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2014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分类——力学综合计算题

2004年至2014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分类——力学综合计算题
2004年至2014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分类——力学综合计算题

2004年至2014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分类——力学综合计算

(2004年)24.(18分)质量kg m 5.1=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撤去该力,物块继续滑行s t 0.2=停在B 点,已知A 、B 两点间的距离m s 0.5=,物块与水

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0=μ,求恒力F 多大。(2

/10s m g =)

解:设撤去力F 前物块的位移为1s ,撤去力F 时物块速度为v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mg F μ=1

对撤去力F 后物块滑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得mv t F -=-01 由运动学公式得t v

s s 2

1=

- 对物块运动的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011=-s F Fs 由以上各式得2

22gt

s mgs

F μμ-=

代入数据解得F=15N

(2005年)24.(18分)如图所示,质量m A 为4.0kg 的木板A 放在水平面C 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0.24,木板右端放着质量m B 为1.0kg 的小物块B (视为质点),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2N ·s 的瞬时冲量I 作用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动能E M 为8.0J ,小物块的动能E kB 为0.50J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求: (1)瞬时冲量作用结束时木板的速度v 0; (2)木板的长度L 。

解:(1)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0v m I A = ① 代入数据解得s m v /0.30= ②

(2)设A 对B 、B 对A 、C 对A 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 AB 、F BA 和F CA ,B 在A 上滑行的时间为t ,B 离开A 时A 和B 的初速分别为v A 和v B ,有 0)(v m v m t F F A A A CA BA -=+- ③

B B AB v m t F = ④

其中F AB =F EA

g m m F B A CA )(+=μ ⑤

设A 、B 相对于C 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 A 和s B ,有

2022

121)(v m v m s F F A A A A CA BA -=

+- ⑥ AB B AB E s F = ⑦

动量与动能之间的关系为

kA A A A E m v m 2= ⑧

kB

B

A

B

E

m

v

m2

=⑨

木板A的长度

B

A

s

s

L-

=⑩

代入数据解得L=0.50m ⑾

(2006年)23.(16分)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质量为1m的小物块A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A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M处的墙上,另一端与

质量为

2

m的挡板B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恰位于滑道的末端O点。A与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已知在OM段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A在与挡板B碰撞前瞬间速度v的大小;

(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d时的弹性势能p E(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23.(16分)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

1

12

1

v

m

gh

m=①gh

v2

=②

(2)A、B在碰撞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由动量守恒,有v

m

m

v

m'

+

=)

(

2

1

1

A、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gd

m

m

W)

(

2

1

+

=μ④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gd

m

m

E

v

m

m

p

)

(

)

(

2

1

2

1

2

2

1

+

+

=

'

+μ⑤

解得gd

m

m

gh

m

m

m

E

p

)

(

2

1

2

1

2

1+

-

+

=μ⑥

(2007年)23.(16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度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沿街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

(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2)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设物块的质量为m ,其开始下落处的位置距BC 的竖直高度为h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小车圆弧轨道半径为R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2

1mv mgh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R

v m mg mg 2

9=- ②

解得h =4R ③ 即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 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4倍。

(2)设物块与BC 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 ,物块滑到C 点时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

v ′,物块在小车上由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小车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s 。依题意,小车的质量为3m ,BC 长度为10R 。由滑动摩擦定律,有

mg F μ=

④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v m m mv )3( ⑤

对物块、小车分别应用动能定理,有

222

1

21)10(mv mv s R F -'=+- ⑥ 0)3(2

1

2-'=

v m Fs ⑦ 解得3.0=μ

(2008年)24.(18分)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 A =1kg 的物块A 与质量m B =2kg 的物块B , A 与B 均可视为质点,A 靠在竖直墙壁上,A 、B 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 、B 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 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 P =49J 。在A 、B 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放手后B 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 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其半径R =0.5m, B 恰能到达最高点C 。取g =10m/s 2,求

(1)绳拉断后瞬间B 的速度v B 的大小; (2)绳拉断过程绳对B 的冲量I 的大小; (3)绳拉断过程绳对A 所做的功W 。

24.(18分)

(1)设B 在绳被拉断后瞬间的速度为v B ,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v C ,有

m B g =m B R

v C

2 ①

21m B v 2

B =2

1m B 2C v +2m B gR ②

代入数据得

v B =5m/s ③ (2)设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B 的速度为v 1,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 E P =

2

1m B 2

1v ④ I =m B v B -m B v 1 ⑤

代入数据得

I =-4N·s ,其大小为4N·s ⑥ (3)设绳断后A 的速度为v A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

m B v 1=m B v B +m A v A ⑦ W =

2

1 m A 2A v ⑧ 代入数据得

W =8J ⑨

(2009年)10.(16分)如图所示,质量m 1=0.3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 2=0.2 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 0=2 m/s 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 2,求

(1) 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 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答案:(1)0.24s (2)5m/s

【解析】本题考查摩擦拖动类的动量和能量问题。涉及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功能关系这些物理规律的运用。

(1)设物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2012m v m m v =+ ① 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

220-F t m v m v =- ② 其中 2F m g μ= ③ 解得 ()10

12m v t m m g

μ=

+

代入数据得 0.24s t = ④ (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厢滑出,须物块到车面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v ′,则

()20

12m v m m v ''=+ ⑤ 由功能关系有

()2220

12211

22

m v m m v m gL μ''=++ ⑥

代入数据解得 =5m/s

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的速度v 0′不能超过5m/s 。 (2010年)10.(16分)如图所示,小球A 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 点,O 点到水平面的距离为h 。物块

B 质量是小球的5倍,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O 点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拉动小

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上升至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16

h

。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t 。

10.(16分)

设小球的质量为m ,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1v ,取小球运动到最低点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

12

1mv mgh =

① 得gh v 21=

设碰撞后小球反弹的速度大小为1

v ',同理有

21

2

1

16v m h mg

'= ②

得g

gh

v ='1

设碰后物块的速度大小为2v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21

15mv v m mv +'-= ③ 得8

2gh

v =

④ 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mg F μ5= ⑤

设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t ,根据动量定理,有250mv Ft -=- ⑥

得g

gh

t μ42=

⑦ (2011年)10.(16分)如图所示,圆管构成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轨道半径为R ,MN 为直径且与水

平面垂直,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的小球A 以某一速度冲进轨道,到达半圆轨道最高点M 时与静止于该处的质量

与A 相同的小球B 发生碰撞,碰后两球粘在一起飞出轨道,落地点距N 为2R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圆管内径,空气阻力及各处摩擦均不计,求

(1)粘合后的两球从飞出轨道到落地的时间t ; (2)小球A 冲进轨道时速度v 的大小。

10.(16分)

(1)粘合后的两球飞出轨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分运动为自由落体 运动,有

22

12gt =

解得g

R t 2

= ②

(2)设球A 的质量为m ,碰撞前速度大小为v 1把球A 冲进轨道最低点时的重力势能为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

mgR mv mv 221212

12+= ③

设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的两球速度大小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知

212mv mv =

飞出轨道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有

t v R 22=

综合②③④⑤式得

gR v 22=

(2012年)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高为h 的平台,台面上固定有光滑坡道,坡道顶端局台面高也为h ,坡道底端与台面相切。小球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到达水平光滑的台面后与静止在台面上的小球B 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共同沿台面滑行并从台面边缘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水平距离恰好为台高的一半。两球均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球A 刚滑至水平台面的速度V A (2)A 、B 两球的质量之比m a :m b

10.(1)小球从坡道顶端滑至水平台面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得2

2

1A

A A v m gh m = 解得gh v A 2=

(2)设两球碰后的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v m m v m b A A A )(+=

粘在一起的两球飞出台面后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在竖直方向上有22

1gt h = 在水平方向上有

vt h

=2

联立上述各式得3:1:=B A m m

(2013年)10.(16分)质量为m =4kg 的小物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A 点,现用F =10N 的水平恒力拉动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物块继续滑动一段位移停在B 点,A 、B 两点相距x =20m ,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 取10m /s 2,求:

(l )物块在力F 作用过程发生位移x l 的大小; (2)撤去力F 后物块继续滑动的时间t 。 【答案】(1)16m (2)2s 【解析】(1)设物块受到的滑到摩擦力为F f ,则 f F mg μ= ① 根据动能定理,对物块由A 到B 整个过程,有

10f Fx F x -= ②

代入数据,解得 x 1=16m ③

(2)设撤去力F 时物块的速度为v ,此后物块的加速度为a ,滑到的位移为x 2,则 x 2=x -x 1 ④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 a m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

2

22v ax = ⑥

以物块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0f F t mv -=- ⑦

代入数据,解得 t=2s ⑧

(2014年)10.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 ,质量m A =4kg ,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 置于A 的最右端,B 的质量m B =2kg.现对A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 ,A 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 、B 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 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s ,二者的速度达到v t =2m/s.求 (1)A 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 的大小;

(2)A 、B 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 的大小; (3)A 的上表面长度l 。

从开始运动到与B 发生碰撞前,由动能定理得:

2

2

1A

A v m Fl =

⑥ 联立④⑤⑥学优式,代入数据解得:

m 45.0=l ⑦

2019高考物理真题汇编——计算题

目录 牛顿第二定律 (2) 功能 (3) 动量 (3) 力学综合 (3) 动量能量综合 (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6)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7) 电磁感应 (8)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与感生电动势) (8) 杆切割 (8) 线框切割 (9) 感生电动势 (9) 电磁感应中的功能问题 (10) 电磁科技应用 (11) 热学 (12) 光学 (14) 近代物理 (15) 思想方法原理类 (16)

牛顿第二定律 1.【2019天津卷】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产新型航空母舰已完成多次海试,并 取得成功。航母上的舰载机采用滑跃式起飞,故甲板是由水平甲板和上翘甲板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研究舰载机的起飞过程,假设上翘甲板BC是与水平甲板AB相切的一段圆弧,示意如图2,AB长L1=150m,BC水平投影L2=63m,图中C点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12°(sin12°≈0.21)。若舰载机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6s到达B点进入BC.已知飞行员的质量m=60kg,g=10m/s2,求 (1)舰载机水平运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受到的水平力所做功W; (2)舰载机刚进入BC时,飞行员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F N多大。 2.【2019江苏卷】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 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先敲击A,A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上滑动距离L后停下。接着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B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A;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 B、a B′; (3)B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B。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路(带详细解析)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路(带详细解析) 〔新课标卷〕19.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下图,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不为a η、b η.由图可知a η、b η的值分不为 A 、34、14 B 、13、23 C 、12、12 D 、23、13 答案:D 解析:电源效率E U = η,E 为电源的总电压〔即电动势〕,依照图象可知U a =E 32 U b =E 3 1,因此选项D 正确。 〔上海理综〕41.中国馆、世博中心和主题馆等要紧场馆,太阳能的利用规模达到了历届世博会之最,总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6×103kW 。设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为18%,地球表 面每平方米接收太阳能的平均辐射功率为 1.353kW ,那么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总面积为 m 2。 答案:1.9×1014 〔上海理综〕42.各场馆的机器人专门引人注目。在以下图设计的机器人模块中,分不填入传感器和逻辑门的名称,使该机器人能够在明亮的条件下,听到呼吁声就来为你服务。

答案:光;声;与〔&〕 〔上海理综〕44.在世博园区,运行着许多氢燃料汽车,其动力来源是氢燃料电池〔结构如图〕。 〔1〕以下是估测氢燃料电池输出功率的实验步骤: ①把多用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电流档,并选择恰当量程,串联在电路中。读出电流I; ②把多用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电压档,把红、黑表笔并联在电动机两端,其中红表笔应该接在图中〔填〝A〞或〝B〞〕端。读出电压U; ③重复步骤①和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依照公式P= 运算氢燃料电池输出功率。 〔2〕在上述第②步中遗漏的操作是; 〔3〕假如该电动机的效率为η,汽车运动的速度为v,那么汽车的牵引力为。 答案:〔1〕A;UI;(2)选择恰当量程;〔3〕 UI v η 〔上海物理〕5. 在图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A〕○A变大,○V变大〔B〕○A变小,○V变大 〔C〕○A变大,○V变小〔D〕○A变小,○V变小答案:B

工程力学试题..

《工程力学》试题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 1. 试写出图中四力的矢量表达式。已知:F1=1000N,F2=1500N,F3=3000N,F4=2000N。 解: F=F x+F y=F x i+F y j F1=1000N=-1000Cos30oi-1000Sin30oj F2=1500N=1500Cos90oi- 1500Sin90oj F3=3000N=3000 Cos45oi+3000Sin45oj F4=2000N=2000 Cos60oi-2000Sin60oj 2. A,B两人拉一压路碾子,如图所示,F A=400N,为使碾子沿图中所示的方向前进,B应施加多大的力(F B=?)。 解:因为前进方向与力F A,F B之间均为45o夹角,要保证二力的合力为前进方向,则必须F A=F B。所以:F B=F A=400N。 3. 试计算图中力F对于O点之矩。 解:M O(F)=Fl 4. 试计算图中力F对于O点之矩。 解:M O(F)=0 5. 试计算图中力F对于O点之矩。 解:M O(F)=Flsinβ 6. 试计算图中力F对于O点之矩。 解:M O(F)=Flsinθ

解: M O(F)= -Fa 9. 试计算图中力F对于O点之矩。 解: 受力图13. 画出节点A,B的受力图。 14. 画出杆件AB的受力图。 16.画出杆AB的受力图。 17. 画出杆AB的受力图。 18. 画出杆AB的受力图。

19. 画出杆AB的受力图。 20. 画出刚架AB的受力图。 21. 画出杆AB的受力图。 24. 画出销钉A的受力图。 25. 画出杆AB的受力图。 物系受力图26. 画出图示物体系中杆AB、轮C、整体的受力图。

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010-2019)专题07 力学实验(解析版)

12年高考(2010-2019)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7 力学实验 一、选择题 1.(2010年)22.(4分) 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B.秒表 C.0~12V的直流电源 D。0~I2V的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写出两个原因) 【答案】(1)AD(2)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始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 【解析】(1)用A项米尺测量长度,用D项交流电源供打点计时器使用。(2)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始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 2.(2011年)2 3.(10分) 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

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0.5000.6000.7000.8000.9000.950 t(ms)292.9371.5452.3552.8673.8776.4 s/t(m/ 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 t t 图线;

力学综合计算题

24.(20分) 雨滴落到地面的速度通常仅为几米每秒,这与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有关。雨滴间无相互作用且雨滴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 (1)质量为m 的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高度h 时速度为u ,求这一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 所做的功W 。 (2)将雨滴看作半径为r 的球体,设其竖直落向地面的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 f = kr 2v 2, 其中v 是雨滴的速度,k 是比例系数。 a .设雨滴的密度为ρ,推导雨滴下落趋近的最大速度v m 与半径r 的关系式; b .示意图中画出了半径为r 1、r 2(r 1> r 2)的雨滴在空气中无初速下落的v -t 图线,其中______对应半径为r 1的雨滴(选填①、②);若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雨滴无初速下落的v -t 图线。 (3)由于大量气体分子在各方向运动的几率相等,其对静止雨滴的作用力为零。将雨滴 简化为垂直于运动方向面积为S 的圆盘,证明:圆盘以速度v 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f ∝2v (提示:设单位体积内空气分子数为n ,空气分子质量为m 0)。 22.(16分) 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 与弯曲滑道BC 平滑衔接,滑道BC 高h = 10 m ,C 是半径R = 20 m 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 = 60 kg 的运动员从A 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 = 4.5 m/s 2,到达B 点时速度v B = 30 m/s 。取重力加速度210m/s g =。 (1)求长直助滑道AB 的长度L ; (2)求运动员在AB 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I 的大小; (3)若不计BC 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 点时的受力 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N F 的大小。 B h C A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3--4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3--4 1.(2020福建卷).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A.沿x轴负方向,60m/s B.沿x轴正方向,60m/s C.沿x轴负方向,30 m/s D.沿x轴正方向,30m/s 答案:A 2.(1)(2020福建卷)(6分)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①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 ......的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 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中心刻线 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1) V =- a n ②测量某亮纹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其示数为___mm。 答案:①A ②1.970 3.(2020上海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 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

(A )频率 (B )强度 (C )照射时间 (D )光子数目 答案: A 4.(2020上海卷).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 ) (A )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B )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C )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D )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答案: B 5.(2020上海卷).如图,简单谐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t =3s ,其波形如虚线所示。已知图中x 1与x 2相距1m ,波的周期为T ,且2T <?t <4T 。则可能的最小波速为__________m/s ,最小周期为__________s 。 答案:5,7/9, 6.(2020天津卷).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 为直径,O 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 、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 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O 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 、b 两束光 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大 C .若a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也一定能 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解析:当光由光密介质—玻璃进入光疏介质—空气时发生折射或全反射,b 发生全反射说明b 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a 发生折射说明a 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比较可知在玻璃中a 的临界角大于b 的临界角;根据临界角定义有n C 1 sin = 玻璃对 (A ) (B ) (C ) (D )

工程力学综合练习题

《工程力学》综合练习题 1.试分别画出下列各物体系统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2.求图示静定刚架的支座反力。 3.画出下列简支梁的剪力图及弯矩图。 4.梁的尺寸、荷载及截面尺寸如图。试求梁中的最大剪应力。 5.试作出下图中杆AB (连同滑轮)、杆CD 及整体的受力图。 6.均质球重P 、半径为r ,放在墙与杆CB 之间,杆长为l ,其与墙的夹角为α, B 端用水平绳BA 拉住。不计杆重,求绳索的拉力。 7.图示三角形托架。已知:杆AC 是圆截面钢杆,MPa 170][=σ;杆BC 是正 方形截面木杆,容许压力MPa a 12][=σ;P=60KN 。试选择钢杆的直径d 和木 杆的截面边长a 。 8.直径50mm 的钢圆轴,其横截面上的扭矩MT =1.5kN ?m ,求横截面上的最大 剪应力。 9.试分别画出下列各物体系统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10. 求图示静定刚架的支座反力。 11. 圆截面轴心拉压杆的直径及荷载如图所示。由钢材制成,容许应力 [σ]=170MPa 。试校核该杆的强度。 12. 画出下列简支梁的剪力图及弯矩图。 13. 用数解法对下列单元体进行应力状态分析:求出主平面位置;并在单元 体图上表示出主应力和主平面。并画出应力图。 14. 试作出下图中重物、杆DE 、杆BC 、杆AC (连同滑轮)及整体的受力 图。 15. 圆柱O 重G=1000N 放在斜面上用撑架支承如图;不计架重,求铰链A 、 B 、 C 处反力。 16. 起重机装在三轮小车ABC 上,机身重G=100KN ,重力作用线在平面 LMNF 之内,至机身轴MN 的距离为0.5m ;已知AD=DB=1m ,CD=1.5m , CM=1M ;求当载重P=30KN ,起重机的平面LMN 平行于AB 时,车轮对轨 道的压力。 17. 简易起重设备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已知斜杆AB 用两根不等边角钢 63×40×4组成。如钢的容许应力MPa 170][=σ,问这个起重设备在提起重量 为W=15KN 的重物时,斜杆AB 是否满足强度条件? 18. 圆轴的直径d=50mm ,转速为每分钟120转。若该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剪 应力等60Mpa ,问所传递的功率是多少千瓦? 19. 试作出下图外伸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20. 由木材制成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在梁的水平对称面内受到P1=1.6KN 的作用,在铅直对称面内受到P2=0.8KN 作用如图所示。已知:b=90mm ,h=180mm ,E=1.0×104MPa 。试求梁的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及其作用点的位 置。 21. 试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2m 2m 2m 5KN ?m 10KN A C B D

近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15 光学(解析版)

10年(2010-2019)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15 光学 一、 选择题 1.(2010年)34.[物理——选修3-4](1)(5分) 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 C ?,A ∠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 边的方向射到AB 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 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62 B.2 C.3 2 D.3 【答案】A 【解析】如下图所示,根据折射率定义有,2sin 1sin ∠=∠n ,13sin =∠n ,已知∠1=450 ∠2+∠3=900,解得:n= 6 2 。 二、 计算题 1.(2011年)34.(物理选修3-4)(2)(9分) 一般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积如图所示,底面AOB(图中曲线),O 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 点入射,经过AB 面反射后从N 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 点的入射角为300,∠MOA=600,∠NOB=300.求

(1)光线在M 点的折射角; (2)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解答】如图,透明物体内部的光路为折线MPN ,Q 、M 点相对于底面EF 对称,Q 、P 和N 三点共线。 设在M 点处,光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的r ,∠OMQ =a ,∠PNF =β。根据题意有 α=300 ① 由几何关系得,∠PNO =∠PQO =r ,于是 β+r =300 ② 且a+r =β ③ 由①②③式得r =150 ④ (2)根据折射率公式有 r i n sin sin = ⑤ 由④⑤式得2 2 6+=n ⑥ 2.(2012年)16.

2019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解析汇编 物理——专题20 力学计算题(原卷版)

t 专题20力学计算题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所示。t=0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 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运动的v–图像如图(b)所示,图中的v 1 和t 1 均为未知量。已知A 的质量为m,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块B的质量; (2)在图(b)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从P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刚好能与B再次碰上。 求改变前后动摩擦因数的比值。 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一质量为m=2000kg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行驶过程中,司机突然发现前方100m处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所 受阻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可简化为图(a)中的图线。图(a)中,0~t 1 时间段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采取措施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阻力已忽略,汽车仍保持匀速行 驶),t 1 =0.8s;t 1 ~t 2 时间段为刹车系统的启动时间,t 2 =1.3s;从t 2 时刻开始汽车的刹车 系统稳定工作,直至汽车停止,已知从t 2 时刻开始,汽车第1s内的位移为24m,第4s 内的位移为1m。 (1)在图(b)中定性画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后汽车运动的v-t图线; (2)求t 2 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3)求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及t 1 ~t 2 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从司机 发现警示牌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约为多少(以t 1 ~t 2 时间段始末速度的算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θ F 2020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相互作用 1(2020安徽第1题).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 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 如图所示。则物块 A .仍处于静止状态 B .沿斜面加速下滑 C .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答案:A 解析: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 、D 错误。摩擦力由mgsin θ增大到(F+mg)sin θ,C 错误。 2(2020海南第4题).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它 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 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2l 得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 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12 m m 为 A.5 B. 2 C.52 D.2 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tan 2,sin 5 αα== 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得:

1215sin 2 m m α==,选C 3 (广东第16题).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1 > F 2> F 3 B. F 3 > F 1> F 2 C. F 2> F 3 > F 1 D. F 3> F 2 > F 1 4(北京理综第18题).“蹦极”就是跳跃 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 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 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 的大小 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 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A .g B .2g C .3g D .4g 5(2020海南第5题).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 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 0匀速下滑,斜劈保 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不为零,v 0较大时方向向左,v 0较小时方向向右 解析:斜劈和物块都平衡对斜劈和物块整体受力分析知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零,选A 6(2020山东第19 题).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至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0≠fa F ,b 所受摩擦力0=fb F ,现将右侧细

工程力学习题题目练习

《工程力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平面汇交力系简化结果是一合力。 2、刚体受不平行但共面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定汇交或汇交于一点。 3、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可以同时改变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和力偶臂 的长短。 4、杆件横截面上内力分量有轴力、剪力、扭矩和弯矩四种。 5、如图所示为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其中P σ称为比例极限,s σ称为屈服极限,b σ称为强度极限。 6、已知一根梁的弯矩方程为232)(2++-=x x x M ,则梁的剪应力方程为=)(x Q -4x+3。 7、如图所示一矩形截面,若z 轴平行与底边,则该截面对z 轴的惯性矩=z I bh a h bh I Z 2 3212??? ??++=_。 8、梁的小变形中,挠度y 和转角θ的关系是_θ='y 。 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条件是合力等于零。 10、空间一般力系有6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11、平面内的两个力偶等效条件是两力偶矩相等,转向相同。 12、杆件横截面上内力分量有轴力、剪力、扭矩和弯矩四种。 13、平面力偶系平衡条件是合力偶矩等于零。 14、平面平行力系有2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15、平面共点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是0=∑x F 0=∑y F 。 16、在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直杆中,轴力必定通过杆件横截面的形心。 17、力偶的三要素是:力偶的作用面、力偶臂、力偶矩。 18、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 19、刚体上两力系等效的条件是:力系的主失和对同一点的主矩分别相等。 20、若将载荷卸除后,试件的变形可全部消失,试件恢复到原有的形状和尺寸,则这种变

2000-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全分类)上.

说明: (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 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 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十一、交变电流 1. 选择题 2000夏季高考物理天津江西卷 一大题 9小题 4分 考题: 9.图中A 、B 、C 是本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O 是中线,电源的相电压为220V ,1L 、 2L 、3L 是三个“220V 60W ”的灯泡,开关1K 断开,2K 、 3K 闭合,由于某种原因,电源中线在图中O 处断了,那么2L 和3L 两灯泡将 A .立刻熄灭 B .变得比原来亮一些 C .变得比原来暗一些 D .保持亮度不变 82.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像和三角函数表 达.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1. 不定项选择题 2005夏季高考物理广东卷 一大题 9小题 4分 考题: 9.钳形电流表的结构如图4(a )所示。图4(a )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2A 。图4 (b )中用同一电缆线绕了3匝,则 A .这种电流表能测直流电流,图4(b )的读数 为2.4A B .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4(b )的读数 为0.4A C .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4(b )的读数为3.6A

D .这种电流表既能测直流电流,又能测交流电流,图4(b )的读数为3.6A 2. 选择题 2003夏季高考大综辽宁卷 一大题 34小题 6分 考题: 34.电学中的库仑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关感应电动势大小的 规律)、安培定律(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规律)都是一些重要的规律,右图为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示意图(为了简单,设用户的 电器是电动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库仑定律 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欧姆定律 电动 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B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安培定律 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欧姆定律 电动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库仑定律 C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欧姆定律 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库仑定律 电动 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法拉 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动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安培定律 3. 选择题 2000春季高考物理北京安徽卷 一大题 9小题 4分 考题: 9.一矩形线圈abcd 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ab 垂直.当 线圈以角速度ω 绕ab 转动时,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ε,线圈受到的最大磁力矩为M 1;当以角速度ω 绕中心轴O O '转动时,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ε,最大磁力矩为M 2.则 21:εε和21:M M 分别为 A .1∶1,1∶1 B .1∶1,1∶2 C .1∶2,1∶1 D .1∶2,1∶2 4. 非选择题 2003夏季高考理综全国卷 第II 卷大题 25小题 20分 考题: 25.(20分)曾经流行过一种自行车车头灯供电的小型交流发电机,图1为其结构 示意图。图中N 、S 是一对固定的磁极,abcd 为固定的转轴上的矩形线框,转轴过bc

2004年至2013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分类——力学综合计算题 (1)

2004年至2013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分类——力学综合计算 (2004年)24.(18分)质量kg m 5.1=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撤去该力,物块继续滑行s t 0.2=停在B 点,已知A 、B 两点间的距离m s 0.5=,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0=μ,求恒力F 多大。(2 /10s m g =) 解:设撤去力F 前物块的位移为1s ,撤去力F 时物块速度为v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mg F μ=1 对撤去力F 后物块滑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得mv t F -=-01 由运动学公式得t v s s 2 1= - 对物块运动的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011=-s F Fs 由以上各式得2 22gt s mgs F μμ-= 代入数据解得F=15N (2005年)24.(18分)如图所示,质量m A 为4.0kg 的木板A 放在水平面C 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0.24,木板右端放着质量m B 为1.0kg 的小物块B (视为质点),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2N ·s 的瞬时冲量I 作用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动能E M 为8.0J ,小物块的动能E kB 为0.50J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求: (1)瞬时冲量作用结束时木板的速度v 0; (2)木板的长度L 。 解:(1)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0v m I A = ① 代入数据解得s m v /0.30= ② (2)设A 对B 、B 对A 、C 对A 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 AB 、F BA 和F CA ,B 在A 上滑行的时间为t ,B 离开A 时A 和B 的初速分别为v A 和v B ,有 0)(v m v m t F F A A A CA BA -=+- ③ B B AB v m t F = ④ 其中F AB =F EA g m m F B A CA )(+=μ ⑤ 设A 、B 相对于C 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 A 和s B ,有 2022 121)(v m v m s F F A A A A CA BA -= +- ⑥ AB B AB E s F = ⑦ 动量与动能之间的关系为 kA A A A E m v m 2= ⑧

物理高考题分类汇编

2019高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一、直线运动 18.(卷一)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 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 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 t t <3 C .3<21t t <4 D .4<21t t <5 25. (卷二)(2)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忽然发现前方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从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开始计时,已知汽车第1s 内的位移为24m ,第4s 内的位移为1m 。求汽车刹车系统稳定工开始计时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二、力与平衡 16.(卷二)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500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kg B .1003kg C .200kg D .2003kg 16.(卷三)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 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A .1233= =F mg F mg , B .1233==F mg F mg , C .121 3== 2F mg F mg , D .1231==2 F mg F mg ,

19.(卷一)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 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 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 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三、牛顿运动定律 20.(卷三)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 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 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 图(c)所示。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由题给数 据可以得出() A.木板的质量为1kgB.2s~4s内,力F的大小为 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四、曲线与天体 19.(卷二)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 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表示他在竖直方向 的速度,其v-t图像如图(b)所示,t1和t2是他落在倾斜雪 道上的时刻。() 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第一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 的大 D.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工程力学复习题

1. 作用有汇交于一点,互不平行三力的刚体 可能 处于平衡状态。 2. 二力平衡原理适用于 刚体 。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适用于 刚体和变形体 。 4. 重P 的均质圆柱放在V 型槽里,考虑摩擦柱上作用 一力偶M ,圆柱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接触点处的法向约束力F NA 与F NB 的关系为F NA > F NB 。 5. 如图示,重量G=10N 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α=30°的斜面上,物 块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 =0.6,则物块处于 静止 状态。 6. 如图所示,边长a=20cm 的正方形匀质薄板挖去边长b=10cm 的 正方形,y 轴是薄板对称轴,则其重心的y 坐标等于y C = 112 3cm 7. 边长为a 2的正方形薄板,截去四分之一后悬挂在A 点, 今若使BC 边保持水平,则点A 距右端的距离x = 5a /6 。 8. 如图所示,边长为a 的正方体的棱边AB 和CD 上作用着大小均为F 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则二力对x 、y 、z 三轴之矩大小为m x (F )= Fa ,m y (F )= 0 ,m z (F )= 0 9. 由①和②两杆组成的支架,从材料性能和经济性两方面考虑, 现有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可供选择,合理的选择是 ① 杆 为低碳钢, ② 杆为铸铁

10. 图示阶梯形杆,AB 段为钢,BD 段为铝, 在外力F 作用下三段轴力 一样 大 11. 以下关于图示AC 杆的结论中,BC 段 没有 变形, 有 位移。 12. 如图所示,拉杆的材料为钢,在拉杆与木材之间放一金属垫圈,该垫圈的作用是增加 挤压 面积。 13. 在连接件中,剪切面与外力方向 平行 ,剪切面与挤压面与外力方向 垂直 。 14. 直径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等长实心轴,在相同外力偶矩作用下,最大切应力 相同 ,扭转角 不同 。 15. 一铆钉受力如下图所示,铆钉直径为d , 钢板厚度均为t ,其剪切面面积为2 4 1d π, 剪力大小为 P 。 16. 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和所受转矩均相同的两根轴,一根为实心轴,一根为空心轴,实?和空?分别表示实心轴和空心轴的扭转角,则实? > 空?。 17. 某矩形截面梁在铅垂平面内发生平面弯曲,若其高度h 不变,宽度由原来的b 减为0.5b ,当该梁受力情况不变时,其最大弯曲正应力变为原来的 2 倍。 18. 图示悬臂梁,截面C 和截面B 不同的是 挠度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度为Z 的均质细直杆OA , 一端与地面光滑铰接,另一端用绳AB 维持在水平平衡 位置。若将绳AB 突然剪断,则该瞬时,杆OA 的角速度 ω = 0和角加速度α ≠ 0。 20. 已知点的运动方程为x=2t 3+4,y=3t 3-3,则其轨迹方程为 3x -2y -18 =0 。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学部分)Word版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学部分) 全国卷I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 (2)(10分)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 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 Pa;室温温度为27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i)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 (ii)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全国卷II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如p-V图所示,1、2、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T1、T2、T3。用N1、N2、N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 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N1______N2,T1______T3,N2______N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牛顿运动定律选择题 08年高考全国I理综 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 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 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D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 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 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A. 2 tan 3 α B. 2 cot .3 α C. tanαD.cotα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 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 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 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B A.h B.1.5h C.2h D.2.5h 0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 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跸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

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 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 速度a=2 sin sin M m g M m θ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D A. 当θ?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sin B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08年高考山东卷理综 19.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 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08年高考宁夏卷理综 20.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 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工程力学计算题汇总

《工程力学及机械设计基础》 计算题练习 第四章:1.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大小)2.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 1.试计算题1图所示悬臂梁支座A 处的约束力。 2.题2图所示系统受力F 作用,斜面的倾角θ=30°,试判断A 处约束力的方向,并计算A 、B 处约束力的大小。 3.外伸梁AC 如题7图所示,试求支座A 、B 处的约束力。 4.外伸梁如题3图所示,试求支座A 和B 的约束力。 题1图 题2图 题3图

题4图 5.平面刚架ABC 如题8 图所示,若不计刚架自重,试求支座A 处的约束力。 6.悬臂梁AB 如题10图所示,试求支座A 处的约束力。 7.外伸梁如题13图所示,试计算A 、B 支座处的约束力。 题5图 题6图

第五章: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共2各图形) 8.试求题16图所示多跨静定梁A 、C 支座处的约束力。 题8图 9.多跨静定梁如题17图所示,试求A 、C 支座处的约束力。 10.试求题18图所示多跨静定梁A 、C 支座处的约束力。 题9图 题7图

11.组合梁如题20图所示,试求支座A 、C 处的约束力。 12.组合梁如题9图所示,试求支座A 、B 、C 处的约束力。 13.多跨静定梁如题21图所示,试求A 、B 、C 支座处的约束力。 题10图 题11图 题12图

第八、九章:1.画轴力图;2.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3.铆钉挤压、剪切强度计算 14.阶梯形杆ABC 受力如题所示,已知力F =10 kN ,l 1=l 2=400mm ,AB 段的横截面面积A 1=100mm 2,BC 段的横截面面积A 2=50mm 2。 (1)画杆的轴力图; (2)计算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15.如图两块厚度为 10 mm 的钢板,用两个直径为 17 mm 的铆钉搭接在一起,钢板受拉力 P = 60 kN ,已知铆钉和钢板的许用剪应力[τ] = 140 MPa ,许用挤压应力[bs ] = 280 MPa ,假定每个铆钉受力相等,试校核铆钉的强度。 题13图

近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6 机械能(解析版)

10年高考(2010-2019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6 机械能 一、选择题 1.(2010年)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t v -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A .在10~t 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 .在10~t 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 .在2t 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 .在13~t t 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解析】A 正确,因为在10~t 时间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外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所以外力做正功。B 错误,根据P=Fv 和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t v sin =,则t a cos =,加速度对应合外力,即t cos F =,所以功率 t t t p 2sin 2 1 cos sin = =,当t=450时,功率最大,外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 错误,因为此时速度为0, 所以此时外力的功率为零。D 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在13~t t 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021m 21W 212 3=-=mv v 。 所以本题选AD 。 【答案】AD 本题考查速度图象和功及功率的综合知识。 2.(2011年)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分析方法,涉及牛顿第二定律、速度、动能等规律与概念。若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同,则质点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一直增加,动能一直增加。A 选项正确;若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但相反,则质点匀减速速直线运动,速度将减小到零,动能将减小到零;接着做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动能将一直增加。选项B 正确;若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开始时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小于90o ,则质点做匀加速曲线运动,速度一直增加。如果开始时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大于90o ,则质点匀减速曲线运动,动能减小,当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垂直时速度最小,接着匀加速曲线运动,速度、动能减小。选项C 错D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