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 上学期第四单元《笔算乘法(二)》能力提升检测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最新人教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测试(有答案解析)

解析: 780 ;7800
【解析】【解答】130×6=780;1300×6=7800. 故答案为:780;7800. 【分析】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相应的扩大多少倍。
4.C
解析: C 【解析】【解答】 因为 280×50=14000,所以 280×50 的积的末尾有 3 个 0。 故答案为:C。 【分析】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计算时,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 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 0,据此解答。
5.C
解析: C 【解析】【解答】3.6×2×10 =7.2×10 =72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 a 倍,另一个因 数扩大或缩小 b 倍,积扩大或缩小 ab 倍,据此解答。
不变,积是________。
17.买一台饮水机需要 260 元,学校要为 18 间教室各配备一台饮水机,一共需要________ 元。
18.如果 36×3=108,那么 360×3=________,36×30=________,360×30=________。 19.37037×3=11111,37037×6=22222,37037×15=________,37037×18=________ 20.一个数(0 除外)乘以________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 除外)乘以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________。
17.【解析】【解答】解:260×18=4680 所以一共需要 4680 元故答案为:4680 【分析】一共需要的钱数=一台饮水机的价钱×配备饮水机的台数据此代入数据 作答即可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笔算乘法二丨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6 按这个规律 , 4 0 个 8 相 乘 积 的 个 位 数 是 6, 1 0 0个3相乘 积的个位数是 1㊂ ( ( 千米 ) 千米 ) 能到达 ㊂ 1 6. 9 5ˑ1 5=1 4 2 5 >1 3 9 0 [ 提示 ] 早上 6: 0 0 到晚上 9: 0 0 一共 1 5 个小时 ㊂ 提示 ] 1 7. 7 1 7 6 千米 [ 8: 0 0~1 2: 2 0一共4小时2 0分钟= 米) 2 6 0 分钟 =1 5 6 0 0 秒, 2 3 0ˑ1 5 6 0 0=3 5 8 8 0 0 0( =3 5 8 8 ( ㊂ 千米 )
再填表 ㊂ 2.先找规律 ,
)
因数 3 0 3 0 3 0 1 5 1 0 因数 6 1 2 1 8 1 8 1 8 积
㊂ 一共用了 6.每把椅子 1 3 2元, 多少钱 ? ( 先填出所缺的条件 , 再解答 )
3.我国第一颗人 造 地 球 卫 星 绕 地 球 一 周 需 要 连续绕地球 1 1 1 4 分钟 , 1 周要多长时间 ?
这是一座由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
一辆卡车每分钟 7.一台拖拉机每分钟行 3 2 0 米, 比拖拉机多行3 卡车8分钟行了多少米? 0米,
买1 王老师打算买一些儿童读物 8.一支钢笔 9 元 8 角钱 , 5 支这样的钢笔 , 1 4.六一儿童节 , ) 要带多少钱 ? 送给 四 ( 1 班的 4 8 名 学 生 ,每 本 书
她带8 能给每人买一 1 5. 8 0元, 0 0 元 钱, 本吗 ?
买 6 盒 送 1 盒, 给全班 9.一盒纯牛奶 3 元 钱 , 要花多少钱 ? 4 2 名学生每人买一盒 ,
照这样的 跃过去, 你就是尖子生! 1 0.一种 赛 车 1 6分钟疾驶4 8 千 米, 速度 , 它1小时5 0 分 钟 可 完 成 整 个 赛 程㊂ 1 5. 8ˑ8ˑ8ˑ ˑ8的积的个位数是多少 ? 你 ������ ������������������ ������ ������ ������������������ ������ ������ 整个赛程有多少千米 ? 4 0个 发现 了 什 么 规 律 ? 请 你 用 这 个 规 律 再 求 3ˑ3ˑ3ˑ ˑ3的积的个位数是多少 ㊂ ������ ������������������ ������ ������ ������������������ ������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专项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18分)1.204×95的积是( )位数,2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2.我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
嫦娥五号着陆器在距离地球36万千米远的月球着陆,这里的路程是( )千米;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地球在接近大气层时每分钟飞行约660千米,嫦娥五号返回器的速度记作( )。
3.【新考法】典典在计算一道乘法题时,用了下面的方法,他计算的是( )×( )。
果是错的,她可能是这样估算的:( )。
5.根据24×60=1440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积。
24×600=( ) 48×60=( ) 48×600=( ) 6.在里填上“>”“<”或“=”。
132×25132×36 41×5082×25 150×70170×50 7.每副羽毛球拍140元,学校买5副要花多少元?本题已知的是( )和( ),要求的是( ),用( )这个数量关系来解答。
8.天天一步的平均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学校约有( )米。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8分)1.如果△×○=315,那么△×(○×3)的结果是( )。
A.315B.105C.9452.用竖式计算524×16时,“5”与“6”相乘,实际是( )。
A.5×6B.50×60C.500×63.估一估,下图中点F表示的数最接近下面算式( )的积。
A.201×53B.198×48C.201×94.【新题型】四(1)班图书角要购买6本《西游记》,要求需要的总钱数,还需要知道的信息是(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一、选择题1.两个数的积是200,其中一个因数乘以4,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A.600B.800C.10002.甲数是乙数的4倍,等量关系是().A.甲×4=乙B.乙×4=甲C.甲×乙=4D.乙+4=甲3.小红要写一篇500字的作文,写了25行,平均每行18个字,字数()。
A.够了B.不够C.不能确定4.在计算326×45的时候,3×5表示()。
A.3×5B.30×50C.300×55.三年级6个班的同学为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买了一些书包,平均每个班买15个,一共买了()书包。
A.90B.85C.956.16×730,积的末尾有()个0。
A.1B.2C.37.拖拉机每小时行36千米,一种飞机的速度是拖拉机的105倍,这种飞机每小时可飞行()A.2780千米B.3780千米C.3680千米D.3870千米二、文字题8.列式计算.一个因数扩大1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将从324变成多少9.列式计算.比214的15倍少18的数是多少?三、判断题10.两数相乘,积是180。
如果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除以2,那么积不变。
( )11.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一定有0。
( )⨯=,两个因数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积就变成了496。
( ) 12.62424813.56×40的积和560×4的积相等.( )14.4.76×5.8与47.6×0.58的积相等._____ 四、改错题15.森林医生。
(将不对的改正过来)807454035322836215⨯( )改正: 2481614882481736⨯( )改正: 五、解答题16.一只长颈鹿的体重是835千克,一只兔子的体重只有5千克。
这只长颈鹿的体重是这只兔子的多少倍?17.教室南面的墙壁,长8米,宽3米.墙上有3个3平方米的窗户.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1)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粉刷每平米的费用要160元,那粉刷这面墙壁共花费多少钱?18.粮油店新进大米126袋,是面粉袋数的3倍.每袋面粉28元,每袋大米55元. (1)进大米花了多少钱? (2)进面粉花了多少钱? 六、竖式计算 19.列竖式计算。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1.(3分)在笔算567×38时,一般是先计算( )。
A .567×8B .567×3C .567×30D .567×802.(3分)一家文体用品店售卖的羽毛球12个/筒。
丽丽带了80元钱,买了一筒羽毛球后还剩下32元钱。
根据这些信息,算式“32÷[(80-32)÷12]”解决的问题是( )。
A .买一筒羽毛球需要多少钱?B .一个羽毛球需要多少钱?C .剩余的钱还可以买几个羽毛球?D .剩余的钱还可以买几筒羽毛球?3.(3分)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则积( )。
A .扩大到它的10倍B .扩大到它的100倍C .扩大到它的1000倍D .不变4.(3分)下图是爸爸12月份的汽车使用情况,如果要计算爸爸该月加油用了多少钱,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
爸爸12月份汽车信息记录单行驶距离:1050千米每千米耗油量:0.08升当月平均油价:8.2元/升停车费:80元A .1050千米,0.08升,80元B .1050千米,0.08升,8.2元/升,80元C .0.08升,8.2元/升D .1050千米,0.08升,8.2元/升5.(3分)有三辆车进行比赛,已知甲车2时行驶188千米,乙车3时行驶264千米,丙车4时行驶340千米,则他们三个谁最慢?( )A .甲车B .乙车C .丙车D .一样快二、判断题(共5题;共15分)6.(3分)“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240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道题是求路程。
( )7.(3分)一个因数变小,另一个因数变大,积不变。
( )8.(3分)小于1的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 )9.(3分)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11010.(3分)笑笑3分钟走了180米,她步行的速度是60米/时。
【三套试卷】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检测卷附答案(2)

第四单元练习测试卷(包含答案)知识引入: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例题1:竖式计算。
132×26=184×37=234×33=46×311=知识精讲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一般把三位数写在两位数的上面,便于计算。
算出结果后,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2.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1)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二、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例题2: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420×60= 720×16= 260×50= 180×70=506×38= 57×703= 305×40= 207×40=知识精讲2:1.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用两位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依次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也要乘,与0相乘得0后,如果没有进位,则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需加上进位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巩固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一.填一填。
3 52 7这是求( )个35这是求( )个35这是求( )个35二.我会算。
1 5 3 32 6 43 2 1 3 5× 1 5 × 1 7 × 5 7 × 3 72 7 23 8 6 6 1 9 1 1 4× 8 6 × 5 5 × 2 7 × 2 9三.我会列竖式计算。
223×66= 135×58= 455×19=18×315= 417×34= 245×26=四.病题门诊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阶段性素养提升卷 (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阶段性素养提升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18分)1.248×35的积是( )位数,365×76的积是( )位数。
2.305×64的积的最高位是( )位;250×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136×43的积的个位上是( )。
3.在○里填上“>”“<”或“=”。
240×40○24×400600×20○20×66015×600○16×500198×48○100004.算式238×□8,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
5.两个因数的积是250,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如果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除以4,积是( )。
6.李老师买8支钢笔用了45元,买同样的24支钢笔用了( )元。
7.龙龙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0米/分,他1小时可骑行( )千米。
8.一辆货车往山区运送捐赠物资,每小时行驶65千米,行驶了6小时到达目的地。
沿原路返回时用了5小时,那么返回时的速度是( )。
9.用1,2,3,4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数的积最大,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二、选择。
(每题3分,共18分)1.通过( )可以快速判断124×25的积一定不是310。
A.积的末尾没有0B.积的位数C.积的中间没有02.下面算式中,( )与其他两个算式的积不相等。
A.50×48 B.25×96 C.25×483.【新考法】一个篮球125元,学校要购买13个,一共需要多少元?竖式中箭头所指的结果表示( )。
A.购买1个篮球需要多少元B.购买3个篮球需要多少元C.购买10个篮球需要多少元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 )。
A.乘2B.除以2C.乘505.256×38比256×36的得数多(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能力提升卷(答案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能力提升卷一、认真填空,我能行。
(每空1分,共24分)1.口算12×300时,先算( 12 )×( 3 )=( 36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2 )个0。
2.140×20的积的末尾有( 2 )个0,125×80的积的末尾有( 4 )个0。
3.两个非零因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乘16,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除以16 )。
4.商店里每支钢笔13元,王老师买了8支,一共花了( 104 )元,这里是求( 总价)。
5.在O里填上“>”“<”或“=”。
24×18○=12×36 190×6○<150×8 27×13○<270×216×300○>22×110 201×17○<210×17 108×18○<109×196. 小马虎在计算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两位数36个位上的6看成了0,乘得的积比正确的结果少了1440,正确的结果是( 8640 ).7.用1、2、3、4、5五个数字,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与ー个最小的两位数,它们的乘积是( 6516 ).8. 80□×26的积末尾有0时,积最大是(20930 )9. 某市出租公可按这样的规定收费:3干米之内起步价7元(含3千米),超过3千米,每千米按3元计价,根据以上信息填表。
坐车的路程/千米应付的钱数/元3 _7_7 _19_8 _22_10. 小王在活动期间买到了这样的4盒巧克力,每盒的实际价格是(96 )元,相当于每盒降价(32 )元。
二、准确判断,我最棒。
(共10分)1. 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它们的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2.估算的结果一定比准确计算的结果大.( ×)3. □98×3≈600,方框里应填2.( ×)4. 路程不变,速度越快,所需时间就越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笔算乘法(二)》能力提升检测题及答案
练速度
1.口算。
4×190= 300×50= 70×60=
340×6= 33×30= 22×40=
2.笔算。
320×40= 560×36= 702×25= 28×103=
3.在圆圈里填上“>”“<”或“=”。
20×140○16×200 700×10○20×350
17×300○30×160 350×3○250×4
4.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改正:
改正:
5.填空题。
(1)850×25的积是()位数。
25×400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2)20个830相加的和是(),48和107的积是()。
(3)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4,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4)长方形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如果长乘4,宽乘2,那么面积是()平方厘米。
6.选择题。
(1)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
A.乘5
B.除以5
C.不变
(2)两个因数的积是48,如果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是()。
A.16
B.96
C.144
(3)某市为提升城市形象,计划将一个长方形公园的长扩大到原来
的4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扩建后的公园面积是扩建前的()倍。
A.4
B.6
C.8
7.算一算,填一填。
24×3=72 15×24=360
24×6= 5×24=
24×9= 15×48=
24×12= 15×72=
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儿(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
8.商店电动牙刷的价格如下:
王叔叔要买50个相同的电动牙刷,他带了5000元,可以买哪一种品牌的电动牙刷?
练准确率
9.如果A×B=36,那么:
A×2B=()
3A×B=()
A×(B÷2)=()
(A÷4)×(B×4)=()
(A÷2)×(B÷2)=()
10.有一个有趣的数37,请根据37×3=111填空。
37×6= 37×9=
37×12= 37×15=
37×18= 37×21=
37×24= 37×27=
37×()=6660
11.奶牛场养了25头奶牛,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吃2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这些奶牛30天共吃草多少千克?
13.一架照相机和它的三角架共值1130元,照相机比三角架贵830元。
明明爸爸为单位一次性购入35台这样的照相机,外加8个三角架,一共花了多少元?
14.将9、3、0、5、7按要求填入方框里。
(1)使乘积最大:□□□×□□
(2)使乘积最小:□□□×□□
练思维
15.小明在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把其中一个因数22看作了31,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918。
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
16.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4,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增加60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增加8,积增加96,求原来两个因数的积。
参考答案
1. 760 15000 4200 2040 990 880
2. 12800 20160 17550 2884
3.<=>>
4.× 280×40=11200 × 304×30=9120
5.(1)五 4 (2)16600 5136 (3)除以4 (4)2400
6.(1)C (2)C (3)C
7.(竖排)144 216 288 120 720 1080 相同的数
8.C 品牌 99×50=4950(元)
9. 72 108 18 36 9
10.222 333 444 555 666 777 888 999 180
11. 22×25=550(千克) 550×30=16500(千克)
12. 60×106=6360(元)(12+10)×106=2332(元) 6360+2332=8692(元)
13.三角架:(1130-830)÷2=150(元)照相机:150+830=
980(元)一共花:980×35+150×8=35500(元)
14.(1)930×75或750×93 (2)579×30
15. 918÷(31-22)=102 102×22=2244 提示:把22看作31,这个因数就多了9,所以另一个因数就是积增加部分除以因数增加的部分。
所以另一个因数是918÷9=102。
16.另一个因数是:600÷4=150,一个因数是:96÷8=12,150×12=1800 提示:假设这两个因数分别是A和B,算式为A×B。
如果A 增加4,B不变,那么积增加4×B,也就是增加600,由此可算出B=600÷4=150。
如果B增加8,A不变,那么积增加8×A,也就是增加96,由此可算出A=96÷8=12,那么这两个因数分别是150和12,可算出它们的积。
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先弄清一个因数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因数不变时,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增加或减少几,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增加或减少几乘另一个因数的积。
灵活运用这个规律可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