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完整word)2019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6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坍圮(tān)戕害(qiāng)跌宕(dàng)悄无声息(qiāo)B. 新正(zhēng)札记(zhá)枕藉(jiè)插科打诨(hùn)C. 攻讦(jié)粗犷(guǎng)旋风(xuán)熠熠生辉(yì)D. 拮据(jù)贫瘠(jí)窗槛(jiàn)亘古不变(gèn)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杨绛不是那种飞扬躁厉的作家,正相反,她有缄默的智慧,文字平淡而意蕴深长。
B. 多个国家激烈评击特朗普的移民新政,称这有违国际社会合作救助难民的基本思想。
C. 优质学校建分校,被认为是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幅射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举措。
D. 随着全球低炭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天然气将在能源结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苏州大学“一元钱奖学金”方案遭到了一些人的吐槽,但也受到了一大部分人的附和。
B. 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C. 大家不禁好奇起来,向佐为什么一直不温不火,总是在一些客串和边缘角色中徘徊呢?D. 王安忆谈起了青年作家们的长篇小说,但对这些作品不赞一词,因为她觉得它们尚未成熟。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浙江海港有望担当起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强省龙头,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B. 传统媒体的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是需要经营智慧和能力来促成向新媒体的变革。
C. 美国著名导演杰夫一直在制作基于現实以及新闻格式的纪录片,多次使他获得了艾美大奖。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C(解析版)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C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江(màn) 纤.维(qiān) 框.架(kuàng) 百舸.争流(gě)B.寥.廓(liáo) 虔.诚(qián) 羞怯.(qiè) 浪遏.飞舟(è)C.方遒.(qiú) 似.乎(shì) 负载.(zài) 休戚.相关(qī)D.粘.住(nián) 曾.祖(zēng) 看.守(kān) 呱.呱而泣(gū)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辟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沧凉。
B.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侯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二十五年了。
C.凝神一看,貌似平静的海面却有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
D.为有效控量、妨堵、治霾,天津实施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汽车限牌措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樱桃季来了,那些红艳鲜亮、晶莹饱满的樱桃,惹人垂涎,让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颐。
....的创新型国家,领导人需展现出足够的勇气与决心来推动改革。
B.中国要想成为首屈一指....。
C.李光耀对新加坡的治理方式多受诟病,但他对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观察却是可圈可点....。
D.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寒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阐释,成功地实现了收视冠军。
B.针对我国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频频出现的问题,陈吉宁表示,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个表面数字,所以既要我们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第2套(解析版)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逶.迤(wēi)麦秸.(jiē)暖和.(huo)暴虎冯.河(fénɡ)B.荫.蔽(yīn)缉.鞋口(jī)便辟.(bì)大放厥.词(jué)C.牝.马(pìn)掺.和(cān)稍.息(shào)外强中干.(ɡān)D.克.扣(kè)撒.野(sā)哈.达(hǎ)訚.訚如也(yí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长江万里图》以宏大的篇幅、淋漓的笔墨,挥洒出中国第一大江的壮阔与旖旎。
B.翻拍剧大都以靓丽的新人组队,依时代更叠调整内容,用情怀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C.日前,杭州2022年亚运会会徽揭晓,“潮涌”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倍受瞩目。
D.倘若以功利之学概括浙学,或以史学涵盖浙学,则不免有一叶彰目不见泰山之遗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那样的艰难岁月里,家里的长辈即使食不果腹、筚路蓝缕....,也要把我和哥哥送去学堂念书。
B.电话诈骗这种事情,网络媒体上没少报道,然而仍有不少大学生漠然视之,认为不足为训....,这不能不叫人感叹。
C.他的这篇论文,中心不突出,论据不恰当,简直是不刊之论....。
D.三年来,经他手的钱成千上万,但他清廉自守,离职时依然是那点简单的行李,别无长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战地记者,他只说普通人的故事,尤其是那些被迫承受战争冲突和恐惧的孩子们的故事。
B.如果我能帮助他们把那些信息传递给世界,那么就可能达成某种解决办法。
C.网络售假行为愈演愈烈,会上专家分析网络售假的危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D.韩国总统朴槿惠来到一所小学,带领大家做MERS的预防活动,此举旨在为了消除公众对MERS 的恐惧。
2019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5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搜集(sōu)置喙(huì)修葺(qì)呱呱而泣(gū)B. 琐事(suǒ)精密(jīng)庖厨(páo)扪心自问(méng)C. 卓越(zhuó)扼要(è)栏楯(sǔn)量入为出(liàng)D. 估量(gū)修禊(qì)栖迟(qī)前仆后继(pū)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每逢佳节备思亲,乡愁怎可能说淡就淡,儿时年夜饭的味蕾记忆永远烙在内心深处。
B. 春节期间,凤凰街上行人寥寥,檐前的红灯笼,水汽氤氲中将我初来时的戒心化为虚无。
C. 没有家庭这所学校,没有父母的熏淘,我们很可能会失去一位令全球瞩目的新锐女导演!D. 辉耀哲思幽光的《连续》一文,博稽通考,洞幽炷微,将理性思辨和生命激情化为一体。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仁”在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中处于统率地位,贯穿于义、礼、(知)智、信等形式中。
B. “落花”本已伤情,何况阴雨绵绵,落花连飞舞一下都不可能,悲伤之情较平时更甚了。
C.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
D.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过去他工作常遭批评,今日他积极技术革新,成单位有功之臣了。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反省这面镜子,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能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B. 每个人的人格中都有几分金子,能否提高金子的纯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修为。
C. 褪去城市的浮华,洗尽尘世的繁杂,乡村体现了生命中童话乐园的淳朴让他喜欢不已。
D. 近读《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颇受启发,除夕之夜借此抒发一些久积于胸之浅见。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01(全解全析)

2019 年4 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01·全解全析1.D 【解析】A 项,冯píng;B 项,荫yìn,缉jī;C 项,掺chān。
2.A 【解析】B 项,更叠—更迭;C 项,倍受瞩目—备受瞩目;D 项,一叶彰目—一叶障目。
3.D 【解析】A 项,“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
形容创业的艰苦,而不是指生活艰难。
此处望文生义。
B 项,“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法则和典范,是还够不上作为榜样的意思,而不是“不足以作为教训”的意思。
此处望文生义。
C 项,“不刊之论”,指十分正确不能更改的言论,“刊”是修改的意思,而不是“刊登”的意思。
此处望文生义。
D 项,“别无长物”,表面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句中使用正确。
7.D 【解析】ACD 三项是比喻,B 项不是。
8.D 【解析】A 项,果然:古义,饱足的样子;今义,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B 项,告诉:古义,报告申诉;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
C 项,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9.A 【解析】B 项,猪狗吃百姓的东西却不约束制止。
检:约束制止;C 项,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怒:振奋,这里是指鼓起翅膀;D 项,所以追述往事,希望将来的人了解他们的抱负。
来者:将来的人。
10.B 【解析】B 项,“赞美”应为“讽刺”。
11.C 【解析】相属:互相劝酒。
12.B 【解析】B 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A 项,被动句。
C 项,定语后置句。
D 项,状语后置句。
13.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由原文可知,A 项,抒发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B(解析版)-精品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B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彷徨.(huánɡ)瘦削.(xiāo)亲昵.(nì)敛声屏.气(bǐnɡ)B.吝啬.(sè)徘徊.(huái)间.断(jiān)惴.惴不安(zhuì)C.咆哮.(xiào)附和.(hè)搭讪.(shàn)含情脉.脉(mò)D.自诩.(yǔ)倔强.(jiànɡ)冠.冕(ɡuān)沁.人心脾(qì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间草木》是汪曾祺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乡土民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的缅怀。
B.茶联是以茶为体材的对联,是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
在我国各地茶馆、茶楼的门楹上,往往有这样的对联。
C.“高标准做事”一直是朱镕基对儿女的要求。
朱镕基是个非常严格的人,他要求儿女从小诚实勤劳,脚蹋实地。
D.浮世匆匆,世事纷烦,烦恼众多,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从容而洒脱地面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否极泰,才能转危为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雨淅沥,雾气弥漫。
朦胧之中的雁荡山若隐若现,如诗如梦,秀色可餐....。
B.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江河日下....,有的甚至宣告倒闭。
C.自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以,机关作风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D.美国起诉中国军人“网络窃密”,这种颠倒黑白的做法显然是五十步笑百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科学的财税体制是国家优化资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
B.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古学家发掘出面积共2 000平方米的古城已经出现城门和城墙。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02(参考答案)

2
3
C AD
1.C(3 分)
2.A(3 分)
3.D(3 分)
4.C(3 分)
5.C(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6.A(3 分)
7.D(3 分)
8.D(3 分)
9.A(3 分)
10.D(3 分)
11.A(3 分)
12.C(3 分)
13.D(3 分)
14.A(3 分)
15.C(3 分)
16.A(3 分)
2019 年 4 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仿真模拟试题 02·参考答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C
A D D A D A CDACA
19. 画线语句运用象征手法,(1 分)用“镰刀挥舞”“铁锹阻拦”象征人在世间生存遇到的各种压力、束 缚,它们试图想把我们变成一样的人。(2 分)“跳向河水”则写出了困境中的人努力寻找自己生活的 出口,追求生存意义的过程。(2 分)
20. 【写作指导】材料首先列举了教养包含的具体内容,即礼貌、规矩、态度、生活方式、习惯、风度等;
接着解释了教养体现的精神,即友善与真诚,悲悯与同情,荣誉与尊严,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遭受 挫折而从容面对等。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的立意可以是“教养”包含的内容和体现的精神中的任何一 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
2019浙江省普高学考仿真卷语文答案

和先被灭掉的三国作对比。 14.A 15.B 【解 析 】“无 时 代 烙 印 ”曲 解 。 16.C 【解 析 】“被 迫 ”与 前 文 “自 觉 ”矛 盾 。 17.(1)气吞万里如虎 (2)夫 庸 知 其 年 之 先 后 生 于
华和物欲的诱惑,认清自 己 为 什 么 而 活,怎 么 去 活。 在阅读心灵的过程中,不断 修 改 完 善 自 己 心 灵 的 篇 章 ,守 望 那 片 “心 灵 的 麦 田 ”。 于丹说:“我 们 每 一 个 人 的 眼 睛 都 有 向 外 发 现 和向内观看 的 两 种 能 力。 向 外 可 以 发 现 一 个 无 比 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 现 一 个 无 比 深 邃 的 内 心。” 是呀,用一只 眼 睛 阅 读 外 面 的 世 界,寻 找 自 我 的 位 置、使命和担当;用另一只 眼 睛 阅 读 心 灵 的 世 界,寻 找生命的本源、价值和意 义,进 而 达 到 超 凡 入 圣、天 人 合 一 的 境 界 ,这 ,正 是 阅 读 和 生 命 的 秘 诀 。
4.B 5.C 6.B 7.A 【解析】A 项描写的是春季,其余是秋季。 8.A 【解析】A 项 为 形 容 词 作 名 词,其 余 为 名 词 的
意动用法。 9.A 10.B 【解 析 】只 是 远 观 的 景 象 ,而 非 近 看 。 11.C 【解 析 】义 :坚 守 道 义 。 12.D 【解析】D 项和例句 都 是 介 词,因 为。A 项 介
4.B 5.B 【解析】第 一 空 选 ② 与 下 文 的 句 式 一 致,第 二
空选③与 开 头 强 调 的 “有 ”还 是 “没 有 ”相 吻 合 ,这 段 话 并 不 是 强 调 “浓 ”还 是 “不 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二)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蛩音(qióng)倔强(juè)胡同(tòng)情不自禁(jīn)B. 模樣(mú)舷梯(xián)强颜(qiáng)长歌当哭(dàng)C. 熨帖(yùn)气氛(fēn)愧怍(zuò)呱呱而泣(gū)D. 祈祷(qí)船坞(wù)莞尔(wǎn)乘虚而入(ché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十六七岁的青年,应该珍惜青春,编织斑阑的梦想,实现精神成长。
B. 一个具有亲合力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受人喜爱和欢迎的人。
C. 到了惊蛰,多数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D. 面对语言的亘古长河,我们朔源而上,定能寻觅到文言的津梁。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互联网已涉及交通、金融、物流、零售、医疗等行业,真可谓无所不至。
B. 万紫千红的语文天地是带给走向心灵深处的惊讶,还是打开世界之门的欢欣?C. 清明时节,那不绝如缕的雨丝总能勾起人们缅怀先人、尊祖敬宗的绵绵情感。
D. 春节期间,市场上五颜六色的烟花爆竹琳琅满目,货摊前顾客却屈指可数。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阅读不是被动接受,更是与文本对话,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创造性活动。
B. 行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他们以大爱挺直筑梦中国的精神脊梁。
C. 没有了和平,就没有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没有了人的幸福生活。
D. 根据中科院2017年1月大数据显示,多数样本城市住房价格趋于平稳。
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善良与丑恶之间,从来都是转身的距离。
但是,。
一个人的心,从来都是两面性的,你不确定一个人会在什么时候,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之后,突然地转变。
你也不确定一个人会用最“真诚”的微笑,还给你一个最虚假的背影。
于是,你开始懂得,人性,原本就是这样的善变。
A. 我们可以做到面对善良永不转身;但是,我们可能面对恶念,迅速转身B. 我们可以做到面对恶念迅速转身;但是,我们可能面对善良,永不转身C. 我们可以做到面对善良迅速转身;但是,我们可能面对恶念,永不转身D. 我们可以做到面对恶念永不转身;但是,我们可能面对善良,迅速转身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反复品味着刚才的一幕,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B. 这个春节,央视最火的节目是《中国诗词大会》,最火的女孩是武亦姝。
C. 中国2017最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前三。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是用来表示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7. 下面这副对联应该出现的地方是()上联:鹅黄鸭绿鸡冠紫下联:鹭白鸦青鹤顶红A. 公园B. 药品店C. 颜料店D. 服装店8. 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虽趋舍万殊B. 当与秦相较C. 令将军与臣有郤D. 而卒莫消长也9.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内外设置了很多小门墙,(小门墙)到处都是。
B.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想要姑且迁就私情,但他们告诉我不可以这样。
C. 故为之文以志。
——所以为它(西山)写了这篇文章,用来表达(我的)志向。
D.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我除去了右丞相的职务,兼任枢密使。
10. 下列对《蝶恋花》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A. 这首词从风格上看是婉约词,从字数上看是中调,“蝶恋花”是词牌名。
B. “兰泣露”一句用拟人手法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的哀愁。
C. 燕子因为忍受不了孤独寂寞,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更显女主人公的孤独。
D. “望尽”一词使女主人公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军:军队B. 郑既知亡矣既:已经C. 是寡人之过也是:这D.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12.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敢以烦执事A. 以其无礼于晋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 焉用亡郑以陪邻D. 阙秦以利晋1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本篇所记叙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郑国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B. “必”字,显示出佚之狐的眼力,相信烛之武有使“师必退”的能力。
C. 烛之武选择见秦君,是因为秦郑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显示了他的智慧。
D. 从秦晋联盟到秦郑联盟,既照应之前的“师必退”,又看出秦伯的势利。
14. 下列对《〈物种起源〉绪论》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
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
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
A. “当我在比格尔号……一些事实所打动”句的主干是“我被打动”。
B. “搜集”“整理”“研究”表明了达尔文研究进化论的步骤和过程。
C. “当时”既说明达尔文的思想在不断发展,又表现了他审慎的科学态度。
D. “从那时候起”,是从“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算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20世纪上半叶,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结婚,两口子生活在一起直至其中一方死去才分离。
如果死神来得早,活着的配偶可能会再婚;如果死神来得晚,配偶往往会搬去和子女住,或者子女会搬过来跟他们住。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不同。
人们往往晚结婚,也有很多人离婚,独自生活几年甚至几十年。
人们独自生存,独自操持一切——包括养育孩子。
尽管很多人对独居问题各有看法,还有人认为这是个人私事,我在研究中却发现,独居有许多共同原因。
当今世界,一些年轻人将独居当作是独立和成功的标志,当作是自己对时间和专业的投资。
他们说,这样的投资是必要的,因为现代家庭非常脆弱,更多的工作最终都必须靠个人完成。
此外,增强自我能力意味着能够接受更艰难的工作,意味着能够享受自我。
当然,对另外的人来说,他们则致力于更加社会化,致力于建立更强的朋友和工作网络。
有些时候,独居者会觉得孤独、焦虑,无法确定自己能否开心地过另外一种生活。
但是,結婚者或同居者也往往有类似情况发生。
独居者增多也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年轻的或中年单身者使城市充满活力,因为他们会花更多的钱,更热心参加社会活动,投入公共生活。
总之,对于生活方式改变引发的问题与机遇,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毕竟,独居这种生存方式尚处于早期阶段,我们只是开始了解它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家庭、社会和城市。
(本文素材来自埃里克·克林伯格《去独居吧》)15. 对这篇文章的中心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独居这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新生事物。
B. 人们选择独居这种生活方式的多种原因。
C. 独居引发的问题和机遇还是不确定的。
D. 独居这种生活方式的产生、原因及利弊。
16. 下列不能作为人们选择独居的依据的一项是()A. 一些年轻人把独居作为独立和成功的标志。
B. 家庭关系脆弱,部分工作最终靠个人完成。
C. 为了致力于建立更强的朋友和工作网络。
D. 更热心地参加社会活动,投入公共生活。
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17. 根据语境,用原文填写名句。
(每小题1分,共3分。
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1)《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一句,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
(2)《诗经》擅长运用比兴手法,《诗经·氓》中“▲,其叶沃若”一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3)时代不同,人们对教师职能的看法也是不同的,韩愈在《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能是“▲”,而于丹则认为,老师的职能是“陪伴学生成长”。
(4)庄子的文章善于想象,总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在《逍遥游》中用“▲,▲”来表现大鹏展翅时的翅膀之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19题。
甲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
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
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
”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
黛玉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节选自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乙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