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花脸》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花脸 3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花脸 3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

花脸教材分析《花脸》这篇文章是当代作家冯冀才追忆自己童年时过年的一段极富生活情趣的散文。

文章用细腻的文笔展现了天真而丰富的儿童心理世界。

本文叙事跌宕起伏,有喜有哀。

文章围绕“花脸”这条线索,叙述了买“花脸”、表演“花脸”、因“花脸”惹祸及年后惩罚的几件事。

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讲得是我盼望过年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为下文设置了一个悬念。

第二部分(第2至16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作者买花脸、表演花脸和因花脸而惹祸。

这一自然段又可以分作三层。

第三部分(17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讲得是作者悟道的祖传经验,回答了第一段的悬念。

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味孩子的童真童趣。

2.了解本文通过刻画人物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3.认真体会本文的细节描写。

教学思路:本文语言通俗亲切,浅显易懂,感情充沛。

所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达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

引领学生自读,探究,合作,品读,以达到理解课文,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两课时,第一课时读通课文,熟悉教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第二课时体味孩子的童真童趣,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有趣的,童年发生的许多事情有些让我们现在想起来还会回心一笑,有些事让我们至今难忘。

你身边曾今发生过有趣的事吗?给同学们讲一讲。

二、出示课题《花脸》,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对花脸的了解。

花脸: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有“生、旦、净、末、丑”之分。

“净”俗称花脸。

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

本文指的是一种面具。

三、读通课文:组织学生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

然后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理解生词。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详细内容为《花脸》一文。

该文通过对主人公小明的描绘,展示了他从盲目崇拜到自我认知的成长过程。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小明对花脸的喜爱;第二部分讲述小明在家长会上表演花脸的经历;第三部分阐述小明从错误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正确对待兴趣爱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会分析人物心理,体会作者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兴趣爱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小明心理变化,理解文章主题。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花脸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花脸的了解和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3. 课堂讲解:a.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 分析小明心理变化,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c. 讲解文章主题,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兴趣爱好。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花脸》2. 内容:a. 小明对花脸的喜爱b. 小明表演花脸的经历c. 小明的心理变化及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文章内容,画出小明心理变化的曲线图。

b. 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谈谈正确对待它们的重要性。

2. 答案:a. 参照文章内容,画出小明心理变化的曲线图。

b. 示例:正确对待兴趣爱好,既要热爱,又要保持理智,避免盲目崇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以“我的兴趣爱好”为主题,描述自己的爱好及如何正确对待它们。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花脸》PPT课件6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花脸》PPT课件6PPT、优质教学课件
(4) 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 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 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 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
结。齐读。
第四节 (1) 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 法完全
2. 用多变的艺术手法, 细致深入的描写,让你体 味冯骥才不同一般的散文 情怀。
作业:
1.摘录、积累精彩段落或句子。
2.上网查询或采访长辈:在我国 的传统节日春节里,除文中出现 的形式外,还有哪些充满浓郁民 族风情的活动、事物等?
3. 阅读冯骥才的其他作品。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替 (3)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 文。 3. 分小节,理清脉络。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 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 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 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 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 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 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 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
? 好大 好特别
色彩鲜艳 雄俊的外貌 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 咄咄逼人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出示句子,自由读。 b.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 重要?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复习要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复习要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复习要点_六
年级语文知识点_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复习要点
1、字词积累:闺女绒花俨然纸浆轧制愣头愣脑咄咄逼人凛然不可侵犯龇牙咧嘴镶嵌艳羡红缨张牙舞
爪憋气哧溜水渍霎时狼狈而逃
2、作者介绍:冯骥才,一代作家、学者。

著有《神鞭》《雕花烟斗》。

我们精心为广大小学生朋友们准备的六年级上册语文
花脸复习要点,希望可以作为大家课后练习和考前复习的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北师大版《花脸》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花脸》。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内容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春节期间观看舞狮表演的故事。

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舞狮表演的习俗以及花脸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舞狮表演的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理解舞狮表演的意义,以及花脸在表演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练习册、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春节的习俗,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理解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舞狮表演的意义以及花脸的作用。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舞狮表演的场景,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花脸2. 内容:舞狮表演、花脸含义3. 重点词语:舞狮、花脸、传统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舞狮表演”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作业答案:(示例)我觉得舞狮表演非常精彩,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

在表演中,花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通过观看舞狮表演,我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花脸》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了舞狮表演的习俗以及花脸的含义,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业设计方面,通过作文的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舞狮表演的看法,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

【导语】《花脸》这篇课⽂围绕“花脸”这个线索,将童年的快乐往事寓于热闹的过年⽓氛中,⼜因之设谜、解谜,引出感悟。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对教材的理解 《花脸》是六年级语⽂第⼀学期第⼆单元“同龄⼈的故事”中的⼀篇课⽂。

它是作家冯骥才的⼀篇叙述性散⽂。

全⽂共7个⾃然段,⽂字浅显,但内涵深刻。

作者回忆了⼉时的经历,⽤孩⼦的视⾓描写花脸,写出了少年对花脸的喜爱,对英雄的那种朴素的、⾃发的崇拜。

作为六年级的学⽣,能体会出作者对花脸的⽆限热爱之情,通过买花脸、戴花脸等⽣活细节,表现 “我”对英雄的仰慕和崇敬。

抒发“我”⼼灵深处所隐藏的渴望成为英雄的少年豪情。

因此,本⽂是通过细节表现⼈物⼼理的写作⽅法,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关公花脸”样⼦的语句,感受到作者对花脸的喜爱。

通过“我”买花脸时“惊喜地发现了⼀个”,但“看得直缩脖⼦”,“竟不敢⽤⼿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等⽣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到戴着花脸时的情景,感受⼈物内⼼的变化情感。

我将教学⽬标定为: 1、疏通⽂章脉络,了解⽂章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圈划,理解⼈物⼼理变化过程 3、感受英勇的英雄⽓概,体会少年爱慕英雄的热情 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课⽂、抓住细节描写、体会少年爱花脸、爱慕英雄的热情。

难点重在理解英雄的含义,感受中华传统⽂化中的英雄情结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对于童年时的⼼爱之物还是充满兴趣的,但对“花脸”这种民间传统⽂化⼜有些陌⽣。

因此,作好充分的预习是学习课⽂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怎样引领学⽣更深⼊⽂本,体会“我”对花脸的感情变化。

抓住描写花脸的语句,通过朗读,体会花脸的“特别”之处,让学⽣在观察、想象朗读中,不断增强学习兴趣,体会作者在买花脸、戴花脸时的⼼理变化过程。

三、设计思路 基于学⽣的实际情况和对教材的个⼈理解,本课的教学设计⽴⾜于“注重细节、朗读圈划”的教学⽅法,让学⽣在⽼师的点拨下,加深对⽂本的理解和体验,感受作者喜爱花脸、仰慕英雄的情感。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花脸》。

内容包括课文《花脸》的阅读与理解,重点分析文中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以及通过花脸的寓意了解生活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花脸的魅力。

2. 学习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理解花脸的寓意,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体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不同职业人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花脸的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花脸的魅力。

3.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a. 让学生找出文中对主人公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分析其作用。

b. 小组讨论:花脸为什么能让主人公变得勇敢、自信?4. 例题讲解:分析文中一个具体描写人物形象的例子,讲解如何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来刻画人物。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写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花脸》2. 主要人物:主人公、爸爸、妈妈、同学3. 重点词语:勇敢、自信、关爱、刻画人物4. 板书内容:课文结构、人物关系、花脸寓意、刻画人物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写一段描述你熟悉的一个人物的文字。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中等身材,微胖,短发,笑起来眼睛弯成一条线。

她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让人感到很舒服。

每当我遇到困难,她总是鼓励我勇敢面对,给我信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体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是否有效?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家人、朋友、同学等人物的特点,尝试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为他们写一段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精品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精品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花脸》。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词语解析,句子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受面具文化的魅力。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面具文化的内涵。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生字词的学习,以及主题思想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花脸面具模型。

2. 学具:课本,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花脸面具模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生字词。

3. 解析课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阅读理解题目,指导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花脸》2. 内容:课文结构图,生字词,重点句子,主题思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并解释其含义。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阐述其作用。

(3)谈谈你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答案:1. 生字词:略2. 重点句子:略3. 主题思想:课文通过讲述主人公小男孩喜欢花脸的故事,表现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的面具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面具文化的内涵。

2.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主题探讨。

3. 作业设计: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文《花脸》
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亲友塞到手心里的一小包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

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便是我要写在这几张纸上的。

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掺胶的彩粉画上唱戏的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

后边拴根橡皮条,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

这花脸是依脸形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

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儿,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粗,却有大将威武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一年年根,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

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我从挂满在一条横竿上的花花绿绿几十种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

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

叫我看得直缩脖子,要是把它戴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

我竟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龇着黄牙笑嘻嘻说:"还是这小少爷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

大红漆杆,金黄刀面,刀面上嵌着几块闪闪发光的小镜片,中间画一条碧绿的小龙,还拴一朵红缨子。

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

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之极。

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

当他告我这把青龙偃月刀重八十斤,我简直觉得自己力大无穷。

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
到家,人人见人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

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

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在我枕边的,转天醒来头件事就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本来面貌。

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

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子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
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我越发神气,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

只要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

妈妈还给我换上了只有拜祖宗时才能穿的那件青缎金花的小袍子。

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

连爸爸对我也另眼看待了。

我下楼一向不走楼梯。

我家楼梯扶手是整根的光亮的圆木。

下楼时便一条腿跨上去,"哧溜";一下滑到底。

这时我就故意躲在楼上,等客人一来突然就由天而降,叫他们惊奇,效果会更棒!
下午,又有来客进入客厅,妈妈一喊我,我跨上楼梯扶手飞骑而下,呜呀呀大叫一声闯进客厅,大刀上下一抡,谁知用力过猛,脚底没根,身子栽出去,"啪";的一声巨响,大刀正砍在花架上的大瓷瓶上,哗啦啦粉粉碎,只见瓷片、瓶里的桃枝和水飞向满屋,一个瓷片从二姑脸旁飞过,险些擦上了;屋内如淋急雨,所有人穿的新衣裳都是水渍;再看爸爸,他像老虎一样直瞪着我,哎哟,一根开花的小桃枝插在他梳得油光光的头发里。

后来长大后才知道被我打碎的是一尊祖传的乾隆官窑百蝶瓶,这简直是死罪!我坐在地上吓傻了,等候爸爸上来一顿狠狠的揪打。

妈妈的神气好像比我更紧张,她一时抓不着办法救我,瞪大眼睛等待爸爸爆发。

就在这生死关头,二姑忽然破颜而笑,拍着一双雪白的手说道:"好啊,好啊,今年大吉大利,岁(碎)岁(碎)平安呀!哎,关老爷,干吗傻坐在地上,快起来,二姑还要看你耍大刀哪!";
谁知二姑这是使的什么法术,绷紧的气势霎时就松开了。

另一位姨妈马上应和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除旧,不迎新。

您等着瞧吧,今年非抱个大金娃娃不成,是吧!";她满脸欢笑朝我爸爸说,叫他应声。

其他客人也一拥而上,说吉祥话,哄爸爸乐。

这些话平时根本压不住爸爸的火气,此刻竟有神奇的效力,迫使他不乐也得乐。

过年乐,没灾祸。

爸爸只得嘿嘿两声,点头说:
"啊,好、好、好";
尽管他脸上的笑纹明显含着被克制的怒意,我却奇迹般地因此逃脱开一次惩罚。

妈妈对我丢了个眼色,我立刻爬起来,拖着大刀,狼狈而逃。

身后还响着客人们着意的拍手声、叫好声和笑声。

往后几天里,再有拜年的客人来,妈妈不再喊我,节目被取消了。

我躲在自己屋里很少露面,那把大刀也掖在床底下,只是依旧戴着花脸。

躲在这硬纸后边,再碰到爸爸时,自己觉得有种安全感。

每每从眼孔里望见爸爸那张阴沉含怒的脸,不再觉得自己是关老爷,而是个可怜虫了!
过了正月十五,大年就算过去了。

我因为和妹妹争吃糖瓜,被爸爸提腰抓起来,按在床上死揍一顿。

盛怒下,他向我要去那把惹祸的大刀,用力折成几段,大花脸也撕成碎片片。

我心里清楚,他把我打碎花瓶的罪过加在这件事上一起清算了。

从这事,我悟到一个祖传的经验:一年之中惟有过年这几天是孩子们的自由日,在这几天里无论怎样放胆去闹,也不会立刻得到惩罚。

这便是所有孩子都盼望过年更深一层的缘故。

当然那被撕碎的花脸也提醒我,在这有限的自由里可得勒着点自己,当心事后加倍算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