuZn原电池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保持两个半电池中的电荷平衡
(B)盐桥为原电池构成一个闭合回路,使两电极反应能继续进行
(C) H2O(D) 2 mol·L1NaNO3水溶液
25.缓冲溶液的pH最主要是由下列哪一个因素决定的…………………………………()
(A)共轭对的平衡常数(B)共轭对双方的浓度比
(C)溶液的温度(D)共轭对双方总浓度
2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有多种离子的溶液中,能形成溶度积小的沉淀者一定先沉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2分)
1.在298 K时,其pOH值小于7的溶液是………………………………………………()
(A) 0.1 mol·L1NH4Cl
(B) 0.1 mol·L1HAc和0.1 mol·L1NaAc
(C) 0.1 mol·L1AgNO3
(D) 0.1 mol·L1NaHCO3
2.已知E(Ti+/Ti) =-0.34 V,E(Ti3+/Ti) = 0.72 V,则E(Ti3+/Ti+)为………………()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第一章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习题解1.(1)电离能比较:Be>Mg>Ca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第一电离能逐渐变小。

(2)电离能比较:B<Be<C<O<N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但N是电子半充满结构,最外层电子较难失去,故第一电离能较大。

2. 3, 4, 2.3.1s22s22p63s23p64s1, 4, IA, s4.5.Mg :1s22s22p63s2Si: 1s22s22p63s23p2 K: 1s22s22p63s23p64s1Cu:1s22s22p63s23p63d104s1Ge: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分别属于第三周期、第二主族、s区,第三周期、第四主族、p区,第四周期,第一主族,s区,第四周期,第一副族,ds区,第四周期、第四主族、p区。

6.SiH4: sp3等性杂化,Si外层的四个电子轨道形成四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H结合。

HgCl2: sp杂化,Hg外层两个电子轨道形成两个sp轨道,分别于Cl 结合。

CO2: sp杂化,C外层2个电子轨道,形成两个sp轨道,分别与O结合。

BF3:sp2杂化,B外层三个电子轨道形成三个sp2轨道,分别与F结合。

7.分别为:SbH3, 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形; BeH2, sp等性杂化、直线型; BI3, sp2杂化、平面三角形; SiCl4, sp3杂化、正四面体; NH4+, sp3杂化、正四面体; NH3, 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 H2Te, sp3不等性杂化、V型; CH3Cl, sp3不等性杂化、四面体型; CS2, sp杂化、直线型。

8. 液态水:氢键、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氨水:氢键、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酒精水溶液:氢键、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碘的四氯化碳溶液:色散力、液态苯:色散力9. 由于水中分子间存在氢键,故熔沸点较高,这一系列物质均为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色散力增大,熔沸点逐渐增大。

分析化学试卷 05A卷 华工

分析化学试卷 05A卷 华工

(A)
பைடு நூலகம்
(C)
H
H
2
2
PO
PO
4
4


HPO
HPO
2
4
2
4
7. 以 0.1000 molL-1NaOH 滴定 20 mL 0.1000 molL-1 某弱酸 HA(pKa=6.00)溶液,则滴定 至化学计量点的 pH 值为:
(A)8.00
(B)9.00
8. 用 EDTA 滴定 Bi3+时,可用于掩蔽 Fe3+的掩蔽剂是:
2. 已知某溶液 pOH 为 0.076,则 OH-活度 OH 等于:
(A)0.8 molL-1
4
14
(B)0.84 molL-1 (C)0. 839 molL-1
3. 为了使采集的试样具有代表性,正确的做法是: (A)应集中在某一部位取样 (B)应分别在各部位取样后混合 (C)对某产品生产排放废水监测,应在厂总废水池中取样 (B)大体积液体应从底部取样
(A)三乙醇胺
(B)KCN
9. EDTA 滴定中,金属离子指示剂的选择应符合的条件有: (A)在任何 pH 下,指示剂的游离色(In)要与配合色(MIn)不同 (B)K(MY)>K(MIn) (C)滴定的 pH 与指示剂变色的 pH 相同 (D)K(MY)<K(MIn)
10. KMnO4 氧化 Cl-的速率很慢,但是当溶液中同时存在有 Fe3+时,反应速率则会加快,这 是因为发生了:
4. 今有 0.400 molL-1 HCl 溶液 1 L,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 0.500 molL-1 溶液,需加入 1.00
molL-1 HCl:
(A)200.0 mL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有机化学期末复习二、填空题(33points, 1.5 points for each case). 例如: 1CH 3kMNO43+( )PCl 3( )H 2,Pd-BaSO 4NS( )OH -2CH 3CCH 2BrMg/干醚HCl (dry)OH OHO H 2OO( )( )( )①②3OH(1). H SO ,∆(2). KMnO 4, H+))(41) O 32) Zn/H 2O- )5NH 3/P a Br 2/NaOHH +△△..O 2;V 2O 5 C 。

450( ( )( )( )P463 (四) 完成下列反应(1)、(2)、(3)、(7)、(8):括号中为各小题所要求填充的内容。

(1)C O CO ONH +COOHCON 4(2) H 2OCH 2OHCH 2N(2) HOCH 2CH 2CH 2COOH25∆OOHOCH 2CH 2CH 2CH 2OH(3)CH 2=C COOHCH 3323CH 2=CCOClCH 3CH 2=C COOCH 2CF 3CH 3(7)C NH CO O22COOHNH 2(8)COOHCHOCOClH , Pd-BaSO 3P509,15.15 写出下列季铵碱受热分解时,生成的主要烯烃结构。

P522,15.23 完成下列反应式。

P527,(八) 写出下列反应的最终产物:(1) CH 2ClNaCNLiAlH 4(CH 3CO)2O(CH 2CH 2NHCOCH3)(2)NO Fe, HCl22NO (CH 3)2N )(3)CH 3(CH 2)2CH=CH HBr ROORCN Na CO OH 2O, HO -( CH 3(CH 2)2CH 2CH 2NH 2 )(4)O322N(CH 3)2O)P616,20.2 写出下列反应式中(A )~ (H)的构造式。

三、选择题(反应快慢,鉴别试剂,物质的稳定性,能否发生某种反应等) 例如:P404,11.8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可以进行自身的羟醛缩合。

华南理工本科物理化学80学时试卷A及参考答案

华南理工本科物理化学80学时试卷A及参考答案

D. ( U/ nB)T,p,nB
6. 298K 时 A 和 B 两种气体在某一溶剂中溶解的享利系数分别为 kA 和 kB,且知 kA>kB,则
当 A 和 B 压力相同时,在该溶剂中所溶解的量是( )
A. A 的量大于 B 的量
B. A 的量小于 B 的量
C. A 的量等于 B 的量
C. A 的量与 B 的量无法比较

》试卷第 2 页 共 7 页
多分子层)吸附。
5 .对 于反 应 A2+B2 k1 A2B2( 慢 ) , A2B2 k2 2AB( 快) ,中 间物 的 浓 度 可用
______________( 稳 态 近 似 法 , 平 衡 态 近 似 法 ) 处 理 得 到 , 反 应 速 率 AB=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计算 25 ℃时乙醇浓度为 0.1mol·dm-3 的表面吸附量。 (8 分)
7.已知反应 NO2(g) =NO(g) + (1/2)O2(g) 以 NO2 的消耗速率表示的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 的关系为
ln(k/dm3·mol-1·s-1)=-12884K/T +20.2664 (1) (1) 试求反应的级数,活化能 Ea 及指前因子 A。
6. 对于连串反应,若中间物为主产物,为得到较多的主产物,应采取的手段是控制 ____________(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
三. 计算题(7 题,共 64 分)
1. 1mol 理想气体从 300K ,100kPa 下恒压加热到 600K,求此过程的 Q、W、U、H、 S、G。已知此理想气体 300K 时的 Sm=150.0J·K-1·mol-1,cp,m=30.00 J·K-1·mol-1。 (10 分)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答案

2002 ~ 2003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有机化学》( A 或 B 卷共页)(考试时间:年月日)(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构造式(本大题10 小题, 每小题 1 分,共10 分)2,3,5- 三甲基-4- 丙基庚烷3- (2- 甲基丙基)-4- 己烯-1- 炔(2S ,3S )-2,3- 戊二醇( E )-6- 氯-4- 己烯-2- 醇4- 甲基螺[2.4] 庚烷CH 3 OC(CH 3 ) 3(7) (E)-3- 乙基-1,3- 己二烯(8) 2,6- 二甲基苄醇(9 )α- 硝基萘(10 )3- 甲基环己烯(二)基本概念题(本大题 6 小题, 共10 分)( 1 )写出下列化合物最稳定的构象式:(本小题 2 分)( 2 )请写出下列化合物一次硝化的主要产物(用箭头表示)(本小题 2 分)( 3 )下列化合物哪些有旋光性:( B 、 D )(本小题 2 分)( 4 )下列反应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给出正确答案:(本小题 2 分)( 5 )判断下列化合物、离子那个具有芳香性:( C )(本小题 1 分)( 6 )在亲核取代反应中,下列哪个实验现象属于S N 1 机理:( C )(本小题 1 分)( A )产物构型完全转化( B )反应只有一步( C )有重排产物( D )亲核试剂亲核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三)理化性质比较题(本大题 5 小题,共10 分)(1) (本小题 2 分)比较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 D )> ( B )> ( C )> ( A )( 2 )(本小题 2 分)比较下列化合物沸点的高低:( B )> ( C )> ( D )> ( A )( A )乙醚( B )正丁醇( C )仲丁醇( D )叔丁醇( 3 )(本小题 2 分)比较下列芳香化合物一次硝化反应的活性大小:( A )> ( D )> ( B )> ( C )( 4 )(本小题 2 分)比较下列离去基团离去能力的大小:( C )> ( B )> ( A )> ( D )( 5 )(本小题 2 分)以 C 2 和 C 3 的σ键为轴旋转,用Newman 投影式表示正丁烷的邻位交叉式和对位交叉式构象,并比较他们的稳定性。

华南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试题A卷

华南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试题A卷

C .ZnOD . AgNO 37.有A 、B 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 溶液用1.0cm 吸收池,B 溶液用2.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A . A 是B 的1/2; B. A 等于B ;C . B 是A 的4倍; D. B 是A 的1/28. 液液萃取分离中,同一物质的分配系数K D 与分配比D 的数值不同,这是因为该物质在两相中的A . 浓度不同; B. 溶解度不同; C . 化合能力不同; D. 存在形式不同9.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A.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10.电位滴定是以测量电位的变化情况为基础,下列因素影响最大的是:A. 参比电极;B. 液接电位;C. 不对称电位;D. 被测离子活度 11. 若分光光度计的仪器测量误差ΔT =0.5%,在T =50%时,由测量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为:A .1.0%B .1.4%C .1.8%D .2.2% 12. 示差分光光度法与普通分光光度法的不同之处是:A. 选择的测定波长不同;B. 使用的光程不同C. 参比溶液不同;D. 标准溶液不同13.摩尔法测定Cl -,所用标准溶液、滴定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分别是:A .NH 4 SCN ,酸性,K 2CrO 4B .AgNO 3,中性弱碱性,K 2CrO 4C . AgNO 3,中性弱酸性,K 2CrO 4D . NH 4 SCN ,碱性,K 2Cr 2O 714.用浓度为C 的EDTA 滴定金属离子M ,为满足滴定要求(误差≤0.2%),)H (Y lg α应满足的关系是:A. 9)MY (K )H (Y -≤αB. 6)MY (lg ≥αC.6C lg )MY (K lg lg )H (Y -+≥α《 分析化学 》试卷第 3 页 共 10 页D.6C lg )MY (K lg lg )H (Y -+≤α15.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A .0.09VB .0.18VC .0.27VD .0.35V16. 在草酸溶液中,H 2C 2O 4的分布系数计算式是:A .22112[H ][H ][H ]Ka Ka Ka +++++ B. 2112[H ][H ][H ]Ka Ka Ka +++++ C .12112[H ][H ][H ]Ka Ka Ka Ka +++++ D. 122112Ka [H ][H ]Ka Ka Ka Ka ++++17.BaSO 4沉淀在0.1mol ⋅L -1K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其合理的解释是:A 酸效应;B 盐效应;C 配位效应;D 形成过饱和溶液 18.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A. Ka=K HIn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等当点完全符合;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的PH 突跃范围之内;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完全落在滴定的PH 突跃范围之内; 19.气相色谱分析中,理论塔板高度与载气线速u 之间的关系为:A .随u 的增大而增大B .随u 的增大而出现一个最大值C .随u 的增大而减小D .随u 的增大而出现一个最小值 20.描述色谱柱总分离效能的指标是:A. 理论塔板数 ;B. 理论塔高度;C. 相对保留值;D. 分离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为了提高分光光度法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必须从以下三方面选择和控制适当的吸光度测量条件:(1)入射光波长;(2)参比溶液;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按题目中给出的字母A、B、C、D,您认为哪一个是正确的,请写在指定的表格内)(每题1.5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i,mi, si)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 2, 1, -1, -1/2;(B) 0, 0, 0,1/2 (C) 3, 1, 2, 1/2;(D)2, 1, 0, 02.若将N原子的基电子组态写成1s22s22px 2py1违背了下列的哪一条?(A) Pauli 原理;(B) Hund规则;(C)能量最低原理;(D) Bohr理论。

3.在以下四种电子组态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哪一个?(A) ns2np6;(B) ns2np5;(C) ns2np4;(D) ns2np3。

4. 下列哪种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作用?(A)HF; (B)Al;(C)KF; (D)SiO2;5. 石墨中,下列哪种结合力是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A)共价键; (B)范德华力(C)离子键; (D)金属键;6.下列哪一种物质中存在氢键作用?(A)H2Se; (B)C2H5OH(C)HCl; (D) C6H6 ;7.当0.20mol·L-1HA(K=1.0×10-5)处于平衡状态时,其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A) H+(B)OH-(C) A-(D)HA8.反应:NO(g)+CO(g)12N2(g)+CO2(g)的 r H= -374kJ·mol-1,为提高NO 和CO转化率,常采取的措施是(A)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 (D)高温、低压9 下列物质中,属于配合物的是(A) KAl(SO4)2·12H2O (B) K4[Fe(CN)6](C) KCr(SO4)2·12H2O (D) NH4Fe(SO4)2·12H2O10 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是(A) NF3 (B) BCl3(C) AsH3 (D) PCl311、下列分子中,偶极矩最大的是(A) HCl (B) H2(C) HF (D) CO212 下列物质,熔点及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 He>Ne>Ar (B) HF>HCl>HBr(C) CH4<SiH4<GeH4(D) H2O<H2S<H2Se13. 已知H3PO4的Ka1 = 7.52⨯10-3, Ka2= 6.23⨯10-8, Ka2= 2.2⨯10-13, 若要配制pH值为7.8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是:(A)H3PO4和 NaH2PO4; (B)NaH2PO4和 Na2HPO4(C)Na3PO4和 Na2HPO4(D)H3PO4和 Na3PO4;14. 已知EӨFe 3+/Fe2+ = 0.771V, EӨCu2+/Cu= 0.342V, 则反应Cu2++2Fe2+ = Cu + 2Fe3+在标准状态下自发进行的方向是:(A)正向进行; (B)逆向进行(C)达到平衡(D)不能确定15. 下列能源中属于清洁能源的是(A)太阳能(B)汽油(C) 天然气(D)煤16. 在下列各种晶体中,含有简单的独立分子的晶体是下列的哪一种?(A) 原子晶体 (B) 离子晶体(C) 分子晶体 (D) 金属晶体17.处理含氰的废水,最合理的水质处理方法是(A)离子交换法 (B) 中和法(C)混凝法(D)氧化还原法18. 1953年日本水俣病事件是由于以下哪种化学品污染水体造成的?(A) 甲基汞 (B) 镉(C) 多氯联苯 (D) 甲基异氰酸酯19. 以下属于轻质合金的是:(A) 铝锂合金 (B) 镍钢合金(C) 钨钴合金 (D) 碳化钛基类20. 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CH—CH=CH—CH=CH—…)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

2000年诺贝尔(Nobel)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

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A)聚乙烯(B)聚丁二烯(C)聚苯乙烯(D)聚乙炔二、填空题(本大题分9小题,每空一分,共20分)1.(3分)表示原子轨道的特征,应该用个量子数,表示电子运动的状态,应该用个量子数,而表示电子能级应该用个量子数。

2. (3分)金属晶体中,晶格结点上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原子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分子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

3. (1分)已知:K⊙sp {PbI2}=7.1×10-9,则室温下PbI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4.(2分)石墨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原因是,石墨片层间容易滑动的原因是。

5. (1分)某溶液中含有0.1mol/L HAc和0.1mol/LNaAc,该溶液的PH值为。

(HAc的K⊙a=1.75×10-5)6.(2分)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1);(2) 。

7. (4分)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其核外电子分布式为。

所在周期为,所在族为,所在分区为。

8. (3分)已知氢-氧燃料电池,正负极均采用多孔碳电极,电解质为KOH,则正极反应为;负极反应为;电池符号为。

9.(1分)已知[Cu(CN)4]2-为平面正方形构型,推断其杂化方式为。

三、判断题(答案请填入下列表格中,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

共10分)2.因为s 轨道的形状是以原点为中心的球面,所以s 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一圆周。

3.在不等性sp 3杂化过程中,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不同。

4.氯化氢(HCl )溶于水后产生H +和Cl -,所以氯化氢分子是由离子键形成。

5.某一给定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不变,则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或浓度分别为定值。

6.MgCO 3的溶度积Ksp=6.82×10-6,这意味着所有含有MgCO 3的溶液中,C(Mg 2+)=C(CO32-),而且[Mg 2+]•[ CO32-]=6.82×10-6。

7.酸雨是指pH 值小于7呈酸性的雨水。

8.原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9.已知反应NO(g)+CO(g)=1/2N 2(g)+CO 2(g)的Δr H m (298.5K)=-373.2KJ/mol,要有利于取得有毒气体NO 和CO 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反应温度。

10. 当二氧化硅晶体融化时需要克服色散力。

四、问答题(每题4分,共5小题20分)1. 按第一电离能大小排列下列元素,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①Be 、Mg 、Ca ②Be 、B 、C 、N 、O2. 氧族氢化物的沸点如下:H 2O (100 ︒C ),H 2S (-61 ︒C ),H 2Se (-41 ︒C ),H 2Te (-2 ︒C );请对此沸点顺序做出合理的解释3. 合成NH 3的反应如下:1mr 322mol 2KJ .92H )g (NH 2)g (H 3)g (N -θ⋅-=∆=+;,为了提高H 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 臭氧层空洞是如何形成的?应如何防治?5. 何为纳米材料?它有什么特性?请举例说明。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4小题20分)1. 已知下列反应的θ∆m r H ,求C 2H 2的θ∆m f H =? ①1mr 22mol K J 394)1(H )g (CO )g (O )s (C -θ⋅-=∆=+;②1m r 22212mol KJ 8.285)2(H )g (O H )g (O )g (H -θ⋅-=∆=+; ③1m r 2222522mol KJ 130)3(H )l (O H (g)2CO )g (O )g (H C -θ⋅-=∆+=+;2. 密闭容器中CO 和H 2O 在某温度下反应如下:)g (H )g (CO )g (O H )g (CO 222+=+,起始状态时,生成物的浓度为零,平衡时各组分的平衡浓度为:[CO ]=0.1 mol ⋅L -1,[H 2O ]=0.2 mol ⋅L -1,[CO 2]=0.2 mol ⋅L -1;试问: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 ②反应开始前反应物的浓度各是多少? ③平衡时CO 的转化率是多少?④相同温度下,欲使CO 的转化率为80%,则反应前CO 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多少?3. 将H 2S 气体通入0.075 mol ⋅L -123)NO (Fe 中达到饱和(此时溶液H 2S 的浓度为0.1 mol ⋅L -1),试计算FeS 开始生成沉淀时的pH 。

已知:18103.6)(-⨯=FeS K sp θ711007.1)H2S (-⨯=θa K , 1321026.1)H2S (-⨯=θa K . 4. 若13272L mol 0.1)Cr (c )O Cr (c -+-⋅==,试问在下列酸度条件下是否可以通过反应O H 7K Cl 2Cl 3CrCl 2H Cl 14O Cr K 223722+++=+制备氯气?已知:V 33.1E 3272Cr /O Cr =θ+-;V 36.1E Cl /Cl2=θ-①盐酸的浓度为0.1 mol ⋅L -1 ②盐酸的浓度为12 mol ⋅L -1《大学化学》A 卷答案一、单选题二、填空题1. 3;4;22.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3. 1.2⨯10-3 mol ⋅L -14. 存在分子内大π键;层与层之间是微弱范德华力结合5. 4.766. 人类活动排放的一些废气能作为催化剂催化臭氧的分解,如氧氮化合物;②人类使用的氟利昂和含溴的化合物也是形成臭氧层空洞的原因,它们会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分解出原子氯和原子溴,原子氯和溴也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

7. [Ar ]4s 1;第四周期;第1族;s 区8.-=++OH 2e 2O H O 2221;O H 2e 2OH 2H 22=-+-;C ,O )aq (KOH H ,C 229. dsp 2三、判断题四、问答题1. 答:①Be Mg Ca I I I << 同族元素从上至下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②N O C Be B I I I I I <<<<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但Be 与N 因电子排布为全满和半满而出现异常2. 答:色散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主要来源,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H 2S 、H 2Se 、H 2Te 的沸点依次升高,而H 2O 由于能够产生分子间氢键,因此沸点会大大提高。

3. 答:①可以提高N 2的浓度; ②增大压力 ③降低温度4. 答: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人类活动排放的一些废气能作为催化剂催化臭氧的分解,如氧氮化合物22223O NO O NO O NO O NO +→++→+;;②人类使用的氟利昂和含溴的化合物也是形成臭氧层空洞的原因,它们会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分解出原子氯和原子溴,原子氯和溴也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