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教案标题:世界文化之旅教案目标:1. 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地理书籍和杂志2. 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3. 世界各地的文化资料和图片4. 学生的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世界文化之旅1. 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2.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介绍该地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
3. 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和展示,分享自己所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信息。
活动二:文化研究1.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深入研究所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历史和特色。
2. 学生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包括该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活动三:文化展示1. 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个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文化展示。
2. 学生通过展示,向全班分享所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3.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并与展示者进行互动交流。
活动四:文化交流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2. 学生通过电子邮件、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其他小组的学生分享自己所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信息。
3. 学生互相提问、交流和讨论,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活动五:写作任务1. 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撰写一篇关于该文化的文章。
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旅行日记、文化体验或对比不同文化等主题的文章。
3. 学生交流和互评彼此的写作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交流情况。
2. 学生的研究报告和文化展示的质量和内容。
3. 学生的写作作品的语言表达和内容丰富度。
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学校的国际文化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研究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
2. 邀请外籍教师或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来访,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讨论。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世界文化之旅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和探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习俗和传统。
通过多元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将培养跨文化意识、全球视野和尊重多样性的能力。
[一、目标]1. 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和特色。
2. 探索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培养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和能力。
4. 培养跨文化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5. 激发学生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文化之旅简介:介绍文化之旅的目的和意义。
2. 欧洲文化之旅:了解欧洲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习俗。
3. 亚洲文化之旅:探索亚洲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4. 非洲文化之旅:了解非洲大陆的多样文化和民族。
5. 美洲文化之旅:了解美洲国家的文化多元性。
6. 大洋洲文化之旅:探索大洋洲国家的文化历史。
[三、教学活动]1. 阅读与讨论:让学生们阅读有关世界各国文化的文章,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 视听资源:播放有关文化之旅的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们对不同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
3. 进行访谈:学生们可分成小组,通过访谈互相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家庭习俗。
4. 世界美食展:学生们可以组织一次世界美食展览会,展示不同国家的传统美食和餐桌礼仪。
5. 世界服饰秀:学生们可以穿戴不同国家的传统服饰,展示其特色和文化背景。
6. 艺术之旅:学生们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表达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7. 跨文化交流:组织学生们与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分享各自的文化和生活。
[四、评估方式]1. 学生学习笔记:学生每次学习完一个国家或地区后,可以写一份学习笔记,总结所学内容和个人体会。
2.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们的艺术作品、访谈录音、书面报告等都可以展示给老师和同学,展示其对文化之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口头表达与讨论:教师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学生们就所学内容进行口头表达,展示他们的跨文化视野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文化之旅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人教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世界文化之旅》表格式公开课教案附教学反思2套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拥有开放的胸怀。
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能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悟文化的丰富性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能认识到文化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知识目标知道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认识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懂得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蛤,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知道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难点:正确理解文化存在的差异,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奏响和谐的乐章。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辩论探究法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媒体展示:一个外国游客在中国餐馆用餐,他把一碗青菜豆腐蛋花汤喝完后,从口袋里掏出刀叉吃水饺。
他先把每一个饺子切开,将肉馅和饺子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
然后,吃一口饺子皮儿,再吃一口馅儿,慢慢咀嚼,细细品尝,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向对面的中国顾客微笑示意。
中国顾客问:“好吃吗?”他用生硬的中国话答道:“香,好吃!要是配上果酱和奶油,会更好。
”中国人是这样吃法吗?从中说明了什么?饮食习惯的不同,体现了文化的差异。
世界因文化的差异而异彩纷呈。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世界吗?想去周游世界吗?想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都举起了手)日益扩大的开放,频繁的国际交往,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出国旅游将不再是一个梦想,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文化直通车”,来一次“世界文化之旅”。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6页(边板书边说)让我们进入世界文化之旅第一站。
节日之旅节日是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教案主题:世界文化之旅教案目标:1.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意识;3.通过世界文化之旅,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历史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找出世界上的一些著名城市和国家,引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2.播放一些世界各地的风景和名胜古迹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习世界文化(30分钟)1.给学生分发一份世界文化地图,让他们标出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然后在分组讨论中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选取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重要习俗等。
三、跨文化交流(30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跨文化交流,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
2.学生进行报告展示,其他同学提问和评论。
四、世界文化体验(20分钟)1.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世界各地的人物,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习俗。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印度的印度舞女、中国的京剧演员、日本的武士等。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互相交流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总结自己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开展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教学资源:1.世界文化地图;2.世界各地的风景和名胜古迹的视频;3.跨文化交流小组的相关资料;4.角色扮演的相关道具。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
2.收集学生的报告和总结,评价他们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和体验的程度。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设计《世界文化之旅》教案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界文化之旅》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内容分析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设立了两框内容,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分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标志和代表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分为“开放的胸怀”和“搭起文化的桥梁”两部分。
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在日益开放的时代,与不同的文化共处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要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珍惜、爱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以开放的态度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时更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者。
2.能力目标:理解由于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差异;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学习、鉴赏不同文化及其优点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知道对待文化差异的不同态度及正确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但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得沟通产生困难??他们需要给予恰当的引导,才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用现代多媒体工具,充分利用视频资源直观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通过视频鉴赏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特点;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思考;通过辩论让学生领悟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通过名片设计让学生提高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准确对待文化差异。
2.水平目标
能理解文化的差异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3.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化存有差异,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准确对待文化差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例举法;讲授法;情景活动教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世界文化之旅
1、丰富多彩的文化
(1)对国内外传统节日的了解(2)不同国家的标志
(3)不同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2、和谐的文化乐章
(1)语言的差异性
(2)文化差异导致行为差异(3)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共8篇)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第五课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2)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名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2)如何看待不同的文化2、教学难点: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提问同学们:“提到海南,大家都会想到哪些传统的特色呢?”引出文化的话题。
2、新课讲授:(1)提问同学:“大家喜不喜欢过节?”引出本课第一个教学内容:节日。
在此教学环节,通过具体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说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我国的传统节日的习俗,并完成表格;展示一些国外的具有代笔性的节日图片,并介绍节日习俗。
讲授节日是一种文化,并结合刚刚所讲内容讲解文化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
(2)通过幻灯片展示几组各国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景点或人物,并让同学说出分别出自哪个国家引出知识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并展示中美两位具有代表性的篮球明星姚明和科比。
(3)用两句英文导入该知识点:Love me, love my dog.和A Monkey’s story.引导学生直译两句话并分别给出两句话的实际汉语意思,通过翻译的巨大差别使同学们理解语言也是一种文化,语言是有差别的。
面对语言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允许每一种不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4)引出全球化的知识点,并让学生讨论:全球化就是标准化这个命题的正误。
使学生理解,全球化≠标准化,并且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世界文化之旅》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世界文化之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标志、代表人物、节日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
二、对应的课程标准: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样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三、本课的地位:本单元是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学校中的交往扩展到社会中的交往,在全书中属于面向未来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本课主要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中交流沟通,目的是培养学生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与开阔胸襟。
四、学情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但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甚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态度;有些同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得沟通产生困难等。
他们需要给予恰当的指导,才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
②认识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③懂得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蛤,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2.能力目标
能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悟文化的丰富性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能认识到文化差异存在的客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文化的多样性比单一性好、不同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观念;能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文化,同时欣赏本民族的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奏响和谐的乐章。
三、学情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涉世未深的学生难免产生困惑的现实,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辩识各种文化现象,使他们知道要一分为二、用辨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针对学生在对外交往中存在的沟通障碍问题,给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其成为具有历史眼光、时代眼光、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想去旅游吗?想旅游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学生高高地举起手!)
日益扩大的开放,频繁的国家交往,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出国旅游将不再是一个梦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世界文化之旅”。
第一站:节日之旅
节日是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热烈的节日有哪些?它们是怎么来的?在这些节日中都有哪些传统的食品?有哪些习俗
探究活动: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
全班分为3个小组,每组负责探究两种节日的来历、习俗和传统食品。
这些节日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
那么,国外是否和我们有一样的文化传统呢?外国人也过中秋节,在这一天,也吃月饼、赏月吟诗吗?(学生:不是!)
[相关链接]
中韩两国中秋节习俗差异
韩国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为感谢祖先带来丰收而扫墓,而中国是在清明节扫墓;韩国中秋节的正餐是早餐,中国的晚餐是正餐;中秋节韩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吃月饼,而是吃特制的松饼;中秋节在中国不是法定节日,韩国则放假五天,是一年中放假最长的节日。
同样是中秋节,受当地传统风俗的影响,呈现出本民族的特色,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过法。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通常还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传统。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外国传统节日。
[知识大比拼]外国传统节日知多少
图片展示世界各国传统节日,学生猜节日名称,并说出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西班牙奔牛节巴西狂欢节俄罗斯谢肉节印度昆梅拉节
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泰国农耕节墨西哥亡灵节
引导学生思考:世界节日文化有什么特点?(多样性和丰富性)
有人说:“过节,过的就是一种氛围。
”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这种氛围是通过什么表现出现出来的?
小结: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世界文化之旅第二站。
第二站:环球之旅
在这个世界上,有196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俗,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等。
所谓环球之旅,也就是去了解和欣赏各国的文化习俗。
在环球之旅中,你最想去哪个国家?想了解和欣赏哪些文化习俗?
(学生回答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巴西、日本、埃及、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瑞士、荷兰走一走。
(幻灯片展示各国代表性文化)
刚才,我们欣赏了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代表文化,每当我们谈起这些文化,大家会想到什么?
学生:想起这些代表文化所在的国家或地区。
不仅如此,每个国家都有一些代表人物,无论你是否喜欢,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也会想到这个国家。
不相信我们来试一试?
希特勒(德国)布什(美国)安徒生(丹麦)
莎士比亚(英国)雨果(法国)萨达姆(伊拉克)
引导学生思考:
1.当我们提起某一种代表文化或代表人物,为什么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这个国家呢?
2.这些人物代表了该国文化的哪个方面?
3.这些代表人物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有什么影响?
小结: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各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国、本民族的烙印。
同时,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现在,让我们继续“世界文化之旅”,前往文化之旅第三站。
第三站:特殊之旅
在特殊之旅中,老师将带领大家共同体验不同文化的奥妙。
首先,请大家翻译一个句子。
There is smoke(烟),there is fire(火).(无风不起浪)
引导学生思考:
1.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2.世界各国的语言有没有优劣之分?
3.如果这些差异不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小结:语言是一种文化。
语言存在差异,不分优劣。
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自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都蕴涵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如果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探究活动]
(1)我们能让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吗?
(2)我们能把千差万别的文化都统一起来,推行一种文化标准吗?
(3)你希望文化向什么方向发展?
小结:全球化不同于标准化,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
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小品欣赏]《黄土坡》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小品《黄土坡》。
精彩的小品欣赏完了,请大家想想小品中的哪个情节最能反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洋媳妇见到公公拥抱)如果你是小品中的公公,你能否接受这种方式?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图片展示各国见面礼节)
[相关链接]
[探究活动]
面对文化差异,你会采取什么态度,排斥还是沟通?(学生:沟通!)
沟通如果存在障碍,谁该为此做出努力?该如何做出努力?
小结:面对沟通中的障碍,双方都应该作出努力。
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沟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我们主张各国文化互相借鉴、共同繁荣
同学们,世界文化之族即将结束。
祝大家在今后真正的国际旅行中愉快、顺利。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如下: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设计思路优化、合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2.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点拨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3.教学素材的选择,能够遵从学生的口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