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毒理学

合集下载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理学:是一门主要应用毒理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自杀、他杀和意外或灾害事故引起中毒的学科。

毒物:在日常接触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的化学物质。

中毒:机体由于毒物的作用,器官、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遭受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我国毒物种类的特点:农药最为多见,其次为一氧化碳、催眠镇定剂、杀鼠剂、氰化物、有毒动植物、金属毒物等。

毒物毒性反应类型:1、局部和全身毒性效应2、速发性和迟发性毒性效应3、致敏和自体免疫反应4、特异质反应5、可逆性和不可逆性毒性效应6、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毒物相互作用:联合作用: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毒作用;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当同时接触两种有类似毒性效应的毒物时,其毒作用超过两者分别作用之和。

根据毒物进入机体后毒物作用的快慢,将中毒分为:急性中毒:24小时内,生物机体一次或多次摄入或接触毒物导致的中毒。

慢性中毒:少量多次接触或摄入毒物在3个月以上而导致的中毒。

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与慢性中毒之间的中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金属盐、腐蚀性酸和碱、酒精、卤素、烟碱、乌头碱、甲醛、安替比林、苦味毒、绿黎芦碱、水杨酸盐、硼酸盐、氟化物、磷、酚、甲醇、毒茸、二甲苯、洋地黄。

阿司匹林、草酸、松节油、吗啡、滴滴涕、苯、有机磷剂、许多有毒植物(如雷公藤、发芽马铃薯、白果、苍耳子、桐油)及有毒动物(河豚、斑蝥等)。

抽搐:士的宁、马钱子碱、铰盐、苯丙胺(安非他明)、咖啡因、氨茶碱、有机氯剂、有机磷剂、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樟脑、可卡因、阿托品、烟碱、乌头碱、苦味酸、氰化物、氟化物、酚、安替比林,钡、山道年、鱼藤、发芽马铃薯、马桑、苍耳子。

昏迷:乙醇、巴比妥类、氯丙嗓类、阿片、吗啡、水合氯醛、氯仿、乙醚、氰化物、一氧化碳、水杨酸盐、烟碱、苯、阿托品、酚、蓖若碱、钩吻碱、硫化氢、有机磷及有机氯剂、煤油、苍耳子、白果、马桑、蛇毒。

简述法医学的分支学科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简述法医学的分支学科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简述法医学的分支学科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法医学是研究应用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的分支学科涉及多个领域,每个分支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 法医病理学:研究疾病和死亡原因,特别是通过解剖尸体来确定死因。

法医病理学通过对尸体进行病理解剖、组织学检查和药物分析等手段,可以确定死因,鉴定病变特征,并提供法庭所需的证据。

2. 法医毒理学:研究毒物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毒物致死的机制。

法医毒理学通过对尸体、组织、体液和物证样本的化学分析,鉴定和测定毒物的种类、浓度和毒性,以确定是否存在毒物中毒事件,并在刑侦和法庭上提供相关证据。

3. 法医物证学:研究物证的鉴定和分析,包括血迹、体液、指纹、纤维、土壤、工具痕迹等。

法医物证学通过对物证的形态、组成和特征等进行科学分析与比对,可以为刑侦和法庭提供犯罪嫌疑人的识别和辨认。

4. 法医临床学:研究刑事案件中的伤害和伤害的鉴定。

法医临床学通过对受害人和嫌疑人的身体检查、病史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
伤害的类型、性质和程度,并提供证据与专业意见。

5. 法医人类学:研究骨骼和遗传信息的鉴定和分析,用于解决人的身份问题。

法医人类学通过对人骨和DNA等的形态、组织学、遗传学分析,可以确定人的年龄、性别、身份,甚至是解决未解之谜的身份问题。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分支学科外,法医学还涉及其他领域,如法医心理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工程学等。

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共同为刑事司法提供科学依据,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理学
遵义医学院附院 余舰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毒理学及法医毒理学的概念 毒理学(toxicology)是一门研究外源化学 物对生物体损伤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综 合性学科。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泛指自然界存在 着或人工合成的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 质。 生物体(Living organism)包括人、动物、 植物以及各种其他生物。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毒物与中毒
一、毒物与中毒的概念 (一)毒物(poison,toxicant)
毒物(poison)是指在日常接触条件下, 以较小剂量进人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 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机体 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 的化学物质。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
(二)毒物的毒作用机制 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生物转化
或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毒动学是研究机体对毒物的作用。毒效学是研究
毒物对机体的作用。
大部分外源性化学物经过代谢,毒性降低,易于 排泄,此为解毒反应,称为代谢解毒。但有的外 源性化学物经过代谢其反应活性反而高于原型, 其代谢物与细胞的DNA、RNA、蛋白质和脂质反 应,就会造成细胞毒性、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等 影响,经过生物转化其毒性增强的现象称为代谢 活化。
效应器官可以是靶器官,也可以不是靶器 官。例如番木鳖碱中毒可引起抽搐和惊厥, 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效应器官是肌肉。
某个特定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的原因可 能有:①该器官的血液供应关系;②特殊 的酶或生化途径的存在;③器官的功能和 在体内的解剖位置;④对特异性损伤的易 感性;⑤对损伤的修复能力;⑥具有特殊 的摄人系统;⑦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 解毒系统的平衡;⑧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 分子结合等。

法医人类学-0927-01_毒理学

法医人类学-0927-01_毒理学

十、氰酸及氰化物中毒
• 来源:氰酸(HCN),植物种子、果实、根茎能分解产生氰酸,有杏仁香, 无色,挥发性液体。 纯氰酸0.05克即可迅速致命。 • 作用:CN-离子与细胞呼吸必不可少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三价铁结合使细 胞缺氧,故血中含有多量的氧合血红蛋白;氰化物有腐蚀作用。 • 致死量:苦杏仁,大人40-60粒可致死;小孩10-12粒可致死。 • 主要症状: 吸入大量氢氰酸立即倒地,抽搐片刻而死;氰化物,惊叫倒地, 呼吸困难,瞳孔先小后大,眼球突出,数分钟内死亡。 • 尸体征象: 急速死亡者,尸斑呈紫红色。非电击型死亡者,尸斑呈鲜红色 (樱桃红);口唇、肌肉均可鲜红。 氰化物系挥发性毒物,在尸体上易分解、挥发,有时检验不出/
十三、有机磷类中毒
• 来源:广泛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公共卫生等行业灭虫。敌敌畏 具有刺激性大蒜味。 • 作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致乙酰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积聚,致神经过度兴奋, 功能障碍。又快速转入抑制。因呼吸、心跳中枢麻痹而死。 • 致死量:严重中毒,经注射大量阿托品后脱险。 • 主要症状: 胆碱神经功能障碍。肺有啰音,死于呼吸、心跳衰竭。 • 尸体征象: 尸斑呈暗紫红色,尸僵强、口唇、指甲青紫,瞳孔缩小。大肌束 常有痉缩现象,腓肠肌痉缩如板。口服有机磷者,胃内容有大蒜的气 味,胃粘膜有腐蚀现象。呈暗褐色。
四、氯气中毒
• 来源:强烈刺激性气体,工业漏气。 • 作用:与水结合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烧灼、刺激呼吸道、肺水肿, 致呼吸、循环衰竭 • 致死量:空气中氯气含量5.6mg/m3时,10分钟内可死亡。 • 主要症状: 全身皮肤青紫,呼吸衰竭,可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立即死亡。 • 尸体征象: 呼吸道粘膜水肿、坏死脱落,静脉怒张、内脏淤血,全身窒息。
十七、可卡因中毒

法医学的分支学科

法医学的分支学科

法医学的分支学科法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在法医学中又存在着多个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对于犯罪侦查、法律裁判、公共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法医学分支学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法医学的广泛应用范围。

第一、法医病理学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尸体的变化规律及其他病变情况。

法医病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对尸体的解剖检查可以确定死因、估算死亡时间、找出犯罪证据等。

法医病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犯罪侦查和司法裁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理学是研究毒物的特性、作用机制、检测方法等的学科。

毒物可以在犯罪案件中被用来实施毒害、麻醉等行为,而法医毒理学可以通过对尸体、血液等样本的检测,来确定死者是否受到毒物侵害以及毒物种类和使用方法等信息,从而为案件侦破和证据分析提供依据。

第三、法医心理学法医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行为模式、犯罪者心理特征等的学科。

通过对犯罪现场、犯罪者的心理测试、心理分析等手段,法医心理学可以帮助破译犯罪背后的心理密码,为犯罪侦查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部门揭开案件的真相。

第四、法医人类学法医人类学是研究人类骨骼特征、地质特征、遗传特征等的学科,通常用于对尸体的鉴定和骨骼的性别、年龄、身高等特征的判定。

在无名尸体确认、失踪人员寻找以及刑事案件中遗体识别等方面,法医人类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司法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法医学的分支学科在犯罪侦查、司法裁判、公共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各自的研究和实践,这些分支学科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医学体系,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法医学的分支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法医毒理学和毒物分析

法医毒理学和毒物分析
农药按用途分为杀虫剂(insecticide)、杀菌剂(fungicide)、杀鼠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uth regulator)。
按化学结构分为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有机氮类、有机硫类、砷制剂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我国禁用农药: 敌枯双、普特丹:致畸作用。 二溴乙烷、杀虫脒:致癌作用。 二溴氯丙烷:致突变和致癌作用,致男性精子减少、不孕。 蝇毒磷:高毒农药,不得喷洒蔬菜。 艾氏剂、狄氏剂、六六六、滴滴涕:高残留有机氯农药。 氟乙酰胺、四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对人畜有剧毒,易二次中毒。 有机汞(如氯化乙基汞、醋酸苯汞)及有机锡类(如三苯基锡、三丁基锡):高毒杀菌剂,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1)毒蕈碱样症状腺体分泌,表现为多汗、流涎、流泪、鼻溢、痰多、肺湿罗音。
平滑肌收缩,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括约肌松弛,表现为尿便失禁
(2)烟碱样症状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中间综合症
3.迟发型神经病
反跳现象有机磷中毒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在症状缓解后,病情突然急剧恶化,重新出现中毒症状而且比前加重,称为反跳现象。一般在有机磷中毒后2-8天,预后较差,死亡率甚高。机制可能为: 毒物清楚不彻底; 有机磷在肝内逐渐代谢氧化,增强了毒性。反跳时由于M受体的敏感性增高,所以中毒症状严重,而机体在经过长期的解毒治疗后,对阿托品产生耐受等使治疗困难,死亡率高。
醇类中毒
一、乙醇中毒中毒量为78-80g,致死量为250-500g,中毒血浓度为100mg/dl,致死血浓度在400-500mg/dl。一般用顶空GC检测。
毒理作用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首先抑制皮质功能,使大脑的高级整合能力受影响,出现稳定性、协调性、反应性、运动功能、知觉功能等降低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消失,可呈一时性兴奋状态。当乙醇进一步加强时,皮质下中枢、小脑及脊髓受累,出现分辨力、记忆力、洞察力、视觉、注意力及语言等功能失常。重度中毒时芫荽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抑制。呼吸中枢麻痹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乙醇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这是由于血管运动中枢受抑制和乙醇代谢产物刺激,引起组胺升高。

法医学概论(毒理、毒物分析、牙齿、人类)

法医学概论(毒理、毒物分析、牙齿、人类)

马 钱 子
马钱科植物马钱子和云南马钱子的种子。扁圆形或扁椭圆形,直
径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 茸毛。边缘稍隆起,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 硬。毒性成分主要为番木鳖碱(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宁) 和马钱子碱(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 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据说还可用于重症肌无力。中毒症状是最初出现头痛、头晕、烦 燥、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 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 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发生典型的土的宁惊 厥症状,最后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枢抑制药 以制止惊厥,如阿米安钠、戊巴比妥钠或安定静注。然后洗胃, 再后用甘草、绿豆、防风、铭藤、青黛(冲服)、生姜各适量水 煎服,连续服4剂。
见 血 封 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树”,国家保
护的濒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种 类之一。 树汁呈乳白色,剧毒。一旦液汁经 伤口进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险。古人常 把它涂在箭头上,用以射杀野兽或敌人, 基本秒杀。原产东南亚。我国海南,西 双版纳植物园中可见。
夹 竹 桃
夹竹桃又名柳叶桃,有毒,含有强心毒

金 刚 石
金刚石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当人服食
下金刚石粉末后, 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 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 疡, 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 是种难 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文艺复兴时期, 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 意大利豪门之间。
(二)毒物与中毒的概念
毒物(poison)
鹤 顶 红

法医学的法医毒理学

法医学的法医毒理学

法医学的法医毒理学法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和病理分析,来确定死因和犯罪行为的证据。

而在法医学中,法医毒理学则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专门研究毒物对人体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法医调查工作。

毒物是指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

毒物可以来自于自然界,如某些植物或动物产生的毒液;也可以来自于人工合成,如医药品、化学品等。

无论毒物的来源如何,法医毒理学致力于通过分析毒物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来确定死亡原因或者疑似中毒的证据。

首先,法医毒理学研究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毒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黏膜等。

毒物的吸收和分布的方式会对中毒的表现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摄入毒物可能导致胃肠道症状,而吸入毒物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症状。

了解毒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可以帮助法医学家确定毒物的作用时间和持续时间。

其次,法医毒理学研究毒物的毒性和剂量效应。

毒物的毒性取决于毒物本身的性质以及人体的特定情况。

然而,毒物的剂量效应则是指毒物的效应与剂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说,剂量越高,毒物的效应越严重。

通过研究毒物的毒性和剂量效应,可以帮助法医学家确定中毒的程度和可能的致命性。

另外,法医毒理学还涉及到毒物的检测和分析。

毒物的检测主要通过对生物样本(如尿液、血液、组织等)的分析,来确定毒物的存在和浓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

通过对毒物的检测和分析,可以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法医学家对死因和犯罪行为的判断。

最后,法医毒理学还涉及到对毒物性格的研究。

毒物性格是指毒物的特征和行为规律。

例如,某些毒物可能具有潜伏期,即中毒症状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

了解毒物性格可以帮助法医学家预测和解释中毒的过程,进而提供更准确的法医诊断。

综上所述,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分支,它通过对毒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来确定死亡原因或者疑似中毒的证据。

它包括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研究,毒物的毒性和剂量效应的研究,毒物的检测和分析,以及毒物性格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