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高中英语论文:新标准高中英语使用状况教材评价调查研究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思考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思考[摘要]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安徽省皖北地区普通高中开始使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
新教材的使用是英语教学领域里的一场变革。
中学英语课堂在教学氛围、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然而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也充满了一些困惑和问题。
如何使新教材教学效果最大化?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人作为一个实践者,从教材使用过程出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入手,谈谈新教材教学中的反思。
[关键词] 人教高中英语困惑思考一、新教材的特点新课程改革,把普通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
把“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作为课程的根本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要求课程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以人为本”体现其选择性和多样性。
因此新教材以它们为理论基础,吸收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借鉴了听说法的实践经验,博采同类中外教材之长处,采用结构功能体系编写,既注意结构循序渐进安排,又按功能体系,密切结合社会交际原则,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此教材模块设计科学、合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趣,语言鲜活、地道,情景丰富、逼真、文化内涵丰富,旨在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习策略,重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强调“做中学”。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材采用了一些有创意的设计思路:每一单元开始,以首页上的图画和问题会激活你已有的和单元话题的相关知识,让你轻松进入本单元,即版块一——Warmingup。
顺着这一话题,学生进入Pre-reading和Reading版块。
这是接受英语语言信息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课文后的Comprehending来完成阅读练习,掌握英语阅读能力。
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 版块中,可学会根据话题扩充词汇及其它多种词汇,使词汇学习集中化,这点是老教材所不及的。
特别是在其中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版块,既有系统的语法讲解,又精心设计了可在语境中灵活使用语法知识的练习,且从基础开始,内容具体化,难度逐渐递进。
高中英语新《标准》实施论文

浅谈高中英语新《标准》的实施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标准》改革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
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创建新《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从而保障新《标准》的顺利实施。
一、新《标准》突出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标准》突出的“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强调教育平等化、民主化、个性化,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张扬每个学生的鲜活个性。
教师应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做“人”的主体地位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
尊重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
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
同时把尊重和自我严格要求相结合,自我严格要求正是尊重学生的具体体现。
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坦诚和求实精神,这种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二、新《标准》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新《标准》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心得及词汇教学实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心得及词汇教学实践2023年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简称“新课标”),找到不少日常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是个人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尝试,与各位同行交流。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把词汇放到重要的位置,往往只是任务式的或应付式地处理词汇。
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就是背单词,孤立单一的方式背单词,反复机械地背单词,收效甚微。
一些学困生慢慢便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甚至放弃学习英语了。
也有些老师和学生很重视词汇的学习,一单元内容安排7个课时,用了4个课时教词汇。
在这4个课时里,老师备了满满的干货,苦口婆心地讲解各个词的方方面面。
而好学的学生在这4个课时了争分夺秒地边听边做笔记,每次考试前挑灯夜战地背读这些密密麻麻的笔记,但是成绩总没见提高,感觉白费功夫了。
结果只是教师边教边抱怨,而学生只能边学边埋怨。
这些是笔者读书教书多年的深刻体会。
我们本地区的县级高中英语老师便有这样的一个感慨和无奈——小初衔接不好,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英语基础薄弱,学科核心素养缺乏。
我们英语老师觉得在高中这三年的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易,甚至是力不从心。
尤其使用新教材后,文章词汇增多和篇幅增长,内容更新,这便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个人多年的教学体会,参考了一些新教材词汇教学的论文和报刊书籍关于英语词汇这方面论述,对如何有效大面积提高学生掌握词汇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方面进行了反思,下面是笔者的词汇教学策略探讨和尝试。
一、了解学生,分层以小组形式开展教学接手一批新学生,老师要充分了解班里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基础,可以利用听、说、读、写四个环节进行。
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合理用力,提高效率。
如果有一些学生的语音有欠缺的,老师要尽快帮助他们训练好语音,否则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就不足,最终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
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英语教学评价论文

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之我见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促使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中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评价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个性差异目前,在英语教学中大都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评价重视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
这种以分数、结果来判断学生优劣的做法存在不少弊端,是很不科学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的,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容易在评价过程中打击一大批虽成绩不好,但在其他方面有潜能的学生,同时还限制了学生在其他多方面的发展;不利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施,阻碍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及合作精神的形成。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议价体系需做出哪些改革,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呢?一、评价原则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多元性。
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②整体性。
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
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灵活性。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不以单一的考试来评价,而是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外研社新标准高中英语

外研社新标准高中英语
首先,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在听力方面,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听
力材料,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语音语调的感知能力。
在口语方面,教材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各种口语练习和对话,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教材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其次,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教材中,不仅有丰富的英语
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还有大量的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课文和练习,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材中,有大量的自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课文录音、教师课件、学生作业等,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总的来说,外研社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是一套符合现代英语教学趋势和要求的
优质教材,它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一套值得推荐的教材。
希望广大中学生能够认真学习这套教材,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的生命线。
对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英语教学;有效性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加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到底是什么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互相结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具体表现在:在认知方面,从不明白到明白,从知道很少到全面知晓,从不会到会;在情感方面,由不喜欢过渡到喜欢,由不能接收到主动接受,由没有兴趣过渡到非常感兴趣。
衡量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进步或者发展。
二、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呈现出多层次性、复杂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重视多种教学资源的运用。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不明确,合作学习效率低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往往只追求教学的课堂气氛,对教学目标重视不够,在课堂上对一些话题进行过多的铺垫,进而出现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现象。
合作学习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从教师方面来讲,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许多教师对这种学习方式不放心,担心讲不好,也浪费教学时间,主要表现就是教师介入打断学生的思路。
2.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忽视传统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呈现出趣味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多媒体以自身丰富的视听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有的教师过多地依靠多媒体,甚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对传统教学研究反思重视不足。
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

青春岁月>>(下转第283页下)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 邓亮英(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摘要】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在全国使用范围最广,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关于这套教材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的文献综述主要针对是论文文献,收集这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并且从教材设计、教材理论、教材教学设计、教材评价、教材使用调查、教材比较、教材文化教学等七个研究方向对这类论文进行分析和研究。
研究显示,关于教材评价、教材教学设计、教材比较、教材使用调查以及教材文化教学方面的文献较少,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虽不少,但都缺乏创新,没有太大的突破性。
【关键词】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文献综述;论文文献;研究方向人民教育出版于2003年推出了新教材: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简称NSEC),这套教材的编写思想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要求,力求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
与上世纪90年代由人教社出版、中英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简称SEFC)相比,NSEC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变化很大。
NSEC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吸收当代先进的教学思想,运用功能、结构、话题、“任务型”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把评价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
一、研究起因新教材的出现引起国内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基于教材在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更好的使用和改善这套新教材。
教材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了英语的语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了各种信息,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接触了各个领域的词汇,同时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给予学生人文精神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教育。
教材集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很有价值,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
新课改下普通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普通高中英语教学探讨摘要: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方案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在新课程的标准下,老师只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而学生扮演合作者的角色,高中英语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综合素质,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方法措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高中英语老师应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保守的教学思想,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一、我国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高中英语教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课程资源较为短缺,课本课程的开发不够老师和学生的资源意识较为薄弱,老师缺少驾驭教材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很多老师还是完全依赖课本知识,将课程资源当成练习册使用;学校不能够独立开发校本课程;老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所要求的操作方法和具体程序仍然不清楚。
在资源不充足的条件下,老师和学生开发以及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意识显得更为重要。
2.教学方式还是很落后,学习方式转变的较为缓慢在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仍然坚持其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很好地落实自主体验以及探究式学习的新理念,教学行为和课程理念不一致。
通过调查我们会发现,改变高中英语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引起课堂的教学变革,老师教学主要还是讲授知识点,课堂还是充斥着很多模仿、句型练习、转换、重复等语言练习,很少提供给学生真正的语言运用的机会。
3.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导致忽略了真正的目的有的英语课堂很热闹,但是学习活动中所承载的实际教学内容较少,不能够真正发展学生的技能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有的老师的探究活动太过形式化,只是片面的追求一些活跃场面和气氛,其探究过程缺少思维深度,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有很大的欠缺,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情感体验之间有很大的落差和错位。
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一)创造良好的语言情景,开展情境课堂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语言情景,提供给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语言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标准高中英语论文:新标准高中英语使用状况教材评价调查研究【中文摘要】英语教材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为英语教学提供必要的知识获得与技能训练的内容,为教学过程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语言学习者提供重要的学习载体和资源,为语言教学者提供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与方向。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种教材应运而生,于是如何选择并有效应用好所选择的英语教材是衡量英语教学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语言教学研究者与语言教学实践者所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结合中外教材评价的标准,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教材评价体系,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标准)高中教材在辽宁省大连市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在理论上提出系统的英语教材评价准则,在实践中为师生提供优化教材使用的建议。
论文的思路框架:第一章引言,陈述了《英语》(新标准)高中教材(New Standard English以下称NSE)的、和意义、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英语教材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综述,并提出本文所采用的英语教材评价标准和方法;第三章系统介绍NSE教材,并以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为准则,对NSE教材做出前期定性的分析评价;第四章通过教师调查问卷和访谈,从价值客体——教材自身和教材背景(教师、学校等)方面获得对NSE教材使用情况的信息;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和访谈,从价值主体(学生、社会)的方面总结他们对NSE教材的需求;对比客体与主体差异做出后期定量分析;第五章对比前后期分析情况,总结教材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提出改进和优化NSE教材使用的建议。
【英文摘要】Textboo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It presents the learning contents for students, and provide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eachers. It embodies the goals put forward by curriculum standards.The same as English textbook, it is also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According to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choosing the most applicative English textbook is the essential part to improv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us, it is the work proposed in curriculum standard that evaluating the textbook and make them more feasible in further using.NSE coursebook is 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It embodies the latest concept of compiling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It began to use this set of coursebooks in autumn 2006 in Liaoning province. But there is no assessment for this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 in Dalian.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usingcondition, analysis whether or not the use of this coursebook could be feasible, fin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ages of NSE coursebook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using and improvement.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stat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of New Standard English coursebooks (follow is called NSE coursebook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foundation of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paper.Chapter two is a literature review which review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eaching materials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ethods, then put forward the English coursebooks evaluating standards and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paper.Chapter three i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which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NSE coursebooks,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 of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senior high; make early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NSE coursebooks themselves.Chapter four i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which gains the information of value object by analyzing the contents an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eachers and senior high) for using NSE coursebooks through the teachers’ questionnaires; then, follow the view point of value subject (students and society), analyze their learning and training needs toward NSEcoursebooks by means of students’ questionnaires; make quantitative analysis.Chapter five is a conclusion and summary which contrast the early 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NSE coursebooks and their suitability, give some suggestions of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for further using NSE coursebooks.【关键词】新标准高中英语使用状况教材评价调查研究【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同时提供论文写作定制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作者如有异议请与总库或学校联系。
【英文关键词】New standard English Senior high English textbook Using condition Textbook eval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目录】《英语》(新标准)高中教材使用状况调查研究摘要5-6Abstract6-7 1 Introduction10-14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10-11 1.2 Research Questions11 1.3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1-12 1.4 The Requirements and Foundations of Evaluation12 1.5 Research Methods12 1.6 Layout of the Thesis12-14 2 Literature Review14-25 2.1 Teaching Materials Evaluation Theory Aboard14-17 2.1.1 Roles and Fun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Materials14 2.1.2 Methods of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Evaluation14-17 2.2 Domestic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Evaluation Theory17-21 2.2.1 English Textbook Definition and Its Evaluation Eessence17-18 2.2.2 English Textbook Evaluation Standards18-20 2.2.3 English Textbook Evaluation Method and Content20-21 2.3 The Status of Investigating NSE Cousebooks for Senior HighSchool21-24 2.4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Dimensions and Methods in this Paper24-25 3 New Standard English Coursebook for Senior High and 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25-40 3.1 Introduction of NSE Coursebook for Senior High25-28 3.1.1 The Structure of NSE Coursebook25 3.1.2 The Content of NSE Coursebook for Senior High25-27 3.1.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SE Coursebook for Senior High27-28 3.2 Compare NSE Coursebook with 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28-40 3.2.1 The Training of LanguageSkills29-31 3.2.2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Knowledge31-33 3.2.3 The Cultivation of Affective Attitudes33-35 3.2.4 The Adoption of LearningStrategies35-37 3.2.5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e Awareness37-40 4 Discussion and Data Analysis40-49 4.1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40-42 4.1.1 ThePurposes40 4.1.2 The Participants40 4.1.3 The Instruments40-41 4.1.4 The QuestionnaireDesinged41-42 4.2 Data Analysis42-49 4.2.1 Data Analysis of Teachers’Questionnaires42-45 4.2.2 Data Analysis of Students’Questionnaires45-49 5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49-54 5.1 Findings49 5.2 Suggestions for Compilers and the Press49-51 5.3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51-53 5.4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Sectors and Limitation53-54References54-56AppendixA56-59Appendix B59-61Acknowledgements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