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评定(80P)
残疾儿童康复评估报告2024

引言概述残疾儿童康复评估报告是针对残疾儿童进行的全面评估,旨在了解他们的身体、认知、社交和情绪发展状况。
本文是残疾儿童康复评估报告的第二部分,继续深入分析评估结果,帮助了解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和提供相应的康复治疗和支持。
正文内容1. 身体发展1.1 基本生命指标评估采集残疾儿童的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呼吸等基本生命指标,评估他们的生理状况和基本健康程度。
1.2 运动功能评估通过测试残疾儿童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等指标,评估他们的运动功能水平和潜在的运动障碍。
1.3 疼痛评估了解残疾儿童是否存在疼痛感受,评估疼痛的部位、频率、程度和对日常活动的影响,为疼痛管理提供依据。
2. 认知发展2.1 智力评估使用标准化智力测验对残疾儿童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和学习潜力。
2.2 语言和沟通评估通过评估残疾儿童的语言能力、听力水平和沟通技巧,确定是否存在沟通障碍,并为语言训练和辅助沟通工具的使用提供建议。
2.3 认知能力评估评估残疾儿童的注意力、记忆、问题解决和抽象思维能力,了解他们认知功能的发展和特点。
3. 社交发展3.1 自我认知评估了解残疾儿童对自己的身份、能力和特点的认知水平,评估他们对自我形象的接受和自尊心的发展。
3.2 社交能力评估评估残疾儿童在不同社交场合中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包括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交往、友谊和合作能力。
3.3 行为问题评估评估残疾儿童的行为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调节困难、冲动行为等,以了解是否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干预。
4. 情绪发展4.1 情绪评估通过评估残疾儿童的情绪状态、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了解他们情绪发展的特点和困难。
4.2 心理评估使用心理评估工具,评估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焦虑、抑郁、自闭症等问题的筛查和诊断。
4.3 应对能力评估评估残疾儿童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方式,为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5. 康复建议5.1 个性化目标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应残疾儿童特殊需求的个性化康复目标,包括身体、认知、社交和情绪等方面的目标。
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评估的基本程序分析PPT学习教案

1975年美国教育所有残障儿童法案(EHA)的主要精神
• 免费适当的教育 • 无歧视的鉴定 • 法定程序 • 个别教育计划 • 最少受限制的环境
• 瀑布式教育服务体系
• 1990年IDEA的修改第19页/共45页
无歧视的鉴定
• 目的:减少因种族、文化、障碍类型差异导致的歧视与检测误差 • 经训练的测试人员、有效的测试工具、母语或以儿童最熟练的交
• 大致有3种分类方法:①根据获得临床资料的方法分类,有症状 诊断、、内窥镜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手术探查诊断和治疗诊断 等。②根据诊断的确切程度分类,有初步诊断和临床诊断。初步 诊断又分为:疑似诊断(又称意向诊断或印象诊断)、临时诊断、 暂定诊断;临床诊断即确定诊断。③按诊断内容分类,有病因诊 断,病理形态诊断,病理生理诊断。此外,还可分入院诊断、出 院诊断、门诊诊断、死亡诊断、剖检诊断等。
• 又称为评量或者评定。 • 根据特定的标准,对所测量的结果予以价值判断。 • 评估是一种多层面的过程,用途最外广泛,包括了测验与测量。 • 评估更体现教育性!
第15页/共45页
评估的种类
• 筛查性评估:确定有没有与总体相比存在心理或者身体等方面显 著偏离或者迟滞的儿童。如果查出,就属于高危儿童,家长和教 师需要将之转介到专业评估人员。
• 儿童父母亲缘关系及家庭史。是否有遗传、家族性疾病,是否为 近亲结婚等。
• 生长发育史:关注与同龄儿童比,生长发育是否有较大的差距, 对给与刺激的反映如何,活动的目的性如何,生活自理和学习能 力如何,是否多动、乱发脾气、吵闹等。
第31页/共45页
(3)针对性的特殊检查
• 1. 血液检查。可以检查克丁病,并有助于诊断先天性风疹、巨细胞包涵体病、弓形体病等。
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评估的基本程序

评估是一种多层面的过程,用途最外广泛,包括了测验与测量。
评估更体现教育性!
评估(assessment)
筛查性评估:确定有没有与总体相比存在心理或者身体等方面显著偏离或者迟滞的儿童。如果查出,就属于高危儿童,家长和教师需要将之转介到专业评估人员。
诊断性评估:确定是否属于残疾儿童,属于哪一种类型与程度的 残疾儿童,应安置在何种环境中接受哪些特殊教育和康复服务。诊断性评估是区分正常与残疾儿童的关键。
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骨骼变化的智力障碍。
05
脑脊液检查。进行脑脊液穿刺检查的目的在于检查是否有颅内出血、脑膜是否有刺激性症状以及是否有某些神经系统症状。
(3)针对性的特殊检查
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是用来检测人们的能力、行为和个性特质的特殊的测验程序。心理测量通常是指对个体差异的测量,因为多数测量都是确定在某一定的维度上,某人与其他人如何不同或相似。
SIS consists of 8-page Interview and profile that tests support needs in 87 areas, and a 128-page User's Manual.
2
智力落后的最关键的测试
学习成绩考察
学校表现调查
社会适应调查
对象:家长、教师、同学等
3.教育资料
(二)诊断评估的方法
系统观察法。
01
非系统观察法。
02
1.观察法
01
结构化访谈
02
半结构化访谈
03
非正式访谈
2.访谈法
3.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往往没有经过标准化的处理,因此,信度、效度、常模缺乏。往往自行设计,或利用别人编制的量表进行。方便记录。 数字等级量表。用数字的方式确定行为特征等级。例如,以指定的数字顺序作为描述的类型,评定者根据实际情况在量表中适合的数字上标记号。例如,在研究小学生的注意活动时,研究者将注意活动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依次用1、2、3、4、5表示(见表4-6),这五个数字实际上是代表注意的五种水平,分别积1分、2分、3分、4分、5分。 图标等级量表:用图表表示行为类别或水平,而不只是用数字。如观察教师讲解技能,列出七项主要指标,对每一项指标按照差、中、良、优,从低到高做标记
0-6岁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评量手册

请你伸出手,把玩具拿过来
玩具
能独立伸手将玩具拿过来P;需要帮助完毕E;完全依赖帮助F。
9、能用不同方式跳跃
来,我们学小兔子跳吧!
宽敞场地
能自如地用不同方式跳跃(如快跳、慢跳、把戏跳、从高处往低处跳)P;在协助下能完毕E;完全不会跳跃F。
10、会投掷物体
请你把这个小球扔过来吧
小球
能独立地投掷物体P;在较少协助下可以完毕E;完全不会投掷物体F。
74、结识公共设施
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哪些?
现场(医院、车站、餐馆、影剧院、公厕、邮局)
自己结识公共设施P;提醒下结识公共设施E;不结识公共设施F。
75、参与集体活动
你喜欢参与哪些集体活动?
幼儿园、学校活动场合;社区、家庭娱乐活动场合
独自参与集体活动P;带领下参与集体活动E;不参与集体活动F。
76、懂得安全常识
53、说简朴的短句
生活情景
能恰当运用简朴句与别人沟通P;能说出自己愿望2分(涉及模糊)E;能说出单字F。
54、语言交流
合适、熟悉的环境
理解别人意思,能使用适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P;基本理解别人意思并说出表达自己意思的句子2分或不能对的表达自己意思E;不会用语言交流F。
55、书写基本能力
纸、笔、桌、椅子
穿珠子玩具
独立完毕P;;需要在帮助下完毕E;不能完毕F。
15、折纸
你能像老师这样折纸吗?
纸
独立完毕P;;需要在帮助下完毕E;不能完毕F。
16、撕纸粘贴
你能把纸撕开,并粘在这儿吗?
纸
独立完毕P;;需要在帮助下完毕E;不能完毕F。
17、插棒
你能把这些木棒插在相应的洞里吗?
插棒
弱智儿童的康复训练和效果评估

弱智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一、康复训练(一)康复训练基本原则对智力残疾康复的教育与训练应该制定和实施以下基本原则:1.可接受原则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应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符合实际发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
2.实用性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智残儿童教育康复和训练内容时,应切实考虑到儿童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教给儿童脱离生活的或远离生活的“死”知识。
3.趣味性原则对智残儿童的全部教育和训练应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尽可能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训练。
4.循序渐进原则尽量将康复训练内容分成小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训练。
5.缺陷补偿原则在教育和训练中,有目的地对智残儿童的身心缺陷进行补偿和矫正,促进其尽快康复。
6.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训练中,可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分层分组进行。
个别训练,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水平和具体需要对各部分内容适当增减,学习进度和要允许有一定幅度的调整。
(二)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
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展),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现),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
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这些动作较小,也较精巧,精细动作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
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做精细而准确的动作。
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0~6岁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评量手册

语言沟通能力
46、与人的目光接触
请你看着老师!
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
主动的目光接触P;强调后,有目光接触,有短暂的目光接触E;不理会语言提示F
47、模仿能力(动作、语言、表情)
请和老师一起做。
动作:如点头;语言:如发音;表情:如哭、笑。
主动正确的模仿P;能模仿大部分内容,在大人协助下才能完成模仿动作E;不能模仿F.
勺子、碗、筷
会用筷子或者勺子吃F;需协助用勺子吃饭E;不会用餐具吃F。
58、用餐具喝
你会用吸管(杯子、碗)喝水吗?
吸管、杯子、碗
会用吸管、杯子、碗喝水P;需要帮助喝水2分E;会用吸管喝水F。
59、小便自理
你要小便吗?
厕所
能独立找到正确的位置脱裤子小便P;提示下能脱裤子正确入厕小便:需他人协助入厕小便E;完全依赖帮助F。
10、会投掷物体
请你把这个小球扔过来吧
小球
能独立地投掷物体P;在较少协助下可以完成E;完全不会投掷物体F。
11、捏取
请你把积木拿过来
米花、糖果、积木
独立完成P;需要在帮助下完成E;不能完成F。
12、拧盖
你能把瓶盖拧开吗你能把瓶盖盖好吗
有盖的大小瓶子
独立完成F;需要在帮助下完成E;不能完成F。
13、系扣子
17、插棒
你能把这些木棒插在相应的洞里吗?
插棒
插板
独立完成P;需要在帮助下完成E;不能完成F。
18、夹子
把夹子夹在这儿。
夹子
独立完成P;;需要在帮助下完成E;不能完成F。
19、拾取
把桌子上的珠子拾起来。
珠子
独立完成P;;需要在帮助下完成E;不能完成F。
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评估的基本程序-文档资料

3. 教育资料
• 学习成绩考察 • 学校表现调查 • 社会适应调查 • 对象:家长、教师、同学等
(二)诊断评估的方法
1. 观察法
• 系统观察法。 • 非系统观察法。
2. 访谈法
• 结构化访谈 • 半结构化访谈 • 非正式访谈
智力落后的最关键的测试
• (1) 智力测验。 • (2) 社会适应能力评定。 • (3) 支持需求的评定:Supports Intensity Scale • SIS consists of 8-page Interview and profile that tests support needs
反应情况、动作与不态、肌肉张力、运动协调等。头颅检查包括 头的大小、外形、头围和头的活动状况等。
(2)病史询问
• 询问儿童母亲的妊娠史。主要询问是否出现过胎儿宫内感染、缺 氧、营养问题、有害物质伤害、物理伤害等。
• 询问儿童出生史。关注是否早产,出生时体重、身长、是否窒息, 是否有产伤、感染等。
• 儿童父母亲缘关系及家庭史。是否有遗传、家族性疾病,是否为 近亲结婚等。
(三)诊断评估的程序
• 准备阶段:明确目的与对象,设计评估方案 • 施测阶段:专业人员进行 • 综合评定:评估小组完成 • 评估结果的运用:教育安置、康复计划、IEP等
评估报告应包含的内容
• 基本资料:个案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 评估目的:评估的原因和目的。 • 标准化测验结果及解释 • 非标准化测验结果及解释 • 综合结果及解释 • 建议
疗方案 第三,比较治疗方案的优劣 第四,进行投资――效益分析。
康复计划中全社会效益/投资10:1 2:1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是评估儿童脑瘫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潜力的过程。
康复评定旨在确定儿童脑瘫患者当前的功能水平、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以便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
1. 神经系统评估:评估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协调能力等。
2. 运动功能评估:评估儿童的肌力、肌肉张力、关节活动度等,以确定运动功能的受损程度。
3. 活动和参与评定:评估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个人自理能力、移动能力、社交能力等。
4. 专业评估:由不同专业的康复师进行评估,例如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以评估儿童在各个领域的康复需要。
5. 家庭评定:评估儿童脑瘫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支持资源,以确定家庭在康复过程中的角色和需求。
综合以上评估结果,康复师可以确定儿童脑瘫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康复师还可以根据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潜力和康复评定结果,向家长提供康复建议和指导,帮助儿童脑瘫患者实现尽可能高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定的意义
(一)从智力障碍儿童角度来看 1、增进了智力障碍儿童父母对儿童参与日常生活能
力的了解。 2、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及其父母理解教育治疗目标。 3、增强智力障碍儿童帮助自己的孩子。 4、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及其父母对教育治疗的积极性。
(二)从专业人员角度来看
康复评定的目的
1、掌握障碍情况 如调查障碍的部位、性质及其严重程度,以及
障碍对患者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所造成 的影响。
2、设定康复目标
为此需寻找和分析阻碍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社会 和家庭的具体因素。例如言语沟通问题、肢体 运动功能障碍等;当然,心理状态、社会影响 也可能为其原因。
3、制订治疗和训练方案
11、木块图
测查视觉-运动协调,知觉组织能力和空间视 觉化能力(或抽象概念化能力和概括化能力)
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适用范围:6-16岁 量表构成: 1、言语部分(6个分测验) 2、操作部分(5个分测验)。
言语部分
知识 词汇 计算 分类 背数 领悟
操作部分
填图 图片排列 积木 图形拼凑 编码
记忆、手眼运动协调性 注意力集中
7、图画填充
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能力 要求集中注意(或视觉机警性) 视觉组织和记忆
8、迷津
测查计划能力、知觉组织能力 要求视觉-运动控制和速度与正确性结合才能
完成
9、视觉分析
观察力 缺点,孩子不加分析、思索随便完成
10、几何图形
知觉和视觉-运动组织能力
康复评定的内容
由于康复的范畴涉及医疗、教育、职业和社会 等领域,康复评定的内容就包含有身体、心理、 职业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具体项目包括人体 形态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评定、言语语言功能评定、心理评定、心肺功 能评定、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发育评定、 社会生活能力评定等,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常做 的评定项目有言语语言功能评定、心理评定、 社会生活能力评定等。
止检查,分析原因,改变策略寻求儿童的合作。
心理评估的作用
诊断功能 教育功能
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评估≠训练 评估时不能给予提示指导 评估时不能给予同情分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
1、智力测验 2、适应行为评定 3、发展评定 4、个性评定 5、记忆力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
中国-韦氏幼儿智力测验 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
如选择适当教育方法和手段以促进智力障碍儿 童潜能发展。
4、判断不同教育、治疗方法的效果
智力障碍儿童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我们不断 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治疗方法。为了比较它 们的效果差别,必须要用客观、统一的标准去 衡量。
5、帮助判断预后
对预后的判断可给智力障碍儿童及其家属以心 理准备,可使制订的治疗计划更合理。如,轻 度智力障碍儿童可以随班就读接受容纳教育, 极重度智力障碍儿童主要是接受生活自理、适 应能力训练。
1、可对功能的主观性报告补充有关资料。 2、鼓励他制订出更为全面的教育治疗计划。 3、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哪些方面需要帮助,而
又有谁能提供帮助。 4、容易早期发现问题。
(三)从社会角度来看
1、可提供新的发病率资料。 2、在社会对残障提供帮助方面发现问题,如
社会对提供帮助、改进服务质量、环境状况以 及政策法规的职责方面。
评定项目
1、言语语言功能评定 其内容包括声音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听说)能力,也
包括文字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读写)能力。 2、心理评定 包括性格、智能、记忆、认知和心理适应能力等项内
容。 3、社会生活能力评定 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家庭经济能力和住房情况、社区
环境以及社会资源(如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和公共交 通设施)利用可能性等方面的评定。
中国-韦氏幼儿智力测验
适用范围:4-6岁 量表构成: 1、言语部分(5个分测验) 2、操作部分(6个分测验,其中几何图形和视
觉分析供选择)。
分测验介绍
1、知识:反映儿童的天资、早年环境的丰富 与否,幼儿园教育范围。
可测查有效知识的资源。
2、图片词汇
语言知识测验,可联系许多认识功能——包括 学习能力、概念的丰富、记忆、概念的形成, 语言发展等。
词语能力的发展,包括理解,或概念掌握和表 达。
理解和表达,可能不相应,理解了不一定会表 达。
3、算术
测验推理能力、心算时数的正确性
4、领悟
说明儿童对社会判断和对社会习俗的掌握以及 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与推理能力。
5、图片概括
抽象概括能力 联想和逻辑思维
6、动物下蛋
测查儿童将一类标志与另一类记号相联系的能 力
不同时期的评定任务
康复评定分为初期评定、中期评定和末期评定 三种。
1、初期评定的任务
初期评定是在制订康复教育计划、建立康复目 标和开始康复教育前的第一次评定,主要是掌 握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 复潜力和预后,为制订康复教育计划提供可靠 依据。
2、中期评定的任务
中期评定是在智力障碍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康 复教育后所进行的评定,主要是了解教育治疗 后功能的改变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修改康 复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3、末期评定的任务
末期评定是康复教育结束时或儿童毕业前的评 定,了解儿童总的功能情况,评定治疗效果, 提出进一步康复处理或重返社会的建议。
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
1、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 2、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 3、评定前要向智力障碍儿童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
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 4、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智力障碍儿童的疲劳。 5、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6、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 7、评定过程中智力障碍儿童如出现明显不适或不配合时,应停
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评定
一、什么是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是对智力障碍儿童(患者)的功能状 况和潜在能力的判断,也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各 方面情况的资料收集、量化、分析并与正常标 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我们也习惯于称康复评估。 在康复过程中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评定,不断
地了解治疗的效果,修改治疗、教育计划,以 达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