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卖油翁卖油翁(1)

合集下载

卖油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9篇)

卖油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9篇)

卖油翁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优秀9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篇一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原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入葫芦,可是铜钱一点儿也没有被沾湿。

七年级语文《卖油翁》《三峡》《古文二则》《陌上桑》《诗五首》语文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卖油翁》《三峡》《古文二则》《陌上桑》《诗五首》语文版知识精讲

初一语文《卖油翁》《三峡》《古文二则》《陌上桑》《诗五首》语文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七单元(文言文)《卖油翁》《三峡》《古文二则》《陌上桑》《诗五首》二. 本周学习要点:1. 理解掌握文言词语。

2. 了解文学常识。

3. 认识古诗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 本周学习难点:1. 理解古诗文的主旨。

2. 理解同一词在不同语境的不同用法(多义词)。

四. 学习知识点:(一)常识部分:1. 作家作者介绍:(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又称文忠公。

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集有《欧阳文忠公集》,名篇有《醉翁亭记》。

(2)郦道元:(470——527),字善长(zhǎng),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著有《水经注》。

(3)徐珂:(1869——1928),字仲可,原名昌,近代人,是“南社”的重要诗人。

辑有《清稗类钞》等。

(4)戴震:(1724——1777),字东原,清代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5)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懋堂,清代文字学家,经学家,戴震的学生。

(6)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人称“诗仙”。

作品辑入《李太白集》。

(7)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称“诗圣”。

因曾官居工部员外郎,人又称杜工部。

作品集有《杜少陵集》《杜工部集》。

(8)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

作品集有《樊川集》(9)曹操:(155——720)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 作品介绍:(1)《水经注》:是给《水经》所作的注文。

《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书,相传西汉桑钦所作。

书中列举大小水道137条,内容简略。

郦道元作注时大为扩展,介绍了1252条河流,记载了水道变迁沿革,记述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油翁》全文。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和特殊文言现象。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情节发展分析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文言文的情感。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卖油翁》全文。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和特殊文言现象。

(3)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和特殊文言现象的理解。

(2)通过情节发展分析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陈元方及其作品《卖油翁》。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熟能生巧”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述这个道理的。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可以与同桌交流。

3. 讲解与讨论:(1)讲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和特殊文言现象。

(2)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描写、情节发展分析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4. 课堂练习:(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述课文的主要情节。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熟能生巧”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在单元测试中的成绩,了解学生对《卖油翁》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卖油翁》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卖油翁全文翻译

卖油翁全文翻译

卖油翁全文翻译《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这篇文章入选了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位于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

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

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在出知毫州时作该文,记载了关于陈尧咨的一个故事。

欧阳修想通过这件小事,表达熟能生巧的道理。

该文章的全文是: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善射一作:尧咨善射)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白话文的翻译是: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

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卖油翁》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卖油翁》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卖油翁》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卖油翁》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代小说,通过一件小人物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互助、传家教、感恩图报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整体把握文章;了解小说的情节,能够提取小说中的生活细节进行理解。

2.能力目标:掌握小说的基本阅读策略,如抓主题、抓细节、抓情感等;具有基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传统文化中讲究互助、传家教、感恩图报的思想,感悟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了解小说中的文化内涵;•理解卖油翁的感情变化。

2.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了解小说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题目,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油这个物品的用途和价值。

第二步:整体阅读让学生静心阅读全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发生在哪个地方?2.卖油翁如何起床?3.故事中有哪些生活细节?第三步:细节探究让学生分组,分析以下问题并回答:1.故事中,卖油翁和张铁匠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2.卖油翁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解决了问题?第四步:情感体验让学生以卖油翁和张铁匠之间的故事为背景,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看待卖油翁的行为和品格?2.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是否也有过像卖油翁一样的感人经历?第五步:文化领悟通过分析课文中文化内涵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小说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互助、传家教、感恩图报的思想。

第六步:拓展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或自主查找材料,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答题、讨论、分组探究、情感体验等环节中,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小说中的文化内涵的输出不足,只是通过简单的讲解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助、传家教、感恩图报的思想,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或深入理解。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都很熟悉吧,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油翁》课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词句注释1、陈康肃公:即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本句一作“陈康肃公善射”。

2、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3、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4、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

而:表承接。

5、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6、去:离开。

7、发:射,射箭。

8、但微颔(hà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不过。

颔之,就是“对之颔”。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

但,只,不过。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1、忿(fèn)然:气愤的样子。

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

12、安:怎么。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轻,作动词用。

13、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斟酒,这里指倒油。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14、覆:盖。

15、徐:慢慢地。

16、沥之:注入葫芦。

沥,注。

卖油翁文言文加翻译

卖油翁文言文加翻译

古之有卖油翁者,年六十余,鬓发斑白,目如童子。

其人勤勉,日以卖油为业。

居一市井之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人皆奇之,曰:“此翁何异于常人?”翁笑而不答,日日自若,卖油如故。

有客过其肆,见翁卖油,乃试问翁曰:“翁,汝卖油何其久也?”翁曰:“吾自幼习此,故能久耳。

然吾之技艺,非一日之功也。

昔有长者,教吾以油滴石上,观其形迹,知其厚薄。

吾乃勤学苦练,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矣。

”客曰:“吾闻之,油滴石上,形迹难辨,翁何能知其厚薄?”翁曰:“油滴石上,虽形迹难辨,然吾观其下落,听其声响,便能知其厚薄。

此乃吾之经验也。

”客闻之,肃然起敬,遂拜翁为师。

翁曰:“汝虽愿学,然非一日之功,须勤学苦练,方能有成。

”客受教,遂日日跟从翁学艺。

翁教之曰:“卖油之道,在于耐心与细心。

油滴虽小,却需精准把握。

吾之秘诀,在于一‘准’字。

”翁于是以油壶倾油,注于竹筒之中,其准如矢。

客见之,心悦诚服,曰:“翁之技艺,真乃神乎其技!”翁笑曰:“吾之技艺,非神也,乃勤也。

吾自幼习之,日日不断,故能至此。

”一日,翁与客至一高堂,堂上有一大石,翁命客以油滴石上。

客遵命,然油滴之处,形迹甚微,难以辨识。

客心忧,不知如何是好。

翁见之,从容取油壶,倾油于石上,其准如旧。

客惊异,问翁曰:“翁,此石久经风雨,油滴难辨,翁何以能如此精准?”翁曰:“吾之技艺,已入化境,油滴之处,犹如我目所视。

吾之经验,已无需言传,自能心领神会。

”客叹服,曰:“翁之技艺,真乃天人合一也!”翁曰:“吾之技艺,非天人合一,乃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也。

汝若欲学,须有此心。

”自是,客日日勤学苦练,终成一代油翁。

翁虽已老,然仍乐在其中,人皆称其为“油翁之师”。

【翻译】古时候有一个卖油的老翁,年纪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眼睛却像小孩子一样明亮。

他勤劳努力,每天以卖油为生。

他住在一个市井之中,却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

人们都对他感到惊奇,说:“这个老翁与常人有什么不同?”老翁笑着不回答,每天都像往常一样,继续卖油。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卖油.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卖油.

释担而立 表顺接

久而不去 而钱不湿 笑而遣之
表修饰,连接状语 表转折
表顺接
2. 第一段
康肃公
卖油翁
“善射” “以此自矜” 开端:
“吾射不亦精乎?” 发展:
“睨之” “但微颔之”
“无他,但手熟尔” 酌油 (技高一筹)
第二段
高潮: “忿然” 结局: “笑而遣之”
3.分析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形象
康肃公: 自我炫耀 趾高气扬 卖油翁: 身怀绝技 谦虚沉着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 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 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 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文中写了哪两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 特长?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
卖油翁
欧阳修
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 北宋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归田录》。
• 谥(shì )号: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 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 性质的称号。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 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 (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 (陶渊明)等。 • 六艺: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 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 六种技艺。
yáo

jīn

尧 睨 忿

咨 矢 酌
shǐ

hàn



shá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五卖油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熟练朗读课文并理解掌握“善、尝、矜、睨、释、颔、徐、遣、但”等文言
实词。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说明:
欧阳修的《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叙述简洁,学生较易理解。

著名教育家陈钟梁先生一贯倡导教文言文绝对要看书,绝对要让学生多接触原文。

《卖油翁》一文虽故事生动、文字浅显,可由学生自读,教师点拨,但仍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使之感受简洁的表达技巧,所以设置教学目标一。

然后从学习文言文中体现的古代精神、情操、智慧、语言等方面去拓展、深化。

“熟能生巧”的道理虽然较易理解,然而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此的理解往往见仁见智。

“如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创新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吗?”、“如何对待自己及他人的长处?”等问题都是值得辩论一番的。

教师可以在感悟点上,作一番设计,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拓展思维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说明:短文重在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以及卖油翁酌油的经过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道理不难理解,所以将兴趣点放在人物形象地分析上。

如,陈尧咨的“自矜”如何体现的?卖油翁的“沉稳”又是体现在哪里?激励学生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关键词分析。

当然学习文言文,既要学扎实,通过反复的诵读以求获得正确的语感,及对字词句篇的透彻理解;又要学得灵活,通过课堂讨论,引入现代生活的感悟对课文进行内化并拓展,以求更深的理解和独立人格的确立。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根据学生的程度,教师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展开教学:在“技艺超群”这个单元中既有“绝活”,也有“雕刻艺术”、“民间技艺”,教师可以抓住“超”字展开组元教学,通过品读具体的描写来体会“技艺超群”,或根据文体的不同(记叙文、说明文)进行比较阅读。

练习举隅
1、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请同学作简单赏析。

参考:(1)剪裁合理。

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

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

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

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

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

细部清晰,
动作、神态: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

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

(2)对比鲜明。

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卖油翁:技艺——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绝技) ;见地——自矜大巧若拙;态度——浮躁从容、沉着(3)语言精炼。

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

炼,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如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动词、形容词等。

2、思考:下列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神情和态度?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康肃笑而遣之
参考:“矜”表现了陈尧咨扬扬自得、喜欢自我炫耀之意。

“睨”展示卖油翁满不在乎的情态。

“微颔”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表演只略微赞赏,并不怎样。

“笑”说明陈尧咨在尴尬境地前的自我解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