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 第3课时 练习课(导学案)》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导学单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 第3课时 位置与方向(3)(导学案)》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导学单

前言:
该导学案(导学单)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单)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导学案)
第3课时位置与方向(3)
学习目标:
1、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2、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学习重难点:
正确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自学课本第22页的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学习
1、物体的位置关系具有()性。
2、洋洋家在学校南偏西35度方向约400米处,那么学校在洋洋家()方向约()米处。
3、观察课本22页的台风路径图,说说这次台风经过的路线。
4、为什么到达一个地方后就要重新画出方向标?
5、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标和比例尺,描述一下台风每个阶段段的方向和距离。
1。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详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的数量关系。
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能用关系式去表达它们。
2.地位与作用:教材在编排上优化了知识结构,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素材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了一些经验。
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学会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而且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迁移类推等能力的发展。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课时安排:建议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教材P47例1,完成教材P47“做一做”,P49“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及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第3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练习 导学案导学单》最新精品

1 前言:
该导学案(导学单)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单)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导学案)
第四单元 比 例
第3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练习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熟练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进一步掌握解比例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解比例。
2. 能灵活利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能解决与解比例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用线连起来。
2.解比例。
3. 练习八第4题。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八第10题。
2.练习八第11题。
三、提高练习。
1753)1(x =8.2:75.1:5.3)3(x =11:63
2:)4(=x 94:2:21)2(=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乘除法运算的算理。
2.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口算题目,引导学生回顾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乘除法进行解决。
二、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进行讲解。
三、巩固(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乘除法进行解决。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教师强调乘除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如注意运算符号、运算顺序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掌握了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计算习惯,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符号、运算顺序等,避免出现错误。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乘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练习课中,学生对乘除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是因为乘除法是数学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数学学习的进展。
此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女娲补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4、能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能从女娲的具体行动中,体会其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精神。(目标3)
三、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女娲补天》是一片略读课文,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生活,先拣五色石头燃火熔炼,用石浆补好天上的大窟窿,斩断大乌龟的四条腿撑起天空,接着杀死黑龙,是野兽不再残害人类,最后把芦苇烧成灰堵住地缝的故事。塑造了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女娲形象。
作业
目标
1、认识“败、措”等9生字,读准平舌音“措、颂”,理解词语“欢声笑语、惊慌失措、混乱”等。
2、能。
3、能发挥想象,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体会女娲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精神。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匹配陈述
6、全班交流。
预设:(1)、炼石补天——从“拣来、燃起、炼成、补好”看出女娲不怕困难、顽强能干的形象。
(2)斩龟撑天——从“斩下、竖立、撑起”等词看出女娲的智慧和果断。
(3)杀死黑龙——从“奋勇杀死、纷纷逃回、不敢”等词看出女娲的智慧和勇敢。
(4)烧苇堵地——从“烧、撒、堵”等词看出女娲的智慧和不怕困难。
11、生生互评。
1、请生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出故事中神奇的地方或触动自己的情节。
2、请生读下列句子,勾画关键词语,试着感悟女娲的形象。
(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欢声笑语,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2)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3)女娲看到这情景,难过极了,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度量(全单元)》全章PPT精品教学课件

谢谢观赏!
再 见!
第3课时 角的分类
你你认怎识样这判几断个是角锐吗角?、直角、钝角的?
1 锐角
2 直角
3 锐角
4 钝角
5 锐角
6 钝角
直角=90°、锐角<90°、钝角>90°
这有一副三角尺,这上面有直角吗?谁来量一量, 看看直角是不是90度?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认识角
下面的图形都是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什么?这 两条射线叫什么?
(边 )
(顶点 ) (边 )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分 别叫做角的两条边。
1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上图 的角可以记作“∠1”。
3.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3个
8个
拓展
AB
图中共有( 1 )条直线 共有( 1 )条线段 共有( 4 )条射线
课堂小结
名称 线段
射线
图形
联系
区别
直的 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可以度量。
直的 只有一个端点,无限 长, 不可度量。
角
边
顶点
边
直线
没有端点,无限长, 直的 不可度量。
谢谢观赏!
再 见!
l
A
B
直线除了可以用“直线AB”来表示,还可 以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直线l。
画画看: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经过一点可以画 无数条 直线。
围绕两点画直线
经过两个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呢? 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个点 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位数和两位数的概念;–能够进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算数运算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与本课内容相适应的数字乘法练习题PPT;2.板书:设计好本节课的板书内容,包括定义及示例;3.实物道具:准备适量的小球或者小玩具作为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4.习题册:备有与本单元相关的练习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第二步:讲解1.分析三位数和两位数的结构,介绍如何进行多位数相乘的方法;2.讲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以及在运算中的应用;3.示范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解决难题。
第四步:拓展1.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运算;2.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题目,挑战自己的极限。
教学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方法;2.强调进位和借位在运算中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进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更加热爱数学!。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练习课) 人教版

数学学科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主备人:
授课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练习课
任课
教师
课型
问题
拓展课
课时
1课时
营造创设感知目标
5分
1.复习亿以上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的方法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共同复习,抢答。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20分
1.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三亿六千二百万写作( )。
(2)七百二十亿零六十万写作( )。
(3)世界人口数已超过6300000000。这个数读作( )。
(4)人脑有神经细胞14000000000至20000000000个。这两个数读作( )和( )。
3.分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这样做?
重点展讲规范指导
12分
1.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92988≈892万
95411≈96万
199763000≈20亿
98765000≈10亿
2.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
745005600≈( )亿
5960001000≈( )亿
580000000≈( )亿
70240000000≈( )亿
987600000吨
学生交流,对个别题重点指导。
9 8760 0000吨≈( 10 )亿吨
如果题里数字带单位改写完成后依然要带上单位。
归纳提高体验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
环节
学 案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1、课文第49页的第1题,用计算器检验。
2、列竖式计算
708× 25= 640 ×12=
引导自学:
1、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
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
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
质疑探究
1、教材第49页的第2题。
(3)反馈练习结果: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0或末尾的0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老师展示两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
如:
7 0 8 6 4 0
× 2 5× 1 2
3 5 4 0 1 2 8
1 4 1 66 4
1 7 7 0 0 7 6 8 0
3、课本第50页的第11题。
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解题过程要求做到:(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2)回答: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
(1)学生读题
(2)组织学生讨论已知信息,了解题目要求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检查。
(3)提示:森林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爱护森林,保护环境。
2、教材第50页的第8题。
(1)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题做得对吗?错在哪?将错题更正。
(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工整,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
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只作指导。
过关检测
1、笔算下列各题。
113×24= 320×20= 208×43=
2、下表是电器商店部分商品一个月的销售情况。单价:元,数量:台
复读机
电扇
电灯
洗衣机
单价
184
275
89
886
数量
52
36
162
27
1、每种电器各卖了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该导学案(导学单)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实用性强。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单)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
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Fra bibliotek课时审核人
学习内容
教材第49-50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2、一共收入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2、提示笔算方法。
自我总结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